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爭權如此頻繁?
從李世民玄武門政變開始,太子、公主各個角色參與政變相當多,如果說一個朝代晚期皇權易主,那麼唐朝前期還如此頻繁,就比較奇怪。
從北魏分解為東魏和西魏,再到後來的北周和北齊,隋朝統一後,再到李唐崛起,這之間皇權更迭頻繁,和之前的大分裂時期是否有某些關聯呢?
既然把時間限定為唐初,那就把時間截止到安史之亂之前。
先列一張簡單的關係草圖(主要為李唐宗室)
從高祖李淵(圖筆誤)至玄宗李隆基,與立儲扯上關係的太子、皇子甚至公主,唯一自身沒涉及到政變的只有高宗與武曌的長子李弘,而李弘獨善其身的最大理由是「死得早」。
由政變成功奪權的共有三次: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
政變失敗的共有三次:李承乾謀反、李賢謀反(有物證、未行動)、太平公主謀反。
嚴格的說李重俊謀反與李重福謀反(宮廷外)都屬於唐隆政變的一部分。
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所有的政變都圍繞的一個主題「立儲」。而這些人面對立儲所發起政變的初衷,除了野心,更有「自保」的情緒在裡面。
立儲是個大問題。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個有野心的人,晉陽起兵是他的主意,也是李家發跡的根基。尷尬的是,作為次子的他很難被李淵立其為太子。所以對他來說,功高震主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而對於李建成,雖然說我也相信後世所謂的「寬厚長者」之說,但李世民對他來說始終是潛在威脅。其實最為難的是李淵,假使是李世民能力的確強於李建成很多,廢長立幼也是國家大忌,前有劉琦劉琮,後有楊廣楊勇。而劉表當時也已奄奄一息,楊勇作為太子還不知收斂,在保守的老爹面前扮潮人,咎由自取。李家當時情況卻不是如此,李建成品行端正,又有建國之功,所以廢長立幼斷不能行。
另一個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使其遠離京畿。李淵建國時也分封了一批非李唐宗室的郡王,但並未對李唐宗室下手。最開始我很納悶為什麼李淵不這麼做,因為如果這麼做了,即便是後世面臨削藩,至少這一代可保平安。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明白,哪裡是不想做,是根本做不了,也不能這麼做。不光李淵這麼做過,李世民也這麼做過,卻遭到以長孫無忌,房玄齡為首一眾人等的堅決反對。把持唐初政壇的是以老牌勁旅關隴貴族和政治新星山東豪強集團為主。作為主場作戰,這幫遺老遺少自然不願意離開長安。在這種情況下,李唐宗室也需要保持相當的人數才不至於大權旁落,北朝更替殷鑒不遠,本身作為關隴貴族一員的李淵自然是很清楚 。所以他選擇了等,等來的卻是兒子們的互相殘殺。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可以預測到一些事情的徵兆,只是它沒來的時候,總覺得離自己很遠,當真的來臨時,卻發現已然來不及反應了。
神龍政變:中宗李顯以廬陵王身份即位,張柬之等逼武則天退位。高宗武曌時期,太子以及皇帝被不斷的廢立:立嗣李弘(病死)——立嗣李賢(謀逆被廢)(自盡)——立嗣李顯(登基被廢廬陵王)——李旦登基(讓位武曌)——李顯登基(神龍政變)。像許多皇帝一樣,晚年的武曌無心朝政,本身武周對於李唐就沒有法理上的繼承,所以在立嗣問題上一直是李家還是武家而猶豫不決,再加上寵信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此二人也對李顯本人產生了安全上的威脅,為此他還失去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和一個女婿。所以由張柬之、李顯主導的出於對李唐宗室自保的神龍政變發生了。
唐隆政變:李唐宗室為了阻止第二個武則天的出現,共同聯手打敗韋皇后,雖然客觀條件很相似,但韋後相比武則天的政治成熟度確實也相距甚遠。唐隆政變也是李顯死後,以韋皇后為首的韋氏、武家政權權力過大,李唐宗室又一次出於自保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李重俊謀反也算唐隆政變一部分)
承乾謀反:用今天的話來描述這位太子就是「有錢任性」,但腦子卻不太好使。即便這樣,李世民也並未有易儲之決,倒反而是他先向老爹動手了,後果就是被廢鬱鬱而終。李世民立嗣寬厚的李治確實也杜絕了之後的兄弟相殘。
