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依賴心理諮詢進行人格重建?

據我所知,改變自己的人格需要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改變,心理諮詢是最有效的選擇,那有沒有不依賴心理諮詢的辦法呢?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簡短的普及一下題主所說的「人格重建」中的「人格」指的是什麼。

不同於有些答主理解的,「人格只是我們自己隨便定義的」,這裡提供一個心理學中關於人格的語境——上世紀70年代,人格心理學家們希望通過一些普適(不受語言或文化影響)的維度/指標來界定人格特徵。 於是他們通過對上千人的問卷調查,並通過因素分析得出了人格特質的五大維度。也就是心理學中經常說到的「大五人格」。(不同於常被運用於流行心理學或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信效度較低的MBTI,大五人格測試更多地被用於心理學的研究當中)

大五人格包含這五大維度:1. 神經質;2. 外向性;3. 開放性;4.宜人性;5.責任心。具體不贅述了,我會在文末放上詳細解釋和測試鏈接。

說回題主的問題,確實有很多人有過這個疑問,「我很想改變我的某些特質,但一個人的人格特點,真的可以改變嗎?」

研究顯示,有87%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的至少一個類別上有所改變(Hudson Robert, 2014)。他們認為,某種人格的改變,能夠讓他們變得更開心。其實,只有當一種特定的人格改變,即「人格提升」發生的時候,人們會變得更快樂。(研究者將更外向、更宜人、更盡責和情緒更穩定(神經質得分更低)作為更健康人格的標誌。向著更健康人格方向發展的變化,被稱為「人格提升」 )

人格的改變並不容易。人格的穩定性已經得到普遍證明:我們都在某種「套路」中生活,而且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經形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大約40-50%的人格特質源於基因(Dahl, 2014)。不過,研究顯示,在常態之外,我們的人格還是處在變化中的。甚至,人格提升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達成。

首先,人人都能經歷一些人格提升的機會

在沒有做出有意識的努力的情況下,我們的人格也會發生改變。這既包括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出的自然的成熟,也包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1. 自然的成熟(maturity)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不斷地調適自己的行為,會越來越接近心理學家所說的「成熟」的狀態。針對10-65歲人群的研究發現,從青春期到老年,除去在「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大約在18-30歲間)這一特殊的年齡段,我們的盡責性、宜人性、開放性都會不斷增長,神經質水平則不斷下降。也就是說,在大趨勢上,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能夠自控和自律,理解和寬容他人,對世界保持越來越開放的心態。

外向性這一指標則是在五種特質中變化最小的,從幼年到青春期有一段時間急劇下滑,但在此後的一生中都保持平穩,也就是說,內向/外向的人格特質是最穩定的。

2. 承諾和責任帶來的改變

Lodi-Smith(2007)等人認為,「社會性投入」(Social Investment)的增加和減少都會影響和改變我們的人格。社會性投入指的是在成人社會角色上的投入和承諾。比如,在工作語境中,進入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崗位;在家庭語境中,進入婚姻,或者變成父母,這些都是社會性投入的增加。

「社會性投入」的核心是承諾,無論是我們進入一個工作崗位,還是一個新的家庭角色,都意味著我們做出了相應的承諾。

Hudson(2016b)的縱向研究表明,進入一段對我們很重要的、穩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的捲入(involvement)程度和投入(investment)程度都在增加時,我們的盡責性會提高;成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盡責性都會提升;投入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也會使我們的神經質水平下降,情緒穩定性更強(Lehnart, 2010)。

有一份事業、有一個孩子,都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人格上的提升。

3. 幸福程度本身也可以改變人格

不僅人格的改變可以影響生活滿意度,一個人的幸福程度也會反過來影響人格。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滿意度比較高,幸福感較強,那麼也會體現出高宜人性、高盡責性、低神經質的人格特質,這不僅體現在橫向的、同時期的比較中(更幸福的個體人格更健康),也體現在縱向的、變化性的比較上,即一個人如果幸福感比較強,那麼Ta會表現出持續的人格提升 (Soto, 2015)。

接下來,我們如何主動、有意地提升人格?

