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T殼體真的需要手工打磨40多分鐘么?

視頻封面[相機入魔]徠卡T製作視頻
視頻中主要是在打磨外殼體,其目的除了改良觸感之外有什麼其它的特殊用意么?


外行人看熱鬧:哇手工打磨好厲害好有情懷,果然值好多錢喲!!
內行人看門道:噢,才打磨45分鐘呀,參照公司報價模板,打磨,人工費率,8.5美金每小時,算工序轉換間浪費時間,真實工時兩小時好了,加上公司的overhead,這種打磨出廠價最多值個25美金。
手工打磨45分鐘哪算個事呀。。。。可見Leica對他們的銷量很沒有信心嘛,不敢上機器人打磨

利益相廣,PhaseOne相機外殼製造商。


從工藝流程上探討你就輸了,完全可以機器切削後直接拿去裝配,或者隨便把毛邊磨去就裝配。人家這是一個企業的逼格。Leica已經沒人拿它去幹活了,過去記者用,現在記者全佳能尼康了。Leica是一個靠發燒友和器材販子支撐起來的企業,要是還不搞些這種東西,估計又成了下一個CONTAX或Rollei,死的不要太慘。

另外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人家磨這麼半天,再喊出來一個10000+的價格,有些人買了也覺得值了。

這無非是增加逼格和要價的借口


增加銷售價格


上面所有人都是沒摸過徠卡t的。正在發酸。

Leica t使用挖鋁工藝,其本身就是高質量,頂級手感的代表。有興趣自己查查挖鋁工藝價格多高,一開始徠卡說45分鐘我真的驚到了。因為我們做機箱挖鋁單台樣機至少要4個小時。不得不佩服德國人手工藝精湛。

自己摸摸就好 順便放在手上敲打一下,看看和那些塑料機器和拼接鋁相比。Leica t的挖鋁工藝是不是要絲絲入扣一點,要厚重一點,要美觀一點。以上情況均在不發酸的情況下適用。


磨的不是鋁,是情懷


觸感和打磨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是手工的


唉,可憐的小T一直是被抨擊的對象。但是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喜歡的一款徠卡,沒有之一,超越M。

打磨,這個確實是有玩情懷的因素,但是當你真正摸到T的那一瞬間,你就知道這45分鐘是值得的。這視頻你仔細看一下,最開始的時候是未經手工打磨的相機框架,其實看上去已經很好了。當技師打磨好之後再把這台放在未打磨的旁邊,你一眼就能看出巨大的區別。

說到這兒我想到了一個可以類比的東西:馬桶。我剛開始裝修自己家去建材市場逛,就一直鬧不明白為什麼有幾百塊的馬桶,也有幾萬的。沖水金屬件基本差不多,即便有差別也不會這麼大。稍作研究就知道,好馬桶的陶瓷釉面打磨的極為平滑,光澤反射極為自然。而便宜的馬桶乍一看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表面不光滑,一個坑一個窪的。

這就叫工藝。


德國貨也來玩日本工藝了。


我是新手,單憑主觀來看。我用過徠卡T,還真是沒有一顆螺絲,分量十足,壓手墜脖子,很有安全感。客觀上,我分析不好,參數什麼的說不上來,也不想說,說出來好作的感覺。


真的買德國相機的人是不會關注這麼多所謂觸感之類的。。。


推薦閱讀:

TAG:相機 | 徠卡Leica | 數控系統 | 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