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第 89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

這部電影為什麼能夠達到爛番茄新鮮度100%,還有黑人和同性這兩個話題在美國很有爭議嗎?


瀉藥!

文丨 @郭連凱

在威尼斯電影節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的時候,遠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小鎮特柳賴德,一部名叫《月光男孩》的電影在此首映,在場媒體無一例外的給出了滿分評價,《紐約時報》則在影評副標題中直接提問「這會是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嗎?」。

直到現在,該片在爛番茄的新鮮度仍為100%,Metascore的分數更是高達恐怖的99分。看近十年來的分數,只有《少年時代》的100分能夠與之相提並論,並略高一籌。

《月光男孩》是導演巴里·詹金斯的第二部長片,改編自戲劇《In Moonlight Black Look Blue》。翻開的劇情簡介,整部電影所講的故事似乎並不是重點,但「黑人」和「同性戀」這兩個字眼似乎被自動加粗加下劃線的標註了出來。

「政治正確」這個名詞又被提出、並拎出來批判了一番。在這個凡事都要講政治正確,你唯一能侮辱的人只剩下「白人中年基督徒男性」的時代,政治正確似乎已經慢慢地變成了一種政治不正確。殊不知《為奴十二載》捧得小金人那一年有多少人罵娘跳腳,大家關注的只是又一部黑人題材電影拿了獎,卻忽略了《為奴十二載》同樣精彩的導演手法和藝術表達。

這也就造成了《月光男孩》在英文互聯網上和中文互聯網上觀點的極大分歧,在可見的對這部電影的中文評價中,「政治正確」似乎成了一種低分的理由。但事實上,這部電影真的像今年另一部黑人題材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一樣除了黑人題材意外一無是處嗎?在我看來,真的不是。

爆年初聖丹斯的神作《一個國家的誕生》除了導演的醜聞,影片水準也讓人不可恭維

如果我們拋開「黑人」和「同性戀」這兩個標籤去看這部電影,它講的是一個男童成長為男孩,最後到男人的故事。從故事類型上,它是一部Coming-Of-Age電影,與之前提到的《少年時代》同屬同一類型,甚至連故事脈絡都幾近相同。

這才是《月光男孩》最有價值的地方,他的故事主角Chiron雖然是一名黑人,但它並沒有套用陳詞濫調的種族歧視情節來賺取觀眾眼淚;主角Chiron雖然是一名同性戀,但它也沒有涉及任何性向歧視,搞個平權鬥爭。這兩個標籤是Chiron與生俱來帶有的,它就像男女,高矮,胖瘦一樣,只是每一個人的個體特徵而已。

《月光男孩》更像是一部成長詩,它無關膚色,五官,形象,它講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內向小男孩的前半生故事。

影片節選了黑人小男孩Chiron從7歲到25歲(大概估計,影片中並沒有提及)成長過程中童年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的三段故事,每一段獨立成章,分別講述。不同於《少年時代》跟隨一個演員12年不間斷地拍攝,《月光男孩》在選角階段選擇了三個年齡不同的黑人演員來扮演主角Chiron。雖然在長相上很難說這三名演員有神似之處,但影片聚焦於單個角色的拍法並不會讓觀眾有角色混淆的疑惑。

影片海報也分別截取三名演員的一部分臉拼接而成。

我們第一次見到男主角Chiron,是瘦小無比的他在躲避他同齡人的追打,這樣的追打不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其他人的目的只是想要胖揍他一頓。於是Chiron躲到了一處廢棄的房屋,殊不知這是當地有名的毒販Juan沒有上鎖的住處。

隨後Chiron被Juan發現,並在其家中住了一晚。Juan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他的養父,他住在Juan家中,Juan和他的女朋友視其為親生骨肉,但Juan毒販的這個身份卻為之後的故事埋下了筆:Chiron的單身母親是一位吸毒者,且她的毒品之前都是從Juan手中所買。這樣冥冥之中的巧合讓Chiron的生活變得更加複雜。

Chiron的母親幾乎是Chiron所有性格的成因。她喜怒無常,正常時可以抱著Chiron說親昵的是「我愛你」;毒癮發作時則不惜以死相逼,也要從Chiron手中搶走午飯錢去買毒品。我們可以發現,Chiron身邊的人,基本都有天使和魔鬼的兩面。Juan待他如同親生父親,卻是他母親染上毒癮的罪魁禍首。

第二章中Chiron的朋友,也是他這一生可能是唯一給予過他愛的同齡人——Kevin,在某種程度上是他的男朋友,卻在他們兩人在月光下互相手淫之後的第二天就背叛了他。這樣複雜的人格性作用在Chiron身上,也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他複雜、內向的性格。

但是在我看來,導演過於急切的想要塑造Chiron的身邊人的性格特徵,卻忽視了一定的合理性。缺乏情節鋪墊,使得這幾個角色都略顯站不住腳。

Kevin這個角色尤其突出,在海邊沙灘上的那場手淫戲(也是影片中唯一一個同性場景)雖然拍的極克制、極美,但回頭想想,還是有些來的太快,並不真實。

當然,這部電影是Chiron這個角色的成長故事,是一部獨角戲。周邊人物的角色塑造雖略顯牽強,但也並非硬傷。在主角的塑造上,導演的任務完成的還是幾近完美。我們跟隨Chiron從小到大,他就像每一個內向孤獨的幼小靈魂一樣,經歷過家庭的折磨,同齡人的凌辱,和自我認知的搖擺不定。

這也讓影片第二段的結尾顯得極有煽動性,Chiron情緒上的爆發突如其來,對長時間受到的凌辱的反抗,讓觀眾措手不及,一個長鏡頭和幾個乾淨的碎剪,目的明確,執行到位。

這樣一個佳句也讓人對緊接著的第三章抱有更高的期待。但可惜的是在我看來,第三章的觀感相比於前兩章下降比較明顯。在這一章,Chiron已經從一個瘦小的黑人小孩成長為口戴金牙,肌肉線條壯實的黑人毒販。

他是如何從一個痛恨毒品的懦弱靈魂成長到現在這樣,導演略而不提。他將絕大部分的筆墨著手於Chiron和Kevin的重逢,但這段重逢戲拍的也太過含蓄於剋制,整個的影片和對話節奏相比於其他兩章都是一個極大的放緩,造成了非常大的脫戲感,讓人略為如坐針氈。

這也是《月光男孩》的問題所在:它有佳句,卻在某些段落無法形成佳章。在攝影風格上,由於導演對於王家衛的崇拜,某些橋段明顯能夠看出對王家衛的模仿,或者說是致敬。但這樣的風格混淆也就造成了在視聽風格上的間離感。

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極有靈感的長鏡頭美學,極具現實風格;同時還能看到霓虹色彩的慢鏡,甚至超現實的章節轉換。這樣的觀感變化讓人不禁懷疑導演是否真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也讓《月光男孩》距離Metascore幾近完美的99分評價,始終差一口氣。但拋開視聽語言上的不統一,本片的攝影還是極具水準,這也得益於攝影指導James
Laxton(《X射線營地》)的工作。


我們回到影片主題,將「黑人」和「同性戀」兩個標籤放回來看就能發現,有關有色人種的LGBT題材電影是在是太少太少了,這一主題似乎被大眾所忽視。導演巴里·詹金斯有勇氣拍出這部電影,並且將其中的同性戀情節拍攝的如此克制,不管怎樣,已經是一大成功。

影片的結尾,我們看到成年的Chiron突然變成童年的他,小小的身體獨自站在海邊,藍紫色的月光灑在他的身上,這才是影片所要講述的:永遠不要忘記,你是如何變成現在的你和你曾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PS:本文首發於巴塞電影APP內,歡迎關注公眾號巴塞電影【moviebase】,每日分享有品有料的電影資訊!


