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煉成的?

我本科是師範大學心理學,大學時候興趣是計算機,畢業後,計算機成為了我的職業,現在在杭州工作,然後興趣變成了工作,但是對於心理諮詢,我還是挺有興趣的,上班之餘,想把心理諮詢發展成為自己的興趣。

我知道心理諮詢師的成長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做好了長期(五年到十年)學習的準備,而我的目的也僅僅是朝著諮詢師的方向發展,作為興趣,也許對將來對於IT厭倦了可以換個工作。另外,周末空閑的時候,我希望能夠做一些和計算機無關的事情。

我的問題是,我應該如何去接觸到靠譜的諮詢師培訓,錢不是問題,時間不多,但周末基本可以保證。我所看到的市面上的培訓,基本都是一些速成班,為考證準備的。

總結為一句話:在現在的環境(杭州),心理學本科畢業生,如何煉成為諮詢師?


怎樣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 簡里里 - 知乎專欄


我有一個簡短的答案:

你要去參加一個系統的、長程的、正規的心理學培訓課程。 你要學習更全面的理論(從普通心理學,到神經科學;從心理治療理論,到精神病學)。 你要接受個人體驗 (成為一個來訪者,來探索自己)。 你要在有督導陪伴的情況下(切忌裸奔),開始和來訪者工作。 你要一直保持學習、自我探索、和開放的態度。

我還有一個長的答案:):

「心理學是門科學」。我每次這麼說的時候,總是有朋友笑。說,心理學怎麼是科學呢?我總是咬牙切齒,說,「它就是門科學」。要不然姐那麼多通宵達旦,統計、計算、編程、研究方法都白學了么,那些讓人抓狂崩潰的實驗,姐都白抓白崩了么。

心理學總結人的發展規律,總結人的行為特徵,它研究人的喜怒哀樂。在所有科學的、實驗的、辯證的研究和總結支撐之上,人們接觸到最外層的,叫做「心理諮詢」,為人療傷看病。

我在倫敦讀書的時候,學神經科學(研究人的大腦和行為、認知、情緒的關係)。我們每隔兩周,都去國家醫院看腦損傷的病人。這是每次兩個小時的case demonstration(病例展示)。醫生給我們看病人的片子,講他們的病史,明確指出他們大腦哪部分受了損傷,教我們做神經測試,了解病人的哪些認知功能受損。 這對於我們一群學生來講,是個非常有趣、八卦、新奇的過程。你知道這個病人的這部分腦區受損,他變得暴躁愛歌唱;你知道他的那部分腦區受損,所以他無法講句子講得連貫。

然而每次兩個小時過後,我們都氣不打一處來,我們知道了這些研究、這些道理,so what呢?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以此類推,你學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etc., 去看各種各樣的實驗,收集各種各樣數據,做各種各樣的分析,翻各種各樣的論文。你會覺得,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你學精神科診斷,學各種病症名稱癥狀診斷,背各種疑難雜症的名稱內容,你亦會覺得,這跟我見來訪者,有毛關係? 你接受各種科學研究的訓練,跟你未來坐下來和來訪者說話,到底有毛關係涅?

而有一天,當我真的坐在諮詢室的沙發裡面,當我一面腳不著地,不說人話地跟人解釋我們如何跟人的情緒工作,一面不停地「了解自己」、「探索內心」、「尋找自己的力量」的時候,我才恍然發現,過去所有這些實驗科學的知識,都在我腦袋的後台刷刷工作,努力幫助我理解我自己,和坐在我對面的這個來訪者。

在這一切的基礎上,我才知道來訪者什麼時候尋求精神科大夫的幫助,是比尋求我的幫助有效;我才知道我的來訪者並非一定小時候經受童年創傷,而是人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各異,才有了現在的所謂「癥狀」;我才理解青少年在發展的特定階段,有他們自己的行為特徵。我才更有可能,避免自己過於自大地臆斷或是得意忘形地,去理解「人」和人的行為。

然後你學習各種各樣抽象的、跟心理治療相關的理論。它們告訴你人的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它們告訴你人不記事時所要經歷的口欲期肛欲期,它們告訴你三歲之前你和母親的依戀競爭,和父親的俄狄浦斯情結。它告訴你諸多,跟現實世界裡面無關的,你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的、形而上的,讓你覺得莫名其妙,卻又實實在在能夠幫助你去了解自己,了解你的來訪者的東東。

再然後,心理學開始變成你身上的一部分。你開始不斷地覺察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身體,開始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和你身邊的人。你開始變得敏感,有力量。心理諮詢,拋開它與他人工作的這一部分,它開始在你的身上作用,你能夠看到你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你開始專註了解自己,處理你生命中的種種。直至此時,因了你對自己的了解和熱愛,這才真的賦予了你力量,和可能性,去了解和熱愛你的來訪者。

這個時候,你終於站在了一個諮詢師的起點之上。你開始跟隨督導、同伴,學習諮詢中的「技術」、職業倫理、職業規範。

我有個美國的朋友,做諮詢師已經35年。他說,每過五年他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的時候,都會驚掉大牙,覺得自己腫么曾經會是個那麼「糟糕」的諮詢師?而這樣的感受在35年間循環往複。

所以,你看,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你永遠都要知道,不要停止對科學的學習,不要停止對自己和他人的探索。當你開始洋洋自得,覺得自己成為一個「神」時,這幾乎是在宣告你職業生涯的結束。

這不是個簡單的路途。它充滿了挑戰,困難。心理諮詢師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職業一樣,有人適合,亦會有人不適合。它也和所有值得我們人類驕傲的活動一樣,它充滿了解、探索、愛和創造的魔力:)。


簡里里: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碩士,大學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成員(CAPA)。 心理動力學取向。從業六年,接待個案超過2000小時,長期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

我們也有公眾號喔→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請戳→在線心理諮詢_心理測試_心理學知識 - 簡單心理

作者:簡小單(簡單心理科普小天使)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怎樣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對這個問題,不同的諮詢師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最近被一些熟人問起,姑且談談目前的看法。


在歐美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培養已成體系,就像你要拿一個學位一樣,完成多少學時的課程、自我體驗、督導……一般都有規定,上了道,往前走就是。


當然也有羅傑斯這樣的異數,他說:不要花精力去培養諮詢師,而要花精力,去找到那些適合做諮詢師的人。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諮詢師?竊以為,如果你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心理諮詢的小白,可以去看看美劇《捫心問診》,一季看下來,沒有打瞌睡,還覺得津津有味,可圈可點,那我覺得你已經具備潛力了。


