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骨折之後的恢復問題?


謝邀,從外傷史和片子來看,應該是右腓骨下端骨折,因為你的CT拍的不清,看上去好像沒有其他地方骨折,如果只是在外踝做了鋼板內固定,那麼我覺得題主的幾個問題還是很有希望達到的

腓骨(就是小腿外面的那根骨頭)一般只負擔全身重量10%左右,而且上圖的X線片骨折線沒有涉及到脛距骨關節承重面,所以說是可以,也應該,也是必須要早期下地行走,開始功能鍛煉和承重訓練,這樣更有利於關節本體感覺的提高,並有效的預防肌肉萎縮、深靜脈血栓、關節不穩、關節僵硬、骨質疏鬆這些骨折後期常見的併發症的。

一般術後當天就可以開始在床上活動腳趾和膝關節

術後3天左右(如果有引流管,拔除引流管後)即可開始也必須要開始活動腳踝了(不過記得腳踝抬高過心臟水平),卧床期間,適當的疼痛(可以忍受為度)下踝關節屈伸訓練不能停!
術後7天,要是激進一點就可以慢慢的在步行器輔助下健側主要負重,然後患肢輕輕在5Kg以內負重(用個電子秤)這已經是激進的做法了 不能再自己加量!每次10分鐘,一天工具輔助部分負重訓練上下午各一次就夠了

負重訓練的同時不要忘記了踝關節屈伸訓練。(就是醫院裡邊教你的勾腳、蹬腳每次保持最大的活動度,最好兩隻腳一塊運動,對比,爭取每次都活動到最大角度),並且每次訓練完之後一定要抬高腳踝超過心臟

如果保守一點,那麼術後半月也一定要開始像上面指導的那樣下地負重了,適當的負重有助於骨骼的癒合的。(不要忘了是適當的負重,別太過,重量逐步加大,以疼痛和腫脹不加重為度,具體最好徵求你主刀醫生的意見)

逐步開始慢慢在助行器和健足負重的情況下加大下地活動範圍。

術後1月半可以慢慢把助行器改為拐杖輔助,並慢慢逐步加大負重量,可逐步開始拄拐活動。

大學生,年青人。一般來說骨折恢復的會比較快,但骨折手術後因為鋼板的緣故,骨折癒合會相對較正常癒合慢一些。一般像題主這種傷病,術後2月左右骨折端會很穩定,可以相對放心的負重運動了。

術後半月開始可以慢慢吃鈣片,有空多到戶外曬會太陽,不用喝什麼骨頭湯,除了油脂補不了什麼的。。。
術後半月內可以吃些活血消腫止痛的中藥,半月後可以吃些促進骨折癒合的中藥。

還有,踝關節周圍肌力和關節穩定性一定要注意加強訓練,可以百度下訓練方法,因為腓骨遠端骨折,通常伴隨韌帶損傷。一定要加強上述訓練,改善關節穩定性。避免後期關節不穩。

