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16世紀科學開始落後於歐洲,跟明朝建立後,明人心心念念為了恢復保護被蒙古破壞的傳統文化有關么?

從而輕視了科技、藝術、數學


並不是明朝之前的中國有多強,而是明朝之前的歐洲實在是發展的太慢了;也不是說明朝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明朝之後的歐洲的發展出奇的迅猛。
實際上,中世紀的歐洲,很多東西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落後,比如13世紀後期就有應用的火藥武器,14世紀開始的鐘錶業,同時之後能夠環球航行的大帆船也在此時成形…但是有兩點,一個是教會壟斷文化,一個是衛生醫療水平基本為負,所以就導致看上去發展的非常慢,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很低,人口上不去。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農業文明,實際上中世紀的歐洲也沒有太差,甚至可以說還不錯。只是天朝的農業文明說第二沒人敢第一。但是之後的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世界的認知在三百年內擴展了上百倍,然而清朝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說白了就是,接力跑,歐洲隊之前跑得氣喘吁吁大概能看得到中國隊閑庭信步的背影,但是從葡萄牙/西班牙選手傳給荷蘭選手時,荷蘭選手就想著我一定要比我隊友快,傳給英國選手他也是這麼想的,法國也是這麼想的,普魯士也是…這幾位跑的跟飛一樣一個賽著一個快。
可是中國選手呢,還是閑庭信步,因為他沒看到(看不到)歐洲選手的速度,於是勻速前進,最後被甩開了,你說這是某一棒選手的問題嗎…?

最後謝邀…不過為啥邀請我啊…


補充下威斯特蜀黍的回答吧。

以明代為例,嘉靖年的尉氏縣誌算是記載的比較清晰的,尉氏縣有社學設置用來進行教育百姓的作用,而社學是明代基層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招收民間8歲~15歲百姓子弟和官生子弟,屬於基礎教育,用來當例子是很合適的。

而尉氏縣社學教授科目一共分為兩科,一科是禮、律、書;一科是射、樂、筭(算),每科都有兩名訓導。上課時間從早晨開始,先學經史律法,中午飯後學禮儀書樂,下午未時(13點)開始學習弓弩棍棒,到了傍晚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就學詔誥、表筏、疏議、碑傳等雜項。

有科目自然就有考試,明代學社一般分為季考和月考兩種,季考就是一季一考月考就是一月一考。尉氏縣社學月考由學守主持,主要考試學生的言行禮儀、經史理解、法律應用、乘除心算以及音樂詳情和射箭臂力。這些考試結果都被記在學守的小本本上,一次月考不及格不說什麼給個機會,三次月考還不及格那訓導就倒霉了,罰半個月工資。而社學裡所有科目的教導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為一年,要是一年學不成的話,那這學生就可以收拾東西回老家種地了。

至於那些因為武力被記載下來的各地府縣生員、舉人更是多不勝數,一抓一大把,這就隨便找幾個貼出來。

尹夢鰲,雲南太和人。萬曆時舉於鄉。崇禎中知潁州。八年正月方謁上官於鳳陽,聞流賊大至,立馳還。賊已抵城下,乃偕通判趙士寬率民固守。城北有高樓瞷城中,諸生劉廷傳請先據之,夢鰲以為然。而廷傳所統皆市人,不可用。賊遂據樓以攻,且鑿城,頹數丈,城上人皆走,止之不可。夢鰲持大刀,獨當城壞處,殺賊十餘人,身被數刃。賊眾畢登,遂投城下烏龍潭死,弟侄七人皆死之。

張紹登,字振夫,南城人。崇禎中舉人,知應城縣。九年,賊來犯,偕訓導張國勛、鄉官饒可久悉力御之。國勛曰:「賊不一創,城不易守。」率壯士出擊,力戰一日夜,斬獲甚眾。賊去,邑侍郎王瑊之子權結怨於族黨,怨家潛導賊復來攻。國勛佐紹登力守,而乞援於上官。副將鄧祖禹來救,守西南,國勛守東北,紹登往來策應。會賊射書索權,權懼,斬北關以出,賊乘間登南城。紹登還署,端坐堂上,賊至,奮拳擊之。群賊大至,乃被殺。賊渠嘆其忠,以冠帶覆屍,埋堂側。

景春子鳴鑾,諸生也,力敵萬夫,謂父曰:「吾城當賊沖,而羸卒止二百,城何以守?」乃擐甲詣汝才曰:「若不念香火盟乎?慎毋從亂。」汝才佯諾。鳴鑾覺其偽,歸與道選授兵登陴,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擊斬其將上天龍。遣使縋城乞援於文燦,凡十四往,不報。

