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本人現在正在讀碩士,研究的課題和儀式感有關。一直看有人在用儀式感這個詞,到底儀式感的定義是什麼?有什麼特性呢?
補充問題:所以儀式感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麼?本質是什麼心理?有沒有學術一點的根據?儀式感的現代性你覺得在未來社會中會繼續演變嗎?美學裡的儀式感指的是什麼?
麻煩各位了,希望可以得到專業意見。


《小王子》中狐狸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是對生活的重視,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一個人的早餐可以在地鐵上嚼包子解決,也可以早起慢慢準備,鋪上你最愛的藍白格子餐墊,精心挑選的餐盤裡每一個水果的擺放都恰到好處。《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身著小黑裙,優雅地吃著可頌的樣子,真美。

愛情里的儀式感對女人來說有多重要,情人節的禮物,生日的驚喜,紀念日里小小的浪漫都值得提前一個月去期待,這些儀式讓我們在剩下的三百多天里有東西可以回味,想到就開心。這些儀式感不是做作,不是俗氣,是平淡生活里總要有的調味品,留一個儀式的時間感受日常里的珍貴。

黛玉葬花的美又何嘗不是美在儀式感,一個連花朵的生死都放在心上的姑娘,生活中一定少不了情調。生活中的儀式感也許是很妙的較真,所以你看到的日落不同於物理的日落,你等待的時刻不同於鐘錶的指針,它們被你賦予新的意義,成為你生活中不同於別人獨特的一部分。

但生活往往是自圓其說。有時候我們燒掉戀愛的日記,擦乾哭腫的眼睛,買很多新衣服,認識新的朋友,告訴自己過去的一頁算翻篇了。然而當你醒來,過去習慣的味道,說話的語調,還是刻在你的腦海里。你像過去一樣暴飲暴食,煲劇,熬夜,不停的批判自己,推翻自己,振作起來然後開始新一輪的墮落。你慢慢發現,用來麻醉自己的儀式感其實並不管用,你還是會一遍遍反覆,在沒有力氣的時候掉回平淡無聊麻木的日子裡。

也許儀式感就是為了麻醉自己而存在,讓我們短暫的感受生活,欣賞自己的美好。儀式感也因為脆弱,因為短暫,因為不容戳破而珍貴,不是嗎?

附上相關回答,年輕人該做什麼像年輕人的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73022/answer/151042878


為什麼男生送女朋友禮物的時候為什麼需要禮品包裝?

鑽戒為什麼需要裝在小盒子里?

  • 小盒子打開,鑽戒才會折射出光芒
  • 小盒子合上,還會伴隨有嘭的一聲

這些看似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全非意外

這些便是設計者對於「儀式感」的掌控,設計是對人性的掌控,只是通過不同的媒介進行實現,比如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等等等等。而儀式感便是一種對人性的滿足,且往往不僅通過視覺付諸實現。

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我百度了一下,百科是如下定義: 儀式無處不在,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看過後肯定一頭霧水,明明我們對儀式感的感知潛移默化,伴隨左右,可為何又是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康石石需要先將什麼是儀式感為大家嘗試解答↓

儀式感:「儀式」會賦予某一時間段內發生的特定事件「與眾不同」的意義,而儀式感便是在儀式之中產生的體驗感。

比如作為一件產品,Zippo打火機在被設計的過程中,如果僅考慮它的打火功能,那Zippo就是一個普通的打火機。但當Zippo將一種獨特的聲音加入了一套「打火」的儀式過程中,一種僅屬於Zippo的儀式感便油然而生。

比如紡織品設計,當人們從睡夢中蘇醒,將窗帘緩慢打開,這意味著新一天的開始;晚上合上窗帘,意味著一天的結束。

而拉窗帘的儀式開啟方式,即窗帘與使用者間不同的交互方式,會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使用體驗。

比如建築設計,當人與權利關聯,我們便可以通過台階以及立面的封閉性為「權利」提供儀式感上的鋪陳。

當我們看室內設計,為什麼門是鏈接空間的入口?因為它為進入一片功能不同的空間提供了儀式感,在推門的動作中,人們會完成思維的轉化,暗示自己即將進入一片新的空間去做一些什麼不一樣的事情。

同時,門也能為封閉空間提供開啟神秘的儀式感。

包括電梯在內,當在百貨商場之中,人們乘坐直梯到達指定樓層,電梯門自動開啟,眼前展現一片興旺的景象,是不是有一種「我要開始消費」的儀式感渲染情緒?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電梯門不會是透明,因為它的設計為體驗者增添了儀式感。包括觀光電梯在內,電梯立面可以由玻璃構成,但門還是使用非透明材質,這種複合式的電梯體驗感受,全部在設計師的掌控之中。