接下來,要去考證,二級或者三級,看你自己情況。考證耗費的金錢、時間、精力,說白了,就是給國家勞動部交的保護費。要在人家地盤上混,這張證是少不了的。但它並不意味著更多的東西。曾經聽一位老師八卦,某外國治療界大咖來中國講學,問起中國人怎樣可以拿到心理諮詢師執照,中國老師說要考二級,順手就把那幾本二級紅寶書遞給他。大咖在翻譯的幫助下了解了下書里的內容,然後半開玩笑半發狠地說了一句:你們學這點東西就能去給別人諮詢,我要到國際人權組織去控告你們國家。


拿到證書,茫然的你,可能會在各種培訓機構的忽悠下,在周圍有錢有閑同學的帶動下,開始砸錢去參加一系列培訓課程,拿各種證書。什麼催眠、認知行為、家庭治療、NLP、心理劇、系統排列、舞蹈治療……首先可以放心的是,大部分培訓通常的門檻就是錢。高大上一點如中德班這樣的地方,除了看看學歷資歷,還再加一個門檻——看你關係夠不夠硬。夠硬,才能進去。多數培訓,只要你能進去,混夠課時,不在課堂上精分發作,都是可以拿證書的——也就是說,證書的多少,本身並不成為衡量一個諮詢師水平的指標。


如果你很愛學習,那麼,這個過程有點像到處去收集工具:鎚子、起子、榔頭、鋸子……但是,一個好的匠人,絕不是一個工具囤積癖患者,他只是懂得自己適合怎樣的工具,而且有那麼一兩件,使得相當順手。


怎樣找到你適合的流派和治療取向呢?


我選了精神分析。原因有二。第一,精神分析是幫助諮詢師在理解來訪者的基礎上,作出自然的反應,就這一點,相比其他流派,「匠氣」少得多。第二,精神分析本身是一個複雜的光譜,不僅有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還有安娜、克萊因、榮格、溫尼科特、拉康、科胡特、肯伯格……一大票人,只要你能讀懂,總能找到你的菜。


工具讓人有所依託,面臨問題的時候不那麼慌張。但它並不是伴侶,完全沒有必要從一而終,喜歡上別的了,去學就是,有錢有閑,就應該像年輕時代的陳寅恪那樣。除非,你想當老師,將來靠傳授某一流派的知識來謀生。


最終幫來訪者解決問題的,不是你學過的知識、看過的書、拜過的山頭,而是你自己。


基於這一點,自我體驗很重要。如果上天要抹掉我過去五年在這個行業的經歷,那我最最不舍的,恐怕就是這一年半的自我體驗。很多人都說諮詢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其實學習換位思考很簡單,就是你真的從諮詢師的位置站起來,坐到來訪者的位置上去。體驗過暴露自己的脆弱,你就不會再為來訪者的支支吾吾感到不耐煩;體驗過面對自己時的艱難,你就不會再抱怨來訪者的阻抗;體驗過毫不由你控制的移情,你就不會再嗤笑來訪者把你當成了別人。還有,細細體會你付錢給諮詢師時的感覺,加上逐漸提升的自我認識,你就會清楚地知道,你的一小時,值多少錢。


其次重要的,是督導。有條件就找個一對一的,沒條件就參加同輩團體。督導讓你明白,當你遇到一個具體問題的時候,怎樣調用自己的資源和工具去解決。

當你對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有一定了解後,可以好好看看自己是哪種風格的人,這會影響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以榮格的劃分為例,四種主要的心理能力:感覺、情感、直覺、思維。通常的人在這四個維度上有一兩個長項,也有一兩個短板。如果你參考的是大眾人力資源心理學的思維方式,會得出「揚長避短」的看法,好像算數好的就去當會計,個子高的就去打籃球。


但我覺得,這件事偏偏不是這麼理所應當。四種能力像手臂上的四塊肌肉,如果一塊肌肉特彆強壯,另外三塊肌肉又很萎縮,會發生什麼呢?這樣的手臂調整到一個恰當的力矩時,所呈現的力量可能確實超過一般人。但如果你有這樣一隻手臂,又面臨複雜的操作環境,恐怕會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怎樣找到那個恰當的力矩上,而這樣一隻手臂能做的動作也及其有限。


可是人又忍不住地愛做自己擅長的事,從中獲得的自我效能感會讓人上癮。


我見到有的同行思維是強項,去學了精神分析,很牛,別人不懂的他懂,別人記不住的他能記住,別人緘口無言的地方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感覺遲鈍。可他從來不需要面對自己感覺遲鈍這件事,因為他已經是精神分析專家了。個案么,做不大好,最後,只能去當精神分析教書匠。


還有的同行,感覺是強項,別人感覺不到的細微差異,他都能感覺到。發展到極致也能成為一個「ghost observer」APP的真人版。這種人聽精神分析的課可能會頭痛離席,但在家排工作坊里噹噹「代表」卻十分擅長,有時也能說一些讓普通人覺得神神叨叨的話。他們喜歡混跡靈修圈和宗教圈,鄙視思想,認為那是「知識障」,「上腦」。這種人固然敏感,但看待事物,相當缺乏深度、廣度和整體感,這些缺陷在長程咨訪關係中會暴露出來,所以這種人喜歡跑來跑去到處開工作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這兩類人中都有自詡為「大師」的,我初入行時見到他們也很崇拜,後來覺得,不過是發展的階段性悲劇。


所以,如果你擅長思維,可以去練練正念;如果你感受敏銳,還是要去讀點書。


還有些東西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人生的體驗。這玩意兒帶來豐富的感受,也帶來開闊的眼界。所謂的眼界,即時空感。有些同行,他們工作的目標,說穿了,就是幫助來訪者過上一種中產階級小市民的生活:穩定的工作,好的收入,結個婚生個娃,培養一點小愛好,搞好一切人際關係,私生活么保守一點,日子順順噹噹不要出岔子……


可以讀點歷史、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究,看看別的時間和空間里的人都是怎樣的。人類歷史上有的是各色各樣的奇葩和他們的人生,誰說你想過的生活才更值得過呢?


