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接受信息,但是獨立思考能力不強怎麼辦?


獨立思考能力不強,尤其是社會科學方面缺乏自主的思路,這隻能說明一點:你接受的信息還不夠多。

所謂獨立思考,不是特立獨行,不是一定要對社會問題有不同尋常的論斷,而是說這個論斷應該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你從最基礎的常識、最無可置疑的調查數據出發,使用嚴密的邏輯,跨越知識點乃至學科之間的界限,逐步組裝出一批中間結論。這些中間結論和新的事實相對照,再進行高層次的合併與推導,最終解釋了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這時你才算是通過獨立思考做出了一個結論。反之,如果你只是聽到一批結論,或是在老師口中聽到這個推導的主幹邏輯,沒有充分了解那些支線邏輯,沒有從最基礎的事實開始思考。那麼無論結論多麼神奇,你也只是新增了一個知識點而已。

知識點和結論的區別在哪?在於能否換個地方應用。一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結論就像你自幼親自訓練的狗,它的體力,它的智力,它對口令的熟悉程度你都瞭然於胸。你可以讓他干每天都熟悉的事情,比如你下班時把拖鞋給你叼過來,比如在院子里給你守門,但你也可以根據任務的變化做靈活調整。比如說爬山的時候幫你去叼兔子,比如說打架的時候幫你從背後襲擊敵人,比如說崴腳的時候幫你去喊人……

但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你的狗就換成了門後的一個拖鞋架,或是門前的警報器。你讓它依樣畫葫蘆,給你準備拖鞋、看門還勉強做得到,讓它把拖鞋拿到大門外,那是萬萬不能。所以說,你現在所謂的「觀點或者看法」,和你看到的一般性知識沒啥區別,都是相互孤立的知識點,不是有意義的結論。讓你根據學到的知識點去答題,或許能及格。讓你靈活運用這些可靠結論去解決新的現實問題,你就無能為力了。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直觀的辦法是讓你的知識成體系。學術活動就像戰爭一樣,一萬個零散的知識點只能算是酒後談資;100個相互契合的知識點卻能幫你解決十個問題,還能根據第101個變數來解決新問題。

當然這依然沒有提供方法。因為你在掌握某個知識點之前,不可能搞清楚它是否能和已有的知識相互契合。所以,你無法通過準確的預判去構造知識體系,只能通過隨機的獲取知識來擴展自己的知識網路。就算有名師指導,「在學習知識之前無法做預先判斷」這個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依然可以用死循環堵住你的學習捷徑。

怎麼辦?

墨菲定律說了,如果一個辦法笨而有效,那它就不笨。既然無法預判知識對你個人思考的貢獻,那暫時就不要去判斷,像海綿吸水一樣貪婪地吸入就是。吸入到一定程度,知識點之間自然就會撞到一起,組成簡單的邏輯結構,反過來賦予你一定的預判能力。你不要小看這些邏輯結構,這可是偉大思想體系的起點:

我借用一個例子:活的語言-科普

非洲大白蟻的蟻丘,有的高達十二英尺,直徑達百英尺,一窩裡生活著幾百萬隻白蟻。在穴的周圍,聚集著較小的、較年輕的蟻丘,好象城市的四郊。

巢的內部好象一座三維的迷宮。其中有螺旋式的迴廊和通道,有拱券式屋頂,通風良好,還有空調。有的大洞穴作真菌種植園,白蟻靠從這些園子獲得營養,也許還用它作取暖設備。有一個圓形的拱頂宮室里住著蟻后,這個室就稱作後宮。整個設計的基礎單位是拱券。

格拉西為了解釋這些細小、盲目、相對來說沒有頭腦的動物建造形體如此龐大、內部結構如此複雜的建築物的能力,便需要用自己的新詞來描繪它。是每一隻白蟻都有著一份圖紙,還是那詳細到每個拱頂的整個設計都編碼於它的DNA?或者,由於這麼多小小腦袋互相聯繫,整個群體便有了可與大承包商相比的集體的智慧力量?

格拉西把一批白蟻放進一隻盛滿泥土和木屑的盤子,觀察它們怎樣工作。木屑的成分是木質素,是種微型木料。開始,它們的舉止一點也不象個承包商。沒有誰站在那兒發號施令或收費。它們只是團團轉著跑來跑去,漫無次序地銜起土粒木屑又放下。後來,兩三顆土粒木屑碰巧堆疊在一起,這一來一下子改變了所有白蟻的行為。它們開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發瘋一樣把注意力集中到初始的柱上,給它加上新的木屑和土粒。達到一定的高度後,建築停止了,直到近處建成了別的柱子,他們才重新活躍起來。這時,構造由柱變成了拱,彎得勻勻的,然後合攏,一個拱券建成了。於是,幾隻白蟻又開始建造另一個拱券。

