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造成了歐洲的衰落?

德魯克回憶說歐洲2/3的精英死於一戰。羅素認為西方走上了毀滅之路。西方現在擺脫了毀滅之路嗎?


並不單純只是歐羅巴的衰落,而是舊秩序的裂解,一戰只是將衝突集中了而已。。

舊秩序的矛盾包括:
1,包括工業化社會中崛起了市民階級力量,而舊貴族階級依然把持著公民社會的最頂端。市民階級的擴張很大程度上來自於19世紀末期開始公立教育制度,包括技術工人培養學校和普通全日制學校,教育擴張一定程度上作為社會上升渠道在制度理論和公民意識中成為可能,但是並沒有在社會關係中體現。也就是說,一個出身低微的工人在這個時代,好歹能夠讀到一些書籍,平民子弟好歹能夠靠家裡積蓄念上大學,在諸如德國等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持續上升的科研資助下,能夠謀得階級的提升。但是從大部分情況上來說,這種上升渠道依然是固化的狀態。而工人階級+知識分子(注意各地第二國際出身的工黨,大多推崇的是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聯合)與舊貴族的矛盾開始顯現。那麼公共福利,工會,女性權利,等等都來自於這種社會結構變遷。

2,殖民帝國的經濟產出達到的邊際。19世紀到戰前,哪怕是最爛的帝俄,戰前幾十年的經濟改善也是非常明顯的,奧匈帝國疲弱但是安康,巴爾幹民族矛盾還停留在文本,也在慢慢建立德意志承續下來的經濟體系和國民改善。但是老牌殖民帝國的結構麻煩才剛剛開始,最明顯的就是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遺留的靠著最後的殖民地貿易發展起來的借貸金融業,在初期使得法國在普魯士崛起之後,有所拉近兩者的差距,但長期而言是造成了經濟停滯。德意志作為新興國家在地緣博弈和工業發展中積累的勢力,伴隨著容克階級,貴族與新資產階級合流,試圖通過擴張以及世界政策來維持進一步的產出,也就是所謂挑戰「不列顛和平」(Pax Britannica)。總體戰的出現使得一戰實質上是老大殖民帝國全線開動本土機器,並從儘可能從殖民地拉主經濟後援。從各個殖民帝國來看,這場全球戰爭改變了19世紀列強建立起來的核心—邊緣權力關係即帝國主義宗主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傳統關係,而這種關係本身就是政治學所謂的帝國建構(empire building),其首要目的是維持戰略自給(strategic autarky),並通過結束商品、資本和人口的自由貿易和流動,通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徵集人力物力的過程,於是殖民帝國在本土和勢力區,試圖調和壓制民族主義運動,並通過某種共同體意識規避民族自決運動出現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一戰後當年衝垮奧斯曼,衝垮一切歐洲老帝國的民族主義繼續開始蔓延。所以一戰不僅僅壓垮了舊貴族領導的「光榮」秩序,更是激起了第一波反戰潮。

3,關於新秩序。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其《世界和平綱領》即著名的「十四點原則」中所提出的世界新秩序的設想,提出包括公開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自由貿易、在殖民地實行「門戶開放」、裁減軍備、民族自決、成立國際聯盟、抵制蘇俄影響等原則。儘管這些原則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基本出發點,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來說,是可以利用的爭取民族自決鬥爭。而帝俄在外部壓力和內部結構不穩,甚至於貴族離心的情況下,徹底崩塌,19世紀末才開始發揮話語權的無產階級在俄羅斯村社革命開始,隨著布爾什維克創建了蘇俄,快速退出戰爭,進行了快速的內部改革,並形成了龐大的組織力。而當年維也納體系造成的均勢,由於德國崛起開始產生陸權裂痕,一戰貌似讓德意志帝國失敗,實際上更加毀滅了歐洲的陸權均勢,至此除了貌似在一戰獲利實則虛弱的法國,被壓制的德國,歐洲陸上再無可戰之邦,這種狀態給小鬍子快速擊破歐洲傳統陸權(法-德線),並進行大陸整合提供了條件。英國被實質性削弱,老底還在,但是再無法獨立,且實質性側面影響歐洲局勢,Pax Britannica確實被打破了,而Pax America(Or Soviet)並沒有建立起來,歐洲最終還是在一戰基礎上繼續訴諸戰爭機器。


