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陸醫患關係這麼緊張,卻少有大陸醫生如台灣醫生那樣積極質疑醫療體制?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醫務人員一直以來都在對體制內的問題提出質疑。
你看下各大平台上在關注和呼籲醫療體制改革並且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人,都是哪些人。微博上、微信公眾號,包括知乎上,更多的是醫務人員在提出目前體制內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非專業的人根本不了解問題在哪。
作為患者,他們只會感覺自己看病的時候等的時間太久了,只會感覺看病時自己掏腰包的比例太高了,只會感覺醫生態度太冷漠了。他們會有很多歸因,比如來看病的人太多,比如醫生不負責任,比如醫生醫德太差,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現象或者想當然的原因,真正可以看到體制內問題帶來哪些影響的,只能是從業者或者相關人士,這裡面包括醫務人員。
作為一個外行,你現在知道醫生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知道政府投入太低,知道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知道醫生身份不自由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指出這些問題的,大多都是醫生。

有回答說因為相當一部分醫務人員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沒有動力改變和提出質疑。這也是想當然的把醫生,或者高年資醫生和普通公民割裂開了。其實即使是高年資醫生,或者有了高級職稱的醫生,只是在體制內工作的普通人而已,離既得利益者還差得遠。
目前的醫療體制,是一個谷底,對於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最糟的。即使是高級職稱的醫生,他們和其他醫生相比,收入、社會地位和社會資源上都要好一些,但是,如果醫療體制改革的話,他們可以更好,而不是動了他們的利益。而且他們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所以,即使是高年資、高職稱的醫生,也是有改革動力的。
比如政府加大投資,比如醫生多點執業,比如開放醫療市場,比如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技術相關費用,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整個蛋糕做大了,他們不用擔心被年輕人多分一杯羹。
更何況,目前頻發的傷醫事件,也同樣直接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也要改變。

另外,問題說明裡還提到,醫生會不會為了保住飯碗而不敢和政策法規作鬥爭。恕我直言,這種想法很幼稚。和法規作鬥爭,這不就是做違法的事嗎?如果違法被視為是勇敢、正義的,那麼這個社會才亂套了。拍案而起、破口大罵、公然破壞,固然彰顯勇氣;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做法更多的是在向外界傳遞一種信號罷了——那就是,你看,我多麼正義多麼勇敢,敢於對抗強權;而除此之外,對於實際的改善意義沒啥用處。真正做實事的人,會用恰到好處的方法,通過最有效率的途徑去實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簡單的「作鬥爭」。

就我身邊醫生來看,不管年資高低,不管職稱高低,都有醫療改革的要求,都對目前體制問題有自己的看法。每有新的政策出台,醫生是最早知道也是最敏感的群體,他們會提出自己的質疑。
但是,為什麼會讓某些人產生「醫生很少對政策提出質疑」的錯覺?

一方面是醫生髮聲渠道少。現在你能夠在媒體上看到的內容,都是想讓你看到的內容。做媒體的醫務人員很少,他們對醫務人員的了解和普通大眾也沒什麼兩樣,雖然他們有機會做更詳細的調查,但是實際這麼做的並不多。所以以前很多醫療事件媒體報道嚴重失實也是這個原因。國內媒體是黨的喉舌,所以他們只能報道可以報道的東西。我們黨和政府對待政策的態度就是,每條政策都是好的,都是有益的,這是政府合法性的體現。所以,你看到對政策的質疑少,不是醫生不去質疑,而是質疑的聲音沒辦法出來得很通暢。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很多醫生知道通過各種平台發聲,於是你可以看到一些質疑,而提出這些質疑的恰恰多數是醫務人員,因為他們知道哪些地方應該被質疑。
另一方面,就算醫生髮出聲音,其實也就是個小圈子的聲音,就是社會上很小一部分人的聲音,在這個紛雜的社會上,很難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更何況,醫療相關政策的問題,並不是非常直白表現出來的,需要理性嚴謹的分析,甚至還涉及到專業知識背景,就更難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患者感到不公找醫生的麻煩時,做出的出格舉動,暴露出的問題才會更容易被社會上更多的人知道。
粗暴的行為總是比理性的思考和質疑更吸引眼球。

