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為什麼敢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

企業裡面沒有人反對沒有互相權利制約沒有人舉報?這麼大膽子,董事會一致通過往往嬰幼兒奶粉里添加大劑量下有毒藥劑?難以想像。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寫這個可能也文不對題,但是這件事對自己的觸動太大了。

今天有時間看了鏘鏘三人行才知道一個新聞:三聚氰胺事件中一名結石寶寶的父親郭利,在2008年與涉事公司談判賠償的維權過程中被釣魚執法,以敲詐勒索為由被捕入獄,2014年7月刑滿出獄,2017年4月7日被改判無罪。

知道這個新聞後查了查國內的主流媒體和各種公號,相關報道寥寥無幾;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在以人民的名義關注曉冬和雷雷的武林紛爭吧。

自己對這個新聞的了解很少,也很片面,先簡述一下吧,郭利算是事件中維權團體中的積極分子,作為一名同傳他有相應條件進行維權,談判後獲得第一筆賠償金四十萬元。後提出要求第二筆賠償,金額為三百萬,被公司邀約談判過程中釣魚執法,確定取證,被判處敲詐勒索罪,有期徒刑五年,郭利與妻子在入獄期間協議離婚。2014年刑滿出獄,2017年4月7日改判無罪,暫時沒有後續報道。下圖是他在獄期間畫給女兒的畫:

這個事件給我的觸動太深了:第一,觸碰法律法規及公眾道德底線的成本到底有多低?第二,娛樂至死的社會現實下我們對一個社會事件關注的時間有多短?第三,政府為了所謂維穩可以犧牲公眾基本權利到什麼程度?第四,媒體從業者是選擇點擊率十萬+還是深入追蹤報道?第五,在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下社會輿論監督可以起多大作用?

社會事件只有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才能增加被解決的可能性,這種現狀不知道是社會之幸還是不幸。但是我總是相信,社會和民眾都是好的,只是在越來越好的途中總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我們也不能任由其發生吧。


高票答案還是有點外行了。

公司(老東家)當年是三鹿的股東,三聚氰胺這件事也是我司捅到紐西蘭農業部,進而捅到AQSIQ和政府高層的,有一些事不太好細說。以下謹代表我個人,不代表我司觀點:

1. 三聚氰胺不是奶農摻的,也不是三鹿摻的,而是奶站摻的。三鹿沒有動機沒有膽量,而劑量拿捏不是沒有相關知識奶農能掌握的。奶站當年處於三不管地帶,既非公司又非合作社,也不受奶企監管,不由奶企經營,基本就是村長的小舅子開的(比喻),沒有一個部委承認應該歸自己管。

2. 這件事不能說三鹿事先知情,在事發之前,三鹿有很多員工的小孩也在吃自家品牌的奶粉。

3. 但也不能說三鹿完全不知情。

4. 在事發之前,三聚氰胺不在質監局的檢測指標裡面。甚至大量嬰兒發病後,很長時間質監局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直到有人聯想到2004年的出口寵物飼料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才檢測了樣品的這個指標。

5. 向奶里加三聚氰胺的人是否一開始就知道三聚氰胺有害,無從考證。

6. 三鹿倒掉到現在有8年了,中國嬰兒奶粉再無這樣大的品牌。中國奶企在這一事件上幾乎無一倖免全部牽連其中。

7. 自此事之後,所有奶站都由奶企自己經營監管。食品取消免檢制度,所有奶製品通通要檢三聚氰胺。

--

這個答案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一下子多了好多贊同,補充幾個行業事實。

1. 關於目前中國乳品企業是否值得信任。

就現在目前食品監管機構三天一查五天一審的架勢,所有乳品企業都戰戰兢兢,尤其是當地大企業。我個人認為產品營養價值或有高下之分,但一般來講,只要不是企業出現生產事故,知名企業的產品還是值得信任的。我個人不會刻意挑選國外的乳製品消費。

2. 關於酸奶。

之前樂純那個什麼酸奶測評bug多得看得人眼睛疼。還國內酸奶一股抗生素味,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用於酸奶發酵這麼基礎的原理不知道?

評論里有人說酸奶大部分是以奶粉為基底的,這話是錯誤的。目前國內除了個別品牌的個別產品線以外,大部分酸奶都是以原奶為基底的。

(呃,這一條被南方的同學質疑了,這麼說吧,華北基本全是原奶base,華東原奶大概佔2/3到一半,華南奶粉base大概佔60%-80%)

3. 國內奶價。

評論說散牛奶價格一公斤四塊,其實這個價格相對企業收奶價格還是貴的。目前企業收奶一公斤三塊六到三塊八。看上去不貴,但是這個價格仍然只低於日本奶價,高於其餘所有產奶國。

4. 所謂的「保稅一日游」國內粉變進口粉是否可行

沒戲。從保稅進來,產地還是中國。根本拿不到其他國家的原產地證。這種說法內行一看就知道沒有半點可行性。

5. 關於匿名

答主怕有朝一日答案火了會被公司pr找談話,我司一直不建議個人對外發表對公司事務的看法。事實證明我當時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我是不會取匿的:)

--

離職了,可以取匿了,耶?


某個匿名回答是說高票答案外行了,那是說Huang Liu外行了,關我什麼事........本來Huang Liu是最高票,後來不知怎麼被踩下去了而已

========

紐西蘭總理舉報的,河北地方官員捂不住了。要沒有洋人出手變成外交問題,地方和中央各級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不定到現在吃不起或不習慣進口牛奶和奶粉的你,還在喝三聚氰胺呢。

嗯,清政府很多政策問題也是這樣等洋人出手才解決的,歷史只是重演而已。

關於毒奶粉企業提供了就業的問題,我的看法是:
且不談政府扶持弱勢產業是不是合理,但賣毒奶粉的企業已經不是一般的競爭力弱勢問題了,這是扶持違法行為。毒奶粉廠家就是癌細胞,養大了也只能養成毒瘤,最後總要崩潰的,這是個流膿的疤,越捂越爛。它早就應該被市場淘汰,它的資本、資源和勞動力才會被自然調配給健康的企業,否則劣幣淘汰良幣,怎麼違法怎麼來,怎麼賺錢怎麼來,怎麼流氓怎麼來,健康誠信的企業反而被惡性競爭擠垮。因此所有奶企都被綁架到了三聚氰胺上面。

任自由貿易野蠻生長並不能解決一切,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法律得到執行是市場公平公正的必要條件。有一個說法不就是說刑法如果不執行就會變成致富指南嗎?

新浪財經:

三鹿向左恆天然向右――危機處理的正反教科書

"當時恆天然擁有三鹿集團43%的股權,在2008年8月知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時,即要求三鹿所在地的石家莊政府發布通知召回被污染的奶粉,但地方官員並未採納這一建議。恆天然只好將訴求上呈給紐西蘭政府,9月5日,時任紐西蘭總理海倫o克拉克知悉此事,隨後下令繞過地方官員,直接與中央政府溝通,此後當地的官員才開始採取行動。克拉克在接受紐西蘭TVNZ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在地方層面上,我認為第一反應就是試圖掩蓋它,不予正式召回。那絕不是我們在紐西蘭的做法。"當時有人質疑她的這一言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以這一次恆天然的表現來看,這種處理方式確實是紐西蘭朝野的共識。企業勇於承認錯誤,政府不護短,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維基百科:

wikipedia.org 的頁面

揭發受阻
三鹿方面
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位署名789oo88oo88的網民揭露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順縣城一家超市裡買的三鹿奶粉的質量問題。該奶粉令他女兒小便異常。後來他向三鹿集團和縣工商局交涉不果。為此,該網民以網上發文自力救濟,並以「這種奶粉能用來救災嗎?!」為題提出控訴[21][22],不過該控訴遭三鹿集團地區經理以價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為代價,取得該網民的賬戶密碼以請求刪除網上有關帖子。[23]事後該網民則表示說,他因為相信了三鹿集團的解釋,他買到的是假貨,因此同意接受賠償並刪除帖子。
據「三鹿內部郵件」顯示:8月1日下午6時,三鹿取得檢測結果:送檢的16個嬰幼兒奶粉樣品,15個樣品中檢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19]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別將有關情況報告給了其註冊所在地石家莊市政府和新華區政府。並開始回收市場上的三鹿嬰幼兒奶粉。8月4日至9日,三鹿對送達的原料乳200份樣品進行了檢測,確認「人為向原料乳中摻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嬰幼兒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徑」。
確認因自己集團生產的奶粉導致眾多嬰兒患有腎結石後,三鹿集團開始進行危機公關工作。三鹿公關公司北京濤瀾通略國際廣告有限公司被指在8月11日向三鹿集團建議與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合作,屏蔽有關新聞的 公關解決方案建議:
「安撫消費者,1至2年內不讓他開口;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拿到新聞話語權;以攻為守,搜集行業競爭產品『腎結石』負面新聞的消費者資料,以備不時之需。百度的300萬框架合作問題,目前奶粉事業部已經投放120萬元,集團只需再協調180萬元就可以與百度簽署框架,享受新聞公關保護政策。」
這封由自稱三鹿公關公司的員工在網上發帖的申稱為公關解決方案建議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後的9月12日,廣泛流傳於網上。[24]事發後的9月13日,百度公司針對此種說法聲明,表示從未接受這種要求[25]:「
9月9日晚,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致電百度大客戶部希望能協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負面新聞,由於該提議違反公司規定以及百度一貫堅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則,大客戶部在第一時間嚴詞拒絕了該提議。9月12日,該公關公司再次致電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負面新聞,再次被大客戶部予以否決。」
官方方面
2008年6月中旬後,三鹿又陸續接到嬰幼兒患腎結石等病狀去醫院治療的信息。南方日報收到網民反應,有人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的留言系統里反映由三鹿奶粉導致多起嬰兒腎結石,但事後屏蔽,只有要求網民提供詳情的留言回復尚在。[26][27]
7月,徐州兒童醫院小兒泌尿外科醫生馮東川在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的留言系統里反映今年嬰兒雙腎結石導致腎衰的病例出奇地增多,且大多飲用三鹿奶粉,並表示希望政府部門能組織流行病學專家協助明確原因,不過也是沒有得到明確答覆。[28]
三鹿集團是中外合資公司,其最大海外股東是紐西蘭恆天然公司。根據紐西蘭政府的說法,恆天然公司在8月份得知奶粉出現問題後,馬上向中資方和地方政府官員要求召回三鹿集團生產的所有奶粉。不過恆天然公司經過一個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中國地方官員置若罔聞,試圖掩飾,不予正式召回。恆天然只好向紐西蘭政府和總理海倫·克拉克報告。9月5日紐西蘭政府得知消息後下令紐西蘭官員繞過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國中央政府報告此次事件,中國政府才嚴正對待此事。[29][30]
事後管制
根據多維新聞網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指出,中國中宣部於9月14日下令,禁止中國內地媒體擅自報道三鹿事件,一律要以官方公布或新華社報道為準,此舉導致中國內地傳媒的批評火力明顯退燒,[106]也令各大報章無法刊登自行採訪的有關新聞稿件,其中包括《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結石嬰兒的艱難追兇路》,[107]後來該周刊編輯只能把此稿放到了南方周末網與《南方都市報》上。[108]《大公報》也報道,9月14日,中國有關政府部門給律師們開過會,重點強調政府已做大量工作,讓「服從大局,保持穩定」,律師如果涉及三鹿奶粉事件,將不是簡簡單單丟飯碗問題。面對受害者們索賠願望,律師們只能是選擇拒絕或逃避。目前,三鹿奶粉污染事件並未引發大規模的法律索賠訴訟。[109]