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銘之裔也。萬曆末年舉於鄉。崇禎六年授衡陽知縣,調羅田。賊大擾湖廣,志仁日夕儆備。羅汝才謂左右曰:「羅田城小易克,然梁君長者,吾不忍加兵。俟其去,當取之。」會邑豪江猶龍與賊通,志仁捕下獄。猶龍知必死,潛導汝才別校來攻。八年二月猝攻城。志仁急偕典史單思仁、教諭吳鳳來、訓導盧大受督民守御。城陷,志仁持長矛巷戰,殺六賊。力屈被縶,抑使跪。罵曰:「我天子命官,肯屈膝賊輩邪!」賊怒,碎其支體,焚之。

王燾,字浚仲,崑山人。少孤貧,九歲為人後。族人有謀其產者,燾舉以讓之,迎養嗣祖母及母惟謹。萬曆末,舉於鄉,由教諭歷隨州知州。州經群盜焚掠,戶不滿千。燾訓民兵,繕守具。土寇李良喬為亂,殲滅之。十年正月,大賊奄至。燾且守且戰,擊斬三百餘人。賊攻益力,相持二十餘日。天大風雪,守者多散。燾知必敗,入署,整冠帶自經。賊焚其署,火燭不及燾死所,屍直立不仆,賊望見駭走。已,覓州印,得之燾所立尺士下。

有魏時光者,南昌人。善舞雙刀。崇禎九年夏,為廣濟典史。邑遭殘破,長吏設排兵三百人,委之教練。其冬,賊據蘄州河口,憚時光不敢渡。時光益募死士,夜襲其營,手殺數賊,賊不敢逼。俄賊大至,部卒皆散,時光單騎據高坡,又殺數人。賊環繞之,靷斷被執,不屈死。其兄陳於上官,卻不奏。兄憤發病死,友人收殮之,哭盡哀,曰:「弟為國死,兄為弟死,吾獨不能表暴之乎!」具牘力陳,乃奏聞。贈廣濟主簿,予恤典。

蔣佳徵,灌陽人。天啟四年舉於鄉。崇禎中,知盱眙縣,有聲。縣故無城,佳徵知賊必至,訓民為兵。十年秋,賊果來犯,設伏要害,親率兵往誘,賊殲甚眾。賊怒,環攻之,力戰死。母聞之,亦投繯死。

同時江北死難者,有吳暢春。崇禎八年為潛山天堂寨巡檢,練鄉兵防賊。明年冬,賊至,夜設燎,大驚去之。逾年,賊再至,暢春死守,力屈,仰天嘆曰:「吾得死所矣!」手刃數賊,被執不屈死。贈迪功郎、安慶府經歷,廕子所鎮撫。

有感興趣的可以去找明史忠義傳看看,裡面記載了不少。至於一些做引體向上20個就敢自封巴圖魯的,呵呵就好了。


懶得吐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改變所謂「古代中國傳統教育只教四書五經不教藝術科學」這種刻板的印象

射樂禮數,至少明代鄉間基層的社學是教這些東西的,而且原則上除了三教九流之外一般家庭子弟都應入學。不要以為那些考科舉的士人只讀死書沒有經過基礎教育,現在的很多鍵盤巴圖魯穿越回去只怕都打不過那些書生

另外歐洲中世紀的大學教育是壟斷在特權階級手裡的,數理化這些通識教育向更廣泛的社會階層普及開來還得等到文藝復興時代,因為印刷術的發展以及世俗文化興起,才讓教育普及有了基本的土壤,也真正奠定歐洲突飛猛進崛起的基礎。這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單靠教會的手抄書和所謂「貴族傳統」是做不到的

----------------------------------------------評論區里一堆站歐洲中世紀教育的也是夠了
廢話不多說,再放點乾貨
這是英國第一個編寫出數學基礎教材的Robert Recorde生活的年代,大概已經是在16世紀早中期的情況了

可以看出這個時候歐洲所謂的基礎教育也只是在萌芽期,普及率低的感人(0.05%)。其中有錢一點的中產子弟可以念上傳授拉丁語的Grammar School,再低一層的就只是學一學認字和宗教故事了。
到底是什麼讓你們有了中世紀歐洲的基礎教育普及了數學物理天文學科這種錯覺?請家教或者進入修道院進行全方面的基礎教育是權貴的特權好不
最後highlight的文字也說明了文藝復興以後的教育和中世紀的不同如果還覺得中世紀大學用民族語言教數學,或者平民子弟玩跨國跨省旅行是很輕鬆愉快的一件事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了