我來一發馬後炮:那樣一個歐羅巴,本來就該衰落了;對已經患上重病的歐羅巴而言,一戰只不過是膿瘡破裂而已。

好吧,其實我是來安利這兩個回答的:
《尼采與法西斯和納粹究竟是何關係? - BEIDA 皮皮的回答》
《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很大的軍隊嘩變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之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 馬前卒的回答》
這裡摘錄其中幾段:

作為預言家的尼采也有自己的解釋。使他作出這種預言的是他在歐洲社會中感覺到的深刻危機:舊的信仰已經破滅,新的信仰尚未形成;社會沒有朝創造文化、創造偉大個人的方向走,卻盲從了庸俗的民主主義、平等主義道路,扼殺個人,把使智力愚鈍、溫順服帖的普通人得到廉價幸福當成社會的公正和善。人類生存的目的是什麼?所有人忙忙碌碌是為什麼?難道不正應該為了產生新的愷撒、新的拿破崙、新的歌德嗎?少了幾萬幾億隻工蟻、工蜂,對人類社會究竟有何損?絕大多數人的智力是只能充當工蟻、工蜂的角色的。他們的存在只應當是為了文明的進步進行有效率的工作。而過去的和將來的拿破崙、歌德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只不多是為了在將來的人類社會中產生比他們更偉大的人。所有這些人,包括只能從事工蜂、工蟻性質工作的眾人,包括拿破崙、歌德,也包括尼采自己,他們的存在本身都毫無意義,只有將來可能出現的更美更完善的人才有意義;而他們的工作促成了那些人們的誕生,因此他們的存在才是有意義的。如果我們展望得再遙遠些,那將來的比我們更偉大的人們的存在又何嘗有什麼意義,只有那因他們的工作而將誕生的超越他們的人才有意義。我們所有的人都毫無意義,所有現存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只有未來、希望、理想、可能性才有意義。所有的人都應該被組織起來,依據個人能力分工,為了創造偉大的文化,為了生命的可能性而工作。只有依據這樣的理想組織起來的國家才是善的,違背這種理想,大喊人民利益或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只能是愚民政治。如果要談平等,建立在這種理想基礎上的國家裡才可能有平等,在尼采、歌德和從事平庸工作的眾人間並沒有高下之分,都只是永遠向上的生命為自身創造出的工具而已。


舊信仰的崩潰,庸眾道德觀的橫行,必然使歐洲社會無以為繼,必然要在一場末日般的大戰中崩潰。這就是尼採的判斷。他把那遲早要破裂的膿包捅破了,所以稱自己為「炸藥」。而新的人類將在廢墟中誕生。他的名字在他們的記憶中將同那場恐怖的末日聯繫在一起。

——《尼采與法西斯和納粹究竟是何關係? - BEIDA 皮皮的回答》

大戰前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前面說了,世界大戰的原因是因為產業升級相對停滯和全球市場不足。具體說來,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衝勁耗盡,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沒充分展開。戰前的「漫長19世紀」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是煤礦、鋼廠、蒸汽機和鐵路的年代。這個時代雖然出現了大工廠,出現了新型的工業城市和鐵路樞紐,還有新興的資產階級,但總的來說,從農業時代繼承的統治集團還控制著國家。國家的大政掌握在國王和貴族手中,軍隊里的將軍基本都是代代相傳的軍事世家,富豪要麼是貴族出身,要麼通過聯姻給自己搞一個貴族身份。就連後起的日本也是武士集團專政。蒸汽資本的時代並不是資本家和經理的時代,更不是平民和所謂中產階級的時代。

為啥呢?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固然推進了教育擴張,在城市集中了前所未有的無產階級,製造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潛力,但同時也加強了舊統治集團。在工業沒有擴張到全國之前,城鄉二元化恰好分裂了被統治階級,城市暴動可以用農民兵鎮壓,農民造反可以用城市的大炮轟過去,城鄉的貧民不會因為同一個政策造反,就給了舊統治集團左右逢源,組織一支可靠僱傭軍的可能。這支僱傭軍靠鐵路機動,槍炮威力遠遠超過造反者的簡易兵器,以至於有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後膛槍時代無革命」。

這樣一個舊統治秩序貌似越來越穩固的時代。統治集團和中層附庸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底層不算人。在調查童工問題的時候,有些調查委員公開宣稱童工讓底層的人民避免墮落,給兒童找到了合適的去處。工業城市的人均壽命只有20歲左右,受教育階層卻認為窮人吃不上飯,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這個認識不僅僅用來設計社會,甚至還可以公開說出來不受指責。比如說面對窮人的主日學校就會把這樣的歌謠放進教材:

"雖然我人窮地位低,
但是如果我謙和乾淨又整潔,
受到辱罵我能逆來順受,
我也能感動富人來愛我。

富人住在宮殿里,
窮人站在他門口,
造物主安排他們分等級,
地位有貴也有賤。


在政治秩序上。此時全世界已經有了幾十個議會,但還沒有一個普選國家!即所有國家都認為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談政治,女人、窮人、沒受過教育的人往往被開除在選舉權之外,被選舉權則還要嚴格。就算在選民內部,許多國家會允許貴族的一票相當於平民的幾十票,或是允許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有多次投票權。總而言之,世界大戰前的世界,是一個類似種族隔離時期南非的世界,而且受教育階層都認為這個制度很合理。認為公然歧視一部分人的制度很合理,認為少數富人和貴族統治社會是最正確的社會規則。

——《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很大的軍隊嘩變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之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 馬前卒的回答》


我們把在18、19世紀統治世界的歐洲看做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因為內部的利益分配不均而導致了1914——1918的內亂。由於在那個年代,軍事科技的發展正好處於防禦性武器勝過進攻性武器的短暫時期,再加上西方傳統的作戰理念,勢必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人才的消耗和流失是不言而喻的,這能夠證明一戰對歐洲文明的嚴重影響。但人員的傷亡並不是歐洲走向衰落之路的直接原因,畢竟這個強大的文明不會因為這個人員傷亡的數字而走向衰落。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戰的結果是誕生了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誕生,以及非歐洲以外的其它民族國家的崛起和眾多殖民國家的覺醒。美蘇的崛起削弱了歐洲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殖民地的覺醒則撼動了歐洲列強最後的家底,這才是一戰後西方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


一戰導致歐洲國家道德邏輯和經濟體系雙重崩潰。

一戰同盟國和協約國在經濟上早就崩潰了,經濟權力逐漸轉移到新興資本家手裡,他們不像第一代資本家,與過去的封建地主完全沒有任何繼承性。

19
世紀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政治認同經過一戰的洗禮被各國民眾完全拋棄,當初宣傳愛國主義的貴族和知識精英被民眾看做是騙子,聲譽降到最低點,導致歐洲政治體
制巨變。保守主義在全歐洲都不吃香,工黨按照當時的標準是100%的社會主義黨派,18年定綱領,24年就組閣了,更不要說後來納粹的上台。

蘇俄的出現和經濟危機令左派運動在全世界興起,到西班牙內戰達到高潮,精英主義的審美不再時髦了,而且從政治上受到打壓。

總的來說,各國舞台上的人已經不是同一撥人了,戲自然也變了。

歐洲不是衰落,只是轉型成更符合它的情況。論基礎條件歐洲沒有任何資格和美國競爭,過去只是佔了歷史優勢而已,現在優勢透支完了。


本周一(3.9),英國政府宣布終於還清所有英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借款。歷時100年。
via 微博


何止是歐洲的衰落,一戰之於全世界,正如《亂世佳人》標題那樣,讓一代文明隨風而逝。其所帶來的惡果,至今依然影響至深。就如去年大熱的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里描繪的那樣,如果說二戰讓那曾經一息尚存的人性文明在野蠻的屠宰場里消失殆盡,那麼一戰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蘇琦在一戰百年紀念的時候寫過這麼一篇文章:《100 年了,我們這個世界還是一戰打出來的世界》,其中列出了26個理由,我從其中找出幾條是對全世界都有極其惡劣影響的幾條。

1. 1918 年實際上並沒有結束戰爭,二戰不過是一戰的延續罷了。

凡爾賽和約剛剛鑒定,凱恩斯便在其《和約的經濟後果》中預言其埋下了危險的種子。一戰以德國被迫「認輸」而告終,和約以報復和壓制德國為圭臬,然而歐洲乃至世界如何滿足德國這個工業巨獸巨大的胃口並消化其產能,以及如何給予其相應的政治地位的「終極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而一個由金本位、殖民地和單向的自由貿易所構成的古典的全球化以及由 1815 年《維也納和約》所構造的均勢歐洲是無法提供答案的。《凡爾賽和約》是一個試圖恢復「昨日的世界」的徒勞努力的產物,人類需要另一場世界大戰才能完成一個失序的世界的再重組。