/////////////////////////////

受害者的下場:「結石寶寶」父親郭利出獄了,並被改判無罪,為何媒體一片噤聲,知乎也無人討論?

加害者的下場:

疫苗到底殤不殤我一點都不關心,反正三天後你們就會忘了的 - 識裝 - 知乎專欄


看看其他的答案,貌似沒有前輩說了為什麼是三聚氰胺,那我就單純的從技術上面回答一下,估計會很無聊:
1、什麼是蛋白質
牛奶檢測時,蛋白質是重要的檢測指標,蛋白質含量決定了牛奶的品質。
但是,蛋白質是什麼?怎麼檢測?
蛋白質是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大分子有機物,
氨基酸的結構是:

R代表R基團,換句話說,R基就決定了氨基酸的種類,而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盤曲摺疊形成了蛋白質。
2、怎麼檢測蛋白質含量
來看看牛奶裡面的東西:水(廢話)、蛋白質、糖類、脂質、無機鹽構成,但是怎麼檢測呢?
那······還是拎出來單看吧,糖類基本上的構成主要是C、H、O,脂肪也差不多,但是再看看蛋白質50%~55%的C、6%~7%的H、20%~23%的O,很難分辨。等等!蛋白質組成裡面有12%~19%的N哎!!!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知道了蛋白質裡面N的含量,咱們就能得到蛋白質的含量了!但是小夥伴會問,其他的成分沒有N元素嗎?有啊,但是含量實在太低了,誤差可以接受。而且哪怕其他雜質也會干擾數據,但是對於生鮮製品的檢測也無所謂了。於是,請出咱們的國際標準方法——凱氏定氮法(此處應有掌聲)。
3、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由一個叫Kjeldahl的哥們發明的,用不(百)正(度)確(搜)的結果沒找到這個人,可能是上網姿勢不對,打住···
按書(百)本(度)記(百)載(科)的說法,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換個通(瞎)俗(說)的方法說就是把有機物裡面的N弄出來,吸收,滴定,然後測出N含量來推斷蛋白質的含量。
過程就是:樣品和濃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C和H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直接揮發,有機氮變成氨和硫酸結合成為硫酸銨。硫酸銨中加入濃氫氧化鈉,加熱蒸餾,銨變成氨氣揮發。用硼酸吸收後用標準鹽酸滴定,over。
看似完美,是不是?

問題關鍵就在於濃硫酸消化這一步。只要在樣品裡面加入了含有大量N的物質(應該說是含有大量N的有機物),經過消化以後,都被計入總氮裡面變成硫酸銨進入下一步。說的直白一點點,就是不管哪裡來的N,都會被計入蛋白質的頭上(僅針對食品而言)。so,如果機(缺)智(德)的無良生產者偷偷的把別的東西放進來,凱氏定氮法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問題來了。
4、三聚氰胺

看看結構圖,發現問題了嗎?
根據小學加減乘除我們就能算出來,三聚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6,但是N的含量佔了66.67%。所以你懂了嗎?
蛋白質中N的含量只有12%~19%,而三聚氰胺67%的N含量輕輕鬆鬆就可以讓不合格、摻水過多的牛奶變成合格品。

最新價格,5800元/噸。養牛的成本是多少?我不知道,參考其他答主的吧。

其實,也許題主的問題應該改成為什麼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奶農敢往牛奶裡面加三聚氰胺。
也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一開始就無法檢測出來?
從開始的蘇丹紅,到後來的三聚氰胺······
食品最難檢測到的,恰恰是那些不該出現在食品裡面的化工原料,因為,它們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食品裡面。


三聚氰胺事件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奶粉安全早就有跡可循,監管部門早點反應也不至於鬧到不可收拾,整個行業幾乎毀於一旦。

拿三鹿來說,添加三聚氰胺有什麼不敢做的。奶粉沒營養,早幾年的阜陽大頭嬰兒就鬧了一陣,據說三鹿本來參與其中但最終還是逃出生天。

要知道,這之後央視《每周質量報告》還給三鹿站台的。

即使犯了罪,也能輕鬆過關,有這麼美好的體驗,不可能收手。 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三鹿被處理,可是同樣摻了三聚氰胺的其它奶企比如蒙牛之流又如何了呢?

回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就已經有結石寶寶出現,最終找到真兇三鹿頭上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呢?因為奧運等因素,又繼續壓制了一段時間,直到實在是壓制不住了才處理。

這樣的政府管制和法治環境,有什麼不敢摻的。那麼多奶企,不摻的又有幾家?

你以為真是奶農私自添加他們毫不知情嗎?太天真了。早在中央處理之前,我這樣一個和奶企毫無關係的人都知道奶粉有問題了,紐西蘭總理都向中央舉報了,廠家能不知道?結石寶寶們維權了那麼久,廠家能不知道?

結石寶寶維權多麼艱難,趙連海最終的下場又如何。

這樣的環境,有什麼不敢摻的!


牛奶中夾雜三聚氰胺是全國性問題,三鹿是被外國人舉報不得不殺,其實伊利蒙牛都中槍,獨善其身者甚少。包括帝都特供的三元,其子公司遷安三元也有三聚氰胺,甚至連不做牛奶的旺旺都在捷克斯洛伐克被人查了出來。。

全國大型奶企沒有檢測出三聚氰胺的只有一家,完達山。

22家奶粉生產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三聚氰胺_即時報道_財經_騰訊網

據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國家質檢總局通報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檢結果,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個廠家的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供應奧運產品未發現問題。
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青島聖源、上海熊貓、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業英雄牌、寶雞惠民、多加多乳業、湖南南山等

完達山當然不是什麼品控嚴格的良企,負面新聞也有,比如完達山被曝牛奶醜聞 變質和過期奶重新上市,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在質檢環節出過差錯,因為源頭有好奶。

1963年王震將軍在上海、北京調運750頭奶牛,創辦了八五一一農場奶牛示範場;1965年在王震將軍的親切關懷下,完達山乳品誕生了。1997年黑龍江農墾系統10家乳製品生產廠整合組建了完達山企業集團乳品有限公司,2001年6月轉製為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從2000年起,完達山乳業連續多年被國家八部委認定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東北天氣寒冷地廣人稀小農經濟不發達,完達山的根子在大農場上,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牛奶,所以一直有可靠的奶源。而其他企業,不管三鹿三元伊利蒙牛,都免不了分散收奶,也就註定奶源不可靠。企業-奶站-奶農三角與三聚氰胺的因果關係,高票答主已經講的很詳細了。

工業化時代規模出效益,小農經濟註定成本高收入低,只要小農經濟還在,即使是日本、韓國這種比我們先行一步的「發達國家」也免不了沒飯吃。

http://chartsbin.com/view/12730是各國人均肉類消費統計。

各國人均糧食統計

看看蘇聯、美國的水平,中國的差距還很大,套用人家的發達標準就難免力有未逮。人家達到要求花五毛,我們就得一塊起,偏偏咱們購買力更低對廉價品需求大,所以少不了耍心眼做手腳的。而一旦有人開了先河,劣幣驅逐良幣,競爭者只會蜂擁而上。相關領域何止是牛奶,豬肉乃至糧食都一樣。

當然我不是吹捧大企業,美國在鍍金年代一樣飽受大規模工業化黑暗料理之苦。但經過數十年努力,有了FDA有了嚴格處罰之後,企業自然就會綜合考慮風險、考慮犯罪成本,也就保證了食品安全。就算出了問題都好監控,比如蘇丹紅鴨蛋。

可小作坊乃至單個家庭,監管成本就太高了。完達山曾經有個罪,叫「三聚氰胺檢測檢測限度」不合格,廢話,誰家的正常牛奶會加三聚氰胺?!現在是三聚氰胺,如果以後又發明一種新的、方便的添加劑,我們有辦法么?

