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收購如何轉嫁PE的債權,使之成為被收購公司的債權?
1、假設是PE(如KKR)借了銀行的錢買了公司原股東的股權,這明明是PE的負債,如何變成整個公司背的負債了呢?用的是什麼技術?
2、如果PE成為了大股東(但不是100%股東),且把債權轉嫁給了被收購公司。PE想用整個公司的大部分利潤去還債,小股東可以不答應嗎?
根本沒有轉嫁這回事。舉個最簡單的sources uses栗子:
原來公司有什麼債都是無所謂的,收購後整個資本結構重新strcture了。新的債都是以收購目標公司future cashflow支持的,不存在銀行借錢給KKR當股權的問題,KKR自己會出那200。
小股東如果沒有tag drag還留在收購目標公司里,收購時候就是同意了這種新capital strcture的,公司用自有資金償還利息這種事是最基本的日常經營行為,根本用不到過董事會。
SPV / BidCo什麼的一個收購步驟罷了,一般收購後要不把debt通過back to back shareholder loan推到下面公司里,要不直接合併,其實本來報表就是合併的如果沒有cash trap的話都沒差。
併購貸款一般會放給併購方或者基金下面的spv,這個spv一般會設立在某個跟被收購方稅收協定比較優惠的地區,作為併購完之後的新公司的股東。然後新公司會給股東分紅,spv拿分紅還併購貸款。要是不想拿分紅還就直接合併,把債務下沉到下面公司。
簡單說就是根本不需要轉嫁,承貸主體下沉後就變成了併購後新公司,或者傳統一點什麼都不幹,拿分紅還。樓上的回答不十分準確,LBO的精髓在於用被併購企業的未來現金流來償還融資,增加leverage為的是提高自有投入資金的收益率。典型的操作方式是設立SPV,SPV的capital由兩部分組成,PE(有時候+management)put up 一部分股本,作為share capital,通過銀行貸款和債券等組合融資方式做一部分loan capital,比例(也就是槓桿率)根據交易不同情況有所差異。
最重要的,SPV收購目標公司之後,SPV與目標公司合併,SPV債務變為合併後公司債務,公司經營現金流可以用來償還借款。合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如果沒有做,在中國法下就變成了股東挪用公司資金,可以參考健力寶案。
總的來說,LBO在中國很難實現,原因很多,在此不贅。1、公司向銀行借款後,再借給股東;股東拿這筆錢還之前的銀行借款後,再慢慢還公司借款;公司這時開始向銀行還款。
2、公司當然可以用利潤甚至是自有財產還債。小股東可以起訴要求大股東歸還公司借款,或者要求公司分紅。公司分紅後,由股東償還公司借款,公司再償還銀行,就可以照顧到小股東的利益。
和樓主有一樣的困惑。
1、債權必須在被收購企業,而不是收購主體(企業所得稅、紅利稅等等),否則收購還賺什麼錢,都繳稅了。
2、要達成上述一點,大家說的套路是收購SPV與被收購公司的合併,對此很不理解。要約收購似乎並不能100%收到股權吧?我100買的股票,跌到10塊,你現在20要約,比市價高100%,但我虧損80%,憑什麼非要賣給你?
3、做一個假設:(1)公司的凈資產20億元,按照整體估值100億市值收購;(2)被收購公司存在拒絕要約的小股東,假設持有對應10%的總股本,對應市值10億;(3)收購SPV自有出資10億,融資80億,即合計收購了90億總市值(剩餘小股東10億市值),凈出資10億。結合(1)、(2)、(3),請問,在合併後,小股東持有新合併公司的股權比例怎麼計算?
從小股東角度看,新公司實際上是老公司+90億債務,因此股權比例應該大幅提升;
從收購方看,我朝原企業注資,所以你的股權比例應該大幅下降……
這種悖論如何來解釋?最後按照什麼樣的股權比例來合併呢?
1. 理論,借款並不進入PE,只是PE與銀行談好,借款主體是被併購公司,PE提供擔保,則槓桿變成被併購公司的負債。
2.公司章程或控制股東會表決,讓小股東成為消極股東
不需要吧,收購控制企業後,通過變賣被收購企業資產,取得資金回籠,通過派息或關聯交易等手段將資金打回用於收購標的資產的殼公司,再用於支付各種高息票據或銀團貸款的本息,剩餘溢利即本次運作的利潤。或者標的資產的現金流夠強直接拿出來還債即可。
推薦閱讀:
※為什麼銀行不用同一款自動櫃員機(ATM)?
※一年百萬級別直接個人賬戶轉賬是否會引起洗錢調查?
※為什麼在現代金融體系中,數萬億美元的金錢可以在一夜之間消失導致人們的財富瞬間大幅縮水?錢到哪去了?為什麼不是落入到某個地方?
※什麼叫洗錢?
※什麼是 GP、LP、PE、VC、F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