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中「分割畫面」運用,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提這個問題是因為偶然想起【127小時】這部電影,繼而引發的疑問。在電影開始導演就開始很長一段的分割畫面的鏡頭把背景交代完畢。恕我短視,我認為這一技法,很容易用不好,並且讓電影顯得很「廉價」。所以想知道如何使用才能為影片添色,或,標準何在?

這是我能找的127小時的預告片,前十幾米秒都是,視頻開頭會有廣告,抱歉。


-
一、
原題目中的「多格畫面」 ,不是正統說法,我幫忙改了,應該叫「分割畫面」。

二、
分割畫面的出現,考古,很難追溯,因為非常早期的人類漫畫(比如十八、九世紀源於比利時的「政治嘲諷漫畫」),甚至更早的日本「浮世繪」,還有中國的佛家「變相圖」,都有「多格敘事」的老傳統在。

所以,分割畫面不是源於電影自身的發明,而是源於其它的藝術型式,幾乎是有電影,就有這個傳承,且不說早期蘇聯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早在二十世紀初,就用的非常多。

最著名的例子,是葛里菲斯的「偏見的故事(也被翻譯成『黨同伐異』)」,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第一部超級長篇巨片了,裡面就有分割畫面的存在。

但,一般咸認,出現大量運用,(你用,我也用,成為敘事主流),是在「寬銀幕」時代來臨,習慣了傳統「黃金比例」構圖的導演們,一下子看到寬銀幕,忍不住就玩心大起,玩起分割畫面來了。

確實,按我的觀影經驗,似乎也是在陶德教授,發明了「變形鏡」,讓寬銀幕大量出現的時期(最早的變形鏡寬銀幕,叫「陶德AO 體」,後來緊隨出現的,叫「新藝拉瑪體」),是在那個年代,被大量使用。

其中最常見的場景,正是「恐怖片」。

三、
分割畫面的使用,最好的時機,就是「恐怖片」。

一邊鏡頭,是受害人無知走向絕境,同時,呈現另一個畫面,是兇手準備行兇,這種「敘事觀點」同時在一個銀幕上出現,是最能調動觀眾緊張感的。

(最愛用此技法的大師,叫「布萊恩·狄·帕瑪」,他是向「希區考克」學的師。不過,那是另一個巨大的話題,可以寫幾十萬字的,暫且帶過。)

四、
歷史上,有一個大導演用分割畫面,目的與人不同,那位就是李安。拍的「綠巨人」。
他在片中大量使用「分割畫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電影,向漫畫型式的原作,致敬」。

結果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太聰明的想法。

五、
題目中,「分割畫面」的好壞判斷,要說沒有,其實有,
要說有,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定標準。

只因,我們都看了太多這種東西,已經習以為常。

一般人很少注意到,在現代生活中,分割畫面其實與我們不可分離。
不信?請看電視新聞,若沒有分割畫面,電視新聞幾不可「閱讀」。

包括新聞節目,包括體育競賽節目,分割畫面,是必要的敘事語言,缺之不可。

-


技巧不分優劣,在於目的,服務於主題、情節、節奏等。不過技巧分難易程度,分割畫面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技巧(用好另當別論),所以容易」廉價「。

好的例子: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推薦閱讀:

怎樣提高攝影者的畫面鑒賞能力?
歷史上哪位攝影大師使用28mm拍攝,有什麼經典的作品?
徠卡怎麼搭配鏡頭?
焦距和光圈對景深的影像哪個比較大?
尼康D810配28到300鏡頭合適嗎?

TAG:電影 | 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