以上都是根據一般腓骨下端骨折內固定術後的康復經驗來回答的,具體細節多諮詢主刀醫師及主管醫師。

網上求醫,因為查體和病史、影像資料不全,相對於直接諮詢主刀及主管醫師,確實是捨近求遠了。


1、關節活動維持訓練,可以有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主動的屈伸踝關節,屈伸至最大活動的位置(應該是無痛的,特別不應出現骨折出的針刺痛),繃緊肌肉保持8-10s,10次一組,每日可進行10組左右,視肌肉疲勞及踝關節疼痛情況適當增減,這麼做的好處是既可維持關節活動範圍,又可以鍛煉肌肉防止肌萎縮,還可以促進下肢腫脹的消退。被動的話,有條件可以使用踝關節CPM,沒有的話,你的腘繩肌長度也不夠的話,可以用毛巾包著腳,然後你用雙手抓著毛巾把足尖向著頭部的方向牽拉,也就是做踝背伸,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過程中保持踝關節中立位,切勿造成踝關節外翻,牽伸時如出現疼痛,如果不是骨折部位刺痛,請保持在輕微疼痛的位置10-15s,然後放鬆。被動活動如果不受限制的話,可以每天屈伸方向活動10-15次。內外翻活動,請在4-6周後,視骨折癒合情況進行。
2、肌肉力量訓練,除了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也是需要肌肉力量訓練的,當然如果你卧床時間長的話,健側的下肢也需要。踝關節力量訓練可以使用第一條里的主動活動來保持踝關節屈伸肌群的力量,如果術後疼痛明顯的話,可以在無痛的位置進行等長肌力訓練,即踝關節保持不動,但是肌肉繃緊,一般這時候屈伸肌群肌肉都會繃緊,保持10s,休息10s算是1次,10次1組,1日10組。膝關節及髖關節可進行直腿抬高,保持10s,休息10s算是1次,10次1組,1日3-5組。側躺後下肢外展,請保持下肢與軀幹於一條直線,勿前屈髖關節,保持10s,休息10s算是1次,10次1組,1日3-5組。俯卧後伸下肢,保持10s,休息10s算是1次,10次1組,1日3-5組。訓練強度請視每日訓練後的情況而定,訓練後出現肌肉酸痛,夜間不影響睡眠,第二天早上酸痛消失為宜。如果沒有,請增加強度,如果超過這個程度,請減低強度。肌肉力量訓練請貫穿全程,並進行適當的修改與設計。
1、2在術後即可進行
3、下肢負重訓練,因為你的骨折位置在腓骨遠端,而腓骨並非主要負重骨,注意活動時足外翻是否有骨折部位刺痛即可。負重可在術後2-8周左右進行,具體時間視內固定類型及負重時的下肢的疼痛反應而定,不管幾周開始,都是建議由漸進性負重開始,即用稱來監測下肢的負重情況,從1/10的體重患側下肢輕微疼痛開始,疼痛減輕,或無痛可再增加重量,直至在某一重量下可維持30min即可,最終目標是使患肢可支撐全部體重為止。下肢負重訓練建議在允許的情況下及早進行,除了可以及早步行,還能增加骨折部位的應力刺激,促進骨折癒合。
4、步行,在你可以進行下肢部分負重的情況下就可以利用拐杖進行減重步行,想要達到脫拐步行的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a、患側下肢是否可完全負重,b、患側下肢負重時是否可以達到自動態平衡的程度,c、患側下肢負重時是否不出現疼痛,如果以上答案皆為是,那應該可以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步行狀態。
5、本體感覺訓練,進行這一項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可以完全達到比較滿意的活動狀態,只是偶爾還是會有一些說不上來的不舒適的情況,有可能的本體感覺方面問題,可以進行動作設計及訓練達到矯正。
以上訓練方案請與手術醫生探討後進行,最好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恢復至受傷前的運動狀態可能需要6個月左右。


謝邀。我不是醫生,是傷員(手臂骨折)。所以沒法回答你提出的問題。倒是可以提供我自己的經驗供你參考。
1. 如樓上所說,我的主刀醫生也說骨頭一般要三個月才能長好。手術並不加快骨頭癒合速度,只是幫助固定以儘可能的恢復傷處的功能。而且個體都存在差異,有些人恢復的快,有些人恢復的慢。你還是複診的時候多問問主治醫生。
2.功能鍛煉。這個很重要,一定要問你的主刀醫生或管床醫生,主要做哪些動作,要如何進行。我的主刀醫生和管床醫生都強調我骨折部位有兩個主要功能,肘部伸直彎曲,以及前臂旋轉。讓我練習這兩個動作。住院的時候,護士也教過一套上肢骨折康復操,手指手腕手肘肩關節都能活動到。我回家後都有堅持練習。剛出院那會兒,做鍛煉時手臂疼痛會讓人很容易覺得累,鍛煉一會兒就想休息,我就打開視頻看輕鬆的綜藝節目,比如跑男快本奇葩說,邊看邊做鍛煉,不會覺得很難熬,盡量每次鍛煉至少半小時。
對了,住院的時候醫生還開過物理器械治療,做被動訓練,肘部拉伸和彎曲。一天三次,每次30分鐘。我看隔壁病房還有針對腳部的物理器械治療,但具體是針對哪個部位的我並不清楚。不過被動練習主要是術後幫助鬆動下關節,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主動鍛煉。
3.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的主治醫生。他就回復說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營養全面,少吃辛辣食品就可以了。
4. 這個我沒問過。出院的時候醫生開了兩種葯。半個月就吃完了。
最後,我非常贊同樓上的觀點,你最好多諮詢你的主刀醫生。你平常有啥問題,可以記下來寫在便簽紙上或者寫在手機備忘錄里。醫生查房或者你去複診的時候,將問題都問一遍,就不會忘記了。
謝謝。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鍛煉」,瑞士工人勞動保障委員會保險公司就提出多數骨折的癒合只需要6-12周,而功能的恢復,工作能力的恢復卻要6-12個月。

傷筋動骨100天,老祖宗的經驗還是很靈光的,但對於後面6到12個月,很多人就忽略了,很容易進入三個常見的誤區!

