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沒有父母陪伴長大的男生有什麼人格缺陷?
是我的一個同學,他3歲被爸媽從上海送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住,一直到現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我覺得他有時會有陰暗面……可怕……
雖然原生家庭會給人的成長帶來影響,但這之中可能不存在確定的因果關係。
身邊沒有父母陪伴長大的男生不一定有人格缺陷,題主也說這個男生 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覺得」他會有陰暗面。這種主觀揣測可能有失客觀喔。
我們同意過去的經歷會影響一個人,可能是父母角色缺失,可能是離異,可能是虐待,這些都可能會影響你,但它並不完全決定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相信,人們有成為和決定自己的能力。也希望大家不要對成長環境有所缺失的人有這種偏見。
我贊同簡單心理的答案,原生家庭會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有影響力,但這之間並沒有確定的因果關係。
假設我們生活在某個社會環境之中,這個社會有一種習俗就是父母生下小孩之後就留下小孩給爺爺奶奶帶養,從此不再接觸不再見面,只是提供充足的物質上的支持。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我們反而感覺似乎由爺爺奶奶帶養長大的小孩不再是個問題了,因為大家都嘛這樣。
當然,現實生活並不存在這樣的習俗,這反而更可能給孩子帶來困擾。比方說,開家長會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來來家長會,而自己是爺爺奶奶來。有些頑劣的小朋友會因此嘲笑他是沒有人要的孩子。然後孩子開始覺得自己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確實是個問題,心理衝突開始產生,情緒開始起波瀾,怨恨自己的爸媽,行為習慣開始發生變化,不再接爸媽的電話,為此和其他同學打架……人格的建立開始受到影響。社會文化反而構建了他的心理問題。
但是如果這個孩子的爺爺奶奶能夠給他充足的關心和愛護,他的父母親雖然不在身邊,但也時常與孩子電話聯絡,一有空就回家看他,這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影響。當然現實情況可能是,爺爺奶奶這一代因為年代關係,往往教育方式有些封建陳舊,爸爸媽媽人不在身邊,也很容易對孩子關心有所疏忽。
所以,只能說父母不在身邊的經歷會增加他心理不健康的風險或者說可能性,但並非確切的絕對的因果關係。
倒是我們總是想給生活中心理現象找到一個確切的解釋,這值得我們自我警惕,我們可能過於自大地認為自己洞悉一切,多一些謙卑之心,我們根本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些什麼。問題關鍵是與父母分離和在爺爺奶奶家成長的過程中,他心裡經歷了什麼。也許分離過程中他的感覺被家長重視和理解,雖然有缺憾但仍然生活在被愛的環境中;也許那次分離產生的強烈感受被幼小的心靈用某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隔離了,之後的思念被看作軟弱(很多可能性隨便描述一個),那麼這樣的影響會延續下來;即便是這樣,也不足以斷定他跟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相比一定問題更多。
生活是多彩的,不必按照正確答案生活。
只是會缺少一些感覺。
比如,我跟別人分手,我以為都沒有感覺。
可他們都很傷心難過什麼的。大概是吧。
感覺不到。
個人的情況。別人或許不一樣吧。只有理性,沒有感性,精於算計,從不感動
對於親情感覺就是p,把我當朋友的人不少,我把他們當做朋友的人幾乎沒有,愛情上總是害怕失去
雖然熟人多,不匿
題主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們國家的這個時代,有太多的留守兒童。
不可否認,沒有父母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重大的情感缺失。但是,並不是說缺少父母陪伴的男生,就一定會有人格缺陷,心理就會很陰暗。
我自己就是一個缺少父母陪伴長大的男生。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從我3年級開始,父母就外出打工。到我24歲上大學,回家過年的次數不超過5次。
這樣的經歷,確實對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讓我感覺到自卑,沒有自信。我喜歡跟那些會照顧的同學,朋友一起玩耍。跟他們一起,我會很聽話,甚至都不會有自己的意見,同學、朋友說什麼,我都會同意,從來沒有自己的意見。也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反而覺得,他們願意帶我玩,對我好,心裡很開心。
