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的關於文學知識普及的書籍可推薦?

作為一個理科生,對語文的學習幾乎僅止於高中了。而且因為所處地區很落後,語文教育非常差。當時上課內容就只有拿著課本讀課文、按照考試題的套路分析題目如何回答,然後就是做練習卷子然後對答案和死記硬背字詞與意思。作文的教育也只是針對高考的套路,完全沒有被建立起一套系統的語文應有的知識。

自己雖也喜歡讀些文學作品,大學時也選過英美文學方面的通選課,但是對其系統性知識了解幾乎為零。比如:一部小說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進行理論分析?有哪些範式?一首詩必要的規範是怎樣的?如果想寫一部小說應該怎樣構建?構建到何種細節程度?對這些問題,幾乎全都一無所知。

站在一個無知的外行的角度,希望能夠了解一些關於這些方面的知識,但是完全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材料來學習。所以希望能夠推薦一些此類書籍。

難度上如果要類比的話,譬如物理方面,對高中生來說,看看費曼講義是不錯的材料,但是給一本滿大街都能找到的吹的神乎其神卻講的偏離了本來意思的科普就不合適,而若給一本量子場論教材,對這個水平而言確實高深且專業,卻顯然也不合適。


我非常反對最高票的那兩位:白落河,和那位著名的匿名用戶。
首先我已假設你們提名的這些書,自己都認認真真地看過至少一遍。
但是,對於一個剛對文學產生興趣,並且顯然已有所思考的青年,你們去推薦各種大部頭的文學史,甚至《文心雕龍》,真的合適嗎?人家要是真的讀了,碰到了問題問你,你打包票能對答如流嗎?我當年的系主任,都很誠實地說他不敢。
《中國小說史略》我也就忍了,李賦寧先生的歐洲文學史,三卷四冊,如果我沒記錯,這是復旦中文系的考研指導書吧?
居然還有亞里士多德的《詩學》?
大神們,我們能不玩嗎?這些書真的是你們要向一個業餘愛好者推薦的普及讀本?讓圍觀群眾「不明覺厲」的感覺真的很好嗎?
最後,白同學把「文學最接近真理這種論調也拿出來擋箭了,我感覺我也不用再說什麼了。哲學歷史法學物理數學生物心理學等等各專業的童鞋們,人家都這麼超然了,你們要去噴的話也別噴得太狠。

在白讀了四年中文系之後,我非常不推薦文學愛好者在沒有足夠閱讀量的情況下,直接去啃文學史、批評史、文藝理論。能夠在閱讀經驗的基礎上有效歸納,形成一個框架,用以獨立辨別文學作品的良莠,鑒賞其中的精華,才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十九世紀文學潮流的變遷,知道浪漫主義的幾大特徵,或知道誰是桐城派的旗手,又如何?
我不問你里爾克在德語文學史上的地位,我只問你:里爾克的《秋日》寫得好不好?好,是馮至譯得好,還是北島譯得好?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只推薦一本書:
克林斯·布魯克斯與人合著的《小說鑒賞》(另譯《理解小說》)。這本書是我高中時代讀的,收穫極多,希望也對你有所幫助。
全書章節表如下:

第一章:小說的意圖與要素
第二章:情節
第三章:人物性格
第四章:主題
第五章:新小說
第六章:小說與人生經驗
第七章:閱讀材料

推薦的關鍵點在於,這本書不是空泛的理論,它強調大量地閱讀,強調回到文本中去。
每章一開始提綱挈領地歸納一些小說創作的基本原則,隨後,附以十來個短篇小說,以實例來說明本章的論點,並另作講解。選文都是實實在在的名家名篇,不是《讀者文摘》上隨便抄來的東西,而且雖然是介紹外國小說,但中譯者的陣容非常強大。
本書按照教材標準編寫,講解簡潔直白,就事論事,沒有雲山霧罩的艱深辭彙,隨舉一例:

本書首版編寫於1943年,作者克林斯·布魯克斯,耶魯教授,新批評的代表人物,畢生致力於文學教育。我為什麼只推薦一本書,因為我相信你看完之後,已有足夠的能力去分辨和探索,為自己設置下一階段的課程。