第一、不重視 誤以為骨折完全恢復後再鍛煉也來得及。一旦形成關節粘連、肌肉萎縮,並不是都能完全康復的。

第二、不科學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第三、不堅持運動時間和運動量達不到要求。功能鍛煉從手術後一直到完全恢復應貫穿始終,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半途而廢。

至於如何康復,每個人傷到的部位不同,鍛煉的方法也不一樣。今天要重點講的是,為何需要重視骨傷後的康復鍛煉?

一般骨折處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這其實是受傷處靜脈和淋巴都迴流受阻,因而會出現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導致相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

當這種粘連發生在肌肉與肌腱內,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內時,就會形成關節粘連和僵硬,最終影響肢體運動,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應該就屬於這種情況。

通過肌肉收縮的功能練習,可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減少關節液滲出。從而防止了因關節本身及軟組織粘連所造成的關節僵硬。

傷肢肌肉的反覆舒縮活動,可使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定,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改善骨折部的營養,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強促進了癒合。

功能性鍛煉,有時是十分痛苦的,但必須要堅持,否則就終生痛苦。給大家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適用的。

第一階段:骨折早期(傷後1-2周內)

傷肢較腫脹疼痛,主要鍛煉方法是肌肉舒張、收縮活動,原則上除骨折部上下關節暫不活動外,身體其他關節都應適當活動。

上肢肌肉的鍛煉是用力握拳和屈伸活動手指,反覆進行。下肢肌肉的鍛煉是收縮和放鬆大腿肌肉,勾腳踝和活動腳趾,能幫助消腫。

第二階段:骨折中期(2周後)

傷肢腫脹消退,局部疼痛逐漸消失,應繼續肌肉的舒縮活動,同時逐步活動骨折上下關節,動作應緩慢,活動範圍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動力量和範圍,要特別注意的是關節活動不能太劇烈,同時應詢問醫生哪些活動不能做。

第三階段:骨折後期(骨折癒合後)

主要是加強傷肢各關節的主動活動鍛煉,使關節能迅速恢復正常的活動範圍。對活動受限的關節要特別加強鍛煉。

功能鍛煉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

有些骨折長期卧床病人,肌肉由於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會變慢,使組織的新陳代謝降低,傷病的癒合過程延長。

由於創傷出血,血管壁受損,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時容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

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可引起心、腦、肺重要器官梗塞,嚴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缺乏運動的人,突然運動或受刺激,都容易引起血栓梗塞。所以受傷後,靜養並不是指完全躺在那裡,還是需要適當運動的。


謝邀。基層醫生獻一下丑。 右足外踝骨折並踝關節半脫位。未見術後影像。
就題主關心的問題回答一下:
1,患者年輕,骨折癒合速度應該是很不錯的。所以一般內固定術後6周,複查x片通常都能見到骨折線模糊表現。這種情況就可以建議患者患肢負重鍛煉了。至於非負重(不下地)的鍛煉,應該從術後就應該開始,包括踝關節的屈伸,環轉。不要求馬上把動作做到位,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貴在堅持。

2,參考上一個提問。鍛煉的過程中,踝關節的腫脹可能會加重,因為外傷和手術所破壞的循環需要重建,加上運動增多,就會加重腫脹。這個是正常的,休息一下會好轉,隨著血運的修復,一周左右會明顯消退。

3,西醫角度,只需加強營養就可以,肉,蛋,奶都有很方便的菜譜。注意戒煙戒酒,尼古丁是明確對骨折癒合有負性作用。酒,是中醫養生那套,腎主骨,酒傷肝腎。有一點,沒有科學依據的,是平時觀察所得,要戒魚腥,有傷口的,有腫脹的,吃魚腥會難消腫,消腫了會再腫。這個意見我有所保留,一切聽你的醫生的。