所以會讓人產生醫療體制上的問題都是「唯一」的受害者患者來暴露的,醫生作為既得利益者失聲這樣的錯覺。當然,對醫療體制改革提出有益建議的不僅僅是醫生,還有其他的專業人士,比如從事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他們也在發聲。但是不管是什麼專業人士,他們不是一般的普通大眾,不是拿刀砍人的暴徒。患者粗暴的方式暴露問題,和專業人士長期研究理性思考後給出的質疑和意見相比,在貢獻上可以忽略不計

不管你願不願意麵對,我都相信,創造歷史的,是少部分專業精英,而普通大眾只不過是經歷歷史的籌碼而已。


以上統統私貨,謝絕討論,不贊同的直接反對+沒有幫助,不要評論。我不想說服你,你也不要試圖說服我,大家都節省點時間。


慣例交代下背景吧,我爸是呼吸內科的副高,母親是護理副高,爺爺退休以前是某醫院院長,奶奶是藥劑師,哥哥是某985的醫科畢業,某軍區總醫院三甲,在職研究生,剛過的中級職稱。要是往上數的話還出過御醫呢。

這算是世代從醫了吧?可我這個不肖子孫卻棄醫從文。嗚嗚(┯_┯)

嗯哼,說正事兒哈。 你問醫生問什麼不反應醫療體制問題?

向誰?向上級?

這事兒我爸他們就干過,當時我爸他們院里就是領導不懂業務亂指揮,要建一個新的住院部,他想把那些不需要住院的病人、病人在家自己遵醫囑就能好的病都忽悠過來住院。

可是一沒錢呀,二人手不夠,怎麼辦呢,領導真英明神武啊,直接在老住院部樓上面加蓋三層樓(也不知道城建、設計院怎麼給他下的批文),好樣的,樓蓋好了,護士分一半過來,本來2班倒的,改3班倒,醫生更好辦了,門診部的醫生過來分一分,一個星期七天,一人分一天,雙休變單休了。領導開會還說了,門診部的醫生忽悠一個病人進來住院。按病人的總費用的百分之5提成,嗯,年底結,呵呵。

這一看就是亂搞嘛,醫院裡的醫生不幹了,德高望重的老中醫,輪流勸領導不要瞎搞,領導不聽。
醫生不能看著領導玩兒垮醫院呀。那醫生們只有寫聯名信反映問題,給上級衛生部門咯,基本上都簽了字兒。

你們猜最後怎麼著,這信剛簽完,下一秒就出現在了領導的辦公桌上,呵呵,聯名信的發起人是工會主席,他們倆居然在這些單純的醫生護士面前玩起了政治。領導就對著信上的簽名挨個找著談話。
最後。不了了之咯,領導3年就調走了,任上做個工程,又是撈了個盆滿缽滿。

你們可能會說這個「向上反映」,是革命未遂,上級還沒看見,呵呵,他在任上大興土木,上級不批他敢動?
那麼,我再說一個,我爺爺,當年還在任上當院長(和上面不是一個院),03年左右,國家那時文教衛誰也不重視的年頭,好不容易,國家撥錢了讓基層醫院改善改善醫療環境醫療器械。

本來國家的錢再加地方財政的錢,最多再院里出點錢,差不多可以翻新一下病房,再進口一台設備了,可是那錢呢,到手上只剩……呵呵,每一層都說其它項目缺錢,要建設,說這錢算我們借的,明年還。
可是,國家撥了款,國家要來檢查你這錢有沒有用到點子上呀。
我爺爺就向上級反映情況,說等明年錢全部到賬了在改善吧。
上級領導說,今年建吧,不能讓中央的同志白跑一趟吧,差多少錢,你們先自籌吧。
這基層醫院的營業收入,得多少年才能自籌到哇。
我爺爺就一層一層的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上上級說,讓地方財政扶持一下嘛,老同志,不行,你先找地方借點錢,來年還嘛。
可是,地方財政又不歸你這衛生部門管,人家也說自己沒錢。怎麼辦。
我爺爺,帶著幾個退休老頭,去天安門靜坐了,還絕食了。
他被送回來後,就提前內退了。
我爺爺說,這責任,我不給他們這群娘希匹的擔,我不幹了。
怎麼樣,上級接到問題了呀,上上級接到問題了呀,衛生部也接到問題了呀(嗯,當時部裡面給的答覆是,地方的問題地方解決。),還不是解決不了。