3. 戰敗讓德國人覺得被全世界拋棄,那個可以重振德國信心的納粹被釋放出來了。

反猶主義、反斯拉夫主義、反布爾什維克、工團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軍國主義,所有一戰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和所釋放的力量都在上述各種主義的包裝下狼奔豕突,其交互作用的結果所產生的藥方就是納粹主義。


5. 帝國退出,強大宗教力量開始左右中東,各方勢力博弈至今還在貢獻著如伊拉克敘利亞這樣我們永遠也看不懂的新聞。

為了促成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坍塌,英國和法國對帝國的「反抗者」開了很多空頭支票,而其兌現大體是按照英法勢力範圍劃分和對德國勢力範圍的瓜分來實現的,因此不可能與各部族的「邊界」相吻合,紛爭的衝突的種子就此埋下,並因石油地緣政治而更形擴大。


6. 蘇聯和共產主義,不多說。

俄羅斯帝國的坍塌給了列寧等「能動的歷史主義」信奉者一個踐行其改造社會、改造世界和創造歷史的機遇,而一戰引發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危機更為其另類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合法性。一戰前俄國如火如荼推行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和基礎,為共產黨人提供了歷史工具。在俄羅斯帝國坍塌的廢墟上崛起的蘇聯不僅渴望繼承其所有的版圖並試圖加以擴大,那些剛從沙皇勢力範圍中掙脫出來的人們又被迫納入新帝國的懷抱,這就為下一輪由蘇聯帝國的崩解引發的掙脫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7. 中國在一戰後的遭遇使其選擇了實用主義政治哲學,唉……

中國作為戰勝國而「享受」戰敗國的待遇令北洋政府的合法性喪失殆盡,也令中國民眾對西方式發展道路產生動搖。救亡與啟蒙,落後即挨打這些困擾中國至今的一些實用主義觀念自此誕生。其標誌有兩個,一個是青年學生的五四運動,一個是中國共產黨誕生。


11. 我們默認的國家之間可以爾虞我詐、可以不要臉的外交原則雖然古老,但完全成為主導也拜一戰所賜。

遠交近攻、抱團取暖等導致一戰爆發的外交原則,繼續在一戰後被各國加以實踐,並因新的地緣衝突而變本加厲。避免一切戰爭和積極備戰,武力支撐、恐嚇主義(不是恐怖主義哦)到現在依舊是最有效的外交手段。


13. 雖然我們總是誤解凱恩斯,但這個天才確實與一戰之後大國博弈息息相關。

周期性產能過剩及其導致的投資意欲低下和工作崗位流失成為資本主義的頑疾,靠市場自發調節的政治成本也越來越高,通過公共財政開支來填補投資的缺失,重振市場的信心並重啟新一輪經濟周期,從而避免納粹和計劃經濟的極端選擇,成為凱恩斯主義藥方的主要配伍。


14. 福利國家真正開始也來自於英國政府愧對一戰老兵和一代精英的夭折。

鑒於士兵和工人們在戰時的犧牲和付出,英國政府承諾要建立一個「英雄的家園」,包括新建住房,改善城市設施,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向寡婦、孤兒和傷殘者發放救濟金。福利國家由此而生。

15. 世界都崩潰了,還能相信黃金嗎?金本位瓦解。

國內政治氛圍的變化使得各國政府更難通過提高利率來抵消貿易赤字,而這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就是「金本位」的難以為繼,因為「金本位」正是建立在貿易平衡的基礎上,如果出現貿易赤字,就必須通過提高利益來吸引資本流入來加以平衡。


20. 貴族退出舞台了,工人階級有了更多閑暇時間,工黨影響力上升,社會民主主義左右歐洲。

英國傳統的貴族階級則在由他們主導發動和指揮的一戰中傷亡慘重,元氣大傷,自此在英國政壇難以發揮重大影響力。而為了贏得公民對戰爭的支持,歐洲各國政府認識到,它們必須與工會合作,這就使工會的影響增強,而工會合法地位的提升改變了各國權力的基礎。英國工黨上台,便集中體現了這一點。貴族影響力的消亡和工人階級地位的提升令英國成為一個更民主的社會,從而避免了階級戰爭的泥淖,也使社會民主主義成為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之外可能的選項。

某碩有言,一戰打爛了全歐洲,尤其可悲的的是打爛了大英帝國,打爛了貴族階層,打爛了大英憲制,打出了總體戰、全民動員、福利社會。歐洲數百萬的青壯年淪為炮灰,這些人本可以成為科學家,工程師,作家,再不濟也是產業工人。打爛了帝俄,共產主義政權從其廢墟中誕生。打爛了德意志,不公的待遇催生了納粹黨。為二戰買下伏筆。二十世紀一切苦難,包括你的家族的苦難,你本人的不幸,都始於薩拉熱窩一聲槍響。