還可以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伴,嚴肅的可以組成學習小組,活潑的可以一起吃吃喝喝。混人脈、混圈子、共享資源還在其次,有趣的是相互激發靈感,享受學習的過程,讓時間過得快一點。

有一點要注意,整個職業成長過程中,最好不要去做那些自己很沒有把握的事。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這些事可以暫時給你帶來一些物質利益,但心理上的影響,是讓你失去現實感,離精神分裂又近一步。


最後,人生苦短,大可不必完全獻給心理治療事業,想談戀愛談戀愛,想生小孩生小孩,想休假休假,想退休退休——比養成心理諮詢師更重要的,是養成你不悔的人生。


1. 考證是一條途徑,只能作為入門,法律上可以執業的一種途徑。【個人建議,考證書上的內容有些比較陳舊甚至有些謬誤,適當讀一些翻譯過來的美國心理諮詢的教材,更生動。】
2. 可以考慮去找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做督導,但是杭州目前有資格做督導的心理諮詢師價位還真不便宜,一個是因為他們都普遍比較忙,而且不是全職心理諮詢師,而是高校老師兼職心理諮詢師,所以比較難約,但是不妨可以從這裡入手,然後通過你的督導,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提供給你一些更適合你感興趣方向的資源。畢竟心理諮詢里的流派非常地多,至於培訓,個人覺得還是放眼全國,如果對精神分析感興趣可以考慮報名參加CAPA的連續2年培訓,類似的長程培訓,一般是由美方提供督導,(找督導的事情就相對少一點,麻煩的地方就是用英語做督導,需要你的英文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英語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吧,想要溝通流暢,多說說自然而然能夠較好的交流的。)當然還有中美認知行為聯盟、中科院ACT的培訓等等,你都可以涉略一些,本科心理學畢竟不是完全著重於心理諮詢,所以你想在心理諮詢作為興趣愛好的話,個人覺得,需要先搞明白,只是興趣還是想給自己備個備胎,萬一計算機行業做不下去了我還能跳個槽換個職業,還是說出於自己的熱愛,還是說自己想通過心理諮詢解決一些問題。這些都是需要題主自己慢慢去思考的一些前提問題。
3. 杭州的駱宏開班的焦點培訓還是蠻流行的,有興趣的話,我不知道他們的沙龍是不是還在堅果咖啡的周一晚上,有興趣可以先從參加這些沙龍活動去做一個了解。可以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和體驗,順便也可以多認識一些圈內人。
4. 其他方式的話,一些心理活動的群,我也不知道怎麼去找,一般都是朋友拖我進去的,所以這方面只能說隨緣吧。因為群內的業內人士也是層次不齊的,需要自己慢慢甄別。

祝好!


證是一定要考的,那是入行的敲門磚。但證考下來,離在行業立足還遠著呢。
若想入行,得有充分的吃苦的準備,心理諮詢這行重的是受訓背景,所以要想入行,得接受系統完整的專業訓練,不然很難靠這一行謀生的,因為在治療室里,門一關,剩下的最好用的工具就是諮詢師這個人了,兩個那麼近距離相處的人,諮詢師是個什麼樣的人,很短時間就被求助者搞透了,這個諮詢師可信不可信,三五次就能被甄別出來。所以,諮詢師苦練內功是不可少的,不然沒有人願意沒有用還送銀子過來。諮詢師的專業訓練,三大塊,哪塊都不能少,少了哪塊都在實際工作中有困難,搞不好還會自傷。這三塊是:
理論學習:最好是上一個連續訓練的課程,類似中德中挪那樣的,不過現在的行情是這些班很不好進,所以可以選擇先就近找信得過的班上著,待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再想辦法進這些班。這些班上下來,也只是進行了個基礎的訓練,頂多建立起個理論框架,離實際工作,還有距離。不過,理論這塊的好處是可以自己學習,沒有個十年八年的積累,搞透一個流派的理論體系不那麼容易。上一個連續訓練班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尋找到一個穩定的支持團體,這在將來從業中非常有用的,心理諮詢這一行是個非常孤獨的職業,多跟同行接觸,可以補充在諮詢中損失掉的自戀,這在個案多了之後尤其重要。一個連續班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積累人脈諮詢,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同學之間就可以相互介紹全國的求助者了。
個人體驗:就是自己先當病人去接受治療。心理諮詢不同於外科醫生,沒有觀摩手術的機會,所以最好的方式先拿自己開刀,所以自己去當病人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同時,諮詢工作本身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所以諮詢師的人格水平對諮詢過程起著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諮詢師自己的人格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諮詢師的專業訓練,通常可以從個人體驗開始進行,同時學習理論課程,這樣可以對理論的學習也是促進的,因為當自己有了真正的體驗之後,再理解那些理論的時候,才會更生動,否則心理學的理論如果不跟人建立起真正的鏈接來,理論和情感兩張皮的狀態是難以起效的。
督導:當有過兩三年的學習之後,一般可以接手個案了,這時候就需要跟進督導。督導兩種形式:個體督導和團體督導,建立新入行的諮詢師選擇個體督導,雖然成本高,但對於諮詢師的專業成長來說,性價比更高,因為這是一個手把手教的過程,更有針對性,也更深入。團體督導因為成員多,能關注到每個成員的時間非常有限,三年下來報自己案例的機會可能也不如個體督導半年多,但是督導是提升諮詢師專業技能的非常重要的途徑,技能提升不上去,回本的機會也不會多,所以相比較之下,個體督導會是更好的選擇。


個人的一點感受,要當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還有非常重要的一課就是要提高鑒別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能力。最好熟悉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或DSM-4(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現在出5了),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在精神科實習一段時間。
一位在精神科工作的師兄曾說,在抑鬱症門診,總是有很多分裂症患者,在睡眠門診,總是有很多抑鬱症患者。人們總是認為自己的病情不重。
所以,對於來訪者的準確判斷非常重要,這不僅是對來訪者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因為,在諮詢中已經見過好幾個精神疾病患者了……