在中國完全脫貧致富、消滅小農經濟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之前,類似問題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是無解的。


三鹿出事的時候我還在質檢任職呢。後來出來之後問了幾個中層,答案不一。

三鹿黑心不黑心?河北省和石家莊市政府都說沒參股,是tm沒參股,每年的業績壓力可是很大啊,河北數得著的「民企」之一,稅收大戶,丫干不好省市都要受窮啊。三鹿搞的模式是奶牛+奶農,他們出購置牛的錢,奶農負責養,但是中間架不住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太多——省里市裡的壓力有多大,駐廠質檢最清楚,幾乎不能出不合格證書,只能出某批次少量殘次。

奶農怎麼樣呢?我也實話實說,添加尿素以前就搞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刁民不刁民你們自己評價,反正是不給牛吃精飼料,全tm拿草和秸稈湊數,為了要錢就黑了心了。

奶站是幹嗎的?不是三鹿的,不是農業部的,不是各級政府的,是tm村裡幹部的親戚開的。這些人負責統籌添加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地方上最不是東西的就是他們。

質檢就tm白蓮花嗎?不是啊。質檢也混蛋啊。為什麼一開始要加尿素啊?因為標準定tm太高了。中國的奶牛產奶能跟俄羅斯的奶牛比嗎?拿tm前蘇聯的標準改都不帶改的就拿來用,腦子是擺設啊?

毒奶粉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從上到下都有問題都有責任,誰tm都逃不了。

有人說蒙牛攪局,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反正08年那會兒好像蒙牛沒事?

紐西蘭也tm不是好鳥,他們入股三鹿是為了渠道和市場份額,從商的人,良心是個稀罕物,法律責任才是經常需要考慮的。

==分割==

小龍蝦公子OWO寫了個評論,勾起點煩心事來,再寫一點。

大家覺得GB國標神聖嗎?

說神聖的都給我tm去面壁,說不神聖的都給我去兩學一做。

GB標準出台受三方影響:各級政府(主要是牽涉到工農業影響比較大的政府)、行業協會(丫們最操蛋)、大企業。

2010奶乳新國標GB 19301(生乳)的質檢總局制定人之一我認識,吃過飯,也拜託我辦過事。他說得很明白,農業部下面的奶協和發改委下面的乳協為這個新標打得狗腦子都快出來了,吵架全看他們。前蘇聯和美國的蛋白質含量都不低於3%,菌落10萬,咱們呢?蛋白質86年是2.95%,10年是2.8%,還tm退步了,菌落從100萬漲到200萬,這tm倒是「進步」得很快。

奶協搞的是鮮奶,乳協搞的是巴氏奶(常溫奶,就是盒裝奶)。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這兩種奶都不錯,但是從市場份額上來說,巴氏奶確實要好一些,方便可靠嘛。農業部和發改委兩部分打的其實是市場份額。

奶乳各類標準的根本在於GB 19301,也就是生乳。所有的奶製品乳製品(隨便你們怎麼叫)都是要從生乳開始的,所以GB 19301決定根本一切。根本都退步到這個樣子了,你說怎麼辦?

我舉一個例子。我在加拿大東部跑檢驗的時候,沒少經過牧場。加東不是傳統農業省哦,最牛逼的牧場都在加拿大中部,我有一次去跑廢機電的時候也見過。人家的牧場,奶牛幾百頭,小的也有幾十上百頭。這叫什麼?規模化養殖。投料喂水運動擠奶全部標準化規範化。中國?三鹿搞的散養啊,丫開的頭啊,還當是什麼很厲害的方式呢,全tm控制不住了——散養這種模式很糟糕,學散養的幾乎最後都要吃虧,包括散養運動選手在內(李娜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國奶農養三頭五頭就不錯了。我記得就是老王跟我說過,國內奶農養十頭算規模,五頭以下的差不多30%,十頭以下的接近50%,你說這個奶的質量能控制嗎?

還有牛種。我在澳洲跑高爾夫球場的時候偶然碰上一個國內來的哥們,聊起來才知道他是搞配種的。我們在農業部還都有一個共同認識的朋友。澳洲優秀品種公牛的精液,十毫升一萬多澳幣。國內嫌貴,很多牧場不願意要,寧可要便宜的。那你說怎麼辦?

國標這個東西很複雜,並不是一幫專家坐一塊互相拍腦袋就行了。我丈母娘也制定過另外一套國標,她也跟我說過,行業協會和大企業都要出人出意見,往往這個國標是妥協的產物。質檢有時候想嚴都嚴不起來。比如說GB 19301生乳就是典型例子,質檢想堅持2.95,最後發改委那邊施壓,夏秋2.8,農業部施壓到2.8,都tm不是好人,最後妥協出來就是一律2.8。菌落更操蛋,衛生部和食檢都認為太高了,完全不安全,但是沒辦法,協會不幹,有人(哪個省協我就不點名了)就在會上說:你們誰tm沒收過2.8以下的奶?你們誰沒收過變質奶?不收你還在想混么?就這麼明目張胆說的。

現在10年國標是tm降下來了,卻不是一個好標準,而是投降標準,是退步標準,是被大企業和商業利益綁架的標準。

李長江下台是不是背鍋我不評價,國標現在越來越不要臉的這個事情,李是要負責的,就是他任內開的口子,讓各路牛鬼蛇神參與進來搞國標。

==再補一刀==

評論裡面林照州說:「你這也是扯淡,定的標準做不到有個毛用啊。」

我覺得他說得對。

這個投降標準下的奶,還tm不如去喝水來得實惠。

標準定高了,一幫人說挫傷奶農積極性,三農是根本國策,你tm這個標準是要瘋啊。

標準定低了,就有我們這樣的SB出來說。

我就告訴你一句,一盒鮮奶一塊錢,在目前這個綜合稅負50%,各種隱形運輸成本和稅負的大環境下面,你們消費者也就配喝這種在毒里摻奶的破玩意。天下就沒有又便宜又好的商品。

國標定再好都沒用,做到老國標的奶有人嫌貴不喝啊,就樂意喝18塊一包的奶粉,還tm有理了,我窮啊。


毒奶粉事件本質是三農問題


端宏斌
鉛筆經濟研究社
2008年09月14日

讓我們從本事件的主角—— 三聚氰胺說起,這傢伙可不是新面孔,它另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蛋白精」,在中國充當食品添加劑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不過它根本就不能充當食品添加劑。去年發生過美國貓狗吃中國寵物食品致死的事件,那是因為在這些寵物食品中也添加了蛋白精。當初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食品中會有這東西,於是他們認為這是因為食物被污染的緣故,美國人的腦子哪能理解中國的事情,這可是國人故意放進去的。

  在食品的製作過程中需要檢查蛋白質的含量,業界常常使用「凱氏定氮法」來間接測量,這是通過檢測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如果食品中的氮含量越高,那麼檢測出來蛋白質含量也會越高,好在這個蛋白精的氮含量極高,因此只要添加一點點,立刻可以大幅度提高蛋白質含量,與此同時,再往食品中摻水,檢測儀器就被順利蒙蔽了。換句話說,蛋白精是為了掩蓋牛奶摻水用的。

最初,奶農只是往牛奶里摻水,但這很容易被發現,於是奶農往牛奶里摻入牛尿,因為尿里含有尿素,氮含量也很高,可以騙過儀器檢測,後來發現收集牛尿比較費事,於是就直接把化肥尿素摻進去,不久之後被收奶站發現了,收奶站開始檢查牛奶里的尿素含量,此路不通怎麼辦呢?

奶農都是騎自行車把奶從村子裡送到縣城的奶站,大概要騎4個小時。冬天沒問題,夏天就不行了,無論你是多新鮮的牛奶,經過烈日炎炎的4個小時顛簸,我保證送到地方的全是酸奶,而且結塊均勻。奶站的保溫車又不肯到鄉下去收奶,怎麼辦?還是抗生素,每50公斤牛奶加20萬單位的慶大黴素,保證你放上兩天之後,奶還是鮮奶,連味道都不會變。前段時間,我看幾個奶廠都說自己的奶無抗,我是這麼看待這個說法的,如果你有自己的養殖基地,並且不從外界奶農手裡收購一斤牛奶,我相信是無抗的,如果你是收購加工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是無抗的,夏天牛奶的保鮮期太短了,根本就受不了半點顛簸,收購的牛奶不加東西,連5公里都送不出去。

就有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他們發現現有的儀器設備很難檢測蛋白精,不是說不能檢測,而是說檢測的成本比較高。很快,蛋白精這東西在全國範圍內蔓延開了,即使是現在,你去阿里巴巴網站上搜索一下,你還能發現很多賣家呢。

  有人說這個蛋白精是三鹿摻入的,而三鹿說這個東西是奶農摻入的,其實原因要複雜得多。即使是三鹿乾的,也不能證明奶農沒幹,即使是奶農乾的,也不能因此證明三鹿沒幹。真實情況是,蛋白精這東西在中國食品加工業中消耗量極大,有些廠家的起訂量就是好幾噸,我相信本文的讀者很有可能也吃過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但為什麼看起來沒啥事呢?這是因為攝入量通常較少,成年人不像嬰兒那樣只吃奶粉,而且成年人抵抗力更強一些,不那麼容易結石。