醫療機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自籌,什麼都自籌。
可是自籌是個好事兒呀,怎麼還叫苦呢,因為要在調控範圍內自籌。
不撥款,還要調控。
呵呵,不餵食兒,還要用鏈子鎖著,只能在以鏈子為半徑的圓里覓食。


因為三甲副高以上的都成了既得利益者。其餘的一小部分正努力成為他們,絕大部分則在掙扎著生存。

換言之,有動力改變的,毫無改變的力量,而當他們終於有了一點力量,卻已經沒動力改變了。

舉個栗子,我院幾個頗有點正義感的主任曾向院領導要求提高底層醫生待遇,院領導告之曰:可以,費用從你們科研經費出。遂作鳥獸散。

醫醫關係尚且如此,遑論醫患關係?

一切靠錢動員的時代,幻想是有害的。

目前看來,以後有機會接管醫院的,基本都是醫二代公子們,以及當年的學生會積極分子們。指望他們為人民服務,不自肥,並有膽量挑戰這個體系,是有悖常識的。

而就算是貌似食物鏈頂層的醫院官僚,也只是一幫代理人而已。。

在人口資源不斷向大城市集中的今天,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的基層醫療機構註定破敗

要滿足人們的醫療服務需求,唯一的辦法是擴建醫院,招更多的醫生,要錢

醫生這個好說,可以不斷延長學徒期。參考規培和四證合一。

醫院要擴建怎麼辦?政府是沒錢的。不過醫藥公司和保險公司有錢啊。

問題是,他們的錢不白給,他們是要賺錢的。

醫院的公益性,永遠來自政府的財政投入,政府投入的佔比和醫院的公益性是一致的。

看病難和看病貴,本質上就是公益性下降的直觀體現。

想維持住這個公益性,唯一的辦法是加大財政投入,也就是多收稅。那啥,樓不漲不是說了么,三中全會對於財稅方面的任務很明確。。

至於樓不漲被罵成啥樣,請移步如何評價樓繼偉 2015 年 4 月 24 日在清華大學演講的內容? - 經濟

支撐著現在這些小醫生混下去的,是對未來生活的中產預期

作為這個群體暫時的一分(wo)子(di),我要說,這個群體是沒有希望的。

雖然他們忙著在朋友圈裡各種耍小清新,秀正能量和義憤填膺。

而他們的老師(ban)們,正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中艷羨著國外同行的先進科技,高水平論文和高收入高社會地位,同時還面對著國內日益激烈的業內擴張競爭,職場內的派系撕咬,以及各路資本,官僚,輿論,職業醫鬧和科研壟斷。

全球經濟下行,新一輪科技革命前途渺茫的今天,我不知道這個遊戲還能玩多久。

怎麼辦?請翻開《赤腳醫生手冊》第一頁。。


1.題目本身有問題,醫生一直在呼籲把中醫踢出主流醫療體系,可是無奈中醫腦殘粉太多,題主也未必支持。
2.現在的普通醫生根本沒有說話的地方,提出質疑題主也聽不到。
3.對於舉證責任倒置造成的預防性檢查,我們罵的不少,可惜,不起作用。
4.公立醫院產權是政府的,院長是任命的,醫療人員對院長權力沒有任何約束監督的可能。醫生只是僱員,合同工而已。
5.院長屬於官員,擁有行政級別,對醫院員工擁有絕對管理權。不服可以開除。
6.醫生沒有拒診及罷工的權力。休息權都保證不了,生命權時刻受威脅。
7.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國家投入太少,轉移矛盾,這個醫務人員都知道,也在說,題主選擇性忽略。
8.你見過哪個行業的人出來反對法規和政策?馬上請你喝茶!