即便電梯四周全為透明的立面,電梯使用者依舊會被實體包圍,這不僅僅是出於安全的考慮,而是電梯門敞開的過程,同樣是一段「儀式」的開啟。

我們再看產品包裝,層層的儀式感,隱於無形,不斷在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下面以國產音頻播放器的巔峰作--DX200的包裝設計為例

以下圖片源自音樂發燒友:SunnyLyn

儀式一:塑封包裝

通常收到一份禮物,便開始小爪撓心的摳第一層塑封包裝

急了就上工具,並心想:再不讓我拆開一個試試

儀式二:開啟包裝

在此過程中,會有一種泄洪般的舒爽體驗

儀式三:取出產品

一般取出產品後的情景是

放在手中反覆把玩欣賞,並心想終於得到你了!

儀式四:揭除保護膜

這步非常重要,它意味著從屬關係的轉化

一件商家生產出的產品變為消費者的個人物品

作者:壹視聽

鏈接:【 壹新品 】iBasso DX200 | 久等的旗艦型號


從產品開機再到產品配件拆封仍然在進行一道道儀式不再贅述,但每一道儀式都是在提升消費者花重金後換回的產品體驗。

舉了這麼多現實中的案例,講述了隱形的儀式感如何在生活中影響人們,並賦予人們更加強烈的生命體驗。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不僅能夠發現儀式感的一些共性,還能獲得更多的設計啟發:

1. 設計無處不在,只要同學們圍繞自己的專業進行觀察,我們隨時能夠得到啟發。

2. 設計不應將目光局限於實體,我做包裝我就畫包裝樣式,我搞面料就只研究面料材質,我們還需要關注到作品與人能夠產生的聯繫。

3. 設計中拋出的概念往往較為「形而上」,但任何「形而上」的概念,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的角落發覺別人是如何將設計概念予以實體化的,就像「儀式感」在生活中的呈現一般。而剩下的工作便是將其他設計賦予大家的啟發應用於自己的設計。


以上望有啟發,歡迎交流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http://weixin.qq.com/r/BkRfRzjE_2WErXwk9xEU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例子1:在祈雨的儀式中,表達地是一種嬰兒式的控制,認為這樣大排場地跪拜一下,就能讓天公打雷作雨。儀式過後,有些人就真的覺得對局勢有了控制感,之後要是恰好下雨了,他們就真的認為是儀式起了作用,覺得找到了風調雨順的方法,於是就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咯,因為一切自有神來安排嘛,但這個神的思路也是人在表達控制的方式。


小王子馴養狐狸後,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狐狸說,

小王子問:「為什麼?」

「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狸說。


儀式感有個很官方的解釋,就是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

直白來說,儀式感是讓你的每一個時刻,都跟以往的時刻不一樣。

《走出非洲》的女主角即使在荒蠻的非洲,也會帶一套精緻的從歐洲帶來的餐具。

《花樣年華》裡面的蘇麗珍,出去買個菜都要重新換一身與昨天截然不同的旗袍,鞋子也是綢面的拖鞋,帶著優雅的氣息。

《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明明經濟條件不好,也永遠昂著頭,帶著一種貴族般的高貴。

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儀式感。因為過去的一個時刻已經過去了,下一個時刻,一定要比過去那個時刻更好,即使並沒有更好,也要更特別。

讓短暫的生命每時每刻都在散發自己的光輝。

儀式感和小資的區別在於,小資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用最好的。

而儀式感不是這樣,儀式感是在可行的範圍中,讓自己有改變發生。

比如跑步的時候噴點海洋味的香水,從一條林蔭小路跑過去留下一路的海藻味兒。

比如特意穿上珍藏許久的禮服,然後去看一出古典的舞台劇。

比如早上煮咖啡的時候,放了一點龍舌蘭酒,或者再慎重的加上一點胡椒粉。

比如晚上睡覺的時候,把普通的夜燈換成了星星形狀的掛滿窗戶,許願自己能做個好夢。

這些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時刻,但是因為和以為的一點點不同,你會覺得生活和過去變得完全不一樣,你比以往都更加熱愛自己,也更加熱愛生活本身。

這才是儀式感的真正意義。


互聯網的興起讓許多東西莫名其妙的流行起來,比如最近的一個詞「儀式感」。當然最後也無一例外的形成兩個陣營。支持方說正是由於傳統儀式的不斷缺失,沒有了儀式感導致現在的人丟失了許多好東西。比如見到長輩老師不用再錯身讓路行禮丟失了道德禮節;而反對方則說,繁文縟節不過是個形式,婚禮再隆重也不能代表愛情,也可能會離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多自由輕鬆。

曾經的我很討厭儀式,但經過思考之後,對儀式感有了新的認知。什麼是儀式感?它的意義在哪裡?

