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店源源不斷的古董從何而來?
竊以為有這幾種可能:
1.收藏者轉賣
2.拍賣
3.從其他商鋪購買但是這些渠道似乎不可能大規模進貨;
發掘陵墓,我自己以為,應該是國家擁有,大部分放到博物館裡。
盜墓違法,它是進貨的主要渠道也沒多大可能。我只想到這幾種方法,好像都不能行得通,請各位指教。
既然有知友說我懷疑@寶上越是不對地~那麼你自己看看吧:
來吧,這是我國不同遺址,墓穴出土的牙製品!事實說話!
牙製品是相當難保存的!一般的墓葬出土的牙製品,風化的很列害!這種製品已經不適合佩戴了!我國陪葬的牙製品和出土的猛獁牙製品是不同的!我國屬於亞熱帶地區,沒有冰層,沒有凍土,陪葬的牙製品只有兩個歸宿,一化石,二風化成渣渣!
你認為,這兩種結果,哪個你可以舔?別說是舔,帶都帶不了!
我說他是講故事,我是有根據的!如果一件陪葬的牙製品保存的很好,那麼這個墓的密閉條件要求很高!牙的成分不是銅!密閉性不好,會隨著時間風化成渣渣!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密閉環境下得以保存的眾多物品,一旦見光見風是不會長久保存的!
這是常識!所以,陪葬的牙製品,是不適合佩戴的!
@寶上越,他的盜墓朋友,送了他一個陪葬的扳指(他爹的觀點),他還舔了舔,好的,幾乎接觸過古玩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帶一個陪葬的牙扳指吧?因為根本不適合帶!
你見過出土的牙,裸露在空氣中?
其次他還舔了~
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過舔東西的習慣!比如咬咬鋼筆,咬咬鉛筆,但是,你不會咬一坨屎吧?肯定不會!我敢相信!誰有信心,完成這個壯舉,可以@我,我訂機票去看!
如圖,一般的老牙製品,都成那個樣子了,你好有信心去舔,你在開玩笑?開玩笑!
我忘了指出一點,墓葬里的氣味,十分的難聞!像青銅,金器剛出土的時候都會帶著難聞的氣息,而像有機物的,比如骨牙角製品,漆器,這種製品,更是會被沁入味道!幾百年上千年的沁入~他的氣味可能比阿翔還難聞!如果說它暴露了幾十年還沒風化成渣,那也是一個奇蹟啊ㄟ( ̄▽ ̄ㄟ)
我敢說他是在講故事,是因為我能發現他的邏輯根本與實際不符!出來講故事嗎,起碼做到無懈可擊~
你們喜歡看故事,去看就OK,但是不要懷疑我的智商!我不傻,謝謝!
漏洞不止這一個,還需要我補充么?你懷疑我,拿出你的根據來!
要不明天我也把我爹搬出來?是不是更好?
勵志當一個好的段子手!
瀉藥~古董店的貨怎麼來的呢?收來的唄,總不能自己造吧?
這個收字,不是拿個喇叭,登個三輪四處叫喊,鍋碗瓢盆,收破爛哩~~
*1*圈內藏品
一般的古董商,都是藏家出身!他有一定的圈子,而這個圈子裡,或換,或出,一般都是精品!當然,有沒有假的個人眼力問題!
*2*陪葬品!
題主說啊,盜墓是違法的,可能不是主要來源,@寶上越也說他們家不收陪葬品~
買賣火器犯罪,殺頭的,你認為什麼時候斷過?
買賣白冰犯罪,殺頭的,你認為什麼時候斷過?
有市場,就有產業鏈!相對比啊,當下出土品之所以不作為主要的供貨來源,是因為墓少了!一代一代的盜啊!盜墓從未斷絕啊!
甚至一個墓,出現了爺爺來過,孫子又來!
不是打擊多嚴厲,是明確能找到的墓葬少了啊!
你看看法制新聞就能發現,九幾年,那個時候盜墓案件頻發!為什麼?很多墓葬很明確啊!一看就知道是墓!盜墓賊當然好下手!