不邀自出刀。反對@白落河的回答及評論區對《文心雕龍》的說法。
首先你給初入門讀者開這書純粹胡鬧。你學文藝學的是吧?敢請教是哪一位門下?誰告訴你古典文論領域有總結性的只有《文心雕龍》和《滄浪詩話》?別告訴我是你導師說的…
《藝概》被你吃了?《歷代詩話》兩編,《歷代詞話》五大冊,除了嚴滄浪的書都不算了?
其次:學習古典文學,首先一條就是不能先讀《滄浪詩話》,正如學史不能自史論入。這是做學術的基本常識。
第三:系統精讀《文心雕龍》沒有必要?我真是醉了。你知道那叫龍學么?你知道你這話能氣死多少博導?
答題就答題,實事求是點。
題主,古代文學方面你去讀一下復旦章培恆駱玉明的文學史,讀一下游國恩先生的文學史,外國文學方面讀一下朱維之先生的外國文學史,再來補充問題。


無知的話,應該先對文學略有感知。

如果讓我來說,一個初出茅廬的人最初也並不需要急著閱讀「科普性質」的理論批評性的著作。

何況你真的讀了說不定會覺得特別枯燥無味。

重要的是興趣。

到圖書館有關文學的那些個欄目,去看吧,看書側的名稱,看作者,翻一兩頁,然後決定要不要讀。

最初當然最好按照你熟悉的名家作品去讀。

名家就是有名家的好處,他們必定至少在文學或者文學史價值的某一個方面有成就。

就是要讀經典,讀有名氣的東西。

話說回來,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科普一下理論批評的方法,用處不大。理論總是要結合具體的內容方能顯示其意義,否則如果只為了顯示學識淵博或增加談資,其實很食之無味的。

綜上,我的建議是先結合文本去細讀吧,去真正的深入各式各樣的文學之中,然後做具體而微的分析。

另,如果真的特別想系統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倒是可以看一本王曉明編的,《中國語言文學本科必讀書目》。裡面涉及文學語言學各個方面最基礎的文本都列了,可以按圖索驥矣。


作為文學系的學生真誠地給想要深入接觸文學的各位愛好者們一點建議:


對文學的興趣不要通過理論知識培養

對文學的興趣不要通過理論知識培養

對文學的興趣不要通過理論知識培養

(因為重要所以說三遍)


以下是原因,嫌麻煩的可以直接略過看後面的文學體系和書目推薦

自己雖也喜歡讀些文學作品,大學時也選過英美文學方面的通選課,但是對其系統性知識了解幾乎為零。比如:一部小說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進行理論分析?有哪些範式?一首詩必要的規範是怎樣的?如果想寫一部小說應該怎樣構建?構建到何種細節程度?對這些問題,幾乎全都一無所知。

題主前面寫到自己高中就是按照考試套路分析題目(通過語氣推測應該是比較反感的),可是題主現在想了解得東西,就是這個「比如」後面的一串,真的是一個太過龐雜甚至有些無聊的體系。我們一條條來看:
一部小說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進行理論分析?有哪些範式?——涉及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
一首詩必要的規範是怎樣的?——涉及古代文學、古代漢語以及音韻學(這都不只是文學範疇了,還有語言學的範疇)
如果想寫一部小說應該怎樣構建?構建到何種細節程度?——涉及文學創作
每個問題單拎出來後面的東西都一大堆,而且即使題主在題目描述中看起來很感興趣的樣子,真讀起來也未必感興趣。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是理論啊,這些東西比你高中的語文課本還無聊,如果一進入文學世界你學的就是這些的話,文學的樂趣就沒有了。
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從接觸作品和文學流脈開始,再一步步攝入其他理論知識。

---------------------------------------------我是文學體系和書目的分界線---------------------------------------------

排名第一的答主將文學知識區分為文學作品、文學理論和文學創作三部分闡述,已經比較清晰了。其實一個中文系的學生除了學習文學知識還要學習語言和文藝理論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可以幫助你分析詩還有小說、電影等。但是對於初學者,我建議你先接觸作品,再讀幾本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方面的作品就好了,文學大體的體系以及書目如下:

一、文學作品/文學史

1. 中國古典文學
《歷代文學作品選》 作/譯者:朱東潤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求2008年版的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的目錄啊(這是目錄)
《中國文學史》 作/譯者:袁行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學史(這裡面是目錄加內容,很全)

2.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 作/譯者:錢穀融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必讀書目(裡面是目錄)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作/譯者:錢理群等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中國當代文學史》 作/譯者:洪子誠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文學史

3. 外國文學
《世界文學簡史》 作/譯者:李明濱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文學簡史_百度百科

4. 戲劇影視文學
《中國戲劇史》 作/譯者:葉長海、張福海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世界電影史》 作/譯者:[美]克里斯汀·湯普森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電影史》 作/譯者:李少白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文藝理論/藝術學理論

《文學原理》 作/董學文、 張永剛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美學史》 作/ 譯者:李澤厚等 出版社:中國社科出版社
《西方美學史》 作/ 譯者:朱光潛等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藝術學概論》 作/ 譯者:彭吉象等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我是使用方法的分界線---------------------------------------------

只看書目就去傻傻看書的那些人不要怪我╮( ̄▽ ̄")╭ 我就是故意把使用方法寫在後面的,誰讓你閱讀不認真= =
上面列出的這些書不能幹讀的,只是書目參考
怎麼用呢?

1. 結合作品讀文學史,了解文學流脈
文學作品一定要與文學史的部分結合來看,可以先看文學史了解大體流脈,然後從文學史裡面找作品來讀。
也就是說,所有關於文學史的書是讓你了解寫作背景和作品風格的,但是否是這樣主要是通過閱讀作品去檢驗。建議先讀作品,再讀文學史深入了解作品,然後再讀作品。這樣你就知道什麼時期的作品有哪些風格有哪些啦~
注意:主要不是書本身,是書中提到的作品!!!
主要不是書本身,是書中提到的作品!!!
主要不是書本身,是書中提到的作品!!!
這樣讀完一本文學史相當於你讀完了《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魯迅、沈從文、蘇童等等……

2. 文藝理論/藝術學理論慢慢攝入
理論的部分比較艱澀,可以慢慢去讀,不要一口吃個大胖子。以調劑的方法研究才能從中體會到以理論體系研究文學、美學的方法,這個其實不是非文學系學生學習文學的重點,當做調劑看看就好。

最後:
其實我覺得對於文學,沒有人是外行。文學不是科學,它是藝術、是生命。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不要讓理論把欣賞文學的心固化。有時候純粹感受文學作品,不去糾結要如何科學深刻高逼格的分析它反而更好。走進文學,你會發現文字有它自己的溫度和氣息。


上面推薦的,很多面大學裡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書籍,我作為文學系的學生,我想跟你說,那些書要慎重考慮。比如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有四本,而且太理論化了,如果你真的要看,我覺得還是配上兩本歷代文學經典導讀。其實,對於文學史,我想向你推薦木心的《文學回憶錄》,除此之外,你最好讀一下中外名著。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會勾起你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的,你一邊讀,感覺木心就在你身邊娓娓道來各種各樣的故事。


《西方正典》哈羅德·布魯姆
《為什麼要讀經典》伊塔洛 卡爾維諾
《小說的藝術》米蘭 昆德拉
《論小說的藝術》大江健三郎(這本很難找)


有年頭的答案,歡迎補刀挖坑,但誠懇您眼光開點,拿出點乾貨出來,補的太水就別補了。我這人比較平和,答題意在討論交流,您要金閃閃光芒萬丈的出場,挖導師啦,壓書目啦,還有氣死XX啦,只能說您開心就好。

不喜歡較真,就喜歡講理。如果小氣量給您造成了不便,那你咬我來啊。
歡迎拉黑,您黑死我也不耽誤我吃肉。

順便一提,正如文中所寫,如果你好好看的話,用小學生的中心思想概括一下:

文學沒有正宗,它是一個寬容的結構。

從來只答建議,知友腦子又不是讓你吃了,要反對要棄用早動手了,用不著您旗幟鮮明。

本篇答案不會刪除,一是只提供啟發,大家有所思考就好;二是刪了您反對什麼去啊?