李賢謀反:可以定論的是李賢謀反並無實際行動。但謀反這件事,從來行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動機和證據。對於他來說人證物證俱在,況且又有「足夠的動機」。加上他生性多疑又決絕非常的母親,如果他的哥哥李弘不是過早病死,也很難不卷進這一切。
太平公主謀反:依然是立嗣,太平公主借「非嫡長子」這一口實對昔日盟友「進行了攻擊」,被玄宗識破賜死,正史的版本是這樣的。我卻覺得倒是李隆基以立嗣為口實對太平公主步步緊逼,最後太平情急之下出於自保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與野心無關。因為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不要說相比他媽武曌,就算相比嫂子韋後也是不及的。親自參與過唐隆政變的她也很清晰的知道自己這個侄子是怎樣的身手,取而代之根本不可能,一個擁立之功值得她冒這種風險嗎?所以我更傾向於她是被動應戰的,其實也是自保。
所以後來李隆基在立儲這個事情上就比前輩都要老練很多。早立儲,並限制其權力,通過「三庶人之禍」進一步限制其結交官員,將「國本」逐漸過渡到一個「吉祥物」的存在。至於安史之亂,那個則不屬於宮廷政變的範疇了。作為有強烈政治清洗傾向的高陽公主謀反案,也並未放進來一起討論。
唐初期沿用了北朝隋代^ ^的府兵制,由於府兵制有一定的繼承性(父傳子),在感情上對李唐的認同要高於武周,這也是為什麼後期的神龍政變、唐隆政變策反禁軍成功的一個潛在因素吧。而作為李重俊謀反對象是李顯,本身就是反李唐,自然就不一樣了。皇權本身,作為秦清之際或名或實的至尊,總是被各方勢力所環伺,其中的宗室與外戚、後宮與宦官,或是皇權之下群臣之上的特權階級(貴族與世家時期的外戚,甚至可以是皇權的股東;而宗室則擁有掌握權柄的潛在資格),或是皇權用於籠絡與抗衡群臣的附庸(後宮的籠絡色彩更多一些,畢竟後宮妃嬪與外朝勢力有關係;宦官的抗衡色彩更多一些,畢竟宦官與外朝結成的同盟共性太少)。任何政治集團之間的鬥爭,即便是純粹的外朝士人黨爭,也離不開更加近水樓台的上述四大勢力(或者說,四親:父系叔伯子侄、母系舅甥、妻妾、家僕)。所以,任何一個以皇權為本尊的帝制王朝都無法全然擺脫宗室內鬥、外戚專權、後宮干政與宦官掌權。哪怕這個朝代一個以上擁有強力政治手腕與施政能力的千古一帝出現,也無法保證這個王朝不在英主過世後不被上述四親染指政權。權斗總是要拉攏四親出面來發動,才更能接觸皇權甚至分享皇權。
歷朝權斗,奪嫡奪儲佔比最大、影響最大,無外乎有一定或一時的利益集團通過建策之功實現風險成本難度遠小於改朝換代但獲利又僅次於改朝換代的政治投機罷了,這個現象在歷朝歷代都不罕見。且不論那些存續時間、佔據版圖遠小於唐朝的魏晉南北朝諸政權的奪嫡,單看兩漢也充滿了各種儲位紛爭,只不過兩漢的儲位爭奪完全由外戚與後宮出面罷了(呂后、霍光、王氏家族、東漢外戚;唯一一次群臣出面的只有漢文之立)。漢初以外的兩漢為何宗室幾乎不出面,原因在於景武二帝通過武力與推恩對分封制的徹底壓制,新生一統帝制從邏輯上就是戰國變法以來不斷擺脫分封制的干預的最終產物,自然不會容許宗室插手國政。
那麼為什麼唐朝以宗室子弟出面領頭的儲位爭奪更多呢?解釋這個問題,可以回答本題設問的一半,而這就又需要結合魏晉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對於秦漢帝制的修改了。十六國北朝政權幾乎全數來自北方族群,這些族群在入主中州以前全數實行著部落酋長制,而各級部落酋長則多以叔、伯、兄、弟等同族同姓中的男性成年擔任,因此十六國北朝政權中的宗室成員便擁有漢武帝推恩以後兩漢宗室所不具備的軍政財權柄。這種北族色彩的部落酋長制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了抵禦戰禍而聚族而居的漢式塢壁與漢式莊園,形成了魏晉再封建的合力。雖然隨唐都對晉式宗室出鎮地方的策略有所反思,但北族傳統因素與漢式聚族現狀都為隋唐宗室權柄相較於兩漢的提升有所助力。私以為,隋朝與前唐宗室的權力雖在周秦漢初乃至西晉宗室之下,卻超乎兩漢與中唐以後宗室之上,是魏晉南北朝歷史演進的結果,因此宗室才能被背後的政治利益共同體推出並主導這個共同體,而不僅僅作為傀儡出現。
