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電影《莫扎特傳》對莫扎特一角具體演法的設計?


一樓回答懂行哈!彼得·謝弗這部劇拜電影改編版的奧斯卡獎所賜,真的是莫扎特傳記中相當通行的版本了。

但不過弔詭的是,這部戲的主角確實是薩列里。但是為什麼有這樣一部劇在那個時代誕生,其實也蠻有意思的。

==================================================

莫扎特的一生本身就像一齣戲,少年成名又英年早逝,自視甚高又窮困潦倒,驕傲的天才又必將引起瘋狂的嫉妒——不由得人不把他當作傳奇。

英國的《莫扎特傳》德國的《莫扎特!》、法國的《搖滾莫扎特》,是當代舞台圍繞莫扎特創作的三部著名作品,其實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質與內涵。從時間線上,英國當代著名劇作家彼得·謝弗這部首演於1979年的「祖宗扎」出現的最早,以莫扎特的對頭宮廷樂師薩列里為切入點,從凡人挑戰上帝的角度重新講述了這位奧地利天才作曲家的輝煌與毀滅。利用矛盾衝突迭起的話劇,為後世開了一個主題相當宏大而深重的頭兒。

比起德扎寫出一個曠世天才的痛苦、自負與泣血,法扎用意亂情迷和搖滾樂元素塑造一個桀驁不馴的音樂頑童,「英扎」說了,別看莫扎特,別看大主教,看我薩巨巨!

左起為倫敦首演版薩列里,保羅·斯科菲爾德(Paul Scofield)飾演,百老匯版由伊恩·麥克萊恩飾演,以及電影版男主F.莫里?亞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

彼得·謝弗的Amadeus來源於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中間名,其實是體現其人文主義精神內核的關鍵所在——雖然在引進過來之後,我們還是在萬般糾結之下把它翻譯成了「莫扎特(Mozart)傳」。不講「上帝的寵兒」,是因為這也並非Amadeus的本意,在拉丁語中,這個名字由「愛」和「上帝」組成,它代表著上帝在人間的所為,莫扎特的輝煌與才華是上帝的恩賜,莫扎特的毀滅與潦倒是上帝的冷漠,而薩列里與莫扎特的羈絆,則是凡人與上帝的鬥爭。薩列里對於莫扎特的打壓,既有出於嫉妒的報復心態,也夾雜著薩列里對上帝的試探和挑釁——他質問上帝既然已經允許自己用音樂侍奉上帝,為何又將凡人不可企及的音樂才華賜予莫扎特?

莫扎特終於窮困潦倒一病不起了,他不是上帝的寵兒,然而他的音樂依然會讓他流芳千古。氣憤與絕望之下,薩列里選擇通過宣揚自己迫害莫扎特的故事,把自己的名字永遠與天才莫扎特相聯,這是凡人對上帝安排的嘲諷,也是薩列里在這場天人之戰中最後的勝利。

在文藝復興之後就在探討人性的世俗化路子上越走越遠的英國戲劇圈兒中,彼得·謝弗是當代劇作家中少有的願意在作品中談及宗教與信仰的一個。作為出生於猶太家庭的同性戀作家,彼得·謝弗在六七十年代創作了著名的「信仰三部曲」探討人與宗教的關係,包括《皇家太陽獵隊》(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中,和我們曾提到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出演過的《戀馬狂》(Equus),後者表現了宗教帶給少年的奴役。

「信仰三部曲」三部曲的終章,就是最富盛名的《莫扎特傳》,上帝的角色從未出場卻貫穿始終,而薩列里從對上帝的質疑,到發現上帝既非全善亦非全能,到最後挑戰上帝獲得凡人的勝利,正是從文藝復興以來人文精神興起與發展的脈絡。該劇1979年被搬上英國國家劇院的舞台時即獲得巨大成功,後來轉戰百老匯,並於1984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此次的2016年復排的版本是該劇時隔近40年後首次在英國國家劇院亮相,選擇了奧利弗劇場,與這部劇的演出形式相得益彰。奧利弗劇場本身就帶著室內版的古希臘劇院風格,在設計之初就期望達到對演員與觀眾,演員與演員,觀眾與觀眾之間關係的重新定義。在這部劇里開放式舞台允許樂團樂手和歌劇演員走到台前成為戲劇表演中可見的一部分,薩列里更是打破第四面牆,問天問地問自己問觀眾,算是徹底拷問了一切。

這部稀有的復排以其精湛的演技、恢弘的舞美和卓越而可愛的南岸交響樂團獲得了巨大成功,在結束2016-2017年演出季的加演和NT Live錄製之後,英國國家劇院也立即宣布了《莫扎特傳》將於2018年1月回歸的消息,凡人、天才與上帝的故事不會落幕。