構造語言的工作大概也是如此

白蟻的例子還有另外的描述:
光的投射、白蟻築巢及趨勢的理解

白蟻隨機運動的同時,會咀嚼泥土,將含著自己唾液的泥土吐出。接著就是完成蟻穴的三個關鍵點:
1、每隻白蟻都會將再次吐出的混雜著唾液的泥土堆在原來的上面,這樣唾液泥土會越堆越高。
2、如果一隻白蟻遇到其他白蟻吐出的泥土堆的時候,它們的某項機能自動觸發,使得它們繼續將泥土往上堆,直到形成一定的高度。這樣會在一定的範圍內形成大量的高度類似的土堆。
3、如果兩個土堆相隔的程度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白蟻們會自動的從一個土堆的高處向另一個土堆吐泥土,製造一個斜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連接的通道。在這三個關鍵點若干次的觸發後,蟻巢構築完畢。

看到了吧,偉大的建築可以沒有事先做好的設計圖,可以完全從一個隨機形成的簡單結構開始。只要你不斷地向你頭腦里的白蟻(其實單個神經元還沒有白蟻聰明呢)提供木屑和泥土(即知識點),等到知識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它們一定會彼此撞到一起,用你的神經搭建出相互契合的知識體系。接下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據這個知識體系的需要,不斷地添加木屑。相當一部分木屑可能浪費了,但一定會有足夠的知識點被原有的體系吸納,成為體系的一部分。等到體系形成足夠複雜的三維結構,你隨便在裡面拎一條線出來,就是可以靈活運用的結論,就是難以動搖的邏輯線索。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每個人的思想體系都不一樣。全世界的工程師都共享同一套邏輯結構,但這不影響他們理解力學的角度各不相同,不影響他們設計細節千差萬別的建築。你盡可以從一個隨機的開始去搭建你的思想體系,但只要你尊重邏輯和事實,絕不用主觀臆測去製造結論,你就不必擔心你的思想體系過於「獨特」,不必擔心你的思想體系成為無用的空中樓閣。這就是唯物主義的強項——理論的通用性。

等到你的思想體系生長到一定規模,你還會有額外的驚喜——原本撒在體系外面的那些木屑(知識點)也逐漸被結合進原有體系。隨著你思想體系的壯大,「無用知識」的比例反而會下降。這是因為知識點的分布不是隨機的,而是集中在少數基本邏輯線路周邊。你搭建自主思想體系的過程看似隨機,但最終會被事實和邏輯推到基本邏輯路線上。那些當初看似「無用」的知識,此時就成了你向知識礦脈深處預先派出的偵察兵。運氣好的話,那些「無用」的知識還可以成為路標,指導你的思想體系進行快速擴張。

布朗樹,原圖為動圖,參見酷炫動圖數學篇 。這個動態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解釋上文。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你缺乏「獨立思考」?這是因為你的知識點還不夠多,你大腦中由神經元構成的知識集合還不夠密集。你尚不能用這些知識點隨機碰撞出知識體系,所以大多數知識點都散落在體系之外,成為「無用」的知識。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繼續汲取知識,儘早讓自己接受的信息量再上幾個數量級。到那時候,無論是獨立思考還是構造思想體系,對你來說都不再是問題了。相信我,概率論對所有生物都是公平的,無論是對你還是對白蟻都一樣。

進一步說,到哪裡去獲取那些新的知識點呢?我建議你從現有那些尚不屬於你的「結論」出發,去弄明白這些結論到底是怎麼來的,搞清楚別人對你講述的邏輯主線之外還有多少「默認」無須多說的知識點。

前幾天有幾個左翼學生找我問如何從閱讀中理解馬克思列寧等人的思想。我告訴他,市面上的革命史也好,理論經典也罷,往往以政治變動為主線進行論述。從作者的角度說,這的確體現了他們理解社會的方式。但作為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後的讀者,你首先要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然後再去讀他們對那個時代的評述。

比如說,你讀馬克思,你首先不要去管19世紀的政治矛盾和國際戰爭,相反,你要搞清楚19世紀的基本面貌。比如說,1900年歐洲有多少人口?在各個國家如何分布?1920年呢?從紐約到倫敦,帆船要走多少天?運費是多少英鎊?蒸汽船出現之後呢?最初的電報線是如何鋪設的?走向如何?跨海通訊如何解決?貧民每天的生活費是多少?中產呢?有多少人能受教育?受教育的人有多少能找到體面工作?「體面」的定義是什麼?怎麼來的?……這些問題對於馬克思列寧來說是身邊的事實,對於當時的讀者來說是不言自明的時代背景。但對於20世紀讀者來說,對這些東西還沒有基本概念就去讀馬克思列寧,勢必是讀出一個畸形的革命歷史觀,只會對他們的具體結論進行機械應用。現在大多數所謂的「回到馬克思」,大抵如此。

類似地,你談當前的社會問題,我之前寫文章談過一些媒體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當代「常識」,對你也應該有用:

馬平:好讀書 不求甚解

我現在的工作是在一個網站,觀察者網負責新聞工作。每天都有無數的消息源傳到我們的編輯手裡。但我們只挑其中100條左右處理加工,做成精品新聞推到我們的首頁。否則的話,我們處理不過來,我們的讀者更看不過來。所以我們每天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新聞的選擇問題。