首先贊同一下樓主,我和樓主相似,我當下在讀計算機,但是業餘也學心理,兩個都不放棄,將來要麼跨學科,要麼會在業餘時間做諮詢。

樓主既然是心理學專業出身,想來理論儲備應該已經很夠了。讀書和理論方面樓主都可能在我之上。不多說。

提供一個自己現在的一些想法。
諮詢是一種角度,一種生活態度。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都可以鍛煉自己。如果自己形成這種意識的話。
朋友的角度:
朋友們或多或少,在某個方面會有些困惑,這些困惑從心理諮詢的角度來看往往遠沒有那麼嚴重,但是這些確實是心理諮詢中很大一部分內容,自尊,害羞,強迫,溝通,做為一個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朋友,有義務可能也有能力去和朋友進行一些交流和溝通。提供自己的一些見解。如果能夠幫到他們當然就太好了,即使不能幫到他們相信你也對人這個東西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他們也多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
但是在與朋友的人際關係中學習和時候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為什麼心理諮詢師無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諮詢?這個帖子中,講得非常好。對樓主應該會有幫助。

工作的角度:
會議是否高效,成員在公司中是否感覺到自我價值,公司的管理風格如何,存在的問題是這些,這些東西看起來和諮詢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實則從一個諮詢師的角度看,能看出非常多的內容來。從座位的安排,桌椅的布置,說話的順序,等等等等,留心的話,加以心理學角度的觀察和分析都會有更多的收穫。

自我管理的改變的角度:
我看完拖延心理學後,將那本書與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中心理諮詢的那一章結合起來看,驚訝地發現就光是拖延這一個問題,幾乎就將心理學中所有的內容都包括了。不同人對同樣感知信息的不同認知解釋,操作性條件反應,拖延中改善拖延的技巧,從心理接受層面,到環境控制層面,到計劃安排與適應層面,都與心理諮詢的一些假設和原則相呼應。

歸根到底,
心理學是關於人的學科,心理諮詢是解決人的問題,人無處不在,竊認為,培養一個心理諮詢師,看paper看書和與人接觸都是必須的。而有意識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更是極為重要的。
在與人接觸中不斷地和社會學習,啟動效應,無條件積極關注,人格模型這些東西結合起來,才會發現心理學到底有多麼強大。

最後,在開始實踐時,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注意自己是在幫助對方看清事情,讓對方自己做出決定,而不是直接給出自己的決策。
雖然對於樓主的專業背景而言,這條也許多餘,但是學過心理學的童鞋,起碼都知道自我實現預言吧。你的一句話,對對方的關係,人格走向起到多大作用。這是一定要慎之慎之的事情。

最後的最後:
心態,一定要切記,心理諮詢是為幫助人,而不是彰顯自己,心理諮詢師與人互動時的控制與去控制意識的拿捏是很重要的。否則很起到不好的效果。在時機把握不準的時候,寧可不去控制。讓對方鄙視自己也比說錯話給對方帶來不良效果更好。
所以,做心理諮詢,感覺是需要把自己放很低的。看到對方的自我實現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和收穫。---------當然,MONEY也是收穫的一部分,嘿嘿。。。。。


本人就在做心理諮詢師,這條路你想好了。國內心理諮詢和國外心理諮詢是兩碼事,國內的現狀一一堆嚴重到已經不能用心理諮詢處理的病人來找諮詢,得有挫敗的準備。另外,想從業的話,自己要有被諮詢的經驗。再說考證,這個證現在還好考,以後條件會越來越高,價格也會越來越高。早考早好,省錢放心,有底子的都比較好過。然後就是選擇方向,是要做治療類,還是成長類。接著去學實操技術,各種流派和常用技術都去了解涉及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擅長,選幾種技術學精。最好是有人帶著,然後就是去練了,先做義工,免費的,慢慢有經驗了再開始收費50起慢慢上去。兼職的話,養成時間大概在5-10年之前。學成之後,再考慮賺錢,做這行,前期很辛苦的,各種培訓班,督導班要花錢,然後還要抽空來做諮詢。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煉成的?

1.為什麼需要心理諮詢師?

2.心理諮詢師的發展史?

3.心理諮詢師的煉成與其他職業的異同?

4.如何煉成一個心理諮詢師?

有個美國的心理諮詢師,做諮詢師已經35年。他說,每五年他回頭看自己的時候,都會「細思極恐」,覺得自己曾經怎麼會是那麼「糟糕」的諮詢師?而這樣的感受在35年間循環往複。

所以,心理諮詢師要打破的是「我執」,因為只有不斷打破「我執」,以他人為中心,發自身心的去感受,專註於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生命,你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變化。

在日本,不管是茶道大師,還是劍道大師,都會覺得技巧已不再重要,自己掌握的,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會內心安定的做好每一個細節,持續精進。

在心理諮詢的成長中,最終你也會覺得,心理學心理諮詢就像你身上的一部分,你會潛移默化的去精進和改變,你會習慣的將所有的事件、對話變為諮詢提升的能量,你會發自內心的感謝你的每一位來訪者。


很多人認為通過三級心理諮詢師的學習並拿到證書就能進行心理諮詢工作,實則不然。
心理諮詢工作是一個對個體有較高要求的工作,它不僅僅體現在學歷上,更體現在個體的人格特徵。比如敏感、感受性強等。
而成長為心理諮詢師,必然要經過很多實操課程的學習,了解眾多流派,最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諮詢流派作為方向。
文字總結,查漏補缺也是不必可少的工作,每次諮詢後,對來訪者情況的反饋,是作為一個諮詢師需要積累經驗的一個好方法。不僅可以看到工作中的問題,也可以增強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判斷能力。
總之,這是一個學習型的行業,只有做好了準備,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謝邀。

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一件非常不負責任的事。
我要說的東西其實跟正規的心理諮詢相差甚遠。

我本身是一個野路子的心理學愛好者。心理學本身範圍很廣,也是從哲學裡剝離出來的一個學科,哲學一個如此讓人痴迷和瘋狂的東西裡面剝離出來的東西,多多少少也會沾有那麼一點仙氣。於是大家對心理學的神秘性有著獨特的感受,似乎學習了心理學就變成了一個大妖怪,能做到以前很多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別人每次這麼說心理學的時候。我會說,其實不是這樣的,你不說我也不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

但是我心裡想的答案卻是:是的呢。

我這麼想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在我身上是絕對絕對的讓我做到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不管這些事是因為我學的心理學只是,還是心態的作用,還是心裡作用。那覺得都跟心理學這個玩意脫不了干係。

我曾經是一名大學狗。

大家都知道,大學時非常無聊的,整天就是逃課,談戀愛,上網,睡覺。我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牢記毛爺爺告訴我們的,新時代的青年要有新時代青年的任務,於是我思考了一下我個人的愛好,居然發現揣摩人的心理是我的一大愛好,於是我就走上了心理學這條不歸路,我考了心理諮詢師。