雖然這樣,我心裡一直很明白父母非常的辛苦。我雖然很貪玩,但是自己從來不會做一些自己覺得,會給爸爸媽媽額外增加負擔的事情。從來不亂花父母的錢,不會欺負別人,別人欺負也忍下來,不敢打架,因為害怕打架後,醫藥費要花父母的錢;學校的處罰也會讓父母難受。
但是,自己內心深處,是很喜歡玩耍的,特別是看著同學、朋友們可以那樣無憂無慮的吃喝玩樂,心裡非常的羨慕。想到父母的辛苦,又不忍心、不敢去玩耍。就變得壓抑,逃避,不敢面對。
後來上了大學,也一直在這些陰影的影響下,沒有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學習也沒有學好,渾渾噩噩中度過了4年大學時光。
但是我真的很幸運,身邊的同學、朋友、老師,有很多都對我很關心,還愛護。我非常的感激他們,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正是因為他們對我的善意的關懷,讓我沒有徹底沉淪,讓我保有一份希望,現在開開慢慢走出自己的過往。
所以,從我自己的經歷,我感覺,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愛的關懷的。如果缺少了愛的關懷,人真的很可能會變的很負面、悲觀。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沒有父母的陪伴,確實是比較不幸的,因為在他生命成長最重要的階段,缺失了父母愛的滋養。
但是,不能因為沒有父母陪伴,就說這個人一定會有什麼人格上的缺陷。
或許,他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是,身邊一樣有很多很有愛的人給他愛跟關懷,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父母親情的缺失,這個人也是能夠成長起來的。
而且,我覺得,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是有一個向善向好之心的。
只是看這份心,最後是被環境慢慢磨的越來越小,還是不停從身邊環境中被關愛滋養,成長壯大。
也是有了這樣的經歷,我自己感受到,一個生命,特別是在孩子階段,需要的是家長,是老師,是朋友的關愛與培養。最後我選擇從事教育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希望能給孩子們多一些愛的陪伴,開發孩子善的種子。
所以,當你發現身邊有人有什麼性格缺陷的時候,不要責備他。那真的不是他的錯,只是因為他的過去太辛苦了。他只是在需要被愛的時候,沒有得到愛,請給這樣的人,多一些的關懷。因為他們的心裡,真的太苦了,或許你付出的一點點善意,對他而言,就是天堂般的陽光。
--------------------------------------------------------------------------------------------------------------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太過執著於過去,太過執著於原因了。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畢竟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也給了我們他們所能給我們的最好的愛與陪伴。
不可否認,父母因為所受到的教育,經歷的局限,在教育我們的問題上,可能帶給我們一些不太好的東西。
但是,我們既然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們能要求父母嗎?不是的。我們都想好,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走出來,讓自己越來越好的。這才是改變問題,改變現狀的辦法。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從小到大就一年級到三年級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三年。
一年級之前父母做生意而我在老家,
三年級之後父母做生意,
我自己去某軍事化封閉管理學校直到上大學,然後大學到工作,還是奔走他鄉。
題目是男生缺失了父母關心,正好是我這種,男生缺失了家人關心後會比女生更慘,因為男生無處去傾訴或發泄,女生可能通過自己的閨蜜無話不談,傷心了就哭出來,寫點什麼,畫點什麼,大部分男生心沒那麼細膩的也不會幾個男生互相討論互相安撫這方面(真的出現的話畫風也會很奇怪吧,幾個老爺們痛哭流涕的說我缺愛啊,爸媽不關心啊 ),少了親戚,朋友的關心,男生自己撐著唄
第一特點 防範心,獨立性,外殼硬,內心軟,自己的經歷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避免別人孤立無援,因為自己嘗過那個滋味,不好受
第二特點 很少會麻煩別人,自己一個人解決問題習慣了
第三特點 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時候都是行動才能解決問題,言語表達沒有那麼多的開發
第四特點 打死我也不會讓我孩子從小遠離我的!必須我帶的多一些!不會讓孩子在初中之前離開父母!
