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里有哪些有趣且可以體現當時名士風範的片段?
最好是能表現當時的名士風範的~
我們能從魏晉人士贊美名士風流的辭句中一窺其風度。以下錄自世說新語賞譽篇,人名從略,反正你我都沒見過。 ; )
其中或許有溢美之辭,但亦可見時代風尚。遺憾今天不再有人這樣內涵地誇獎別人了。
器量弘曠 清遠雅正 疎通高素 虛夷有遠志 爽朗多所遺
神氣融散 入理泓然 精神淵箸 嶷如斷山 巖巖秀峙 壁立千仞
朗朗如百間屋 灼然玉舉 章清太出 性至通而自然有節 在林澤中為自遒上
神意閑暢 器朗神儁 清辭簡旨 任心獨往 風期高亮
胷中無宿物 亭亭直上 羅羅清疎 非淵靜者不能與之閑止
頗曾見如此人不?蕭灑相遇 愔愔竟夕
如遇七賢必自把臂入林 風氣日上 足散人懷以前自己上世說新語課時整理著玩兒的,
抱歉當時只是娛樂用,沒註明原文,以後補充哈~
一塊烤肉的故事
顧榮在洛陽,有一次有人請客,他發現烤肉的人看起來很想吃烤肉,就把自己的給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話他,顧榮說:「哪裡有成天烤肉,不知道肉味的呢!」後來他遭亂渡江,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自己左右。顧戎問他為什麼,才發現是當年吃烤肉的那個人。
罰你喝酒吧
謝奕做剡縣縣令,有一個老頭犯了法,謝奕覺得他太老了,不知道怎麼罰,就罰他喝酒吧!老頭大醉酩酊,他還是繼續罰。謝安當時七八歲,穿著藍布褲,坐在哥哥膝蓋上,說:「哥哥!老人家多麼可憐,你幹嗎這樣!」哥哥臉色緩和,說:「阿奴想把他放走嗎?」於是就把那個老人打發走了。
小老鼠多可愛
晉簡文帝當撫軍的時候,不擦自己坐床上的灰,因為他喜歡看小老鼠在上面爬來爬去的腳印,覺得很好看。有個參軍看見老鼠白天出來,拿手板把老鼠打死了,撫軍很不開心。
孔雀是你們家的鳥
梁國楊家的兒子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訪他爸爸,爸爸不在,就叫兒子出來給客人擺上果品。果品裡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應聲回答說:「沒聽說過孔雀是你家的鳥!」
叔叔你幹嗎這樣
太尉庾亮長得好看,人也穩重,當時人們都覺得他很假。庾亮的大兒子只有幾歲,從小就很穩重,人們知道這是天性。溫太真曾經躲在帷帳後面,嚇唬他,這小孩神色恬然,慢慢地跪下問道:「叔叔,你幹嘛要這樣?」大家認為他的氣質不亞於庾亮。
鱸魚膾是很好吃的
張季鷹在洛陽看到秋風起了,想吃老家吳中的菰菜羹和鱸魚膾,說:「人活著嘛最重要的是開心,怎麼能遠離家鄉,到幾千里外沽名釣譽呢!」於是坐上車就南歸了。不久齊王敗,人們都覺得他真是見機啊。【盡西風季鷹歸未啊
我本來就很白
何晏長得好看,臉特別白。魏明帝懷疑他搽了粉。當時正好是夏天,就給他吃熱湯麵。【什麼心態】吃完後,大汗淋漓,何晏自己撩起紅衣擦臉,臉反而更白了。
被圍觀死了
衛玠從豫章郡到了京都,人們早就聽說他,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身體受不了,終於形成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看死衛玠了!」
他喜歡聽驢叫
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到安葬時,曹丕去參加他的葬禮,回頭對以前一起玩的人說:「粲喜歡聽驢叫,咱們一人學一聲,送送他吧。」於是大家一人學一聲驢叫。
新娘長得丑
許允的妻子奇醜。交拜禮結束,許允就再也不肯進新房了,家裡人都很擔憂。有位客人來看許允,新娘便叫婢女去打聽,婢女說是桓范。新娘說,不用擔心,桓氏一定會勸他進來的。桓范果然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個醜女給你,一定有深意,你應該看一看她。許允就進了新房,可是一見新娘他就想出去。新娘料定他這一走再也不可能進來了,就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允便問她說;「婦女應該有四種美德,你有幾種?」新娘說:「我缺少的只是容貌罷了。可是讀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您有幾種?」許允說:「樣樣都有。」新娘說:「各種好品行裡頭首要的是德,您愛色不愛德,怎麼能說樣樣都有!」許允聽了,臉有愧色,從此夫婦倆互相敬重。
你還不如你爸呢
王廣娶諸葛誕的女兒為妻,進入新房,夫妻倆剛開始說話,王廣就說:「你神色卑下,很不像你爸爸諸葛誕啊!」妻子說:「大丈夫不能像你父親王凌,卻要求婦人和英雄豪傑並駕齊驅!」
我跟你說什麼來著
