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人向寶釵提親?
迎春都出嫁了,為什麼都沒有向寶釵提親的?難道寶釵真的非寶玉不嫁嗎?寶釵這樣的完美女性應該有自己的氣性,不可能明知寶玉心裡只有林妹妹卻還是不放手啊
謝 @雲鐵樵 邀。
我和庵溪的意見一致,之所以沒有人向寶釵提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劇情需要,就像沒有人向黛玉提親一樣。
紅樓寫的是大家族從百足不僵到完全覆滅的過程,穿插其中的主線是寶釵黛三人的共同悲劇。寶玉黛玉是陰陽兩隔愛而不得,寶玉寶釵是貌合神離得而不愛。這三人的命運和悲劇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按照作者的思路和劇情的發展,跟本會不有這三人和其他人定親的可能。
既然三人的婚姻愛情悲劇是已經是註定的結局,過程中有沒有其他插曲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而且紅樓寫的不是生活流水賬,不可能也沒必要將每個人的每件事情都交代的那麼清楚,尤其是對主線故事沒什麼作用的劇情。也許有人和黛玉寶釵提過親,但賈母薛姨媽因為某些原因拒絕了,書里沒有寫出來而已。
還有一個原因,我自己也不是很確定,希望大家和我探討一下。
紅樓里的女孩的年紀和時間線都是很模糊的,曹公也是有意用這樣的煙雲模糊,不然寶玉長大後是不可能和一群姑娘住在一個園子里的。所以我看紅樓的時候,總覺得大觀園裡的美好時光是靜止了一般,寶玉和姑娘們永遠都在青春歡笑的時光,不用嫁娶也不用煩惱。
截止八十回末,真正嫁人的只有迎春。但她的出嫁和年紀無關,純粹是被賈赦拿去抵債。明確訂婚的只有邢岫煙和湘雲,這兩個情況也比較特殊,都是因為家貧或不被家人待見,早早就被打發出去嫁人。
至於寶黛釵,感覺就是她們的年紀都被靜止了,不用著急嫁娶,也就沒人提親。
-----------------------------------------------------------------------------------------------------
再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難道寶釵真的非寶玉不嫁嗎?寶釵這樣的完美女性應該有自己的氣性,不可能明知寶玉心裡只有林妹妹卻還是不放手啊。
題主或許不太明白,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當事人是沒有發言權的。不管寶釵喜歡不喜歡寶玉,她對自己的婚事都沒有決定權。如果王夫人薛姨媽佔上風要她嫁,就算她討厭寶玉她也得嫁。如果賈母佔上風不讓她嫁,她再喜歡寶玉也是白搭。同樣的,寶玉心裡有沒有林妹妹也不重要,他和林妹妹的婚事也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社會規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很悲哀,但這也是現實。
謝邀。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作者不讓唄。
但是作者為了給這個結果鋪陳一個合理的理由,啟用了三重影響因素:
1.待選——就是不告訴你選沒選上
2.喪父離鄉——來到一個需要靠親戚幫著張羅的地方
3.糊塗沒主意的媽——連哥哥薛蟠的婚事都管不了也沒正經想管過
修改:
第三條恐怕不對,邢岫煙最開始是薛姨媽想給薛蟠的,因為怕薛蟠糟蹋了親戚家的姑娘在賈府不好相處,所以才許給薛蝌。而邢薛二人既定,薛姨媽又馬上說出「四角俱全」的話,恐怕是心裡有些盤算的。她把老太太的心事了了,她寶釵的事老太太恐怕也得管一管。我就說,畢竟是大家族的主母,不會這麼糊塗。
首先,寶釵進京是選秀,依照清代的制度,未參加選秀是不能談婚論嫁的。
其次,從薛家的角度,決定權在薛姨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孤兒寡母,薛蟠無能,薛姨媽未嘗不想多留寶釵幾年,寶釵能幫忙理家啊!還關係到家族利益,不能不慎重。
再次,女孩出嫁的年齡並不嚴格,主要是看家族需要,有的早,比如湘雲,叔叔嬸子自然希望她嫁出去,也算把她扶養成人。迎春是抵賬,欠人銀子。探春是遠嫁,肯定也有政治目的。
再次,客居賈府,難免交際面過小,其實黛玉也應該談婚論嫁了,也沒人提啊?不要以為客居賈府就是為了金玉良緣,小孩子的婚事哪有家族興旺重要啊!重要的是讓賈家幫忙管著薛蟠,有個依靠。 最後,姑娘訂婚,一般都是家長決定了,當事人最後知道,參考邢岫煙例子,薛姨媽賈母等決定的,最後通知邢岫煙和薛蝌。所以可能有人提親,但是寶釵這些孩子不知道。全書大多以這些孩子們的視角,例如,迎春就是突然出嫁的。
書中固然沒寫有人向寶釵提親,但也並未點明無人向她提親。
根據作者的意圖,寶釵的婚事顯然是與寶玉分不開的。如果有人來提親,並且門當戶對,唯一可以拿來拒絕的正當理由就是對方沒有「玉」(「選秀」應該只是作者用來使薛家進京的借口,和主線無太大關係)。但是「金玉之說」所起的最大作用,是作為寶黛愛情的試金石並促進兩人關係發展。等寶黛感情逐漸穩定並成熟,釵黛也互訴衷腸再無嫌隙時,「金玉之說」在三人心中的陰影早已不復存在(但在長輩眼裡並非如此),自此到八十回再也沒提起過。如果薛家這邊此時總拿這個來拒親,反而顯得有點節外生枝,並使劇情發生了某種倒退。
再者,當初癩頭和尚說的是「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而不是「等生來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這個條件也不是多麼苛刻,佩玉在那時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習俗(賈璉好像有一塊九龍佩?)。若果真有像梅翰林這樣的書香人家(且隨身攜玉)登門說親,薛姨媽又不是傅秋芳的哥哥,未必不心動。要是寶釵就這麼嫁出去了,木石前盟的故事就不會這麼悲劇了。
不過,假如真沒人提親,於情理上也說不過去。畢竟湘雲,邢岫煙,薛寶琴的婚事都有過明示或暗示,而她們的年齡比寶釵還小。所以乾脆先把這事兒撂下不提,寶黛間的兒女情長暫且讓位於整個大觀園一派熱鬧繁華的歡樂景象。
到賈府開始衰敗時,和寶釵相近的迎春也有了人家,轉眼又歸於死亡;寶釵的哥哥薛蟠也在幾回之內結了婚,香菱更大的苦難也由此開始。大觀園的冬天正在逼近,作者快刀斬亂麻一般讓主要人物一一走向她們各自的結局。婚姻,正如寶玉所說,彷彿成為了她們青春毀滅的開始。題主對「作家」寫書有什麼誤解?
傑出的文學家雖然是最善於提煉和抽象出生活中的規律,並通過文字形象的將這些規律展現在文字的世界裡的一群人。但是文字終究是有邊界的,文章始終是需要有取捨的,而曹翁在「悼紅軒」里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巨著,也一定是在取捨之間拿捏的最的當的,要知道前八十回可是被稱為「沒有一句廢話,不可漏看一字」的。
他不寫,只是因為這件事情對於故事整體沒有幫助,又或者他寫過,但是因為考慮到整體的脈絡和發展,所以刪掉了。
總之,結論很可能是,之所以你在書中沒有看到,只是因為老曹覺得沒有必要放在書里。
愁嫁:皇商之女是硬傷!
