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三百勇士是基於歷史的嘛?
看完之後比較喜歡.想了解是否是曾經真實存在的事件?
歷史上的溫泉關戰役參戰的是300斯巴達戰士+ 希臘盟軍的6400人
溫泉關屬於易守難攻 不利於大部隊展開。而波斯人的戰術是以輕裝投射步兵為主,只能很無奈的用添油戰術硬撼重裝的斯巴達步兵。
歷史上斯巴達人可不是電影里這樣半裸,基本上都是重裝盔甲
電影里對斯巴達人戰力吹噓過頭了。
如果只看漫畫或者電影《300》斯巴達人被描述成了追求自由的鬥士,這在歷史上就是個笑話。
斯巴達人是把奴隸製得醜惡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城邦
所謂斯巴達人是多利安人消滅了原本斯巴達的原住民,將其變為奴隸
攻佔拉哥尼亞Laconia 將其大部分人口變為奴隸
隨後又對麥西尼亞 發動兩次戰爭 將其剩餘人口變為奴隸
斯巴達的奴隸被稱為黑勞士,黑勞士不僅需要供養完全不耕種的斯巴達人
黑勞士不僅毫無人權,打仗也是被直接作為消耗對方投射武器的炮灰。就連在戰爭中立了功的黑勞士,也就得到一個給予自由的承諾,然後再集中一起屠殺,順便再嘲笑一下這些黑勞士幼稚的痴心妄想。更有類似於克里普提 Krypteia 這種時段,斯巴達人可以隨意殺死他們所看到強壯且聰明的黑勞士。
羅馬人也只是讓戰俘和犯錯的奴隸當角鬥士,而這種對奴隸無理由的殺戮,斯巴達人獨此一家。唯有另一半球的阿茲泰克人殘忍可以與之一拼。
再看看斯巴達人的戰績吧,波希戰爭前期 波斯人在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中委任了諸多僭主
但是希臘人不滿僭主統治 紛紛起義推翻波斯僭主
斯巴達拒絕出兵幫助同胞 在當時為諸多希臘城邦所不齒。
第一次波希戰爭,最決定性的馬拉松戰役是雅典人打的。
第二次波希戰爭,溫泉關雖殺傷了不少波斯人,但是軍事上這還是作為敗仗算的。
最決定性的是雅典海軍擊敗四倍於己的薩拉米斯海戰,使波斯陸軍喪失了補給能力,並撤回了大部分軍隊。
即使如此 一直堅定的反抗波斯陸軍的就是雅典,而此時斯巴達人躲在科林斯修城牆,禦敵於國門之外。
後來雅典人許以重利,斯巴達人才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派出了主力。
(如果研究過這場戰役的話 你就會發現這場波斯人的戰場選擇和指揮極其精妙,可惜主將率領騎兵衝擊的時候不幸陣亡,導致大敗)
而諷刺的是這場戰役里擊敗波斯的英雄斯巴達將軍保薩尼埃之後卻私通波斯,妄圖成為波斯治下的希臘總督。
之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斯巴達為了勝利又聯盟希臘人的世仇波斯人聯手
並在波斯幫助之下,建造一支足以威脅雅典的海軍,最終獲勝。
隨後的留克特拉戰役,在到3:2的優勢兵力下 敗於底比斯人從此一蹶不振
總結一下斯巴達的戰績基本上是對內鎮壓,對同胞希臘人的戰鬥中獲得,基本上是城邦對戰的好手。對外侵略者也許是因為溫泉關太過著名而掩蓋了大多避戰 甚至於聯合外敵的事實。
《300》是根據美國漫畫大師Frank Miller(其他代表作如《罪惡之城Sin City》)的自編自繪、黑馬Dark Horse漫畫公司出版的同名漫畫改編的(當然你也可以叫它「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共五期),米勒只是在看了古希臘壁畫後想畫個熱血狂放的魔幻肌肉漫,所以無論漫畫的基調還是內容當然不會多寫實……(當然我也認為他也不可能有太多寫實的能力,不信您瞅這魔性畫風)