《莫扎特傳》近日排期

7月18日 濟南百麗宮影城

7月23日 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7月25日 廣州百麗宮影城天環店

7月26日 廣州百麗宮影城天環店

8月2日 深圳百麗宮影城南山來福士廣場店

8月5日 大連百麗宮影城

8月5日 北京中間劇場

8月5日 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8月7日 深圳百老匯影城福田COCOpark店

8月13日 大連百麗宮影城

8月19日 北京中間劇場

8月20日 北京三克映畫

8月27日 北京三克映畫


這片子是從話劇改的。要說本子,得問 Pierre Schaeffer。

而這片子從本質上不是往傳記片走的。Milos Forman 最恨歷史傳記片了,因為捷克拍了太多愛國歷史人物傳記片了。這就是一部關於天才和庸才的片子,歷史是配料。

關於這個角色,有這麼個八卦。

有個代理人跟 Forman 說,Walter Mathew 特喜歡《莫扎特》,想主演。

Forman 說,你不知道莫扎特不到四十歲就死了么?

過了幾天,那代理又回來說,Mathew 是想演 Salieri。

Forman 說,還是不行。

眾所周知,這片子里莫扎特有個令人驚艷的出場,可以說是一場戲就把這角色描繪得淋漓盡致。Forman 說,為了要觀眾獲得這個效果,莫扎特就不能讓有名的演員來演,否則大家都能猜出來了。

這樣的話,和莫扎特演對手戲也不能是名角,要不把戲都搶了。所以,Mathew 沒演成。

希望這個能幫你理解導演的設計。


&觀後感
關於電影:
電影是從薩列里的自殺未遂開始講起,和莫扎特出殯的那天下著一樣的磅礴大雨。不同的是薩列里依然留在世間,直到他的音樂慢慢消失,肉體也隨之消失。而莫扎特卻永遠的活了下去。
住在瘋人院的薩列里坐在輪椅上,娓娓的向神父講述著他與他一生的糾纏不清,他眼中他應該是溫文爾雅的,應該是儀錶堂堂的,應該是彬彬有禮的,可在偶遇後並確定那個人就是他所崇拜所羨慕的天才時已經不是出乎意料四個字可以表達了。他形容這天才是馬戲團里的一隻猴子。沒錯,那時的莫扎特就是這樣的-上帝的寵兒,出身音樂世家,創作神童,對音符超強的敏感度和記憶力。可他自大,色情,下流,幼稚,甚至愚蠢。
薩列里不理解為什麼這樣的人可以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當時最優秀的音樂人,他不理解,如此努力,沉穩,踏實,並真真切切熱愛音樂,想要用音樂歌頌主和神,報答主和神的他及他的作品,要被淹沒,被遺忘。他不能接受自己盡心竭力寫出來的曲子被莫扎特在片刻之間進行改編,他更是不能容忍他愛的女子傾心與莫扎特。他從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不能容忍變成了恨和報復。使他得以成功的有利條件就是來自莫扎特的放蕩不羈,玩世不恭,及傲不遜,再利用不懂音樂的白痴陛下作為他最鋒利的劍,很快就達到了他所預計的效果-莫扎特,沒有了生活來源。
善良可憐的孩子並不懂世間的陰險狡詐,他離開父親就是為了到維也納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他寧可沒有經濟來源也不願屈服於宮廷,他覺得自己的音樂可以使那些官員們向他低頭,顯然他想錯了,問題並不是出在他的作品上,而是他忘了陛下是個蠢蛋,同行也在虎視眈眈。
他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他有了自己的妻子,想著去給學生上課掙一點微薄的學費,可是他怎麼斗的過精於算計的人呢?他不要被羞辱,更不要自己的音樂被羞辱,他不屑一顧的推開門,獨留那些庸俗的人們。他依然快樂依然積極,因為他依然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出一番天地。他心裡還有一根支柱,就是他的爸爸,那個支持他鼓勵他並且一路陪伴他的爸爸。他們的相聚也是支撐莫扎特堅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吧。可是很快這一切就灰飛煙滅-父親去世了。
父親的死就像是山崩地裂。帶走了莫扎特的一切,他開始夜夜笙歌,開始到處買醉,開始失去積極的生活態度,開始沒有熱情,開始喪失鬥志。終於在妻子的推動下,他開始渴望金錢,開始渴望利益帶來的滿足感,再也不是那個自大的他,再也不是那個眉飛色舞的他,再也不是那個鬥志昂揚的他。他變得不顧尊嚴到處乞求別人施捨。而這時的薩列里卻躲在暗地裡關注著一切,還有那麼一點點,他就成功了。
薩列里佩戴好死亡面具,穿上黑色的斗篷,敲開莫扎特的門,用大袋大袋的金錢誘惑著他,讓他為薩列里自己也為莫扎特自己譜寫最後的&<安魂曲&>,一步步的加緊逼迫他,一步步的將他逼向死亡,這次他利用的是莫扎特對父親的思念,對死亡的恐懼不安,和內心的凄涼孤獨。他又一次成功。
莫扎特臨終前竟然請求薩列里原諒,這是多麼大的諷刺!他不屬於高傲的宮廷,他本該隨心所欲的生活。
影片最後,是莫扎特獨特的笑聲,一樣的笑聲卻像是相隔一世,格外荒涼。