考心理諮詢師本身是個很奇葩的事,因為我不是心理學專業,但是呢,在中國,我覺得這不是問題。於是我找到了本地的心理諮詢培訓機構,我說我要考,他們跟我說了條件,我說我不是本專業,他們說對不起,你考不了。我說:我從小就喜歡心理學,我真的很想考。他們又說:那這樣,你交400塊錢,我們幫你辦一下。於是我考了個證書。

前面的都是背景,我真正要說的就是在學習心理諮詢師考試的過程中我成長的故事。我做到了一些我以前做不到的事,甚至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當然我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我在學心理諮詢之前呢,我是個很普通的學生狗。

大一我開始考心理諮詢師,我覺得作為一個心理醫生(那時候我就覺得我一定要成為一個救死扶傷,熱愛社會的好人)於是我開始到處尋找我的病人。

找病人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就很難了。就好像算命一樣,你說不出個123,別人很難被你吸引,這時候我看到一部美劇叫LIE TO ME。第一集裡面提到一個冷讀術,我開始找大量的冷讀慣例試驗:

當然我都只找女孩子(美女)

剛開始,從熟人下手。


首先讓她知道我是學心理諮詢師的,然後利用她的好奇,盯這她的眼睛女孩子心理都明白,這代表什麼,然後說出下面這些話:


你應該頗具大姐風範,相當受人倚重,對吧?只要別人一開口請託,你就無法拒絕,忍不住想要幫助對方!你從不在乎得失,見到有難的人都會想要助他一臂之力,是個很會照顧人的人…你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對別人說的話你不會輕易地信以為真,凡事都會自己充分思考過後才做出判斷。不喜歡什麼事都要靠別人,依賴別人。因此,你也非常不善於撒嬌,對吧…


你比較不會被感情牽動,總是能夠冷靜客觀地做出判斷,對吧?因為你不太把情緒表現出來,所以容易給周遭的人一種不容易親近,或是總是不知道你心裏面在想什麼的感覺。因此,大家對你的感覺應該是尊敬多於親切……


你是不是曾經嘗試過某種創作,譬如小說或是繪畫之類的,但在完成前又半途而廢了呢?


私底下是不是會出現與在工作時完全相反的性格?

你是對自己很嚴格的人吧?


以前曾有過痛苦的經驗,所以無論在戀愛或是人際關係上都變得有點膽怯吧?


你手邊有一些一直覺得該讀,卻還沒開始讀的書吧?


最近有一些人突然就不與你聊絡了吧?


在公司里有人誤會你,對吧?


雖然個性很容易吃虧,但其實你並不討厭這樣的自己,對吧?


就在最近,你對一個很重要的人發了一頓脾氣,感到很懊惱,對吧?


最近是不是有點使不上勁呢?


最近睡得不太好吧?


(以上這些並非如同我的文字描述那麼古板和嚴肅,畢竟我不是神棍,我通常只在對方有感覺的時候講,至於對方什麼時候有感覺,那就是長期的鍛煉自己的敏感度了。)

那時候的我,相對來說,對冷讀情有獨鍾,所以到處實驗,於是故事就開始了。

命運的齒輪終於開始咯吱咯吱的轉動。

心理諮詢師都知道,在做諮詢的過程中呢,是會產生移情的,就是求助者把過去對別人態度轉移到你的身上,有的是正移情,就是把對別人好的態度轉移到諮詢師的身上,具體會表現出友好,愛慕,敬仰,乃至愛情的感覺。負移情呢,則是把對過去某人不好的感覺帶到諮詢師身上,表現出不滿,敵對拒絕等。

在諮詢的過程中,移情是必然出現的,因為每個人在社會交往中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別人。都是通過以前的經驗去生活,所以在心理諮詢師教材試驗版本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利用移情的技術(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利用求助者的移情加深諮詢關係,加速諮詢進程,畢竟一個有好感的人談起來要方便的多。

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沒有任何猶豫的選擇了利用移情,就好像催眠愛好者會毫不猶豫的利用別人失去判斷力的催眠狀態讓別人學狗叫一樣,並非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愛好而已,知道了不做,是忍不住的。(思維奔逸一下,很多女人長得很漂亮,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對她們很好,給她們很好的物質條件,然後玩玩就拋棄她們,後來她們也想過自己去找個工作,自食其力。可是當她們發現,工作中他們領導的領導的領導曾經跟自己吃過飯,而且還是個不起眼的角色,她可能會忽然明白點什麼,人擁有資源不用,真的是一件很痛苦地事情)

我通常是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逐步的了解對方的愛好,行為習慣,成長經歷,感興趣的地方。然後估計一下她的經歷,在她沒有說出自己的經歷前,我說出我的經歷(當然是我編的,根據她可能的經歷,變出一個類似的。)舉個例子吧!

我遇到一個女孩子,她三年前為了男朋友來到陌生的城市上班,來了半年,男朋友跟她分手,獨自一個人在這個城市呆了2年半。這些信息是我在談話過程中逐步收集的。她並沒有就這個話題直接討論過。

於是,我開始跟她說這麼一個故事。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很好的女朋友(從我的知乎故事集里挑出幾個)我為她做了很多傻事。

有晚在校園散步,沒帶報紙墊屁股。我回去拿,先走了幾步到她看不到的地方狂奔1公里到宿舍樓下,邊奔邊打電話叫舍友丟報紙下來,狂奔回去。臨近她時,故意放慢腳步,盡量不喘氣,優雅地給報紙她。

她要做個手術,說讓我幫她祈禱沒事。我搬出軍訓的小馬扎坐在走廊盡頭,望著天空,雙手合十,保持了一個上午。

每晚臨睡前都到宿舍樓頂給她打電話。最短半小時,最長兩三小時。打完了,手機發熱,耳朵生痛,每月話費暴增,風雨無阻,如此持續兩年。

後來她出國了,我獨自一個人很沮喪,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過了1年,我才從這次失戀的打擊中走出來,我心裡很難過。