電影由漫改電影大神Zack Snyder執導,米勒老爺子也擔任了顧問,扎導的風格就是高度還原原漫畫,所以不可避免保留了所有弊病……
總之這片不是歷史片(可惜大部分人都這麼認為了),也不是真的基於真實歷史創作,不必苛求太多啦。不妨把它當老外的封神演義看。
PS:300的漫畫在2014年已經正版引進天朝,不過現在可能不大好買到。
溫泉關戰役是真的,Leonidas抗擊波斯人並戰死是真的,至於別的,就呵呵了。
波斯人入侵希臘,作為後人的我們都會將這場希波戰爭習慣性地視為「蠻族—文明」之間的對抗,其中蠻族當然指波斯,文明當然指希臘。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也是照著這個路子來的,而且還推到了極端,波斯國王薛西斯被搞成了那副鬼樣子,自然是為了凸顯波斯人的荒淫和非我族類。但這實際上是後來才建構出來的一種對立,當時的希臘人未必都這麼想。尤其是斯巴達人,歷史上的斯巴達人在希臘各城邦中反而和波斯人交往最密,即便是在薛西斯敗退之後也不願稱波斯人為「蠻族」,而只稱之為「異族」(參見希羅多德《歷史》第九卷)。如果看希羅多德的話就能非常明顯地看到,斯巴達人願意出兵抗擊波斯,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希臘人共同的自由,而只是想保全斯巴達自己。後來波斯陸軍攻進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時,斯巴達完全沒有派兵援助,這直接導致了雅典陷落和雅典人被屠殺。
說到溫泉關戰役本身,雖說斯巴達三百勇士最有名,不過同時參戰的還有數千其他城邦的希臘人。到最後馬上要被攻破的時候,Leonidas才遣散了大部分除斯巴達人外的希臘聯軍。底比斯人確實慫,但斯巴達人也沒電影里拍得那麼英明神武、刀槍不入。
還有一點是關於神諭。德爾菲神廟在電影里基本被黑成狗了,這完全是對史實的歪曲。且不說別的,神廟裡那些糟老頭子是什麼鬼?明明神廟裡應該是神女啊。況且,當時德爾菲神廟還是給希臘人提供了很多正面的神諭的,正因為如此,後來地米斯托克利才有發揮的空間,領著希臘聯軍的海軍在薩拉米斯打了一場打勝仗,決定性地導致了薛西斯退兵。溫泉關戰役雖然很有名,但從歷史上看,其對戰局的影響遠遠不如薩拉米斯海戰。
總之,這部電影的改編和真實歷史肯定是差了老遠的。電影對溫泉關戰役做了非常意識形態化的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使得電影帶上了很強的種族主義的色彩。看了這電影的,建議再讀讀希羅多德或者隨便哪本希臘史的教材清清毒。
希波戰爭(中)斯巴達300勇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希波戰爭(上)在這裡:希波戰爭(上)馬拉松戰役 - 這個世界很有趣 - 知乎專欄
龐大的波斯帝國像一台戰爭機器,開始緩緩的啟動。
薛西斯世為這次戰爭做足了準備,路上幾十萬大軍開始集結,水上有無數的戰船正在建造,堆成山的糧食和武器開始被幾頭牛才能拉得動的大車運到巴比倫。
這次大流士二世的目標不僅僅是希臘,他要佔領整個歐洲。
經過足足4年的準備,遠征軍出發了。
在陸上,30萬人的軍隊佔滿了寬闊的道路,一眼望不到頭。
在海上,1000艘戰船和無數巨大的帆船運送著輜重和糧食緊緊相隨。在當時,這支遠征軍規模之龐大,超出了人類想像的極限!
一位路人看到了這個場面,忙問周圍的人:這是天神的軍隊嗎?可是如果是天神想懲罰誰,只需要降下雷電或者洪水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出動軍隊呢?
