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修頤和園錢都撥給北洋水師添置軍艦,甲午海戰能贏嗎?

是不是就算裝備再好也會輸,還不如建一座園子,現在還能去旅遊。

相關問題假如慈禧不修頤和園把錢都拿去買軍艦,甲午之戰中國能贏日本嗎?


不能,相比海軍建設的巨大支出,頤和園的建設費用實在是太少了。
甲午戰敗,是整個國家意志和執行力的全面失敗,是生產力和制度徹底落後的結果。不可能說不修一個皇家園林就能扭轉乾坤。

先從修建頤和園的投入說起。頤和園是在被毀的清漪園的基礎上,在1886年開始重建的。
根據樣式雷家藏資料,頤和園重修56項工程,共用銀三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九十九兩八錢三分三厘。這些工程,占頤和園工程總量的一半以上。可以估計,頤和園工程的總費用約為白銀五百萬到六百萬兩。大概相當於100到120萬英鎊。這個數字出入不會很大,因為乾隆修建清漪園歷時15年,也不過用銀四百四十萬二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五分三厘。頤和園是修復清漪園,很多建築都有原來基礎,而且被毀的建築也沒有全部修復,論規模是不如清漪園工程的。就算考慮到經辦人中飽私囊和白銀貶值的因素,那些頤和園耗資數千萬兩的說法也很不現實。

那麼這些錢當初能幹多少事情呢?
北洋水師額定的經費是每年200萬兩,但實際上清政府從上到下都缺錢,所以北洋水師每年只能收到100萬兩左右。頤和園的建造費用,大概能支付五六年的欠款。可問題是在北洋水師從籌建到覆滅的20年時間裡,差不多是年年欠費的。

那麼如果且顧眼前,只買軍艦應急呢?
參加大東溝海戰雙方最強的軍艦,中方的定遠鎮遠,日方的吉野。非常巧,他們價錢很接近。都是三四十萬英鎊。換句話來說,頤和園的造價,能買三條定遠或者三條吉野。
表面上看,有三條定遠或者三條吉野加入北洋水師,確實能夠在大東溝海戰中獲得一定優勢。但事情真這麼簡單么?甲午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候,有人建議過去找南美洲的智利購買軍艦救急。其中就有一條規格和吉野號接近但火力略強的Blance Encalada號(這也是後來訛傳吉野號原本是中國訂購的由來,實際上日本訂購吉野號的時候北洋水師早就停止外購軍艦了)。
問題是地球人都知道你現在是急來抱佛腳,急著要船救命。人家不往死里宰你還有天理么?所以智利一路獅子大開口,最後也沒成。

同時期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戰爭爆發前兩個月,日本已經列支了合計6000萬日元的特別預算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並且隨後還在國內發售國債籌集更多的軍費。而這時候,李鴻章磨破了嘴皮才從戶部要到了150萬兩,還不能馬上遞解。由於國內籌款速度過慢且數額不足,支撐中方打完甲午戰爭的是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滙豐銀行的兩筆合計2800萬兩的借款。論燒錢,老李他還真燒不過日本。
在1894年戰爭爆發前,日本就向英國訂購了兩條12500噸的戰列艦富士和八島準備未來與中國的戰爭。相比鐵甲艦定遠鎮遠,這是劃時代、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前無畏艦。只不過日本也沒想到戰爭這麼快爆發,這兩條戰列艦最終參加了日俄戰爭。頤和園的建造費用,不過買一條富士級外加剩點錢買炮彈。而在富士和八島交付的1897年,日本又向英國訂購了排水量更大(15000噸)、裝甲材料更好(哈維鎳鋼)、火力更強(40倍徑主炮)的三條戰列艦敷島、初瀨、朝日。
日本的軍費開支是個加速增長的過程,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海軍軍費已經佔到政府預算的10%到15%,購買新武器新軍艦的手筆遠不是北洋水師能比的。而到日俄戰爭前,日本光是向歐洲購買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就花掉了上千萬英鎊。修十個頤和園都有了,而且這只是買船的錢,只是軍費的一部分。
而相比歐洲強國,日本當時的海軍規模其實還是不大的。在工業革命後列強的巨大軍費面前,封建國家修個園子,簡直就是和小孩買個玩具一樣。


靠買,永遠都強不了國,就像今天印度說,要是我們把錢省下來不修公路鐵路買F22就能打敗中國了

這可能嗎?

在買了吉野之後,日本還買了富士級,日本購買軍火非瘋狂,那之後估計打起來中國吃虧還會更多,那些年世界海軍發展一日千里,慢幾年就落後了。

軍火貿易尤其尖端軍火貿易,從來就是帝國主義推行全球霸權的產物,你今天中國找俄羅斯這樣的准夥伴買最好的設備都不行,人家還把好的基洛潛艇賣給越南牽制你呢。跟當年英國賣中國日本武器一樣的。

中國得到英國的軍事援助,是開放了對英國的鴉片貿易和其他市場,英國獲得巨大利益,然後英國需要維護這些利益,才援助中國搞海軍,阿斯本艦隊,英國甚至主張幫助中國建立一支海軍。英中聯合艦隊其實就是後來中蘇聯合艦隊的翻版,什麼意思大家都懂。

李鴻章一開始搞海軍就得到英國的幫助,英國給技術,給裝備,讓中國的學生去英國的最好的海軍學院學習,上英國軍艦學習,日本的東鄉平八郎,只能在英國船廠去打雜,為什麼?英國的利益在中國,不在日本。北洋艦隊的琅威理教官,就是英國援助中國的代表人物。

隨後發生兩件事情,英國轉變了策略,從扶植中國變成扶植日本。

一個是都督旗幟事件,這個其實也是中國的老辦法了。讓你外國人來中國訓練軍隊,說是你領導,然後時間久了東西學會了,你就可以踢開了。琅威理開始是都督,然後後來北洋就不認這個都督了,說白了就是想拿回艦隊的自主權。然後英國對北洋艦隊的支持就停止了,李鴻章開始後來尋求向德國購買鐵甲艦,定遠鎮遠等等東西都是這樣帶來的。

這個事情,跟蘇聯援助中國,然後就想控制中國,然後中蘇就鬧翻,蘇聯撤走專家一模一樣。

第二個是巨文島事件,英國為緩解俄國對阿富汗及印度的壓力,同時防止俄國南下,並切斷其遠東艦隊通路,於1885年4月出兵佔領朝鮮半島南部海域上的要衝巨文島,在島上修築工事,同時向朝鮮的宗主國——中國清朝施加壓力,演變成為牽涉中、朝、英、俄、日的國際爭端。清政府幾經交涉,英國以俄國此後不佔朝鮮土地為條件,於1887年2月撤離巨文島。這一事件里,北洋艦隊出動到朝鮮,取得了巨大的戰略震懾,中國清廷則以維護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為出發點,運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使英俄兩國圍繞巨文島的爭端得以緩和(也暗示了俄國,如果再出現「朝俄密約事件」之類挑戰中朝宗藩關係的事情,中國就不保證不改變朝鮮「現在情形」),維持了朝鮮半島的原有秩序。巨文島事件的解決是晚清政府利用外交斡旋手段處理大國矛盾的比較成功的特例。

但是這個事件也讓英國看到了中國強大起來的不可控制,隨機開始扶植日本,日本那之後海軍飛速擴張起來。你符合英國利益,英國人會全力支持你,不符合那你就離開,蘇聯當年援助中國其實也差不多。

北洋艦隊在那之後未新買軍艦,或者說人家也不賣給你了。李鴻章是打仗出身,一開始甲午就主張調停,那不是百來的,其實就是日本買軍艦已經超過了中國的噸位,想想赤壁之戰前的東吳武將主戰文人主和,想想當年兩彈一星時候的武將主張堅決搞下去,文人主張下馬,武人就是比文人厲害,翁同龢一幫清流想開戰,不是武人。

英國的偏偏袒態度在高升號也體現無餘,高升號可是英國商船,日本竟然可以直接擊沉,然後把上面水兵殺害殆盡,換了其他地方英國早就介入而,結果英國默不作聲,放任日本開打。

英國拉一個打一個的策略,後來日本果然強大起來,當英國人的狗,打敗了中國和俄羅斯,實現了英國的巨大利益。這條狗後來也不聽話了,又向英國美國進攻,雖然慘敗收場,但是也徹底把英國殖民勢力從亞洲趕出去。英國人自己玩花了。

反觀中國,中國甲午後列強入侵,結果以夷制夷的策略反而奏效,在中國日俄矛盾,英國德國的矛盾,英國俄羅斯矛盾,這些矛盾後來都爆發了衝突,打得一塌糊塗,中國在這些帝國主義大亂中反而保護了主權。日俄在東北爭雄,狼和豹子在強羊吃,結果狼和豹子打完了,居然羊還壯大了,東北一個完整工業基地交給了中國。

戰後直到今天,西方帝國主義,拉一個打一個的策略依然很突出,日本一樣是西方扶植的狗,他自己還樂在其中而不自知。

所謂的甲午北洋和軍火買賣,本質只是西方帝國主義分化,實現自己的利益的一個工具,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技術支援自然可以,但是千萬不能以這個為依歸,自力更生是永遠的打贏戰爭的依靠,這是中國人血的教訓。

說道這裡,那幾百萬銀子買不買軍艦真的重要嗎?