對這個問題,我的理論是這樣的。你要想知道什麼是新聞,首先要知道什麼不是新聞。所謂不是新聞,就是事物的常態。你要知道這個城市、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乃至這個地球正常情況下是怎麼運轉的。然後你看到一則原始報道,你用這個報導裡面的事件,和你大腦中那個普通狀態做對比,如果有明顯差異,這就是新聞;如果你能解釋這個差異的原因,這就是新聞評論;如果你意識到這個原因背後還有故事,跑到事發地去採訪,找到真正的原因,這就是讀者愛看的深入報道。但如果你不知道事物的普通狀態,那麼你無非就是兩種情況,看啥都新鮮,看啥都是新聞,要麼是看啥都不是新聞,看不懂。這兩種狀態對我而言都是一回事,就是這個人在我這個網站是廢物。所以說,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腦袋裡對這個社會有個一般狀態的模型。

要構造模型,首先,你要知道這個社會是怎麼構成的,缺了什麼就不能運轉,比如說政府各個部門都是幹啥的。搞清楚這些問題,就不會像某些人那樣,質問地震局,說你這麼大的機構不預測地震還有什麼用?

其次,你必須了解各部分佔用各種資源的比例。比如說某個機構消耗的財政數字,某個單位佔用的人力,某個行業消耗的能源。因為不談成本的好處都是耍流氓,我們知道警察多了犯罪會少,但我們不能讓所有人當警察。我們都知道環保做好了,生活環境會變好,但不能因為環保停掉所有的工業。所有事情都有個度,限制這個度的就是它消耗的成本。

到最後,我們心裡應該有這樣的模型,一個平均值的模型。中國有兩三千個縣級單位,那麼,平均每個縣區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的GDP?有多少個中學?有多少個公務員,應該有多少工廠,多少稅收?修多少公路?每年消耗多少能源?這些指標我們應該有個粗略的數字,還要知道這些數字的發展趨勢和相對比例。


當然了,中國幅員廣闊,肯定不能用一個平均模型去套所有的地區。但腦子裡有這麼一個平均模型,看到每天各種消息涌過來,你基本能知道哪些消息可以在原有的模型里出現,哪些消息是融不進你這個平均模型的。即便考慮到模型的數據有誤差也融不進去。這時候你就要考據了,進一步搜索數據,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問題。這個模型就是新聞編輯的一個篩子,用來篩掉那些不是新聞的消息。


在座各位不一定都想當新聞編輯,但我還是建議,如果各位有心了解現在的社會,那麼在讀各種書籍資料的時候,就應該有意地去建立這樣一個模型。每讀到一個有意義的資料,就把它作為一塊拼圖拼到自己的模型里。拼著拼著,你就知道這個模型還缺哪些部分了。雖然這個模型永遠拼不完,永遠在更新,但是有了一個拼了一多半的模型,你再去了解社會的具體部分就能事半功倍。

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各位都有繁重的專業課。專門去閱讀政府年鑒,研究中國基層機構的運行不太可能,但是我提一個小建議。如果每天有空,不妨看看新聞聯播,讀讀人民日報。


作為新聞編輯,我必須承認這兩個東西有很多枯燥的黨八股,有很多無效信息,比如說對領導人活動的固定報道和吹捧,但只要你看上兩三天,我相信任何人都有過濾這些無效信息的能力。被你過濾剩下的,那就真是有效信息了。這兩個新聞機構,每天發出的有效信息比例,在國內媒體還是首屈一指的。當然,我認為我們觀察者網做的更好,但我不方便自吹自擂,所以還是推薦大家看新聞聯播,看人民日報。尤其是看新聞聯播後20分鐘的東西,看人民日報前面八股社論之外的內容。裡面會談到許多數據的變動,許多社會細節在大範圍內的漸變,對你構建自己的社會模型很有幫助。

補充:

忽然想起自己來知乎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和這篇文章相關


要想知道什麼是新聞,首先要知道什麼不是新聞。類似地,你要對具體的社會事件有獨立看法,首先要足夠了解「普通」生活,記住足夠多的統計數據,然後才有資格去發掘具體事件的特別之處。那些貌似瑣碎無用的知識,貌似龐雜無序的數據,就是你應該去構築的思想基礎。但無論你從哪個領域入手,我還是要重複一下上面的建議:為什麼你缺乏「獨立思考」?這是因為你的知識點還不夠多。你首先要保證知識的數量,不要錯誤地以為自己「只會接受信息」,你還遠沒有資格抱怨信息過剩呢。或者說,恰恰是因為你獲取的信息太少,才會產生大多數信息不能幫你解決問題的錯覺。

最後我解釋一下。以上文字毫無打擊你的意思,相反,你大二就開始模糊地意識到知識體系的重要性,企圖把零散的知識點連成可用的體系,這是個非常好的起點。但無論如何,世界上大多數事情是沒法取巧的。不要著急有獨立思想,先在自食其力的前提下做到讀書萬卷,行路萬里,然後再考慮這些努力能幫自己、能幫社會解決什麼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如何讀書萬卷的問題。有限的時間要獲取足夠多的信息,閱讀速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這時候就你要白明,順的序不影響信息足夠。要做到每分鐘閱讀2000字以上,必須徹底拋棄逐字逐句閱讀的壞習慣,必須保證你的視線在一頁書里只上下移動,只偶爾因為一兩個關鍵詞跳躍一下,但絕不因為橫向文字左右移動。每個段落都要在一瞥之間看成一幅由關鍵字和邏輯構成的圖,而不是幾百個順序排列的方塊字。越是讀的多,你用已知邏輯和知識去「繪圖」的能力越強,讀書速度也就越快。一部20萬字的書,泛讀時間不要超過一天的業餘時間。所以最後還是要回到我那篇文章的標題:好讀書,不求甚解

