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國和紀國是什麼關係?好像離得比較遠?

好像我看有些資料里,說到紀國被滅的時候,一部分人逃到鄣國,但是鄣國和紀國貌似距離很遠,紀國在齊國的東北面,鄣國在接近遂國、宿國、句須一帶,為什麼很多史料記載鄣國和紀國有關係呢?紀國自己都保不住了怎麼會能控制鄣國呢?


謝@錦熙邀,我意見和爵爺不同:這個鄣是江蘇贛榆的紀鄣,而不是山東東平的鄣。

先來張圖:

圈起來的除了齊國和西邊的鄣國外,另外有紀國紀、鄑、郱、郚、紀鄣五邑。

《春秋經·庄公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紀國與齊國同為姜姓封國,春秋初年因為地緣產生矛盾,對於齊國來說,要往東發展,打通膠東半島,第一塊絆腳石就是紀國,所以消滅紀國是齊國東侵的首要目標,至於所謂「九世之讎」主要還是戰爭借口的作用。齊襄公攻佔紀國東邊的三邑,戰略上對紀國形成了包圍。

《春秋經·庄公三年》:秋,紀季以酅入於齊。《左傳·庄公三年》:秋,紀季以酅入於齊,紀於是乎始判。
紀季是紀侯的弟弟,守衛紀國前線的酅。在齊國強大的壓力下,紀季帶著城投降齊國,紀國從此分裂。這裡必須說明的是,春秋初期諸侯多是國野制向采邑制過渡,尚未形成領土製國家。通俗說當時是一個據點(都城)向多個據點轉變,但是沒有形成國界線,所以面積實際上很難判斷。

《春秋經·庄公四年》:紀侯大去其國。《左傳·庄公四年》: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
紀侯將其控制的地盤讓給弟弟而出奔,紀國此時作為獨立政體實際上滅亡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紀季對酅地仍然具有一定掌控性,而紀國存在著一個城邑鄣,因為離國都的遙遠,竟隱隱有獨立的趨勢。那麼這個鄣到底在哪裡呢?

《春秋經·庄公三十年》:齊人降鄣。
時隔二十多年,齊國終於真正收有了鄣邑。爵爺引《春秋左傳正義》認為鄣在東平,其實不然,後人早有考證,如目前左傳學的集大成作,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所說:

「鄣當即昭十九年傳之紀鄣,紀鄣者,本紀國之鄣邑也,當在今江蘇省贛榆舊城(贛榆縣今移治於其東南之青口鎮)北七十五里處。依杜注,則宜以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六十里之鄣城集當之,不知東平縣之鄣城集乃《世本》任姓之國,與紀國相隔遙遠,非紀國所能有。說參王夫之《稗疏》、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章炳麟《左傳讀》。」

楊注認為鄣即紀鄣,相較東平之鄣似乎更為可靠。從圖上直線距離來看,紀鄣和鄣對於紀都差不多遠。為什麼當時沒形成領土國家?當然主要是人少地多的緣故,所以大家只能佔據戰略要點。但是紀鄣相對鄣,明顯這一片區域城稀薄,人口當然更少得多,紀人南征阻礙更小。而且既然有任姓的鄣國存在,那麼更應該是鄣而不會是紀鄣。

《左傳·昭公十九年》:秋,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鄣。
時隔多年,齊國攻莒,莒子奔紀鄣。或曰,紀鄣不是齊國的嗎,如何又成為莒國地盤?應該說在當時人口遠比土地重要,特別是遠離齊國腹地的紀鄣,所以齊國攻滅紀鄣後最佳方式是把紀鄣遷走,而這個地方因為地緣因素被莒國佔領。