大部分人沒有搞清楚重點在哪裡……甲午戰爭的重點是陸軍被打敗了。往海軍貼錢有鳥用。

甲午戰爭是分為陸地和海上戰場的。海上戰場是有來有往的(我方4沉敵方4重傷);但是陸地戰場一觸即潰(十幾個清兵換一個日本兵),根本沒法打。陸軍的差距要遠勝於海軍的差距。後期海軍也是自己坐困威海衛,等待「不可能到來的支援」,最後威海衛被攻克,無奈跟艦炮跟岸炮對轟,不得已才自沉的。坐困威海衛的時候主力尚存,又不是海戰被日本海軍全部擊沉。

重點是要有一隻現代化的北洋陸軍,而不僅僅是北洋海軍。
=====================================================================
第一次補充:所以後面清廷矯枉過正,海軍主力由前無畏版本的海天改成了類似吉野那樣的穹甲巡洋艦;訓練軍隊的優先順序也由原來的重海輕陸變為重陸輕海。這其中甲午戰爭有很大的影響。


問題的核心不在於修園子花了多少錢,而在於為什麼清政府會和日本政府打一場勢均力敵的海戰。
1894年的清與日本兩國,大家都是非工業國。大清的軍艦是買的,可日本的軍艦也不是自己造的啊。大家都是買買買。那按理說應該是誰的錢多,誰就具有優勢。那麼以大清比日本高一個數量級的人口、一個半數量級的有效國土面積,就算讓慈禧變著花樣地揮霍,最後剩給海軍的軍費也不該低於日本的三五倍吧?
不管怎麼算,日本都不應該獲得與大清擺開堂堂之陣的資格啊。
問題就只能出在財政效率上了。慈禧修園子花的那點錢對大清的GDP來說根本算不了啥,但問題是慈禧修園子表明了一點,那就是慈禧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執政的誠意,遑論改革、轉型為現代國家的意願了。換句話說,約束國家首腦是國家體制的底線,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事情;大清的體制連國家首腦的行為都無法約束,難道還想約束得了下面大大小小的官員?慈禧的一個園子算不了什麼,於是上行下效,大官修大園子,小官修小園子,大清的農業剩餘都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園子。到最後留給海軍的,居然是一個和日本相同數量級的軍費。
相同數量級的軍費意味著相同數量級的軍艦。這場仗能打得起來,對大清來說,就已經是有夠丟人了。而這場仗是贏是輸,對大清來說丟臉的程度已經差不多了。
至於這場仗輸了,大清賠給日本的這點錢對日本來說固然非常珍貴,趕緊擴軍搞工業化,也讓明治修個小園子玩玩。但是對大清來說,這筆學費再次不算啥。如果從這時開始大清開始認認真真地收集它的農業剩餘,哪怕仍然大部分都被地主剩在了手裡,那麼仍然要不了幾年,純農業態的大清就能再攢一波兵推掉日本那點子賭本。
當然再一次地,再三再四地,中國人看到了,什麼叫自己革不了自己的命。
我們泱泱大國的農業剩餘,他大清究竟是不想收集,還是不能收集,已經不重要了。我們替他收集。於是在接下來的38年里,乾脆連地主的那一份都收集了。
這也才有了後來的彎道超越嘛。


扯了那麼多,其實各位沒想過甲午打敗對清廷才是更有好處的嗎?所謂甲午,不是清與日的戰爭,而是淮系與日本的戰爭。在李鴻章多年經營之下,淮系已經漸成尾大不掉之勢。看起來是翁同龢卡李鴻章的脖子,如果朝廷繼續給日益膨脹的淮系繼續投錢,不是養肥淮系威脅自己嗎?

我們假設甲午淮系打贏了,那李鴻章個人威望也好,淮系的權勢也好,不是要膨脹到沒邊了?到那個時候,李鴻章個人就是不想黃袍加身,也保不住淮系裡沒有人想啊?那樣北洋代清的局面必然要提前上演。

清朝作為一個前現代國家,又是一個少數部族(旗人)統治多數民族的奇特結構,其內憂永遠大於外患。尤其對晚晴來說,國家經制的軍隊八旗、綠營已經失效,發源自團練的地方武裝(湘軍、淮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統治危機(消滅太平天國,捻軍),但是也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發展成為兵為將有的軍閥。作為漢族精英把持的地主武裝,淮系的壯大對清廷產生的威脅遠大於日本等列強來犯,所以對於清廷利益來說,甲午打敗,淮系吃癟是最理想的,光此一敗,就讓清廷的國祚多延續了十年以上。甲午以後,清廷雖然喪權辱國,但是卻很大程度上鞏固了統治,原來風頭正勁的洋務派地方大員都灰頭土臉了,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流黨藉機大肆膨脹(當然後來因為變法威脅到西太后而被清洗)。
清廷這種奇特結構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無法完成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日本之所以可以完成倒幕以後馬上進入維新變法,歸根到底其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要完成近代化,形成國族認同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相反清廷不僅一個是少數部族(旗人)統治其他多數民族的國家,也是一個二元化的帝國,其一部分國土(內地十八省,東北、新疆、台灣等建省地區)實行朝廷的直接統治,其他國土則是半獨立的羈縻統治(蒙古各部、西藏、西南尚未完成改土歸流的地區等),此外還有原來朝貢體系下的大量附庸國(朝鮮、安南等)。如果清廷想進行近代化國家的改革,首先應當完成的就是國家意識的建構,那麼就必然要廢除旗人的特殊地位,讓構成國民主體的各民族(漢回蒙藏等)獲得平等地位,而這必然要侵犯以旗人貴族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利益,試想有清一代連廢除旗人丁銀,自謀生計的改革都完成不了的朝廷,又如何有能力完成國族概念的建構,將清朝重構成一個近代意義的民族國家?甲午戰爭中,清軍和日軍在士氣上的巨大差距,歸根到底是因為在日本軍人的意識中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全日本人的福祉(不管事實如何,這個認同已經是在日本國民中建立了),而清軍的軍人則普遍是當兵吃糧的心態,對朝廷也罷,對大清也罷,都毫無認同。因此不要說武器和軍制上的差距(這個說起來可以寫一大堆),光士氣上已經被日本人壓的抬不起頭了。所以戰鬥中除了個別統御能力比較高的將領的部隊(比如說左寶貴、章高元、宋慶等),絕大多數清軍面對日軍往往一觸即潰,傷亡奇低。