我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正在想還怎麼繼續往下編的時候。

忽然她哭了。

你妹啊!這時候你哭什麼。我故事還沒說完呢,你幾個意思?然後她開始狂喝酒,跟我說了她跟她男朋友的經歷。然後我去哪她就跟到哪了。

當我洗澡的時候(我通常都是喜歡在洗澡的時候反思問題),我忽然就覺得這事擱以前,我絕對做不到啊。

當然,後來我就把這個方法作為常用的手段了。

我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的階段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生活中處處練習,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講慣例,多做諮詢,多冷讀,神經兮兮的,就像開車一樣,一開始的時候非常精神集中,緊張狀態,但是當我熟悉以後,就可以叼著煙,一隻手開車。

開車的三個狀態,1不敢打電話,2敢打電話,3敢發簡訊。

初級階段就是緊張階段,我在諮詢過程中就要分析,練習,多諮詢。

別人看起來就緊張兮兮,神經兮兮。當這個階段過去以後我就可以很熟練了,自動化了,跟別人在諮詢過程中自動的就可以加工。

這時候在生活中我可以很正常,在諮詢過程中可以自動化轉變狀態。

第三階段,大師級的階段。我們把生活和諮詢整合,是一個完整的人,不需要用分離的機制保護自己。融為一體。

剛開始我會疏忽一些事,比如某些話術我沒有說好,某些事我沒有做到。這只是我內化不夠而已。

很晚了,我寫不下去了。

我覺得學習了心理諮詢師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每一個技巧在我生命中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跟你說。

每一個技巧我幾乎都用到過。我今天只說了移情,題主,你感受一下心理學的力量吧!

如果有時間,我再來補完這個答案。


首先肯定是要把證考下來,不過這只是一個準入資格。
如果想成為一個還過得去的諮詢師,然後就是選取自己喜歡並且適合自己人格特徵的流派,專業訓練了。這個包括幾部分的內容:理論培訓,專業實踐、案例督導,還有一個是個人體驗。


本人本科社會學,曾輔修心理學,考入某醫科大學讀心理學研究生,諮詢方向,後退學。
讀研期間接受過一些培訓,督導和個人分析。
心理諮詢師二級,目前在一家社工機構做諮詢師,心理動力取向。

首先,考證不急,這個證不重要。
有這個證只是表明你有從業資格,至於有沒有執業能力那是另一回事。
當然,考慮到費用一直再漲,早考省銀子

其次,入行要端正態度,明確目的。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助人職業,所以首先你必須有這方面的動力,而且必須非常強烈,否則用不了多久,你的目的可能只剩下「混飯吃」。

然後,專業的培訓(目前的培訓市場罕有,少數課程比較科學合理不完全以考證為目的的收費超貴,我知道的一家是一萬多),專業的個人分析(找有經驗的諮詢師做2、30個小時差不多,在校的心理諮詢方向的研究生可能比較省錢甚至不用花錢),專業的督導(在學習和實習期間是很關鍵的,直接指導你如何做諮詢)。

題主的想法是對的,你想做真正的心理諮詢(而不是去害人或者陪人家嘮嗑),5-10年的準備是必須的。

即使你本科是心理學專業,基本理論特別是諮詢治療理論這塊也至少需3-5年的研習(拓展理論的廣度和深度,起碼要達到碩士水平),學習主流的諮詢治療方法和技術3-5年(別嫌長,給我做培訓的一個德國精神分析師說在德國要學一個新的諮詢治療方法,至少是1年)。掌握各種中心療法之後,有興趣再去學那些邊緣療法(什麼薩提亞、什麼SFBT等)。

基本理論-諮詢理論-中心療法-邊緣療法,這個順序最好不要顛倒

另外,不知道誰告訴樓上那位國外沒有心理諮詢行業的?國外只是沒有把諮詢和治療分嚴格區分而已,一般統稱為心理治療師,也就是psychological therapist或psychotherapist。當然,也有精神病學家兼職。

做心理諮詢和治療,精神病學和醫學背景要求並不像精神科醫生那樣高,但你必須會識別各種嚴重的心理障礙、人格障礙和精神病,明確什麼情況需要轉介。
話說現在的精神病學還只是一個癥狀體系,有ICD-10,DSM-5之類的工具手冊識別癥狀並不難。當然首先,你必須理解各種癥狀的內涵和外延。

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心理學學專業在讀,我們老師給的建議,我覺得有道理:去各論壇網站當志願者,就是熱心免費給別人諮詢,鍛煉鍛煉,在虛擬世界裡學會心理諮詢的實操練習。


首先回應一下LS某位關於「心理諮詢師是國內特有的稱呼,國外根本沒有心理諮詢這麼一個行業,國外叫psychologist,而且國外的資格認證非常嚴格」這一點。起碼在美國,不能說沒有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因為psychologist和psychiatrist是不一樣的,後者有精神類藥物處方權.然後clinical psychology和counseling psychology的博士等級的執照都叫Licensed Psychologist,考取執照的標準各州會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是5年博士訓練之後(至少500小時有督導的直接與個案工作時間,且所上的課程由APA認證過),要做一年全職實習(通過一個全國性的實習申請系統申請),之後可以拿學位,如果要考license,還要有supervised post-doc hours,看各州不一樣吧,基本上在1500小時上下,就是還要差不多全職一年。碩士等級的叫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可能各州叫法會不一樣),碩士階段也要有supervised practicum,就是有督導的實習。我們州貌似是要碩士畢業以後還有1500-2000小時的有督導的實務,才能去考證。

個人覺得如果要做心理諮詢師,正規、系統的訓練是必要的。正規、系統的訓練包括很多內容,理論、研究方法、以及有督導的實務(如諮詢、評估)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同意LS那位說的,如果想做諮詢師,還是去正經讀個研究生,考國內諮詢方向比較好的導師,或者去香港、台灣甚至國外。而且如果是之前沒有過太正式的諮詢經驗的人,個人覺得不一定要在還沒有接受訓練時就局限於某些特定的理論流派,因為一個諮詢師對理論流派的認同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諮詢師在使用理論來理解來訪者(conceptualization)和運用具體技術時,並不僅僅限於某一流派,而會傾向於取各家之長吧。並且,對於evidence-based treatment (中文是叫循證?)和common factors的研究和探討也是近些年來諮詢心理學界的一個主題。

至於考證,目前勞動部的那個考證系統並不能反映出一個諮詢師的能力,因為那就是一張紙而已。諮詢師是一個依靠經驗成長的職業,包括個人的學習、成長經驗以及從業經驗。目前我國因為種種客觀現實狀況的限制,心理諮詢師這個本應該准入門檻很高的職業反而門檻很低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註冊系統就比勞動部的考證系統要求更高,並且有倫理委員會對註冊的心理諮詢師進行監督。