皇商的女兒會愁嫁?會的。不愁嫁的那是皇帝的女兒,皇商又不是皇帝。
賈史王這三家的女兒似乎都不愁嫁,史湘雲以及迎春探春姐妹一到婚嫁年齡,自然就有官媒上門,而王家的女兒更不愁嫁,王子騰官運亨通,嫁女門檻也是水漲船高,原文提到王子騰之女是許以保寧侯之子為妻的。為何單單薛家的寶姐姐愁嫁呢?就是因為薛家僅僅就是個皇商的身份。
且看金陵省護官符小抄:
①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註: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
②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註: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十房,原籍八房。
③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註: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④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註: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庫帑銀行商,共八房。
仔細看看薛家的註解:紫微舍人是虛擬的,對應史上的中書舍人,明清內閣設中書舍人,掌管起草詔書記錄機要等,職位不高但有個好處,常在金水河邊走,哪有鞋上不沾金,順便為家族在內務府謀個皇商的指標,還是很容易的。
皇商作為皇家的買辦,和御醫、御廚一樣都是為皇家具體事體服務的,《賣炭翁》中的黃衣使者白衫兒就是皇商也。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所謂的皇商身份聽著挺唬人,但說白了就是皇家的買辦而已,薛家打著皇家旗號在採購宮中所需同時,趁機興辦買賣,勾結官府,欺行霸市,壟斷經營,大肆斂財,才掙下了「珍珠如土金如鐵」的產業,然而富而不貴。薛公在世時本就官微職小,薛公去世後薛家更是無官無職無爵無權,也就是金銀珍珠好多錢錢好多,門第出身及社會地位與詩禮簪纓的公侯豪門一品大員相比,差距還是蠻大的。
皇商並非僅僅薛家一家,而是很多很多家,薛家採辦雜料,桂花夏家也是皇商,專為皇家王公顯貴供奉桂花盆景,由此可以推斷,宮裡一應所需之物,諸如桌椅、瓷器、絲綢、燈燭、藥材、茶葉、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等等都是被這些大大小小的皇商們分管一項,承包到戶,而薛家僅是其中一家。
不僅如此,薛家自七八年之先就已逐步衰減零落,富貴氣象已經不見,原著多處跡象顯示薛家在入京之前就已經大不如前:①京城幾處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乘機拐騙,生意漸亦消耗;②薛家拖家帶口客居賈府多年,家丁僕人甚少,連薛蟠娶媳婦都是抬進的賈家門;③薛家母女去奢減妝,節儉度日,寶釵曾多次自述家計零落,做針線到半夜,並警戒未過門的岫煙,薛姨媽嘴碎叨叨香菱等糟踐東西不知惜福。
薛家的門第出身和衰敗直接造成了薛寶釵這一代兒女婚嫁的尷尬,先是物色兒媳時頗費心思,薛姨媽相中邢岫煙為媳婦時的首要考量因素不是品貌出眾,而是「荊釵布裙」 四個字,薛蟠娶親更是鬧的天翻地覆,娶親晚,周折多,誤打誤闖著急毛慌娶了夏金桂,大有擔心夜長夢多的意味。
艷冠群芳、才德出眾的薛寶釵,到了20歲的高齡也未見有人家來薛家求親保媒,肯定是被皇商身份所誤,所謂的皇商家的千金,哄哄平頭百姓鄉紳土財或許還可以,可是達官顯貴王孫公子們卻不放在眼裡,薛寶釵不過也就是和夏金桂一樣,議親時閑聊起來,那個開當鋪的薛家姑娘未必比那個種桂花的夏家女兒高貴到哪裡去?