近一年以來,我越來越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非常淺薄的人。

就以看觀影而言,我越來越習慣於任性任心,採用的是一個非常主觀且欠缺魯棒性的評價方法:是否舒服是否好看。

我曉得這應該算是一種巨大的退步和偷懶,但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如下兩點:

(1)我發覺:當沒有足夠專業的評價方法和體系的時候,根本無法保證客觀、全面和有價值,寫出來的東西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觀後感。既然是觀後感,何不肆意任性一點?豈非更容易引起同類人的共鳴?

(2)我相信:儘管很多時候,所謂欣賞的格調、檔次、立場中立,或者政治正確性,是需要培養的,但是真正能反應欣賞水準的,是內心的聲音。比如,雖然網易雲音樂每天都蓄意聽FunkSoulBluesJazz,但是有可能真正促使手舞足蹈的,還是每日推薦裡面看起來非常「low」的那些旋律。

說回Moonlight這部,我沒有去考究政治正確性,我暫時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去談論「同性」、「黑人」這樣的標籤性詞眼後面所蘊含的社會和文化深度,我只是簡單地覺得細膩得令人感動——明朗的情節設置,甚至有點緩慢推進節奏,卻依然讓我覺得足夠精彩,願意一看再看。

這幾個關鍵幀的圖景,我發自內心地覺得有別樣的溫馨和美感。我想,若不是劇情的觸動和加持,應該是無法對於我這個粗人形成這樣的審美體驗的。

很抱歉,沒有什麼乾貨輸出。那我就盡量變著花兒給點資源的分享吧。

——抱歉被用戶舉報,資源只能刪掉了哈


《月光男孩》頂著黑人+同性戀+貧困+毒品的四頂政治正確的帽子,看起來就是非常投機地奔著奧斯卡去的,尤其是在去年缺乏黑人電影入圍的輿論壓力之下。然而,這卻是我看過的第一部沒有宣揚苦大仇深的黑人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這部電影里完全沒有白人,話題里也沒有任何黑人作為一個種族被欺負的內容;其次,主角塞隆雖然常被欺負,但影片呼喚的不是平權鬥爭;塞隆的家庭經濟情況誠然不佳,但不是要刻意奪人眼球的一貧如洗;塞隆的社區毒品泛濫,但毒品更多地是作為塞隆周圍矛盾的媒介,而不是痛陳毒品如何毀掉一個社區。

那電影主旨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個人成長的故事,只是這個人剛好是個黑人同性戀,一個很少在人們視野中的群體。

電影的海報是三個面孔的拼接,這個人的故事也被分為三段:Little,Chiron,Black。是他的三個名字(綽號),也是每個年齡段的特徵所在。

塞隆第一次出場,就是被一群熊孩子追著欺負,因為他瘦小(Little)。而沉湎於毒品的母親並不能給予他關愛和保護,反倒是偶遇的胡安給了他第一次堅實有力的支持,並且是長期持續的支持。胡安教他游泳,就彷彿是基督教的洗禮一般,給了他新生。

然而,脆弱的人總會特別敏感,他發現了胡安的營生-販毒,卻是母親吸毒的罪魁禍首。瘦小而敏感,早早發現了世界的複雜,就是這第一段的基調。

第二段的標題就是他的大名Chiron。這象徵著在這一段,他找到了自我。上了高中的他,依舊沉默寡言,依舊被隨時欺負,一灘爛泥般的母親也不見起色,而曾經保護他的胡安也離開了他的世界。看似一切不能更糟,但在從小的玩伴凱文那裡,他找到了新的寄託所在。當年在邁阿密的大海中,胡安給了脆弱的他第一次有力的支撐,但同時也把他的內心包裹封存了起來;十年後,在邁阿密海灘的月光下,他才在另一個人面前,真正釋放了自我。

然而,他的世界註定複雜,凱文迫於壓力,第二天就背叛了他。這錐心的打擊終於讓積累了十幾年的怒火爆發,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第三段的標題Black,意味著塞隆最後成為了典型的黑人。一反當年的瘦弱模樣,我看到的是一個戴著金鏈子,開著肌肉車,武裝到牙齒的肌肉男,更操起了當年胡安的勾當-販毒。從他對手下的一番戲弄,也看出他十分老練。正當我疑惑這是不是Chiron時,他接的兩個電話揭曉了答案,也揭露了今非昔比的他的兩個心結 -- 在自己需要愛時缺席的母親,和自己真心付出時逃避的凱文。這一段,就是他嘗試解開這兩個心結的過程。在接到凱文電話的那一刻,這個黑道老大瞬間變回了當年青澀的模樣:沉默,小聲,一句話不超過三個詞,那是他心裡澎拜的記憶,也是刺骨的痛。

兩人見面的情節,許多評論說篇幅過長,節奏緩慢,我卻覺得恰如其分。這輩子唯一碰過自己的心上人,還是同性,十年未見,對方還結婚生子了,如今彼此是什麼態度,自然只能萬分小心,一點點試探。塞隆的世界註定複雜,雖然他在母親的懺悔前流淚了,雖然他在凱文的肩膀上嗚咽了,也許心結能夠解開,但逝去的總是逝去的,人生還是很難回到自己想要的模樣。他的心底,仍然是那個月光下映著淡淡藍光的男孩。

不難看出,這部電影充滿了細膩的情感。攝影對這份情感的表達功不可沒,我們時常能看到Chiron的特寫浮在虛焦的背景之下,很直接的感受到Chiron是影片的焦點。在泛紅的燈光下,無聲的人物慢鏡頭,或是母親的謾罵,或是凱文點燃一支煙,或是重逢一夜凱文家門口樹影間的海灘的遙遙召喚,來來往往之間,彷彿有那麼幾個時刻,我真的感受到了Chiron的世界。當然,也感受到了王家衛附體。

然而,王家衛附體帶來的副作用是,極端的作者個人化。這就註定了每個橋段只能讓小部分觀眾感同身受。這也是只有前文提及的幾個時刻,讓我真的感受到了Chiron的世界的原因,也是其他評論提出的一系列「缺點」的原因。而鮮明的三段割裂的敘事,又彷彿侯孝賢附體,的確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微觀層面的細膩之上,但也讓我們只能看到Chiron的一部分,而無法從更完整的角度來體驗他自己。這一點《海邊的曼徹斯特》明顯做得更好。

但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細膩地關注個體,而沒有聲淚俱下地呼喊口號的黑人電影,實屬難得。

-----------------------------------------

能給 @迪士尼 和 @張譯 陪跑,怎麼也得拉拉票,增加參與感:

知乎鹽Club榮譽會員評選 - 影視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好像還沒有一部黑人為主角的同性電影吧。這應該是一個挺大的突破。
這個故事其實挺平淡,但愣是讓我安靜的看完了。據說這個導演是王家衛迷。這部電影也確實很有王家衛那種文藝的美感。胡安教little游泳那個片段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感染我的。我感覺自己好像成了little,被海水包圍。拍攝的角度和配樂給人非常強烈的代入感。
這其實是一個挺悲的故事,奇倫身材弱小備受欺凌,母親吸毒,賣淫,總是神志不清。胡安幾乎是充當了父親的角色。也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他和奇倫的幾次談話,都很經典。他告訴奇倫「在某些時刻,你得自己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不能讓別人幫你決定。」奇倫和凱文第一次接吻,奇倫拒絕校長報警的提議自己動手解決,奇倫最後決定找凱文並袒露心聲。都是基於這句話。
比較耐人尋味的一點是,奇倫睡覺總會被母親沖他吼叫的噩夢驚醒,但當他最後和凱文依偎在一起入睡的時候,夢到而是的自己在海邊佇立。這也是全片最後一個鏡頭。
少年奇倫和凱文坐在海邊的時候,凱文說當微風讓他感覺很舒服,感覺什麼煩惱事都能拋在腦後。他覺得奇倫應該是「希望一頭扎進水裡,什麼麻煩事都不用想。」我也覺得海水之於奇倫就相當於微風之於凱文。所以當奇倫決定收拾欺負他的小子前,會把臉浸到冰水裡。所以當他與凱文最終在一起時,會夢到海。
遺憾劇情鋪墊不夠,節奏太快。奇倫和凱文海邊的感情爆發太過突然,奇倫由弱到強的轉變太過突然。導演太心急,以至於我到最後也看不透奇倫的內心。
好,但是不夠好。不過相比愛樂之城,我覺得它更配得上這個最佳影片。


