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畫該如何畫完?

這幅畫如何改才能呈現出一種浮世繪的感覺。


(′?ω?`?)不是太專業,我來努力回答一下。

三張配圖全部來源於微博ID:德川江戶的po。想了解浮世繪的畫面感覺而非理論起源之類的話,推薦你關注這個博主。

就拿這三張圖來舉栗子好了。站在一個本科在讀的角度上,很寬泛地講解一下什麼是「浮世繪感。」

第一張:高橋弘明。(浮世繪畫家兼版畫大師)

從色調上來講,用了對比色對吧,橙黃與藍。但是讓人感覺整體顏色並不鮮艷耀眼,即使畫燈火也非常柔和的樣子。背景一路漸變,灰度降低夜色也變濃。雖然也有前後景的區別,但是背景的概括程度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什麼?反正我想到的是窗花和剪影。

看上去抖動的筆觸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因為這位畫家可是一位刻版子的,那麼他喜歡並且擅長這樣偏樸拙,木頭質感很強的畫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張:橋口五葉。(夏目漱石御用裝幀插畫師)

古典美人系版畫作品。有沒有感覺和國畫很像?線條方面的話。那不談用線只談配色。這幅畫,同樣有黃和藍,用膚色的白與背景的留白,加上發色的黑構成整幅畫。雖然不是風景類,但也是浮世繪。

怎麼說呢,很多浮世繪的畫,用色不是不夠多,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夠繽紛,為啥?因為灰度。看浮世繪看多了,總覺得整幅畫,或者說這一類畫,都屬於「典雅,安靜,含蓄,內斂」的畫。情緒表現上非常收,一點也不放,是一種典型的東方式表達。

灰度也好,明度也好,都很低。即使有跳躍的顏色,也可以表現得很靜態。這是我的感受。

第三張:土屋光逸。(很不幸生在一個浮世繪日落西山的年代)

真心覺得這一位的用色造詣極高,可惜生不逢時。天空所用的過渡色非常自然柔和。畫面上也很強調用塊狀概括。無論是線還是色塊,都非常具有「手工感」。讓人覺得十分貼近木頭和紙張本身可以給人帶來的感受。

前面有回答說到「平面感」,我覺得這個形容就很好啊。不過還補充一點,「平面感」不等於沒有前後遠近等各種用色和構圖關係。而是指,以上都需要有,但要在畫面表現上,控制控制再控制,把這種感覺,做到「啊,明明我費了很多功夫畫呢,但是別人依舊覺得我的畫面好平哦」,就對了。

【——————分(′?ω?`?)割——————】

並且這三幅畫本身用色,對比也好互補也好,都一樣不少呢。拿來橫縱對比的話,大色塊上也都選取了偏灰偏綠的藍色。用一句話概括,這類用色在我眼裡都屬於「用色沉穩,大氣且沉」。可以讓人非常明顯地感受到,顏色有質感並且有重量。就像印象派畫光影的用色一樣,自成體系了已經。

闡述了一下什麼是「浮世繪」感。希望對題主有幫助。改畫方面不提任何意見,因為可以就順著往下走,但是用色深還是淺,偏風景還是人物,全看題主喜好。

最後強烈安利林風眠的山水畫。之所以在這裡安利,因為他畫山水人物不僅有一種唐代仕女的典雅,最關鍵的是,畫山水用紅綠,依舊很深很靜。那個配色,看到的一瞬間就驚艷了啊。

不過最好的作品一般都被私家珍藏了,在用來普及公眾素質的博物館裡往往是看不到真跡的。所以我也只是說說而已。

(′?ω?`?)這寂寞如雪的人生。


平面感很重要!平面感很重要!平面感很重要!

和國畫有類似之處,浮世繪的人物主要強調的是平面的美感。從這點上個人感覺可以把女人的五官稍微改平,偏西式立體的話會削弱形式美感,所以陰影不太必需。捨棄鼻影這些東西來專註下線條吧(X)

色彩控制上現在的基本合適,只是缺少變化,顯得太安靜。可試著加入更強一點的顏色對比元素,如橙紅――薄荷綠,藏藍――米白,鮮黃――灰紫等等。

浮世繪里會帶有大面積的色塊來平衡元素(如樹枝,海浪等重複的花紋)可以試試用合適的顏色平塗一些區域權當留白。

花紋形式不要過多,會顯得很亂很噪,控制住面積。

(→_→


一個非專業美術僧的胡言亂語,想到再補充!

不要打窩!


從透視那一刻起 你已經失敗了


海水的話,我覺得用藏藍色並且減少層次,會容易把前景推出來,背景就不飄了。


浮世繪強調平面的美感,那麼從平面構成及色彩構成的角度上分析可以找出一些問題所在:
1、從畫面比例上看,旁邊留白部分太空,缺少整體性。
2、從浮世繪畫作風格上分析,上述有提到浮世繪講完平面的美感,平面構成學是特別注重點線面的應用。從你的畫作上人物形象有偏寫實,塊面、線條設計不夠突出。
3、從色彩運用上看,整體畫面太過安靜,視覺衝擊力不夠,可以加入一到兩個色彩的對比。背景魚陰影部分不要用黑色,黑色跟淺藍色之間視覺反差有點大,反而把視覺重心往上提拉了。

好的畫作要做到抓好畫面整體及視覺重心!

以上僅是小女的個人見解,希望題主有所收穫。


一個字——線,重要的事說三遍線線線


推薦閱讀:

這種風格的插畫是採用哪種筆刷繪製的呢?
請問這種風格的圖片是用什麼軟體畫的,怎麼畫的??

TAG:繪畫 | 遊戲原畫 | 浮世繪 | 插畫設計 | 商業插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