「煉」這個詞很有意思,看來題主也是覺得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不容易,是需要百鍊才能成鋼呢~

——這是一般回答的分割線——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之前也在其他相關問題有提到,目前在我國想要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本著對來訪和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有四個步驟是必須要做的:

1. 持證上崗

雖然說為了考證而參加的培訓,並不能讓你學會如何做一名心理諮詢師,但畢竟拿到諮詢師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合法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關於是先拿到職業資格證書還是先進行系統學習,就看本人的想法了。

2. 正規、長期、系統的學習

心理諮詢學是心理學的應用學科,想要應用和實踐,只有技巧和方法是不夠的,加之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對象是每個個體,這其中的差異化更大,所以有一個牢固的理論基礎,可以讓諮詢師在以後的應用上更加靈活。

心理諮詢雖然發展的歷史僅僅有百年,但有很多學派,每個學派的理論又有很多不同,掌握這些基本理論是短期培訓無法做到的,同時,有個系統長期的培訓就意味著你會有很多專業的老師幫助解惑,這些都可以避免你在學習的路上繞遠路。

3. 個人體驗

簡單來講,個人體驗是心理諮詢師本人所接受的心理諮詢。接受個人體驗可以讓諮詢師自己切身體會諮詢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也更能理解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模式。同時,個人體驗可以幫助諮詢師更好的工作,通過解決個人議題,諮詢師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會減少盲點,可以更好的對來訪負責。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個人體驗也是對諮詢師本人的負責,可以避免以後在工作中,因為來訪觸及到自己未解決的議題而產生的衝擊和挫敗感(詳細信息參考心理諮詢師所說的「個人體驗」是什麼?)。

4. 督導

督導是新手諮詢師在接個案的時候,為了個案而尋找的更資深的諮詢師。Ta可以幫新手們儘快熟悉並進入工作狀態,快速提高專業水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新手諮詢師工作的焦慮情緒。通過督導師的督導和監控,諮詢的質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證,這也是對來訪的負責。

——這是非一般回答的分割線——

其實,像題主這樣本身是科班出身的人員,應該還是比較了解心理諮詢究竟是什麼,以及心理諮詢師的一般成長曆程的,但是還有很多對心理諮詢不了解,卻仍然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寶寶們,可能對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發展路徑更是感到迷茫。這裡也分享一下我們簡單心理總結的心理諮詢師的職業之路,以及在每個成長階段可能會感受到的情緒和工作狀態,供大家參考~。

階段一,未入行的熱心助人者

這個時候助人者可能會有快速定性問題的傾向,表現出來強烈的感情支持,並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價值觀和常識等提供建議,總結起來就是有一腔幫助他人的熱情,恨不得趕快將對方從痛苦的漩渦中拉出來。

階段二,正式開始專業學習的諮詢獅寶寶

這個時候初學者剛剛接觸專業知識,內心通常是充滿了求知慾和挑戰感的,但是由於培訓機構眾多,水平參差不棄,還有各種不同流派的title,懵懵懂懂的寶寶們很容易在這當中迷失了方向,或者匆匆忙忙參加了一個培訓,或者猶猶豫豫中無限期的推遲這個階段。對此,我們給出的建議是先參加一個系統的、正規的、長程的基礎性培訓,通過對各個流派和理論的了解,在基礎學習中慢慢探索自己對流派的傾向(ps: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2年)。

階段三,正式實習的少年諮詢獅

經過一兩年系統的學習,初學者們已經了解了心理諮詢的過程以及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開始在督導的監控和指導下,以基本完善的專業水平進行諮詢。這個階段,少年諮詢獅們通常會傾向保守、謹慎甚至有點兒過分周密的風格,以避免犯錯誤,並且在實踐的過程中,開始意識到自身人格對諮詢的影響(ps: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2年)。

階段四,正式執業的青年諮詢獅(初級諮詢師)

進入這個階段,就是一名正式的心理諮詢師了。通過前幾年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諮詢師們會有諮詢行為和觀念上的重新建構,也更切身的感受了諮詢過程的複雜性和治療關係的重要性。在實踐的過程中,諮詢師進一步了解了自身人格對諮詢的影響,並基本明確自身的諮詢取向,開始了更專業、更細分的培訓學習(ps: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2年)。

階段五,穩定職業的壯年諮詢獅(成熟諮詢師)

與其它幾個階段不同,第五階段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階段。在執業工作的過程中,諮詢師會有更高的靈活性,專業能力也會日益增強。在個人生活和工作上,能夠妥善處理好二者的平衡,換句話說,諮詢師的職業身份和自我身份更具一致性和連貫性。隨著經驗的增長和專業水平的提高,諮詢師們開始逐漸具有督導的資格,並承擔帶領新手諮詢師的角色(ps:這個階段大概需要20年左右)。

階段六,資深的年長諮詢獅

到了這個階段,諮詢師本人的專業能力已經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層次,也就是不再拘泥於刻板技術,諮詢的風格更加靈活,並能根據每個來訪者,更加深入的、有針對性的給出諮詢方案。雖然諮詢師本人的專業行業地位會比較高,但個人會更加內斂、謙虛。

——這是附加回答的分割線——

最後,我們還想提供一些這個職業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這些都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在自我修鍊的道路上需要邁過的坎兒:

? 在諮詢師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體驗到對於自我的懷疑;

? 在初接觸來訪者時,諮詢師或許會體驗到焦慮,體驗著超負荷的責任感,也可能會體會到因諮詢效果緩慢而產生的挫敗感;

? 面對危機來訪者時,面對的是來訪者威脅自身的生命,諮詢師會體會到巨大的慌張和焦慮;

? 諮詢師是長期投入的職業,需要不斷地投入學習、成長,並非一勞永逸;

? 諮詢師是孤獨的職業,不僅是因為工作內容的隱私性,也因為目前還缺少好的行業支持;

? 心理諮詢師並非全能,是在一定能力範圍內幫助來訪者,了解和覺察自己的局限,也是諮詢師工作的一部分

? ... ...