除了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外,我們也時常會做出改變人格的努力。Hudson(2015)等人曾在實驗中證明了我們確實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人格

但不得不提的是,Hudson(2016)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擁有非常強烈的改變自己的願望,但僅僅停留在目標的層面上,而不去執行和實現,那它反而會降低生活幸福感。(Polivy, 2002)。因此,如果你並不打算做什麼,我們勸你打消變成更好的人的幻想,接受自己,會比較容易幸福。

而如果你確定想要改變自己,你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 改變思維模式,停止標籤化、固化(fixed)你自己

當你將自己標籤化為「害羞」、「不善交際」,並覺得這是不可改變的時候,你就會給自己不去參加party和聚會找一個理所當然的借口。所以如果你決心改變,就需要先給自己去掉標籤,去掉這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把自己看作可發展、可塑造的個體。

2. 設置具體的目標

明確「你想要改變什麼」和「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兩個問題。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覺得「我想要成為像xx一樣的人」,你需要具體化,這個人身上的哪一點是你想要成為的?是Ta的行為、習慣、說話方式,還是別的什麼?改變這一點,是否真的對你有那麼大的意義?事實上,就在設定目標這一步,很多人就會發現自己想像中的改變並不必要。

3. 設置具體的計劃

你的計劃越細越好,比如,「這個月參加4個party,在每個party上認識至少10個人」就比「這個月交3個新朋友」要好。在開始之前,要做好長期和艱苦奮鬥的準備。你還要按時間段建立獎賞機制:獎賞可大可小,可以是任何東西,但它們需要被設置在一系列具體的、可被檢查的時間點上。

你甚至可以設計一個假想的模仿對象,設置Ta每天的行為習慣是什麼樣的,會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什麼樣的表現,然後時刻提醒自己照著Ta那樣去做。

你還可以把你的計劃告訴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他們就能幫助你監督行為習慣。

4. 如果你還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裝」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你覺得自己過於內向,並且一時半會無法改變這樣的想法,你可以讓行動先于思維:讓自己去嘗試和他人交談、主動約會,接著你就會發現這沒那麼可怕。

5. 給自己留出一些用來「崩潰」的時間

特別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無法24/7都像另一個人那樣生活。因此,你可以給自己留出一部分獨處的,或者和親密的人相處的時間用來「崩潰」,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完全不合邏輯、不遵守規則地表現和生活。但在這段時間之外,記得堅持新的行為習慣。

6. 把自己扔到新環境中

新鮮事物永遠是改變的動力。當你在熟悉的環境中壓力太大而無法改變時,可以把自己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比如參加一個俱樂部或者社團),和陌生的人和事物相處,參加新的活動,這會更容易激發出另一個你自己。

7. 寫日記

寫作是一個追蹤自己,不斷加深自我認識的過程,它會記錄下你在這個過程中真實的感覺,並時時總結和反思自己。

以上。

原文發表於 能不能讓我變成一個不同的人,再和你重新認識 | 舊文回顧:如何改變人格

「大五人格」測試鏈接: 大五人格測試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有,就是找一段高質量的關係,不過這種關係可遇不可求。

在高質量的關係中,對方能夠給你足夠的心理支持,你會感覺對方非常強大,你所苦惱的事在他們面前都不叫事,而且他們說出的話能夠很好的安慰你的情緒,他們會允許你用各種言辭來抱怨自己的經歷,你會覺得他們非常懂你,跟他們聊完天之後,你會覺得心情好很多。

這樣的人也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若干個,有時候我們管他們叫貴人。但是你的貴人可能還沒出現、也許他遠在外地你見不到他、也許你的貴人現在正忙著裝修房子(— —!)沒空理你、也許你的貴人現在自己也遇到了麻煩……因此這種高質量的關係並不一定是完全穩定的。

心理諮詢實際上就是把這種有些隨機的事情,通過付費的方式穩定下來。就好比你玩遊戲開寶箱,1%的概率出高級裝備,但人民幣玩家可以直接付費購買。

高質量關係和心理諮詢的另一個區別在於,高質量關係通常不會教給你如何結束這段關係。因此由於不可抗力導致你的「貴人」不能再陪伴你時,那種喪失感是巨大的。而心理諮詢不僅能給你相對穩定的高質量關係,還能在有必要的時候,教給你如何放棄這種關係,自己去獨立生活。因此心理諮詢實際上更安全一些。