你再看看現在,一年能播幾回的盜墓新聞?
其實陪葬品,還有兩個小來源:
1、土地開發,建設單位挖到了!
你不要以為搞施工的單位和個人有多麼高大上!有一些墓葬年頭很久了,在外面不好看了,恰恰這塊地作為工程用地了!藍翔一鏟子下去,挖到了,施工單位第一時間是聯繫這個行業的老闆!
2、撿到了
這種情況少之又少啊!一般能撿到的,以金銀器物為主!
@寶上越說的瓷器,陶器啊這些藏品很少能撿到!哪怕是撿到也是殘缺不全的!
為什麼會有人撿到?因為墓碑破壞了!可能是盜墓賊留下的洞口,也可能是墓體塌方!
這種情況下出來的陪葬品,大部分是被地下水衝出來的!一路上磕磕絆絆,陶器和瓷器很容易損壞!
*3*河南貨
河南作為歷史大省,墓葬大省,可以說,一直是古玩界造假的鼻祖!
對,古玩店裡有假的!你指望全真的啊?做夢吧!
年年哪個古玩店不鋪貨啊?呵呵。。。
*4*收購散戶的
這個不是主要渠道,因為年代不同了,現在是2015年,21世紀了!
一串龍眼菩提,價值2700W台幣的年代!
一串專家說是金剛菩提的500W手串啊!
你認為,你還能花100收到100W的寶貝?
開玩笑啊,我家那28大梁都是乾隆爺騎過的啊!有沒有點眼力!
你把我國讓各種鑒寶洗腦的人民當***啊?
現在隨隨便便拽出來一條內褲,都是當年宋徽宗遺留在李師師那裡的啊!價值低於500W我們是不賣的啊!
當年瞪著三輪,挨家串戶撿漏的年代過了!
現在的人民不傻!
*5*同行串貨
要知道古董,出的很慢的,隨隨便便上十萬的,一般大家都把壓倉的啊,拿出來串一串,希望在別人那裡出去,這樣利潤兩家分啊~
@寶上越,故事不錯,不過。。。你確定你咬得是出土的象牙扳指?
很多年代久的牙,保存不好,這個樣子,你有心情咬下去?大爺你口味真好.~~
保存好點的這個樣子:
就這個樣子,一般人也咬不下去吧!
象牙可不是易保存品,時間久了很難看的啊
你要說你咬是新的,還有可能,跟雪糕一樣~老的。。。別開玩笑~
多種的口味啊?講故事也要靠譜啊。。。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 你只是把古董當作稀有物品看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第一 古董也不是什麼稀有物品 真正從事著一行就有來東西的路子 而且很多 除過青銅器和有文獻記載的古墓的東西 不是在古玩店裡擺 其他的東西其實並不少 至於有人說很多是工藝品 這點我不認同 雖說古玩市場魚目混珠
但正經玩老東西的是不屑於放很多我們稱之為垃圾的東西的 真品也要看是個什麼概念 我拿個漢代的陶器 也就二三百 讓人家做一個都沒人費那神 新的給你仿出來算算成本 幹不了兩天就吃不上飯了 古玩的範疇很大 不是說老的一定就是貴的 很多東西你算一下新仿的成本往往更大 我是說起碼得仿的到位 所以別走誤區 老的不一定都是貴的
門外漢簡單列舉些自己聽過的途徑:
1、鄉下買來的
我家是揚州的,因為舊時廣陵繁華地,鄉下藏了不少以前留下來的寶貝,朋友叔叔干這行的,以前借著掃墓的機會,會和相熟的村民買一點瓶瓶罐罐,或銅板,或已經被損壞的舊字畫。當然,是偷偷地買。價格不好說,幾百的買過幾千的也買過,看老鄉。有的不懂的,見你們文化人花錢買些破罐子,覺得好笑,也就賺點煙酒錢。(早年多數人還不知道這些的價值,現在人都精了,要加越來越貴,東西也越來越少。)有的這種買賣做多了,雖然他不認貨,但他會察言觀色。這行當里都是沈府很深的人,要是你看到寶貝眼睛一亮,那多半他心裡就有譜了,要加通常會好幾千,也有過上萬的例子。然後按規矩,還個價,雙方來來回回折騰半天,也有過老鄉惱了不賣了,這事後真是追悔莫及。