儀式是什麼?說白了就是額外加上一些耗時耗力耗錢的非必要的動作來表達重要性的行為。或是通過這些動作來表達鬼神或是愛情這些虛擬沒有實質東西,和神像玫瑰花一樣是一種載體。通常一些比較大型的活動才能成為儀式,對我們平民小百姓來說儀式通常只有紅白二事以及求神拜佛的時候才算儀式了。儀式感則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稱之為儀式但也同樣算是多餘的動作的行為。直白的說就是感覺像是一種儀式但稱不上儀式的行為。

對於個人來說,儀式感有兩個作用。

一個是有關於品味。一個把茶葉扔進玻璃杯然後粗魯的倒入開水的人一定不在意茶的味道。而一個人願意用一大堆茶具經過一系列程序衝出茶來,一定會慢慢的品茶。難道你沒有發現?所有稱之為有品位的活動一定都會有一套繁瑣的程序。當然,用錢到茶館裡讓茶藝師沖茶的也不在討論之列。品味和品德也沒有關係,我說的是品味最初的含義。品味顧名思義就是品嘗味道的意思,後來才慢慢發展成為一種更廣泛的含義。這一系列繁瑣的程序,實際上就是一個靜心的過程。在一套繁瑣耗時的動作里,讓心思慢慢集中到將要吃的東西或是將要做的事情上面。你不要覺得沒有用,來跟著我試試吃一個不同的蘋果。吃蘋果之前先好好觀察一下蘋果的顏色,看看大自然的油畫是怎麼過度顏色的。再將蘋果輕輕的放在鼻子下嗅一下蘋果的味道,好好感受一下那種青澀的或是甜美的味道。然後輕輕的慢慢的咬開蘋果的皮,記住一定要慢,要能感受到牙齒撕裂蘋果皮再將果肉撕裂果漿接觸到味蕾的那一瞬間的味道,然後再細嚼慢咽,感受著蘋果的芬芳從一處慢慢蔓延到整個口腔的味道......是的,儀式感一定能讓你的生活多了許多趣味。因為你三兩口就吃下這個蘋果省下的時間無非就是用在刷朋友圈看電視劇上了,卻沒有真正嘗過蘋果的味道。以此類推,如果你的生活里沒有這樣一些可有可無的充滿儀式感的行為,一定很無趣。而像是書法之類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行為,同樣需要通過這樣的儀式感去把心靜下來。

另一個則是習慣,關於心理的。儀式感相當於一個按鈕,當你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是告訴大腦,我要開始進入另一個狀態了。比如起床之後,穿好正裝,整理領帶或是領口的時候,就告訴大腦,我要進入工作的狀態了。而一個睡過頭急急忙忙穿好衣服風風火火出門的人,到了公司絕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狀態。同樣的,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一般都會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是武術里的起手式。都是這樣一個作用。

對於兩個人來說,儀式感則是表示重視的。儀式感的特點就是這種行為可有可無,但一定是耗費時間的。金錢不能代表重要性的一個原因是它不公平,有的人多點有的人少點,只有那些金錢至上的人才會說男人有多重視你就會為你花多少錢。唯有時間是公平的,願意把時間花在這種儀式感上才能讓彼此感覺到被重視(無所事事的人除外)。形式(送禮物)不重要,時間點(情人節紀念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願意和你做些可做可不做的事,當然兩個人都喜歡的最好。但是這不是絕對的,熱戀期不算,穩定期才有用。又或者創業期等事業發展特殊時期也不能比較。儀式感不能代表愛情,總是很有儀式或是儀式感的也有可能是爛人,畢竟這些只要你想做還是能做的。但可能的話還是盡量有些儀式感,畢竟愛情看不見需要有些載體,需要被證明。

特別是對孩子,那些忙於事業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最愛說的那句,我希望你能抽些時間多陪陪我,而不是一堆的玩具和有求必應。孩子的心是最真誠的,要的也最真實的。無論多麼IPAD上多好玩的遊戲多有趣的節目,只要爸爸媽媽願意坐下來和他們玩,他們一定毫不猶豫的放下,不信你試試。


