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這種工業藝術的模式是否應該推廣?

我不是學美術的,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比較感興趣,也了解了很多深圳大芬村的情況。
有人說:大芬村給世界藝術的衝擊就是把藝術還原成一種低等智力的手工勞動力,而這正是繪畫的本質。
整好看到國畫大師範曾被曝出流水作畫的工作方式,連這種大師都會有這種做法,那是否意味著純藝術創作的繪畫是極少的,而像大芬村這種工業藝術的模式才是美術從業者工作的常態??


從美術史上來看,幾百年時間裡其實大芬村這種模式更加接近職業畫家的發展史,18世紀之前其實是不存在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所有的畫、雕塑、乃至於音樂作品,全部都是訂件產品,也就是說畫家很少是因為喜歡畫畫而畫畫,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和工藝流程決定了畫一幅完整的作品少說1-2個月多的半年1年,畫家是不可能奢侈到自己畫著玩的,必須是一件能得到報酬的工作來維持工作和生計,而畫家在生前絕大多數的收入還是比較有限的,所以一件作品的收入可能要負擔幾個月的全家開銷,在壯年名利雙收的畫家實在是屈指可數啊,當然這些人才有機會有閑暇時間為自己的喜好和品味去創作一些作品。
畫家從這種工匠轉化為藝術家,社會背景還是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文化巨變,當皇室貴族和教廷不再是畫家最主要的買家的時候,消費藝術品的變成新興的資產階級商人和職業人士,這些人的口味比較世俗,那種神話和宗教題材的畫就沒那麼大需求了,所以畫家開始畫一些田園風味和現實主義的作品來賣給這些用戶作為收藏和裝飾品,而以前的訂單畫因為大而複雜,所以製作周期很長價錢又很高,所以私人能買的起的還是少數,而這些普通買家的數量逐漸變多之後,藝術品需求量也變多了,畫家就開始利用各種時間來畫一些同類和系列作品可以作為存貨來銷售,這時候就出現了職業的藝術品經紀人,也就是畫廊不再銷售自己的作品,而是代銷不同畫家的作品,這樣就出現了明碼標價的成品畫,讓大眾消費者可以隨意選購,而不是以前那種周期長價格高的訂單畫。

於是那些畫作銷路好的畫家就會越來越好,又因為藝術品的獨一無二性。,他就可以完全跳出訂單的局限,來專心畫自己的東西,靠的是現有作品積累的口碑和市場價值。創作不為客戶需求而是追求自我審美,這就是從工匠發展到藝術家的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也就是說,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雖然很牛逼,但是按照當代的理論,他們的本質也是技藝高超的工匠,因為他們的所有每一件作品都是根據客戶的要求來做的,客戶出的是丁丁當當的金幣,沖著金幣的面子,叫你改你不得不改,當然大師有自己巧妙的改法不至於敗給客戶糟糕庸俗的審美情趣。

把藝術理論化抽象畫,是典型的「現代性」,是19世紀中期才出現的東西,這時候就出現研究理論和實際畫畫的分成兩撥人的現象,外人當然覺得畫家肯定都是一套一套的理論,美術理論家總也要畫幾幅畫來證明自己的說法,現實往往不是這麼回事,兼顧創作和教學理論的始終是少數人。

當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之後,本來中產階級需要的美術品也向下進入普通百姓的家裡,這時候就需要符合這種需求層次的東西出現,大芬村說穿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美術工作者這個說法是很正確的,所有的美術院校都不可能自詡是培養藝術家的地方,輸送給社會的都是美術工作者,藝術家的道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任何老師都不可能教出一個藝術家。

作為某工作者來說,吃飯當然要吃,所以畫一點商品畫也很正常,如果能符合客戶並不太高的審美要求,大家一拍即合,從經濟層面來說並沒什麼不妥。

當然,歸根到底來說,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歸宿,大芬村的東西肯定是進不了美術館的,找一副合適的放在家裡客廳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作為一個深圳人同時去過大芬村的人可以談一下

大芬村類似於早起美術學徒制的模式,但核心是反藝術的。因為學徒先學技術,再過渡到僱傭繪畫,但最終是創作。它是一個世代相傳的職業,終身性,並且唯一性。與其說是藝術,更像一門手藝。

而大芬村基本是以臨摹仿製山寨現有作品為主,首先技術傳承都是野路子,半路出家的農民小伙,對著描上路,再加上沒有什麼追求(掙錢),更像一個山寨藝術流水線的作坊,總不能說流水線=有設計有想法吧?