  純粹用牛奶生產奶粉的成本比較高,三鹿為了降低成本,會用一些較便宜的廉價大豆蛋白粉添加進去,而那些生產廉價大豆蛋白粉的廠家,也添加了三聚氰胺,這回可好,收來的牛奶里含有蛋白精,自己添加的大豆蛋白粉里還是有蛋白精,這成品中的蛋白精含量之高可見一斑。再加上嬰兒只吃奶粉,大量的蛋白精攝入,即使想不生病也難。

說到這裡我們發現,原來「結石兒」和「大頭娃」其實是一回事,前者用工業廢料冒充蛋白質,而後者是乾脆不含蛋白質,為什麼這些人就和蛋白質過不去呢?道理很簡單,消費者太窮,使得他們無法接受高價貨,例如大頭娃吃的毒奶粉只有8塊多一包,而結石兒吃的奶粉也只有18塊一包,成本都不止這點,如果不做假還怎麼賺錢。

有人認為加強監管就能杜絕這類事情,這基本上是幻覺,造假是一種群眾智慧,現在比三聚氰胺更加先進的造假方法層出不窮,你怎麼去監管,基本上任何一種造假手段只有在產生嚴重後果之後才會有政府來關心一下。還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道德敗壞,所以總是作假,但這類道德說教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你即使能夠證明中國人確實道德敗壞,那你打算怎麼去解決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去認識問題,而唯有經濟學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毒奶粉的本質是農村消費者太窮了,因此他們只能接受8-18塊錢的奶粉,這結果就是留給生產商的利潤太微薄,使得生產商只能向供應商壓價,而隨著農產品和石油價格的普遍上漲,供應商的成本越來越高,一邊是成本水漲船高,一邊是客戶拚命壓價,在這種情況下,誰不作假誰就是傻子。更何況這些小供應商本就是家庭式作坊,根本也沒有品牌可言,他們要作假是毫無顧忌的。有趣的是,這些小供應商通常也是農民,也就是說,農民收入太低,使得他們沒能力消費,沒能力消費又使得其他農民的收入太低,只得靠作假來提高收入,如此惡性循環。

為什麼蛋白精主要是中國人在用,美國人幾乎不用呢?那是因為中國的食品價格被故意限制,中國人極端恐懼CPI,看到這東西上漲就如見到洪水猛獸一般,政府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限制食品價格上漲。政府完全可以限制一碗牛肉麵不能超過4塊錢,但你就別指望碗里還能有多少牛肉給你吃了,即使你真吃到了牛肉,說不定這只是「牛肉精」罷了。

我國糧食價格在1995年達到階段性高峰後持續下降,本世紀初始終在谷底徘徊,2003年以後才開始恢復性上漲,但至今仍未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如1995年粳稻、小麥、玉米市場價分別為0.93元/斤、0.84元/斤、0.79元/斤,2007年名義價格分別為0.91元/斤、0.76元/斤和0.74元/斤【12年不漲反跌,如果除去通貨膨脹因素那就是大跌】。與其他農產品比較,部分農產品價格較快上漲,與糧食的價格比拉大。2007年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均價同比分別上漲58.2%、44.4%和45.9%,而國內小麥、玉米、大豆價格同比僅上漲7.8%、16.7%和16.5%。進入2008年,世界糧食價格漲勢不止,到3月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大米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37.5%、36.4%、79.2%、66.6%,而同期國內糧價僅上漲6.8%。

中國的農民不僅補貼城裡人,還在補貼全世界,而且他們還要承擔0708年暴漲的油價和化肥價格,一旦有些人呼籲說要提高糧價給農民實際的好處,立刻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處的,所以還不如不提高。由此看來,所謂的城裡人以及城裡人的媒體是多麼的虛偽,他們常常口口聲聲要幫助農民,可一說到要提高糧價,立刻覺得自己的乳酪被人動了,馬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然後想出各種辦法來證明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別忘了,韓國日本的農民收入相對高,那是城裡人吃10元一斤的大米,100元一顆的蔬菜換來的。

城裡人當然可以這麼想,但他們吃的是什麼就由不得自己了,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餵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幾乎每個人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莫名其妙去吃這種和食品毫無關係的工業原料,可悲嗎?

人們只說農民作假壞,他們不知道農民多悲慘!現在農民好過一點全靠在城裡賣血、賣汗、賣命、賣身,卻掙著最低的工資,干城裡人最不想乾的活;而城裡人呆在電梯大廈里,吹著空調,坐著椅子、喝著茶、玩著電腦、看著報紙、寫寫文章,做著最輕鬆的工作,一個月掙上千的工資,欺負和歧視著民工;許多官員表面都是君子、嘴裡講的都是黨的政策和愛國愛民的大話、肚子里想的都是利用黨的政策整錢;國家政策要保護農業,限制糧價,保護市民,其實是盤剝農民階級,破壞農業經濟;試鄉:如果農業經濟不被人為限制,糧食漲價,種糧能賺錢,農民都願回鄉種地,城裡人勤勞一點,自已照顧自己,不依靠民工,多花點錢買米,少花點錢奢侈糜爛、誰還會昧著良心弄虛作假,害人害己?
三聚氰胺廣泛存在於我們的食品之中,而不光光是嬰兒奶粉。我相信只要有人繼續去查,完全可以在動物飼料、各類大豆蛋白粉里發現它。這不光是奶製品行業的問題,是中國食品行業的普遍現象。中國每年消耗數以萬噸計的三聚氰胺,你以為它們都到哪兒去了?

這個奶粉問題對中國的經濟損失,至少是每年千億級別的。現在中國進口奶粉幾百元一罐,每個家長都會孩子多付出了幾百元,如果有國產的,會節省很多錢。中國現在每年進口奶粉超過一百萬噸,就算最便宜的,一公斤10美元,那也是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損失。而這些錢如果是在國內,會帶來多少就業?解決多少農民的生計?帶來多少稅收?我這還沒說中國人全世界去買奶粉造成的其他國家家長和政府的不滿。

===========================
回答一下下面的評論的問題

問:收奶的時候加強監管,壞的奶不收就行了?

了解中國國情,中國很多地方農民太窮,養個牛算算不錯的收入了。養好了牛,你說牛奶壞了,或者說質量不好不收,他一年收入就泡湯了,一氣之下就打砸奶站,這樣的事情多的很。

一旦0708年那樣,石油漲價,化肥漲價,而牛奶不準漲價,那奶站這樣的強勢方就會大幅的壓低價格,奶農就無利可圖,出現幾個人,把以前的造假的牛奶方法,擴大個幾十倍的慘假力度是很正常的。

問:國內牛奶還能吃嗎?、
我反正基本都吃外國牛奶,外國牛奶明顯比國內的牛奶味道好,就感覺是真的。國內的蒙牛吃著有嚴重的不舒服感覺。

對於國內這是我自己的看法啊,我只信得過一個北京的三元,一個是重慶的天友。前者因為是在北京,政府有大量的補貼,虧得起不敢亂來,後一個因為在重慶,民國時期就開始做牛奶了,一直都是用自己的牧場的牛奶,所以比較放心。

三元當年的廣告就說,歐盟的品質,為什麼喝了三十年,踏實。。其實就是在影射牛奶摻假
葛優的三元牛奶廣告

問:國外的糧食價格,牛奶價格不是現在比中國還低嗎?怎麼他們不出問題?

這就是三農問題的根本了,國外的農民少,土地多,一家一萬畝很多,而中國土地少農民多,很多地方一家只有一畝。根本不能一起競爭,中國農業和外國競爭是毫無競爭力的,大豆等產業已經這樣了。

這還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國外的轉基因技術,大規模的機械化,統一的農業合作社,期貨市場避免風險等等,都不是國內這些農民可以比的。國內也有期貨市場,但是國內的期貨市場發育太差,農民也不信任。經常發生農民的蔬菜,水果,糧食,幾分錢賣不出去。

農村經濟是非常脆弱的,什麼豬啊,雞啊,稍微一個市場波動,就會大幅的賠錢,中國的單戶農業是世界上最落後最沒有競爭力的農業體系。

這是美國的大農場

這是中國的小農戶

問:那些農村的孩子為什麼喜歡吃奶粉?以前沒有奶粉不也照樣過來了嘛。國家提倡了這麼多年的母乳餵養好,為什麼就不聽?

  讓我們試想一下,一個原始社會的女子,她生下孩子之後,至少會天天照顧孩子兩年以上,在以前的中國,小孩吃奶一直吃到三四歲的例子很常見。可現在中國的農民就不是這樣了,他們的父母要打工掙錢啊,否則吃什麼呢?母親生完小孩沒多久,就外出打工了(至少父親必須要去打工)。一家老小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打工,種田連糊口都難。

  從養孩子的成本考慮,大家決定留下小孩給爺爺奶奶來照顧,可奶奶當然是沒有奶的,所以他們只能去買奶粉。又由於爺爺奶奶們收入極為微薄,就靠孩子他爹留下來的一點錢過日子,因此他們對價格極為敏感,在我們眼中一塊錢兩塊錢的差別可能並沒有那麼大,可在他們的眼中這就是巨大差別了。生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嬰兒的奶粉消耗量其實是很大的,如果能夠省下更多的錢,爺爺奶奶當然會選擇最廉價的產品,他們是對價格最最敏感的一群人。