就在剛剛,編輯部里一片歡騰,因為差一點我們就把這篇寫《月光男孩》的稿子斃掉了……感謝奧斯卡,感謝《愛樂之城》,讓這篇稿子重獲新生~

奧斯卡烏龍了,但我們心中早把獎頒給了《月光男孩》

《月光男孩》海報,三位不同演員出演主角不同時期

在美國看《月光男孩》是一種難忘的體驗。尤其當你所在的城市是美國南方都會亞特蘭大,也就是電影中男主角Chiron成年後定居的城市。

2017年奧斯卡獎頒獎禮臨近的時候,許多媒體都在討論:奧斯卡會選擇一部怎樣的「最佳影片」,是《愛樂之城》還是《月光男孩》?《經濟學人》就評論說,《愛樂之城》是一部規規矩矩的獲獎電影:它就像一封寫給好萊塢的情書,致敬了最經典的音樂劇風格與主題,不管放在哪一年,都該是「最佳影片」的獲得者。

而《月光男孩》的故事就要複雜得多了。

讓人驚訝的是,國內許多人看過《月光男孩》之後,第一反應是它的聲譽一定沾了「政治正確」的光,因為主角又是黑人、又是同性戀者。可說真的,《月光男孩》上映期間,也正是政治相當不正確的唐納德?特朗普異軍突起,得到總統寶座的時候。梅麗爾?斯特里普在金球獎上對新任總統嘲笑殘疾人的抨擊,在國內營銷賬號上還能獲得喝彩,在YouTube上卻被網友罵得狗血淋頭。眼下這光景,這裡的普通人可不會因為「政治正確」而為電影票買單。

影片根據麥卡尼的劇本《月光下的黑人男孩看似藍》(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又譯《月光下的憂鬱黑人男孩》)改編,Look Blue一語雙關。片中胡安對Chiron說「在月光下,黑人小孩看上去是藍色的」。


事實上,國內讀者也許很難想像,亞特蘭大的白人與非裔美國人至今都生活得涇渭分明,整個城市差不多能以中城為界一分為二,往北是白人聚居區,往南住的都是黑人。在這個城市裡,計程車司機十有八九是非裔的,大學食堂打飯收銀的大媽也都是黑人;但非裔教授卻相當罕見。越與那些「高級」的行業打交道,你就會見到更多白人直男。

平等,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事情。這樣的現狀,才是美國有人抱怨奧斯卡獎「太白」的背景。

最難忘的是有一回坐計程車,開車的黑人小哥知道我剛從中國來,特開心地問我「感覺美國怎麼樣」「中國好還是美國好」,等我說出「為什麼這裡的黑人白人好像都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這樣的疑惑後,車裡氛圍瞬間變得哀傷。

「你觀察得沒錯」,沉默了幾十秒,小哥說,「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另一回,一個黑人大媽司機問我:「你去過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嗎?那裡的人也會被膚色區分開嗎?還是只要你們是同一個國籍,他們就不把你們當外人?」

這疑惑在我看了《月光男孩》之後才稍微得到了一些解答:貧困與暴力如何代代相傳,邊緣人群的困惑與脆弱距離主流世界的喧囂是何其遙遠,這些甚至比膚色更重要。Chiron除了是一個gay,一個黑人,更是一個城市貧民。美國現行政策對非裔人口並無限制,反而多有照顧。然而,Chiron要從世代相傳的底層命運中掙扎出去,還是那麼難。

成年後相遇的 Chiron 和 Kevin。

而他們難以改變命運,是像持保守觀點的人喜歡說的那樣,因為懶、笨、不思進取嗎?

《月光男孩》的導演Barry Jenkins曾在接受《時代》周刊的採訪時表示,很多觀眾告訴他,從沒想過會在走進影院後……「在大熒幕上看到自己的故事」。

電影中,生長在黑人聚居區的Chiron從小就常受小夥伴欺負,生活少有陽光。把他從被欺負的境遇中解救出來,像父親一樣對待他的大叔,同時卻是賣毒品給她母親的毒販;母親與Chiron相依為命,卻因沉迷毒品而時不時傷害兒子;進入青春期後,他一如既往地被學校里的小霸王欺負著,卻也在好朋友身上朦朦朧朧感受到了青澀的悸動與愛情——直到又一天,他愛的人在別人的協迫下,把他給揍了一頓……

我是在亞特蘭大中城的藝術影院看的這部電影。放映廳里主要是白人觀眾。看到主角抄起凳子砸向之前欺凌他的男孩,竟有觀眾跟著忘情地歡呼起來。

那一刻,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了這個城市裡黑人與白人的連接。

一些評論家聲稱,這是第一次,有一部關於黑人的電影,能讓其它膚色的觀眾自然地站在主角的視角看世界——即便他或她不是黑人,不是同性戀者。主角困惑著,成長著,並沒有與階層、種族或是性取向這樣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鬥爭,但人們可以看到每一種因素對他人生的影響,看到命運的無可奈何與夾雜在厄運之間不期然的溫暖。

誰的人生又不是這樣呢。

學校里,Chiron的老師、同學都是黑人;在母親的咆哮與同學的毆打中成長,他遭遇的現實並不像這個國家常常在媒體上呈現的那麼光鮮、多元與包容;沒有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提到大學,提到華爾街,提到做一個醫生或律師,唯一一個給他溫暖的長輩是個毒販,好像冥冥中有宿命一般,他成年後,也干起了販毒這行。

毒販胡安是Chiron唯一的朋友,飾演胡安的馬赫沙拉·阿里也憑此片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配,Chiron成年後也做起了毒販。

「《月光男孩》的力量,這部電影能夠觸動我們內心的原因,與電影揭示出的現實密不可分——那些黑色的身體與靈魂,在衝突與和諧之中的,靜態的或是動態的,有時候充滿極端,有時又充滿愛——那些是我們在美國的主流影院里,本應當常常見到,卻很少能觸及的東西。」《洛杉磯時報》評論道。

電影專註於人性,而這就夠了。也許總會有人在街上看到穿著連帽衫的黑人走過就覺得心裡「咯噔」一下,也許總會有人對媒體上呼籲了又呼籲的「底層人民不是活該」、「邊緣人群不是怪物」不屑一顧,可月光之下,毒販Chiron回望,見到了童年時在海邊被映照成藍色的自己。這樣幽微的時刻,是不分種族,階層與性取向的。

一部不夠動人的電影,就算有大師導演、大批小鮮肉與刺激的情節加持,尚且未必能獲得口碑;而像《月光男孩》這樣從導演到主演都默默無聞的小成本製作,有點像是一個疑問:光鮮亮麗的主流社會,願意看到遊離於社會邊緣的那些人的痛楚與脆弱嗎?