強烈不建議通過閱讀和日記的方法來改變人格,因為人格本身就不是通過學習塑造來的,它更有可能是在早年的教養環境中被養育者逐漸熏陶出來的,是親子關係的產物。因此人格上如果出現了問題,也需要在關係裡面修復。
讀書看上去是你和作者之間在互動,實際上是你和你想像中的作者在互動。作者表達的內容客觀不變,但你的理解實際上難免擺脫主觀色彩。最重要的是,書籍永遠不會和你互動,不會對你的行為產生反饋,這是它和關係的重大區別。寫日記不僅有讀書的部分「弊端」,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你實際上是在和你自己互動,連新穎的觀點都沒有,只能用過去的思維模式不斷的生產新的內容,就像一鍋牛油麻辣鍋,涮什麼東西撈出來都是麻辣味的。因此閱讀和日記在改變人格方面上的作用遠不如一段關係。

更新(2017.1.6)p.s.我個人也不認為一個人能夠完全的自我拯救,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自我拯救了,我認為原因可能有三:1.外界環境更加順利,讓人誤以為自己改變了自己;2.獲得了一種相對質量更高的關係,讓人得到了一定改變但不自知;3.用一種適應性相對良好的「癥狀」替代了過去的「癥狀」,因此改變了自己的社會功能,但沒有改變自己的人格。

另外好久沒打廣告了,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叫《心理小廚》,微信搜索公眾號tianjinpsy即可,更適合新手諮詢師和心理學愛好者訂閱。最近更新緩慢,春節後恢復2-3天一更。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但也能看出一種「期待自身的力量」的感覺,所以,先為這份希望點個贊吧。

其次,我會覺得這件事,真心沒那麼容易。
因為人格重建這個說法,來得太大。就好像要「完全將從前的我盡數抹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我」,這,是否太過艱難?

用多少時間形成了一個人穩定的結構,就可能會用更多的時間,甚至雙倍的精力來投入改變,因為在這之前,至少要給自己一部分餘地是,「了解之前這個你不想要的自我是怎樣的」,這不是自責,這不是不滿,這不是對自我的憤怒與無能為力,卻是,一種「能跳出來」看到的真實自我的樣子。
而你知道么?
發現,找出,學會覺察,深究自我,這往往比「你要做什麼來改變」的具體行為還要難得多,因為我們都是在不自覺地按照「這個自我」來思考和行事的,站在一個圈中去回看這個圈中的我,有多少能看到,有多少會忽略,有多少,依然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

所以,這本身就是一條漫長的路。
而往往需要心理諮詢的,也是這個緣故。
不是需要心理諮詢,就是諮詢師能帶你走出來,而恰恰是,諮詢師會成為你的一面鏡子,給到你「看到這個圈中的我是怎樣的」的可能。

也許你會問,
那麼除了諮詢,是否其他的方式做不到呢?
也不算是。

學習,看書,學點心理學,可能的話參加一些不錯的課程,甚至主動去做一些人生中的嘗試與突破,這本身都可能是改變的點,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你內在感受的變化和思維模式的調整。
所謂成長,往往本身就是「重建」路上的基石。
當然,如果有一份走的足夠深的關係,不是整個人都系在對方身上的依賴與退化,而是能讓你在被接納的關係中得以滋養,促進你的自我覺察,讓你能意識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存在,且逐步內心堅實,那麼,這更會是重要的機遇。。

當然,我想你感受到我語氣中的不肯定了,
因為這些,可能更難。
後者的關係,有多少人有這個幸運?
前者的完全自修,也是一條曲折之路,曲曲折折走向的,也未必是你最初期待的方向與程度。。

so,先別給自己如此分量的要求了,
因為這著實太大,也許一開始有了這樣的目標卻反而會成為自己的阻礙,
嘗試著從自我覺察做起吧,
也許你會發現,並不必將自己抹掉重來,從前那個穩定的結構中,必然有著它一直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發現它,找出它,在如此的基礎之上走下去,
其實你就已經「重建自己」了。

祝好。


別想著突然來個較大改變,人格的穩定是心理健康的一個評估維度。
再者,心理學術語人格跟日常語境中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不知道你說的人格一詞具體指的是什麼。日常用語中大多用這個詞說一個人的品行如何,帶有道德評判;心理學中指的是一個人相對穩定的心理行為模式,是中性詞。


