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應該培養通才還是專才?


我覺得道德之類的比較基本的,包括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都應該在高中教育時盡量培養好,這樣在高等教育階段時才會比較順利。
之後轉入正題,高等教育跟以前的教育是很不一樣的,很多科目、專業以前都不知道是什麼。所以學生需要學習一些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這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專業(雖然現在國內不是這樣,但是國內某些地方,比如北大元培學院確實是這樣做的)。這也是高等教育目的所在,高等教育要培養一個有文化、有素質、有專業知識的公民(暫時這樣定義吧),所以在某種意義有一點通才的意思,但我們都知道通才不是那麼容易,不是所以人都可以在所有領域都學習。
為什麼要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呢?不僅是因為學生可以了解各個領域以選擇自己的專業,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只教一個專業知識,人的視野會被限制,況且一個人不可能只依靠自己專業生存吧。
所以初步認識各個領域是有必要的,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被人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之後才是專才的培養,這個沒必要多說,因為現在我國大學就是以專才為目的的培養,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通才。

我就讀過的兩所大學裡都必修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跨學科課,數學和符號分析,以及寫作,數理邏輯,外語,種族和創意表達。(互相之間可重合,比如戲劇寫作可能可以滿足初級寫作和創意表達,某些歷史課可以滿足人文和社會科學)

一般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寫作各2門,數理邏輯1-2門,外語一般大家都在高中修過,大學再修2-3個學期,種族一門,創意表達一門。 一門課2-4個學分,120個學分畢業,本專業課一般在60學分,所以說大學生畢業的時候都會有1-2門輔修專業,或者第二專業。

我所上過的最有趣,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課都不是專業課。倒也確實因為我是數學系,數學課也教不出什麼花兒來。
我當時人文上了翻譯原理,茶道,古代哲學,現代哲學,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歐洲哲學,語言和心靈,人類本質,論婦女健康
數理邏輯就上了邏輯推理I 而且其實本專業所有課都算數理邏輯
種族上了人類學,課程名叫文化,種族歧視和人類本質
自然科學上了農作物和人類社會,行星和衛星,外星人研究,火山和地震,食品科學和營養學入門
創意表達上了芭蕾和寫作

我覺得這些課都非常有益身心。舉兩個栗子,失意的時候想想浩瀚的宇宙,就覺得自己真是再渺小不過,沒什麼可愁的。婦女健康那門課既教我了關於女性健康,也從公共健康的角度探討了各國婦女權利現狀以及審視了公共衛生政策。這些東西自己當然也可以學,但是上課需要一定強度地閱讀寫作討論,是在日常閱讀難以達到的深度。而且打破自己固性思維這種事有時確實需要別人的點撥。探索不同的科目也可以讓人保持一顆好奇而謙卑的心。

我覺得這種核心課設置的範圍和技能要求都很合理。大學是要提供你學習的工具和培養學習的能力。比如大家一直有爭議的外語學習,很多人表示用不到所以可以不學。但是不學外語,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另外一國文化,也無法站在別國角度審視自己的國家和文化。多會一門語言,這世界上可能利用的知識和可能感知到的東西就多了非常多。儘可能寬廣地接觸不同的知識,文化和人會幫助人變得獨立寬容不抱有偏見。假如我的大學沒有這樣 的要求,我可能也會上很多亂七八糟的課,但是可能會漏過一些重要的面。比如我一直非常討厭寫作,但是事實證明一個寫作不好的人是找不到工作的。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Creative Expression, Humanities,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Math and Symbolic Analysis, 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Skills Requirement: First Year Writing, Upper Level Writing, RaceEthnicity, Quantitative Reasoning 1/2, Language Requirement


學生想當通才,學校有能力給培養成通才。學生想當專才,學校也能培養成專才。學生要當蠢材,學校能把他淘汰。你想吃什麼廚子就給做什麼,而不是他就會一蛋炒飯翻來覆去給你灌。


即能涉獵不少學科 又能對一門學科有專精之人 然而又能倡導創新 十字型人才


T型人才,多通一精。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是複合型的人才,僅靠單一的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現實對學生的要求,學生應成為「T」型人才,「丨」代表專業基礎知識必須紮實,而「一」則要求學生通覽各方面的知識。


