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崎吾郎的<地海傳說>中有一句:拒絕死亡,就是拒絕活著。不是很理解,誰能解釋一下?


首先,《地海》一般不算到宮崎駿頭上,因為監督是他的兒子宮崎吾郎。

這句話是建立在「短生種」(這裡用了《聖魔之血》中對於人類等生命周期短的生物的提法)價值觀之上的。

對於短生種,生命是很短暫的,那麼怎樣善用這段時間,就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也正是這些思考和之後的行動,使得人類文明得以開花。

這算是日系作品的一個比較常見的價值觀:生命的有限的,所以人才會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那麼燦爛的文明。最近一個使用了這種價值觀的動畫作品是《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

拒絕死亡,實際上就是希望永生。而在這種價值觀底下,永生的物種將會失去「壓力」,也就沒有了「創造」的動力——因為都永生了,就怎樣都好了。

因此,當一個人選擇了永生的時候,也意味著他放棄了「人」的這個身份,捨棄了作為「人」來「活著」。

對於其他虛構的物種都是適用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價值觀,無所謂對錯,在其他的一些作品中,不老不死的存在,比如神明之類的,也有他們自己的樂子。


嚴重劇透原著。

這涉及到地海原著的世界觀,和人類與龍族達成的夫爾納登協議。

很久以前,人與龍是同一個種族,但兩者最終分離,人往東,龍往西。人放棄了創生語,換來雙手的技藝,留住財寶與土地;龍族放棄技術的進步,選擇了創生語,和時間與空間里無盡的自由。這就是夫爾納登協議。

但是,人類不滿足,他們想要自由,赫族巫師就是為了操縱創生語,以魔法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產生的。法師們渴望永恆的生命,但事實是,永恆不是指自己的生命不滅,是指死後與大地進入永恆,輪迴重生的過程。巫師阻止凡人死亡,人為切斷永恆的過程,拙劣的模仿龍族的想往,所以死後靈魂進入不死不滅的永寂黑暗之中,在名為「痛苦」的西方高原,無數拒絕重生的靈魂徘徊、痛苦在牆的另外一側,永遠不得安息。貪婪熄滅白日,凱拉辛如是說。

這就是整個地海傳說的核心世界觀。巫師的力量代表強烈的男權和現代侵略性的技術發展,而大地太古力則代表女性深植於土地的自然力量,所謂污穢與不潔的力量。厄休拉女士預見到技術必將貪婪地吞噬自然,自大地妄想與天地同壽。她警告人類:離開地面,妄想追求不可得的東西,終會有果報。而這,正是宮崎駿通過幽靈公主、天空之城期望告訴我們的。難怪宮老頭這麼喜歡厄休拉的小說,而厄休拉也會罕見的同意改編。

原著文筆深沉遼遠,儘管故事風格較為單一,但厄休拉豐沛的想像力和深切的關懷絕對會讓任何閱讀此書的讀者不忍釋卷(本人當時兩周讀完全6本汗...)。

——————————————
出於對於原著小說的熱愛,我自己製作了6寸pdf電子書版本,提供大家觀看。鏈接: 百度雲 請輸入提取密碼 密碼: hn6v,請僅用於觀看與交流,有條件請支持正版。


人的可貴就在於人是意識到必死的生物。因為死亡使人心存畏懼,思考生命的價值,展開行動。


虛無主義是人類永遠的敵人


受不了了,這是宮崎吾朗的作品


辯證法


相對論


套用那個若貝爾文學獎陪跑N年的那個日本人,對對,就是他,春上村樹的話:直到多年以後我才從直子的死中了解,死並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並與之永存!


推薦閱讀:

火影忍者中蘊含著那些人生哲理?

TAG:宮崎駿 | 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