相關答案:
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 - 馬前卒的回答
在同濟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 馬前卒的回答


做 GRE 題。不是抖機靈,誰做誰知道。


誠邀。第一次在知乎上很認真的回答一個問題。以前看了一些視頻和書,也正好是這方面的。


通常,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方法是海綿式思維:不管讀到什麼還是聽到什麼都一股腦兒地接受,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你就會把別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觀點,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強調單純的知識獲取結果。)

另一種方法是淘金式思維:這是更為積極進取也更令人欽佩的方法,當我們在接受信息時,提一些較有力度的問題,以便對自己所經歷的東西到底有多大價值自行作出判斷。(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中與知識展開積極互動。)

有了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比,現在提出一個大家都經常聽說但是並不熟悉的概念:批判性思維。首先我們給出批判性思維的具體要求:

(1)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

(2)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
(3)積極主動的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思維方式和一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是有些很大的關聯的,有幾個比較顯著的價值觀是能夠慢慢養成,並且大有益處:

重點訓練的主要價值觀:
(1)自主性
(2)好奇心
(3)謙恭有禮
(4)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

然後,針對樓主的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日常中,很喜歡於平常的思考問題的常態方式,但是思維是可以訓練的,能夠通過系統的訓練去塑造一種更加全面、有深度的思維方式。

在處理各種事情中,我們都在努力的尋找這些問題的核心,也就是找出關鍵性問題,從一個問題的提出一直到最後的解決,有這麼具體的十個步驟:

1.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2.理由是什麼。
3.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4.什麼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5.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6.證據的效力如何。
7.有沒有替代原因。
8.數據有沒有欺騙性。
9.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先推薦一個視頻:十五分鐘邏輯學,這些視頻大多數在十五分左右,它能夠引導你進入一個人是自己思維的層次,知道原來還能夠有這些方式來完善自己以前的思考問題、看待問題的方式。

看完這個視頻以後,嘗試著用裡面的視角再去看待日常中的問題,相信你自己會感覺有明顯的進步。接著有一本書重點推薦:《學會提問》,它能夠相當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只知道接受信息,而不會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思考的問題。

這本書建議至少看兩遍,仔仔細細看,裡面的例子自己用本子按照他所提供的思維方式進行解答,然後跟裡面的解決方案進行對比,思考自己還有哪些方面是不足的,相信經過這樣的一個初步的訓練你會覺得自己在處理各方面的事情上有很大的進步!
其他的視頻和書籍還有不少,如果大家感覺很需要,我再詳細介紹咯!


啊哈哈。故事梗概是這樣的:我媽是成功地忽悠我,使我小時候不吃辣條。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像所有年輕過的大家一樣愛吃辣條。但有一次,我因為感冒生病了,要吃一種很苦的葯,苦的我難以下咽。於是我跟我媽就有了如下的問答。

問:葯那麼苦,我為什麼要吃藥啊?
答:因為不吃藥病就不會好起來。
問:為什麼不吃藥就不會好起來啊?
答:因為你還在生病啊。
問:那為什麼我會生病啊?
答: 因為你不聽話,自己偷著買辣條吃。
問:為什麼買辣條吃就會生病啊?
答:因為…因為…哪有那麼多為什麼!買辣條吃就會生病!你記住就好了!

於是我媽乘我年幼懵懂之便,給我灌輸了一套吃辣條就會生病的人生觀。導致我戰戰兢兢地在整個小學時代不敢越雷池半步。直到某一天我上了中學,發現同桌的女生書包里裝著一袋辣條。於是一向好心的我出於良善的之心提醒她:你不能吃這個,吃這個會生病的。而她愣愣地看了我幾秒,回了一句:你有病吧,吃這個怎麼會生病?「真的不騙你,是我媽說的。」「哇哈哈,你傻啊,你媽騙你的。」...

好了故事講完了,開始分析。獨立思考或者對他人觀點的批判,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人們最開始學習知識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接受,這個時候是不需要獨立思考的。就像我媽告訴我不吃藥病就不會好,吃辣條就會生病。如果在這個時候去思考去懷疑是沒有價值的,它更像是為了懷疑而懷疑。為什麼不吃藥病就不會好呢?你沒法回答。"因為你還在生病"這其實不是在回答,而是在轉移話題。換個例子,當一個剛學了一加一等於二的小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他可能不是在獨立思考,而是他不想學習。

第二階段:那麼什麼才是有效的思考或者懷疑呢?那就是當你接受了一個新的知識的時候,你突然發現原來的知識跟這個新的知識是有矛盾衝突的,這個時候你對原來知識的反思才體現出你獨立思考的價值。就像中學的女生告訴我,其實吃辣條跟生病沒有必然聯繫的時候。