大芬村的畫
二人轉小劇場歌手

---------------------
不對,二人轉小劇場歌手還有原創的呢,還出了個二手玫瑰呢
大芬村什麼都沒有


不請自來,個人感覺不是應該不應該推廣的問題,而是在現階段已經有點推廣不起來了。

大芬村起家靠的是人力比印刷機器便宜,可以以比較低的代價做出「手工繪製的」畫面,比起當時粗糙不堪的印刷品來,還是具有比較強的價格優勢的,可現在…………機器性能好了,產能也上去了……價錢卻便宜了……機器印刷品的質量上去了,價格仍然還是便宜的。

而畫工們的創造力卻幾乎為零,另一方面呢,人力的產能極限卻是早早的就探到頂峰了。隨著人力成本的逐年攀升,這種純粹「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形態肯定是要受到挑戰滴~~~~


在深圳,大芬油畫村在著名景點的排行並不靠前,我是經由朋友推薦知道的大芬油畫村。顧名思義,大芬是地名,油畫就是特色了,光聽起來就特有藝術感。

懷揣著附庸風雅小清新的心情,我和室友大表姐一期計划了這次出行。出門前一天,我在一旁坐著看閑書,大表姐負責查看出行路線,計划出行方式。我們倆就萌萌噠出發了。

不曾想,我倆都自動忽略了深圳這急轉多變的天氣,早上睡到自然醒,洗漱吃飯後快十點,正要出門,天啦嚕,外頭下雨了,貌似溫度還很低。我倆很聰明的帶上傘出發了,出門真真的感覺到天氣賊冷,溫度賊低,不過我倆還是沒有回去換厚衣服,天氣冷不怕,因為我們傻吖,說多了都是淚。。。。

好再坐公交一趟直達(請自動忽略36站,坐車一個多小時),我倆在公交車上凍得瑟瑟發抖,相互依偎,終於熬到了大芬油畫村站,下了車,先買了兩杯豆漿壓壓驚,暖暖胃,然後我們就開始凍成狗的奇幻之旅了。

進入油畫村,並不是想像的文藝聖地,你肯定去過茶城、小商品城或者鄭州的銀基、深圳的東門,對的,就是那樣的一家家的商鋪多如牛毛,都是在做油畫生意,將油畫作為經營商品而已,不是很有感覺。

見此情形,我們愉快的直奔美術館,去看免費的展覽,踏進藝術館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了溫暖(室外溫蒂太低了),然後開始專心欣賞油畫,哪裡展覽的油畫大致有九區,作品多以反映人民生活常態為主題,作品都很精緻,但總感覺缺乏新意,可能是因為本人外行,朦朧喜歡抽象畫派,我理解中的繪畫創作是需要有個人想像在的,創作者的想像更能帶動欣賞者的思想流轉,這個傾向與藝術的境界吧。
期間我也拍了幾張喜歡的作品,在此附上。

後來我們順著一條條的小巷子,路過了一個個或奢華或低調的小店。最後來到了一家不起眼但是商業氣息很單薄的畫店門口,老闆很熱情,我們看到的喜歡的畫作,但是問起來都不是原創。真正自己畫的貌似只有一副大樹鮮花題材的油畫,為了支持原創,大表姐很喜歡這幅。我一開始看到這副的時候,純粹就覺得風景還不錯,裝點屋子適合綠色,我們就欣然買下了這幅。後來我和大表姐之間還展開了一場關於支持原創還是支持美的辯論。大表姐認為原創不一定美,但是它始終是完完全全帶有自己標籤的作品。而我方觀點認為:我對於自己的定位是消費者而不是收藏夾,消費就要考慮到消費的目的。我的目的很純粹就是裝飾屋子,讓我看到心情愉悅,所以說能滿足我這一需求的作品我都喜歡,我不考慮它是出自臨摹還是原創。其實二者各有各的道理,支持原創也好,實用主義也罷,只不過是個人價值選擇的結果而已,跟著自己的選擇和判斷走,做自己的主人總是沒錯的。
歸來,已然凍成狗(⊙o⊙)…


這不是繪畫一個行業的問題


比之於常見的藝術區,這裡就像野蠻生長的雜草,前者是萎靡的枯樹。這裡遍地小孩亂跑亂跳亂叫,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售賣作品,人流攢動車馬喧囂,一幅幅作品不是釘在慘白牆上的木乃伊,是在泥塘里打滾的泥鰍。


一張畫,畫100次,然後和你要錢。
感覺大芬村更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水平和精品。。,,,,,,。。
不敢說沒有,
但是的確太少太少了,,,,,,


推薦閱讀:

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里聖母衣服邊上的文字有特殊意義嗎?
同志們這個油畫叫什麼名字阿?這是kindle保護套封面,很喜歡,知道的請解答,感激不盡
問一下這副油畫的出處?
如何從零開始學習油畫?
求教這幅油畫的名字?

TAG:藝術 | 繪畫 | 美術 | 油畫 | 裝飾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