很快,軍隊來到了亞洲和歐洲的交接達達尼爾海峽,奴隸們慌忙建造橋樑,可是橋樑剛造好就被風暴摧毀了。薛西斯暴怒著處死了監工,有將一副燒紅的手銬扔進海里以示對海神的懲罰。(真有想像力,這麼厲害,連海神都能懲罰,你咋不上天呢)
接下來的一幕中國的讀者應該很熟悉,薛西斯將無數條大船用鐵鎖連了起來。一夜之間做好了一座「橋」,波斯軍隊從「橋」上通過,直接撲向希臘。
希臘再次炸開了鍋,30萬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馬拉松戰役能搞定的事情了,希臘人迅速開會結盟,最終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擔任武林盟主共同對抗波斯人的入侵。
接下來,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斯巴達300勇士」的故事,但是希臘聯軍的人數其實遠遠超過300人,300人別說頂住30萬人,就是30萬頭豬一起衝上來,估計也頂不住了。
實際的參戰人數是斯巴達300人,底比斯700人,還有希臘其它城邦的聯軍6000人。
底比斯城邦在上次戰役中選擇了沉默,當雅典軍隊路過底比斯時一言不發,在戰後受到了全希臘的嘲弄,以至於商人出去做生意的時候都不敢說自己是底比斯人。這次知恥而後勇,派軍參戰特別的積極。
斯巴達國王就率領著這些人駐守溫泉關,利用地形的優勢抵擋了波斯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波斯人死傷無數,最後派出精銳中的精銳「不死軍團」。
然後「不死軍團」變成了「全死軍團」,簡直死的不能再死了。
薛西斯憤怒了,以為本次出動那麼多的人,佔領整個希臘就像散散步一樣簡單。誰知道大軍單是在溫泉關散步就連續散了3天的步,而且是原地踏步!
題外話:在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中 波斯王薛西斯被演成了一個喜歡在渾身掛滿金鏈子不穿衣服的光頭,我知道劇組是真的沒文化,還是另有深意。
明明和真實的波斯王差個十萬八千里好嗎!!!!
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像希臘人一樣喜歡好嗎!!!
在伊朗高原一直光著頭也不戴頂帽子,光頭被會晒傷的好嗎!!!
直到有一天我打遊戲時恍然大悟,造型師可能是從《街頭霸王》中獲得了靈感
溫泉關一直沒有被攻克,薛西斯很憤怒,憤怒了就容易殺人,於是他的手下想盡了辦法,終於抓來了一個當地人,知道了溫泉關有一條小路能繞到希臘軍隊背後。
當波斯軍隊繞到希臘聯軍的後方時,列奧尼達果斷的下令讓希臘聯軍撤退,自己率領300名斯巴達與700名底比斯戰士留下殿後,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斯巴達人用勇武和堅強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身位聯軍首領,隻身抵抗幾十倍的敵人,危急時候為保全勝利的最後希望下令主力撤走,選擇自己留下來和戰士們參加這場必死的戰鬥。
古往今來關於英雄的標準很多,但無論英雄的標準是多麼苛刻,列奧尼達都當之無愧!
直到最後時刻,列奧尼達還在率領軍隊衝擊波斯大營,他希望以一己之力殺死薛西斯,他們一路披荊斬棘,殺死了兩萬多敵人,幾乎獲得了成功。
但是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少了,雖然最後一個戰士倒下的時候,他們已經殺到了離薛西斯很近的地方。那個慘淡而悲哀的早晨,最後一名希臘戰士倒下了。
戰後希臘人在最後一名戰士倒下的地方豎起了墓碑:墓碑上刻下了動人的墓志銘:過往的啊,請你去告訴斯巴達人,我們遵從他們的囑託,長眠於此。
據說在戰鬥開始後不久,兩個斯巴達人由於嚴重的眼病,撤到了後方。
當他們知道希臘人已經被迂迴,最後的失敗已經無法避免的時候,其中一個戰士選擇繼續則返回了斯巴達,在那,他遭到了最無情的恥笑,整整一年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交談。直到一年後,他再次奔向戰場,用生命表達了自己的忠誠。
而另一個戰士讓別人牽著他走向溫泉關,他已經幾乎看不見了,只能揮舞著武器盲目地沖向敵陣。最後光榮戰死。
我知道這個故事後時常在想,那位回到斯巴達養傷了戰士錯了嗎,忍受住無盡的屈辱,最終為城邦貢獻出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何嘗不是一種真正的勇氣。
但那位返回溫泉關的戰士又錯了嗎?雖然明明知道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他用生命堅守住了自己的職責和承諾。無論任何理由都不會退縮。
其實不管是還是回到斯巴達還是走向戰場,都沒有錯。他們都用了自己的方式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讓自己的生命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迸發出了最閃耀的光輝。
補充一些斯巴達的東西吧!