哲學家紐拉特提出過一個「紐拉特之船」的隱喻,一艘船壞了一個部件,我們沒有必要把整艘船的零件都換掉,而只需要把破損部位的零件換掉即可。人類的知識體系也是這樣的一艘船,你不可能憑空獨立思考,就像不能直接換一個嶄新的大船。你思考的基礎永遠都是在已有的零件和壞損部位之上做一些修修補補。

懷疑是需要理由的,思考是需要偏見的。在此之前,你需要的是足夠的積累去發現問題。而大可不必為求獨立思考思考而獨立思考,這樣的思考徒有形式卻沒有實際內容的支持,而且容易陷入胡思亂想。所以,論如何客觀地對待老師灌輸給你的觀點和思維模式?我認為它們在沒有被偽證或者沒有更好的替代者出現以前,安心地接受也未嘗不可。

或許你會問別人說得一定都是正確的嗎?不是,但是請允許我反問你,你為什麼要對某些觀點產生懷疑?你獨立思考的立足點在哪裡?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知道,還覺得別人講的都是錯的,都是值得懷疑的。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他的認知還不如那個不吃辣條的我。


只是你接受的信息不夠多,不夠廣,或者說都是零碎的不成體系。

多修一門經濟,邏輯,學好統計概率...當然自己找本專業書看也行: 沒這些常識, 人基本沒法獨立思考,或者說:沒這些常識的人, 自己瞎捉摸多年,是書上百年前就有的入門知識。比如知乎上很多關於經濟學的非科班人的答案,洋洋洒洒寫了幾千字,最後自己很得意的重新想出了大一經濟學心裡學入門概念:效用。這還是會思考的,好多人想都想不到。

簡而言之,想要獨立思考,各個學科知識必須要都有些涉獵,信息輸入一定要廣,但不能是簡單零碎的信息,而是主動去學習閱讀成體系的東西, 這是獨立思考的先決條件。深的東西,你做好自己專業的事情就足矣。


在幾個不同陣營多混段時間就行了,就算你是弱智也能獨立思考了,親測有效


先說原因:只會接受各種信息而無法獨立思考,說明你自己缺乏主心骨,也就是缺乏能支撐自己獨立思考的基本態度,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與三觀。
看過曾國藩講讀書的方法,他說讀書時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價值標杆,自己的立場,之憂這樣,你在能再讀書中學習,才能在自己的標杆下思考問題。
同樣,你能接收各種信息但無法獨立思考 這說明你總是在猶豫不決,總是會被各種不同的觀點所左右,覺得這也對那也有理,歸根到底是因為你沒有自己的立場與原則,沒有自己的態度與觀點。
所以,要想學會獨立思考,先要學會在自己的生活與閱歷中給自己樹立一個標杆,找到自己的主心骨,堅定自己的立場,野牛以及的三觀,拿出自己的態度,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這紛雜的世界裡看到自己,你才能在這各種各樣的觀點裡、書里、話語里去獨立思考,有所收穫,不然的話,你就只能被世界左右並在猶豫不決中掙扎徘徊無法向前。


只是你懶得思考而已吧。
我也懶得思考。
後果很嚴重。


1、嘗試閱讀更早、更「簡單」的著作。思想總是一脈相承,順著時間線看下來,你自然會有自己的推斷和理解。
2、所有問題硬拆成兩方,設想自己與人辯論。反覆駁倒對方,模糊的地方就去看書,直到以你現有的理解找不到駁倒的理由。
3、接受信息≠沒有獨立思考,當你能夠很自信地在某個方面接受任何觀點的碰撞而不被帶得不知所措,就已經是有了獨立的見解。


「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


我曾經也被題主的問題困擾過,跟朋友聊天時,如果沒有自己成形的觀點就會套用我認可的觀點,但一定會指出這個觀點的來源的,比如,哪本書上解釋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哪個名人是這麼分析的等,我知道這些不是我直接思考的結論。漸漸地,我發現,隨著知識的積累,很多書提到的一個觀點,一個結論,甚至一個感悟都很相似,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私以為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和不愛思考的人,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否看透事情的本質吧。

很早以前發現,朋友過來尋求我的意見,我會就具體的事情blahblah聊半天,最後給的建議都很具體,不成體系,不可復用到其他類似的事情上。

後來有機會認識大牛們,曾跟他們討教過一些問題,他們給的建議都很抽象,他們剝離出問題的本質後,給出他們曾建立的方法論,有如從若大的錦囊庫里取出一條相應的妙計,這條妙計甚至解決了你還沒問出口的問題,你暗暗挑起大拇指,諸葛亮,名副其實的諸葛亮啊!