真正讓大清亡國的其實是庚子,而非甲午。庚子拳亂的時候老佛爺人老智昏,要對列強宣戰,不但被人再次打趴下不說,而且東南各省為了不跟著一起背鍋搞起互保,不服中央號令勤王,導致中央權威瀕於崩潰。而尚有有戰鬥力的新軍之中如聶士誠等忠於朝廷的將領及其軍隊又在庚子勤王之中全軍覆沒,又讓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一家獨大,缺乏制衡,因此為了制衡北洋,後來清廷又出了讓各省編練省軍的昏招,導致地方財政權力與軍事權力的結合(而中央在失去財權以後又失去了軍權),為日後軍閥混戰提供了基礎。可以說大清滅亡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是時間問題了(辛亥不過是誘因,但是條件在庚子以後就具備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甲午之中腹背受敵的淮系才是必敗無疑的,如果這種情況下都能打贏,那麼淮系必然膨脹的遠超後來北洋的程度(北洋也是脫胎淮軍),這個時候即使李鴻章個人沒想法,也無法保證他手下那些驕兵悍將沒想法哦。更何況李鴻章也不是曾國藩,很可能是有想法哦,庚子的時候,兩宮西狩,一時失聯,東南互保各省商議成立共和國,請李鴻章出任「普里璽天德」(總統的音譯),老李還是很有興趣,只是兩宮下落很快探明,此事告罷,老李才沒有機會做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任普里璽天德。
========================================================================
被人投訴了不友善,沒法回複評論,這裡回一下吧:
馬小軍同學認為打贏了不會丟台灣,打贏了豈止不會丟台灣,朝鮮也會併入中國(我記得好像戰前李鴻章就曾經有過將朝鮮本土化的提議),甚至琉球群島也可能會被拿下(如果北洋擊敗日本海軍,日本將徹底失去海防能力)。但是對清廷而言,台灣是小事,擴土更是小事,而在戰爭勝利以後人望和資本越發膨脹的淮系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所以清廷寧可舍掉台灣,也要讓淮系栽個大跟頭,這也是甲午戰爭前和戰爭中清廷不斷給李鴻章上眼藥的根源。


至於甲午之敗到底敗在陸戰還是海戰,其實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陸權保本,海權得利。陸戰不敗,至少可以保證和局,海戰取勝,則全面取勝。以下是我N多年以前寫的一篇討論朝鮮半島的陸權和海權的價值的文章,帖過來與大家分享:

通過四次援朝戰爭看朝鮮戰局裡的陸權和海權

由於朝鮮半島是夾在中國與日本兩大強權中間(雖然日本的真正發跡也就在明治維新以後),因此,朝鮮面臨的兩個主要的外患方向就是西北的中國方向和東南的日本方向。而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在爭奪朝鮮半島的戰爭中,陸權和海權的掌握對參戰各方是有不同意義的。

海權對朝鮮的意義
我們從朝鮮地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朝鮮半島是個狹長的半島。其與中國的陸上邊界長度遠不及其海岸線的長度,而且又有鴨綠江、長白山等地理屏障。加上由於朝鮮半島地域的狹窄,陸上作戰的機動性就受到了限制,很多情況下,從陸路進攻的一方在戰法上就缺少選擇的餘地,陸戰最終往往會演化成彼此對攻的消耗戰和陣地戰。相反,從海路進攻的一方就具有充分的機動性和主動權,具有充分的自由來選擇登陸的地點和方式。因此,對朝鮮一方來說,陸上防禦的任務就遠不及海上防禦的任務重,海權的得失對朝鮮來說更加性命悠關。隨唐兩朝對朝鮮半島的幾次陸路征伐都告失敗,最後蘇定方從水路攻百濟、高句麗,最終取得了成功。朝鮮在中國這個東亞超級霸權的卧榻之旁酣睡了上千年也不曾亡國,到了近代,卻在日本的海路進攻下一度被徹底征服,這也是基於海權的因素。唐朝的援朝戰爭就充分體現了海權對朝鮮存亡的意義:
其實第一次援朝戰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援朝,而只是唐朝扶持新羅與倭國支持的百濟、高句麗對朝鮮半島的爭奪而已。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新羅遭到高句麗和百濟的聯合進攻,唐高宗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十三萬出兵百濟,以解新羅之危。蘇定方大軍從成山(今山東榮城)由海路出發,進軍百濟,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聞訊既率軍五萬與唐軍會師,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七月,百濟為唐、新聯軍所滅。但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與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並且迎立在倭國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王位,繼續抵抗唐軍。公元663年八月,倭國天智天皇派遣的援軍聯合百濟軍隊在白江口與劉仁軌率唐和新羅聯合艦隊交戰。唐軍大獲全勝,倭國從此退出了對朝鮮的爭奪,從此在長達近一千年的歲月里不再進攻朝鮮半島。百濟很快徹底滅亡。五年以後,高句麗也被攻滅,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了朝鮮半島。自隋煬帝以來一直難以降伏的百濟、高句麗最終被攻滅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唐軍掌握了海權,從而獲得了機動和補給的便利,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掌握了制海權的美國軍隊發動仁川登陸,一舉腰斬北朝鮮軍隊,從而扭轉乾坤,反敗為勝,這也是掌握制海權的功勞。在後來的戰爭進程中,擁有海空優勢的美軍充分地利用了他們的制海權: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美軍飛機對志願軍的後勤線進行了廣泛而持續的戰術轟炸,從而基本上達到了「絞殺戰」的目的,大大限制了志願軍的後勤補給能力。

海權對日本的意義
對於來自東南的日本方向上的勢力來說,海權是朝鮮戰局勝敗的唯一關鍵。沒有海權,在朝鮮半島的陸權就無法存續。雖然沒有陸戰的勝利也無法最終征服朝鮮,但只要掌握海權,至少可以從容的結束戰爭。相反,即使在陸地上取得再多勝利,海權的喪失也必將使這些勝利化為烏有。日本頭兩次對朝鮮的侵略都告以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與海權的喪失有關。
公元1592,豐臣秀吉出於個人的野心,悍然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朝鮮陸軍根本不是裝備精良,戰爭經驗豐富的日本陸軍對手,很快失去了大片領土。但李舜臣領導的朝鮮海軍卻在巨濟島玉浦和泗川洋面兩次擊敗了日本海軍。損失了全部主力的日本海軍從此無力再與李舜臣爭奪制海權,日軍的運輸形勢迅速惡化。當時日本陸軍的加藤清正部雖然已經進軍至咸鏡北道,但由於給養的缺乏,不得不停止於平壤一線,不敢再向前推進。後來雖然日本通過反間手段一度使李舜臣失去了對朝鮮海軍的領導,並且趁機幾乎全殲朝鮮海軍,但李舜臣的復職和明朝海軍的參戰使得制海權再次被中朝聯軍所控制。就這樣,儘管日軍在陸戰中繼續取得勝利,卻再也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了。
在整個萬曆援朝戰爭中,由於明朝的腐朽和將領的無能,中朝聯軍在陸戰上一敗再敗,以至於「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國與朝鮮一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但是由於海權始終掌握在中朝聯軍的手中,使得日本始終面臨嚴重的補給問題,並最終迫使日軍狼狽撤離朝鮮半島,從而能夠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
在後來的甲午戰爭中,中國的海軍與日軍相比雖然有很多劣勢(比如船慢,炮慢等),但在實力上完全具有殊死一搏的條件,並且擁有自己的強項(噸位大,裝甲厚,火炮口徑大等)。即使清軍在陸戰上還是繼續屢戰屢敗,但只要取得了海權,萬曆援朝戰爭的一幕就完全可以重演。但可惜丁汝昌不是李舜臣,北洋艦隊最終全軍覆沒,日本最終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海權對中國的意義
由於中國與朝鮮半島有陸上邊界,因此海權對中國不是性命悠關的條件,但海權的掌握也是極其重要的,不但因為只要取得海戰的勝利就必然可以擊敗從日本方向來的挑戰,而且掌握了海權,中國軍隊就獲得了補給和機動的優勢,這點在古代中國尤其突出。因為在古代中國,遼東還是蠻荒之地,無法提供足夠的糧秣與兵員。中國政府在朝鮮戰場上的軍隊和糧草中的絕大多數必須從華北和更遠的江南調集。這些軍隊和物資如果通過陸路經遼東運輸,不但道路遙遠,損耗巨大,而且也無法及時供應前線。而從海上運輸這些人員與物資就非常便利(甲午戰爭中,雖然先鋒葉志超、左寶貴部是通過陸路先期入朝的,但清政府為了使增援部隊為了及時趕到而租用英輪高升號運兵)。更何況在古代中國,居住在蒙古高原和白山黑水間的阿爾泰語系各部族對中原王朝始終處於時叛時服的態度。因此通過陸路入朝作戰還隨時面臨著後路被襲的風險(隋煬帝第二次征伐朝鮮就是因為突厥發動背後襲擊而告失敗)。
關於陸路入朝的困難,有個類似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就是第二次布匿戰爭。大家至今對漢尼拔那次翻越比利牛斯山、穿越高盧地區,最終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的那次遠征津津樂道,卻往往忽視了他進行這次使自己損失了三萬三千名精兵(他一共只帶了六萬人的軍隊!)艱苦遠征的原因——他沒有地中海的制海權。自從第一次布匿戰爭以後,羅馬艦隊就取得了對地中海的控制,這不但迫使漢尼拔進行了艱苦的遠征,而且阻斷了西班牙對漢尼拔的支援(這是漢尼拔父子兩代人苦心經營的基地),也阻止了漢尼拔的盟友——馬其頓人對他的援助。漢尼拔在義大利雖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卻不可避免的一步步走向失敗(給養雖然可以就地徵集,但損耗的士兵卻很難補充)。相反,掌握了海權的羅馬人充分享受了內線機動的便利,他們雖然屢戰屢敗,卻仍然能夠奪取西班牙,並且在漢尼拔和他的弟弟哈茲德魯拔匯合以前以優勢兵力殲滅了哈茲德魯拔(當時他放棄了西班牙,沿著漢尼拔當年的老路向義大利進發,企圖與其兄長回合)。當哈茲德魯拔的頭顱被拋到漢尼拔的大營中時,這為偉大的統帥的武運也徹底走到頭了。從華北到朝鮮的陸路也許沒有漢尼拔的征途艱險,但也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旅途。隋煬帝、唐太宗幾次從陸路攻打朝鮮都告失敗,陸路進攻的困難不能不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陸權對中國的意義
雖然在朝鮮戰局中海權對中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與日本、朝鮮不同的是,海權不是性命悠關的條件。因為中國還可以從陸路進入朝鮮。即使在失去了海權,只要在陸戰中保持不敗(或能堅持住),那最終就不會徹底失敗。但如果失去了海權,又無法在陸戰中取勝,那就只有失敗一途了。
這方面最好的實例就是50年代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與美軍相比,當時中國海軍實力可以說就是等於零(連甲午戰爭那樣一拼的實力都沒有),陸軍在裝備上也遠遜色於美軍。但由於志願軍指戰員通過血腥拼殺和巧妙作戰,中國陸軍最終能夠在戰場上與美國勢均力敵,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從而最終為體面的停戰創造了條件。
而在甲午戰爭中的清軍不但在海戰中遭受重創,在陸戰中更是遇到了徹底失敗,不但失去了整個朝鮮,而且也失去了遼東、山東。後來日軍之所以能全殲北洋艦隊,也是因為防守山東的清軍潰退,放棄威海衛周遍炮台所至。