=============================================================
但是作為一個有x格的人,我們在和別人閑談的時候不可以僅僅談表面,深度地交流才可以顯示出X格。但是不能變成百度百科式的重複,那就變成了學究。孔乙己的茴香豆四個寫法,無趣。
所以現在讓我聊一些斯巴達相對有趣,卻不失學術性的的東西吧!
斯巴達屬於希臘文明,位於雅典的南部。和雅典並列古風時代(希臘歷史的一個時代分期名詞,大約是--)的兩大霸主之一。最出名的就是他全民皆兵的城邦體制,一切都是為了戰爭服務。想來希臘文明不僅誕生了民主政治的源頭——雅典,還有一個軍國主義的典型——斯巴達,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
====一切為了戰爭的國家體制,吃不飽吃不暖的王====
(這個是比較正確的士兵模樣,不是《300》裡面的裸男)
斯巴達為了戰爭而組建的國家體制不是一般的兇殘。
首先,建立了一個公共食堂,所有士兵都在這裡吃飯。貴族和國王也是,所有人吃的伙食不僅菜式一樣,份量也相同。國王擁有的特權只是飯的份量比別人多一份。多麼悲催的國王。
食堂還有另外一個奇葩的規矩,為了讓人適應戰爭時可能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每個人得到的飯量是不能填飽肚子的。所以想吃飽只可以去偷,但是被抓到就是一頓猛打。這樣看國王還是挺好的,至少不去偷東西就可以吃飽。
甚至為了鍛煉夜間行軍的能力,有時候晚上吃飯並沒有燈,伸手不見五指地抓住你的飯吧少年~
並且斯巴達國內取消了一切非生產的手藝,就是完全沒有娛樂設施。
比如衣服,所有人包括國王都有一件紅斗篷(插圖),據說是來禦寒的。要知道希臘雖然在歐洲南部,那冬天也是很冷的。但是為了鍛煉,你依舊只有一件斗篷。
(雖然衣服雖然有些不對,但是那個斗篷是對的)
===人口的等級劃分,被奴隸戴了綠帽子的第一等級===
所以城邦內最高等級的人就是有打戰資格的公民,要知道古代世界的當兵打戰可是一件有門檻的事情,沒有一定地位和財產的人是不能當兵的。
第二等人是庇里阿西人,據考證可能是負責邊疆防禦的。
第三等人是黑勞士,也叫做希洛人。就是被斯巴達人征服的居民。
關於黑勞士有一個有意思的傳說,據說有一次斯巴達人去攻打一個叫做美塞尼亞的地方,過程十分艱難,花了二十年時間才取得勝利返回斯巴達。由於男人都出去打戰二十年,斯巴達的婦女為解決需求,或許是為了生育新的戰士,和黑勞士有了關係,生育了一批子女,被斯巴達人稱為"處女之子"。(戰士的心情一定是崩潰的)
(據說這就是黑勞士)
這批孩子的下場很悲慘,沒有繼承權就被驅逐出境去建立新的殖民地。那就是後來的xx城邦。
當然很多人懷疑這是假的,猜測是因為人口太多,必需要驅逐一部分人想出來的借口。
(世界各地的奴隸都是一個樣啊)
=====奇葩體制的創立者——神====
那麼這麼奇葩的體制是誰創立的呢?
據說是一個神,他叫來庫古。其實關於他究竟是人還是神,現在還是有爭議,希羅多德記載,德爾菲神廟是這樣說來庫古的"我更願意相信,你,來庫古,是一個神!"