2、別人手裡收來的
我南京念書的時候,朝天宮裡有位認識的爺爺,他手裡有個定窯梅瓶。他和我說這盤子來歷,是從一個遺老的敗家子手上買來的,文革時期老爺子將瓶子用報紙雨衣裹得層層厚,偷偷埋在自家院子下面,移了株小樹栽在上面才躲過一劫。後來老爺子去世,敗家子手頭急需用錢,就把這瓶子託人轉讓,賣給了他。我當時問過多少錢買來的,爺爺不肯說,只是和我說撿來的,估計價錢也不是很貴。
3、名家去世後從子孫手裡收
我有個朋友,專收某民國名家的作品,包括其子女和弟子的,一脈收集下來,價值遠超單品的價值。他和我說他平時做得最多的,不是去淘貨,而是做功課,把名家相關的資料都拿來看,記在腦子裡,有了這些儲備,妙手偶得之的寶貝也不少。我會說他有次10塊錢撿了朱芾甘的畫么!偶爾聽聞哪位名家的弟子過世,他就去人家家裡,因為人去世照規矩都會整理遺物,家人會就一些遺物進行處理,他就在垃圾堆里撿,有的是一幅畫,有的是一封手札,有的甚至還有筆墨紙硯等,寶貝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4、撿漏
這種例子現在真的鮮少有了,我朋友的爺爺有次在古玩街看到有宋子文印的鼻煙壺,小破爛堆里挑出來,玻璃倒是通透,上面繪一個美人消暑,倒也別緻,歡歡喜喜買回來,以為自己撿了漏給人看,結果人家說老先生你這蓋都是塑料的,底都是平的連個放勺的地方都沒有,我看不太真。
關鍵是老爺子不信非說蓋子是瑪瑙的。。
5、傳代
代代相傳的東西現在不是很多,我家本來有套民國出的三言二拍,祖上老太爺當芝麻官時的補服,一直傳著,可惜後來家裡搬家沒留神,三言兩拍丟了一本,補服後來也找不到了,我們家愁雲籠罩鬱悶了好久。
6、經知友@不知道 提醒,還有文革破四舊時期保護下來的也有不少,之後有空句一兩個例子。
還有我知道的就是從文物販子手裡買或者海外拍賣,但是我沒怎麼接觸過就不舉例了。1.多年前收藏留下的老貨
2.每年的古董交流會同行間交換的
3.同行.朋友放在我這裡寄賣的
4.盜墓 a.有意盜墓 b.開發商修房子無意發現
5.自己天南海北收貨,不要不相信,像在山西.內蒙等遺址真的可以撿到古董殘件,甚至完整器。
6.海外拍賣
7.有人上門轉手古董
8.國內拍賣會
9.微信私拍
10.論壇交流所得
11.河南.山東等地生產的假貨(不要說我地域歧視,這些東西真的是這裡仿製的)
前幾年家裡也開了個店,平時跟著父親出去收收貨,算是有點可說的。
我是女孩兒,這行大概還是對性別有點兒要求,我爸很少跟我講生意上的事兒,但是因為我對這個有興趣,學的也是相關專業,所以偶爾他也會讓我看看貨,了解一下行情什麼的。對於貨物來源,我知道的,第一個當然是古玩城裡商家之間的交易。古玩城裡水挺深的,人也都五湖四海,參差不齊,但是不管是什麼牛頭馬面,平時鄰里之間都特別注意搞好關係,時不時串個門喝個茶的,裝裝風雅。見面都客氣的不行,打完招呼就問有沒有收到什麼好貨,有時候說對了眼兒,當場就去取貨了。平時要是想淘某樣東西,正好朋友里有專做這個的,就請他去帶個貨,或者直接把客戶轉過去,自己賺個中間錢。我假期沒事就喜歡去店裡坐著,正好省了家裡的空調錢,還能去蹭茶喝。我爸工作忙,平時店裡都只有一個看店的,我一去,周圍的店家看見了,過不了一會兒就陸續過來串門子,一看只有我這個紙老虎,寒暄兩句又都走了。為啥呢?就內部交易來說,當家的沒來,生意根本沒法兒談。