還好今天中午不忙。
關於醫院高層的問題算是同意@小迪的說法。
關於他說的基層是否有出路,那是另一回事兒不予評論。
想以我一個一線工作的人的真實情況說幾句。
醫院,你覺得它是個專業機構,實際上還是個行政機構。
專業人員,比方說醫護技師,是要依賴於各種奇葩的行政人員。
我科里醫生太少,倒班倒的醫生們一點私人時間都沒有,包括陪老人和接送孩子,甚至是在家裡做一頓熱乎飯。醫務科表示我們也沒人,你們自己「攻堅克難」。
病房下水不通暢,導致樓下常常漏水,護士們反映了無數次,總務科表示「舊樓水管我們不懂,你們自己攻堅克難」。
電梯壞了,一部分人來不了科室,我們繼續向院里反映,院里修了整整兩周,還沒修好。
護士妹妹要結婚,護理部表示「工作的人實在不夠,現在不給假」。
麻醉醫生用的器械不順手容易出問題,申請新器械後半年後也沒影兒。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試想諸位就醫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上述情況的前半句,你們是把怨氣撒在醫護身上還是……?
是不是感覺事情不嚴重。
不嚴重的事情都解決不了,何況醫改。醫護也都是人,每天被這些雞毛蒜皮磨得根本不想去操中南海的心。
當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特別義憤填膺,上班了之後發現各位老師對這些也不怎麼感冒,有時候念叨幾句,有時候嘆一口氣。我當時不理解。
現在我大致明白了,與其抱怨體制的不公平,不如努力在體制內做到力所能及的。
治癒和安慰病人,開導家屬,和雞毛蒜皮。
也許說話不好聽,社會永遠都是不公平的,有些事你永遠也改變不了。
其實國家不是不重視,地基已歪,房子越蓋越斜,光改造房頂有什麼用,挖地基才是正道。可能挖么?
題主有一句話我十分的不贊成「我覺得作為醫德的體現,不光是治病救人,還應該能夠為了治病救人而與時下脫節的政策法規醫院準則等等做鬥爭,以生命為價值來衡量。」
這句話其實很不負責,題主還年輕還有銳氣。作為我自己來說,我也只有一條命,我也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為救落水者,救人者溺死的不少見報,救人者沒有一個想死。結果呢,到底是給誰帶來了痛苦。

最重要的是,你不可能一直清醒著不麻木下去,即使清醒,也只是自以為的清醒。
一線工作五六年,剛升上主治醫師,感覺剛剛往上爬了一點點。也只有一點點。
看見這個問題,心酸至極。


因為提了沒用
呵呵

不過,其實還是一直在提的

慢慢的還是有改變的


你鬥爭的結果是讓該買單的來買單,他打定主意裝聾作啞,你鬥爭了就改變什麼嗎,炮灰而已啊 。
沒有基層工作人員積极參与的醫改,註定是愚蠢和失敗的。


只是沒公開質疑而已


微博上@吐槽鬼 整理過一個資料,目前各省衛計委一把手外行佔了相當大一部分,所以,我們基層醫生吐槽了啊,只是他們聽不懂或者不屑聽而已。


和[政府機構/國企/其它事業單位]一樣,醫院中也是能適應的上位,不適應的混在底層或者被淘汰。


矮油
反問題主一個問題

題主所從事的行業的各項體制是否合理,題主作為一名普通的從業人員(如果是的話)是否有能力改變之?


我同學曾經帶領他那一批新進職工要求漲工資,結果是工資漲了,但是他被迫離開我們這地,到外省發展去了,原因你懂得...