千萬個普通美國人用手中的電影票給出了答案。

理由不是政治,而是人性。

這部去年10月21日在美國正式上映的電影,到今天,依然在亞特蘭大中城的電影院里播映著。每天8場電影,排滿了每一個黃金時段。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黃昉苨 編輯 / 陳 璇


聽說,一個少年的死亡,偏見、恐懼、孤獨、誘惑、背叛,都曾痛下過毒手。

幾次路過《月光男孩》的下載鏈接,我都被生澀無趣的簡介給打發走了,如今奧斯卡「烏龍片帝」的標籤又把我拉回來,仔細看完了這部片子。

是否該拿「奧斯卡最佳影片」,我不去揣測美國人的審片標準,更何況奧斯卡本身就每年都特么凈是匪夷所思。

是否因為「政治正確」,我也不去評說正在殺死知乎的「知乎化」專有名詞。

我就說一件事,我們每個人,能長到這麼大,都是一場與世界的豪賭!


1、
成長,是如此的歷盡艱辛,卻又如此璀璨華麗,我們可以回頭看看自己,哪個不是咬著牙長大的?

如果我們把時光倒回到我們的學生時代,會不會看見那個躲在窗戶後面的自己,在給恐懼的自己加油打氣,勸自己別害怕?因為窗外樓下,幾個凶神惡煞的小夥子,正摩拳擦掌的想找個人揍一頓,而那個人今天很可能就是你。

被沒來由的欺負一番後,我們也曾攥緊拳頭,對著那個人的臭臉躍躍欲試的,想來上幾拳,最後卻作罷。

那股心中難以名狀的怒火,那種問蒼天莫名其妙的委屈,都是我們飽嘗過的大餐。

前一段時間,校園霸凌的話題甚囂塵上,無論是知乎還是各大其他媒體平台,都有著你看都看不完,想都不敢想的案例。發生在奇倫,或者我們身上的事,也許不算大,但這些「我什麼都沒做錯,卻莫名其妙的被打了一頓」的事,將永遠是一根銳利的老刺,插在我們牙齦里,沒那麼疼,但你越想拔出來,就越疼。

這就是我們,無論什麼膚色,都是我們成長的故事。

但這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我們唯一的港灣,卻在最關鍵的時刻背叛。

凱文,那個在走廊里做愛的帥小伙兒,那個春夢裡的主角,他就像封閉世界裡的一絲邁阿密東海岸清風,那麼逍遙那麼親切的吹進了奇倫的世界。

然而第二天,凱文的拳頭卻像雨點般砸在奇倫的臉上。奇倫不明白為什麼,但他不想倒在地上裝死,他想告訴凱文:

你不疼,你隨意。

哦,原來這就是背叛的滋味。

這讓我想到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明對小四的背叛。蒼涼世界,我以為你是我的港灣,沒想到你只是利用我的一廂情願。這種墜落感,換來了懟向小明體內的七次尖刀。

其實說白了,小孩子之間哪裡談得上背叛呢?小明和萬千少女一樣,仗著自己的姿色,召喚著愣頭小夥子們的追逐。凱文也一樣,也許也是被校園惡勢力所壓迫,沒想那麼多,「你只要倒下別起來不就行了嘛,我也不想招惹他!」

但所有罪惡的種子,都是在我們小時候,還不能完全分辨是非的時候種下的。


2、
偏見孤獨是一對兒SM的好伴侶。

我覺得,任何一個不接受同性戀的國家或者地域,都是腐朽而落後的(筆者是直男),不管文化底蘊多深厚,不管經濟科技多發達。

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剝奪其他人去愛的權利。

孤獨,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與大眾意見相悖的聲音,而孤獨的形成,正是偏見的經典傑作。我們從小就是被偏見養大的。

因為你腳大,你成了「大腳怪」,因為頭大,你成了「大頭怪」,因為你胸大,你成了「大胸怪」,因為你長得好看,因為你不愛說話,因為你經常跟同性混跡在一起,你他媽就是怪人。

只要你特殊,你就是個怪。

還是說你本來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人要強加給你個罪名?

人類害怕與自己不同的人。——《X戰警》

多麼的腐朽而落後?我生來會喜歡誰,會喜歡上什麼,這是我們能自行去改變的么?不能。

有天,家母在吃飯的時候悄悄問筆者,「兒子,你是那個么?」

我問,「哪個?」

家母,「就是……你是喜歡女孩子的,對吧?」

我一聽就聽出了家母要表達的意思,我說,「是啊,我之前交過的幾個女朋友你不是也知道么。哎呦媽,我知道你想問啥,我不是那個。」

家母,「唉……那就好,那媽就放心了,我實在不能理解他們那些人的想法,太可怕了。」

但是突然我正色道,「媽,我的性取向是正常的,我也無法理解同性戀的世界。但是如果說因為無法理解而去限制扼殺,去帶著有色眼鏡看他們,我覺得這是人類腐朽的退化。我們不理解的事多了,但這都不耽誤世界的發展,我們也沒有權利瞧不起其他人的生活,這是他們自己都無法左右的。」

所以我們往往活在偏見之中,也在製造著偏見,這就是令這個世界更加孤獨,更加冰冷的原因。


3、
這個世界的誘惑正在通貨膨脹期。

權力、金錢,這兩樣的東西的光輝是如此的耀眼。尤其在肚子最餓的時候,和任人擺布的時候。

單親家庭中長大,愛恨交割的母親,破殘不堪的房屋,貧窮就是如此黏稠的呼在奇倫的腰上。經常被打,天天被欺負,沒有人依靠,最親愛的人背叛,不是奇倫想軟弱,但他真的「no power」。

但是當奇倫心中的雄獅覺醒,一板凳砸向那個裝*逼*犯的時候,他真的已經受夠了這有如螻蟻般的生活,他嚮往、渴望、覬覦著權力,以及金錢。以至於,整個片子都在鄙夷的毒品、販毒,這些毀了這個少年的東西,成了他最後的救命稻草,成了他的豪車、金牙、手槍、大肌肉。

後來我混得風生水起

真的是搞笑,害得你失去了一切的毒品,最後成了你的解藥。

或者說,害了你一次,再狠狠的害你第二次?

沒辦法,誰讓那個叫做誘惑的聲音,在心底里遠遠地呼喚著你、我、奇倫、我們,讓我們與那個魔鬼簽訂契約呢,誰讓這是一個只在乎你在朋友圈裡的牛逼,並不在乎你默默成長的時代呢。

而就在一切都看似妥當了,那個少年,他死了。

最後,有人說這片子不咋地,也許這裡面有很多文化的原因,但是看了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這片子到底咋地了:

老武的電影院:
關於《愛樂之城》(lalaland)