從原著看,寶釵並不知道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感情,或者說,並不了解有多深,至少在前八十回,林妹妹還活著的時候,我個人覺得寶玉和黛玉之間心有靈犀,但外人看來他們只是兩小無猜而已,雖然賈母有意撮合他兩,但這只是賈母對黛玉的喜愛,其他人為了討好賈母也順水推舟老想撮合,但他們年紀都還小,所以將來的事很難說啊,而且從前八十回里曹老的描寫來看,沒感覺寶釵喜歡寶玉、但以寶釵的性格,應該會把自己的終身大事和家族興衰聯繫比較緊密,所以她會嫁給寶玉也是因為富家聯姻吧。跟她提親的肯定也有,但是還是寶玉家世比較厲害吧。至於最後究竟嫁給寶玉了嗎,還是未解之謎啊,說不定沒嫁呢……
參考夏金桂,薛寶釵的出身跟她嫂子沒什麼不同。
而古代姑娘婚前的名聲有多麼不靠譜也可從夏金桂窺得一二。傳說夏也是好人家的姑娘,讀過書,油菜,結果呢。
寶釵家的社會地位太低了,寶玉已經算是她有可能能嫁過去的地位最高的了。。。
進宮待選,金玉姻緣都有人說了,我說一個別的。千萬不要低估一個智商低且惡名遠揚的哥哥對一個姑娘嫁出去的阻礙作用。
薛蟠有人命官司在身,儘管賈家托賈雨村壓了下去,但是要想阻止消息在同等級的家族裡流傳是不可能的。而薛寶釵的嫁人對象又不是平頭百姓。誰給薛家提親都得掂量掂量。題主主要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都沒有向寶釵提親的?」
二、「難道寶釵真的非寶玉不嫁嗎?」
一個一個看:
對於眾女兒婚配問題的未來走向和當下情況,曹公是當作全書里一件大事情來寫的,談及十二釵,其中湘雲、黛玉、寶釵等年輕女子的命運和她們的婚配多半要扯上關係,甚至可以說,從三春到釵黛湘雲,她們的後半生就是關於「嫁給誰」、「能不能嫁」、「婚後生活怎樣」這類問題的具體故事,而這幾個問題也實在是探佚道路上的攔路老虎。
不過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的是:湘雲大概是已然訂了婚(第三十二回襲人「大喜」語);黛玉是不是嫁給寶二爺又能不能嫁這事兒還在討論,不過線索已是不少了,大家尚有猜測的餘地。而關於寶釵,最明顯的線索只是「待選」(第四回),爾後失敗(早已失敗然三十回徹底明了),若真有來自賈家以外的提親之事,我私以為曹公是必要將其作為決定寶釵命運的重大事件來寫的,我看「為什麼都沒有向寶釵提親的」這個問題中,題主是默認了這樣一個先決條件:當時的社會環境里除了賈家,還有不少和薛家門當戶對的大戶存在。若這個先決條件不成立,無人提親寶釵單嫁賈家就不難講了。
那麼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薛家的自然情況是怎樣?想和薛家求配(還是求娶寶釵這樣才貌雙全的女性)的人家應該具有怎樣的條件?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裡,薛家可以說是比較弱勢的一家,或者直白地說——算不上貴族就是個暴發戶。薛氏子孫沒有仕途上出息的,薛家名號也不過是「皇商」,手裡有錢沒權,具體平事兒多要王家這樣的實權派出馬,所以說薛家雖然「現今大富」,社會地位終究夠不上士大夫類,離「世代簪纓」的賈家更不知道差距有幾輩子,而在賈母嘴裡賈家卻還只是「我們這樣中等人家」,阿鳳也曾有頗看不起賈家的「掃地縫」一席話,即使除去賈母自謙阿鳳賭氣,我們也大概可以知道鄙視鏈中賈家和北靜王忠順王之類的大貴族也是沒法比的了,貨比貨得扔,這麼一看薛家似乎還真的沒有什麼自傲的資本。
不過除卻了這些一流人家二流人家,薛家往下看還真的有些有餘的意思,畢竟四大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說到底還是個血脈相通的利益集團,薛家自然比普通的商人要硬氣不少,寶釵初上「都中」是為選秀,想著運氣好選個妃嬪,稍差些當個「才人贊善」,能「為宮主郡主入學陪侍」也算是為薛家攢下了政治資本,都不錯。雖然最後沒選上,但可以看出來薛家「上進」的慾望是很大的,薛家不僅僅滿足於有錢,他們要的是向上爬,去參與政治,獲得權力。
所以說倘沒有什麼意外,薛家向下擇婿的概率是很小的,和薛家階層相近的商人大概也不會來碰這個釘子。
這樣一看的話,薛家的處境大概可以概括為「高不成低不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他們和貴族有親卻不是貴族,有錢卻沒有實打實的權力,薛父死的早家裡還沒有主事的人……實際上我認為不考慮賈史王三家內部的適齡男子的話,寶釵還是挺愁嫁的,更何況薛家還想爬高望上,指著寶釵撈一筆政治資本,這麼一來寶姐姐的擇偶面就更窄了。