1.你成為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除了靠別人拯救,還有一個就是靠自己。通過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行為實驗事實。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畢竟現在各個理論流派很多,自我成長的方式也很多,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學習班中選擇出適合你的,能給到你乾貨的,篩選,也是一種能力。

2.關係,不管是朋友關係,還是戀人關係,也許這些關係並不是高質量的,但是積少成多嘛~一次又一次的關係,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新的可能,你大腦的神經迴路會逐漸加強。PS這個逐漸是相當慢的一個過程,沒辦法像影視劇一秒鐘扭轉,或者幾分鐘達到一個高潮。

人生的真實過程是,你在改變的過程有可能會退行,退到比你現在還情況不佳,難受,也有可能好一點,又回到原來的模式。這一切,什麼時候結束?我也沒有標準答案。

現實生活就是這麼有意思,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最後想說,人格重建其實是相當難的,靠自己的力量那就是難上加難,如果你覺得實在不想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那就結合以上兩條吧。PS即便尋找心理諮詢師幫助,也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達到的,也是需要時間,只是相對於自學和靠社會上普通人的關係,心理諮詢提升的時間會稍微短些。

最後,其實更現實的設想可以是,自我人格的加強。也就是提升你自我的人格力量,不一定要大刀闊斧的改變它,而是在它原來的基礎上修整一部分~


謝謝李李邀請!

心理諮詢是一種關注人的需要的專業的幫助方式,對個體來說,藉助心理諮詢來幫助完善自我、建設人格、提升生活質量,是目前合理而有效的辦法,專業的工作自然需要付費,付費的原因大家都比較了解。

想要節省開支,就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本可以事半功倍的目標,加大時間成本的投入,堅持長期的自我分析與治療。

王登峰教授把人格的內涵分成四個不同的層次:

1、個體的外顯行為

2、個體的內心的情感和體驗

3、穩定的動機(行為背後穩定的目的性和導向性)

4、生物性反應和神經系統活動

第一點是可以直觀的,第二和第三點是個體內在的體驗和動機,個體自己能明白或明白一部分,其他人能夠觀察到一部分或者無從觀察,第四點要借用現代醫學科學的進展去獲得。這四個層面,互為因果,互相影響。

可以說,人格是「一種涉及與社會相關的,持久的行為建構。」,而不僅僅是「各種心理特徵的總和或是一個穩定的組織系統」。

人格障礙有什麼特點呢?

認知和正常人有一定程度的背離,對自己、他人和事件的解釋有偏差;情緒反常;人際關係差;行事衝動。

人格障礙者沒有穩定的、連續的真實自體感受,從社會適應模式來看,人格障礙者經常會有被操縱感、衝動、以自我為中心,容易陷入人際困境,包括家庭關係、工作關係以及其他社會關係。想要重建人格,要達到的目標就是人格障礙者能夠安全地感受到自我,整合情緒上的痛苦,通過良好的人際互動從而變得能夠真實地有建設性地生活。

按蘇利文的說法,心理諮詢要解決的就是來訪者的人際關係問題,一切的心理障礙歸根結底是來訪者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的質量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人際關係問題越多,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所以,我們可以不用抓字眼,重建人格,仍然還是指向如何獲得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意味著人格是成熟的、穩定的、能夠適應社會文化要求的。

做為個體,不採取心理諮詢的方式,僅憑自己的力量去自我完善與成熟,並非不可能,只是困難很多,也容易走彎路。

嘗試著在以下方面進行高度自我覺察,自我扶持吧:

1、 能將自我客觀化,從他人或社會角度來審視自己;能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恰當的相應的自我情感;敦促自己成長,從父母不良教育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

2、 心理活動很複雜,要動態地保持慾望、情感、需求、意志等各種心理力量的平衡;要有自己穩定的價值觀,並能夠和他人分享;提高自己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3、增強獨立自主的能力,發展自己的潛能,避免自我墮落;審視自己動機和需要,避免歪曲對現實的真實感受;對社會、對人際關係能夠敏銳感知,關懷別人,對別人的情感反應迅速。

4、培養愛別人的能力,對「愛情、工作、興趣愛好」三者有時間和精力上恰當分配;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多元化思考,自己體恤自己,客觀看待人性。

