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童出院後需要怎樣的家庭護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二胎養育方法論,更多二胎養育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因為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高齡產婦也會準備生二胎,做試管嬰兒也日漸增多,也產生了更多的雙胞胎,這些都增加了早產低體重孩子的出生率。

早產的寶寶因為發育欠成熟,所以不能很好適應子宮外的生活環境,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比如呼吸、餵養、感染、低體溫等問題。

因為肺部發育不成熟,早產的寶寶容易出現呼吸不平穩,有可能出現呼吸暫停,呼吸不規律等現象,如果發現孩子吃奶時呼吸急促,青紫,可以讓他休息觀察一下,如果安靜狀態下也有這些現象,最好找醫生看看。

如果有母乳,早產兒也盡量母乳餵養,母乳可以降低孩子感染的風險,也可以降低壞死性腸炎等風險。如果沒有母乳可以用早產奶粉餵養,它比普通奶粉熱卡更好,更能滿足早產寶寶營養需求。同時也要定期到醫院隨訪監測體重和身高的增長情況。

和普通新生兒相比,早產寶寶的免疫系統也更不成熟,感染的風險也更大,所以要注意隔離保護,不要讓親戚朋友過多探視,室內注意通風,護理寶寶要勤洗手。

早產兒體溫調節能力也更弱一些,所以保暖要求也更高一些,有條件的可以把室溫控制在25-27度,在達到足月兒體重之前,同樣氣溫下可以比普通新生兒多穿一層衣服。

此外,早產寶寶還容易出現視網膜病、神經系統問題,所以要按醫生的要求進行眼底、聽力、神經系統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預後會更好,或許可以避免一些眼中的併發症。


huyan77

高齡及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使得更多的早產兒得以出生,早產的寶寶由於身體各組織臟器均未發育成熟,較足月兒更易出現呼吸暫停、餵養不耐受、嘔吐、腹瀉、黃疸、硬腫症、貧血、低血糖、感染等各個系統的併發症,胎齡越早,發生各種近遠期併發症的風險也越高。即使出生後在兒科得到了專業的監護和治療後達到出院的標準,回到家庭後,依然需要更為細心的和全面的呵護。

1) 環境溫度:早產兒皮下脂肪少,產熱少,極易出現低體溫甚至寒冷損傷,體重、胎齡越小的早產兒需要的環境溫度越高,尤其在寒冷冬季,需要保持室溫25~28度,著薄內衣,外穿輕薄棉衣,睡眠時加蓋小毛毯或薄棉被。不可採取包裹過多的方法保暖,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良,如果散熱不足,易出現發熱甚至捂熱綜合症。

2) 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的豐富營養成分可以使早產兒體重更快增長,應按需喂哺母乳,早產兒胃容量小、吃奶間隔時間短,最多可達12次/天。不要強行定時,寶寶的吃奶習慣養成後,會形成自己的規律。

3) 人工餵養:如果母親因各種原因不能哺乳,需要配方奶餵養的早產兒,宜選用早產兒配方奶粉,按說明濃度配製,逐漸增加奶量,不可過多,避免增加胃腸負擔,餵奶速度不能過快,防止嗆咳導致乳汁吸入性肺炎。

4)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母乳餵養的早產兒出生一周後開始添加維生素AD,每天半小時左右戶外活動,避免佝僂病的發生。早產兒貧血較為常見,需注意鐵劑的補充,建議出生四周後添加鐵劑。任何藥物使用前均需專業兒科醫生的指導。

5) 免疫力:早產兒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接觸其之前應清潔雙手,避免家中過多親朋探視,防止感染。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上感者,應避免接觸。如果媽媽感冒了,沒有發燒時可以繼續喂母乳,除餵奶前肥皂清潔雙手外宜戴口罩。

6) 預防接種:早產兒出生體重2.5公斤以下時不接種卡介苗,2.0公斤以下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需要等到體重達標,由兒科醫生進行全面身體評估健康後才可以進行預防接種。

無論一胎還是二胎,早產兒都需要更為細緻的照顧和看護,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愛和付出。


好多答者都說得很全面了,我就不提很綱要的東西了。作為一名新生兒科醫生/早產兒的父親,就說一些想法:

1.其實早產兒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28周的跟34周的又不一樣,34周的跟36周的又不一樣,況且還有超未成熟兒(&<26周),連早產都算不上。併發症發生的情況各有不同,所以具體還是當面找醫生看。臨床工作中,我會提醒出院的家長一個概念,如果你是併發症比較多的,你出了院但這事還沒完;併發症很少很輕的,則不要太多顧慮,多注意一點就好。

2.雖然有不同,早產兒當中併發症我覺得最麻煩的就是2個系統,一個是神經系統,因為神經細胞損傷了修復很難,會影響運動和智能,現代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又很看重這個;一個是呼吸系統,因為人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呼吸,而且這個病程也比較漫長,容易反覆。