從制度層面來說,現行制度不管怎樣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就醫需要,矛盾並沒有尖銳到白熱化,跟那些站的高看的遠的不同,老百姓要求的病有所醫沒問題,就醫質量的增長跟人們的就醫需求大致平衡。就醫環境在改善,再更加符合當今實際的制度出台之前,只談應該如何如何,跟何不食肉糜有何區別?上帝要有什麼,便有了什麼,那是上帝。
從醫生自身來說,上升的通道沒有閉合,居於高位者,醫術高超,有各種社會地位和福利,也讓仰視者覺得理所當然,只要我精術敬業,我也行。想吃成胖子,又覺得嚼東西辛苦,自己逼逼,會被別人瞧不起。
對我個人來說,談主義什麼的不能充耳不聞,但是書生意氣害死人,我看提高姿勢水平是正事,不能老想著搞個大新聞。


人都是利己的,大家都一樣。石油石化,四大銀行,計程車公司說過什麼?「你們沒有國家許可賣油/攬儲/uber,是違法的,侵害老百姓利益!」

醫患關係癥結的核心在哪裡?行政壟斷造成效率低下。
醫院和醫生享受著行政壟斷帶來的利益,他們會說什麼?無非就是挨打的時候要警察保護而已,要警察嚴懲打人的而已。醫生不會呼籲破除行政壟斷,反而不斷告誡人們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潛台詞當然就是得來「我」這兒消費)。


6.9
誰改了題目了?怎麼扯到台灣醫生了??
台灣醫生熱衷於投身政治么??這個我真的不了解……
-----------------------------------------原答案---------------------------------------------------------------

因為很有可能他們一旦站出來指出問題,他們就會從體制內變成體制外了。

每個人都要生活

而這種現象也不僅僅只存在於醫務人員中

人性而已。

在整個體制都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只把矛盾集中在醫務人員身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古醫書 孫思邈 千金要方:


「醫有三品,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tt

很多人都提到了,既得利益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任何改革不會去觸動這些人的利益,也很難觸動。哪怕有人提出,我可以犧牲我的利益。但是周圍環境都一樣。你最多只能管到自己的科室,甚至自己的組。

醫院的領導,不懂政治的人當不上,你清者自清,那你最多是個主任醫師。技術大牛,學院派。你能改變分配製度?不可能。

另外,至於社會,國家層面。餵雞委有那麼大的臉?除非對內部醫生,對其他部位矮3分算好的了。有一次,一隊老頭子加上各種專家討論什麼方案,有幾個不世出的都出來了。結果貌似被某院初審的一幫年輕人給否決了。再後來就沒人出來了討論這個了。你們想想,餵雞委都抬不起頭,退休了,搞搞繼續教育,牽頭辦個什麼三甲培訓,弄個必修。全國醫生都給錢。他們會管你這些。記得某年,餵雞委的領導去參加個全國年會,講話講的跟買菜大姐一個水平,你們覺得不給上幾萬能行么?

醫療系統目前是,車頭爛,車廂晃,車軲轆被壓還老想往上竄。


父親是某省衛計委有關醫政方面的負責人,不想惹麻煩,匿了。
之前也有人提到,衛計委中專業出身的人很少。至少在某省,這個情況是屬實的。浩浩蕩蕩二三十個處室,只有幾個是與醫院政策制定相關,裡面真正學醫出身的掰著指頭都數得出來。
更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壓根沒在醫院待過。道理很簡單,學醫學得好的,當醫生比行政收入高數倍都不止,況且一般學得好的都不會願意放棄專業。
很多時候,中央下政策的目的是很好的,但下面就沒個靠譜的執行,因為他們真的不懂。
另外,行政中就算懂的在遇到壞政策是更多的也只能明哲保身,不要說醫生吐槽有什麼用,就算各個衛計委的一把手吐槽也未必有什麼用。很多人專業方面不怎麼行,搞政治鬥爭倒是一把好手。面對自己很難改變的東西,適當妥協才是王道,真的,要不然連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的機會都沒有了。
最後,醫政的複雜之處在於各方的利益太難協調了。可能出乎某些人意料的是,有的時候行政部門並不處於絕對強勢,牛皮的醫院拒不執行政策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總之,這事挺難的,難度遠超有的人的想像。


