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詞風格在南唐亡國前後有什麼變化?

都知道李煜是千古詞帝,王國維先生也給予了他「詞至後主境界乃大」的評價,但我們普遍熟悉的是李煜在南唐亡國後的作品,那究竟李煜在南唐亡國前後詩詞風格究竟有什麼變化,原因是什麼,兩個時期各自的文學價值又是什麼


先簡單說下李煜,南唐國君,字重光,中主李璟第六子。而他幾位兄長先後夭折,於961年繼位。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978年七月初七,被宋太宗以牽機酒毒死。

李煜生於深宮,長於人婦,而江南又是魚米之鄉,物美人豐,所以造就了他溫柔善良的性格,便也是多情浪漫的,而又不失那顆赤子之心。其實戰亂年間受苦的是百姓,以他的純孝為民著想又深信佛教,投降也是自然。

他的詞,亡國前多是描寫宮廷生活和男歡女愛的。如「歌台暖響,舞殿冷袖」的奢侈生活,和「待踏馬蹄清月夜」的情致。而亡國後則多是對故國的懷念及悔恨自己。

這期間的轉變自然是宋軍攻破金陵南唐滅亡。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祖輩得來的江山毀於自己之手而且還是投降,所以你不可能在像之前一樣風花雪月,何況階下囚生活的確不好過,要看人臉色,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連封號都是違命侯,再加上趙光義還經常騷擾小周后...

文學價值。。。
「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句話很好的評價了。前期的詞繼承了晚唐的花間派,婉約明艷,後期又不失豪放,也算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吧。記得王國維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所以不愧是「詞帝」。

其實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很喜歡李煜的,只是為他的身世可惜心疼,我想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他本該是攜知己紅顏把酒言歡,印花弄月,縱情山水,與之偕老的那種吧,只可惜生錯地方了,唉。。。


謝邀。希望題主可以看的清楚明白,從而對李煜有系統、透徹的了解。

確切的來說是三個時期,前中後時期,以下內容主要從三個方面剖析李煜在其特殊歷史文化背景下所造成的文學創作成就。

1、李煜詩詞的發端,誕生背景及李煜詞的個人風格簡介;

2、前中後期政治影響詞風前中後期發生的變化;

3、價值及影響及相關人物評價。

一:首先從南唐的詞解說,在唐詩繁榮發展之際,中國古代誕生了詞這一詩歌新形式。直至中唐詞體開始確立,詞的確立離不開商品經濟的發達,早期詞來源於民間,作者範圍廣泛多屬於下層,由武則天末年至於五代,最初詞是作為配合歌唱的音樂文學,中唐一些詩人,如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從事填詞,這種文體的寫作才從偶發走向自覺。晚唐五代衰亂,女樂聲伎的詞在部分地區城市商業發展的地方獲得了機運,在五代十國這片割據分裂的土壤上,割據者鍾情聲色,不諳朝政,在南唐和西蜀形成了兩個詞的中心,西蜀詞壇興盛早於南唐,其中後蜀的趙崇祚在廣政三年(940)編成《花間集》十卷(南唐詞人李煜前期風格主要受「花間」風格影響,其詞精通音律,詞風瑰麗、旖旎柔情),花間集代表了詞在格律方面的規範化,標誌著在文辭、風格、意境上詞性特徵的進一步確立,收錄了歐陽炯、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人的詞。南唐詞興起比西蜀稍晚,(主角登場了)李煜是其中的冠頂詞人,其中早於他的有馮延巳、李璟、前者詞作數量居首,後者是李煜的老爹,不過在李璟在位的時候留存的四首詞中有一首《浣溪沙》已經流露出些許憂患意識。

背景交代完了,下面重點敘述主角李煜的」發家史」:

二:李煜的詩詞,當結合歷史背景、政治形態分析詩詞風格前中後期發生的變化,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變化和詩詞手法表達的微妙。從歷史事件解析他分階段的詞表達情感的變化:

1、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

在李煜即位之前的24年,都是在南唐深宮裡度過的,自幼受皇宮親眷、宮人愛寵,因而尚奢侈、好聲色。李煜精通音律、並且精於鑒賞,極富藏書。李煜不僅擅長詩詞,在書畫方面也頗有造詣。他曾考證過撥鐙法的淵源,並總結為「擫、押、鉤、揭、抵、拒、導、送」七種技藝。擅長行書,多以顫筆行文,線條遒勁,有如寒松霜竹,世稱「金錯刀」;又喜寫大字,以卷帛為筆,揮灑如意,世稱「撮襟書」。 畫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鉤勒而成,自根至梢極小,很有特點,被稱為「鐵鉤鎖」。他所繪的林石、飛鳥,也都意境高遠,遠超常人。作為一個君王,似乎這方面的才氣並沒有把南唐的治國帶到一個新的高度。作為一個藝術家的資格是超乎於常人。

前期的詩詞作品,一首首都是詞風瑰麗、旖旎柔情,盡述宮闈之樂、閨房之趣。在這期間創作了《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詞主要描寫了夜宴歌舞的盛況,下片在盛況中不放煙花,而讓馬蹄踏著月色前進,描寫夜宴盛極而不流於俗之功可見一斑。

2、到中期的詩詞開始由一些相思和宮廷詞慢慢轉化成具有憂患意識的詞,這和南唐的國運是分不開的,中期是意識到局勢的嚴峻,但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詞風轉為清淡憂愁.

請看下面歷史重現:

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並於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

開寶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詞當作於開寶八年(975)初夏. 圍城危急,無力抵禦緬懷往事,觸目傷情.

這段時間創作的詞《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此詞是李煜在涼城被圍中所作。

3、後期李煜的風格徹底轉變成了感慨時光一去不返,勝景難再的哀怨。亡國之後,詞風為一大變.沉鬱哀婉,終改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後主入宋後思念故國的作品.是後期詞的代表作之一。

《虞美人》其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其二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面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三:題主所引用的大神王國維開始評價這位南唐後主時說道:「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他認為李的詞勝不僅僅是字秀、骨秀,更在於神秀,神秀在於其真性情的內在藝術精神。其後,王又對李的詞特點及價值形成原因有一句詩概括的很到位:「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居所短處,亦即詞人所長處。」又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大意是說李煜不善君王之道,但在詩詞歌賦等藝術因其真性情故而其眼界大、感慨深,能融真情與詞中,引起讀者之共鳴原先只是供奉」花間」、「尊前」,李煜在詞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事為應歌而創作的伶工之詞也因他的真性情而視野大開,和詩、文一樣成為士大夫抒情言志的工具,其詞發揮的影響不可替代。

李煜的詞的特點引用袁行霈老師的話說是一、用血淚寫出了他那種亡國破家的不幸(這種感情在士大夫中引起共鳴,與很多文人有感同身受);二:詞多用口語和白描、麗質天成不靠修辭和華麗辭藻;三、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主要表現在亡國後不冷靜思考出路,而是直悟人生苦難無常,由此在文人和士大夫中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和意義,言深意切。

總體來說李煜的詞的文學價值在於把前期的「花間」風格的詞引領到一個風格情志纏綿而又意境開闊的境界中去,在歷史中,只有李煜做到了這樣,身為一個君王在藝術中獲得了一個尷尬卻又無人能及的一席之位。


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姜夔的「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警句?
你讀到過哪些明麗的句子,讓人心生美好?
在古代詩詞或者文章里都有哪些讓人會錯意的句子?
如何評價白居易的七律?
這首《如夢令》應該可以更好,求高手。?

TAG:漢語 | 詩詞 | 詩詞賞析 | 歷史人物 | 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