比較好的古玩城一般都有展會和拍賣,今年三月又搞了個展覽,請了記者報道,為充面子,把各家的好東西都請去擺著,鬧得人仰馬翻的,其實也沒啥意思,就是賺個名聲。這幾年習大大政策強硬,這行的生意也不好做了。我家主要做做木雕雜項兒,算是比較平民的,還能維持,但出貨還是比前兩年少了不少,別家做的高端一點兒的就更難了。
除了古玩圈兒的朋友之間交易以外,還有就是自己出去淘。周六逛地攤是常態,基本和一日三餐差不多了,不過碰到好東西的幾率太少了。幾年前興許還能撿到漏,現在逛地攤兒只能弄點兒東西回去做店裡的裝飾品。因為做木雕生意,去過幾次專搞修復造假的小作坊,基本就在城市平民窟,手藝父子相傳。除了地攤兒,自己開車出去收貨是最主要的途徑。我父親是搞美術的,平時各地寫生,做這個再適合不過了。他沒事的時候也會帶上我,開著越野沿路看貨。山間風景異常秀美,又帶著尋寶貝的心情,確實別有意趣。木雕總的來說不是什麼稀罕物件,所以碰見精品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我們主要跑南方,有時也收雜件兒,今年春天碰上一個朋友看上了店裡的古琴,因為是老琴我爸捨不得出,鬧得不愉快,恰好我們要去富春江那邊,就答應一定幫他弄把好的。所以後來回家的時候後備箱里堆滿雜七雜八后座兒還擱三把琴,擠得我沒處坐。回去盤貨是有意思的,關門謝客,坐在地上一個一個拆包裝,擺了一地的東西,點點看看,收拾清楚慢慢排上架子,滿足!
至於墓葬出土這回事,肯定是有,路上就碰見過,不過我見的頂多是明清瓷器,再厲害的就沒眼福了,不過這種帶土腥子的買賣基本不會做。當然也可能因為我只是個小姑娘,又不是這圈子的,人家不給我看,家裡也不肯讓我深入了解。
路上買賣做得愉快的基本以後還會聯繫,我父親時不時就接到別人電話,說又有什麼好東西了要他去看看。這些人有的是自己出東西的,也有很多是二道販子。跑得比較多的地方一個是江南,東陽啊皖南啊那些地方,再一個就是湖南,主要是常德那塊兒。店裡也是進的多,出的少,正經買賣,現在這樣的已經沒有開張吃三年那一說了,都是做生意,就是清閑一些。難纏的客戶也多,有錢都是大爺,不懂行規的,要求退貨的,不買只拍照的,能說什麼呢,只能客客氣氣請出去。
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主要就是想說一點,這行肯定是有正正經經做生意的,但是想靠做這個生意謀生真是太難了。頂多做個副業吧。最早的時候我們跑地皮,那都是十幾年前了,後來逛古玩市場,同行串貨的挺多的,現在我就在微信上直接買.....越來越方便了反正
謝邀。
古董店裡面的古董來源這就是要看哪裡的古董店了,如果是古玩城裡面私人開設的古董店,店鋪裡面陳設的藏品以工藝品或高仿為主,另外古玩店不分真假,真談新老,真品不會輕易示人。
第二種是國家開設的文物商店,這種國營店鋪裡面藏品到代保真,放心購買,貨源是文物倉庫裡面挑選出的藏品,博物館展出的只有冰山一角,定價標準按照略高於市場兩成。
拿朋友的店鋪舉個例子,高仿品來源就不說了,跟你到義務批發小商品一個套路,另外有一批人會專門去農村收購這些古董,然後在賣給古董店,誰掌握了這些人就特別容易收到好藏品,他們無論帶不帶藏品到店裡一般都要管頓飯,吃好吃壞不說,打好關係總不是壞事,之前信息不對稱他們在鄉下5000塊收一堆藏品,來到店裡給8000就賣了,不會區分具體的藏品,古董講究圈子,古玩店重要的是起到一個中間人的作用。如果老闆人緣好,門路多,那每天在店裡打麻將即可。
古董店的古董,只有破爛是真的。煙斗,煙嘴,魚刀,破碗,鞋拔子,破鍾,還有農村用具,這些百十來年的東西真的多。但這都是破爛,都是從農村收的。
其他的板板正正的古董,全是假的。沒有一個真的,來源就是制假基地出來的。