3.神經系統的棘手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腦白質損傷,和繼發於顱內出血等問題的中央性腦積水。(HIE在早產兒當中很少見,不作討論)如果是前者,記得生後這一兩年多多往有神經康復經驗的醫院跑,找一個醫生,持續跟進,做做康復治療,會有不錯的效果。後者則比較棘手,需要手術治療,以往可以做轉流,把腦子多出來的水引到腹腔,現在有腦室鏡,直接把堵塞的地方打通,據說效果不錯也不用一輩子帶管,但我們單位沒有,沒有這個經驗沒法評價太多。

4.肺部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支氣管肺發育不良,以往稱慢性肺疾病(還有其他小亞型就不展開了)。這個會讓孩子呼吸不好,所以剛出院的,一定要小心餵養,嘗試各種不同的奶嘴。小孩一邊顧著呼吸,一邊要顧著吃奶,容易嗆(俗話說寢不語,你要是邊說話邊吃飯也容易嗆),所以有時候需要吸吸停停,給點耐心。有些孩子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嚴重或者本身就有心臟病基礎的,這一嗆也是不得了,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當然,如果有些醫院康復做得比較好的,會有專人做吸吮吞咽功能評定,還有相關康復訓練,經過評定和訓練後可以更有效地減少嗆奶和返流發生。國內好多醫院都會用激素治療這個病,如果用劑量比較大的要注意激素的一些副作用,但一般出院前都會複查好。國外用激素沒那麼積極,但人家財大氣粗,可以帶呼吸機帶氧在家裡搞。

5.早產小孩吃奶方面,首推母乳,加用母乳強化劑,或者是低體重兒/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簡單說就是你孩子早出生了,出生證是2個月大,而你是28周出生的,其實按道理還沒有出生呢,我們就需要追趕。就像你讓你家3歲小孩讀小學6年級,你不補習不行啊,等到功課和6年級小孩一樣好,就OK了。

6.早產兒眼底視網膜篩查在廣東這邊是要求做至預產期後5周,最少1-2周最少1次。這個是預防勝於治療,也是一個等到補救就遲的病。

7.疫苗方面其他答者都說得很足了,但我特別想補充一下,如果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孩子,有條件的盡量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帕利珠單抗),因為看到好多這些孩子因為病毒肺炎二進宮弄到PICU去的,身體經濟危害都很大。美國都推薦使用,問題貌似是國內未上市。據說香港有。所以大家如果無法接種的,更需要在病毒感染高發的季節做好孩子的衛生防禦。

8.帶孩子,有時候不一定醫生比你懂得多啊。醫學的角度和生活的角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醫學上關鍵點聽醫生的,生活上只要不違反醫生的大原則,自己怎麼帶孩子可以有不同做法。我自己也看過些育兒書,早產兒家長看看鮑秀蘭奶奶(高危兒版本)。還有西爾斯的也可以參考。

手機碼字辛苦,以後想到其他再補充吧。


1.呼吸方面:既然是出院,那麼恭喜你,早產兒因為肺部發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分泌不足所知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已經排除或治癒了。然而這並不代表寶寶的肺部問題就可以徹底不用擔心,早產的寶寶由於相對更脆弱,或住院期間上過呼吸機等因素,更需要注意肺炎的預防。家裡有人感冒最好暫時與寶寶隔離,必須接觸的也請帶好口罩。預防感染,永遠是很重要的問題。
2.餵養方面:最好是母乳餵養,母乳的好處不一一列舉。但需要監測寶寶的身長,頭圍,體重。並請新生兒科,或者兒保科醫生定期進行評估。對於追趕生長較慢或早產過早的孩子,需要早產兒專用奶粉人工餵養,或與母乳強化劑混合餵養。
3.消化方面:對於足月兒同樣適用。部分寶寶消化功能較差,容易出現腹脹,便秘。所以媽媽們可以在寶寶兩餐中間,洗乾淨手,擦上嬰兒油或者橄欖油,在臍周順時針稍用點力推拿,每天兩到三次,腹脹,便秘未緩解需即使就診。雖然腸道益生菌並沒有大の副作用,不過也請在醫生指導下適用。注意觀察發表,顏色改變過酸臭,性狀改變請就診。另外,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次數較多,一天可達四五次,只要性狀可,不應視為腹瀉。
4。34周及以下早產兒生後需檢查眼底,尤其院內吸氧史的孩子,排除視網膜病變。
5。3個月髖關節超聲檢查,排除髖關節問題。若早期發現臀紋不對稱,應今早檢查。
6。4-6個月需做聽力檢查,排除聽力方面の問題。生後有高膽紅素血症,黃疸較重的需更早做。
7。早產兒由於追趕生長等多方面原因,半歲以內容易出現貧血,可定期複查血常規,必要時補充鐵劑。
8.不要只關注孩子的體格發育,動作發育也要跟上。媽媽可以從網上下載新生兒撫觸的視頻,給寶寶做做被動操,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動作發育。同時可增加母子交流。
9.因為早產程度不一樣,諮詢醫生後適時添加輔食,一般糾正胎齡4-6個月。。。
10.生後一歲以內是早產寶寶的關鍵時期,需要細心徐耐心,各位家長加油!