第五特點 可能是自己的私人特點,喜歡小動物,自己養過三隻貓,一隻狗,現在還能陪伴著我的一隻在肩上,一隻在老家
我有事很多時候就是和他說的,他有時也似懂非懂的望著我 喵~ 一聲來回應,他叫林書豪
我現在過的挺好的,自己之前中學那段挺慘的,心理上慢慢的磨鍊強大了起來,沒什麼陰暗的,家裡給的囑咐一直是頂天立地坦蕩蕩的做人,自己從小喜歡的電影大多也都是情義磊落武俠風,愛音樂,愛運動,愛歷史文學,自己也會動手做飯,獨立無助時夏天廣場椅子上都能睡一宿,憑著自己雙手和敢做敢為的心渡過難時,自己一點不虧心,沒有那個陰暗種子進來的縫隙
前任是單親,給我感覺單親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是他很有責任感和擔當,壞的是他的責任感和擔當只對家裡人,性格上來說是一個敏感,利己主義者,對自己狠對別人也狠,既想要保護身邊人 又希望被別人保護,像那種動物呢?刺蝟,刺蝟知道么,外表堅硬內心柔軟,既想靠近別人 又長滿了滿身刺,倔強又柔軟,當然 如果你問我這樣的男孩子要不要選擇在一起 我的建議是不要選擇這樣的男孩子,你的內心不夠強大這樣的男孩子不是良配,在他們心中家人永遠是第一位,當然這樣沒什麼不對,但是對女孩子來說你的事永遠在他們家後面 會夠糟心的。
不再相信會有無條件的愛,因為世界上最無私的愛都沒有得到,
這只是一個因素,不能就這麼輕易的把這歸結於沒有父母的情況
看《挪威的森林》的時候,被綠子的話驚艷到,她對父母的死亡,沒有那麼大的悲傷。她說,自己明白父母愛著她,但從來沒有被寵一下的感覺,哪怕一點點也沒有。
好多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
看了那麼多答案,我只能說每個人還真不一樣,沒法下結論。
我的話在初中之前都是在父母身邊的,雖然我的記憶里大部分都是父母吵架,還有我因為偷錢上網,成績不好被男單,女單,混雙打。
初中後,父母去外地做生意,我轉學到一個新地方學習了七年(包括一年復讀),吃了七年百家飯,之後就不說了。
我覺得沒有父母長時間陪伴,性格會比較矛盾,趨向內向,封閉自己,卻又渴望交流;會比較理性,喜歡隱藏自己;但卻會為某些東西哭的稀里嘩啦...…共同點是不太了解自己,說的和做的不太一樣吧 ,而且這些共同點表現出來也是千差萬別,還要看具體經歷。
有的答主說很理性,精於算計,控制欲強,沒親情,對什麼都無情,我都有點,但也不全是,對很多事物的確沒感,但看到忠犬八公的堅守,還有一些看起平常的小事,眼淚完全止不住;長時間沒有父母相伴,和父母經歷不一樣,交流很困難,但是看到父母逐漸老去的臉龐,眼淚止不住,更關鍵的是這些性格即使是家庭美滿的人也會有的。
至於題主所說的陰暗面和性格缺陷,我個人認為受具體事件影響比較大(被人傷害,出過車禍,被XX),你的感覺主要還是你知道同學的經歷後產生的偏見(標籤效應),陰暗面是每個人都有的,觸碰了底線,誰都會瘋狂,所以我希望你能多理解他,不要刻意去觸碰這段經歷就好了,如果解不開這個心結,那請遠離,不要傷害。
我是小學五年級之前都在姥姥家長大的,從小不愁吃穿,零花錢巨多,媽媽一份,姥姥一份。姥姥家比我自己家要富裕。小時候,只在姥姥家的時候還好,但是後來跟舅舅舅媽也一起生活了好久,導致現在的性格,內向,習慣性將就,討厭他人注視的目光,缺乏安全感,敏感。從我自身經歷來看,由於性格上的缺陷,導致在我今後的發展中遇到了很多其他人想像不到的困難。我經常對別人說,我以後的小孩,我一定會給她足夠的愛與陪伴。這些東西是金錢代替不了的,也是以後的愛代替不了的,童年只有一次。
早期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
陰暗面多多少少會有的,畢竟他們(其實也有我)曾受到世界的冷落嘛。但當他們在某一刻突然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陰暗面,並被這世界的陽光關照時,他們會更珍惜情感,對感情的重視會超過別人。
――來自一個留守兒童的感悟
就我自己來說,當時父母是工人我是超生,所以七歲時候就被送回老家上學。我的父母都是農民的兒女,長大了出來做工人,老實本分,除了生活條件比農民強很多以外,骨子裡的思想跟農民是一樣的。喜歡休息時間去種種地,想著看了以後要回老家……