24盞燈全滅,男嘉賓無奈離場。主持人與女嘉賓熱烈地討論男嘉賓哪句話說錯了,哪款服飾搭配不得體,哪根頭髮讓人產生了厭惡感,彷彿沒人記得男嘉賓說過自己沒車沒房


明代山東湖南書院的教學內容,除了傳統儒學課程外還有軍事,財政,經濟方面的教學內容。

明代山東社學的課程,包括禮儀,音樂,算術等方面

明代鄉試時務策題目

軍事

財政

宗教


中國16世紀科學並沒有全面落後於歐洲,並沒有全面落後 並沒有全面落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以我對此問題作了一點修改,將 全面 改成 開始

還有,明朝並沒有因為保留和恢復文化而輕視科技 數學,藝術更不用說了。科技和數學方面可以參考宋應星的科學著作 。明朝中後期就引進了許多西方科技。


不自量力說點吧。上邊有位仁兄舉的例子廷好的,開啟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像開了掛一般飛速發展並不能說明朝發展太慢。另外一個我覺得是傳統的華夏農耕文明已經發展到瓶頸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專制政權之下加上長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很難出現原發性的科技革命,其次,實踐跟理論顯然是缺一不可,在我所知的範圍內從古代至今的發明成就似乎都是長期以來的生活經驗得出卻缺乏嚴密的理論依據,我覺得這才是讓人趕超的原因吧


沒關係,而是科學方法和研究問題思路的改變。中國人停留在經驗和玄學上,而西方人開始用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探究問題。當然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大航海時代對此也有影響,但是如果沒有這個突破,人類再過2000年也難以突破科技的瓶頸。


中國基本上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走,關鍵是差不多這個時候西歐這邊開始像開掛一樣的爆發了。
16世紀的時候,哥白尼,伽利略,培根都已經出現或者活躍,這幾位已經開始建立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思想,這一點正式我們缺少的。
還有,大航海日間高潮,麥哲倫完成了環球首航,人們對於未知的渴求,使得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是很不一樣的。
也許我們在某些應用技術上還在發展,但理論和思想上的落後已見端倪。


豈有此理,咱說說滿清為什麼幾百年後才翻譯出幾何原本的後半部的事好嗎?


跟海禁有關,斷絕了大規模的商業活動;與之相反,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大規模商業及新興殖民運動興起,帶動了科學、金融和政治上的對原有秩序的壓力。


只能說有一定關係,主要原因是八股取士,等一系列迂腐的教育方法。因為朱元璋起身與草莽為了預防現實固定的人的去處(要路引),防止人員大規模的流動(饑荒天災之類的沒辦法)。所以首先進一步的限制人們的思想,還有就是關於還禁問題。這樣方法在現代人眼中看似愚蠢,實則帝王還是在限制人們的思想來達到更好的統治目的


歐洲教堂辦的學校不僅教宗教知識還教數學地理天文之類的課程,還有歐洲古代有貴族制度,普通人想往上爬要麼參戰立功拿爵位要麼進宗教學校讀書,後來慢慢出現了各種大學然後政府也支持最起碼不干涉學校的事務(不碰教會利益教會也不干涉),就這樣有了正規的學校慢慢的歐洲科學發展起來了。後來還建了各種科學協會什麼的。
而中國呢大部分讀書人埋頭年四書五經,學別的沒用如果你不讀四書五經搞什麼科學研究沒人支持你甚至都沒飯吃,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學校。讀書人滿腦子考進士弄個官位,當了官了想法設法撈錢。還有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思想思維從秦到清都沒有變化過。這麼個條件還能發展科學?


中國連科學二字都是泊來語,如何發展科學。中國古代一直全方位落後西方,青銅,鐵器也不是自己搞出來的。雕塑,壁畫藝術除了北朝隋唐有點遺留,幾乎沒什麼造詣。很殘酷,但這是事實。


推薦閱讀:

五德終始論在今朝為什麼沒被採納?
古代有多少君王的奇葩殺人理由?
如果把修頤和園錢都撥給北洋水師添置軍艦,甲午海戰能贏嗎?
建國後那麼多蒙古王爺都幹什麼去了?
南斯拉夫是如何走向解體的,留給我們的有哪些歷史教訓?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傳統文化 | 文藝復興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