非常感謝大家,下面請繼續觀看。

——————————————————再次補充的分割線—————————————————

重申一下,這篇回答有文不對題的嚴重毛病,因為答主的重點不在「普及」二字,而是如何學習文學。普及是點一點就能懂,學習需要做筆記需要思考,這是區別所在。所以,所有推薦書目,都基於學習的目的,而不是刷。

然後,非常反對【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再去學習理論和文學史】以及【我學文學知識的目的就是判斷一個作品好不好】,抱著這樣的想法看待文學,只能說是不成熟,或者膚淺,或者絕對的錯誤。

文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作品只是一環,文學學習最大的好處是開闊視野,是促進思考,因為文學最接近真理,因為文學所指向的都是普世價值和終極關懷。故而,掌握多少史論和理論知識,對一部作品的閃光點如何說得頭頭是道,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文學的框架,有文學的心靈結構,有文學這個【維度】。

舉個簡單例子,看了《V字仇殺隊》你可能對那句牛逼的台詞無法忘懷。
而看過《1984》和《動物農場》之後,你就開始思考反烏托邦和極權、平等等一系列生存問題了。至於這兩本書到底處於什麼文學地位,寫得好不好,譯的好不好,其實無所謂,因為它不屬於你,經過思考的才屬於你。這並不像理科知識,你知道或者背下加法減法它就變成你的武器了。

說的有些多了,但本來就是可討論的一個回答,答主這裡努力用廢渣的表達能力把話說的明確一些。至於遭到炮轟的《文心雕龍》和《詩學》,我真是沒什麼可辯解的,很難么?很不好看么?是,確實不好看,答主表示自己也看不完。但是,還是要硬著頭皮看,每每有所思考,都要回到這兩本【工具書】中尋找資源,尋找啟發。《新華字典》我們都背不下來,有的字也都不認識,但從不耽誤我們去使用,不是么?文學原典即是如此,重在借書思考,而不是讀其所言。既信書,不如無書,在文學裡尤其受用。

——————————————————補充分割線————————————————————

沒想到已經有這麼多人關注,我覺得題主的問題確實非常好。以下回答是根據答主的文化偶像諾思洛普·弗萊的部分理論闡述的,秉持的基本原則就是去神秘化和感性化,就像很多同學單單懷著一顆文學夢想就要搞創作甚至當全職作家,對版權法和商業規則卻全然不知,這真挺悲哀的。

文學,毫無疑問是藝術,是靈動的,是生命,但是當你學習它的時候,必須要把它看成框架、看成和生物學一樣的科學,從而站在一個制高點宏觀把握(弗萊的向後站)。所以,就重要程度而言對文學知識的認識要大於對文學知識的學習。如果一味把文學當做是感覺學,用心觸碰,始終留著它的朦朧面紗,反而非常不利於對知識的吸收。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推薦木心《文學回憶錄》的原因。因為它太過隨性,它把文學柔軟化了,以此為起點很容易產生對原典及原著的認知偏見。雖然不是絕對,但毫無疑問是有影響的。

——————————————————————————————————————————
看得出題主的態度非常認真,頗有感觸,想編輯個比較優質的答案。但是一是問題太大,很難有個準確的切入點,二是學力有限,只能儘可能談一些經驗和看法。

在推薦相關著作之前,需要進行一下分析。這個看上去不太重要,但搞清文學專業到底學了什麼,應該以什麼態度入門,這畢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補充,以下所有論述都放在這個重點上,推薦的書目基礎要求相對較高,但並非完全沒有可操作性。如果只是希望建立個結構體系,請跳躍至最後一段。

先破題,題主所說的的「文學方面的知識」細究的話其實是一個很難定義的東西,就像物理一樣,你可以明確地判斷出某一類知識是否屬於物理,但是卻無法摸清物理這門學科的邊界。文學更是一樣,關於文學是什麼這一問題始終聚訟不已,爭論已經持續了上千年,特別是當下「文學到底是否等於文化」這一泛化趨勢,更是處於白熱化的討論中,無從蓋棺定論。所以在這裡,首先根據題主所列舉出的幾個例子,簡要的區分一下「文學知識」的構成:

第一,文學作品知識
一般非本專業的文學愛好者,基本上所接觸到的、所喜好的都是文學作品,古今中外各有所好,進一步會對作品或其作者深有感觸,可以寫出一兩篇優質的讀後感,或者結合作者的身世進行一下分析,這些都是屬於愛好範圍,基本沒有什麼專業的門檻。但是,如果試圖將自己的讀後感推而廣之形成有研究價值的解讀,那就需要一些專業技能的輔助了——這裡的專業技能概念比較寬泛,舉例的話就包括文學史、文學理論、美學理論、語言學與修辭學,更進一步,則需要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對於科幻作品更需要理科方面的知識了(雖然科幻作品屬於邊緣文學,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FE:對於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你可以簡要的分析高老頭這個人物形象,有什麼性格悲劇,有什麼弱點,其下場又是什麼導致的。但是如果要徹頭徹尾的分析,就需要從法國的政治社會背景,巴爾扎克本人的成長經歷和寫作經歷入手,甚至說,法國乃至歐洲誕生開始的歷史都需要了解。最後一條,尤其體現在古希臘史詩或悲劇作品中,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和伯里克利黃金時代如果不甚了解,那麼就會丟失很大一部分信息要素。

因此,雖然大家接觸的最頻繁的就是文學作品,但真正要對作品進行科學性解讀,可以說算是整個文學學科的終極目標之一。無論是文學理論還是修辭學理論還是文學史,這些都是進行作品分析的前置條件,是你所積累的武器庫。而如何看待作品,也就是普通讀者和批評家的分水嶺。故而題主的第一個問題,要留到最後。

第二,文學理論知識
先介紹一下,我的專業叫「文藝學」,也就是文學學,有三個主要方向:文學史、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文藝學是文學專業里最具有普遍性、最抽象、最概括的專業,而我們所主要進攻的東西就是文學理論。

我們專業的老師總是強調,文學與科學不一樣,它是偽科學。也就是說,文學無法被證明。這些文學理論一大部分是從其他兄弟學科那裡借來的,另一部分則是自我經驗總結。首先,文學這東西誕生於哲學和神學,無論是古希臘還是中國,文學最初都沒有獨立地位,所以它的知識構成非常複雜,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無一不是文學理論的內容。FE,柏拉圖是公認的大哲學家,但是它的《理想國》里卻提出了最早的文學理論「模仿說」,同時這一文藝理論又與他的理想國的政治學有關。所以,文學理論的知識包羅萬象,沒有純粹的「理論知識」這個東西。

其中最緊密的,就是哲學。所以如果想要系統的學習文學理論,就必須從哲學開始。無論是起源(古希臘哲學)還是古典高峰(德國古典美學)乃至20世紀之後各種理論百家爭鳴(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哲學還有人類學理論,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學觀)。因為文學的主要方式是隱喻表達,是形象思維,它不直接說我要做什麼,而是展示我做了什麼,因此它需要哲學進行總結和支撐。所以這裡答主建議,掌握文學知識最好先把西方和中國的哲學(特別是古典哲學)理一下,有益無害。

之後要說的是,文學理論只是一種猜測,它彼此是互相鬥爭或者完全相反的。比如關於文學起源,就有巫術說、功用說、遊戲說、模仿說一大堆理論,因此學習文學理論,不要太較真,思想必須開放,必須將這些東西看成一個系統進行綜合。題主所說的「範式」一說也就不成立了,文學沒有正宗,它是一個寬容的結構。

第三,文學創作知識
這裡想糾正很多人的觀點,文學創作等同於文學理論或者文學閱讀,這是一個純粹的誤解。搞創作的文學批評家少之又少,創作理論是文學理論中最沒科學性的一部分,比如「風格」這個東西的定義,就是一個勉強的總結,根本沒有任何支撐(說白了就是廢話)。也有很多批評家或者作者試圖將構思啊、如何用詞啊、怎麼陌生化啊弄成系統化的理論,但最終毫無疑問全部失敗。套用柏拉圖的觀點,詩人就是詩神憑附狀態下才能寫出詩,根本沒有辦法用哲學解答。