最早李鴻章打算買

儒家理學大師翁同龢等人不讓

李鴻章退一步說買速射炮吧

大師們還是不讓

·········

等開打了,儒學大師們終於要買了

呵呵,人家不往死里宰你?

大師們省的一點錢,最後幾百倍的花了出去或者賠了出去·····

而且就大師們的德性,頤和園的錢啊,估計能到李鴻章手裡剩下十分之一就算運氣···

這也是大師們的日常

天天說減免稅收

最後朝廷沒錢修水利

決口

花更多的錢去修···

大師們丟西瓜撿芝麻也是祖傳·····


大家都去網吧玩過遊戲吧。

最早的時候,大概是01,02年。我記得整個網吧的人,不是玩cs,就是玩傳奇。

那個時候點開cs,選擇區域網,大家都在同一個網吧,呼吸同樣的空氣,同著同樣的電腦,戀著同樣的網線,用著同樣的滑鼠和鍵盤,看著同樣的屏幕。

結果,還是被人打的七葷八素。甚至人家拿刀比我拿手槍都厲害。

後來工作了,網吧變成了網咖,大屏幕,機械鍵盤,競技滑鼠,大沙發,飲料給你送到手邊……

遊戲也從cs變成了dota,還是給人虐啊,完全打不過啊。

同樣是路人局,對方的走位和意識我猜不到。

後來手機換了做好的iphone,結果在單位裡面和拿著千元機安卓的人開黑對戰。

菜到骨子裡了,對戰給人家摁在地上摩擦,開黑看著人家飛起拿MVP,全場勝負與我無關。

直到直播興起來,看了很多大神主播第一人稱的直播。

才發現,和設備沒什麼關係,我玩遊戲的水平和作戰思維,和人家主播差著境界呢。

用在這題上,也是很恰當的。

北洋艦隊和日本聯合艦隊,在作戰思維和人員素質上,差著境界呢。

和艦船設備,沒什麼關係。

和頤和園,更沒什麼關係。

開戰的時候,日本準備充足,北洋水師基本沒準備。

北洋水師有嚴重的吃空餉行為,日本方面則好的多。

丁汝昌是陸戰將領出身,對海戰沒有什麼了解。懂海戰的洋人幾乎都被排擠走了。開戰以後,北洋水師一盤散沙基本是各自為戰,還有不少直接臨陣脫逃。

別說一個頤和園,就算一百個頤和園,也是一樣完蛋。

除非造出殲星艦,不然對抗日本聯合艦隊,就是必敗。

就像我,想打贏那些遊戲高手,只能指望他們掉線了。


答案是:不能!

甲午海戰不是北洋水師一個人的失敗,是大清朝的失敗。我們從另外一個方面來分析,你就知道當時大清朝為什麼是必敗的!

這就是大清朝的國家武裝:綠營兵和八旗。

這個世界是利益驅動的。
情懷能夠驅動一時,利益能夠驅動一世。

有一句話很出名:「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大叔再補充一句:「你無法說服一個裝傻的人」。
既不能叫醒,也無法說服,如果你有急事必須叫醒或者說服他們怎麼辦呢?
著急沒有用,本大叔給你一個字:打。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可以打醒」;
「你無法說服一個裝傻的人,你可以打服」。
簡單直接,療效一流,一個療程來三副,包好。

大清朝就是又裝睡又裝傻的一個人,你用「說」的辦法,那是絕對不奏效的,「打」才行。
最後大清朝也確實是被打醒打服的。
大清朝裝睡和裝傻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在綠營上。

清朝的政府部隊,叫「經制之兵」:就是有正式編製的兵。

主要包括兩部分:八旗和綠營。

先說八旗:

滿清發家就是靠的八旗,最早設置「黃白紅藍」四旗,隨後增加四「鑲」,就成了後來所謂的「兩翼八旗」,每旗7500人,後期再設立蒙八旗,對於滿族和蒙古人,實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兵役制度,年齡在18到50歲之間的人,都要參軍。

和明朝部隊比,大清的部隊數量很少,但是戰鬥力強悍。

當兵是世襲的:兒子死了父親代替(父死子代),在大清朝,如果你是個丘八,說明你祖上跟著萬歲爺征戰過,是開國的功臣,特光榮。

到了晚清,八旗兵數量大概在25萬人左右。

我們來看看這群丘八的待遇。

八旗兵的工資:

其實八旗兵也分為很多種(高級的前鋒、親兵、護軍,低級的馬甲、弓匠、炮手等),基本的餉銀3到4兩之間,我們取中間值3.5兩。

另外八旗兵還有俸米,每年合計22石2斗。

我們把米不放在餉銀裡面,單看餉銀,每年朝廷給八旗發工資需要的銀子數量大概是:3.5兩*12個月*25萬人 = 1050萬兩銀子,米還沒算在裡面。

我們再來看看綠營兵:

綠營兵:

開創於順治爺四年(1647年),因為軍旗的顏色是綠色的所以叫綠營,士兵當然都是漢人。

綠營兵也是世襲制,父死子代,世代為兵。

雖然沒有八旗那麼顯赫,但是人家也是國家正式公務員編製,並且世襲的,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比普通老百姓還是高一等。

到了晚清,綠營兵數量大概64萬人左右。

綠營兵的工資:

綠營相對於八旗工資少得多。

同樣因為兵種不同,餉銀也不同,例如馬兵2兩/月,戰兵1.5兩/月,守兵1兩/月,有人加權平均了一下,算出一個綠營兵平均月薪:1.36兩/月。

大叔覺得這個數字比較靠譜,我們借用一下。

綠營兵補貼多少米呢?