我是一個早產兒的媽媽,孩子29+4出生,出生時3.3斤,1650g,以下是我之前寫的,發在微博上,現在貼過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張圖片是網友在我微博中私信我留言時我的回答,因為比較有代表性以及經常有人問我,所以我就做成了問答的圖片,後面幾張也是我自己整理和撰寫的,第一張和後面幾張有可能有重新內容。
以下內容只是我從帶孩子的實踐中摸索出的心得和體會,只是我對實踐的總結,不保證完全符合醫生的觀點和理論。有一些內容摘抄自書,已經標記出來了。歡迎溝通,玻璃心,請輕拍。


直接用圖說話↓↓↓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健高成長之家」


作為一個31周出生1.29kg寶寶的媽咪回答這個問題
1. 出院那天家裡備好氧氣機、帶氧氣袋去醫院。出院的時候拜託護士給你的氧氣袋裝滿氧氣,回家路上隨時觀察,臉色發紺就對著臉噴氧。
2. 注意保暖,對早產兒溫度和濕度很重要。
3. 純母乳餵養,不要聽老人什麼孩子嘴小不會吸,餵奶粉容易便秘消化不良更麻煩。
4. 33周以前出生寶寶一定要注意定時去眼底篩查不能報僥倖心理。其他檢查遵醫囑。
5. 補VD 補鐵,服鐵劑後便便會變綠色,不要緊。


我家寶貝早產,30周出生,住院40多天。別的不多說,撈乾的說。
1.呼吸關。早產兒肺部弱,多數的要打促肺針,促進寶寶肺部快速發育。有些還得呼吸機維持一段。
2.感染關。免疫系統弱,很容易受到感染。住院條件下發生交叉感染的幾率都很高了,一般就是打抗生素了。
3.營養關。很多寶寶開始都是打營養液維持,繼而就是鼻飼,後期奶瓶餵奶。中間寶寶多數都會遇到吐奶等情況,隨著長大逐漸會改善。
4.前面三點都過去的話,寶寶就差長大了。最好喂母乳,期間還需要補鐵,補鈣等等。定期去醫院體檢。
5.早產兒必要檢查,一般根據醫院的項目進行即可,絕大多數都沒事,考驗的是家長的心智和口袋的人民幣。
每個寶寶都是堅強的,太早的來到世界,就需要大人付出加倍的愛來對待。


早產兒在這裡233

我媽預產期3月份還是4月份來著…萬萬沒想到我一月上旬就出生了哈哈,順產~
一生下來我就呆在保溫箱里呆了幾個星期,然後我就回家住啦。南方沒有暖氣,我爸特意買了油汀放我房間,每天確保溫度達到多少多少,相對濕度達到多少多少。

雖然是早產但是我身體也健健康康的~說話也比較早~嘿嘿謝謝爸爸謝謝媽媽謝謝醫生把我照顧得這麼好( ??_? ?)


有條件的請一定做眼底視網膜篩查,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得到好的結果的,拖到晚期則有失明的可能。


我有個好兄弟叫X晨,是個嚴重早產兒,壯碩如牛。
剛生下來時,放在保溫箱里,大夫說這娃可能活不久,而且特別黑特別瘦,長大體質可能也不好,他父母給他什麼特殊方案也沒有準備,別的孩子怎麼樣,他一樣,在農村長大,吃五穀雜糧,不挑食且飯量很大,現在20幾歲了外號「大牛」。
事實證明不需要什麼特殊方案,就好好吃飯,不要挑食,我覺得經常吃鈣片喝葯,對身體反而不好。


沒聽我媽說過對我特殊照顧的。
到是跟我提起過,為了讓我的腿以後直溜,睡覺的時候把腿捆起來,為了讓後腦勺平,仰面睡硬枕頭。
你就看見一個小娃娃雙腿捆著,仰面朝天的睡著…


作為一個27周出生極早產兒的媽媽(現在已經2歲)貢獻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更多人:


1)出生後住院期間一定要給寶寶喝母乳,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早產兒腸胃非常弱,母乳能夠保護腸胃
2)出院以後,家中最好裝台空氣凈化器,保證衡定的溫度與濕度,早產寶肺也弱容易得肺炎,盡量避免去人多地方


夜深了困ˊ_&>ˋ 其他有想到再補充吧


1.有母乳吃母乳,加上母乳強化劑。2.母乳不足,吃早產兒出院後配方,牌子就不說了,有很多。3.按照兒科學會2016年新發表的早產兒餵養指南,需要加倍補充維生素D,注意戶外活動,還有需要補鐵到一歲。4.注意監測身長體重,按糾正胎齡,發現明顯落後及時找醫生諮詢。5.注意運動等發育情況,定期體檢。
好了,暫時想到這麼多。


感覺這個問題和二胎並沒有什麼關係。
問醫生吧。


推薦閱讀:

嬰兒吃奶後老是打嗝怎麼辦?
17個月的寶寶半夜嚴重哭鬧,誰能幫幫我?
「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全部靠譜嗎?

TAG:嬰兒餵養 | 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