因而答主所說的如何構建一部小說,構思到什麼程度,這在文學理論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什麼叫情節,人物的作用,視角人稱的作用,但是具體操作上沒有人能說明白。當我們看到一篇絕妙的文章,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對它進行理論分析,會知道他用了「通感」的寫作手法,但是用通感的多了,都是荷塘月色么?顯然不是。某種知識一旦只能個性化存在,那它就無法形成知識,只能成為所謂「詩神」。

非常巧的是,答主就是一個小說創作者,雖然只是發表過推理懸疑或者青春文學等類型化小說。我一直都在思考,我所學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到底有什麼關係,於是我試圖用巴赫金的一些小說理論創作一篇小說,結果乾巴巴的,還不如靠腦海里自己想像的。所以題主第四個和第五個問題,只能通過一次次的訓練和摸索,親身創作親身體驗,才能有所收穫。

說了太多廢話,最後推薦一些我覺得較為有幫助的書。這裡本著的原則是,盡量將知識結構拆開,一本書補全一個方面,雖然要求較高,但非常紮實,要比讀一本大百科效果好的多。
btw,因專業原因答主傾向於推薦西方論著

1、張志偉《西方哲學十五講》、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
哲學通俗讀物,重要性上文已經提到。
2、《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M.H.艾布拉姆斯

文學理論類,定義為正統什麼的不太科學,但乾貨確實多,真的多。
3、劉勰《文心雕龍》,嚴羽《滄浪詩話》
中國古典批評只推薦這兩本比較有總結性的。
4、《西方正典》,哈羅德·布魯姆
較難啃,但包涵了布魯姆對西方几千年經典文學的解讀,即便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仍然值得一看。
5、《詩學》,亞里士多德
西方詩學的開端,重要性不言而喻。難懂,難讀,但不代表沒有普及的價值。
6、補充一個賣萌的,《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傑里·克里夫
當然不能當成一讀就會寫的萬能指南,不過裡面一些指點對試圖寫一點東西的同學很有幫助。

以上基本都屬於專業內的初級讀物,但是對於非專業的來說有一定難度。這裡推薦,一定要配合評論或者筆記來讀,其他人的自己做的都好,一定要精讀,甚至反覆讀。文學理論類的東西,頭一次都是雲里霧裡的,很容易產生厭惡情緒直接扔掉。那樣就比較可惜了。

BTW,其實還有一種更快捷高效的辦法,就是看教材。《西方文論史》《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批評史》等等都是非常全面且易懂的可讀材料,具體的就不列舉了,各大教材區均有銷售。最後,如果看完以上仍有興趣,不妨選擇一個流派或者一個時代進行單獨研究,文學裡一把抓基本是不可能的。


好可怕,大家推薦的書太高大上了,作為理科生想提高語文水平(注意不是文學水平)
強烈推薦這幾個人的書
葉聖陶 夏丏尊 呂叔湘 周振甫
代表作如:葉夏合寫的《文心》 葉夏合編的《國文百八課》 呂叔湘的《語文xx》書本,但注意很多版本有重疊內容 周振甫的《詩詞例話》
至於文學水平,中國古典文學可以看看葉嘉瑩先生的書 代表作 《唐宋名家詞箋注》
中國現當代的文學理論類書不用看,因為無非是繼承與批判古代文學,吸收與批判歐美文學,以及高大上的馬克思主義
外國的其他人提到一些,我不了解,就不談了
那個,今天得了一個贊,就加點料吧。
可以看看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先生合著的《解讀語文》
可以看看孫紹振的《名著細讀》
可以看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可以看看鐘嶸的《詩品》的序
看看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


鄙人也談一些淺見。
所謂文學,及藝術的一種形式。看待文學,藝術也應該用文學的,藝術的視角來看待。所謂外行不外行,對於文學藝術來說,就是「是不是文學(藝術)的」的問題。
題主喜歡文學是辛事,然在我開來,最大的問題不是文學知識的普及,而是題主你看待文學的視角有很大的偏差。

「一部小說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進行理論分析?有哪些範式?一首詩必要的規範是怎樣的?如果想寫一部小說應該怎樣構建?構建到何種細節程度?」

試想,真正愛好的文學的人會這麼說嘛?文學家會這麼問嘛?研究文學的人會這麼問嘛?