綜上,《春秋左傳注》合理校正《春秋左傳正義》一個錯誤,紀國最後根據地鄣應在江蘇贛榆,而非山東東平。


我這個課件的地圖畫歪了,紀應該在齊的東面,請問您能不能給些參考意見,怎麼改比較好?
如果覺得其他地方有問題,還請一併指教,謝謝。

另外青州兗州徐州的分界線不知該畫在哪裡

@周爵爺


西周的很多侯爵國是飛地拼湊起來的,所以你按名山大澤不封,侯爵四個百里,一個百里是理論值邊長50公里的正方形,你會發現不夠。而紀國,在很多地方都發現它的家族墓地,齊國之所以進入春秋後,能夠接連吞併郕、譚、遂國,很可能就是因為齊國是完整的四個百里在一起,而郕國是非常分散的,所以很快就被找到機會吞併了。
而紀國作為齊國的世仇,卻遲遲無法吞併,就是因為它大。直到周成王時,己族方才受降於周,被封為諸侯,稱己國。紀國之封比周武王初封的齊、魯等國晚二十餘年。紀國姜姓不假,但或許因為他是土著,所以其實該稱呼為己氏而不是姜姓,但是紀國卻是周制田,又或者是被周朝擊敗封給了姜姓的人?
郕國就是衛魯都有飛地,所以儘管很努力,也避免不了相繼被滅亡的命運。芮國也是秦晉各有飛地,相繼被滅亡。
魯鄭之間也各有飛地,這個也是有記載鄭莊公與魯隱公交換領地。
郱應該就是《論語憲問》:「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論語〉事件評述》之《管仲奪伯氏駢邑》(2015年8月11日)_曲水齋主卞朝寧_新浪博客
孔子《論語》所云:「管仲奪伯氏駢邑」,駢邑今在何處?_柳山吧_百度貼吧
紀國是侯爵國,四個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3=133,有馬車125乘,一個軍,也就是五個師,也就需要五個小都邑,或一個大都邑和三個小都邑。
齊國也是侯爵國,也有五個小都邑(很可能就是徐依妙圖裡的歷下、貝丘、蒲姑、臨淄、乾時之別),採用商朝遺留的田制不加改變,採用商朝的五官來兼管,也就是後來《國語齊語》管仲說的五屬大夫的原型,司徒管仲(《管子》司田寧戚)、司馬高傒(《管子》司馬王子城父)、司空國懿仲(《左傳》工正陳完)、司士鮑叔牙(《管子》大諫東郭牙)、司寇司行隰朋(《管子》司理賓胥無)。齊國打下紀國是依靠紀季的內應,所以把其中兩個都邑給了紀季。剩下三個再加上滅郕得到的一個都邑,一共四個周田制的都邑加臨淄,分成二十一個齊制鄉,六個經商鹽業,鮑叔牙管理,十五個屯兵,國子管理郕地,高子管理靠海的,隰朋管理內陸的。


鄣為紀邑,既是《公羊》、《穀梁》之說,比較可信,因二家齊魯之學,對鄉邦歷史當有更多口口相傳。

紀國之鄣不當為東平之鄣,亦不似贛榆之紀鄣,前者為齊魯所隔,後者為莒所隔,都是區域性大國,紀國再大也算不上方伯,後者尤其不合理(莒國被齊國攻打,莒國國君逃到了紀鄣,如何之前說齊人降鄣)。
雖然有可能會跨區域控制,但個人猜測,或許齊國所降之鄣,更像是漢代琅琊郡的昌縣,今山東諸城東北,西漢時附近以「昌」得名者亦多。。

不過此類紙面考古、後世文獻逆推考古,沒有可靠出土證據的,隋唐以前的地理考證都看個大概罷了,許多問題很大。
------------------------------------------------------

其實一旦把紀鄣和鄣合爲一地,則鄣是地名中核心詞,杜注釋紀鄣的「東海贛榆縣東北有紀城」,紀城和紀鄣的關係就不一定成立了。

在漢代的城陽國、高密國、瑯琊郡及北海郡一帶,春秋時期有?國(己、其兩聲字)、杞國、紀國,而莒國國君又姓己,漢代還保留有劇縣(春秋紀國國都,語音之轉)、箕侯國、祝其縣的地名,大概此地本是己姓之地,周代又封姜氏於此建國爲紀國等。則贛榆之紀城亦是上古己姓定居之遺跡而已,與姜姓紀國、紀鄣有無關係,則不可確定。