人家劇情是根據編劇的親身經歷改編的,生來是黑人,受盡欺凌,母親是毒蟲,自己還是同性戀,人家不過是把自己的成長和情感講出來,在你們眼裡卻都是「政治正確」。


同性一直一直都是個很敏感的話題。
但是作為一個同性戀,在生活中卻感覺不到這麼多的敏感。我曾經一度很討厭看同性戀的電影,因為它們老是把現實講得那麼殘酷,把同性戀描述成受到壓迫的真愛,好像我們都是現世的梁祝,一定要赴死,才能找到真愛。
但是我所過的日子其實一點也不殘酷,很普通。其實同性戀也和異性戀一樣,會吃醋,會感情變淡,會吵架,會分手,我們不是都是真愛,我們也只是在戀愛。至於歧視,自然是有,你若覺得我同性戀很噁心,那不做朋友便是了,本也不是一類人,所謂你歧視我,也只是眼神里有帶有那麼一絲鄙視罷了,我也鄙視你一眼,便還給你了。而且說實話,工作上認識的人,大家本來也沒有多熟,而且年紀越大的人,煩心事就越多,根本沒空管別人喜歡男的還是女的,單身還是未婚生了一打孩子。所以我一直覺得,別人怎麼看我,我無所謂。
後來有一天,我發現我有個認識很久但不太熟的人是深櫃。我發現他不停的告訴自己告訴別人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我感覺他不停的抱怨自己為什麼是這樣的自己,而不能做一個普通的男孩子。那一天開始我突然覺得一瞬間看透了所有所有的同性戀電影。其實你所感覺到的歧視,你所感覺到的不安,你所感覺到的彷徨,你感覺你得不到認可,你的痛苦,很大程度上都來自你自己對自己的否定。
Chiron對這一切是害怕的,甚至是懷有恨意的。這恨意不僅僅是對他的母親,對欺負他的同學,更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而且個人感覺黑人群體跟其他人種相比歧視同性戀確實明顯一點,白人和亞裔大部分人一般都是「干我毛事?你不搞我就行了」的態度,所以作為黑人他心理壓力更大)其實很多很多同性電影都包含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主角自己對自己的審視。而其實這也是很多很多同性戀人生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接受自己。每個同性戀都有過質疑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內心的痛苦和糾結,我覺得異性戀只能想像。並體會不到。所以一個同性電影只拍到別人的歧視,不公平的待遇,那這個導演,無疑一點也不懂同性戀。而如果你看同性電影的時候只看到別人對他們的歧視,別人對他們不公平的待遇,那你無疑漏掉了這個電影裡面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叫情感,你還是站在戲外看電影。
結尾他們兩個相擁坐在一起的畫面。有的人覺得很美。我覺得很痛。我感覺不到Chiron到底有沒有接受自己。其實他有多愛Kevin?我說不清,我沒有感覺到。我感覺到更多的,是Chiron對自己的懷疑與無人傾吐的無助,Kevin是唯一一個他願意敞開心扉去面對的人,他們相擁在一起,Chiron眼神里卻並沒有幸福,還是和平時一樣的哀傷和倔強。美么?我覺得很痛。

P.S.最後再說一點電影技術方面吧,我覺得也很出色,感覺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個電影的色調整體是偏冷,可能和moonlight相輝映,很多特殊的場景色彩也有用心設計,比如小時候Chiron第一次問什麼是faggot的時候那一場三個人都穿了偏白的色調,細節上非常用心。很多畫面明顯感覺到鏡頭搖晃的很厲害,個人感覺這是導演的小把戲,可能是想給大家一種自己在戲裡面的感覺,比如小時候男主和男配在地上扭打的那一段,沒有選擇常見的高視角俯拍或者從草地角度側拍,而是選擇了一種類似於相機在主角身上翻滾的感覺,想給觀眾一種自己在裡面的感覺吧。類似的還有幾處。配樂中規中矩。三位演員演技都還算不錯,氣質很像,眼神里是一摸一樣的倔強和憂傷。反正技術方面我也是給好評。


同為同志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為什麼是《月光男孩》而不是《斷背山》?


2017年奧斯卡終於在烏龍中落幕,最佳影片是《月光男孩》,很多人在問憑什麼?而《月光男孩》主打同志題材又會讓人不由得拿它與《斷背山》對比。《斷背山》的藝術成就明顯高於《月光男孩》,《斷背山》在豆瓣電影top250里排名98,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也許都會留下痕迹。

而《月光男孩》最大的的關注點居然是奧斯卡頒獎大烏龍,那麼電影本身憑什麼得獎?懷著這樣的疑問,我觀看了《月光男孩》。

看完之後我才知道了原來《月光男孩》在同性愛情的表達上收斂克制,把更多的內容放在了一個孤獨男孩的成長上,借著大量的留白和沉默讓觀眾去靠近和體會主人公內心的成長變化,同性的友情(和胡安的)和愛情(和凱文的)都是這成長過程中的溫暖陪伴。

對於同性之愛的表達,《月光男孩》顯得甚至有點突兀了,喀戎和凱文在第二小節里在沙灘上接吻的時候,由於前面的情節沒有給到合理的鋪墊而顯得突然。直到第三節才扳回一城,就是喀戎和凱文十年後的見面,滿身肌肉帶著大金鏈子的喀戎在餐廳里見到凱文之後,又變成那個小小少年,眼神里有怯懦和渴望,對愛依然保守羞澀。

而已成廚師的凱文認真為做飯喀戎的樣子也很感人,讓人感覺這是他從業以來做的最幸福的一頓飯,邊做還邊瞄一眼廚房外的喀戎。不說一句情緒卻滿溢。

即便如此,這部影片的視角還是偏私人,這種私人的視角明明是清新小眾文藝片的做法啊。這樣的影片拿奧斯卡最佳影片,還是單薄了。

而《斷背山》幾乎是一部完美的電影。李安用欲說還休的矜持,講述了懷俄明州廣漠的草原和靜謐的流水中,一段如歌的愛情與疼痛的秘密,讓很多人心碎。也讓那句「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那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抵達的夢」落進每一個對愛懷有遺憾的人的心底。

當年,李安導演的《斷背山》口碑超高,甚至因《斷背山》而獲得大批同性戀評委的好感——其中公開出櫃的便有500名左右,但卻並沒有因此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有人猜測正是片中的同性題材涉及了奧斯卡評獎的禁區。《斷背山》錯失奧斯卡最佳影片甚至被列入奧斯卡歷史上幾大著名冤案之一。

同性之愛當時還遠沒有進入好萊塢主流,但李安把它拍出來了,還拍得如此之美,美得所有人都無法扭過頭去。

隨著時代的發展,主流文化對同性戀越來越寬容,近年來同性題材的逐步打開為電影提供了不一樣的炫目視角。同性之愛非冰非火,它是彩虹的顏色,有同樣溫暖的溫度和同樣精彩的故事。

因此才有了戛納的同志棕櫚獎、威尼斯的斷背獅獎的出現。這些獎項針對電影節期間所有單元展出的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相關主題的影片,由獨立的評審團進行評選。

因此才有了《阿黛爾的生活》斬獲戛納金棕櫚獎,才有了《卡蘿兒》在2015年聲名大噪,才有了《小姐》在2016年上映當時便備受各國影展青睞。

《斷背山》出現在2005年,《月光男孩》出現在2016年,所以《月光男孩》贏了。《月光男孩》的勝利不正是說明了一種時代的進步嗎?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為《月光男孩》打開了一扇門,那麼將來LGBTQ(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集合用語)的優秀電影就有了更廣闊的天地。

與其說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是《月光男孩》的勝利,不如說是同性戀文化的勝利,是時代的勝利。


這部電影,就算不是同性戀,就算不是黑人,如果有類似的背景鋪墊和故事,也一樣很好看,喊政治正確的您看過電影了嗎?


我不直接回答答主的問題,但我想說一下關於political corectness和這部電影的關係:

不贊同這部電影的political correctness是評選最佳影片的理由,因為這屆奧斯卡確實就Moonlight最好。贊同 @Gale Liu的觀點,黑人和同性戀是男主身上自帶的「標籤」,只是有這麼一個故事,發生在黑人社區里,男主是Gay罷了 。

理由如下:

首先,我想說的是,2017年Academy Awards的參選電影,實在太爛,如果你是評委,在兩個大熱門 La La Land Moonlight 里,你會怎麼選?如果說電影的本身的意義在於揭示人的本質,啟示人內在的良知和道德,任何時候,給你一部歌舞片和一部嚴肅題材的Drama,前提是質量都不錯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認為嚴肅的Drama更有價值。

但拿 Moonlight ,與以前出現過的優秀電影,或是我們心中自己設定的那個優秀電影的標準比起來,它的火力仍然是不足的。假設它參選了15年的奧斯卡,評委在《少年時代》、《鳥人》和《月光男孩》間選最佳,肯定會在前兩者里選best picture;把它放在1995年的奧斯卡,與《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比最佳,Moonlight 根本比不過;放到09年,它也會被《平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和《本傑明巴頓奇事》抹掉光彩。