每月3斗,一年下來就是3.6石,大概是八旗的1/6。

一樣的處理辦法,把米刨掉,只算朝廷發給綠營的銀子:1.36兩*12個月*64萬人 = 1044萬兩。

八旗和綠營每年工資合計開銷:1050+1044 = 2094萬兩,我們取個整數2100萬兩。那麼當年大清朝的財政收入是多少呢,請看下圖:

也就是說,從乾隆18年到道光21年,這大幾十年來大清朝的年稅收只有4000萬兩銀子左右。

軍隊的工資開支約佔稅收的50%。

注意我說的軍隊的「工資」開支,不是「軍費」開支,就是實實在在的發工資,就能發掉一半的政府稅收。

再給大家一個直觀的例子:

中國2015年的軍費預算大概占財政收入的10%。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打朝鮮戰爭,3年的戰爭幾乎把中國的經濟拖垮,以那個時候中國之苦難,軍費開支也不過占稅收的50%左右。

可見清政府軍費壓力之大。

這還只是普通年份,是沒有什麼戰亂的情況。

如果發生戰亂,調撥部隊,增加軍餉,清政府分分鐘就會有現金流斷裂、公司破產的危險。

通過以上數據大家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國家是真沒錢,大清朝對部隊其實已經是竭盡所能了。

收入一共就4000萬兩,光是給你們這些大頭兵發工資就發了2100萬兩,我還有那麼多的文武百官,還有那麼多的政府部門,國家有個三災八難的還要負責賑災,我也難啊。

因為沒錢,所以大清朝的軍隊,有很多奇葩的現象,試舉一例給大家。

現在我們去當兵,體檢完了有人來接你,還帶個大紅花,吹吹打打就走了。

大清朝不是:大清一個人要去當兵,首先要考慮的是置辦行頭,比如你是一個「馬兵」,那麼你要買一匹馬,買好馬鞍馬具,然後你才能去當名副其實的「馬兵」。

馬的東西置辦齊了,還要置辦武器:

刀、槍、弓、箭、盔甲、火器,甚至帳篷、雨衣、被子都要自己置辦。

這在今人看來簡直不可想像:這些由個人採購的馬匹武器,裝備到一起,那該是怎樣的一個混亂場面?

朝廷也知道不成體統,但是也沒有辦法,發工資已經發了50%的財政收入了,如果國家再在這些「軍需用品」上花錢,估計大清公司立即就關門了。

之所以要在這些上面省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錢」。

大清皇帝們平時掛在嘴頭上的那句話:「這年頭,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國家對部隊是真不差,國家是真沒錢。

國家沒錢,那麼底層士兵是個什麼情況呢?

因為八旗兵在後面基本就不會再登場了,所以我們這裡不寫八旗的情況,只寫綠營。

大家一看到「綠營兵」這幾個字,腦子裡一般都會覺得他們戰鬥力差,打仗貪生怕死,內部腐化墮落,訓練廢弛,沒事還抽點鴉片,打仗一聽見槍響就往後跑。內心往往就開始鄙視綠營兵,其實大可不必:這一切都是有原因有苦衷的,話說誰也不想生下來就當逃兵,誰不想當英雄呢?

不是不想,是不能也!

大叔只需要一句話,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綠營兵200年沒加工資了」。

綠營不行,不是誰個人的問題,事情擱誰身上其實都一樣:如果你200年不加工資,眼看著物價飛漲房價翻番,你能安心努力工作?

大清朝雖然在通貨膨脹上沒有現在厲害,但是從順治爺到道光時期差不多200年的時間裡,物價大概也漲了七倍(有依據的,具體就不展開算了)。

也就是說在順治時期,你爹是個當兵的,那麼他的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七口人。而到了道光帝時期,你爹如果還只是一個當兵的,那麼他的工資就只能保證他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只能養活一個人。

一家之主,是家裡最主要的勞動力,這個勞動力的收入,卻只能養活一個人,他能怎麼辦?

我們結合綠營兵的薪水,具體來給綠營士兵算算賬:

當時的大米是2兩銀子1石,1石大概是167斤(再說一遍:這個數字有爭議,167斤是比較可信的,網上有寫清朝1石=120斤的不對)。

也就是說:1兩銀子=83.5斤大米。

再加上國家每月補貼的3斗大米:3斗 = 50斤。

一個綠營兵一月的收入滿打滿算就是:83.5+50 = 133.5斤大米。

平均到每天:一天4.5斤大米左右。

有人說一天4.5斤米,夠吃了啊。

Naive!

1天4.5斤大米,不能全部用來吃飯,整個家庭的全部開銷都在裡面了:

一家人要不要穿衣服?

家裡要不要買桌椅板凳?

要不要買柴米油鹽醬醋茶?

小孩小不要讀書?

等等等等。

全指望這4.5斤米。

如果你就靠著當兵這個職業過活,那麼你們家就不是「貧窮」了,可能直接是「餓死」。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Naive!

就這麼點銀子,還要被層層剋扣,前面我們說了國家沒錢,所以很多後勤補給都要士兵自己解決,士兵解決了其個人裝備,但是像軍營的修繕費用、長官的吃飯喝酒費用、長官家的紅白喜事,這些也都是要從普通士兵的軍餉里扣下來的。

當然最大頭的還是長官的貪慾了:

這玩意你填不滿,長官要貪多少下層士兵也管不了。

再經過長官的層層剋扣,「每月每兵僅得餉三錢有零」(史實)。

一個月本來的1.36兩,被扣了1兩,就給你0.36兩。

相當於你擺地攤賣衣服,一件136塊,城管老爺來了:「算了,零頭就去掉吧,給你36塊」就買走了。

晚清綠營兵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

就給了這麼一點錢,你能讓綠營兵去拚命?

就為了這麼一點錢,綠營兵能給你去拚命?

天地良心啊。

大家可能會覺得:既然收入那麼低,肯定就沒有人會去當兵了吧?

其實不然。

大家都想去當兵!

當時的綠營兵編製可是搶手貨,和現在的公務員差不多,是大家都爭著搶著要的好工作,後來曾國藩功成名就了,他的鄰居還托他幫忙,給自己兒子搞個當綠營兵的名額,為了當個綠營兵,找關係都找到副總理級別了,你說有多吃香?

收入這麼少,大家還擠破頭,是不是有點奇怪?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當時的人已經不把「當兵」看做是一個「職業」了,他們把當兵看成是一種「執照」。

「職業」是要拿來混飯吃的,「執照」是可以租給別人領銀子的。

舉個現代的例子大家就理解了:證件掛靠。

就比如說你考出來一個特別難考的「XX工程師」一級資質,但是你其實本身只是個程序員,程序員是你的職業,但是你「XX工程師」的證書可以掛靠到別的公司,每年領幾萬塊的掛靠費。

晚清時期,「綠營兵」其實就是一個「執照」,就是我們現在考的「證書」,每年掛靠一下,拿點錢。很少有人把「綠營兵」當職業----當然大叔說的有點極端,只是有利於大家理解。

這也是為什麼曾國藩的鄰居會托他給搞個綠營兵的兵額,因為一個「兵額」就等於一個「執照」,能世世代代的收一份「掛靠費」。

理解了吧?

不理解的往下看。

既然「綠營兵」只是「執照」,那麼士兵本身的職業是什麼呢?

當工資填不飽肚子的時候,為了不被餓死,士兵們只好別尋生計,乾的行當更是五花八門,360行,全靠你想像:

有干小買賣的,

有做手工藝活的,

有理髮的,

有抬轎的,

有賣布的,

有做裁縫的,

也有通下水道的,

有跑出租的,

有當店員的,

有在餐廳當WAITER的,

有搞養殖的,

有去跑江湖的,

有去賣假藥的,

有去江南皮革廠的,

有擺地攤搞「假一罰300」的,

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他們不是士兵嗎?不要住營房嗎?不要點卯訓練嗎?

是的,基本不用!

傻了吧?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前面說「綠營兵」的名額是執照的原因。

200年昇平世界了,基本不打什麼大仗,訓練幹什麼呢?

平時軍營里士兵也不多,大家都忙著做生意掙錢呢,誰有功夫到軍營里來啊?

只有在上級長官點名、會操的時候,他們才會回營。

如果我這個時候不在家正在去江南皮革廠的路上怎麼辦呢?

其實也不難,找人頂替你進去站站隊,點個卯就行。

如果你說你實在太忙,不想來軍營怎麼辦呢?

