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親與路人,得簞食豆羹即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該救誰?試用心學觀點解釋.

陽明先生《大學說》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按照陽明先生的說法,應該視至親與路人於一體。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救至親而不是路人,為什麼?和其心本仁,視萬物為一體,衝突嗎?


當然是救至親。
這不是個「心學」的問題,是儒家討論的基本問題——是不是承認「差等」,反對「平等」。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是要有「萬物皆備於我」的格局。一體,不是一樣。儒家是反對平等的,故而有「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
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還是要先照顧我的親人,再推及旁人。連自己的至親都照顧不到,反去照顧路人,那是偽善。
《傳習錄》說,「至親與路人同是愛的,如簞食豆羹,得則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寧救至親,不救路人,心又忍得,這是道理合該如此。」
從孔子到孟子到陽明,儒家的「差等觀」說得明明白白了。
一體,不是一樣。萬事萬物都不可能一樣。
另,是簞食豆羹,不是豆漿^_^

多扯兩句。儒家講「禮」,「禮」的基礎就是「差等觀」。講「平等」那是「兼愛」,是墨家,是共產主義。你的老婆和別的女人可以一樣對待嗎?當然不可以。同樣是你的老婆,在廳堂里和在閨房裡可以一樣對待嗎?也不可以。這就是「禮」。
佛家講「平等」,道家莊子講「齊物」,墨家講「兼愛」——儒家與他們不同的地方正在於其"差等觀"。所謂「推己及人」,強調的是一個「推」,有個先己後人的過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一個「推」的過程,未有不修身齊家而能治國平天下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成了墨家的始祖,儒家雖然稱讚大禹,但不肯定他這一點。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但只是一個「端」,要擴充之,推廣之,才能做到「萬物皆備於我」。因為要「推」,所以有個「秩序」在裡面,這種秩序,就是「禮」之所以存在的哲學基礎。


遠處飛來一個物體砸向你的頭,你用手護頭,難道是你重視頭,輕視手,只是因為,天理如此,你在花園養草,在拿草餵豬,在殺豬吃,這些也是天理,一簞食,一逗羹,得之者生,給親人而不給路人,不應你厚此薄彼,只是理應如此!


中國古代的唯心主義哲學經常會通過批判人倫道德來標榜自己的「大無畏」和「高尚」,通過抹殺人最廣泛的情感來體現自己的「天人合一」。
至親包括自己的伴侶、雙親、子女,這包絡著人最根本的兩種情感:親情和愛情。伴侶是相互照顧、相伴為生的主體,子女與父母之間是血脈傳承的紐帶,愛情與親情存在的意義是維繫人作為生命個體的生存與血脈的延續。這是人作為物種存在最根本的意義。
考慮到資源的有限性,無論是動物界還是人類社會,個體與個體間的競爭客觀存在並且激烈而殘酷,這不僅體現在生存權的爭奪,也體現在交配權的爭奪。只有所有個體都拼盡全力的時候,才能使該物種在整個自然界中有更大的可能性延續下去。說白了,同一物種不同個體的「各自為政」與「自私自利」,其合力是有利於其物種的「集體利益」的——物種間的競爭不僅僅是個體所體現的食物鏈關係,更是爭奪資源和空間以及延續物種自身個性的動力——這本質上又是自然界要求維護多樣性的內在需要。
一個與自己毫不相關的路人,他的死活與自己的生存以及以及血脈的延續毫無關聯,那為什麼要犧牲自己至親的生存機會來維持這個與自己無關的個體生命?從這個角度,心學倡導的理論本質上違反自然規律的。


個人覺得陽明先生的仁本身就是一種偏倚,應該說是偏向天理,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路人救其中一人都是正確的,作為司法者應該公平求助,作為父子夫婦應該救至親。
所謂素貧安貧,素夷安夷,作為什麼角色就做什麼事。