農村最底的勞動力按25元/天計,加上微薄的地租,按700斤大米/畝,市場價1.4元/斤計,即980元/畝,按有正常農藥化肥保證的糧食產量計,我每畝地按2季農作物計直接生產成本要虧5500元/年左右,原生態無污染種植,每畝虧7300元/畝;玉米的收購價格是0.76元/每斤,一畝地的產量是1000斤,那收入就是0.76x1000=760元,這就是毛收入,純收入是多少呢算一下就少得可憐了,那是760-60(種子6元x10斤)-10(機械播種)-180(複合肥100斤的價格)-20(農藥)-30(灌溉)-40(玉米聯合收割)-40(耕土)=380元,這就是保守的估計了,如果遇到乾旱那30元的灌溉肯定不夠了。小麥價格略高於玉米0.80元/斤,但產量只能保持在800斤/畝,每畝純收入也就是350元左右,加起來就是730元/每畝/每年。由於各地人均畝數不一樣,河南山東人均1—1.5畝,密集地方人均不到一畝,那一年的人均收入按最高算的話是730元x1.5畝=1095元。這是種植小米和玉米的價格,其實種植其他農作物收入也是差不多的,這個收入也就是只夠養家糊口的吧!農民不是傻瓜,如果有別的掙錢的東西他們會自己調節的,比方說有一年一些農戶種植尖辣椒發了財,第二年就引起跟風大面積種植,結果是尖辣椒價格暴跌,使好多人賠了本。

農民的收入在哪裡呢,沒有別的了嗎,有,一是子女外出打工收入。一個家庭五口人(老兩口加兒子兒媳或女兒加一個孩子)有二人在外打工的話那毛收入就能在2.7萬左右/每年(女人毛收入一年1.2萬,男人毛收入一年1.5萬)去除生活費也在2萬以上吧,這是最低標準了,至於高的那就沒法估算了。二是服務型收入。正因為留在農村的都剩下了些老弱病殘得了,有些頭腦靈活但又出不去的人有的就買了潛水泵專門給別戶澆水,有的專門播種收割,這就是他們的另一塊收入了。

  三鹿之所以能夠在最近幾年來能夠有如此巨大的發展,就是因為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的母親可以連續餵奶好幾年,而現在她們都要外出掙錢,可能生完孩子沒幾個月,她們就見不到孩子了。這可不是因為他的母親如此狠心,實在是因為在家種田根本就沒有活路了,所以他們的孩子只能放著好好的母乳不吃或少吃,轉而跑去吃毒奶粉。

問:就算你說的把奶粉的價格提高了,黑心商家還是會慘假怎辦?

這點你就說道人了,人心本質來說,是沒有想慘假的,很多時候是不得不這樣。比如火腿腸,以前春都火腿腸多火爆啊,味道好得不得了。結果雙匯就上來打價格戰,慘假火腿腸大幅降價,最後火腿腸市場全部被雙匯佔據了。你如果不跟著慘假,你就會被趕出市場,你怎麼辦?

奶粉行業的雙匯,就是蒙牛,這個大家自己去看。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孟德爾
鏈接:為什麼有人說牛根生是毒奶粉的始作俑者? - 孟德爾的回答
來源:知乎

中國食品業一直低水平發展,監管也不給力,這都沒錯,但是,在沒有自己奶源的情況下生產「牛奶」,在牛之前中國沒一家企業敢這麼干。最囂張的時候,收購員拿著錢等在光明廠門外,直接攔人家的運奶車。當然,就算這樣也遠遠趕不上擴張的速度,於是人造牛奶的出現就是必然的了。牛確實沒有親自往奶里加東西,他只是製造了一個是奶就收,真假不問,產多少收多少的市場規則。好了,現在有一家公司,可以不需要奶牛就能搞到「牛奶」,你作為競爭對手,選擇就只有兩個:1 關門 2 跟它拼拼也得有本錢,當時乳業需求超過產能,你說奶站收上來的能是什麼?能收到奶就阿彌陀佛了,哪有精力管它真的假的。老牌國企頂多對下面控制嚴點,完全不沾邊是不可能的。牛最精明也是最陰險的一點在於,中國乳業信譽的崩潰反而成為了他商業戰略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中國的這種惡性競爭,毀掉了很多行業,當年的VCD,DVD,當年2G時代的手機。。。太多。中央一定要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否則中國產品永遠就是低檔垃圾。

中國目前的經濟,既不是計劃經濟,也不是市場經濟,是蝗蟲經濟,只要有片綠地,大家一起上,吃光為止。行業沒門檻,企業家沒有長久經營的心思,投機心理為主,撈一把就走人。政府沒能力,標準錯位缺失,技術模仿落後,產品粗製濫造,整個市場充滿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提高一定的價格,不見得沒有黑心商家,但是至少這個容錯的範圍和寬容度大得多。

問:實在競爭惡劣奶粉企業可以不做奶粉,退出這個市場?

中國人說話就是站著不腰疼,那幾千人的就業怎麼辦?石家莊幾萬農民,幾千職工都靠三鹿這個企業活命呢。當時為什麼三鹿極力隱瞞這個事故想私了?就是因為要保住牌子和就業,你一句話好說,但是幾萬人的就業是你解決的?恆天然受不了去告訴中國政府,最後恆天然的投資自己也損失了。中國乳業完蛋,幾百億的市場交給洋人,大家都吃幾百元的奶粉,你就滿意?

問:為了幾千人就業就要害死別人的幾十萬孩子?如果有一天災難你的孩子身上,我不知道你還能否說出這番話。

這個事情本來就是恆天然捅出來的,換了內部人不過是食品行業的潛規則,只是多少而已。事實上影響的不是幾千人的就業,而是整個中國乳業完蛋了,起碼上百萬人就業每年百億美元的損失。

出了什麼問題,關鍵不是抓什麼責任人,事情已經發生了,你把三鹿千刀萬剮也是沒用的。正確的是理清經濟關係,然後找出對國家最有利,對人民最有利的辦法。家家都出幾百元買奶粉,這難道不是天大的損失?低收入的人怎麼辦?此事最正確處理方式就是低調處理,提高質量就行了。另外老百姓也不要整天擔心物價上漲,該漲還得漲。

至於你說什麼一天災難到我的孩子身上,這個人生本來就是經常出事的,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車禍,飛機失事,恐怖爆炸,說不定哪天就人完蛋,現在每年霧霾,什麼水污染,車禍的損失比奶粉的人口多了去了。大家自求多福而已,活一天就感激上天。

問:請問對打倒三鹿有何看法,相關人員是不是應該大刑伺候!

中國有很多人的想法都很奇怪,例如,出了什麼事情之後他們通常不會花時間去考慮問題的根源在哪裡,而是立刻跳出來要揪出負責人員,在這個過程人大家互相扯皮、推脫、踢皮球。我想說的是,要找罪犯或者替罪羊都很容易,但這隻能是治標不治本的傻辦法,聰明辦法是理清其中的經濟關係,看看是否有可能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

  如上所說,中國青壯年農民大多在外打工,孩子都交給他們的父母來管,造成農村奶粉市場大增,而三鹿在佔領低價奶粉市場上做得最好,因此成了排名第一的企業,如果三鹿被徹底打垮,那麼那些嬰兒現在該吃什麼?要知道其他品牌奶粉也檢測出了三聚氰胺。我們不能光顧著看得見的危害,還要注意到看不見的傷害。三鹿在這場事件中品牌價值已經大大受損,它也已經受到了來自市場的懲罰,政府和我們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幫助他重建生產,讓它能夠繼續賣奶粉給那些母親不在身邊的嬰兒。

話說曹操有一次領兵打仗,大軍十七萬人,每日耗費糧草無數,正巧遇上周邊遭遇旱災,後勤供應接濟不上,斷糧了。糧官王垕跑來問:「兵多糧少,該怎麼辦?」曹操說,改用小碗分糧。很快士兵發現食物少了,怨聲載道。於是曹操把糧官王垕找來說:「我要借你一樣東西,以壓眾怒,你不要吝嗇。我要借你的腦袋一用。」王垕大驚!曹操說:「我知道你無罪,但要是不殺你,下面人心不穩。」於是糧官被砍頭,曹操寫了一張榜文:「王垕貪污公糧,中飽私囊,現在已被查獲,按軍法處置。」於是眾怨始解。

大家不要多想

關於糧食自給問題看這個:「抵制X國貨」會產生哪些社會後果? - huang liu 的回答


三鹿沒有「敢」往奶粉里「加三聚腈胺」,它只是漠視奶粉是給嬰兒吃的食品,一切安全標準是為了人而不是安全標準本身,這樣一個的原則而已。

所有新聞,都講了,絕對沒有三鹿員工親手把三聚腈胺放進奶粉搖一搖,或者直接在生產線裡面放一個三聚腈胺進料口。但是他們也不關心這原料到底是真的合格還是只是針對檢測標準的另類「合格」,更不關心吃奶粉的孩子是不是會受害。本質上來說,除了事後拖延事故處理,三鹿還真也是個受害人,是供貨商供給的原料出了岔子。在處理事故時刻,他們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完全沒想到適得其反,遭到報復,這時候彷彿才恍然大悟,聰明人干最傻的事。

今天我們看起來多麼不可思議啊,為什麼每個環節都沒人覺察不好?