有辦法。

有些軍官主動鼓勵士兵外出經商,然後他們簽一個協定:你在外面好好掙錢,不要來軍營了,你的綠營兵的「兵額」證,就掛靠在我這裡,我給你一半的軍餉,你也不用來點卯。

現在理解什麼是「證書掛靠」了吧?

士兵也沒有任何訓練的意願:

因為馬匹武器都是自己買的,一旦訓練有損耗都是士兵自己出錢,誰還願意訓練?

還是拿剛才那個「馬兵」為例:

他本來也是個窮人,好不容易買了一匹瘦馬,買了幾把粗製濫造的武器,去到軍營報了個名,然後就回家了。

因為工資低,自己一家老小都吃不飽,那馬的伙食就更不要提了,馬瘦的跟猴差不多,牽著出來遛馬鄰居打招呼都會說:「吆,又把你家猴子遷出來溜溜啦?」

馬瘦的自己走路都晃悠,你再騎上去訓練?

不要搞笑好不好,大家都是要生活的,把馬累壞了怎麼辦?

並且當時的士兵是沒有退役制度的,父死子代,也就是說你從20歲當兵到60歲嘎屁,你都要有匹馬跟著,這匹馬要用好幾十年的,你敢隨便騎它嗎,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

其他的武器也是一樣:訓練是要打槍的,火藥鉛子都是要錢的,掏錢的是士兵自己,所以能不練大家當然都不練啦,飯都吃不飽,練個毛線?

綜上分析,無論是從國家,還是從綠營士兵的角度來看綠營,其實都有很多的不得已:

國家收入少,已經拿出50%的錢給你們發工資了,但是還是不夠你們生活,國家也沒辦法。

士兵工資低,不能養家糊口,大家都是要生存的,總不能守在軍營里被活活餓死吧,於是大家都出來幹個兼職。

國家和士兵是情非得已。

問題出在軍官身上?

如果說綠營里有誰需要譴責的話,那就是綠營軍官。

首先必須承認,綠營軍官的收入也不高,下面是大叔總結的高級、中級、低級的三層綠營軍官收入。

提督(從1品):工資81兩,養廉銀880兩。

都司(正4品):工資27兩,養廉銀300兩

千總(正6品):工資14兩,養廉銀140兩

從一品的提督,省軍區司令,一年的收入還不到1000兩,這些錢遠遠不夠他們日常開支和應酬:作為一個省軍區司令,國家只給你一個人發工資,但是你要管理一省的軍務,你是要請秘書的,要找幕賓的,當時曾國藩在前線打仗,幕客養了大概100來號人,雖然提督不需要養這麼多,但是也要請人幫忙幹活的,1000兩銀子連給下面的人發工資都不夠,更何況自己作為一品大員,也要開銷啊。

其實軍官也是很苦的。

既然國家不給錢,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撈錢啦:

一方面是剋扣士兵的,其實更主要的手段是吃空餉。

軍官發財,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吃空餉。

首先大清朝有一個潛規則:

默認長官可以吃空餉,這個比例在10%左右,國家的「經制之兵」是64萬人,其實有6萬多的空餉,這是大家默認的。

默許給你10%,這部分空餉,國家不問,長官不說。

但是人的貪慾是無法滿足的:給了10%就還想更多。

反正部隊里究竟有多少人,坐在紫禁城的深宮大院里的萬歲爺是不知道的,只要搞定下面管事的大臣,大家打打默契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所以大清朝晚期軍隊的「空額」就是筆糊塗賬,誰也不知道到底吃了多少空額,很多地方吃「空額」的比例,大到無法想像:

例如天高皇帝遠的雲南貴州,空餉額大概是50%,胡林翼在貴州干過知府,給出的結論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在職的士兵,大概只有1/6,也就是說剩下的5/6都被長官吃空餉了。

一個班有6個人,5各人被長官吃「空餉」吃掉了,只剩下個班長。

這樣的部隊怎麼可能有戰鬥力?

前面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皇帝就近調了2000雲南軍和2000貴州軍,周天爵對他們的表現深惡痛絕,最後寧願沒有人用也不用他們,請求皇上把這兩批大爺送回家就是這個道理。

從國家,到士兵,到軍官,綠營兵是徹底爛透了沒救了,不是綠營兵的士兵有多壞,而是制度爛透了。

綠營爛透了,不是還有八旗嗎?

八旗我們這裡就不扒了,他們更是名聲在外,士兵比綠營還爛,您老忘了大清朝還有八旗這茬事就對了。

但是清政府還嫌綠營兵沒有死透,還在綠營兵上重重的踩上一腳,本大叔把這一腳總結為12個字:

「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兵不識兵」。

前面8個字大家都明白:這是老套路,政府為了防止軍官坐大成為地方軍閥,經常將軍官位置對調,這樣就可以削弱將兵之間的聯繫,方便中央控制。

後面的4個字大家比較少見,但是卻最致命:大清朝抽調士兵的時候並不是整營成建制的抽調,他們是一個營抽調30人,另外一個營抽調50人,另外一個調100人,如果調兵1000,往往要從數個營裡面分別抽調,然後雜湊在一起。

這樣組合起來的一隊士兵,就是個大雜燴,所謂「兵不識兵」是也。

平時大家也不在一起,等到打仗的時候,長官不認識,士兵也不認識,大家都是一窩蜂:衝鋒的時候看著別人沖,就一窩蜂的衝上去,潰敗的時候就一窩蜂的往後跑,沒有任何戰術素養。

然後你也會理解為什麼向榮被圍困了都沒有人去救:誰認識誰啊,憑什麼我去救你啊,我又不認識你。

軍區司令被圍了尚且沒人去救,下面的小兵要是被圍了就只能認命了,所以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大家就撒丫子跑啊,誰不跑誰傻逼。

再有就是一旦有匪患,清政府滿世界調兵:從雲貴調,從貴州調,從湖南調,從廣東調,從四川調,從湖北調,從福建調......

然後每個地方的部隊數量都是1000到2000人,每個部隊一個統帥......

還能更亂嗎?

這樣的部隊怎麼協同作戰?

那個時候的普通話的普及肯定不如現在,當兵的又都是大文盲,我懷疑四川人就是在飯桌上也根本聽不懂福建人在說啥,更不要說在戰場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協同作戰了。

就算是最優秀的戰場指揮官,帶著這樣的隊伍也打不了勝仗啊:諸葛亮再世,帶著這幫人,他一樣得跪。

這就是當時大清朝賴以為「國家柱石」的綠營兵。
大叔:「綠營兵:你的名字叫弱雞。」
綠營兵:「誰都別裝B,我弱我有理。」
大叔:「比如說?」
綠營兵:「200年不加工資,上級還各種吃拿卡要,你能有工作熱情?」
綠營兵:「裝逼誰不會?當鍵盤俠誰不會?事情沒有輪到你,輪到你比我們還弱雞。」
綠營兵:「你跺你也麻:這跟被忽悠的是不是范大爺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叔:「你說的貌似很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謝亞龍貪的錢拿去給中國男足,中國隊能再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嗎?
我看懸,頂多踢香港踢個2-1.
這事還真的是體制問題。


開平煤礦是李中堂自己的產業,北洋水師也基本就是李中堂自己的私軍。然而,因為日本人出價高,所以賣給聯合艦隊的是優質無煙煤;而水師是朝廷撥款,所以用的反而是開平煤礦的劣質煤。

李大人對自己的私軍都如此,還指望被拖欠了四百萬銀兩的南洋水師來千里馳援??