那麼本題設問的另一半是什麼呢?是後宮,而且還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後宮,沒錯,說的就是武則天。武周以女主之姿篡唐而不滅唐,皇權改姓且「邏輯」不順極大地增加了李唐宗室奪權的頻次。武則天以女主建周,掌握皇權的名與實,面臨著一個在以父係為准編織親屬譜系的繼承法與宗教觀中無法破解的邏輯困境:身份與財產須由血緣最近親屬繼承,武則天此時有子有侄,無兄弟、無叔伯、無夫,在子與侄之間,子更親,理應傳子不傳侄,傳子則皇權復李,傳侄則傳疏不親;而且,武則天去世之後是要進夫家祖廟才能享受供奉的,不可能進娘家祖廟,如若武家侄兒繼承皇權,則武則天便無法享受帝王級的祖廟供奉,且更容易被取消供奉,這在當時的宗教觀看來,是不可接受的。這個「邏輯」困境決定了武周必須回到李唐,決定了武周無法徹底消滅李唐血脈,決定了李唐宗室與武家侄兒的鬥爭必然發生(從反武鬥爭到神龍政變)。當然了,武周的建立,也鼓動了後來者的覬覦,因此便有了宗室繼續捍衛李氏皇權抗擊後宮的進一步鬥爭(唐隆政變乃至太平公主之死)。可以說,武后建周本身,憑空就給李唐增加了多次宗室出面的鬥爭必要性,這可是其他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發生過的唐史獨家大新聞。
綜上,唐前期中宗室出面奪嫡奪儲奪大位的頻發是西晉、南北朝、隋朝歷史演進造成的宗室權柄相較於兩漢上升的結果,同樣的事例在西晉十六國與南北朝並不少見。而,李唐皇后建立武周才是憑空增加李唐宗室出面奪位次數的唐朝獨家原因所在。
謝 @5556555555邀請
歷史遺留問題
唐朝承襲北朝一脈
而北朝五國(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歷來都是政變連連
本質上就是沒有搞好皇權交接的問題
其實放大視野,我們會發現
自秦開始,到(北)宋為止
宮廷政變發生率都非常高
而正常情況下的皇權和平交接(皇帝死了,由其指定繼承人繼位)也不多
個人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玄武門之變的反面示範作用,唐太宗通過政變上台,在客觀上給了後來者一個比較惡劣的示範作用,表明皇位是可以搶奪的,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有人曾經成功過,就會有後來人不斷試圖複製和效仿,由此發生的也導致了唐前期的皇位繼承製度極其不穩定。
其次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隋唐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魏晉以來的士族衰落,一般地主地位上升,社會等級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地位上升的階層要求在政治上獲得相應的地位,他們進入官僚隊伍之後,各自依附於一股勢力之下,爭權奪利,客觀上為政變的頻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後,唐代皇室具有胡族血統,嫡長子制度等傳統觀念對其影響相對較少,對婦女參政的限制也相對較少,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點。
唐朝是繼承了隋 隋又是從北朝發展而來
從東漢過後,中國進入了亂象頻發的時期,大爭之世,什麼道德、秩序、禮制以及意識形態都靠邊站,五胡十六國更是把最基本的社會體系都打的稀巴爛。
如果題主要問唐初為什麼政變頻繁,那我想回答:
1、傳統,幾百年的亂世就是充滿了顛覆、謀逆、爾虞我詐、天下由兵強馬壯者得之,亂臣賊子及其同夥不會有太大的思想負擔和道德累贅;更別說,北朝其實是胡人統治,胡人的文化沒有太多中原地帶君君臣臣這套固化的禮制;
2、體制,隋雖然再次統一,但是欺負孤兒寡母而得之,短短几十年,一個強有力的能夠滲透到各級貴族、官員之中的政治行為模式還沒有很好的建構,軍權、地方權力的分配和制衡遠沒有達到後來的那般成熟;
3、回到唐朝本身,高祖建國其實走的是上陣父子兵的合伙人制度,除高祖這個盟主外,太穆皇后其餘諸子均出力頗多,都自然的認為自己應該享有繼承權和名分;
4、唐朝承襲了隋,其實也承襲了北周關隴世族攜手治世的權力格局,在權力沒有絕對集中的情況下,也讓名份上的繼承者都有了敢冒風險的資源;
5、隋煬帝嬌柔做作獲得大位,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殺兄奪位給了後代太多的啟發和成功案例,而且當時帝王家的其他男子之福利安排也沒有固化,干則可能成功,不幹可能滅絕滿門,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躍躍欲試呢?