可以買到真的古幣,這玩意也不是墓里出來的,那是古代窖藏。比如我們長春這個地區,宋錢就多,這裡過去是遼國金國,什麼還有宋錢?因為都是歲幣,就是上貢來的。這個出土都是成罈子的,一罈子幾百斤,可能是過去的窖藏。論斤賣,二百塊錢一斤,最近好像又降價了。至於什麼玉器,青銅器,銅鏡,全假的。
古墓,現在沒有人敢盜,除非有後台組織的,那都是全程錄像,商人原地守著,直接現場就賣掉,這樣的東西絕對不會流到什麼古董店,人家不走民間銷售。比如前幾年盜挖紅山文物的,這些人都有國外渠道。
只有極少數挖地挖到了古墓群,遭到村民哄搶,無組織無紀律的搶挖,比如山東棗莊一代,十幾年前發現春秋時期「小朱國」的古墓群(官方未報道),十天之內全國販子都雲集那裡,文物實在太多,去的早的都收到不少。怎麼會這麼多,因為小朱國立國九百年,積累實在太雄厚。但是這樣的一手的東西,到手誰也不賣,不要說古董店了。可是,這樣的好事情,建國以來就聽說過這一次。
再就是少量在田野中發現,歷史名城都有鬼市,起早去能遇到真貨。或者就上鹹魚逛,真能收到很便宜的東西,但是必須眼力夠。怎麼會便宜呢?因為,世界上不是什麼好什麼貴,而是炒作什麼什麼貴。現在炒作樹籽和破木頭,那玩意都貴。
喜歡古玩,還是先從古幣入手,畢竟便宜。熟悉之後,對材質和綉色略有心得,就繼續玩青銅小件,業內叫「小吉金」,什麼鈴鐺、帶鉤之類,然後玩銅鏡,然後玩青銅燈具。
青銅器都有細工,仔細熟悉,然後再玩古玉。
這一套下來,沒有十年玩不明白。花錢巨多,是有名的敗家子行為。
但是,什麼東西都怕玩出花,比如容庚這個文物販子,過手青銅器幾千件。他就有心,把過手的每一個青銅器的銘文都拓片下來,編為一個書,這就是學術巨著《金文編》,他出名了都找他鑒定,於是《金文編》越編越厚,名氣越來越大。最後,全世界的青銅器,他說真就是真,說假就是假。有不少真品,他先故意鑒定為假,賣家懊悔,他就派人低價買回來,然後高價賣給外國人。賺了錢又低價收高價賣,有的是錢,然後再出版《金文編》。當然這個人非常慷慨,最終全部文物都上交國家,據說子女一件也沒有,不知道是真是假。
文化大革命都被批鬥了,只有容庚嘴最欠,但是誰也不敢動他,因為這是國寶級人物,把他整死了,再無一人識得金文了。
作為一個小小販子謹慎的說說
一般的古董商在現在的情況下…
1、同行間的串貨…每年會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交流會…互通有無 價格逼近成本…古董商人間串貨的好機會
2、海外迴流… 近些年很多人嘗到了海外迴流的甜頭…去海外淘寶的趨之若鶩…因為做迴流的重要的是周轉率…雖然有固定店鋪但是他們比較希望能儘快甩貨然後再去收新的…加快資金利用效率…所以在他們剛回來時候買點東西是合適的
3、拍賣 …近年拍賣越來越火…很多大客戶避開了古董商直接沖向一級市場…內行也會參與挑選
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老普和一線已經接近於崩潰…只有精品才能越做越好
如果你不惜價格收購古董,那真的會源源不斷。
要多少有多少,實在沒有給你現做。
很多古玩店是買不好買,(不好撿漏了)。賣不好賣,(沒有好的銷路)。
相反多數都是供大於求,很多東西都在古玩商手裡壓著呢。
你所說的源源不斷,可能是指這些存量。
很多人覺得古董的來源就是挖,只有挖,古董像土豆一樣,只要挖了就能拿到市場賣,發家致富,生財有道。
地下的古董的確多,但不代表古董就是地下的。
古董出了出土大部分都是傳世的。傳世的東西哪裡來?