(當時希臘最NB的神廟,基本所有人都相信他的神諭,甚至因為神諭的一句話就有勇氣發動戰爭)。
所以很多人懷疑來庫古並不是一個真實人,而是一個想像的具有神性的人。關於這個的爭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私戳。
關於來庫古,他和中國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記載來庫古事迹的是普魯塔克寫的一本書《Parallel lives》(中文名:希臘羅馬名人傳),有一個台灣的席代岳老爺爺翻譯過這本書。由於老爺爺是個軍人,翻譯到動人之處,激情就上來,於是常會把翻譯進行適當的改編,或者不管原文,展開自己的創作。
(這個版本)
於是就成了這個樣子,叫做豪傑風,特別有激情,自己體會:
英文原文:
"Stillin its embers living the strong fire" of their love and dear affection.For that Solon was not proof against beauty, nor of courage to stand up topassion and meet it-
"Handto hand as in the ring," we may conjecture by his poems, and one of hislaws, in which there are practices forbidden to slaves, which he would appear,therefore, to recommend to freemen.
中文版:
曾經滄海相思苦,死灰復燃情意濃。梭倫不可能抗拒年輕貌美的誘惑,或是有勇氣拋棄這些激情,以及雙方相會的時候:
雙手緊扣如金環。
我們可以從他的詩篇中推測雙方的關係,同時在他制定的法律中,禁止奴隸有這種行為,看來」分桃斷袖「的雅事只能適用於自由人。
===============================================================
喜歡的話,大家可以關注果汁的微信,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發表原創文章的。當然,歡迎指正果汁文中的錯誤!
果汁很希望和大家交流~~
這是果汁的微信:烤雞灑果汁,還有微博:烤雞灑果汁
飛走
http://weixin.qq.com/r/oDmkvDPEIG5frXff92yy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記得幾年前還在上學的時候,當時的一部大片《斯巴達300勇士》確實在那年火了一把。雖然當時是個中學生窮的厲害,還是被朋友慫恿的去看看他眼中崇拜的不得了的斯巴達鐵血真漢子們。
電影本身的內容當時看起來確實很是熱血沸騰,但日後能想起除了那群半裸著身子的斯巴達猛男貌似也就是那個活脫一個番僧打扮的波斯皇帝薛西斯了。
當然電影不能當紀錄片來看,如果當真的去看會發現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了。比如薛西斯的番僧打扮估計在烈日炎炎的波斯高原一天都撐不住,而斯巴達引以為傲的重甲步兵就是靠著一身重甲對抗波斯以投射部隊為主的軍隊的,全都半裸的話,300勇士早變刺蝟了。
不過對於青年時期的我們來說還是給了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一個認知:斯巴達人雖然野蠻但卻勇猛愛國不畏強權,雅典人雖然更加文明但卻懦弱無能,那之後不知道多少年中朋友提到雅典還簡稱為其娘炮,也是有意思。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
既然說到雅典和斯巴達那不能不提以雙方為主要領導核心的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主要是三場大戰: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薩拉米斯海戰。
三場戰役按知名度而言溫泉關戰役首當其衝,這也多虧了很多電影以及小說遊戲等的普及。我還記得當時很多人把溫泉關戰役當成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三百斯巴達勇士鎮守溫泉關抵擋住薛西斯的三十萬大軍,可這真的是事實嗎?