連主帥都是一幅軍閥德行,錢再多有什麼用?東南互保距離甲午也不過5年嘛。


這要看翁同龢捨得給李中堂撥多少銀子了,自從翁同龢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北洋水師沒採購過一艘新艦,沒換過一門主炮,自1891年起就沒聘用過一個西洋教官,最終李中堂自己籌錢拿了60萬兩採購了12門次等速射炮以彌補北洋水師落後的武器裝備,奈何這12門炮還沒運到就開戰了。反正園子雖然是老佛爺要修的但她老人家又不監工,翁尚書要是有心支持海軍建設,無論如何在他擔任尚書的三年來也能擠出兩百萬兩銀子先把速射炮給北洋水師備齊了。


不太可能。
一是清政府工業水平太低,沒有維修破損戰艦的能力,甚至連平常的維護都做不好; 而日本則初步建立了重工業體系,雖然不能造艦,但維修和改進的能力還是有的。比如說,在豐島海戰中,日軍吉野號曾被重創,但不久又出現在黃海海戰中; 在黃海海戰中,日軍包括旗艦松島號在內的5艘軍艦都因重創而退出戰鬥,其餘各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但經過修理後,日軍基本恢復; 反觀清軍,破損戰艦無法修理,只能呆在港口中等死。此外,炮彈製造,裝備升級,清政府的能力都非常低下。導致北洋海軍沒有可用的開花彈,穿甲彈質量參差不齊,嚴重阻礙北洋海軍發揮。總之,工業體系沒建好,多買軍艦沒太大用,輕傷等於擊沉,這仗沒法打。
二是清政府陸軍糟糕透頂,戰鬥力極度廢材,儘管裝備明顯比日軍先進,幾個月被日軍從平壤打到遼東。而在山東,日軍第二軍登陸後10天就攻陷了威海衛,直接把北洋海軍的基地端了。整個甲午戰爭,日陸軍戰鬥傷亡不到一千人;在戰後日軍進入台灣時,與台灣民兵作戰死傷將近5000人。如果不修園子節省銀子給陸軍添置新武器同樣沒用,只能讓日軍繳獲的更多。
三是本質上都是體制問題,一個陳腐的農業國家,完全沒有支持一場近代戰爭的體制和技術,又加上不同派系完全沒有長遠的思維,純粹把戰爭當派系傾軋的工具,怎麼可能打贏。主管財政的翁同龢百般阻撓洋務運動。無論是修鐵路還是北洋海軍添置新艦,翁同龢一向和李鴻章對著干。1891年翁同龢更是奏准了「停止購買洋槍炮船折」。即使慈禧不修園子,銀子也落不到北洋海軍手裡。


關於定遠艦上大炮晾衣服這件事情,似乎爭議比較多,我專門查了一下,最早是田漢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在《整建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海軍史論文里提到的,而且說的是濟遠艦,該艦艦型屬於穹甲巡洋艦,艦體結構與「定遠」艦有著較大不同。「濟遠」艦的干舷較高,各種火炮武備大都是直接安裝在主甲板之上,其中安裝于軍艦艦首炮台內的2門21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便是「濟遠」艦的主炮。因為是安裝在主甲板上,依據一些歷史照片測量,「濟遠」艦的主炮距離主甲板的高度約為1.5米左右,成人顯然很容易摸到火炮炮管的上方。由此,雖然「濟遠」主炮也存在平時炮管露出炮罩外面的部分長度有限的情況,但卻因為距離主甲板高度較低,具備了在炮管上晒衣服的便利可能。但是也有人指出發生在濟遠艦也不大可能,一是東鄉平八郎當時實際是吳鎮守府的參謀長,不可能在東京灣看到濟遠艦,另一種說法是濟遠艦當時沒有訪日。當然「主炮晾衣」這件事或許以訛傳訛,直到海外歷史學家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里對此事大家挖苦,確實誤導了很多讀者。我這裡也沒有絲毫詆毀那個年代裡保家衛國的英雄們,只是想表達當時全國軍民散漫的狀態,這也是當時時代的局限性所致,也是甲午之敗的原因之一吧。

以下為原答案:
--------------------------------------------------------------------------------------------------------------------------------
去年與朋友去北京,專門去了頤和園,正好是盛夏時節,萬壽山南麓的長廊里依然涼風習習,我們從東面的石丈亭一直向西走,這個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兩邊的景緻真是美不勝收,到了寄瀾亭實在走不動,便要坐下小憩一會,朋友也是懂點歷史,不免要感慨一番:「老佛爺真會享受,可惜國運不濟,也沒見享受幾年,大清倒亡了國。」

我也笑道:「大清不亡,你我哪有這福氣進這園子走個腰酸背痛。」

朋友感嘆道:「有時我就想,如果慈禧太后勵精圖治不去過壽,不挪用海軍軍費建這萬壽山,挖這昆明湖,我們的海軍在甲午那一年是能打敗日本的,我記得有學者說當年我們是在昆明湖裡辦海軍學堂,嘿嘿!這真是諷刺。」

後來我也想著去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把甲午戰敗怪在老佛爺的頭上,像我的朋友一樣,罵她顢頇無能,罵她喪權辱國。如果我們斗膽架空歷史,慈禧老佛爺真的心血來潮大發慈悲拿錢買了幾艘吉野號那樣的船,我們就能贏了豐島海戰?贏了大東溝海戰?即使海戰贏了,我們的陸軍還是有牙山之敗,平壤之敗,我們的威海衛炮台不還是被佔領?我們的軍艦不還是被敵人用我們自家的大炮把我們擊沉?

後來又看到毛澤東在49年與柳亞子同游頤和園時說的話:「她用建設海軍的錢,建了一個頤和園,當時來說,這也是犯罪。現在看來,就是建立了海軍,也還是要送給帝國主義的,建了頤和園,帝國主義拿不走,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總比他們揮霍了好吧!」這就是大政治家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甲午是必敗的,洋務運動建設了「四化」,但制度上不求變通,光知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須知這個「體」就是樹榦,這個「用」就是枝幹,枝幹再枝繁葉茂,樹榦已腐,一旦風吹,還不是倒個不亦樂乎,再多幾個李鴻章這樣的紙糊匠,大清還是要牆倒屋塌的。慈禧今天不修頤和園,保不准她明天不修頤和園,保不准她的子孫後代不修頤和園。體制不變,民智不開,民族凝聚力沒有,甲午也就非敗不可了。

就是在甲午之前,有識之士還是能看出問題所在,可惜真正看出問題的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當年北洋海軍循日本政府之邀請,駛往東京灣報聘,一時軍容之盛,國際側目,其後丁汝昌率劉步蟾等六管帶晉謁日皇,備受禮遇,劍履鮮明,威儀棣棣,當時還是東京灣防衛司令官的東鄉平八郞(他還是劉步蟾的留英同學,不過此時他只能陪坐末席,心裡不免酸溜溜的)便覺得中國艦隊軍容雖盛,卻不堪一擊:他發現中國水兵在兩尊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主力艦上的主炮是何等神聖莊嚴的武器,而中國水兵竟在炮上曬褲子,其藐視武裝若此,焉能不敗?

不過有意思的是,東鄉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一次北洋海軍閱兵的時候,其檢閱台上的最高檢閱官竟上無鬍鬚,下無生殖器的大太監李蓮英,難怪日後開戰的時候,清軍彈藥匱乏,而且屢發不中了。

高曉松在節目里說過,甲午之敗,與中日國運有關,有時想想,也不無道理。中國國運走下坡路,從上到下都爛了,而日本處在國運上升期,舉國都很狂熱。記得《走向共和》裡面描述了一對日本情侶,這段拍的很有意思,男的在軍艦上服役(這是一個日本人民當時都羨慕的職業,當時誰要是在日本軍艦上服役,絕對臉上有光,倍兒有面子,什麼蒼井空啊、小澤瑪利亞啊根本都排不上隊),當時日本以舉國之財購置吉野號,老百姓紛紛捐款,女的呢(很清純的樣子),為了捐款湊錢,竟然去賣淫,我當時不太理解,但也側面反應當時整個日本民族都是積極向上的,對這個國家充滿信心的。而我們的李中堂,要搞海防捐,朝野彈劾者,不計其數,整個民族渾渾噩噩,一盤散沙,焉能不敗?

其實後來抗日戰爭我們能夠勝利,也與這有關,中國歷史幾千年,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第一次凝聚起來,那它的力量在二十世紀是驚心動魄的。

我說的比較亂,如廁之時,手機打的,腿已麻。


有錢買無煙煤,有錢更換速射炮,有錢買開花彈,海戰不贏也能多拉幾條日艦陪葬,不至於輸那麼慘,不過改變不了被團滅在母港的命運,相對於接近現代化的北洋海軍,大清陸軍戰5渣


打贏了海戰還有陸戰呢,真正導致朝鮮倒向日本的原因就是清軍在陸戰中的無能,就算海戰輸了,陸戰能打贏就可以拖垮日本。

清軍直到甲午戰爭後才開始組建新軍,之前一直是手持先進火器的封建軍隊。
動的太慢了,日本和朝鮮都是被開國後就迅速組建新軍,連泰國都有。

而封建軍隊是打不過有知識的新式國民軍隊的,就算海戰打贏了,清軍在陸戰中一敗塗地,也一樣會放棄朝鮮的宗主權,最多可能不會割讓台灣和賠那麼多錢。


首先在我大清,海軍經費不等於海軍軍費,海軍經費相當于海軍衙門的辦公費用,並不是購買軍艦和練兵的軍費。

大清歷年購買軍艦的錢是哪來的呢?