儀式感,我覺得可以有,但不要強求,否則就變成了形式。

http://weixin.qq.com/r/JTrJ0frEpqfZrb6y9283 (二維碼自動識別)


1、儀式感是一件事情開始和結束之前的休止符。

2、休止符延緩了某種情感、慾望的到來。

3、延緩的時間越長、過程中投入的價值越高,儀式感越強烈,情感/慾望釋放時帶來的價值感就越大。

4、儀式感的目的在於增加這一事件的價值。

舉例說明

你口渴了,口渴解決方案1.0

在路邊找到一個自來水管,「撅尾巴管」來一口

你覺得這樣喝水是沒有儀式感的。於是你用手捧起一汪水。你覺得這樣儀式感增加了一些

你覺得這樣的儀式感還不夠,畢竟什麼都摸的手來直接往嘴裡送東西,似乎不那麼體面。

於是你在路邊買了一瓶礦泉水,噸噸噸噸噸噸噸的喝完啦,然後瀟洒的甩了甩頭,儀式感增加了一點點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有人是這麼喝礦泉水的。

後來,有一個奸商告訴你,他的礦泉水是歐洲運來滴,是地下800萬米打上來滴,歐洲皇室喝完之後返老還童了,是限量款,瓶體是老牛逼的設計師設計的,設計費就花了好幾十億

雖然,他多次被查出亞硝酸鹽超標,但你覺得儀式感又增加了一點點。

有一天我約你到盤古大廈談項目(我沒去過,瞎寫的),你滿頭大汗的趕到,在樂滿堂,衣著整齊,面容姣好的服務員,端來一個餐盤,上面鋪著綢緞的餐布,一瓶bling bling發亮的水水,一個bling bling發亮的水晶杯,輕輕放到桌子上,無視你滿頭大汗口渴難耐,慢慢的打開瓶蓋,在你的注視下,沿著杯壁,緩緩的倒滿了三分之二杯水。

在若干年之後,你特么都會記得這事兒。

現在回看文章開頭對儀式感的定義:

1、儀式感是一件事情開始和結束之前的休止符。

2、休止符延緩了某種情感、慾望的到來。

3、延緩的時間越長、過程中投入的價值越高,儀式感越強烈,情感/慾望釋放時帶來的價值感就越大。

4、儀式感的目的在於增加這一事件的價值。

撅尾巴管這種解渴方式,休止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從看到水管到喝到水之間,如絲般順滑的過度過去。

他沒有讓口渴的這種慾望延緩到來,幾乎是想解決立刻馬上嘟嘟嘟的就解決了 。

投入的價值不高,可能就是和衚衕口的大爺大媽打聲招呼,撅尾巴就喝了,成本接近零。

然後你不會記得,某年某月某日,你在某個城市的某個衚衕,喝過這麼一次,更不會發朋友圈去炫耀。

但你會一直難以忘記在盤古酒店的那杯礦泉水,是因為你的感情/慾望,被延緩釋放,並且,釋放的過程中,成本巨高(星級酒店、綢緞、服務員、穿著、時間)。

定義一個概念之後,再看看他能否解釋其他現象。

現在,你要去見一個人。

A、你像高曉松一樣「duang」的踹開一個教授的家門,進門去請教問題。

B、你在門口按門鈴,等待開門,進去請教問題。

C、你撥通他的電話,問他在家么,你要過去請教一個問題,然後再按門鈴。

D、你梳洗打扮,穿上正裝,再把C、B做一遍。

E、你提前半年為他挑選一件見面禮,再把D做一遍。

F、你花了半年時間找到中間人,再通過中間人引薦,才有機會實施E。

G、他家是一個三十萬平米的大宅子,從大門走到客廳得走半小時,對,就按照紫禁城去想想就可以,進門之後發現兩邊站了一百多個彪形大漢。

你汗流浹背的,知道了,什麼是儀式感。


嚴肅的前戲


儀式感誕生於寂寞個體的卑微,存活於遍尋認可的恐懼。


所謂儀式感,就是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體悟到生活本質中小小的不易被發掘的樂趣。敷衍了事、平淡無趣的態度怎麼能期待擁有一個趣意盎然的生活呢?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就像王小波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儀式感能喚醒我們對於內心的尊重,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心態。你如今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和愛過的人。