事實就是17年是奧斯卡小年,參選電影水準普遍偏低,而Moonlight 比這屆奧斯卡其他最佳影片提名的競爭者更優秀,宣揚的是人類共通的價值觀,所以它獲獎了。有些奧斯卡大年,競爭特別激烈的,best picture 提名里的幾部電影,拿到小年都可以獲當年最佳。但這並不代表Moonlight就不好,就沒有價值。

其次,我想說一下,政治正確不是這部電影被評為最佳影片的參考因素。這部電影是通過合理方式選出來的最佳影片,但這部電影具有政治正確的屬性,所以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以前奧斯卡確實有把政治正確當成風向標,例子不勝枚舉,了解電影的人都知道。但這回奧斯卡確實是賺了,因為這一屆的電影真的水平太次了,而正好最好的一部是Moonlight,於是就誕生了如維基百科裡描述的---有史以來第一部LGBT的最佳影片,第一部全黑人Cast的最佳影片,最佳影片里票房第二低的影片(僅次於拆彈部隊),Joi McMillon第一位被奧斯卡提名的黑人女編輯,

Mahershala Ali(影片里扮演了Chiron童年的守護者Juan)

第一位因表演而獲得奧斯卡獎的穆斯林演員。

你說奧斯卡想不想給LGBT和黑人頒一部最佳,想不想給穆斯林頒一個小金人,想啊,我是評委我都為奧斯卡這幾年白人、中老年的審核標準帶來的社會各界的批評感到憂心(前幾年還有黑人藝術家抵制參加奧斯卡評委的事件)。但如果正大光明地去標榜一個東西,不敢,太刺眼了。反而需要一部,有這些主題,並且這些主題本身就自然而然不做作的(Moonlight 的其實是關於成長,發現自我,和愛的主題,導演沒有任何刻意宣揚黑人宣揚LGBT。這部電影是由Tarell Alvin McCraney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半自傳舞台劇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 改編的,和當年奧斯卡其他參選電影比起來有明顯優勢的一部電影,出現在這個恰當的敏感的時機(美國現在右翼黨派操權)。而2017年,恰好就是這樣一部天時地利人和的奧斯卡小年,出現了這樣一部不錯的電影,電影的主題,恰好又是奧斯卡歷來追捧主題里所缺乏的,把這樣的主題拉近歷史上的最佳影片的名目里,也符合近幾年社會輿論給評委施加的期望,更是現在美國政治和社會大環境壓力下所需要的鼓舞人心的作品。


結尾附幾張電影片末我最喜歡的情節:


愛奇藝 關燈拆電影 聯合鉅獻

2017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同聲評論場

全國獨家一場

http://weixin.qq.com/r/7kTD27bEE_tsrfK49xH8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搶不到的上海節電影票

「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任性送

6月18日下午13:00

上海天山電影院

2017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同聲評論電影場

免費贈票

一睹小製作如何稱霸奧斯卡

看同聲評論場

聽世界正門道

揭秘《月光男孩》

剖析潮流動向

你沒看錯

關燈拆電影免費贈送《月光男孩》同聲評論電影票

6月18日下午13:00

800人劇院廳同聲評論觀影 全國獨家

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我們等你來搶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關燈拆電影

轉發海報到朋友圈,截屏發送至「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後台

截止6月16日周五12:00前得到贈票通知

詳情可諮詢 客服關關微信:ktlfilmguan


其實看完後真的挺..感動的。雖然不能像大神們寫很有深度的影評。但是就從小女生(小女生...女生...生...)角度來看,真的是太感動了!
小時候馬上被人欺負,凱文立馬衝出來把球搶跑,讓別人不再注意到Black。
中學的時候滿滿的全是愛啊。其實我還以為第二天凱文準備拔屌無情的。。但是沒想到是這麼一個虐法。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吧。
長大後「我」讓自己強大起來。但又不對你抱有一點恨意。「我」帶上了你從小帶到大的金鏈子,甚至用金子做了一個牙套。為的就是不被別人欺負。尤其害怕再發生那種可怕的事。「我」一點都不怪你,真的。我只是恨我的懦弱,恨我們當時還年輕。

突然就想到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感覺有一些像啊。(可能只有我這麼覺得吧)

但是我要控訴!

被他強行圈粉。


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很微妙:直到結尾,我似乎都忘卻了「黑人,同性,毒品」這些原本充滿標籤性的東西。它就如同藍色的月光不知不覺地侵入你的心裡讓你變得憂鬱。(同類題材的「斷臂山」也有同感)。

它沒有展現出黑人的「膚色優勢」(全片也沒有白人)。
它也沒有表現出同性渴望被「認同」所表現出的暴戾感(如搖滾,hiphop等很容易表現出厚此薄彼的狂暴姿態)。
對於毒品交易,或許是電影中的社會背景,而電影只是輕描淡寫,男主並不是癮君子,他的「人生導師」也是,他們僅僅只是從事這個「行業」。
對於毒品本身,男主的母親被毒品啃噬的不成人形,這是正面描寫。等等等等。

一個上映前被貼了滿滿標籤的電影,當你看完電影后卻無法將任何一個標籤與之掛鉤,這就是本片的最令人震撼的地方,甚至讓觀眾看到了自己的內心:無論時光周轉,無論事實人非,無論如何「忍辱負重」,月光下孤身一下,獨自含著眼淚,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仍舊是那個「月光男孩」,從未「改變」過。

聽說導演是王家衛的粉絲,本片也吸取了王家衛電影的靈感:手持即時感的攝影方式,五彩斑斕的顏色情緒。但不同於王家衛需要「大量」的獨白和畫外音來畫龍點睛,《月光男孩》則是完全依仗細膩的演員表演方式來,完成導演的表達需求,而這樣的表演克制又不失動容,能精簡的語言絕不繁冗又不失表達。


而影片中的男配充滿故事細膩至極的演繹,讓人感觸頗深,最佳奧斯卡男配名至實歸。

ps:電影第一部分看男配,第三部分看成年男主,他們演繹的真好。


圖文過劇情+評價

小黑是鎮上的一名小學生,由於個子矮小,被人喚作小不點。小不點自幼喪父,母親是個吸毒的妓女。

從小缺少父愛的小不點變得沉默寡言,經常受到同學欺負。一次小不點被同學追著打,逃到了毒販胡安家裡,面對毒販天生的恐懼,小不點一聲不吭,胡安的女友大胸姐打破沉默,請他吃飯,又送小不點回家。在家裡,母親的喜怒無常讓小不點很矛盾,找到了毒販胡安,胡安教他游泳,

這是小不點第一次體會到父愛般的溫暖,對胡安也更加親密。小不點說自己不喜歡母親,胡安說自己也是,是的兩個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胡安在小不點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他說自己從古巴來到美國,想必也被欺負了很多,忍受了很多。所以他既想保護小黑,又不希望小黑像他一樣,終日只能靠販毒度日。多年以後,小不點長大了,依舊是懦弱怕事,母親還是像往常那樣接客,甚至留嫖客過夜,每當這個時候,小不點就會去大胸姐家裡住,這個時候胡安已經去世,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在寡婦家裡住容易惹來閑話,

無奈硬著頭皮回家,母親常年吸毒神志不清,犯了毒癮的母親甚至會剝削大胸姐給他的零花錢,失落的小不點來到海邊,想起那個教他變強大的毒販胡安,陷入迷茫。凱子是小不點唯一的朋友,喜歡講葷段子,但從來不欺負小不點,看到小不點心事重重,教他抽煙,

兩人的動作漸漸親密,這一次,小不點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性取向,這也是他與別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天凱子受壞學生指使狠狠揍了小不點,前一晚還以為找到真愛的小不點,此刻百感交集在落寞眼神中,遺失了少年時代最後一根稻草。這一天,小不點心中的怒火終於被點燃,此刻的他雖沒有強者的身體,卻有著強者的勇氣,操起凳子就往壞學生身上砸,小不點進了監獄。鏡頭一轉已經是十年後,小不點已經長成了強壯的大黑,