細想來,我們看到的問題是問題本身,所謂看山是山,而他們給的建議並不就具體問題給出的,彷彿他們看到的山不是山,緊接著他們又給你打了個生活化的比方,有趣響亮,這時你驚喜地發現,原來他們看到的山還是山,只不過,你需要把他們看到的山映射到自己的山上,這過程難免費勁,但頗有樂趣。

越愛思考的人討論問題越抽象,但厲害的抽象是隨時可以給抽象道理舉出具體的例子,而更厲害的則是,打個有趣貼切的比方,就把這抽象的道理說清楚了。

所以我開始刻意地訓練自己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首先給自己提問題,然後去思考為什麼。這樣不斷地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思考。我相信,這些思考和結論很多書里都會出現,但不一樣的是,我在看到結論時不會像原來一樣「對哦,是這樣!」而是「嘿,跟我想得一樣!」


獨立思考能力不強,主要還是自身知識太薄弱,或者說你對該知識點不是很感興趣。

你若真喜歡一個東西,你會絞盡腦汁地去研究它,不懂的會自己去查詢各種資料,這個過程中就會有很多獨立思考和探索。


多跟別人吵架,你會為勝利,強迫自己大腦組織語言,邏輯性自然就上來了。


你接收的信息可能還不夠多,當你接受的信息多了,對同一件事很多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反饋到你的頭腦里時,觀點、信息以及結論的碰撞不可避免,這時候你就會有自己的思考,更進一步,你會自己去調查信息,考證論據,從自己的角度來理清問題,得出自己的答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何能怎麼樣?結果!如果談能解決問題就好了!!!
獨立思考我認為是一種習慣,不同於特立獨行,更多的是反駁我覺得,當然反駁其實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誰閑的蛋疼去反駁對方呢?
有個公眾號叫「讀書有疑」,我覺得這應該代表了一種「獨立思考」的類別。
更多的還是要「行動」,只有行動才是獨立的基礎。
知一半,行一半,積累自己的習慣,找出自己的行動習慣,也就是思考習慣了。
再忙,也不要讓「思考」的時間大於「行動」的時間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基本上是填鴨式教育,我也是這樣。老師說什麼就學什麼,自己很少思考。現在,信息大爆炸,人們更是知道得越來越多,思考的越來越少。最近讀了一本書,在這方面有些心得,分享一下。

01

喜歡看「奇葩說」的人可能都有跟我一樣的經歷——原本自己已經被正方的觀點深深懾服,但反方站起來一番激辯後,自己又立刻倒戈,並對辯手的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辯手圍繞一個觀點,調動各類證據資源,輔以特定的邏輯推理,訴諸語言表達,最終目的是說服聽者。但往往,不管一方的論辯多麼有理有據、慷慨激昂,另一方只需一針見血地提出一個小小的質疑,就能立刻扭轉局面。

節目看多了,做了無數次「牆頭草」的我們可能會若有所悟:這世上很多事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事與非,萬事皆存疑,只看你願不願意相信而已。

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全民表達的網路化時代,人們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圍。其中一大部分信息也是在擺證據講道理,試圖使我們相信某些觀點或「事實」。但現實生活中沒有反方,如果你自己不具備反方的質疑能力,就很可能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你每天談論的那些事,說的那些道理,有可能表達的都是別人的觀點,唯獨沒有你自己。

我們在被動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湧而來的大量信息,這是一個可怕的趨勢。它會讓思維變得懶惰,使我們成為別人思想的木偶。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增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和自由。

02

批判性思維,說起來似乎很高深,但在平常生活中,看一個人有沒有批判性思維,只需看他會不會提問。

小孩子最愛提問。春天為什麼開花,冬天為什麼下雪,人為什麼要吃飯,螞蟻為什麼要搬家……他們的提問更多是出於好奇而不是批判,但這種好奇心正是批判性思維的基本要素之一。

長大後,我們對很多事情習以為常,認為所謂成長就是學會接受,對周圍的世界越來越沉默。不愛問問題,或許代表一種深沉或低調,但如果一個人不提問,是因為喪失了對世界的好奇和思考問題的願望,就非常值得警惕。

在《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一書中,作者布朗指出,批判性思維,正是從提高我們思考問題的願望開始的。「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你必須決定對所見所聞做出什麼反應。」「如果無論碰到什麼都接受它,就會導致你將其他人的觀點當做自己的觀點。更積極的做法是努力提出一些問題,盡量形成自己關於這個問題的觀點。」

03

人的思維風格有兩種:海綿式和淘金式。

海綿式思維類似於海綿和水的相互作用,將知識和信息源源不斷地吸收進來,形成積累,為以後進行複雜的思維提供基礎。但它是相對被動的,主要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記憶。如果一個讀者依賴海綿式思維,那麼他將無法對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斷。

與之相對,淘金式思維是一種積极參与的互動式思維。布朗說:「你希望自己決定應該選擇什麼,應該忽視什麼,要做出這個決定,你就必須帶著一個特定的態度來閱讀——一個提出問題的態度……筆者努力說給你聽,你就努力地給他反饋,不管他在不在場。」

我經常會碰到這種場面:上一堂課,聽一次講座,或者參加一個會議,主持者在結束時詢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此時,講台下往往一片沉默。主持者只好在略顯尷尬的氣氛中宣布結束。其實,我的大腦也在認真搜索著該提出什麼問題,但只覺得一切正如別人所講,沒什麼可問的。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海綿式思維,只吸收,不動腦。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填鴨式教育,助長了海綿式思維的形成。在我周圍,那些能提出好問題的人總是少數的,令人欽羨的。與沉默的大多數相比,他們總是顯得更加自信、強大,就像布朗說的:「批判性思維者發現,如果能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對某種觀點說『不』,知道為什麼作出這種反應是恰當的,我們就會感到滿足。」

