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超市、餐館、咖啡店等地方分別播放什麼音樂有利於促進消費?
12-20
首先說一下國內目前消費場所中的音樂。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很吵很鬧騰,播放音樂很不應景更不舒心,恨不得馬上逃之夭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感受,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國內(含一二三線)目前經營好的商業場所大多是1992年(或者更早)至2003年左右建成商業物業,例如:一些老百貨等商場。這些商業物業在規劃階段沒有考慮到商場未來經營狀況中會糅合進音樂的因素。所以這些物業建築內部空間在音效方面表現很差。
- 很多商場的管理層沒有意識到音樂對消費的影響,在音樂選播上沒有形成良好的認識和管理。
- 商家之間沒有共識,很多商家的都會自主播放音樂。有時候你會在同一家商場內聽見一個鋪子播放《鳳凰傳奇》另一個鋪子播《愛情買賣》。讓人憤恨的是音量調節到最高。
近年來隨著物業形態的升級,經營方已經認識到消費場所內播放音樂會對消費產生很大的影響,故而現在的商業地產從前期的規劃設計到後期的運營都已經將這一點納入到設計範圍裡面了。
消費場所內音樂的播放需要遵循的幾點原則
- 與商業的定位相符合。例如,定位高檔的商場,需要播放音樂應選擇古典音樂等優雅的曲目。中低檔的應選擇一些輕緩的流行音樂或鄉村音樂方能適宜。
- 音樂節奏的快慢,需要符合商場內消費人流的狀況。慢節奏的音樂,能夠使人放鬆、沉靜,可以使人靜下心來輕鬆購物。因而在顧客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播放慢節奏的音樂可以相對延長顧客在賣場內停留的時間,增加顧客的消費。相反,節奏稍快的音樂,會加快人的運動節奏,同樣也會提高人的購買慾,所以在客流高峰時適當播節奏放快的音樂,可以鼓勵顧客加速消費或採購動線,縮短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
- 音量調節方面,音樂的聲量大,雖然可以襯托出熱鬧的氣氛,但是小聲量的音樂,卻可以鼓勵顧客與銷售人員進行對話,並作進一步的互動。因此,當商店需要人潮時(如遇節日慶典和休息日高峰時段),便可以播放稍大聲量之音樂。
- 按時段播放不同的音樂類型。一天中不同的時段也要選擇不同的音樂類型來襯托應景。比如,早晨剛開業時段應播送歡快的曲目,晚上結束營業的時間段應播放比較舒緩的類型。
- 切莫播送有悲涼意的音樂。著名的例子就是情人節播放《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 應以器樂曲為主。
商場,基本上誰聲音大,誰就吸引人,人流基本上是中年人,放一些接地氣的歌曲就成;超市,基本上都是在播放各種廣告,不建議播放歌曲,會讓人感覺怪怪的;餐廳,最好不要播放音樂,最多也就是一些清音樂聲音不要太高;咖啡廳,爵士,清音樂,懷舊曲,都可以只要有品味,不吵鬧就行。
經典的音樂,往往能給人好的感受!當然,也要切合產品本身的特點!
超市和咖啡店可以放音樂,最好輕音樂,不然太吵。
我看家樂福的音樂就不錯,不是周杰倫的就是輕音樂。
咖啡店的最好放外國的,不然有人因為討厭某個人的歌就不進去了。
商場和餐館最好不要放了吧。去餐館和朋友聚聚,聊天,放著音樂多鬱悶啊。
應該,隨時而變,隨地而變,隨人而變。像春節,像少數民族地區,像消費人群。這些都應該考慮
我在店裡放的酷狗TOP500,這邊來逛的打工者比較多,放些時下流行的歌,他們有時邊逛還會邊跟著哼,購物體驗比較好。我女朋友在另外一個店,直接放的豆瓣FM,不提倡。。。
跟品牌特點想符合就好。比如青春賣場你放民族樂曲就不如流行歌。咖啡屋要安靜不要像酒吧。逛街常聽到太過時太流行的歌曲,感覺都不太好,因為聽著聽著就引起某些回憶走神了。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的超市、商場最多的就是月亮傳奇、ladygag、還有艾薇兒的歌。餐館還是不要放歌的好,安靜一點挺好的。咖啡館沒去過,就不說了!
有次和小夥伴打趣,要是這回國一個月遇見一家餐廳能放一首硬搖滾,我會對他肅然起敬。實際上正常的餐館商場放什麼歌大家也都知道,就連搖滾都基本不存在的,第一首讓我感覺有點意思的是hotel California。唯一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在一家墨西哥餐館,突然想起了don"t cry,嚴格來說這是GnR非常「軟」的一首了,但當時對面坐著前女友,聽到這首歌真是五味雜陳,直擊心靈。
對不起,寶貝 必須的
商場超市放愛情買賣,「買賣」兩字容易觸發人們潛意識中購物的慾望。
咖啡廳就放國外50-60年代的jazz,越裝逼越好。
餐館你就讓人家安心吃飯吧。
推薦閱讀:
※同樣作為藝術,為什麼大眾普遍對音樂比較容易理解,而對美術難以理解?
※李雲迪為啥會被粉絲稱為羊?
※電影配樂的「原聲大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通常情況下,音樂會文案的曲目介紹內容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場音樂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