一個是「跑筒子」,「鏟地皮」。有些地塊要拆遷了,這些人會源源不斷的到鄉下,城中村,拆遷地去,把人家家裡的古董收來。但他們收的,都是很低廉的價格。往往是某家某戶珍貴念想的傳家寶,很低廉的價格到這些人手上。
這些人本身也不懂太多,行話叫「蒙著買蒙著賣」看多了知道點新老。最重要的是他們手頭的人脈,大多數會認識幾個大藏家。
答題人也有幸認識幾個這樣的「跑筒子的」人物。一般,他們東西拿給你代表他們認你,你多多少少的你都要問他們選一些。你還價不能太死,得養著他們,這樣有東西了人家才會給你送來。等他們的東西被好幾家挑完了,這些人就會去地攤把剩下的賣掉,地攤上就魚龍混雜了。所以有些人依然樂此不疲的逛地攤就是這個道理。
最重要的古董收藏主體是那種珍貴的古董。古董之所以為人所珍重是因為部分東西凝聚了當時社會條件下用了很多當時的資源來製造出來的手工藝作品,珍貴的文物才值得被收藏,這一類才是藏家所喜愛的。
能收藏到古董的,肯定是收藏家。收藏家與收藏家之間,會有轉讓的過程。古玩店裡買賣是最常見的。
而收藏家故去後,子孫後代就會因為生活原因,迫於生計,或是思想上的開放改變,對古董不那麼重視,那東西就會散佚出來。乃至溥儀都會淪落到賣私藏的地步。現在拍賣行,往往也說某某某舊藏。所以收藏實際上真正的藝術品都是「流傳有序」從誰,到誰再到你都能考證的。
所以古董的交易史,最主要的,就是收藏家的流轉、改變、更替。
不斷的誕生收藏家收藏,不斷的有收藏家去世東西流出來。所謂人玩物一世,物玩世世人,就是這個道理。
反正我知道這十幾年的古董潮大概是因為盜墓活動的猖獗、各地高速發展的土建項目包括高速路等土建的開挖還有就是一些拆遷導致的農村文物往城裡彙集的因素。
其實古董店裡很多古董都是假的,但是真貨也有,就看你識不識貨了。我老丈人為了撿漏,曾經去一家古董店打了兩年工,淘到幾件古董。其中有一個帶鳳首蓋的元青花梅瓶,你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都是沒帶蓋的吧。另外他曾經在古董店裡500塊錢收到過宋代官窯的瓶子,古董店的老闆拿來當花瓶。我老丈人拿回家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清理了上面的鈣質物體,明顯是墓里出來的。
以上雖然有點跑題,但是可以告訴你古董店裡東西有些是哪兒來的。
其他我不清楚,玉器方面前幾年大多產自安徽蚌埠。。不知道現在好了點沒。。。
另:嚴格來說蚌埠那裡產的算仿古玉器,那裡的作坊做玉器都明確說明為仿造,但這些製作工藝高超的仿古玉器在外經常被當成真的古玉出售,所以。。。。
鏈接見:安徽蚌埠仿古玉市場調查:造假被揭穿產地變蕭條
安徽蚌埠仿古玉市場調查:造假被揭穿產地變蕭條
新浪首頁 2012年06月27日 10:46 新華網「文物造假」被揭穿,「假古董」產地蕭條——安徽蚌埠仿古玉市場調查
新華網合肥6月27日電(記者 王立武)網上盛傳的「中國文物造假地圖」稱玉器造假以安徽蚌埠為重災區,蚌埠仿古玉雕成為不少人口誅筆伐的靶子。
仿古玉器行業如何發展?怎樣引導仿古玉產業走向規範?記者日前實地走訪了蚌埠玉器市場。
數萬人「仿製」古玉
位於蚌埠市龍子湖畔治淮路與新淮路附近的幸福村,本地人稱之為北工地。幸福村已少有居民居住,村中房屋出租後,被改成了一個個玉器加工坊,經營雕刻機、玉料、鑽石粉的商鋪。