藝術不是科學,藝術研究與科學研究也不一樣。


推薦書目什麼的,其實也不用太在意的,所謂的「名著」,沒有一個藝術家讀完過,就是研究文學的人,也沒人讀完過。在這裡答題的人有人讀完過,讀明白了他們推薦的書目嘛?


我們愛讀書,就是因為喜歡書中的內容,而不是別人說這是你的必讀書。教科書不就是必讀書目之一嘛?


我就愛讀木心先生的《文學回憶錄》,有木心先生的氣質在那裡吸引我,我也愛讀昆德拉,道理講起來一套一套的。


不是說讀了書就是內行了,只是認識幾個字罷了。莫言先生沒讀完《百年孤獨》就已經明白了文學,此後十幾年也終究沒讀完過。


當然,從來也沒有答案我們該幹什麼。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是,有感覺,喜愛,便去做吧,愛讀什麼就讀什麼,讀認為自己是好的東西,自己是不會騙自己的。
慢慢的,如果你是真愛,你會一路走來,如果無緣,你也會漸漸消失,笑忘自己的提問。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阿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宇文所安《劍橋中國文學史》


如果題主想轉文學系或者類似的目的的話我推薦第一名答案。

如果不是的話。。。看書就好了啊,文學方面了解什麼科普知識?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爾是學醫的好嗎?想看文學看文學書就是了,難道還不夠你爽的嗎?

恕我個人YY想要了解這方面的系統知識的唯一目的可能就只有在別人面前唬人了,從文欄位落句式角度分析一本書,一篇文章,反正別人也聽不懂。

說真的,我不覺得中國的語文教育有著普世價值,中高考作文題完全不考邏輯的縝密性,只看字好不好,詞用的優不優美,老師這麼考,老師也這麼教。

我之所以討厭語文就是因為這麼乾等於要我猜出題老師的心思,或者改我卷子的老師的心思,這給我一種我仰望著一種大爺的感覺,吃屎吧你!不僅作文,閱讀也是這麼個破玩意。

最近我考研看到推免生可以任意分配到各個專業根本不固定,讓我知道很可能我考到第一名人家也不要我的時候這種感覺又來了。


西方文學方面我強烈推薦一本書!!!
《西方文學之旅》,徐葆耕,河北教育出版社
分上下兩冊,從希臘神話開始,將西方文學一路講下來。
不是什麼專業性的書籍,有點普及性味道,所以非常好讀,非常適合題主這樣的入門者。
既有對文學作品本身的評價,也有對文學理論的涉及,也符合題主的要求。
我高中在學校圖書館看的,然後一直念念不忘,上了大學之後自己就去買了,雖然後來我轉戰中國古典文學去了,但是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地位永遠不變!為我開啟西方文學的大門!
呀呀說得我又好想再去看一遍了。


我不明白為什麼樓上如此多的人旗幟鮮明的反對袁行霈的文學史的書。

我覺得了解某事物的最好方法即是首先掌握理論。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應該好好學習語法嘛?如果只有單詞和句子的話,一般人很難做到舉一反三吧。閱讀文學史系列書只是因為可以粗略的掌握文學發展的脈絡,甚至對於中文專業的人來說,也只需要不求甚解即可。哪有對於理科生苛求一說呢。我建議讀文學史,僅是覺得可以提供思路以及閱讀書目罷了。


以上11月10日針對反對閱讀文學史的答者更新。


私以為,如果想好好地了解一本書的話,就好好看序。如果是他人作序的話,一般來說,序里就會涵蓋了對於作者風格基本評價,內容的簡要概括偶爾還會有更進一步比如作家間的分析。

如果是想系統地了解文學的體系的話。我倒是覺得幾本中文系的『史』類教科書是不錯的選擇。不一定非要看出個什麼結果,但是可以宏觀上把握文學的脈絡。文學理論方面,同樣推薦中文系課本,門檻不高,通俗易懂。