這當然不可能是事實,這裡有幾個錯誤一定要指出。首先就是人數上的差距並沒有這麼大,這裡一定要指出當時在溫泉關駐守的並不只有列奧尼達這300斯巴達士兵還有鐵該亞和曼提尼亞人一千名,雙方各佔一半;從阿卡迪亞的歐爾科美諾斯來一百二十人,從阿卡迪亞其餘地方來一千人;除去這些阿卡迪亞人之外,從科林斯來四百人,從普列歐斯來二百人,從邁錫尼來八十人。以上都是從伯羅奔尼撒來的人。從彼奧提亞來的則是鐵司佩亞人七百名,忒拜人四百名,再加上在這些人之外,又召來了歐普斯的羅科里斯人的全軍和一千名福基斯人。簡單說希臘聯軍的軍隊應該是300斯巴達士兵+5100希臘聯軍,而且這還不是所有的戰鬥力,因為當時希臘還是奴隸制度,而希臘軍隊大部分都是重步兵,每一個的士兵裝備都非常精良。
而當時士兵的裝備都是由自己去準備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那年代不是希臘有錢人你都沒錢買裝備上戰場。所以大量的士兵本身就是貴族和奴隸主,所以主人如果上戰場拚命去了奴隸能不去嗎?所以當時希臘聯軍的人數應該是:300斯巴達士兵+5100希臘聯軍+N*(至少大於一)5400的奴隸兵+一些輔助的兵種和後勤部隊。這麼計算的話至少在1萬人以上。而波斯那邊30萬軍隊里有多少是士兵有多少是後勤部隊這就沒法算了。也就是說雙方實力差距雖然大可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而且溫泉關屬於易守難攻 不利於大部隊展開。而波斯人的戰術是以輕裝投射步兵為主,只能很無奈的用添油戰術硬撼重裝的斯巴達步兵。
如果真像電影中那麼半裸,你相信我列奧尼達一天就能成這樣的刺蝟。
其次,溫泉關戰役說到底還是一場敗仗,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也會有人認為能用小兵力大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也是功績,可波斯真的傷亡很重嗎?
波斯當時30萬大軍確實拿溫泉關沒什麼辦法,而且傷亡也確實數倍於希臘聯軍(史書也沒記錄具體傷亡,不過能把30萬的波斯軍隊寫成300萬,即使說了也不好真信)不過波斯當時的軍隊傷亡應該並不大按後世計算最多7000人。
戰爭的大規模傷亡一般只會因為這麼幾個原因而出現:軍隊潰敗被追擊、糧食短缺和瘟疫橫行、大量的被俘後被有組織的屠殺,重武器的使用、曠日許久的拉鋸戰和自然災害。可你會發現溫泉關這幾個原因都不可能發生。
首先,作為勝利方波斯不可能有大量的潰敗和被俘,而希臘聯軍防守方的位置和其重甲步兵機動力的欠缺也不可能有追擊的能力(你見過烏龜追上兔子的嗎)。
至於糧食短缺和瘟疫也不可能發生。無論是波斯在拿下溫泉關的繼續進軍還是後期的平安撤退都證明波斯的補給應該沒有問題,如果出了問題波斯就是袁紹而希臘就是官渡之戰的曹操了,希臘一定會追殺而不是放波斯安全撤退。
而因為年代以及科技的問題,希臘也不可能有什麼大規模殺傷的重武器,史書也並未記載什麼自然災害(有自然災害不可能不說的,想想忽必烈攻日本時的神風日本吹了多少年)。
最後其實被人們經常大書特書的溫泉關戰役從開始到結束只有3天左右並非一場長時間的拉鋸戰。而且大部分時間波斯以投射部隊為主的軍隊都是以遠程武器進攻,並沒有一直近身肉搏的猛攻。(舉個例子就像草船借箭一樣)而對於幾乎沒有遠程攻擊能力的希臘人來說對方不肉搏也自然攻擊不到波斯大軍。
溫泉關戰役本質上是一場狼與烏龜的戰鬥,狼縱然吃不下烏龜,可烏龜也沒本事攻擊餓狼。
最後,在一個希臘叛徒的帶領下波斯大軍從小路繞到希臘聯軍後方攻擊希臘聯軍。在前後夾擊之下失去地形優勢和局部人數優勢的希臘聯軍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3
其實溫泉關戰役對於斯巴達的功過還是很有評判意義的。
正面上來說列奧尼達所率領的三百斯巴達勇士確實都是真正的戰士和不畏強敵的英雄。列奧尼達本人作為斯巴達王子和聯軍指揮官,在知道波斯已經繞到溫泉關後方敗局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主動疏散聯軍軍隊,留下自己的300勇士和少量聯軍殿後,爭取時間掩護其他部隊撤離,這絕對是英雄的所作所為。就像他們的墓志銘說的那樣
異鄉人,
你若到斯巴達。
請轉告那裡的公民:
我們陣亡此地,
至死尤恪守誓言。
說完正面就不得不說負面了。其實在我們眼中一直是個耿直BOY的斯巴達人也確實體現了其自私和有問題的一面。
前面我說過在掩護大部隊希臘聯軍撤退時,除了斯巴達的300名士兵列奧尼達還留下一些聯軍士兵斷後。700名由將軍迪莫費魯斯率領的賽斯比城邦戰士以及400名底比斯人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那700人的賽斯比戰士不多贅述,他們是按自己的將軍迪莫費魯斯命令留下的,事實證明強扭的瓜不甜,這700人大部分都在後來投降了薛西斯,而後大部分被處死。
問題的關鍵出在這400底比斯人身上,底比斯人可是實打實列奧尼達留下的。
作為前希臘時代的三大城邦之一(雅典、斯巴達、底比斯)三方的恩怨要比波斯這個外來入侵者還要深的多。事實上相比於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矛盾激化於希波戰爭之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與底比斯的之間的恩怨更早。
在之後在公元前四世紀初,底比斯人於留克特拉戰爭打敗了當時的希臘世界的霸主 - 斯巴達,從此成為希臘最強大的城邦,雙方的世仇才算結束。
單單留下底比斯人斷後,不難想像列奧尼達當時想讓底比斯人這個世仇給自己殉葬的本意(列奧尼達:「我死你們也別想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希臘文明面臨滅頂之災需要保留一切有生力量之時,還有這種機心不得不說斯巴達的做法確實讓人無法認同。
回到開頭我們在討論人數的時候,你會發現作為聯軍主力的斯巴達人只有300士兵。作為當時當時希臘最強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
圖中偏紫色的的是雅典而深紅色的就是斯巴達,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斯巴達比雅典的國土面積大2-3倍不止。而且一直秉承小國寡民的雅典這時的人口與已經以武力征服眾多伯羅奔尼撒半島城邦的斯巴達更是無法比擬。
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個對比這就不能不提馬拉松戰役,馬拉松戰役雅典為了對抗波斯大軍一次就排出1萬重甲步兵獨立對抗波斯,並且在馬拉松平原上大敗以混合兵種編隊的波斯大軍。
馬拉松戰役波斯軍隊保守計算也有2萬-3萬之間,而且在平原作戰作為以騎兵和輕步兵為主的波斯軍隊而言,機動性的優勢能發揮到最大。
一旦波斯騎兵繞到雅典步兵方陣的後面,雅典必定會失敗。
當時雅典主將是名將米提亞德,米提亞德首先把步兵方陣變薄從一個正方形變成一個扁平的長方形方陣,增加戰場上方陣的空間。而因為馬拉松平原上的兩側都是沼澤地,米提亞德通過方陣的變形奪取了戰場空間讓部隊兩側緊貼沼澤地,促使波斯騎兵根本無法從兩側迂迴。
而在無法迂迴的情況下,雅典重步兵方陣像坦克一樣的沖向波斯軍隊瞬間把波斯軍隊的陣型撕裂,波斯大軍潰敗而逃。
戰鬥在一個小時下就分出了勝負,波斯陣亡6400人,而雅典只陣亡192人。一戰之後波斯十多年不敢進犯希臘。
而這場戰鬥關乎全希臘人的戰鬥,雅典戰前派斐迪庇第斯(後來馬拉松戰役後跑死報信的那位)曾經向斯巴達請求過援軍,斯巴達雖然答應出兵但以祭祀為理由要10多天後才出兵。
戰場瞬息萬變哪裡等得了10多天,雅典沒有辦法才獨自應戰。
其實事實上第二次希波戰爭真正扭轉戰局的戰鬥反而是我們往常不太關注的薩拉米斯海戰。
這一戰雅典海軍只有不到300艘戰船而且都是排水量很小的船隻,而波斯海軍卻有超過1000艘大型戰船的強大海軍,雙方實力懸殊,而且此時因為溫泉關失手波斯陸軍已經攻入雅典城並將這座古城付之一炬,陸戰慘敗如果海軍再失利希臘就離滅亡不遠了。
但是,雅典人利於戰船小巧靈活的特點配合自己的「新式武器」青銅撞角,靈活穿插在笨重的波斯船陣中。以長擊短,不與波斯進行接舷戰而是用撞角破壞對方戰船。
當時所謂的海戰更像是陸戰延伸戰法還是以接舷戰為主,希臘創新的撞角戰法一舉打敗數倍於自己的波斯海軍。
而因為波斯海軍的失敗,波斯陸軍失去海上補給線,即使陸戰勝利也不得不撤軍離開希臘,希波戰爭以希臘勝利告終。
看過這麼多後你還覺得斯巴達人勇敢?雅典人懦弱嗎?