陪同記者的老鄭在蚌埠玉器行業打滾近30年。他說,經過近20多年發展,北工地已成為聞名全國的仿古玉雕刻基地,有2000多家玉器作坊,近3萬人從事玉器加工產業。
記者走進一家加工作坊。余姓老闆說自己1994年來到蚌埠,起初8年跟師傅學手藝,2002年單獨開起玉雕作坊,有三台玉雕機器,聘請了6個工人,能完成雕刻、打磨、做舊一系列工藝。
余老闆告訴記者,加工的料子來自新疆、青海、韓國、俄羅斯等地;也接來料加工的活,由客戶拿來實物對比畫圖進行製作。儘管有玉雕機按圖雕琢,但因為是手工操作且有後期加工,所以絕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件玉雕。
余老闆說,要將玉器做成仿古玉器成品,需要一個繁瑣的做舊過程,要研究歷代玉器的紋飾、形狀特點、加工特徵,各個時代的玉器在開片、鑽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方面都有不同。
製造沁色是仿製古玉的關鍵環節,各個作坊都有自己秘而不傳的方法。余老闆介紹:最常見的玉器做舊方法就是直接用爐火燒出黑色的紋理,模仿在地下被黴菌侵蝕的痕迹。另一種做舊方法就是用一種特殊的藥水浸泡,浸泡之後,玉器表面產生一層白霧,以充水浸。還有一種是用鐵屑拌玉器坯料,然後用熱醋淬火,埋入潮濕地下數月取出時,玉已為鐵屑腐蝕,出現橘皮紋,紋中鐵鏽呈深紅色、有土斑,效果很好。
「好玉不作舊,這是行里不成規矩的規矩。」余老闆說,好玉不易沁色,蝕染的色是浮色,浮在表面,沒有舊意,所以好玉不作舊。作舊的玉是有綹裂、有雜質的次玉,這種玉質地粗糙,軟硬不均,蝕變的沁色深淺不一,可深入內部,有與古玉同樣的沁色效果。做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遮掩瑕疵,但「品相再差的玉也是真玉」,不同於造假。
名聲太差,銷售今不如昔
從合蚌高速蚌埠路口下,20分鐘車程,就看到了蚌埠光彩市場的玉器城。這裡是蚌埠最大的玉器銷售地,集中了約1600家商鋪。
玉器城「玉博館」五層大樓內一層60多個櫃組,記者看到,營業員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聊天,一至三層樓,長達1個多小時時間裡,只有記者和駕駛員兩人算是顧客。
玉博館外面的店鋪也一樣冷清。七區7號莫老闆的店鋪內陳設的玉器十分精美,地上還有幾件包裹好的大件。記者上前詢價,十有八九都在單價3萬元以上。
莫老闆說,蚌埠的玉器大部分批發給全國各地的玉器商分銷。玉器商大多來自北京、廣州等地,也有來自本省合肥市、阜陽市的,一般都是熟客。也有中介領來的,中介帶來的客戶一般不直接談價格,他們挑選好之後就離開,價格由中介來談。
記者提出想買一塊仿漢代玉璧。莫老闆說:現貨沒有,如果可以等,3個小時後來取。高仿精品得5萬元,若要鑒定證書,另加2000元。
在另一間玉器店,記者問老闆娘:起價在5萬以上的玉器,來買的顧客都是什麼人?老闆娘略帶詭秘地說:真正玩收藏的人少,買去大都是送禮用的。
談起生意,老闆娘說:外面都認為仿古玉是假的,現在賣不出去了,今年營業額不到去年同期一半。
仿古玉器極易騙人造假 多環節應規範