去了別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小弟,靠販毒謀生,像極了當年的胡安,現在沒有人敢欺負他,教自己小弟做事也是有模有樣。一天晚上接到了多年前的熱戀對象凱子的電話,時間的流逝,已經沖淡了那天凱子揮拳的畫面,凱子成了廚師,邀請大黑敘舊,雖然臉上平淡,但大黑的內心已經起伏不定。開了一天車,來到凱子的城市。兩人見面,詢問了多年來的情況,凱子說,你雖然身體強壯了,但依舊是那個說話害羞,只會點頭的小不點。殊不知,大黑只有見到了他,會變得那麼羞澀。兩人的聊天圍繞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直到凱子拿齣兒子的照片,大黑沉默了,對他來說可能是一種解脫,畢竟等了十年,現在或許可以放下了。大黑說自己是個毒販,場面一度非常尷尬,還好凱子放了一首曲子,緩解了這份尷尬,兩個人談了很久,知道所有客人都離開。影片最後,凱子邀請大黑來家中做客,狹小的房間,大黑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衝動,說出了那句話:這一生只有你撫摸過我,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碰過別人。凱子呆住了,

最後昏暗的房間,兩人依偎。拋開同性的界限,大黑那句話確實那麼動人。不信我給你換個話面配上字幕。

影片呈現兩極分化,有人看著同性彆扭,有人被細節感動。
本片能夠獲獎的一個原因,就是填補了黑人主演的純溫情電影的空白,當黑人電影終於放棄去為所謂的種族歧視與政治正確吶喊時,當黑人創作者們終於把目光關注在更為平凡而容易讓人產生憐憫的故事時,我們也終於看到了黑人電影的進步。就像國內的導演什麼時候摒棄那種低成本的靠音效強行恐怖的鬼片一樣,也是進步。再說《月光男孩》
有些父母永遠不會知道原生家庭或自己的行為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及以後的一生會帶來如何不可逆轉的影響。而有些戀人也永遠不懂他們給你的傷害會如何在你日後的情感道路上變成一堆細碎的玻璃,讓你步步驚心不得前行。而殘忍的是不管如何,我們依然要背負著這些不為人知的傷痛,隱忍地活下去。

影評公眾號:追劇俠
資源公眾號:逗B小視頻


《月光男孩》:用詩意書寫苦痛

李驥 (原載「狐狸獵手」微信公號)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就知道在月光下跑啊跑。我記得有一個老太太拉住我說:"你們這些黑人孩子,在月光之下就都成了藍色了。我以後就叫你布魯(藍色)吧。「 ---- Juan

電影《月光男孩》里說這段話的Juan是一個毒販,但有著異乎尋常的善心和智慧。我懷疑在創作者的本意中,他並不是那麼真實的一個人物,而是一個孩子成長之路上必須出現的「父親形象」(father figure),一個創作者的代言人,一個隱喻。

Juan教Little游泳的一場戲,像極了一次施洗。

他所說的「藍色」,其實也是一個夢幻一般的隱喻。在整個電影里,主人公Chiron只要晚間出現在月光之下,電影的畫面就會發生偏色,形成一種不真實感。但片中沒有一次偏色是偏成藍色的,直到片末閃回到他的童年時代。在一片深邃的藍色中,瘦弱的Little站在海邊。他回過頭,大大的眼睛看著鏡頭,似乎在一片深藍中訴說著什麼。電影結束。

儘管《月光男孩》講述的是一個同性戀黑人男孩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苦痛的故事,但它就是這樣一部充滿詩意的電影。電影所採用的那種克制和省略的敘事,加上時不時靈感乍現的鏡頭語言和配樂,都讓這個凄寒的成長故事擁有了一種樂觀和鎮定的情緒。

實際上智者Juan深深理解一個有性向問題的黑人男孩,在毒品肆虐的邁阿密黑人街區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坎坷。當迷茫恐懼中的Little問他「我怎麼才能知道我是不是同性戀」時,他只是平淡地說:

「你該知道的時候就知道了......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候,你會決定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任何人能幫你作這個決定。「

***

《月光男孩》以三段式的結構講述同性戀男孩Chiron從童年(Little)到青少年(Chiron)到成年(Black)充滿掙扎和苦痛的成長故事。它和《少年時代》和《特別近特別響》這樣的電影一樣深入男孩成長過程中的複雜而糾結的內心世界,又與《斷臂山》和《春光乍泄》一樣有一種對同性情愫的細膩溫柔的體察。二者混雜交纏在一起,產生一種獨特的氣質。

在「成長故事」這一側,我們看到的是問題家庭出身的問題孩子飽經欺凌的長大成人。兩位非職業演員給出令人信服的表演,將觀眾牢牢吸進那個陽光燦爛的邁阿密黑人街區,體會著Chiron內心的暗黑和冰冷。終於,面對黑暗的大海,少年Chiron對相互吸引的男孩 Kevin 說出心裡話:

「我哭的那麼多,
感覺自己都變成了一滴淚水。」

看到這裡,觀眾的心多半已經破碎。

Chiron 的同性取向就這樣被壓抑著,直到成年的他接到了Kevin的那通電話。此時的Chiron已成為健碩的毒販Black,他似乎成為年輕版的Juan (他的人生啟蒙者,最後又似乎成了他的宿命)。兩個多年來一直默默暗戀對方的男子終於相見,電影這時在兩名演員相互對視的閃爍的眼神中,揭開「同性情愫」的篇章。Kevin也終於問出來那一句」你是誰,Chiron?",電影於是遙遠地呼應著Juan曾經説過的那句話,並紮實地回到了那個關於成長和自我定義、自我找尋的主題。

在那種曖昧的氣氛中,Black閃爍的眼神中滿是深情、痛苦、渴望和自我否定。堅冰終於融化,Black對他人生里唯一傾心的人說出了這一句:

「你是我一生里唯一碰過我的人.
.....唯一的一個。「

觀眾的心,此時又要再破碎一次。

***

《月光男孩》是今年金球獎最佳影片得主,也獲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部用詩意描寫切膚之痛的電影,是名不見經傳的新導演 Barry Jenkins 第二部作品而已。

從小在邁阿密黑人區長大的Barry Jenkins不僅是《月光男孩》的導演,電影劇本也出自他之手。事實上他所改編的原著,本身就是一部半自傳體的。正是因為原著作者和電影創作者對人物和故事的深刻而切膚的理解,才讓電影擁有如此強大的情感感染力,讓全世界的觀眾煥發出異乎尋常的同理心。

金球獎和奧斯卡並不定位於小眾的文藝電影,但每年都會湧現一些年輕電影人創作的小格局電影,比如去年的《少年時代》和今年的《雄獅》和《海邊的曼徹斯特》,還有一批完全不是明星,甚至是非職業化的優秀演員。這是世界電影工業的活力和希望所在。

當然今年《月光男孩》斬獲金球,也可能與時下美國的政治氛圍有關。剛上台的川普也可能刺激了評委對黑人和同性戀題材的鐘愛。這樣的邏輯下,我猜《月光男孩》和《藩籬》這兩部電影又可能在下個月的奧斯卡上還會得到更多的青睞。

但對於《月光男孩》這樣一部少有的好片,是不是獲得奧斯卡的褒獎,其實也並不重要。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石頭的日記本。公眾號ID:diaryofstone。

這是2016年被吹到天上去的一部電影,狂攬各種獎項。學院派的奧斯卡對這樣一種黑人+同性+毒品的題材青睞有加,所以這是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故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一個黑人男孩在兒童、少年和成年時期的故事,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這張海報是由這三個時期的三個演員的臉拼貼在一起的。