就是因為決策鏈太長了,責任分散。

如果說,一個人製造奶粉,從頭到尾都他一個人做,那麼,何等喪心病狂的人才會這樣。而且一出事,直接抓到他本人。今天的大生產線可太龐大了,你的生產,遠離你的消費者,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是「鬆動的一環」。為全局考慮,為長遠考慮,為看不見的遠方他人考慮,太虛幻了。

人類進化的太慢,社會形態已經一飛衝天,而個人的肉體和精神跟石器時代區別並不大,人們習慣於 小群體生活,常常能保持聯繫的也就那些人,認識的圈子朋友維護起來也挺費勁的,包括公司都是太大了就有管理問題。鄧巴數好像是個魔法數字一樣,讓我們安心在熟人圈子裡生活。

但是面對無邊無際的陌生人,我們只好靠貼標籤,分類,異化,來處理信息。

首先是我,然後是我們,然後是他們。

我的利益優先。然後是我們的利益,最後才是他們。

有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也有人覺得全世界都不如我的命重要。

奶粉事件讓人人自危,因為揭露了人人互害,易糞相食的可怕一面,受害人則是剛剛來到這人世的最無辜的嬰兒。

我們已經回不去封閉的田園時代,很多人恨恨不已,但是叫他從此回老家自種自吃,他也活不下去,只能心驚膽戰看誰都是敵人,信任如此脆弱。

群眾的發明體現了原始的智慧,亂倒垃圾最好的詛咒就是「生孩子沒XX」,讓他們最痛。

我們能做的也只是詛咒每一個偷井蓋的,高樓扔東西的,一直開遠光燈的,壓線停車的,碰瓷的,在飲用水庫游泳的,不栓狗繩的,他們就是沙漠化的每一顆沙子,良田的土壤沙化之後就什麼也長不出來了。

而對於三鹿來說,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是螺絲釘,至少決策者是需要承擔總體責任。

好笑的就是,同樣栽在三聚腈胺污染奶粉事件中的另一家企業,蒙牛,其領導者牛根生,經常把一句至理名言放在嘴邊「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卻做不到以德服人,最後倒在「德」字,被自己樹起的大旗打臉。

歸根到底,還是「聰明人」太多了。

最後會怎麼樣?

你知道為什麼印度會有種姓制度?他們把賤民列入不可接觸者。從物理上徹底隔絕,從此是兩個世界。


不請自來,歡迎拍磚。

一、永遠的痛
一天聚餐,看到密胺的餐具,我調侃朋友說,看~這是三聚氰胺的碗和盤子呢!朋友當時就震驚了——天哪,有毒嗎?我家寶寶用的也是密胺的餐具!我一愣,然後趕緊跟他解釋,密胺餐具是安全的,因為遷移的量很少啊,因為三聚氰胺不被身體吸收,從尿排出,只有在吃極大量時才會堵住腎啊,吧啦吧啦……從這事起,我知道了,三聚氰胺的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它一直像一根刺扎在咱們心裡,成為永遠的痛。所以在講具體的關於奶的問題之前,咱們先講講——三聚氰胺事件的真相。

大家不妨先猜猜,下面三個對三聚氰胺事件的解釋,哪個是對的?

A. 三聚氰胺是中國農民發明的黑科技,他們悄悄加在奶里,瞞過了所有人,直到出事;

B. 其實農民只往奶里加了尿素,但在超高溫滅菌消毒時,尿素變成了三聚氰胺;

C. 國家標準生乳的蛋白含量要求太高了,正常情況達不到,所以農民被迫加三聚氰胺。

二、牛奶怎麼造假最簡單?
答案很簡單——兌水

有個段子,某人訂了牛奶,結果一天收到了一瓶清水。怒問送奶工,對方解釋說:實在不好意思,太忙了,忘記往水裡摻奶了!

段子誇張,但牛奶兌水的現象的確普遍存在。而且你想,鹽水糖水的濃度,可以通過味道來判斷,但奶的濃度,又從何判斷呢!所以,為了防止兌水,牛奶也需要找一個可測量指標,用於判定濃度——這就是牛奶中蛋白含量指標的由來。乳品廠收購牛奶,除了標明收購的價格外,同時會約定蛋白的含量。

不過,說是蛋白含量,其實是測定的總氮的含量,再反推之。所以,添加其他含氮物質,就可以提高總氮,提高檢測出的「蛋白含量」數值,這個數值提高了,就能多兌水。

三、牛奶行業的第一個潛規則
奶中添加非蛋白氮,早已有之。有位老領導,回憶他在國營牧場的工作時講,一天,擠奶擠一半牛開始小便,但見老同志立即放下手裡的活,把桶往後一挪,用奶桶接起了小便。當時他參加工作不久,毛頭小伙一個,當下就嚇呆了——這不是給領導喝的奶嗎!說到這我們哈哈大笑——這下心理平衡了,領導喝的奶,也不比咱的好多少嘛!

尿素,是牛奶中最早的非蛋白氮添加物,也是牛奶行業的第一個潛規則。不過因為正常牛奶中也會含尿素,而且尿素如果加過多,加熱消毒時會有氣味,容易發現。因而雖然有添加,但量不會很多,久了大家也聽之任之了。畢竟,任何指標一旦設定,總是有鑽空子的方法。不過,三聚氰胺是添加的尿素受熱後生成的,這不對。因為尿素合成三聚氰胺的反應需要5個大氣壓和500度的高溫,牛奶消毒達不到這條件。

四、三聚氰胺是怎麼加到奶里的
三聚氰胺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的呢?難不成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用於塑料和塗料。用在飼料,則是源於九十年代末某科研項目的成果。研究發現,三聚氰胺,可以提升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非常可惜的是,這項研究雖然騙過了專家,順利驗收了,但是沒有騙過豬——豬吃了沒多長肉。顯然三聚氰胺增加的只是總氮,能為生物吸收利用的蛋白質的量沒變。此後也有一些黑心商販試圖在豆粕、或其他植物蛋白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次充好的,但也都只是騙得一時,並不被市場接受。

網上有很多段子,說中國的食品如何坑自己人,這並不對。比如三聚氰胺,先坑的就是老外。2006年底開始,美國各地連續出現了幾十起寵物貓、狗腎結石致死事件,由於貓、狗在美國是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這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直接把農業部推到了風口浪尖。歷經數月調查,於2007年3月發現,問題是出在中國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原料,小麥麵筋和稻米濃縮蛋白,其中含有三聚氰胺。你想啊,以次充好的飼料,騙不過豬,因為農民對豬的增重非常重視,但主人對寵物增重,顯然並不關心,所以騙過了貓狗。美國的貓狗們因此先試了三聚氰胺的毒。

五、牛奶里加了多少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很貴,直接摻是划不來的,摻的是便宜的三聚氰胺渣。摻多少呢?有一種說法是,當時生乳的蛋白含量國家標準定得太高,所以不得不加三聚氰胺,這不對。即使乳蛋白已經到了指標的數值,仍然可以繼續加三聚氰胺,因為這樣就可以多兌水了嘛,然後再加三聚氰胺,再兌水……理論上,會如此反覆直到再加一毛錢三聚氰胺提升的氮與減一毛錢牛奶蛋白減少的氮相等。此時奶中,三聚氰胺的量就十分可觀了。

六、三聚氰胺是誰加的?
不是奶農摻的。擠奶是個技術活,同樣的牛,好的擠奶工,產量比差的多10%以上,而且還可以減少乳房炎的發病率。所以奶農大多不是自己擠,而是牽著牛去奶站用機器吸。所以,摻三聚氰胺,主要是在奶站。加三聚氰胺,奶站加最方便;檢蛋白含量,乳品廠收購奶站的奶時檢最便宜。據可靠的小道消息,當時奶站的三聚氰胺,有很多是「人贓並獲」的。

當然你說奶農完全不加?也有例外,聽曾在奶站工作的朋友說,他們那有一戶,家裡沒養牛,但那人每天還提著奶來賣——這奶居然是他自己勾兌出來的!

七、為什麼加了卻沒人發現? 三聚氰胺本身並沒有毒性,也不被身體吸收,以原形從尿排出。唯一的問題是,量太大時,會形成腎結石,危害生命。牛奶在成人膳食中佔比極小,三聚氰胺基本都可以順利排出,因此一直都沒喝出事。也正是這一點,更加助長了添加之風。

質檢部門為何沒發現,不說抽查比例,即使抽到,質檢部門也只會檢標準以內的項目。三聚氰胺當時不在任何標準中,當然不會去檢,即使檢了,檢出了,也無標可超

八、為什麼是在08年暴發?
既然早就加了,那為啥到了08年才爆發出來呢?乳品廠雖然並不清楚三聚氰胺的細節,但奶站奶的質量不佳,你要說他全然不知,我是不信的。所以奶站渠道的奶,一般不會作為嬰兒奶粉的原料。況且,進口乳粉的價格一直低於國產。奶粉包括嬰兒奶粉,一直是用的進口乳粉作為基粉。而2007年,國際奶價瘋漲,特別是到10月份,漲到了破天荒1691美元(這個價格是十多年來的最高點,最近一次拍賣是今年5月16日,才1089美元)!乳品企業在成本壓力下,選擇了國產乳粉做基粉。這從時間上也吻合得很好:2007年10-11月換國產奶源,生產基粉、做奶粉,再發到經銷商,鋪貨,消費者買回家,連續吃一段時間直到出現問題,前後差不多要半年。而國內第一次報道奶粉吃出尿結石,也就是2008年5月份前後。

三聚氰胺致死,必須長期大量食入。食物中三聚氰胺吃到致死劑量,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食物中含大量三聚氰胺,二是長期幾乎只吃這一種食物。寵物食品,與嬰兒奶粉恰好符合了這兩個條件,所以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九、現在奶里還有三聚氰胺嗎? 不會。因為現在加三聚氰胺的收益大大小於成本。主要是違法成本大大增加了。一是08年出台了《食品安全法》,法中首次規定,禁止在食品中加非食用物質(換言之,07年在奶中加三聚氰胺可能並不違法),並重罰;二是全面清理了奶站,特別是北方,奶站十不存一;三是全面加嚴監管,對乳及乳製品進行全面的抽樣監測。為了兌這點水,冒殺頭風險加三聚氰胺的,不是黑心,是腦殘。

就在幾周前,有位學生髮帖,上實驗課檢測一款叫「科迪」的牛奶,沒檢出乳脂,反而檢出三聚氰胺,當時媒體又炸了鍋。這很可笑,因為有沒有乳脂一喝就能喝出來,但這位同學卻檢不出,但全國上下多年沒檢出的三聚氰胺,他卻檢出了。真心佩服這位同學的勇氣啊!