跟著父母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性格開朗,屬於自來熟不認生,有點高情商低智商的感覺,跟父母雙方性格不同。八歲時候回老家上學,心理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雖說當時沒有無理取鬧給父母添麻煩,只是咬著牙哭著直接答應要回老家。爸媽以前對我基本是放養的,很少有心靈上的溝通,小時候觸及心靈的兩次溝通記得很清楚,一次是偷家裡錢被媽媽談話(沒有打,但是第一次看著我媽那麼嚴肅的跟我談話,知道了這次的錯誤相當嚴重,於是以後不再偷),還有一次談話就是回老家上學的前一天晚上了。
他們說明天得送你回去上學,我不知道為什麼,老媽跟我說了前因後果,總之戶口在老家,沒辦法。最終我哭著接受了,感覺就像天塌下來壓著頭頂,但是這次沒有爸媽幫我扛,我必須自己扛了。這件事應該是我現在比較豁達的原因吧,不管什麼困難,如果註定躲不過去,我可以很坦然的接受,不會有太大心理壓力,說難聽點就是,今天過今天的日子,不去想明天(但是長遠的以後未知的生活卻讓我壓力很大,很怕自己以後沒能力養活自己,怕有了孩子以後沒法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條件)。
我回老家的時候,家裡只剩下一個姥姥,還有我二大爺,我二大爺單身漢,人老實,我出生那會,奶奶知道我沒法戶口跟著父母,做主把我過繼給二大爺,連手續都辦了,戶口也很二大爺在一起。不過過繼的事情我長大才知道,從沒有改口,該叫大爺還叫大爺。
在老家上學頭兩年沒有一個朋友,獨來獨往,隔三差五被欺負,拿點彩筆到學校,立馬被偷。有一次我直接在學校門口堵住所有人一個一個搜身(今天突然想起來這事,感覺還挺得意),有幾個不認識的同校學生主動幫我一起搜,還有很多人幫我指認,最後竟然把丟了的彩筆都給找回來了。
還有老家親戚多,休息的時候會自己去親戚家玩,路上碰見一個村裡的人,都會逗我(現在是知道他們在開玩笑,不過當時很傷人),說我爸媽不喜歡我,讓我姐在城裡享福,把我送回來,說我爸媽不要我了,還有說我是黑人,沒戶口的。大學那會回老家碰見原來那批閑人,竟然還在那坐著,看我過來了,還以為我沒有戶口,當時直接呸他們,感覺他們好無知好沒出息,我都繞世界跑一圈了,他們竟然在那個小地方從沒出去過。
還有當時去小學同學家裡玩,他媽每次見我都說,你以後肯定當工人的,到時候別忘了我家小明,說實話我挺受用,不過那副嘴角真心鄙視。一家老小全是那個德性。
跑題了。
小時候沒跟著父母長大的男生,也不一定都是一樣的,我的背景就是剛才說的那樣,對我的影響就是,從小特別外向,從回老家以後就特別內向。還有,特別討厭別人傳閑話背後說人,特別容易被好人感動(尤其是對我好的)。你砍我兩刀我不哭,但是我摔倒了你來扶我一把,我說不定會哭(所以對被扶起來反而恩將仇報的人,我能氣炸了肺)。就這樣吧,文筆太差,又不知道重點是什麼,於是想到哪寫到哪。
可以聊天說。我也想聽別人的事。
不自信,沒有安全感!
不是絕對的。我父母很早就離異了,不過我還好啊。雖然我爸有時候脾氣很大,我有時候也會很偏激,但還好有爺爺奶奶從旁開導,不然我一個人積怨太深。經常有人誇我爸一個人把我教育的很好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因為它誇了兩個人),有時候會慶幸父母離婚了,如果為了我將就過日子,天天吵架可能對我影響更大…
題主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你注意到這個男孩子並且覺得對方可怕?具體可怕在?
我們很多時候是不會注意到自己內心沒有的內容。
在這裡我大概會說,缺乏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更容易被操縱和投射,因為他們缺乏父母的保護和肯定。
是的,因為成長環境缺乏父母,隔代撫養,溺愛的環境下常見的較輕的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但你對你的同學,不要輕易下結論,如果你感覺受到傷害了,請注意自我保護。
哪位自信人格方面完美無缺,可否站出來讓我學習一下
推薦閱讀:
※《傅雷家書》中傅雷夫婦對孩子的關心太過細微,甚至啰嗦,為什麼能成為名著?
※在一個冷漠、母親每天抱怨、父親沉默的家庭長大的人,如何改變自己冷漠壓抑無聊機械的思維,讓自己有活力?
※父母過度干涉子女的工資收入及花銷正常嗎?
※關於貓爸虎媽的悲劇,和大家共同關注?
※為人父母需要經過考試這一說法有可行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