賈充的前妻是李豐的女兒,李豐被殺後離了婚被流放。後來遇到大赦回來,可是賈充又已娶了郭配的女兒。晉武帝准許他兩個妻子都留下。李氏不肯回到賈充的住宅。郭氏告訴賈充說,「我想去看看姐姐。」賈充說:「算了吧,她剛介有才氣,你不如不去。」郭氏不服,帶了一個規模盛大的儀仗隊還有很多侍婢。到了李氏家,郭氏不覺腿腳自然彎屈,便跪下行再拜禮。回家後,告訴了賈充,賈充說:「我跟你說什麼來著!」【sigh
任誕篇里多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的事兒- -
阮籍喜歡東平的風土,就去做東平太守了。知道步兵校尉廚房裡有幾百斛酒,就去求做步兵校尉。
劉伶有時在家裡赤身露體光屁股,有人看見了就譏諷他。劉伶說:「天地是我的房子,屋子是我的衣褲,諸位為什麼跑進我褲子里來!」
阮咸喜歡姑姑鮮卑族的婢女。在給母親守孝期間,他姑姑要遷到遠處,把婢女帶走了。仲容知道了,趕忙借了客人的驢,穿著孝服去追她,兩人一起騎著驢回來。他說:「人種不能丟掉啊!」
不過也有很多人喜歡的一條: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傷惶,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要是當初我嫁了你弟弟
王渾和妻子鍾氏在一起坐著,看見他們的兒子王武子從院中走過,王渾高興地對妻子說:「生兒如此,足慰人意。」他的妻子笑著說:「如果我當初嫁了你弟弟,生的兒子可不止這樣哦~」
這事兒你不能幫忙
晉元帝皇子降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賞時說:「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下沒有功勞,卻辱蒙重賞。」元帝笑著說:「這事難道能讓你有功勞嗎!」
非常喜歡王子猷的文段,故補充。
1.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2.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3.王衛軍云:「酒正引人著勝地。」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世說新語·棲逸》有一則寫阮籍善嘯,長嘯一聲,百步方外都能聽到。有一次蘇門山中,來了一位真人,樵夫等圍觀群眾們都議論紛紛,阮籍也湊了個熱鬧。這位世外高人盤腿坐在一塊岩石上,阮籍就爬到他對面的岩石上坐著,想找他聊天。聊三皇五帝,對面理都不理,聊儒道之術,對面應都不應,寂靜得像一塊石頭,沒有半點回應。
阮籍很沮喪,便長嘯了一聲。對面石頭上的高人過了一段時間,終於有反應,說了一句「可更作」。再來一次唄。阮籍也沒脾氣,令嘯便嘯,嘯完就下山了,下到半山腰,高人終於發功了,「聞上口酋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整個山谷響徹了真人的嘯聲。
兩個人,三聲長嘯,四周俱岑寂,猶如一部文藝片。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這就是魏晉風度吧。
王子遒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荀巨伯不棄友
荀巨伯遠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裡。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快點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道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裡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城內,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麼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一個人。我願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的是有道之國啊。" 於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為卿做驢鳴
孫子荊倚仗自己有才能,很少推重並佩服別人,只是很尊敬王武子。王武子去世,當時有名望的人都來弔喪。孫子荊後到,對著遺體痛哭,賓客都感動得流淚。他哭完後,朝著靈床說:「你平時喜歡聽我學驢叫,現在我為你學一學。」學得像真的聲音,賓客們都笑了。孫子荊抬起頭說:「讓你們這類人活著,卻讓這個人死了!