5、 樹立自我界限,尊重行事規則,把自己和家庭分化出來,保持和他人既互相獨立又能互相依賴的關係。

6、 強化共情能力,站在他人的立場了解和體驗他人的情感,尊重個體生命的獨一無二性,認清平等與尊嚴、理解與寬容對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請關注我的公眾號:tiangexia2016


可以通過冥想訓練嘗試隔離負性情緒,間接改善思維開放性緯度(但冥想也可能無效)。之後進一步通過科學哲學的訓練增加思維開放性,進而改善核心觀念。
但也不是所有人格問題都能通過認知行為訓練就可以改善。並且在人格障礙這類社交不適較嚴重的背景下,也很難僅僅通過自學來進行這些訓練,在幾種人格障礙類型的背景下,更容易對自學內容的理解出現選擇性偏差。
認知與進化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社交需求已經成為個體的內在需求,產生問題與解決問題都是在社交的背景下。
一段高質量的關係相對來說還是最好的方案,不過可遇不可求,包括遇到一位適合自己情況的諮詢師。
從一個中立的角度觀察的確是這樣。
不過從自身的角度來觀察,自己不斷做出轉換社交關係的努力,從不良關係中抽離自己,建立新的社交關係,是最需要肯定的。


我覺得有難度,
首先這取決於待重建者的人格缺陷或異化的程度,對這個問題的評估,需要專業能力,待重建者往往無法客觀診斷或診斷不全。
其次重建人格也有相應的技術手段,並不是只有大家知道的認知療法(有人俗稱講道理或懂道理)那麼簡單,不然也不會有那句「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最後,重建性格必定要經歷一番精神波盪甚至脫胎換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待重建者還需要在痛苦中保持清醒完成重建,這很困難。

舉例:一個人身體有病了,如果不嚴重,自己又有一定的知識可以確診,治療過程不需要麻醉自己也知道怎麼治療,可以忍著痛苦完成治療,那麼他就可以治好自己。

一個人病了,但是他自己都不能確診,問題也嚴重的他都暈乎了,他需要麻醉、手術、復健等等才能恢復健康,你讓他拿著手術刀給自己做手術嗎?沒幾個人能做到,就算狠下心做到了,能保證效果嗎?

那些說自己就是通過看書學習懂道理或者經歷了大事就實現了人格重建的,要不然就是他們本來情況就不夠嚴重和複雜,他們通過學習給自己確診後得到治癒,要不然就是經歷的大事太過震撼,徹底推倒了原來的人格結構,然後他的內心環境提供了他可以全新的開始的條件。
而這兩種,都不具有代表性。

所以,就算你想自己重建,也先去找醫生評估一下心理問題的具體情況和程度比較好。


精神科,藥物。藥物治療本身不能改變人格,但是沒有藥物的話已經出了問題的人格會被情緒癥狀進一步向糟糕的方向改變。

如果一個人厭惡和想改變自己的人格,說明情緒癥狀相當痛苦,基本上已經達到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藥物治療門檻。直接的情緒癥狀長期不能緩解就會訴諸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加劇人格的固著和退行。

換句話說:在有情緒癥狀的情況下人的舒適區極度縮小,根本談不上走出舒適區嘗試成長。如果強行剝離舒適區,造成的創傷又會加深偏執。

大部分人(無論患者還是周圍的人)從哲學上忌諱藥物,尤其恥於為了改善感受服藥治療。通常不到社會功能嚴重退化或者產生自殘自殺傾向,生活破碎、生存危機的程度不會嘗試藥物。而到了這種情況,所需的藥物療程至少要比過去累積惡化的病程要長,否則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人格這概念不就是人造的嗎?你站的價值體系不同,就會打上不同的人格標籤。


兩種途徑
1,遇到一個無條件愛你的人,也就是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它不一定是兩性關係,也可以是老師,家人。這種關係是可遇不可求,但也不是那麼稀少。可我見過的太多案例是,幸運的遇到了一段親密關係,卻無窮無盡的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對方身上,最終導致對方離開。所以,你不僅要有幸遇到這段關係,還有有一定自我反思的能力,在對方的包容中緩釋痛苦。
其實就是「愛的關係」能讓人心理退行,相當於回到童年,在正確的關係中重塑自我
不過要說的是,無條件的愛,不是我們理解的那麼簡單,仔細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平常遇到的大部分愛,對方都有或明或暗的隱含回報條件,常用句子就是「你要xxx,我就對你好」