問題的答案遠沒有靠貼一個蒼白的評價那麼簡單。
講講波斯帝國方面:
1)電影里各種牛鬼蛇神大軍出現在溫泉關
波斯帝國確實啥樣的人都有,從伊朗貴族,兩河頭巾男,小亞馬車夫,到努比亞黑叔叔應有盡有,
是否有戰象存疑,至於怪物……
2)那個好像是吃人的還是戴面具的怪物
應該講的是長生軍
長生軍的名字其實來源於他的不變的編製
別的部隊打光了就打光了
他不是,永遠保持一萬人左右,多退少補
就是常備精銳軍團啦
3)薛西斯到底高不高?
好像有記載但是咱忘了
不過亞歷山大當年拿下波斯王宮時坐在大流士三世的椅子上像個小P孩似的(普魯塔克)
反對排名首位答案中黑斯巴達的大多數內容
本想反駁,但那與本題關係不大
如果有需求,咱也寫寫……
《斯巴達三百勇士》這個電影是美國的洗腦片,很明顯醜化了波斯(裡面波斯跟鬼國似的)。現實中溫泉關戰役希臘兵力至少在6000以上,斯巴達那300人就是一個零頭罷了。
就科技水平來講,希臘只有武器是鐵器而盔甲盾牌都是銅,波斯的鐵器更發達;波斯的長生軍戰鬥力不比斯巴達差(斯巴達後來經常被底比斯打敗),那是全國的精銳;溫泉關戰役波斯略有人數優勢但是僅僅是幾萬人,在狹窄的地方展不開,進攻不佔優勢。電影很明顯不是還原歷史,那是宣傳「米國精神」的。
現實中斯巴達也沒有多英勇不屈,在希波戰爭以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時候,與波斯同盟並且在波斯的扶植下消滅雅典海軍。
這部電影有一點還是很真實的——那就是古希臘多神教祭司們的腐敗。
@觀星者 說得很好了,我補充一下:每個斯巴達人還有兩到三名的黑勞士(Ε?λωτε?)服侍。一般認為,在戰鬥激烈時這些黑勞士也要被推上戰場。
基本是歷史加工吹牛逼的,可以當成中國的演義小說看,有的答案已經說明了盟軍也有6000+,這就不再多提。以下是解惑的幾點:
第一,人數,斯巴達確實為300人,不過認為出戰的斯巴達就只300,那就可笑了,斯巴達慣常的戰爭中,一個戰士要配5+以上的奴隸。再說波斯人數,那個時代希臘歷史學家慣常吹牛逼,馬拉松會戰就意淫波斯200w+軍隊。
第二,重要性,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溫泉關之戰在整個戰役中重要性並非第一,波斯主力在於海軍,而希臘的主力也集中在海軍會戰。更坑比的是,斯巴達王當初就不想守溫泉關,提出科林斯是更好的防守點還可以拉長波斯軍隊的補給線,不過最終意見沒有得到採納。
然後,斯巴達三百勇士果不其然戰死,歷史有這件事,然後演義成了神話
《這不是斯巴達》
貌似伯羅奔尼撒都是斯巴達的,那可是希臘中最大的國土面積啊!
我一直覺得,在討論別的國家創奇的歷史時,永遠應當首先記起自己國家歷史長河中有些人有些事的英勇和豪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