劉伶醉酒
劉伶喝酒後就發酒瘋,有時候把衣服脫光。別人見了嘲笑他,他說:我把天地當作房間,房間當作我的褲子,你們這些人怎麼能鑽我褲子呢?
割席分座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
蒓鱸之思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蒓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後來被傳為佳話,「蒓鱸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面對揶揄諷刺,你會選擇反唇相譏?忍氣吞聲?還是「妙語回應顯才情」?
《世說新語》中《言語》部分,有相當的記載講述如何面對揶揄諷刺,並巧妙反擊的事例。言語間,盡顯名士風範。
「一則」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栗,汗不敢出。」
鍾繇有兩個兒子鍾毓和鍾會。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都知道鍾會,畢竟參加過滅蜀之役,後叛亂被殺,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其實他哥哥也很牛,官也做到青州刺史。
這個故事發生在兩人十三四歲的時候,兩人的名聲已經傳到文帝曹丕的耳朵里了。所以讓鍾繇把兩個人叫到跟前來看看。見皇帝當然緊張了,所以哥哥滿頭大汗,弟弟倒是正常些。
於是,曹丕就半開玩笑的跟哥哥說,你怎麼臉上有汗啊?這既是調侃,也其實是一種考驗,如果你答的不好,那就是君前失儀了,就算不會有什麼大罪過,但是這神通的帽子肯定是帶不穩了。
下面「坑弟小能手」鍾毓出場,他說,我(在您的威儀面前)心中恐慌戰慄,所以汗出的跟水似的。
但看這個回答倒也中規中矩,既表達了對皇帝的敬畏,也表示了自己的忠心,原也是一個不錯的應對。但他忽視了一件事,自己的弟弟還沒出汗呢!這不是坑人嗎?你這不就是暗示你弟弟不緊張唄,對皇帝沒什麼敬畏唄!
果然,曹丕又問鍾會,你咋不出汗呢?這時鐘會有點小尷尬了,表示自己不緊張,不太合適,有了哥哥的鋪墊,不緊張就變成不尊敬了。所以,既要表達出敬畏,又要照顧哥哥的感受,不能因為自己不出汗而襯托出哥哥出汗是多麼的慫包。
彼時,鍾會說,「戰戰慄栗、汗不敢出」,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我已經嚇傻了,連汗都嚇得不敢出來了(我還不如我哥哥厲害呢)」。
相信曹丕也會會心一笑,這個回答不錯,既化解了自己的尷尬,又照顧了哥哥的表現,情急之下能由此應對,表現尚佳。
妙語回應原則一:不要試圖否定對方的權威,要試圖順承對方所說的話,並尋求轉折的空間。
「二則」
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雲『艾艾』,定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
這說的是伐蜀的另一位大臣鄧艾的故事。
誰曾想到滅蜀前鋒鄧艾竟是一位口吃人士,所以他說自己名字的時候總是說成「艾艾」(大家可以腦補畫面)。所以晉文王司馬昭就調侃他說,你老說「艾艾」,你名字里到底是幾個艾啊,這個嘲諷雖然是善意的嘲笑,但是不好回應。
首先不好跟領導發火(當然也不敢發火),若只是面上羞憤,憋一個滿臉通紅,不僅讓人說你心胸不行,也顯得沒有急智。
第二,人家雖然沒有問口吃的事,但在嘲笑你的口吃。你回答的時候,固然能說清楚名字里有幾個艾,但口吃的事不好回應。
三則,你還要顧及別讓領導因為口吃這個事降低對你的評價(還好司馬昭也不是糊塗蛋)
所以,鄧艾回應,「鳳兮鳳兮,故是一鳳」。這裡要略微解釋幾句: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這是論語裡面楚國一位隱士狂人諷諫孔子的話語。說的是,鳳凰鳳凰啊,你的德行為什麼如此的衰敗啊!意思是,政治清明才有鳳凰出,政治混亂鳳凰也應當隱逸才對。
這是以鳳凰喻孔子,說你別瞎折騰了,天下亂成這樣,你也不應該做無用之功(這番話倒是符合隱士的身份,當然孔子要是聽他的就不是聖人了)。
所以,鄧艾這番話包含兩層意思:
一則直接回應表面的問題,「鳳兮鳳兮」不過是文學表達,還是一隻鳳凰。我叫鄧艾這是沒跑了的;
二則要提升自己的價值,這時把自己往孔子身上靠。我也是人中龍鳳一般的人物,區區口吃能奈我何?不要瞧不起人啊!