………………我是分割線…………
第一次長回答 居然遭到系統的反駁 能這樣看的起,挺開心的開心
我就我的回答做一次說明並回答反對意見
1.開始我就說了唐是繼承了隨,隋是北朝發展過來,這是對題主的問題一個呼應,指出中間是存在延續性的。
2.胡人掌權及文化,我很明確說的是北朝,不是說隋朝,但包括隋在內都受胡人影響,楊堅之前都有胡姓「普六茹」,當然這不是重點,我說的重點是隋唐本身在文化上有太多多元化,繼承人制度,禮法秩序並不是那麼堅固。
3.欺負孤兒寡母 我很明確的說的是隋,請看清楚。得天下太易,這即有不屑也讓後人躍躍欲試。
4.隋建立的省部制是延續了後世,但我說的是隋唐建立的諸多好的制度在初唐時也只是確立了幾十年,一些方面在加強君權上都不成熟,包括軍權等方面,不然政變怎麼搞,你能想像宋明清之後京都的衛戍部隊幾次的參與政變爭位嗎?
5.高祖立國,幾個兒子本來就是各有建勛,這種情況是勝利果實最難分配,因為君臣名分一定,那其他皇子就是為太子做了嫁衣裳(如果是西周的封建制可能就好解決多了)。這在後來明朝成祖的兩個兒子之間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我不覺得高祖在立儲上有問題,李建成當時功勞也大,兩相權衡,在高祖看來,立長可能爭議更小。
6.初唐時還沒有擺脫門閥政治,權力並沒有像後世那樣完全集中皇帝一人。世族的存在就是各大可以利用的資源。
7.隋煬帝繼位是合法的,但他頂了楊勇太子的過程,卻是很有啟發的,太宗四子李泰不就是按照這個路徑去鋪排的嗎?李泰的得志,不是刺激了承乾的鋌而走險嗎?
以上。
(手機黨,語句不通,儘力鳥)
唐朝皇帝有史書參與權也是一點,歷史隨我塗抹,再無後顧之憂。
兩條線:
一是李唐源自北方政權。五胡亂華之後的北方政權,政變是家常便飯,能夠正常繼位的反而並不多,骨子裡留著胡人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基因。
二是李世民開了個好頭,這點很重要!靠著軍事政變殺兄逼父取得皇位,為後世子孫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幹掉老爹,我就是皇帝!
其實不僅唐初,李隆基之後的唐朝也是不斷的政變。肅宗繼位其實就有政變的因素:老子沒死沒傳位,他到先繼位了;然而他自己死的也是一筆糊塗賬,堪比玄武門之變。後面還有德宗、憲宗等。
有人認為利益集團的強大導致了皇族內部頻繁的頻繁政變。
我不同意這個看法,利益集團強大的結果是皇族變傀儡,而不是皇族自己人干自己人。
以兩晉為例:利益集團強大莫過於東晉,然而東晉是皇帝與世族「共天下」,皇族根本沒能力自己人搞自己人。還有個類似的例子是東漢,外戚權臣當道,皇族要麼傀儡,要麼拉著宦官跟外戚懟,沒精力再去搞自己人。
相反是西晉,皇族自身實力強大,八王輪番登場,猛懟自己人。
跟皇帝本人有很大關係。
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卻讓秦王李世民功高震主,威望遠在太子之上。前者會感到威脅,後者會產生野心,二人勢必水火不容。
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太子,卻十分寵愛魏王李泰,這使後者產生了對皇位的覬覦,前者感到地位受威脅。因此二人紛紛搞了個大新聞。
高宗時代,因為有了武皇后這個野心家,皇位的變更頻繁是必然的。她先是逼死章懷太子,然後扶立英王李顯,接著又廢李顯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然後再廢之為皇嗣,自行稱帝。武后的人為操縱,促成了這一時期皇位的頻繁變更。
唐中宗李顯極度寵溺安樂公主,使得太子李重俊備受折辱感到威脅,於是發動政變,兵敗身死。
中宗被毒死以後,韋後想要效仿武則天,於是導致了唐隆政變。
唐睿宗時期,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二人擁立的功勞都很大,平分秋色,因此導致了睿宗的禪位和後來的先天政變。
然後就是武則天的人為因素,她想要攫取權力,因此操縱著皇帝的廢立。
魏晉南北朝的延伸,在秦漢帝國崩潰,科舉制度沒有完全成型之前。士族的實力依然強大,所以皇帝只能加強皇室力量來維持統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