業內把仿照古形、古制、古工藝的玉器統稱為仿古玉,仿古玉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蚌埠市玉雕協會副會長、蚌埠市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介紹,目前,蚌埠有近4000家從事玉器生產、經營的商家,從業人員4至5萬人,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蚌埠玉器商家遍布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揚州、新疆、河南等國內主要玉器市場。
辛禮學坦言,目前仿古玉器市場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請偽專家給做舊的仿古玉器做假鑒定,然後冒充古董出售或拍賣。「有些所謂的專家連實物都不看,從網上把照片傳過去就行。一張鑒定證書收費2000元,只要錢到賬,不出一個星期,鑒定證書就能寄回來。」辛禮學說,對於此類欺詐行為,需要加大打擊力度。
要解決流通環節的混亂問題,蚌埠市文廣新局建議:一要依法加強仿製文物製作市場的管理,把文物執法前移到市場;二要成立行業協會,規範行業行為;三是規範文物鑒定環節;四要大力宣傳文物保護法和文物鑒賞知識,提高收藏者的鑒賞水平,引導收藏市場健康發展。
一,你以為全國各地,分布在各大鄉村小鎮,走街串巷的鏟地皮,跑貨收古董的人都是做樣子的。
二,你以為那些造假古董的人,做出來是自己欣賞的。
三,新聞上說那些盜墓,盜竊文物的,你以為只是個別案例嗎?
很多古玩市場會有一周一兩天的集市,比如許昌周六日的文峰塔,神垕的周二.各路聚集,有一些是回收的,有些全是仿品,偶爾有藏友自己賣的.古董店也基本這樣,有賣的基本都是仿製的,有的是別人收的東西或者自己的東西賣給店家的(店主會去攤位淘寶,擺攤位的部分是跟收廢品似的走街串巷的)
民間收貨的渠道:大興土木挖出來一部分;一些家族傳承,流傳下來的古董;土夫子淘出來的物件,像之前的玉豬龍盜墓大案。
藏家之間的交流:收藏家的互換,置換和轉手,收藏家捐贈,像邱季端捐贈。
機構的交流:拍賣行的拍賣,網路上的撿漏,外國物品的迴流,古玩線上平台的交易及交流,像淘古趣。
我覺得「源源不絕」這個形容有點偏差。古董商不需要成千上萬的貨物,只要是好東西,每件收15%-20% 傭金,一年賣上200件左右絕對可以賺錢。
不算上高仿的古董可以大量進貨,也不談盜掘文物,我只談正規渠道。
不要小看藏家轉手/拍賣的貨源:
1- 藏家轉手
有藏家轉手上百件好東西的話,古董商大概可以一整年不開張??
正經的古董商每年跑遍全球參加大大小小的拍賣:3月和9月去紐約,6月和12月去三藩市,5月和11月去倫敦,再加上歐洲的大陸的香港的台灣的日本的拍賣行,假設在每個拍賣買到3-5件,古董商每年可以拍到幾百件東西,也不少了。
鏟地皮掏老宅子坐店收貨
買點現在的貨放成古董再賣。
刨了別人家的祖墳╮( ̄⊿ ̄")╭
推薦閱讀:
※在家裡翻出一塊老玉,拍賣行鑒定後說值 100 萬元,我應該怎麼處理?
※古董文物巨大的經濟價值從何而來,究竟因何而在現代社會具有收藏意義?
※《蘭亭序》上面的印章都有哪些牛人?印章的大小和什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