據《李鴻章全集》以及《北洋海軍艦船志》記載:買定遠、鎮遠兩艦,是淮南北鹽商議捐報效一百萬兩,又從招商局拿了一百萬兩;

買靖遠、致遠、經遠、來遠四艦,是戶部提用神機營借英商怡和洋行洋款二百四十八萬兩,海軍衙門轉商戶部指撥各省展限海防捐輸銀七十五萬兩及江海、閩海、浙海三關洋葯稅厘二十六萬六千兩,總計近三百五十萬兩買的;

扣去購艦費用,還有六萬多兩餘款,用於旅順船塢工程;

利用神機營借款撥歸購艦費用存銀行的利息七萬八千兩,再補一些錢,又從英國購得頭等出海大魚雷艇。

也就是說,購買軍艦的錢,本來就不是從戶部每年劃給海軍衙門的「海軍經費」中出的。

而拿去修頤和園的二百六十萬兩「海軍經費」,也不是戶部每年劃撥的固定經費,而是經李鴻章動員,由他聯合兩江、兩廣、湖廣、四川省的四位總督,湖北、江西兩省巡撫,共同報銷的。

當時打著海軍經費的招牌,號稱存款生息,以補正雜款之不足,但實際上用作修葺園林乃公開的秘密。

海軍衙門解釋,修園林也是為了「恭備皇太后閱看水操」之用(因為在頤和園昆明湖畔有一個水師學堂,常在湖上操練),總算與海軍扯上一點關係。

倘若這兩百萬兩銀子用來給海軍,固然可以進行現代化改裝,訂兩條新艦。但那些各省大員還會願意掏銀子?

所以與其說,老佛爺挪用海軍經費修園子,不如說是李中堂去挪用頤和園公款去補貼海軍。

回到,正題。

倘若真是把這兩百萬兩銀子歸於海軍,扣除貪污,火耗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是足夠水師全部進行現代化改裝,購進些新艦。

甲午海戰還是能按著那群患有「恐定症」聯合艦隊打,至於原因?

容筆者留個伏筆,待晚上細細說道


輸的不是海戰,大東溝基本是平手。
輸的是陸戰,日本陸軍攻陷了威海衛的炮台才害得北洋艦隊最後全軍覆沒。


甲午年能不能打贏,是歷史偶然,兩國海軍是弱逼對弱雞,兩國都是弱逼農業國。多幾艘小破船形不成優勢,少幾艘不吃多大虧。韃清不是原始部落,日本也不是什麼工業強國,倆農業國小流氓板磚互毆而已。
開戰前日本並無必勝的信心,韃清也無必敗的思想,但凡有戰爭,肯定是雙方贏面差的不多才能打起來,人類打蒼蠅,蒼蠅還會飛呢,如果贏面開戰前就一邊倒,三體人吊打史瓦濟蘭,那不叫戰爭叫屠殺。

但清末以來中日之爭能不能贏,是歷史必然。
日本倒幕、平藩閥已經完成,集權改革成效初顯,全國大權向江戶集中,老百姓在效忠天皇的口號下第一次被動員起來,上下一心打雞血,正欲圖大事之時,天皇身邊這些人滿世界瞅,看看能上哪搶一票先,證明自己;凌上之風、海陸之爭還未公開化,財閥、軍頭還未崛起,還沒有二戰前夕那些亂七八糟的內鬥。
太平天國後漢人軍閥崛起,韃清名存實亡,北京大權旁落,滅亡和內戰只是時間問題,後來韃清又續了那麼多年的命反而有點不正常。
如果幾大漢人大吏中的某一個,或者他們手下某個人,腦子一抽,反他娘的?如果哪個宗室子弟腦子一抽,把李鴻章當董卓給宰了?哪天老佛爺一抽,突然掛了?哪天小皇帝一抽,把老佛爺宰了?我們讀歷史,每次都是亂世將至之前,墨菲多作怪,能多麼倒霉就多麼倒霉,奇葩人士、奇葩事件疊出,隨便一樣都能亡國。
韃清沒有庚子年被一波帶走,良心了。


我和我媽逛頤和園的時候,我媽感慨說虧了慈禧把錢修了頤和園,還給後來的子孫發展旅遊業,這是她做的最有貢獻的事了。反正給水師也贏不了
看看俺媽多透徹


如果把修頤和園的錢給北洋水師添置軍艦,打贏甲午海戰,那是《星際爭霸2》的思路:我直接拿資源暴兵,用人海戰術把日本軍隊推死。

但事實是,無論是暴雪系、微軟系還是戰爭遊戲系,最多只是模擬一次戰役。像甲午戰爭這種歷史事件,不是開局一堆農民,資源全靠采。它至少應該用全面戰爭或者文明的思路去思考。

我們把財政的事情放一邊,先看一下其他方面的情況。

科技樹升級:

清朝和日本都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勉強打平,裝備全靠買。

體制改革:

大清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自強,求富」

沒有觸及內核,制度先進性+1

日本國:「脫亞入歐」

有大量封建殘餘,但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制度先進性+2

外交環境:

和歐美列強相比,兩國皆處於劣勢的地位。

大清國:

與英法美俄葡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殖民地等級+5

日本國:

與美俄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殖民地等級+2

英國希望日本牽制俄國遠東勢力,獲得成就 遠東攪屎棍(1/1)

美國希望日本成為侵略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助手,獲得成就 美利堅狗腿(1/1)

沙俄由於實力尚未成熟,持觀望態度,國際環境友好度 +1

德國和法國想趁火打劫,默許了日本的行為,國際環境友好度 +2

戰前摩擦:

1871年,《中日修好條約》簽訂。兩國友好度+1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王國,改名沖繩縣。日本侵略指數+1

1876年,日本侵略朝鮮半島,軍事行動遭到壓制,獲得外交物品:《濟物浦條約》《天津會議專條》。日本侵略指數+1

其實無論是哪個方面,大清國都很撲街。財政問題只不過是壓死抗日清兵的最後一根稻草。

————————————————————————————————

當然,這只是這段歷史的一小部分。

日本要打大清國,是蓄謀已久。琉球和朝鮮都被打了一頓,下一個會是誰呢?不言而喻。

在這個節骨眼上拿錢來造奇觀,我想還有一個原因:

變成待宰羔羊是很可怕,更可怕的是連羊王都做不成。

如果洋務派發展到有擁兵自重的能力,不管他們是搞地方割據還是玩攜天子以令群臣,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噩夢。

清王朝的天下是愛新覺羅/葉赫那拉的天下。那些謀求改革的人,中央是自家人,是滿族人。但改革人員中漢族佔大多數。

漢族官員如何管理,在整個清王朝都是一個很難把握,十分敏感的問題。我在看《叫魂》的時候,發現就算是乾隆,也對漢族以及漢族文化有很強的提防心理,更不用提內外交困的慈禧時代了。

換句話說,清廷的統治者並不想讓洋務派的人有很大的實力。慈禧那群人怕他們實力太強,強到自己無法控制,而且這群人很多跟自己還不是一家人。

這不僅僅是給北洋水師添置軍艦問題:滿族權貴作為統治者,既要讓大清國綿延萬代,還要管理好各級官員,尤其是讓漢族官員沒有擁兵自重的實力。

這才是重點。

所以最後就變得很擰巴。

而甲午戰爭戰敗,只是這個權衡過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歷史事件。


推薦閱讀:

建國後那麼多蒙古王爺都幹什麼去了?
南斯拉夫是如何走向解體的,留給我們的有哪些歷史教訓?
蘇聯為什麼要把外蒙古從中國的版圖中獨立出來?
兩晉時期「竹林七賢」為什麼稱為竹林?
關於狄青的傳記,軼事里有提到他在黥面那天也是當年發榜之日,韓琦正好是進士之一,是出自哪部歷史著作?

TAG:歷史 | 戰爭 | 清朝 | 甲午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