2,通過漫長的痛苦的自我修行,也有低幾率重塑自我,但這種自我是「神性」的,一般我們稱之為大師

3,重新投胎,呵呵,投胎也是技術活唉


我覺得這是緩慢漸進的過程。

同時,也是需要外部環境和自我行為相結合的。

至今,覺得改變的也並不多,只是有那麼些許不同而已。

接受自我吧,如此才能不被反噬力所吞沒。
我們往往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麼差,但也絕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麼好。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出選擇,努力執行,及時反饋,不斷修正。


實在看不慣最高票答案。已踩。

結合問題本身簡單翻譯一下他的話,就是「如果不依賴心理諮詢」,那麼你就得「找一段高質量的關係」、遇到貴人,才能實現人格的重塑和情緒的穩定。
也就是說,不管怎樣你的改變都依賴於外界,依賴於偶然。

就像如果遇到的諮詢師不靠譜或不合適,不是「一段高質量的關係」,那麼也起不到什麼心理諮詢的作用了吧?知乎上關於心理諮詢的問題中不靠譜諮詢師的案例那麼多,和最高票答主配起來真是完美的混合雙打自黑呀。


@FuHouzhi
看看自己的語言邏輯,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區別你搞不清楚?
作為一位心理諮詢師,跟想要改變自己、重建人格的人說這番話,其中包含怎樣的心理暗示你不清楚?
更何況「建立高質量的關係」,從概率上來看是人格改善的前提還是結果?

@yolfilm 經常說一句話,有些人不是蠢而是壞。在我看來可能兼而有之。

在本問題下,我最贊同的是那位匿名用戶的回答: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出選擇,努力執行,及時反饋,不斷修正。

以及森田正馬的那句話,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不管你遇到怎樣的關係,都不要依賴於關係。
更多地靠自己。

-----------------------------------------------------------------
2天後更新

這裡反對我的人很多,似乎我否定了心理諮詢的意義。然而我的回答的意思是什麼,那位答主回答的邏輯又是什麼,真正邏輯健全的人會有數的。我就不多解釋了。

我的好幾個答案都是反對高票或大V,這種行為在知乎上好像挺「可笑」的。
然而實際上我並不堅持自己的正確,甚至隨時在反省自己是否有誅心之論,是否有知識或邏輯上的缺陷——於是隨時做好道歉的準備。
但在本問題下到目前為止,我不收回之前的判斷。畢竟我所尊敬的 @李松蔚 和 @動機在杭州 兩位老師,他們寫的很多文章都是在引導人們認識自己、認識關係,而不是忽視自我、依賴關係。

然而很顯然,踩我的回答的也不少。與那位答主及更多知友的辯論和交流見精選評論區。

實際上關於人的自我重建,我曾寫過另一個可能會更有用的回答。需要了解的知友請戳尼採為什麼厭惡憐憫心和同情?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非常非常有錢的情況下,找一段能療愈你的愛情。


結婚生子


境界高正能量的好朋友 親密無間對你無條件付出愛情的伴侶 思維清晰三觀正的家人 他們都是你重塑人格的財富 我認為自己的人格是在大學至工作兩年後才完全建立起來的 五六年的過程 再加上這些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自助類書籍推薦:
1、針對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抑鬱:《思維改變生活:積極而實用的認知行為療法》
思維改變生活 (豆瓣)

2、針對自我認知(不接納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豆瓣)

3、針對壓迫性情緒、衝動、自毀行為、情緒及人際的不穩定:《辯證行為療法》
辯證行為療法 (豆瓣)


很簡單,學會一技之長,以此為基礎來實現自我需要。


你可以嘗試一下讓自己一直保持孤獨,做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別人,養成慣性的思維也許就是一大步


推薦閱讀:

感覺得了婦科病,不好意思去醫院檢查?
自言自語是病嗎?
病人如何在沒有任何保護機制的情況下,建立與心理諮詢師之間的信任?
如何戒掉嫖娼?
為什麼穿著兔兔外衣的人提出抱抱就可以輕易抱人,脫下兔兔外衣的人提出抱抱就會被人拒絕?

TAG:心理學 | 精神分析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