使用批判性思維進行價值選擇,這個任務富於挑戰性,有時甚至是艱辛的,但回報也是巨大的。若想在「知識大爆炸」的衝擊下,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那麼,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就是一個好的途徑。如果你是一個寫作者或演說者,批判性思維也會幫你意識到認真的讀者或聽眾真正的願望,幫你避免一些表達上的歧意和漏洞,從而提高寫作和演說的質量。

04

除了思考的願望,培養批判性思維還有一個重要前提——衝破自身成見的勇氣。

我們所作的每個決定都有自己的個人印記——經歷、價值觀、訓練和文化的習慣。我們對這個世界有很多想當然,也許連自己都沒意識到。

如果你想成長,你就需要認識到自己既有觀點的局限性,並儘可能地暫時把它們束之高閣。《學會提問 》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積極的學習者應該是一個願意改變自己思想的人。你必須對那些你感到怪異甚至危險的觀點保持開放性。」

人類的行為是如此的矛盾和複雜,因此我們對人類行為問題的最好答案在本質上就帶有不確定性。即使我們知道鍛煉有益健康的每一個證據,我們仍然不能確定那些益處就一定會發生。保持開放性,不囿於一己之見,你才不會把別人對你的觀點的反對當成人身攻擊,才能心平氣和地思考別人觀點的合理性。

05

有了願望、勇氣、開放性這些基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學會提問》向讀者介紹了一系列具體實用的方法。這是一本提神醒腦的書,它讓我發現,我們每天通過各種媒介接收的大量信息中,其實隱藏著很多語言陷阱。找出這些陷阱,試著提出一些質疑性的問題,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有益,也很有趣。

一、數據陷阱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篇神貼——《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上來就是一組數據:「每周最少有4億份外賣……一個塑料袋平均使用時間25分鐘,每個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按這個發展速度,到2025年,每一條海魚就有330克塑料縈繞在它生活的海域。」

人們常運用統計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證。這樣的證據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數字使證據看起來非常科學、精確。然而,統計數據可以並經常是在欺騙我們。

作為一個批判性思考者,你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作者是如何得出這些數據的呢?」比如上面這些關於塑料袋的數據,你是先提出這個問題,還是僅僅感到震驚和擔憂?

這裡舉幾類我們經常遇到的數據陷阱。

一是平均數陷阱。「美國不是一個過度擁擠的國家。就全國範圍而言,平均每平方英里還不到60人,低於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密度。」

請注意:美國東北部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事實上,美國的一些地區是過度擁擠的。所以,當你看到平均數,問問自己:「我是否需要了解數據的範圍和分布情況?」

二是結論和證據不符。一家汽車公司宣稱其推出的某款汽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為每100個購買該款車的人里,只有5個人投訴車的性能不夠好。「95%的買主都對這款車感到滿意,這是款非常好的車。」

提問:沒投訴的人就代表對這款車滿意嗎?這個例子里,統計數據與得出的結論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作者可能在運用統計數據說謊。

三是故意遺漏重要信息。「一股犯罪浪潮襲擊了我市,去年殺人犯的比例增加了67%。」一開始,67%這個數字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句話沒有給出計算這個百分數的基礎——絕對數值。如果去年殺人犯是從3個增加到5個,增加比例同樣是67%,你還會如此震驚嗎?

二、權威陷阱

某某專家說、某知名媒體報道、某項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迷信權威的形式。我們應該更謹慎地對待把權威的意見作為論據的情況,這是因為有的權威表達自己的觀點比較謹慎,而有的卻不然。

由於諸多原因,權威的意見常常是錯誤或是互相矛盾的。舉個例子,公元2世紀時,提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它運動」的托勒密,就是當時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

我們也不能斷言,所有的權威人士都完全沒有偏見。如果某權威人士從他大力宣場的行為中獲得了經濟利益,我們就要特別警惕他的觀點是否有偏向。

在面對權威意見時,我們要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這些權威人士具備多少專業知識或接受過多少專門訓練?

權威是否具有發現事實的特殊方法?

某新聞記者是不是他所聲明事件的第一目擊者?

該權威是否常常作出可信的聲明並由此獲得良好的聲譽?

科學研究也是一種權威的證據,在操作恰當的情況下,科學研究是最可信的證據來源之一。但科學研究也不是絕對可靠的,尤其在涉及人類行為問題方面。

所以,面對科學研究,我們也要問一問:

其他研究者驗證過這些結論嗎?

研究結果中會不會包含主觀因素?

研究者抽樣的廣度、隨機性如何?其結論是否被過度泛化了?

三、個案陷阱

講述某某人的真實故事、生動經歷,並以此來傳達某種觀點、傳遞某種信息,這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形式。由於案例是生動的、詳實的,這使得它們易於形象化,往往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個案豐富的細節更是能引發我們的情感共鳴。

單一的甚至是積累起來的個人經驗,都不足以代表所有的經驗。例如,可能你遇到好幾個每天都抽3盒香煙的人,他們都活到了90歲。但這類經驗並不能證明「每天抽3盒香煙能活到90歲」這個結果是典型的或正確的。

商業信息、影視廣告中常常引用特殊人物的話來說明某種觀點或某產品的好壞,或者以特殊人物的經歷來說明不尋常的事件已發生。但我們看到的東西,都經過了一系列的價值觀、偏見、態度、期望,目的等的篩選,我們對此必須保持警惕。

請注意:生動的個案能感染我們的情緒,並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不讓我們尋找其他的相關證據。但這樣的案例更應當被看作是動人的事例或軼事,而非證據。所以你應當提醒自已:

這個案例是否典型呢?