剛好認識兩岸的醫生。想說題主的註解試圖把大陸醫生不關心政治和台灣醫生關心政治對比起來,但點不對。

台灣有很多醫生從政是沒有錯,但也算不上熱衷吧,有很多醫生熱愛本業堅守本業。台灣整體的氛圍就是對從政不排斥的,所以從原有專業脫離出來參加選舉或者是被政府吸納為部門主管都蠻常見,除了醫生,還有律師、企業家、作家、文藝工作者……

但台灣的醫生從政後好像也沒有特別為醫療制度做什麼貢獻,像現任台北、台南市長都是醫生,醫生這個背景變成了花邊,比如在火車上剛好碰到需要急救的人,回到一下mers病毒要戴多少錢的口罩才有效之類的。

相反的,在台灣為最大的醫療制度-醫保發聲,為辛苦的醫生護士鳴不平的多是非醫生專業的立法委員。

兩岸相比,台灣主管醫療的行政體系中專業人士相對要多一些,所以可能權利侵害的幾率小一些,就是比較成熟啦。各級民意代表都已經足夠代表質疑了,不需要醫生挺身而出為自己代言。

大陸醫生絕對很質疑現在的醫療體系。覺得管理人員不專業,醫療體系不關心醫生收入,勞動強度太高。但同時很多醫生也「適應」了這種有操作空間的體系。

兩岸醫生都很關心自己這個職業的利益,但兩岸的天花板是不一樣的,決定了爭取利益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的答案說,三甲副高以上是即得利益者,小醫生正在努力向即得利益者邁進。這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在醫院中掙的最多的不是領導,這個接診量等都有關係。醫院高層確實待遇比一般醫生待遇高,但也未必高出很多。此外,醫院高層也是從基層醫生做起,大部分高層都是很希望醫生境況得到改變的。如果她們發出呼籲,自己和普通醫生的待遇都會改善的多很多。問題是高層不敢,作為高層,實際上是整個體系的中層,他們要做的是求穩,所以才謹言慎行,生怕出紕漏。而作為底層醫生,為求保住工作,另一方面自己的呼籲也得不到高層和別人的認可,久而久之他們也不會選擇發出聲音。

對於回扣問題,很多年前可能這種情況很多。但現在國家在大力督察藥品回扣,醫生不會冒著丟掉工作的風險,而且越是高層,被他人盯上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關於回扣為什麼會這麼多,曾經看過一句話,「醫生本該掙10元錢,你給了他1元,剩下的9元需要讓他犧牲自己的道德尊嚴得到,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不知對不對,但就我了解的情況看,我國的醫生只是國內的中產階級,部分還不到中產階級。而美國的醫生接近美國的富人階級。收入水平或許顯而易見了。

ps 大家可能認為平日見到的醫生有對患者非常凶,暫不提收入,只是想想如果他一天只看幾個患者;如果診室不像菜市場一樣人滿為患;如果多一些護士維持秩序以確保醫生不充當醫生,護士,秩序協管員三重身份;如果有足夠的安保人員來維護他們的人身安全……那麼醫生會平心靜氣好好說話的。我承認黑心的醫生一定存在,但好醫生絕對是大多數的。在公立醫院我見過的大部分醫生不管外表多強硬,實際做法是忍氣吞聲的。僅供大家參考。


推薦閱讀:

醫院關於孕婦產子有哪些潛規則需要准爸媽注意?
職業是一名婦科男大夫是什麼樣的感受?
為什麼醫生要求重症病人家屬去外面買葯?既然藥品如此之好醫院不通過政府採購統一購買嗎?
在醫院實習,看見患者就心生厭惡,我該怎麼辦?
怎樣看待「病人在高濃度氧艙內吸煙被燒焦,家屬向醫院索賠」?

TAG:政治 | 醫生 | 醫院 | 醫患關係 | 醫療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