中國的觀眾實際上對於美國愈發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不感興趣,沒有代入感,所以當我很早以前知道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對它沒什麼興趣,但是為了一探虛實還是看了。其實,這部電影的青春故事和是不是黑人、是不是同性戀沒有什麼關係,它真實細膩的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一樣,沒必要非要強調黑人同性的屬性。但話又反過來說,細膩的另一面就是無聊,如果真的不感興趣我建議還是不要看了。看電影是自己對自己的愉悅,如果為了看一部電影而使自己不自在、覺得浪費了時間,那就是捨本逐末了,在這個時候,人就變成了手段而並非目的,這樣是不好的。咳咳,話說回來,電影導演受到王家衛的影響,如果喜歡王家衛,那你可以嘗試看一下。

以上。


入門級王家衛

表演真好,這麼平淡的劇情,愣是吸引我一口氣看完。

沒想到黑人電影,還能有這樣的小清新,看著很舒服

或許在種族問題複雜的美國,這樣獨特的黑人電影能引發更多感同身受的討論

而我們這些外國觀眾,只是單純在看電影本身


《月光男孩》 Moonlight

從未想過看兩個黑叔叔搞基是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無論他是毒販,黑人還是同性戀,首先他是一個人,

如此完整的人物弧光如影片中月光(Moonlight)一樣的美妙。

羅伯特·麥基這樣定義人物弧光:「最優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還在講述過程中表現人物本性的發展軌跡或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

這是電影語言的勝利,而非「政治正確」的勝利。

PS:該片豆瓣僅有7.7分(1064人打分),再次見識豆瓣 文藝青年 骨子裡反電影主義的醜惡嘴臉。


黑人、同性,頂著無比政治正確的光環,《月光男孩》狂攬8項奧斯卡提名,成為僅次於《愛樂之城》的熱門影片。

正可謂生逢其時。去年的奧斯卡,因為「全白提名」而備受詬病,這使得《月光男孩》更有機會成為矯枉過正的贏家


對於如此投機的影片,我向來沒有好感,我甚至覺得很多時候所謂的政治正確,不過是一場廉價的安慰,是用片刻的憐恤,來交換心安理得的虛榮。

所以,看這部影片前,我已準備好了一切悲憫,等著看它為我呈現,黑人同志的世界裡該有的一切悲愴與抗爭。

然而,我錯了。

這部標榜著「黑人、同性」的電影,卻意外地,沒有過分消費它的先天優勢。

在整個故事中,這兩個標籤始終沒有成為敘事的核心,而是作為一種背景和條件而存在的。

這讓我有一點驚喜。


影片分為三幕:小不點、奇倫、Black。並以片段化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黑人男孩奇倫的童年、青年和成年。

我們看著屏幕上這個瘦弱的男孩,被不明去向的父親拋棄,被毒蟲母親虐待,被學校的同學霸凌;卻也被毒販胡安夫婦溫柔善待,在同性愛人凱文的懷抱中找回溫暖,並最終成長為了一個男人。

而在這個成長的必然過程中,比成長本身更為艱難的,是如何在嘈雜的世界裡,辨認出真的「自我」。

這也是影片真正想要探討的主題。這個主題,比起黑人和同性來,有著更普世的意義。

這是本片得以逃脫「政治正確」巢臼的原因。


本片的導演巴里·詹金森,是個「王家衛迷」。所以我在看的時候,總忍不住要去尋找王家衛的影子。

應該說,這個影子還是有的,只是很淡薄。

與王家衛「愁紅怨綠」的色彩風格不同,本片的基調是冷藍的。

而且,作為一個非常明顯的視覺符號——「藍色」,貫穿了影片的始終。


我們可以看到:

? 奇倫被壞孩子追逐時,背的書包,是藍色的。

? 在奇倫那個壓抑、混亂的家裡,牆壁的顏色,是藍色的。

? 母親威脅奇倫要錢買毒品時,穿的背心,是藍色的。

? 同性愛人凱文暴打奇倫時,穿的T恤,是藍色的。

? 在向施暴者復仇時,奇倫穿的上衣,也是藍色的。

在每一個重要段落上演時,「藍色」作為一個十分搶戲的主角,都出現在了畫面中。

那麼「藍色」除了自帶的憂鬱和詩意氣質外,還意味著什麼呢?


這就要提到本片中的一場關鍵對話。

在海灘上,胡安給奇倫講了一個故事,說自己年輕時,喜歡光腳在月光下奔跑。一次,他遇見了一位老婦人,那位老婦人對他說「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你是藍色的,所以我要叫你Blue。」

奇倫問:所以你的名字叫Blue嗎?

胡安笑著否定,並意味深長地說道:在某些時刻,你得自己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不能讓別人幫你決定。

這句話,是影片的題眼所在。

由此我們知道,「藍色」不僅是籠罩在奇倫身上的一抹憂鬱,更暗喻著外界對他的影響、塑造和定義。

這種影響也暗合了每次「藍色」出現的時刻,它可能來自:同齡人的欺侮、母親的虐待、黑人社區的混亂、以及同性身份的焦慮……

而胡安用這個寓言般的故事,告訴奇倫:要甩掉這些覆蓋著你的藍色,尋回自己的本來面目。


清楚了這一主題,我們再來看影片的三段故事,邏輯就更清晰了。

標題上看,從「小不點」到「奇倫」再到「Black」,正是一個「去定義化、回歸本我」的過程。

小不點」——是壞孩子們給奇倫起的侮辱性外號。奇倫成長在一個破碎的家庭,平日里獨來獨往、沉默寡言,還有點娘娘腔,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典型的弱者。

而「奇倫」——是主人公渴望別人正視自己的衝動。為了不再被看作弱者,他狠狠地揍了欺負他的人,並因此入獄;長大後,他更是一反從前懦弱的形象,加入了黑社會,每天健身、戴金鏈子、開豪車,做著危險的販毒生意……

可是,無論是別人眼中的「你」,還是你希望別人看到的「你」,都不是真正的「你」。

正如影片的第三段——「Black」,當憂鬱的藍色褪去,一切束縛與偽裝退場,奇倫終於尋回了自己本來的顏色。

在戒毒所,他與年邁的母親完成了和解,在母親面前,他哭得像個孩子。

在凱文的酒吧里,事隔多年後,奇倫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初戀。他對凱文說:「你是我第一個情人,也是唯一的情人。」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奇倫依偎在凱文的懷裡,享受著被愛的感覺。就像當年月光下的海灘,兩個黑人男孩,面朝大海,交換著彼此最隱秘的心事。

於是,黑人、同性,在此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人和愛情。


這是《月光男孩》最為打動我的地方,它克製得迴避了「政治正確」的優越感,使得整個故事更為輕盈,也更貼近人的本性。

當然,這部影片的問題也不小。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主人公的幾次關鍵轉變,都太過潦草。

比如,奇倫從一個軟弱的男孩,搖身一變,成了黑幫硬漢,這個過程使人感到很意外,因為欠缺合理的交代。

比如,最終奇倫與母親、同性戀人間的和解,也過於輕易,缺乏心理動機,只是大家見了面,聊了聊,就和好如初了。

這些轉變,是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拐點,如果交代不清,便很容易給人斷裂感。

這也是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時,無法在情感上代入的原因,包括我。

最後,我會給這部影片7.0分,如果它最終摘得了奧斯卡,我不會意外,但會失望。


——————————————————

原發表於公眾號:子戈說【ID:zigetalk】

歡迎關注交流!


推薦閱讀:

看完《驢得水》感覺很壓抑怎麼辦?
豆瓣電影評分能否人為操作?《一九四二》兩極分化的評價是真實的嗎?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好看嗎?
為什麼在看《歸來》時,觀眾反應相差這麼極端,一半人難過,一半人不停地笑?
如何評價電影《港囧》?

TAG:電影 | 同性戀 | 影視評論 | 月光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