能不能找出有力的反面事例?

該案例在表述上有沒有偏差?

四、歧義陷阱

我們決定是否贊成某個觀點,根本一步就是確定關鍵詞或關鍵句的準確含義。 而語言是很複雜的東西,一個詞句可能存在多種可能的含義。比如自由、幸福、平等、責任等等,越抽象的詞語越容易有歧義。

所以,你需要從一開始就避免「心靈感應」。你必須養成「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的提問習慣,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在一篇文章中看見了「人權」這個詞,應當立刻問問自己:「作者所說的人權包含哪些權利?」

例:研究表明,多數接受心理治療的人都獲得了好轉。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接受了10個療程的心理治療後,三分之二的患者都報告焦慮癥狀減輕了。

「多數接受心理治療的人都獲得了好轉 」這句話就有歧義。但通過上下文我們知道,它指的意思是焦慮癥狀減輕了。但「焦慮癥狀減輕了 」這句話也有歧義,在你決定接受心理治療前,難道你不想知道焦慮癥狀減輕的程度嗎?也許患者仍然感到明顯的焦慮——只不過與治療前相比好一點而已。

廣告語里常常充滿歧義。做廣告的人通過策劃來製造歧義,以說服你相信他們的產品更好。「遠離疼痛就用強力驅通!」「迷思香水:超越夢想一步。」這時,批判性閱讀能使你避免做出令你後悔的購買決定。

如果你是一個寫作者或演講者,你應該力求語義清晰。如果你讓某個聽眾感到困惑,那麼你可能很快就會失去他;如果你不能重新吸引他的注意,你就是一個失敗的傳達者。

五、因果邏輯陷阱

我們有一種天生的傾向去「發現」相互關聯的事件,或者「在一起」的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就是說,如果A事件和B事件相關聯,我們就容易得出結論:認為A導致了B。「在缺乏父親的家庭中,孩子犯罪的比率更高。因此,沒有父親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原因。」

然而,以這樣的方式思考問題常常是錯誤的。兩個事件相關並不能證明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比如一項研究稱:脾氣大的女性比脾氣小的女性更容易患各種疾病。因此壞脾氣是女性患上疾病的原因(A導致B)。然而,女性也可能因為患有疾病、健康狀況差而導致壞脾氣(B導致A)。並且,A與B有可能是因為共同的其他因素而產生了關聯。有可能,壞脾氣和健康狀況差都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比如缺乏運動、壓力大等等。

我們還有這樣的傾向:因為事件B發生在事件A之後,我們就說事件A導致了事件B。」小趙一定是名非常優秀的教師,自從他來到我們大學,我們球隊的成績進步非常顯著。「(但是有可能小趙來到時,這所大學正好決定學校的體育預算經費翻一番。)

所以,當某作者憑事件之間的相關來支持一個假說時,你一定要想想: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原因來解釋這種相關?

另外一種因果邏輯上的偏見是」基本歸因錯誤「,即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我們更傾向於從他人的人格特徵找原因,而不是從外在的環境因素找原因。當某人約會遲到時,一開始我們傾向於認為他遲到的原因是他這個人一向比較磨蹭或者做事不考慮其他人。然而,我們還應當考慮一下他是否遇到了意外狀況,比如汽車故障、塞車或是臨時有人找他幫忙等等。

總之,這世上許多事件都不能用一個簡單的原因解釋。當你接受你所遇到的第一個解釋時,請小心。請你尋找其他原因並比較它們的可能性,這才是一個批判性的思考者該有的反應。

微信公眾號——七稜鏡:以工匠精神寫文字,以明鏡之心品生活,探索有質量有存在感的人生。

期待遇見愛生活、愛思考的你。歡迎關注。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要是眼界太小,看山是山,看水就是水。待你的眼界夠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些山看起來是山,其實並不是山,他可能是一個猩猩的背也可能只是一坨烏雲;那水也不是水,而是一片白紗或者一條道路。這時,你就會開始思考你看到的到底是什麼?你可能會想到,是我站的位置不對,所以看到的像是一座山,換個位置也許就不是這樣了。你可能想到,可能是今天的陽光太好,導致產生這樣的錯覺,如果今天下雨,看到也不是山了。


背多了就會了


還是架吵少了 我也有這個困惑


遇到問題後,先不要看別人的觀點,以及思路,讓自己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結論。
然後再去比較,這樣才能提高。
想要獨立思考,就要先做到自立,自己的觀點無論對錯,無論有多幼稚,都要堅持,然後慢慢完善,而不是始終都是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以我為主,以別人為輔。


推薦閱讀: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嗎?
大學期間在外租房子(一個月、兩個月或者更長)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什麼是對別人最好的感恩?
為得到一個男人的心,是否需要耍心機?
如何改變自己人云亦云的缺點?

TAG:心理學 | 中國近代史 | 獨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