所以我想說:平級看不上,低階不考慮,仰望更難攀,這就是薛家的現狀,擇婿面太窄了,即使在選秀失敗以後沒有人主動求親都很正常。
另一個問題 「難道寶釵真的非寶玉不嫁嗎?」,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金石配是個王氏姐妹中途制定的計劃,是個隨現實應變的、用於止損的計劃,寶釵嫁寶玉是被薛家(至少是薛姨媽)看作救命稻草來抓的。
寶釵選秀失敗後薛姨媽也許發現王夫人還挺喜歡這個外甥女的,對薛家來說退而求其次和賈家攀親也是穩賺,於是才有了元妃端午賜物,眾人中唯寶釵寶玉一樣,弄的寶玉說莫不是發錯了。
這件事里王氏姐妹想的很好,讓元妃把事情向老太太挑明,要是老太太吐了口就直接來個賜婚,皆大歡喜,真是一招妙棋!然而賈母是誰?從重孫子媳婦熬過來的老狐狸,這點陣勢還沒見過?賈母一招釜底抽薪,知此事後只叫寶玉挑個五更天進宮謝恩。元妃不是暗示么?我裝糊塗,硬是不吐口,看你咋辦!賈母的這種不合作態度令王夫人很不高興,因為這可以說是直接否決了薛寶釵內定當寶二奶奶的推論,也直接讓她們制定的暗示――吐口――賜婚的計劃破產,而其後寶釵當寶二奶奶的鬥爭其實就變相成了王氏姐妹和賈母的奪權之戰,鴛鴦一事中賈母大罵「外頭孝順,暗地裡盤算我!」也不是白罵,矛盾其實已經很尖銳了。
所以說,寶釵的「愁嫁」、「沒有人提親」其實是薛家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的體現,單嫁寶玉也實在不是寶釵的意思,是薛姨媽王夫人導演的一出陽謀。歸根結底,寶釵即使是作為題主說的「有自己氣性的完美女性」也根本和自由戀愛無緣,寶釵嫁給誰完全是服從於家族利益,她的個人意願始終無足輕重。
我常常想《紅樓夢》真是一曲封建時代女子們的悲歌,寶釵這一節則讓我分外難過。
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妥處歡迎指正,我會及時改正的,謝謝大家了:)
坑貨老媽把金玉良緣都傳得眾人皆知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本來是一石二鳥之計:要麼皇帝老兒那塊大玉璽,要麼寶玉嘴裡這塊小玉。。萬萬沒想到二鳥一個都不鳥她。。。。。然而其他野鳥已經被老媽嚇跑了。。名副其實的poor sister
當時的婚約模式,最風光的,莫過於皇家指婚。比如書里江南甄家的三小姐。
——寶釵跟皇室沒什麼關係,所以不可能有這條路。
還有是父兄在自己圈子裡覺得有合適的人選,相互結親。比如寶琴跟梅翰林家的婚事,賈赦把迎春嫁給孫紹祖,賈璉把小姨子撮合給柳湘蓮。賈政跟秦業是同事,秦可卿沒準也是因為這個關係才嫁到賈府。
——這個方式對寶釵並不適用,畢竟她父親早亡沒來得及給她訂下婚事,以她哥的朋友圈也沒法給她說親。
另一種比較普遍的方式是官媒說親。官媒根據戶籍,給未定親的適齡男女牽線搭橋。比如探春就有官媒婆來相看。
——寶釵黛玉的戶籍都不在京城,所以不會有官媒上門。
另一種是親戚間的聯姻,類似於四大家族之間的聯姻。比如保齡侯史家的兒子娶了王子騰的女兒。
——寶釵的親事,只能走這條路了。不過她舅舅家跟她家在書里表現並不親厚,而姨父自己的女兒都是靠的官媒。
所以,沒有人跟寶釵提親。
書里比較特別的是薛蝌和邢岫煙的親事,是由內闈婦人議定的。自然是因為薛蝌父母已經不能做主,只能靠薛姨媽這個伯母,另一方邢大舅一家都是投靠邢夫人,所以邢夫人有話語權。
黛玉的情形跟寶釵其實基本差不多,但是以賈母的意思。黛玉嫁給寶玉,一切就ok了。等黛玉喪服期滿,她一開口,賈政絕不會有二話。只可惜黛玉沒等到這天。
可以結合這裡的幾個時間表一起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39287
寶釵上京是待選的,清朝選秀年齡是12~15歲,所以15歲之前沒人提親很合理。
紅樓13年寶釵才滿15,這一年奉詔入住大觀園,14年又得元春的賞賜——和寶玉同等待遇,薛家再傻也看得出來,元妃是有意讓寶玉娶寶釵的,自然不會考慮其他婚嫁選擇。一直到14年底賞雪的時候,賈母問寶琴的年庚八字——實際上是站出來暗戳戳地表態反對娶寶釵。