4,外傷手術早期,都是以活血化瘀為主,田七是很好用。中後期(1-2月後)才可以用壯筋強骨的葯。

本人才疏學淺,以上有不當的地方,以你主管醫生的醫囑為準。
以上。


謝邀。先聲明我是主要從事脊柱方面,創傷偶有接觸。一家之言,建議還是聽你主管醫師的建議,畢竟術後怎麼鍛煉跟手術怎麼做的,做的怎麼樣有很大關係,沒有參與手術的醫生對你您的病情還是有很多盲區。
首先診斷為外踝骨折伴脫位,雖然你沒有做磁共震,一般都合併韌帶損傷。您給的資料里沒有術後的片子,我假定您的手術做的非常成功(教科書般成功)。
第一個問題,2個月不建議脫拐,一般骨頭三個月才能長好,提前完全負重會增加鋼板應力,弄不好會鋼板斷掉,不過這個部位一般在踝外翻時收到較大應力,正常行走(不摔跟頭,不與人發生碰撞)應該幾乎不受力,所以理論上想作死的話,一個半月你就可以嘗試脫拐了。
第二個問題,在一個半月前可以做踝關節屈伸的鍛煉。一個半月後可適當的非負重的內外翻練習。
第三個問題,涉及到營養方面,不在行,一般我們沒什麼特殊建議病人吃的,保證營養均衡就夠用。
第四個問題,一般中成藥活血強骨,不過療效不確切,後期功能恢復鍛煉很重要。
另外再次建議你最好諮詢你的手術醫師。
謝謝。


不贅述別人的答案,只是想提醒一下,上個術後片子看一下。雖然只是腓骨骨折,但是內側韌帶斷裂的情況比骨折更容易遺留後遺不適,所以一定要看術後片子判斷複位情況。順便說一下,你這樣的骨折矯形是錯誤的,首選手術治療。


1.不能,原因樓上說得很清楚了。哪怕3個月後,你怕還要用一段時間的walking boot
2.會影響rom at ankle, dorsal flex/plantar flex/abd/add or rear foot. 現在就可以做PROM,鍛煉intrinsic muscle
3.還吃啥吃啥
4.不懂中醫


蒙醫包氏整骨

噴口酒、按兩下就能緩解疼痛

蒙古族是以游牧為主的「馬背民族」,在生活、勞動中,跌傷、骨折等時有發生。蒙醫整骨術是最負盛名的蒙醫傳統療法之一,在歷史上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100多年前,「黑狗大夫」以蒙醫整骨的神名在草原上不脛而走。如今,「黑狗大夫」的傳人們在現代醫學日新月異的時代,仍續寫著傳統醫學的輝煌。

骨科主任包青松是包氏整骨第六代傳人,在談到是不是自願學醫時,他笑一笑說:「我7歲就跟著父親到處行醫,我的爺爺,太爺,祖太爺都是骨科大夫,這好像是一種家族使命,不得不學。」

「那你會讓你的兒子繼續學醫嗎?」

「會的,但他現在還小,才15歲,我想等他長大了再跟他說。」包青松說。

記者跟隨包青松來到住院部,只見他呷了口白酒,「吱」的一聲,噴到患者骨折的腿上,哨音強烈、短暫、爆發性強。不到兩分鐘,整骨過程完畢,他的助手用小夾板把患者腿固定住,治療就結束了。

這就是最具傳奇色彩的蒙醫傳統整骨療法中的噴酒按摩接骨法。這位小患者腿骨折8天了,沒有動手術,在蒙醫傳統正骨治療下已經不疼了。查房期間,不斷有病人家屬表示自己哪哪不舒服,讓包主任給看一看。

隨後,我們又來到門診室,一位50多歲的楊女士端著胳膊坐在椅子上,原來,她胳膊一年前骨折了,到別的醫院接骨後留下了不能彎曲的後遺症。聽說包醫生在這方面很厲害,前段時間趕來治病。「今天已經是第三次來看病了,現在胳膊已經能彎曲90度了。」楊女士說。


首先要指導並協助患者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尊重患者,使其增強自信心,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協助生活起居、飲食的種類,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多飲水,多食粗纖維,防止便秘。避免進食牛奶、糖等易產氣的食物。


階段:腓骨骨折手術後近一年 拆鋼板前。恢復情況:目前走長路除了腳腫,下坡腳無法快速適應,下蹲腳無法落地,慢跑姿勢奇怪外其他都正常了。鍛煉方式:按醫生說的還是下蹲為主,但自己經常無法堅持。


推薦閱讀:

業餘學康復理療、康復治療、或者夜大學康復治療,有可能做第二職業嗎?
這樣的腰突程度,求康復指點?
中央型腰間盤突出,康復訓練為什麼建議蛙泳,不建議飛燕?
康復治療在醫院之內地位如何?
請問腦出血引發的偏癱,在康復過程中,腿骨會不會發生畸形?通過手術矯正可以嗎?手術可以起到康復的作用?

TAG:骨折 | 骨折康復 | 康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