沒錯,一戰,和因為一戰而導致的二戰,確實造成了歐洲的衰落,美國因為一戰包括後來的二戰,從一個被歐洲人看來是莽荒之地的地方崛起稱為第一大國。蘇聯確實也一度崛起,但是根基不穩,而且也是舉國體制的作用,拋開不談。歐洲到了今天談不上毀滅,但是開始年老力衰得明顯。曾經歐洲引以為傲的工業,科技到了今天已經快淪為進口國。
根源除了因為戰爭本身造成了國力的消耗,還有因為站在帶來了科技的進步,但歐洲人因為消耗並不能在戰後快速重建自己的產業,而美國則漁翁得利。還有殖民地,也是其中一個問題,因為戰爭,宗主國國力衰退,也引發了殖民地的反抗熱潮。失去了殖民地,和當年那種霸權壟斷貿易的歐洲,就被打回原形了


作者:張斯
鏈接:西方主流歷史教科書怎麼評論一戰和二戰? - 張斯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代表資本的力量和傳統技術強國,而德奧代表的是君權以及新興技術強國,俄羅斯是由於民族衝突以及遠交近攻的因素而加入英法,美國最後倒入英法懷抱則是政權性質以及風險收益比。一戰中交戰雙方的焦點是資源和市場、以及遠交近攻。最後英法勝出,說明先發國家的積累優勢很強大。

如果說一戰搶奪的是資源和市場,那麼二戰搶奪的更多的是市場。一戰更多的是人心使然,而二戰更多的是經濟市場、歷史遺留。所以一戰是偶然為主,而二戰則是必然為主。交戰雙發,英美法、德日意,雙方都是資本力量的代表,一方資本控制國家權力,一方是國家權力控制資本;一方代表的是海權國家,一方代表的是陸權國家;一方代表的是傳統強國,一方代表的是新興強國。最後結果如何,代表自由資本的傳統海權強國打敗了代表權力資本的陸權新興國家。

(這裡補充說明一下海權陸權,德國是陸權、法國是海權為主,這是因為英國的地理位置使然。而二戰中日本是陸權,這個是由中國的落後以及全球殖民地飽和所導致的,雖然日本海軍比較強大但是國家戰略上更像一個陸權國家,現在中國崛起,日本的角色從陸權過度到海權。)

所以一戰和二戰,可以說是自由資本和傳統海權國家集團的勝利。自由資本和海運相對權力和陸運而言,更具有經濟效率,而海運和自由資本的興起又必然的聯繫在一起。自由資本和海運帶來經濟技術上的先發優勢,而後發的陸權國家在經濟危機等等因素的刺激下開始挑戰先發國家,然後兩次都失敗了。經過一戰二戰之後,自由資本大行其道,而陸權強國成為歷史。而冷戰其實是一戰二戰的延續,然後直至今日,自由資本和海運大行其道。當下海運和自由資本的代表,很明顯是以美英日法為代表的國家,而其對面是以中德俄意為代表的在一戰二戰冷戰中失敗的國家。所以說通過一戰二戰冷戰,其實世界在逐漸形成經濟模式的對立。

整個世界可以將南半球去掉,因為沒有一個強國。而將北半球投放到一個平面上,你會發現美國在地理位置上等於英國加上日本,而且在國土面積和人口上遠超英國日本。美英日其實是形成了對整個歐亞大陸的包圍。所以說日本應該是一個海權國家,而二戰中卻是走的陸權思路,歷史因素是一方面原因,自己蠢又是另外一方面原因了。所以,一二冷戰可以理解為海運自由資本力量維護其全球的霸主地位。參與挑戰的陸權國家,都有哪些?一戰中的德奧土,二戰中的德日,冷戰中的蘇聯。一戰中的挑戰在西方,而二戰中的挑戰在東西方,於是美國取代英國兩方監控,而冷戰中的挑戰在全球範圍。

那麼第四次挑戰又是在哪兒呢?第四次挑戰就在當下,已經在進行中了。一戰在1900年之前醞釀,而冷戰結束是在2000年之前,也就是大概前期每30年一次挑戰,後期每50年一次挑戰。如果說現在是一次新的挑戰的話,其結束應該在2050年左右,也就是其高潮大概在2030~2040年之間。那麼這一次挑戰都有誰呢?中德俄為主的歐亞大陸國家。現在德國在技術上的不斷開發,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關鍵是絲綢之路大陸橋會將中德俄練成一個利益整體。內陸國家的興起會帶來新一輪的挑戰,實際上這種挑戰也不可能停止。