這個回答軟中帶硬,凸顯自我,尤其用凝練的幾個字,表達出了豐富的意涵,有點符合「晉人尺牘」的意思了(言雖簡而意幽遠)。
妙語回應原則二:轉折時如能凸顯個人價值或理想則更佳!
「三則」
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作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這則更有意思,邊讓,字文禮,東漢末年人,後來官至九江太守,在這個故事裡應該是未做官的白身。袁奉高,名閬(lang,去聲),字奉高,在這個故事裡應當是做邊讓家鄉的地方官。
邊讓有一次去見袁閬,「失次序」,就是說緊張了,沒有顧及好禮儀頗有些慌亂。袁閬就調侃他,當然也知道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就說,當年據說聖王堯準備把天下讓給許由的時候,許由都面不改色,先生你為什麼如此慌亂呢(上下衣都穿反了)?
這裡用了兩個典故:
壹
一個是許由的典故,據說許由也是當時的賢德之士,堯聽說他的德行,就找到他,希望把天下禪讓給他,許由聽了,不僅是面不改色的問題,而是覺得這是對自己莫大的侮辱,於是跑去河邊洗耳朵,後來就跑去隱居了
貳
「顛倒衣裳」語出《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上衣曰衣,下衣曰裳(chang,陽平),這裡倒不是真說邊讓把衣服穿反了,而是說他當時慌亂的樣子
所以,袁閬的意思就是,你看人家許由當年(讓天下)這麼大件事都沒什麼慌亂的,你只是來拜見一下我,我還沒給你官當呢,你就嚇成這樣。隱含的意思是:恐怕沒什麼大出息啊!
其實面對這種半諷刺半調侃還真不好回答,承認自己緊張認慫吧,確實顯得自己格局有限;不承認吧,畢竟自己失禮在先,也不能顛倒黑白。關鍵是說話人的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讓人好不難受。
所以,邊讓說,高明的府君啊,您剛到任,您那像堯一樣偉大的道德感召力還沒有惠澤到地方上(沒有讓每一個小民都沐浴到您的教化),所以像我這樣的小民粗俗失禮也就不足奇怪了!
這樣說話妙在:
表面上是承認了對方的道德高標,才能深厚,似乎也為自己的失禮找了個小台階下(教化不夠嘛),似乎皆大歡喜了。
然而更妙的是其中還隱含的絲絲對袁閬的反擊:
畢竟自己的「顛倒衣裳」是因為你的「堯德未彰」啊,我一介布衣失禮是小事,但你一任地方官員,主政一方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來,是不是問題更大啊!這下好,咱倆其實是一條戰線了,而且你還得負主要責任。
妙語回應原則三:在承認權威、尋求轉折後,當尋求反擊之突破口。將雙方置於同一境遇,則諷刺你之語亦變成為自嘲了,且羚羊掛角,微露痕迹,既顯才學,亦有立場。
(註:此招慎用,一是其中巧妙環節,需要高超的把握技巧;二則須評估說話對象,非有雅量者不用。不然遇到明太祖之類不講理的,則萬事休矣!)
推薦閱讀:
※蒙古獨立是在怎樣一個情境下發生的?現在蒙古與內蒙的對比如何?
※蘇軾是榜眼?
※世界歷史上一直被誤讀的事情有哪些?
※中國人崇拜的祖宗是指什麼?
※冉閔與陳慶之在歷史上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