但是從14年底開始薛家其實忙著另一件事。14年秋天薛蟠挨了柳湘蓮一頓打,覺得丟臉就出門了。15年初薛姨媽念叨著要向邢岫煙求親,可見這時候薛姨媽的重點關注是薛蟠的婚事,而且也沒有長子遠行寡母獨自定下女兒婚事的道理。15年秋天薛蟠回來,其間已經見過夏金桂——一回來就和薛姨媽表過了態,但是薛姨媽並沒有立即去派人求親,因為17年秋天時寶玉說「只聽見吵嚷了這半年,今兒又說張家的好,明兒又要李家的,後兒又議論王家的好。」香菱也說「這裡姨太太鳳姑娘商議了打發人去一說。。。娶的日子太急,所以我們忙亂的很。」薛姨媽在兒女親事上是要和王夫人討論的,王夫人多半又要和鳳姐參詳,但是16年下半年鳳姐才出賈敬的熱孝,而且忙著籠絡秋桐殺尤二姐,不難想像為什麼薛蟠的婚事一直拖到了17年還辦得匆匆忙忙。
所以原作在81回以前沒有人向寶釵提親是有邏輯的:15歲以前寶釵待選,15-17歲有元妃的表態準備嫁寶玉,17-19歲賈家雞飛狗跳、薛家忙薛蟠娶親的事情都忙不過來。而薛家雖然在護身符上名列四大家族之一,但其實既不富(薛父死後家產縮水)也不貴,基本和桂花夏家在一個層次上,薛蟠的名聲太壞,薛姨媽性子又軟弱、社交圈也不太大,願意求親的人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當然這些都是從薛家的角度來看,為什麼不給寶釵結親。至於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向寶釵提親,其實也可能是書里沒寫而已。而紅樓夢全書(前81回)主要是從年輕一輩的角度來寫的:作者不會寫王夫人單獨說什麼,而是寫王夫人對寶玉、對鳳姐說什麼;不寫薛姨媽做什麼,而是寫香菱轉述薛姨媽做了什麼——就算有人向寶釵求了親,薛姨媽會不會對香菱說,王夫人會不會對賈府的人說呢?所以讀者是無從知曉了。
首先,寶釵來京都是為了參選,在結果出來之前是不能自行婚配的。其次,在寶釵落選之後,選擇的餘地也比較有限,家世一般,在金陵可能還有點社會影響力,在京都基本上不算啥,又有個打死人的潑皮無賴哥哥,一般有點身份的人家不得不三思。況且,寶釵篤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般人家是看不上的,也就耽擱下來了。最後,我認為薛家和王夫人一直沒放棄金玉良緣,寶釵本人有沒有參與呢?沒有後28回,真的看不透。但是她對寶玉的愛慕之情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也不排除薛家在等著時機轉變,寶釵有機會嫁給寶玉。後來也確實如願以償了,但只能是「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誰會去你姨夫家向你提親
可能因為寶釵和惜春是十二釵中僅有的兩大凍齡美女,精神境界又最高,所以凍齡的山中高士、性中光明享有不被俗世干擾議親,不向魚眼睛方向滑落的特權吧。
而不凍齡的黛湘三春李紈鳳姐母女秦可卿等人就受到或提親或結婚總之朝魚眼睛方向滑落的困擾。
我樓上諸位,請問《紅樓夢》里有人向迎春提親嗎?沒有。後來她被像出賣一樣嫁了虎狼。
有人向探春提親嗎?沒有。
有人向惜春提親嗎?沒有。
有人向黛玉提親嗎?沒有。
書中唯二被提親的,一是史湘雲,人家是在史家被提親的;二是寶琴,是在父親任上被提親的。
結論是是什麼?……大觀園可能是災星,姑娘一入大觀深如海,從此無人來提親。
寶釵不可能嫁給別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寶釵是無法做主的,那個時候,情愛在家族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作為商賈之女參與選秀,然後意料之中落選。此時不得不給自己找一個好的歸宿,毫無疑問賈寶玉是當前寶釵能找到最好的選擇。
哥哥是北京軍分區司令家庭,上護官符的主動攀親沒有人敢於做,除非鐵帽子王了
推薦閱讀:
※許仙為什麼愛白素貞?賈寶玉為什麼愛林黛玉?
※秦可卿的喪禮規格是否超越她的身份?
※《紅樓夢》中的骨牌是種什麼牌?現在還有嗎?
※贾政为何在宝玉为大观园题匾额的时候一直贬低他?
※紅樓夢是吳梅村著的嗎?
TAG:紅樓夢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