至此,三聚氰胺事件的真相已經明了:第一,牛奶容易兌水,因此需要規定濃度,即蛋白含量;第二,加含氮物質,可以提高檢測到的蛋白含量,而科研發現三聚氰胺有此功效;第三,國際奶價波動,使乳品廠改用國產奶源。這三個條件加在一起,釀成了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開始的三個解釋,都不對。


1,因為窮。所以敢。
2,為什麼窮?因為中國富人的財富,靠的不是創造,而是剝削,壓榨。無論外表包裝的多麼華麗,說的多麼好聽,都改變不了本質。窮就是赤裸裸的答案。


本人之前供職一國內嬰幼兒乳粉一線品牌企業,幾個高票答案把添加三聚氰胺的原因分析的很全面了,這裡只想奉勸大家一句:請盡量少食用奶糖、乳飲料這些含奶製品,包括某些大品牌(如X X KUAI XIAN) 。一是質量最差的奶才用來做這些,二是你覺得當時天量的X X X都銷毀了么?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tive!


本答案目的是反駁排名第一的huangliu君,我很欣賞你憂國憂民的文人氣質,但觀點漏洞太多,民科氣質太強,我被評論區數不清的「有數據有觀點,愛答主」驚著了,誤人子弟啊!與題目無關,不喜者請點「沒有幫助」。

農村最底的勞動力按25元/天計,加上微薄的地租,按700斤大米/畝,市場價1.4元/斤計,即980元/畝,按有正常農藥化肥保證的糧食產量計,我每畝地按2季農作物計直接生產成本要虧5500元/年左右,原生態無污染種植,每畝虧7300元/畝;玉米的收購價格是0.76元/每斤,一畝地的產量是1000斤,那收入就是0.76x1000=760元,這就是毛收入,純收入是多少呢算一下就少得可憐了,那是760-60(種子6元x10斤)-10(機械播種)-180(複合肥100斤的價格)-20(農藥)-30(灌溉)-40(玉米聯合收割)-40(耕土)=380元,這就是保守的估計了,如果遇到乾旱那30元的灌溉肯定不夠了。小麥價格略高於玉米0.80元/斤,但產量只能保持在800斤/畝,每畝純收入也就是350元左右,加起來就是730元/每畝/每年。由於各地人均畝數不一樣,河南山東人均1—1.5畝,密集地方人均不到一畝,那一年的人均收入按最高算的話是730元x1.5畝=1095元。這是種植小米和玉米的價格,其實種植其他農作物收入也是差不多的,這個收入也就是只夠養家糊口的吧!

答主這個數據測算太兒戲了。你要講農民收入低,可以引用農村收入統計年鑒,如果認為官方資料真實性差,可以引用權威第三方機構的調查數據。你自己四捨五入算的這些數算什麼?玉米畝產1000斤從何而來?農村勞動力25元一天是什麼地域、哪個年份、什麼行業、調查樣本多少?在我質疑「數據未區分地域」之後,答主象徵性加上「河南山東人均1到1.5畝」,這個數據又是你約摸的?那1和1.5的測算結果也差50%啊,50%誤差對於你這篇數據分析性文章來說好可愛啊(,,?? . ??,,)請給我一個emoji表情……

毒奶粉的本質是農村消費者太窮了,因此他們只能接受8-18塊錢的奶粉
所謂的城裡人以及城裡人的媒體是多麼的虛偽,他們常常口口聲聲要幫助農民,可一說到要提高糧價,立刻覺得自己的乳酪被人動了,馬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然後想出各種辦法來證明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別忘了,韓國日本的農民收入相對高,那是城裡人吃10元一斤的大米,100元一顆的蔬菜換來的。

答主把毒奶粉本質定義成「農村消費者太窮」,合適與否不做討論,觀察世界可以有許多角度嘛。但把「提高糧價」作為解決辦法,就不靠譜了。不要搞「城裡人」和農民的階層對立,這隻能凸顯你的民科氣質。你叫城裡人和農民的中間地帶——農村生源畢業生如何自處?別說大米10元一斤,蔬菜100元一顆了,就算糧食價格提高一倍,這部分中間階層就會被消滅。試想一下,到時候第一代城市移民,無論紮下根還是仍在飄著的,飯是吃不起了,物價也必全面上漲,只有回原籍一條道路;而在讀的大學生,總不能背著大米和白菜上學吧?「讀書無用論」勢必再一次抬頭,農村孩子再不用擠破頭往外跑了,反正跑也跑不出去,城鎮化不但停滯抑且急劇倒退,中國回到田園時代指日可待。

答主的擁護者在評論區回復我,「農村生源的畢業生在城市生活不是問題,畢竟工資又不分你生源地和戶籍」。農產品價格上漲會引起物價的全面上漲,農產品價格如果上漲一倍,經濟會怎樣反正我是無法想像。農村孩子拿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工資照樣混不下去,個中苦澀我不展開,畢業一年你就會懂。
答主和他的擁護者還說,「可以通過補貼食堂,和補貼城市貧民的方式解決這部分人的問題」。這種思路只能是種想像,不能化為落地的政策好么?在前幾年房地產還是無可置疑的國民經濟支柱的時候,我們不也試圖通過荒謬的各式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小產權房、不帶衛生間的貧民房、旨在讓平民也買得起房的公積金、首付比例降了再升了再降了再升、商業貸款利率升了再降了再升了再降來解決問題么?然並卵。經濟問題是一攬子問題,任何止痛劑、退燒藥式的孤立政策都是拿經濟當兒戲,只會被市場和社會冷漠消解、無情嘲笑。給全國各地食堂補貼多少,才能化解農產品漲價一倍帶來的連鎖反應?補貼城市貧民的範圍是多少?有本地戶口和居民證的?連續繳納社保達12個月的?城市積分達到10000分以上的白金用戶?畢業首份合同月薪3000以內的?就說北上廣深哪些人可以列入這個補貼名單吧?

這位答主對毒奶粉事件的分析我是認可的,畢竟事情過去這麼多年,早就有很多媒體做過深入報道,只有網易評論區還認為毒奶粉事件原因是孤立的商人道德敗壞。答主對三農問題的憂心疾呼我也很感動,誰讓我就是一農村孩子呢。但三農問題的出路跑不出世界各國社會演化的整體方向,還是在於提高城鎮化,農業規模化,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來改善農民收入。指望把青壯年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不是解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辦法,也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之道。

城裡人沒有定價權,但是你肯定會買便宜的不是么?不信一包2元的伊利牛奶肯定有摻假的,不是真牛奶,5元一包的特侖蘇就可以保證質量了,那你覺得市場上哪個銷量高?

道理很簡單,消費者太窮,使得他們無法接受高價貨,例如大頭娃吃的毒奶粉只有8塊多一包,而結石兒吃的奶粉也只有18塊一包,成本都不止這點,如果不做假還怎麼賺錢。

毒奶粉的本質是農村消費者太窮了,因此他們只能接受8-18塊錢的奶粉,這結果就是留給生產商的利潤太微薄

三聚氰胺實際上是消費者放進去的(這句話該答主後來刪掉了。我在此處引用,不是肘子式黑打,我理解你想說的是消費者對價格的苛求,造成了奶粉摻毒。然而我並不認可。)

為什麼蛋白精主要是中國人在用,美國人幾乎不用呢?那是因為中國的食品價格被故意限制

最後,我要卸下觀點之爭、求同存異的虛偽(我說自己)面具,無情地揭穿你:美國牛奶不貴。 @Thomas Talhelm@David Rand 請問貴國牛奶與中國孰貴?


以下僅為猜測,有錯誤請指正。

以下僅為猜測,有錯誤請指正。

以下僅為猜測,有錯誤請指正。

提供一個認為的一個原因,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根據一些新聞報到的猜測

添加「三氯氰胺」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增加乳製品的蛋白質含量,主要是增加N的含量。

原因在於中國國家質量標準的要求過高,其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求

表3-22 乳和乳製品中蛋白質含量指標

產品及標準編號

蛋白質指標/(g/100g)

鮮乳(GB1930-2003)

≥2.95

全脂乳粉(GB 5410-1999)

≥非脂乳固體①的34

脫脂乳粉(GB 5410-1999)

≥非脂乳固體①的34

全脂加糖乳粉(GB 5410-1999)

≥18.5

全脂調味乳粉(GB 5410-1999)

≥16.5

脫脂調味乳粉(GB 5410-1999)

≥22.0

嬰兒配方乳粉Ⅰ(GB 10765-1997)

≥18.0

嬰兒配方乳粉 Ⅱ、Ⅲ (GB 10766-1997)

12.0~18.0

嬰兒配方粉 (GB 10767-1997)

10.0~20.0

嬰幼兒補充谷粉 (GB 10767-1997)

≥5.0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粉 (GB 10767-1997)

15.0~25.0

嬰幼兒斷奶期輔助食品 (GB 10769-1997)

≥15.0

因幼兒斷奶期補充食品(GB 10770-1997)

≥5.0

我不知道,這個要求的是不是合理,但記得以前看過一期關於原奶的調查節目,中國原奶的蛋白質含量基本達不到國際標準的要求

中國原奶質量世界最低?炮打乳業新國標


其實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講,其實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為什麼要定這樣的乳製品含量的國家標準,可能是國家沒有實地考察中國的原奶質量,直接從別的國家的標準借鑒而來。


而且中國的原奶基本上是從奶農的農場,通過奶站收購而來(以前是,現在大部分也應該是),不能保證原奶的質量安全。原奶的質量基本上就不能保證,再經過,各種複雜的工業加工,質量安全問題可想而知。


基於以上的猜測,可以推斷出一定的結論(猜測):


1,承認奶製品生產企業有為減少生產成本,添加工業製劑的想法,但是,肯定有為順利上市,而不得不添加的添加劑,保證滿足國家標準的原因。


2、對於國家標準,我持有懷疑的態度,這個標準是怎麼制定出來的,有沒有符合實際,假如符合實際,為什麼會在三氯氰胺事件中,全國的生產廠家無一倖免。

以上僅為猜測。


這個題目下很多強答的人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加三聚氰胺。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三聚氰胺,是懂化學的專業人事,本著明確的目的,故意放進奶粉的。

先上結論:
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
1.因為廠家無知與貪婪。
2.因為凱氏定氮法的漏洞。
3.因為監管機構(我指的是全球的)知識水平低。


三聚氰胺是一種 無色 無味 ,貌似對成人無顯著毒性 的化學物品。

這東西,既不能矯味,也不能調色,也不屬於香料,在食物裡面加這個除了增加成本以外有個鳥用?