關於音樂:
整部電影貫穿著莫扎特生平的大量作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著極其驚人的成就。五歲創作第一部小步舞曲,九歲創作第一首交響曲,十一歲創作第一首清唱劇,十二歲創作第一部歌劇......
&<唐璜&>:描寫了一個厚顏無恥,勇敢機智,不信鬼神的男人形象,但最終他依然被鬼魂拉進了地獄。莫扎特驚奇的與父親相遇,得知父親的死訊,看到死亡面具。似乎每次響起那些渾厚,具有雄性的粗壯聲時,都直接或間接的與莫扎特父親相關。父親在他心裡應該是崇高的,像信念一般的存在著的吧。他的內心恐懼,害怕,他害怕最終也會被鬼神所帶走,可又希望自己可以充滿生命力和火熱的情緒,矛盾,不安,糾結,和惶恐填滿他的這部歌劇,也填滿他處於逆境時的內心。那是他最黑暗的歌劇。
&<安魂曲&>:主!請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並以永遠的光輝照耀他們。莫扎特在生命的最後還在為他的安魂曲做"僕人"整部作品充斥的d小調的陰鬱,沉重的弦樂伴奏,與暗淡的情緒象徵永恆的安息。然而,一個天才音樂家,一個試圖改變世界的莫扎特怎會像死亡低頭?有人說音樂反應情緒,他無法掩蓋他內心的騷動不安,對死亡的不甘心,他渴望光明,渴望得到希望,可現實讓他惆悵,害怕,絕望無助。偉大的作曲家!偉大的天才!他不應該這樣的死去!他不應該沉寂在天際。
&<後宮誘逃&>: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德語歌劇,也是擁有莫扎特早期作品特點的一部喜劇。當莫扎特告訴陛下這是一部有關妓女的歌劇時,讓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反感。可莫扎特並不是一個盲目自大的人,就像他自己說過:我是一個低俗的人,但我保證我的音樂不。整部歌劇是積極向上的歡快,並且令人心情愉悅的,遠不同安魂曲和唐璜,這才是本真的莫扎特音樂性格。開朗,樂觀,自信,又玩世不恭。像是一名年輕的將軍勝仗之後的炫耀。一氣呵成,順理成章。
"那是莫扎特唯一的版本,沒有任何的修正,他只是寫出腦中的音樂,一頁接著一頁,好像他在聽寫一般。前所未見的悅耳音樂,換了一個音符都不完美,換了一個部分結構就會瓦解。上帝的天籟,最純粹的美。"這是薩列里在翻看莫扎特作品時發出的感嘆。"一開始簡直簡單的有點兒可笑,低音管低音號好像生鏽的鐵盒子一樣,突然的出現高音,單一的單簧管一個音符不變的漂浮著,直到被黑管取代,變成了如此悅耳的音樂。"
我想莫扎特的音樂,是可以被任何一個人所欣賞的,即使他不懂音樂,不懂得如何描述,但在心裡也一定是存在與音樂的共鳴的。只是在那個莫扎特的時代,真正懂音樂的人,不願意給予他肯定。就像醫生無法醫好一個裝瘋的病人。
關於自己:
剛剛知道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其實是無從下手的,因為沒有關於這方面的嘗試,小時候寫讀後感或者是觀後感通常情況下都是被逼迫,不情願的。我試著說服自己邁出第一步,在看電影的時候記錄下自己覺得有用的材料,試著去翻閱書籍去查找資料,試著去聽電影中出現的音樂。可畢竟能力有限,我能做到的目前只有這麼多,黃靜老師說,知識要碾碎才有意義。不知道自己的這份讀後感碾的到底碎不碎,也不知道幾年以後翻出來會不會嘲笑自己。不過我很感謝通過這篇讀後感背後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輸入。
思想會反應到琴聲上吧,對作曲家的深入了解一定會有利於對音樂上的表達。總覺得自己在語言上的描述是空洞的,沒有想像力的,詞窮!無論是莫扎特這個人還是他的音樂,用簡單的偉大,和好聽,簡直是對莫扎特的侮辱。要怎麼表達我的敬意呢?唯有揣摩音樂內涵了吧。

2015.5.19


不懂太專業的東西,但這部片子已經進入了我的TOP5。美中不足的就是莫扎特那一口美式英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樣是自製劇,《盜墓筆記》比《心理罪》差那麼多?
《後會無期》有哪些看點?
有哪些有趣的電影哏?
如何看待岩井俊二電影《情書》將要翻拍中國版?

TAG:電影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 莫扎特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