一戰二戰體現的不僅是陸權對海權的挑戰,還體現了遠交近攻利益分割。所以要想挑戰成功,必須有兩點前提,一個是陸運相對海運、權力資本相對自由資本更具有效率,二個是遠交近攻模式變為近交遠攻。其實第二點條件正在成為現實,遠交近攻模式體現的是吞噬同化,而近交遠攻體現的是主動融合。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土地資源的重要性開始下降、全球融合逐步加強。在當下的經濟循環中,不通過掠奪而是通過發展自己的經濟優勢,也能夠為自身帶來足夠的經濟利益。而中德俄恰好是互補關係,中國的人口、德國的技術、俄羅斯的土地資源,如果絲綢之路大陸橋能夠比海運更高效的整合資源帶動經濟,則這第四次挑戰非常可能獲得重大成果。這一次挑戰,要想打倒海權是不可能,但至少要做到和海權平分天下。如果能夠如此,則是很大的進步了。從這個也可以看出,在全球經濟循環不變的前提下,新興國家要崛起就他媽是個笑話,而大航海導致中東某些國家的衰落又說明經濟循環的改變必然導致全球格局的變化。所以一戰二戰冷戰的挑戰失敗,在於沒有從經濟循環格局入手處理國家崛起問題。也就是說當下問題的解決必須要聯繫歷史全局。但是歷史有其局限性,這個是必須承認的,德國崛起失敗在於時間,俄羅斯崛起失敗在於地緣,而日本就是一個笑話,當然這句是只考慮主要因素的誇張語句。

未來的關鍵在於四點,德國的技術創新、中國的經濟增速、俄羅斯的內外穩定、絲綢之路的經濟效率。如果這四點能夠做好,則中國的崛起將是必然,因為它伴隨著歐亞大陸的崛起。所以說中國是戰略強國,而德俄是戰術強國,而日本則不入流。

再來說一下,人類和機器人的問題。機器人相對人類而言,在物質信息交流方面更具有效率;而且機器人可以實現永生,不需要通過生物繁殖來維持族群;剩下一點是進化的動力,人類的動力源是趨利的本能,而機器人的動力又是什麼呢?機器人的動力,應該會是一條指令,一條自我完善、自我進化的指令,一旦有了這條指令,再加上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機器人取代人類則是必然。所以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條件,在我看來是兩點,一個是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二個是自我完善、自我進化的特殊指令;前一條是基礎,後一條是促發開關。至於機器人取代人類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至於是否是必然,單從人類的動物進化史來判斷,確實數據不足啊!

一切存在的事物,終將逝去,而那新生的事物定是歷史的遺迹。沒有永恆存在的東西,一切都是一場接力賽,而這場比賽則是整個宇宙的演化,當下的我們獲得的數據太少,沒法撥開萬物的面紗。

以前覺得日本是一個很善於學習的民族,現在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日本這個民族,簡直就是東施效顰,學中國沒學到家,學習西方又沒學到家,說白了好像是善於學習,其實就一傻帽,白白浪費若干大好機會。日本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政治制度、人口繁衍等等方面對人類文明貢獻太小,與其國際地位不相匹配。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以及政治制度實踐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而西方的哲學體系和科學技術是當下世界文明的主體,東西方文化基本覆蓋了人類絕大多數人口。中國的思想主要是平衡,而西方的思想主要是極致,可以說一個是盾,一個是矛。東方文明注重頓悟而西方注重積累。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是人類文明正確的方向。日本處於東西文化要衝之地,本有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可能,但是看看日本從一戰到現在的表現,足可看出日本根本沒有學到東西方文化的精髓,現在不僅是沒有學到精髓的問題,而是有點集東西方腫瘤於一體的趨勢。


最近在看《世界戰爭與西方衰落》尼爾弗格森的,和你分享下,覺得書中的觀點很有意思,作者認為西方的衰落開始於對馬海戰?!日俄戰爭深刻的地緣政治含義:如果說西方在新世紀到來之際仍然統治著東方,那麼日本在對馬島的勝利,則標誌著這種統治的減弱。畢竟,歐洲人並沒有先天的優勢。這一發現,就像一個巨大的浪潮,衝擊的,不僅是俄國,而且是整個西方世界。