什麼是通才?達芬奇式的全才?這不是大學能培養的。
當然大學可以搞一些通識教育,比如理工的學一點法律、設計、心理學等等。
這可以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但離通才還很遙遠。


通 + 為專做好準備


大學只是一個機構,賦予大學某種意志,由它去培養人、去教育人、去塑造人,這個企圖本身就是違背大學建設的。

大學所做的應該是,無論專才還是通才,在學校內,學院中,師資的配置上,使這兩個維度都有所積累,無論學生如何選擇,通過大學的階段學習,都可以實現或者部分實現。

至於一個即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應該成為專才還是通才,這個問題應該由個人自行解決,他人無從代答。


大學裡應該是打基礎吧,不存在什麼通才或專才。讓他們自由發展去吧!
有本事成為通才的就去做通才,看他有多少時間與精力與實力?


說實話,別對大學培養你抱什麼希望,儘管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哪怕朝三暮四,學校的教育永遠都是一個大綱,開設什麼課程這些東西。我個人覺得多讀書吧,多跟老師,優秀的學長交流(純屬個人見解)


雖然我認為大學本科階段應該進行通識教育,或者至少通過選修課來給學生提供接受通識教育的機會。但是無論在哪個國家,這種教育的成本都是很高的,只能屬於精英教育,無法大面積鋪開;其次,真正早就通才的主要也不是大學教育,那些歷史上的怪物往往是從小就接受牛的一塌糊塗的家庭通識教育。總的來說,在可能的情況下,本科還是盡量多開些選修課,各種導論性質的課程供學生選擇,在研究生階段再進行非常專業的學習。至於較低知識含量的工作,應該由職業教育代替,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責任,能力和動力為全人類思考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些籠統,從專科到博士都可以算作大學教育,而不同層次的教育目的又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所以得分開來討論。
先上觀點,大學教育既不是培養通才也不是培養專才,它只是提供一些教育資源和渠道。

本科教育所教授的知識,大都是「無用」的基礎知識和「入門級」的業務知識,你不可能依靠本科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領域有透徹的了解,也不能依靠這些知識成為所學專業的行家,甚至在從事本專業工作時,也會發現學校教的和工作做的完全是兩回事。但是,本科所學的知識其實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吃上」專業飯,而不是「能不能吃好」專業飯。那麼本科教育的意義再哪裡呢?我覺得在於大學氛圍對人的塑造,在於個人對於社會知識,生存技能,學習態度,工作態度等對人有長遠影響的內在素質的塑造,而這些都是依靠大學的老師,身邊都同學和大學的整體氣氛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才能形成的。一個好的大學裡,個人能夠感受到老師負責的工作態度,深刻的人文關懷這些優秀的品質,能夠感受到周圍同學積極的生活態度,認真的學習態度個強烈的競爭環境和危機感,能夠感受到一所大學傳遞的深厚底蘊和內在的精神,這就是好大學區別於其他大學的地方,儘管本科教育的課程差別不大,但是不同學校學生接觸的人、事和環境的區別,決定了他今後在工作中的態度,方法和精神。本科教育能夠提供的便是這些,但能否充分利用和接受卻是靠個人的努力,所以好大學依然有學渣,差大學也有驕子。一個本科生既可以從事本專業,也可以從事不對口都業務,其中轉換愛你部困難。
碩士教育的培養,則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礎上,將學習的範圍縮窄,一般只學習某個專業及與專業相關的基礎課程,因為這時培養都研究生是需要在畢業後既要能夠快速的從事業務活動,又具有創新思維的員工。此時的碩士教育側重於對相關業務的「操作性」能力的培養,因此相對本科教育,專用性更強,所從事的工作一般限於某個專業以內,這是由轉行成本提高所決定的,並且要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使其能夠具備讀博士的潛在機會。
而博士生的培養則將學習範圍縮窄至某個專業下的特定領域,從事的工作逐漸成為外行不了解的領域,這正是其高度專業化的體現。因為整個科學領域過於龐大,人的智力,精力極其有限,因此只能依靠大量人員從事不同專業化的研究,才能講研究引向深入。
所以大學教育實際上是隨著教育層次的升高,研究範圍逐步縮窄,研究深度不斷加深的過程,大學教育是梯次配置的,並不存在所謂的「專才還是通才」的問題。但是無論是哪個層次的教育,要在工作中具備良好的能力,都需要紮實的理論功底(大學教育),充分的實踐經歷(社會教育)和良好的反思和思考能力(大學教育中的素質塑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者。