而鄣,除了汶水鄣國,後世尚有章丘(本山名,當是古地名),戰國齊國有昌國,此是齊國西部之鄣;漢代的地名昌縣、昌安、平昌、都昌,則暗示春秋紀國東部有一個叫昌的族群在此範圍內留下一系列地名,此昌當即鄣。齊、紀東西之諸鄣、章、昌,似又是某一更古族群留下的地名痕跡,周朝時紀國人據之,是爲附庸鄣,西則爲汶水任姓鄣國、齊之昌國。

由地名學來考察這些地名,是否成立,實則又未必必然。蓋先秦地理,很多都只能看個大概,沒有國君墓地和附近都城的確切考古材料(考古材料也要注意遺物所能反映的時間段,畢竟常有遷徙),多數傳世文獻材料不可完全不信,亦不必太認爲確鑿可信。


春秋初年,山東半島上齊魯紀三足鼎立,單從面積上講,紀國超過齊國,隱隱是東方的大國。

我讀的書少,接下來基本以《左傳》來解讀。

先來看圖
綠色:鄣。藍色:齊,薄姑、臨淄。紅:紀,郚、酅、郱、鄑、紀鄣、(浮來)。黃色:夷。
春秋左傳正義·庄公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無傳。齊欲滅紀,故徙其三邑之民而取其地。」說明公園前693年之前,郱、鄑、郚還是紀國的封邑。

庄公三年「秋,紀季以酅入於齊。季,紀侯弟。酅,紀邑。在齊國東安平縣。齊欲滅紀,故季以邑入齊為附庸,先祀不廢,社稷有奉,故書字貴之。」說明公元前691年之前酅還是紀國的封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紀酅離開齊都城臨淄近到離譜。
到了第二年,紀國就被齊國所滅,此後稱為齊劇,是齊襄公九年。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到齊滅紀的時間線,這裡面固然有地緣的關係,還有一個「九世之讎」的故事。

九世之讎
周夷王三年(公元前883年)紀侯向周夷王進讒言,齊侯因此被周夷王活活烹殺。齊人哀之,謚為哀公。自哀公開始,傳九世到齊襄公姜諸兒,齊襄公出兵滅紀國,為齊哀公報仇。

齊哀公被烹殺後齊國經歷了五十多年的內亂。
從公元前883年結為世仇到,公元前690年齊滅紀,將近200年時間,紀酅一直在齊國都城臨淄旁邊好好的,齊國也沒能報什麼世仇,可見紀國當初實力之強。

左傳記載,隱公元年(也就是《春秋》第一年公元前722年)八月,紀人伐夷。看地圖夷和紀的距離。

以上這些,我只想說明紀國在春秋初年是大國!

最後說「鄣」,庄公三十年紀被滅後27年,「秋,七月,齊人降鄣。無傳。鄣,紀附庸國。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小國孤危,不能自固,蓋齊遙以兵威脅使降附。」 O正義曰:《公羊》、《穀梁傳》並云:鄣,紀之遺邑也。《釋例》曰:「劉、賈依二傳,以為『鄣,紀之遺邑』。計紀侯去國,至此二十七年,紀侯猶不堪齊而去,則邑不得獨存。此蓋附庸小國,若邿、鄟者也。」是言鄣為附庸之意。不言鄣降於齊,而雲「齊人降鄣」,又不言侵伐,故云蓋以兵威脅使降附。

事實是:鄣,就是紀的附庸國!


P.S.不要混淆了鄣和紀鄣。紀鄣,東海邊日照南邊紅圈,說是紀國最早的封地,後來才遷到劇的,一直也是紀的采邑,後來才併入莒。


推薦閱讀:

孫臏是戰略家嗎?
戰國時期魚像熊掌一樣稀有嗎?
春秋戰國里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春秋戰國時候的一個故事,可能是東周列國志里看到過的?
為何 「春秋五霸」 中第一個稱霸的是 齊國 ?

TAG:春秋戰國東周 | 左傳書籍 | 東周列國志書籍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