自1868年恢復皇權,15歲的明治天皇在京都被擁立,成為東京政權的新傀儡以來,日本就一直致力於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迅速實現現代化。天皇成了一個普魯士式的君主。神道教被改成了國教,像北歐民族主義的新教那樣建立了許多廟宇。以武士著稱的封建武士被改造成了帶有歐洲風格的軍官,義務兵取代了他們的隨從。日本還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和金融體制。在1889年,一部基本上以普魯士憲法為藍本的憲法獲得了通過。日本的財政和貨幣制度也進行了改革;此時,它擁有了一家中央銀行,還發行了一種基於英國黃金標準的貨幣。此外,隨著紡織品產量的增長,著名的財閥企業集團的出現,日本農村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了工業化的要求。甚至在服裝樣式上,日本領導人來到西方,文官們神情肅穆,身穿黑色的罩袍,武官們身穿緊身的藍色卡其布制服。然而,這種轉變的設計者,如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和松方正義等,遠非盲從的西化者。相反,他們試圖利用西方體制來促進日本的發展。這是一個包含在口號(「富裕的國家,強大的軍隊」)中的方案,他們相信,日本的「精華」只能通過擁抱西方科學才能得以保存。其目的不是要使日本成為西方的附庸,恰恰相反,是要使日本能夠抵制西方的統治。新的明治憲法,也許可以蓋上「普魯士製造」的印章,就像新的海軍看起來像是英國的、新的學校看起來像是法國的一樣。天皇及其大臣們也許還會跳交際舞,甚至違反日本的傳統禮儀像西方人那樣大笑,但是其根本目的,是要永遠地抹去歐洲人臉上的笑容。要做到這一點,那就要贏得戰爭。


1895年,日本同中國交戰。日本人取得了如此迅速而廣泛的勝利,以至於歐洲觀察員既印象深刻又倍加警覺。俄國、法國、德國等國政府慌忙要求中國以更多的賠款和其他經濟讓步作為交換,迫使日本放棄對福摩薩島(指現在的台灣島)的領土要求,儘管有效地承認了日本是對中關係中「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平等參與者。因此,日本在1900年參與了八國聯軍對義和團的鎮壓。沒有人比庫羅帕特金對這場「黃禍」感到更震驚的了。他堅信,在20世紀,亞洲將會發生「基督徒對非基督徒的偉大鬥爭」。他在1903年訪問了日本後,向沙皇報告說:「我對(日本)的飛速發展感到很驚訝……毫無疑問,日本人在文化上的先進程度堪比俄國人……整體而言,日本軍隊作為一支有效的戰鬥部隊令我震驚。」庫羅帕特金擔心的是,這支軍隊對旅順口構成了直接威脅。旅順口距離聖彼得堡非常遙遠,但離東京非常近。


1903年,沙皇任命阿列克塞耶夫海軍上將為遠東「總督」,沿著鴨綠江部署俄國軍隊。這激怒了日本人。日本人明白:自己對朝鮮進行殖民統治的野心受到了直接威脅。因此,他們提出了一個折中的瓜分方案:如果日本在朝鮮的利益得到了承認,那麼俄國可以保留其在滿洲的統治地位。俄國的反應是不屑一顧。正如旅順口《新邊疆區報》的編輯所說的:「日本還不是一個可以給俄國發出最後通牒的國家,而且俄國不會接受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發出的最後通牒。」在1904年2月5日,駐聖彼得堡的日本大使發出了這樣的最後通牒。四天後,雙方在仁川港首次交戰。那天晚上,日本海軍在旅順口突然發動了魚雷襲擊,擊沉了「太子號」戰列艦和「帕拉達號」巡洋艦。第二天,日本再一次在仁川給俄國軍艦以進一步打擊。這些襲擊——事先沒有發出任何正式的宣戰聲明,一開始便受到了質疑,然後在俄國引起了人們的憤怒。一首歌頌瓦良格號戰艦全體官兵的激動人心的愛國歌曲,很快就譜寫了出來。這些官兵曾在仁川港遭到了15艘日本軍艦的封鎖,但官兵們拒絕投降。