如果你已經做好了面對這些困難的準備,那就歡迎大家入坑,和我們一起努力吧~

——這是回答結束的分割線——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先說事實不說觀點:
1、心理諮詢師是國內特有的稱呼,國外根本沒有心理諮詢這麼一個行業,國外叫psychologist,而且國外的資格認證非常嚴格;
2、沒有雄厚的精神病學、變態心理學甚至醫學背景,就去給訪客做諮詢,很容易出現偏差;
3、國內的心理諮詢行業一直不規範,就是因為很多人只是考了個諮詢師的證書就去做諮詢了,有的人特別喜歡糅合他們所謂的人生經驗進入心理諮詢,忽視對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
4、不要只看重諮詢師的證書,全國有證書的人很多,以之忽悠人的也不少。

題主既然是心理學本科畢業的,那麼我希望你能思考一下4年的心理學學習真正給你帶來了什麼?尤其是在心理諮詢方面。如果本科學了4年你覺得沒有學到什麼,為什麼不去深造?尋找導師很簡單,你去考研,報在諮詢心理學導師的名下,比在市場上跟那些所謂的督導要有用的多。


我也是應用心理學本科,目前還是學生。因為個人對心理學感興趣,所以平日關注較多。不敢說告訴你什麼經驗什麼現狀,只能告訴你一些我所知道的吧。首先考證是必須的,是硬指標(我說的是二級心理諮詢師),就不多談了。然後你的地理條件不錯,杭州據我所知還是有很多高手在的比如@動力在杭州老師。就我所在的一個二線城市資源都很豐厚,能讓我學到很多,相信杭州足夠給你所需要的。
我所了解的心理學是「有錢,有閑」的人的領域,作為一個家境一般的在讀本科生平日里省吃儉用才能在暑假裡將學習獎勵給自己。嗯,我對心理學的狂熱因為真的有很多理論能觸動我心,並且切實有用,能夠幫助我個人成長。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了,我有很多學長畢業先轉行做別的賺錢慢慢學習以後有了一定積累了再來做心師。總之學習做心師個人自身的成長很重要很重要,而且是個漫長的過程,且行且珍惜(≧▽≦)


廢話不多說話,一句話,多自我體驗,自我反思。
你成長了,你才能幫助來訪者處理問題。很多人都覺得考證看書培訓很重要,確實重要,但不是關鍵。關鍵是自我成長。真正從內心成長了,體驗了,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這樣你才不會在諮詢中被帶入、被觸動,就是傳說的「移情」。
這是一條漫長的路程,因為每一步都是在和自己做鬥爭,你要不停地泡在裡面,感受+覺察。
高大上的就不說,個人經驗感受。


考證,法律角度合法執業。

積累,「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利用。能對自己、周圍的事物、人物及環境有較清楚的知覺,不會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觀經驗世界裡,儲存著各種可資利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並能隨時提取使用。善於發現和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同時也能借鑒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優點,以此來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增進自己行為的有效性,並且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知識庫。」 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可以從共性和個性角度來讓自己更好地認識外界和自身。

認識這方面比較可靠的人。 相信自己的感覺,覺得舒服繼續相處;覺得不舒服就探索探索是什麼不舒服……


以前沒有學習心理學專業的時候,覺得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很綠色環保,肯定是一個朝陽的行業,於是便堅決的選定了心理學專業,那會自己對心理學簡直是一無所知。只是很堅定一個信念,心理學絕對不像大家說的那麼玄乎,肯定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後來上了大學真正的接觸了心理學。還記得第一節課是《西方心理學史》,現在雖然已經忘記了第一節課的內容是什麼,但是我能確認的是正是那節非常有意思的課開啟了我對於心理學的好奇之旅。現在回想起來可能也正是這節課讓我徹底擺脫了高中上課打瞌睡的習慣,大學的課程中犯困的記憶是屈指可數的。在一個白大褂滿眼的學校中,其他專業的同學研究可見的身體結構,我們卻在探索不可見的但確實存在的心理現象,我內心的那點小喜悅呀。但是還是禁不住之後撲面而來的一系列理論知識的轟炸,哎呦,怎麼心理學變成了這樣,好沒意思。每天上課,課堂就像是開現場發布會一樣,啪啪啪。有幾門課真的是硬著頭皮在聽。過了第二年,我們便不斷迎來各種有意思的課程,什麼《變態心理學》《團體心理諮詢》,《認知心理學》等等。我發現原來心理學的學科還那麼多,還有那麼多有意思的。好像從那時起慢慢的自己對於心理諮詢師的熱情就沒有以往那麼高漲了。但那時我是知道心理諮詢師是要有自己的督導師的。

之來來到心理諮詢中心工作後,真正接觸諮詢後,沒事時就會和中心的諮詢師閑聊。時間長了,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好多的心理諮詢師都不可避免的走了很多彎路:有參加各種網路課程的、微課的、還有參加一些工作坊的等等,這些下來以後發現知識等混亂了。而這些彎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前幾天,新聞頻道發布一則新聞:心理諮詢行業前進廣闊,心理諮詢師日薪可達九千元,不時引起一陣唏噓。大家在感嘆心理諮詢日薪如此之高的同時,心理諮詢師只有呵呵二字。原因顯而易見(見上圖):諮詢師經過見習實習階段,在接診諮詢個案後隨之而來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個人體驗、個人督導、團體成長、團體技能以及團體督導。所以了解了這些你還會唏噓心理諮詢師的高日薪嗎?

上大學時考取了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那時候就總說心理諮詢師要出四級了(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心理諮詢現在分為三個等級,一級、二級和三級,逐級降低。最低是三級,一級是評選出來的)。等到現在了,終於說是要出台四級了,但是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要被取消了。呵呵,2002年正式啟動、2003年9月第一批獲證、進行了為期15年的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台。有人說取消是為了更好的出現。或許等到之後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再次開放將會是另外一派景象了。但是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之前考取的心理諮詢證書還是有效的。

不過取得心理諮詢師證書從業資格並不等於可以做心理諮詢。這和全日制5年的的醫學生畢業後不會看病的道理是一樣的。醫學生想要成為大夫需要實習,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也要有見習實習的重要階段,通過練手打通自己在諮詢中的最後5公里。


後續......


推薦閱讀:

對於男人什麼算是成熟?
我想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該怎麼找合適機構,能夠自己看書考證嗎?
父母生二胎是否需要徵得第一個孩子的同意或考慮第一個孩子的意見?為什麼?
有一個好朋友真的生無可戀想要自殺,該怎麼對待?
和心理老師聊過後,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對母親產生厭惡怎麼辦?

TAG: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