覺得應該是提供足夠的平台,使對各方面有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各取所需,同時提供積極健康的引導,這就夠了。期望大學給每個學生提供打包的套餐,不切實際。四年本來就很短,專才和通才在一個方面做好都十分不易,何況要兼顧呢。按現在大學的學生數,難以做到因材施教,能做到給空間因勢利導也就夠了。
曾經和一個英國的本科生討論過英國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專才部分是在課堂完成的,通才教育是在課下通過社團和學院完成的。他說The door is open,Google啥的都可以是教育的一部分。很多東西其實不必大張旗鼓,潛移默化就好了。


分享一個TED:論重塑博雅教育

在當今社會推崇專才的環境下,作者談論了自己對 liberal arts educattion的改革方向。

我認為也是中國大學教育需要借鑒的。。


通才教育,專才應該是學生在此基礎上的自我實現,不要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學校


什麼是通才?
什麼知識都「略懂」? 那不用大學培養了,自己自學也能搞定。
還是什麼知識都精通?那是阿牛和小達,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和大師,大學也教不出來。
問每個人,如果可以做「通才」,誰又願意屈做一「專才」?
so,問題不成立。不是大學應該培養通才還是專才,而是其只有培養專才的能力,而向「專才」努力,直至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也已是一般凡夫俗子的極限了。


個人覺得:

大學教育,算是通識教育(尤其越好的學校,考慮到研究生培養,會更加註重知識體系構架),而,我覺得現在的大學教育,是一種掃盲,類似把鐵礦石煉成生鐵。

而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活下去,有個技能就可以養家糊口,技能練的很厲害,可以發家致富,要是技能成天下第一,就不會發愁錢了,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但是,從幼兒園到大學,沒有教過我一門技能,去養活自己(除了當家教)

因為,即使靠一門技能,發家致富,人,還不能稱為現代的人,完整的人

人需要一個,健康,獨立,系統,符合社會實際的思維體系(價值觀念,人生信條等),去擺脫,低級的,庸俗的憂愁,去活的「通透」

這些的基礎是完善的,全面的,知識背景,再在此基礎上形成健康,獨立,系統,符合社會實際的自我思維體系

而這些,我認為,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所想要給我們的


大學本科階段應該培養通才。
我甚至主張本科階段不分專業,或者可以分大方向,即文科類、理科類、工科類,就像高中類似。而現在浙江的高中已經不分文理了。
換句話說,把文理分科從高中推遲到本科。

設計原則如下:
能不必修就不必修,能不限選就不限選,給學生最大的選擇空間。

大學必修課程如下:
1.高等數學
2.外語(通常是英語或者日語)
3.計算機基礎或者編程
4.思想政治套餐(這個不敢不列)

推薦學習的課程(或者規定必須從中選擇若干門,限選)
1.邏輯學
2.法律基礎
3.哲學
4.學術規範與論文寫作
…………

選修課(通識課)
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等都在這裡,隨便選。


到了研究生階段再開始專才教育。

遺憾的是,在中國行不通。

以上。


專才易得,通才難求。
在某一個領域方向定下心來,通過系統的學習和長時間的實踐,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並不困難,也容易複製。所以目前的大學教育還是以培養專才為目標的,簡單易操作。
而通才的培養,對師資和個體的要求就要比專才高出一大截,而且容易畫虎不成反類貓。


還是看個人的追求,大學培養只是個外界推動,自己不上心也沒什麼卵用


推薦閱讀:

大家對天津美院的印象如何?
如何看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安排早上六點四十做廣播體操的行為?
長江商學院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在大學宿舍夜晚時段做奶茶小吃生意可行度高嗎?
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裡面學生的生活是怎樣的?

TAG:教育 | 大學 | 知識分子人群 | 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