沙皇及其大臣們決心竭盡全力進行報復。庫羅帕特金被任命為遠東海軍司令,海軍上將斯捷潘·奧西普維奇·馬卡羅夫被派往旅順負責海軍事務。6月,還決定派遣俄國帝國海軍的驕傲——第二艦隊,從波羅的海基地,毫不誇張地說,開往世界的另一端。聖彼得堡人民充滿著必勝和復仇的信念。正如一位俄國軍官所說,雖然「日本軍隊不再是一群亞洲的烏合之眾,但絕不是一支現代化的歐洲軍隊」。對俄國軍隊來說,只要「用我們的帽子」打,便足以使日本人亂作一團。新聞界將日本描述成一隻弱小的黃疸猴子,在俄國母親巨大的拳頭面前倉皇逃竄;或者將它比作一隻東方的蜘蛛,一頂巨大的哥薩克帽子便足以使其粉身碎骨。根據莫斯科大學哲學教授的說法,俄國正在保衛整個歐洲文明,反擊「黃禍——用現代技術武裝起來的蒙古人的新群體」。基輔大學的學者們傾向於把這場戰爭描繪成一場基督教十字軍反對傲慢的蒙古人的戰爭。與第二艦隊一起航行的畫家瓦西里·韋列夏金也有同樣的感受。


證明種族先天優越的觀念是騙人的,這在20世紀已經不是最後一次了。俄國海軍遠征軍前進的速度慢得驚人,這不是因為它的司令部總司令——海軍上將濟諾維·彼得羅維奇·羅熱斯特文斯基在私下相信他註定會失敗。由於擔心會再一次受到日本人的突然襲擊,俄國人在北海錯誤地向多格爾岸邊的英國拖網漁船開火,擊沉了一艘漁船,也使自己的巡洋艦「極光號」受到了重創。他們的船上滿載著煤炭和其他供應物資,在海上緩慢地航行,彷彿在期待著日本艦隊駛向下一個煤站。事實上,日本在8月份就已經取得了滿洲海岸的海軍優勢。與此同時,日軍佔領了首爾並在仁川登陸(1904年2月),有效地佔領了朝鮮半島;日軍隨即向鴨綠江(4月)、鳳城(5月)推進,並給俄國軍隊以沉重的打擊。繼日本第二軍在關東登陸後,俄國在旅順口的衛戍部隊發現自己處於日軍的包圍之中。整個1904年的下半年,雙方都在進行激烈的交戰,到12月5日,在日軍佔領了俯瞰旅順港的一座重要山頭之後,戰爭到達了高潮。儘管日本人傷亡慘重,但他們終於在1905年1月2日佔領了旅順口。兩個月後,在遭受日軍一次又一次血腥的正面打擊之後,庫羅帕特金被迫放棄了奉天(瀋陽)。等俄國艦隊到達現場時,戰爭都已經結束了。這個時候,海軍上將羅熱斯特文斯基那註定失敗的預感,真的變成了現實。在1905年5月27—28日,海軍上將東鄉平八郎指揮下的日本艦隊,將俄國艦隊的三分之二——147000噸海軍硬體、近5萬名水手,送到了朝鮮海峽的底部。


在恥辱中返回俄國之後,庫羅帕特金只能痛苦地反思他所謂的世界歷史的轉折點了:

戰鬥才剛剛開始。1904年到1905年在滿洲所發生的事,只不過是與近衛軍的遭遇戰……只有形成維護亞洲和平對於歐洲所有國家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樣一個共識……才能避免「黃禍」。


我覺得只是暫時的人民流離失所、經濟迅速衰退。從長遠來看,帶來的確是崛起。因為在戰爭的刺激下大量的新型技術問世,然後由軍用轉化為民用。說衰落的話,只是相對本土未受涉及的美國來說。


熊彼德好像不這樣認為。


怎麼定義衰落?
如果指相對實力的下降,那原因也比一戰大得多:歐洲文明傳播到全世界,世界各地都或多或少從中受益,又因為後發優勢,其他地方的發展速度很容易快於歐洲,使得歐洲實力相對下降了——這是一個長達幾百年涉及社會所有方面的偉大曆程,豈能用小小的一戰概括?
如果指絕對實力的下降,顯然歐洲遠遠比一個世紀前強得多。


推薦閱讀:

相比較歐美文化,如何看待中國人之間的人情味?
同樣有蓄奴歷史,為什麼巴西的種族問題遠沒有美國尖銳?
在西方美術史中,聖母形象可以是裸體嗎?
向政客扔鞋是中東文化嗎?
近代以來西方繪畫史上有哪些名家的作品都受到日本美學的影響?為何中國作為東方繪畫藝術美學的發源與繁盛卻未被西方名家作為對象選擇去吸收?

TAG:西方文化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