答案是:非常有用,作用是:通過質檢。

這事得從安徽的大頭奶粉事件說起。
當年,不法商家用澱粉和糖製作假奶粉,由於假奶粉中幾乎就不含蛋白質,導致嬰兒發育畸形,禍害一方。

於是國家規定,奶粉中蛋白質含量通過檢測達標,才准賣。
那麼這個蛋白質含量怎麼測呢?
用的是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原理大概可以理解為,把物品中的氮元素完全氧化成氮鹽,檢測氮鹽中氮的含量從而算出物品中的含氮量。

好了,聰明的你已經發現問題了,我們要測的是蛋白質含量,但實際測的是測含氮量。

顯然,我們已經默認牛奶(奶粉)中幾乎所有的氮都來自於蛋白質了。在正常的牛奶中,確實是這樣的。

可是比我們都聰明的三鹿廠家卻找到了三聚氰胺,這貨結構式為C3H6N6。
含氮量高達66.7%!而且無色無味,臨床試驗表明貌似也吃不死人。

多加點三聚氰胺就可以少加許多牛奶,這就能節約很多成本了。

然而他們沒料到,這東西分子太大,無法通過嬰兒的腎臟膜孔。他們當然不會知道,因為沒有人敢拿嬰兒做臨床試驗。

其實呢,在找到三聚氰胺之前他們一直都是用尿素的,尿素這東西,哪怕真牛奶裡面也有少量存在,而且難以檢測,至今各大奶粉家都在使用,無解。可以放心大膽的用,只是加多了有異味。


簡單一點來解釋吧!

我們檢測奶粉,其中有一項指標就是蛋白質的含量,而檢測蛋白質的含量,又是以檢測其中的氮含量為準。這是因為食品中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質含有氮。

無良商家為了使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指標,就拚命想辦法提高奶粉中的氮含量,以致喪心病狂地添加三聚氰胺。

而檢測機構檢測奶粉中蛋白質,也就是檢測其中的氮含量,是根據GB,也就是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方法來進行檢測,一般是凱氏定氮法,通常是檢測氮含量是否不合格,是否有添加其他含氮但非蛋白質物質,比如,尿素。(尿素溶於水會有刺激味道,氨味。)

無良商家添加三聚氰胺,是因為三聚氰胺含氮量高,但並不是三聚氰胺含氮高,就表示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高啊。所以,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目的是是氮含量高,但是卻不是蛋白質含量高,簡單來說就是用三聚氰胺來冒充蛋白質!

加之之前檢測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的國家標準里並沒有檢測三聚氰胺這一漏點,所以無良商家們更是造假得無後顧之憂,奈何,最終釀成毒奶粉事件,毀了多少個家庭。

三聚氰胺是什麼?

簡單說一下,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對身體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劑。


其實樓上那麼多答案都忽略了一點,就是制標問題!

當年蒙牛伊利和光明打架,生鮮乳的收購標準最後沒有降下來(我記得當年是3.2g/100g來著,這是光明建議的標準,蒙牛伊利是建議2.95的。時間久了,要是我記錯了請提示我)。我朝鮮奶質量本來就不行,還要硬去執行那麼高的標準,當然會有人想辦法「變通」,不是所有的乳企都會和光明一樣往鮮奶里加奶粉的。
我朝人口眾多,市場經濟決定了必須有低價的東西,否則淘寶這樣的假貨市場怎麼會如此泛濫?這樣的情況決定了必須要有低價的民生食品。當年光明綁架了國標,把標準提得那麼高,看上去是獲得競爭優勢了,但是卻明顯不符合市場規律,這是制標的大忌!!!最後搞成行業行問題,光明自己都難逃三聚氰胺。
最要命的是當時的政府官員,腦子裡只有提高標準趕超美國歐盟,政績思維作祟,在這麼重大的問題上缺乏深究。導致那麼多民生乳製品,為了勉強達到國家標準,同時又不提高成本,而去做小動作。
樓上說的乳品收購站有技術地添加,不是奶農添加,部分乳企對此視而不見,正是制標不合理這種體制性問題導致的。

現在生鮮乳的國標已經降下來了,但那些喝三鹿喪命的孩子卻再也回不來了。

~~~~~~~憤怒的分割線~~~2016-11-16補充~~~~~~~~~~~
在本人提出制標問題之後,看到樓上竟然有人提出支持當年的高標準,竟然還有很多業內人贊同!你們對制標不合理一因,推波三聚氰胺泛濫的現象沒有半點反思,真是匪夷所思。
作為業內人能做到你們這種程度,難怪那麼多外人對我們各種指責辱罵。那麼多年過去了,你們的想法和態度還是沒有任何改變。我不敢想像將來如果還有機會,你們又能闖出什麼禍來,又能對整個產業造成多大的打擊!!
我朝的情況決定了必須有民生平價奶,國標需要照顧民生平價奶,更需要保障它成為最低可接受標準。沒人攔著你去搞高品質奶,你從售價里、從市場機制里、從營銷手段上都能做到為高品質產品服務、抬高高品質奶的聲望、甚至鄙視撕屄低端奶都可以,為什麼一定要卡著國標?

在成功人士和中產面前,壞人不應該存在,但是不代表傻子笨蛋也不能存在。高品質奶,有毒奶和低端奶,不就是這樣的情況么?要搞清楚國標到底是為哪些人服務的。你們有再多技術上的理由,也不能沒有半點民生思維。食品是民生行業,技術是為大眾服務的,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名利。
有如此多的人還要堅持當年提高國標的做法,本人對這種態度表示鄙視。你們搞技術搞到忘本,還不如不搞。


三鹿案追蹤:解讀奶粉生產「潛規則」_時政頻道_新華網
三鹿原「掌門人」田文華到底是個怎樣的人?_財經頻道

可以看看以上文章,這是官媒對這事的說法。

當三鹿發現自己的奶粉中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以後,還是採取了一定的措施。當然,依照商人逐利的原則,只是在自己所能的範圍內減小損失。

所以,採取的措施大概就是秘密換貨,用含量較低的換掉含量較高的。然後,對於已經收到的超標生鮮奶(估計也有之前超標的嬰兒奶粉),拿去做成其他的產品(如袋裝液態奶等),因為液態奶大多數為成年人所飲用,所以產生的後果沒有顯現出來。

我曾經查看了當時的檢測報告,8月1日以前生產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普遍在幾百PPM,而8月1日以後生產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則多在十PPM以下。事發過後,三鹿內部也是有一定的處理方案的。


因為有@huang liu這樣的人存在,所以三路敢肆無忌憚的違法亂紀草菅人命。

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法律問題。
市場不給洋人就行,你的死活和他沒關係。


無關制假販假,無關生老病死,凌駕於法律與人命之上的小v、@huang liu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三聚氰胺不是三鹿加的,是奶農加的。
奶廠在收奶時檢測奶的質量,包括有沒有兌水的方法是查原奶的總蛋白質含量,總脂肪含量等等。
在當時的檢測手段中,三聚氰胺產生的信號和蛋白質是相同的。所以奶農把原奶兌水後摻入三聚氰胺可以一桶當兩桶賣。
這個手段各大奶廠都知道,但是各大奶廠為了拼市場都睜一眼閉一眼,控制一下三聚氰胺的總量不要吃出事情就是了。所以當時發布的報告裡面有幾十家奶廠的產品均檢出三聚氰胺。

三鹿不知道為啥沒有控制總量,難道是奶源緊缺?結果吃出事了。

這是中國奶製品的系統性風險,大部分奶廠沒有自己的牧場,需要從小農處收奶,無法控制奶源質量。其實奶企業也不願意的。從奶農收奶,就像把小jj塞到別人手裡。但是沒辦法自建牧場投資太大了。

仔細想想這比三鹿往奶里加三聚氰胺恐怖多了。

過了一兩年又出現蒙牛牛奶中污染黃曲霉毒素事件,污染源仍然是個體奶農/奶站。


推薦閱讀:

假雞蛋真的存在嗎?
維生素C和海鮮混吃會中毒么?
進口奶粉是否比國產奶粉好?好在哪些方面?
伊利和蒙牛的產品有哪些差別?我不想知道營銷手段上的區別,只講產品本身。?
食品過期是個什麼概念,食入過期食品會對我們身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呢?

TAG:食品安全 | 三聚氰胺 | 奶粉 | 三鹿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