若是說推薦書目的話,可以推薦的太多了。我也就不一一推薦了。

個人經驗是,我在看書時會首先從自己感興趣的作家開始讀,包括他的小說,散文,訪談等。然後溯著他推薦的作家或者是作品來看。這樣下去,一般來說總有好書可以獲得。

希望能有所幫助。^_^


謝謝物理大姐姐 @AI Euler 和物理狗哥哥 @王二小 的邀請~~
時間倉促,簡單推薦幾本我很喜歡並且沒有和其他回答重複的文學類讀物。。。
————————————momoko warning————————————
我對[知乎語境下的文學知識普及]的理解是[廣義文學修養的體系構築],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西方文學][文學理論][文化現象]等等。當然我的概念定義和分類標準是很值得懷疑的。同時旨在迎合貴問答社區的高逼格口味。
————————————————————————
[中國古代文學]:
這個任務還是交給山城吳彥祖比較好。。。畢竟他是打過我臉的男人。。。在此我就不嘩眾取寵了(手動斜眼)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代小說史 (豆瓣)
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顛覆了大陸主流現代小說研究的官方腔調,換之以輕蔑嘲諷的調侃口吻。狠狠地扇了1917-1957這四十年間共產主義小說一耳光,並且給張愛玲、錢鍾書以合理的評價。(夏爺爺肯定暗戀張愛玲。。。)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 (豆瓣)
文本解讀比較深刻,行文情緒比較克制。(但是八卦的我還是從字裡行間讀出了他對蕭紅的偏愛。。。)
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 (豆瓣)
王德威就是逼格的代名詞。。。
[西方文學]: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豆瓣)
二十世紀西方現代派。(以後再逼逼後現代,先想想什麼是現代派。。。)
[文學理論]
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 (豆瓣)
專門有一個系統論述先鋒派的章節,你就說這逼裝的夠不夠吧。。。
[文化現象]
時代精神 (豆瓣)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膜拜商業英雄的時代。(語言簡潔、活潑。但由於後現代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內涵的貨色,所以深度肯定遠遠不及上述。。。)


為何薦書貼總會變成裝逼貼進而變成撕逼貼。


龔鵬程的《文學散步》

酒徒劍客仙家, 博士經生教授 ,中國第一才子,文學理論方方面面,舉重若輕。


我覺得毫無疑問,讀文本是比較有趣的,但是都文學理論是比較枯燥的。文學理論其實就是一種方法論,簡言之給你一個解讀文本的方法。用文學理論去解讀文本就是給讀者提供了更多角度的解讀,不存在對錯。舉個例子,華茲華斯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也是浪漫主義詩歌,但是我也可以用形式主義(formalism)來分析,如果我用不同的理論去分析同一個文本那麼我對文本的解讀就很多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文學理論書,我的老師推薦的是Peter Barry的Beginning Theory.這本書廣闊的概括了一些重要的文學理論,而且寫的也非常淺顯易懂,看過之後可以幫助你在不同視角下理解文本,但是不可能用於學術寫作。


你的問題是,小說是什麼?可以分解成什麼?怎麼寫小說。
解釋這些問題的有兩種書:
一種是敘事學: 這個是比較學術的解釋。從整到零的分解。可以參考市面的敘事學教科書。
另外一種就是小說教程:這個比較實用的解釋。從零到整的組合。可以參考《創意寫作書系》和各種劇本創作教科書。

其實,整體的知識網路是簡單的,不會比學一門編程語言難。但是,書籍很多,術語不統一,內容互相覆蓋,卻又各有新意,所以閱讀量比較大。


木心《文學回憶錄》


《夜航船》 明 張岱,包羅萬象,前提是要能看懂半白話。


推薦閱讀:

想自己學習舞台劇和話劇的知識看什麼書籍比較好?
你有哪些每年都要看一遍的書或電影?
有哪些關於瑜珈的書籍可以幫助更好的學習和練習瑜伽?
國外有哪些經典素描教材值得推薦和學習?
如何客觀地評價《金瓶梅》?

TAG:書籍推薦 | 文學 | 文學鑒賞 | 文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