這要從兩個層面上來講。
首先,前面幾位也都說到了,儒學是差等愛,從自己的至親出發,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等等,逐步降低。這是由於傳統中國是人際距離非常小的熟人社會,所以儒學的出發點是人際之間的情感,夫子說:天道遠,人道邇。傳統儒學是不考慮天道、玄學、鬼神的。只是到了宋時,因為佛教的衝擊,儒學不得不開始談心性談玄,但這些東西並不是儒學的根本。你可以把宋明理學的民胞物與理解為差等愛推廣到普羅大眾的情況,這些在夫子那裡體現出來的就是對生民的悲憫,對家國的眷戀,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如果沒有什麼別的因素,那麼這個問題是沒有什麼好考慮的,你救至親是人性、是至孝淳樸;救路人則是生性涼薄,不可交、不可信、不可委以重任。
其次,儒學的方法論是中庸之道。以中為用,也就是說,還需要考慮我上面說的是否還有什麼別的因素存在。中庸是因為熟人社會利益錯雜,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追求的是共同體的利益最大化,要考慮共同體方方面面的利益述求。所以,按中庸之道,百人我救不了,但一個人就差這一口?如果這個路人我一看就知道是800里加急的傳令兵,前線韃虜入侵軍情如火,自古忠孝難兩全,值此國崩天傾之際,儒者必當仁不讓,莫說是至親,就是自己也必須搭進去的,這沒有什麼好說的。這個時候不救這個路人,非人也!!
所以,你現在的思維方式是受了西方這種絕對思維的影響太大,非黑即白,而儒學由於發生於利益錯綜複雜的高密度熟人社會,所以從來不會這麼絕對化。一句話,要看情況而定,原則就是從小所受的忠孝仁義,然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是儒學的優點,當然也是儒學的缺點:沒有清晰的標準,如果不是純正的君子,那麼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私心、偏心,風氣就壞了,然後上行下效,積累下去就會出大問題,而且還難以糾正。所以,引西方的經驗教訓進來是對的,但中國人的實際情況,你也必須考慮,但如何雜糅又是個沒標準的事:( 暫時就只能是:相互體諒、相互理解、堅持自己。


心與萬物為一體,但促使你作出決定的卻是人情,所以,看這人在兩者之間的情感上輕重,重取輕舍,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救至親,但未必便沒有例外。


做一個無我,別人給自己多少便還多少,不多填一分,不少一毫。

所以看路人給你多少,至親又給你多少。路人和至親對於天地來說是平等的。但是對於個體來說是不同的。

有人站在天地的角度看世人,六親不認,一律平等。有人站在內心的角度看生分別之心。

我個人覺得,沒有站在內心角度去思考平等,而站在世間眾生的角度去思考平等,本質只是虛偽。從內心的角度思考我的存在註定了不平等,因為在意我的只有少數幾人。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也不知道。
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了好幾年。
利他,似乎是文明的產物,是宗教中所說的「善事」,能夠得到福報。
利己,按照邏輯推理的結果,是物種生存的基本前提,不利己只有死路一條,談不上下一代,談不上好一點的生存條件。
因為這種矛盾,我非常疑惑。

曾經有個人問趙朴初:你們宣傳佛教,但是人們都信了佛,誰來傳宗接代,人類沒有了,佛教還有什麼?趙朴初說:您會信佛教嗎?那人說:絕不!趙朴初笑著說:你看,咱倆之間,已經有一個信佛的,有一個負責傳宗接代的了。

聽起來,玄機奧妙辯才無雙,但是一樣沒有解決,或者是指出,到底什麼才是真理。

我的答案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
寫在這裡當做筆記。


推薦閱讀:

王陽明真的算是聖人嗎?
「底事寒江尚客船」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頭上是什麼東西?
怎麼看待像楊廷和,楊一清這樣有學問,有才能,有名望的大臣,因為私慾阻止王守仁進京入閣?
跳出來,看到無是非對錯、無高低上下,然後不知往哪裡走了,怎麼辦?

TAG: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