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歌劇中的詠嘆調經常採用民歌?

看過不少中國歌劇,但其所謂中的詠嘆調大部分都是民歌范。歐洲傳統歌劇中的詠嘆調也是這樣么?


謝邀,是這樣的,歐洲歌劇中大多詠嘆調都是自己本民族風格的。義大利歌劇的詠嘆調多是義大利風格,法國歌劇詠嘆調多是法國民歌風格,俄羅斯,匈牙利,捷克……都這樣,不光歐洲,美國也這樣,我喜歡唱的《波姬與貝絲》中的《夏天到》簡直就是美國民歌。
一部中國歌劇如果沒有民族特色,唱出奧地利的味道也的確挺有意思。
很多年輕人認識有誤區,覺得歐洲風格洋氣,說英語比說漢語高檔,西方的文化比中國文化先進……
這是完全錯誤的,最優秀的藝術文化在中國,要了解,熱愛並尊重自己的文化。過去有句話叫: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不要抱怨中國文化,她在你的精神深處,是你的靈魂內核,況且中國文化不醜不窮,而是很美很豐富。
假如有一天再也不能用母語發聲,聽不到飛歌,花兒,信天游……到時你哭都只能選英音或美音了。


那你覺得應該寫成什麼范兒??
寫成莫扎特的范兒還是威爾第范兒會好聽點嗎?
問題是,中國的歌劇不是中國范兒的,還是中國的歌劇嗎?
~~~~~~~~
好好回答:
目前能經常上演的中國歌劇,即是被觀眾接受了的中國歌劇,大多屬於:根是中國根(從劇本到音樂都有濃郁的中國味),但某些方面借鑒了西洋歌劇(如劇本篇幅安排,音樂篇幅安排,舞台的安排,交響樂的寫作,和聲的進行)。
曇花一現的中國歌劇:從頭到腳都模仿西洋歌劇寫作包裝的。

~~~~~
題外話:題主問的類似問題其實普遍存在於各種藝術學科,甚至音樂學院的專業學生當中。根源還是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不知道中國藝術的定位;聲樂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迫切要求西方世界對中國藝術的認同感,殊不知這種認同感不是乞求而來的。

比如一些人覺得【中國的流行音樂要完全做成美國那樣才叫洋氣】【演奏民樂器的比演奏西洋樂器的土】【學民歌的比學美聲的土】等等
殊不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比如:強迫把非洲某土著的音樂改成英語並且用西洋樂器伴奏,來讓西洋人聽得懂。或者直接用他們的土樂器土語直接演唱演奏,哪個做法對提升某土著的國際地位有用?
文化和藝術的認同感不是乞求來的。不是你改成他那樣,他就看得起你so easy。
需要長期的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文化人藝術人多作好作品,多弘揚中國文化藝術之根。
把根扔了,自己唾棄自己的根,披著黃色皮膚換上白人思想,是的,短時間能交到很多白人朋友。但是他們卻不一定看得起你和你的民族。
最後善意提醒學美聲的同學,自己學好以後,如果不是立志出國唱一輩子不回來的同學,想想自己的定位,多學中國文化,多唱中國作品,多為中國老百姓服務。


推薦閱讀:

TAG:歌劇 | 古典音樂 | 音樂類型和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