儀式感不就是非日常嗎。
自然,生活總是連續的,就像生物學上也無法嚴格區分男女,無法嚴格區分體內和體外。但偏偏人類需要二項對立。需要一個周末告訴自己這是我的非日常,需要買一次醉告訴自己從今天起我就沒有男朋友了,通過儀式感的過度將一個個我們腦海里的生活斷片連接上。


儀式感首先要有儀式,儀式是一種過渡姿態。
比如把沒有吃飯的行為看作A,吃飯的行為看作B,我們從沒有吃飯到吃飯行為就是AB。而具有儀式感的吃飯行為就是AB。
AB在AB之間多插入了一個,這個可以是凈手,可以是禱告,可以是在餐桌上插上一束花,這個行為表達了:「我已經做好了吃飯的準備了。」這個就是儀式。

從心理上來講,行為可以影響態度,這是一種「認知失調」心理現象。「認知失調」表現為當人們做了一件事情之後,會為這個行為找個理由。由於人們會有「自我辯護」心理,所以人們解釋做這件事的原因一定是合理的,一定是對的。
不過當外因足夠強的時候,人們就不會產生認知失調。人們會解釋為他們是因為那個「外因」才做的這件事。

儀式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進而影響了人們的態度。
在宗教中,人們參與的儀式越多,人們就越認可宗教,就對宗教更加忠誠。
在生活中,人們為生活賦予更多的儀式,人們就越熱愛生活。
在互聯網產品中,儀式是一種「小門檻」式的手段,用戶經過這樣的儀式之後會增加產品的認可度。


  • 什麼是儀式?

它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儀式感對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使我們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 儀式感與內心的關係?

儀式感是表達內心的莊重與情感。

  • 為什麼儀式感能起到使人莊重認真?

儀式那一刻是對過去的認真告別,一個充滿希冀的開始。(無論大的時間段還是看電影)

  • 有哪些儀式感的具體事例?

婚禮、畢業旅行、散夥飯、辦公室一束鮮花、沐浴焚香、撫琴賞菊

  • (個人)儀式感是時間域的概念。

薛之謙很早承諾過前妻(那時還是妻子),要在演唱會上為她邊彈吉他邊唱歌。演唱會上,他在舞台上說:「知道我為什麼把袖口捲起來嗎?全是汗,這是我演出最緊張的一次。今天我有一句話要給一個人說,雖然沒有聯繫我,但我覺得她應該來了,高磊鑫。」

這首歌不足 5 分鐘,卻等待了10年,一個在台上唱著承諾,一個默默坐在台下聽,他沒說他會唱,她沒說她會來。但她來了,他也唱了。


就如《安和橋》歌詞中唱到: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
我已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
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
所以你好 ,再見。

與其說是薛之謙在演唱會上兌現諾言,其實是給自己和前妻一個正式的告別;給自己內心一種儀式感;內心沉積已久的釋放!

首先,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中,有一段經典的描述:

第二天,小王子又來了。

「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狐狸說道,「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 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有關儀式的定義為:「儀式被看做規範化行為的一個類型,它象徵或表現了某種東西,而且由此與個人意識和社會組織形成了不同的聯繫」。象徵在儀式中的作用在於,它既保證了某種情感的宣洩,又滿足了構成社會的大多數個人的需求並支持著社會的主要制度。


儀式感首先要有儀式,儀式影響人們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人們的態度。在生活中,人們為生活賦予更多的儀式,人們就越熱愛生活。儀式感存在的意義是:用莊重和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看似無趣的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真正的樂趣。

儀式可以是一個人在家用精心準備晚餐,鋪上喜歡的桌布,食物的搭配和擺放恰到好處;也可以是每天在辦公桌上換上一束鮮花;一個人好好享受周末暖陽里的下午茶;可以一個下午的說走就走。

這些都是生活中普通的小確幸,都是儀式感。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當決定為一個目標努力的時候,我們需要儀式感來給開始賦予新的意義,或讓自己和過去做一個正式的告別。其實我們內心都知道明天早上醒來一切還是一樣,但這需要一個儀式感:一張職場的照片、或者是自己送給自己的一句話、換一個頭像、改一個昵稱,也可以在朋友圈開始打卡記錄自己的每一天的歷程;同時,取得自己目標的一小步,鄭重的給自己一個獎勵,例如請自己喝一杯咖啡。

正是這一個個的小儀式,讓你每每看到、想到,你就會立即投入狀態,內在更有力量讓自己朝著目標不變。

儀式感與金錢無關,與權利無關,更和地位無關,它是關乎內在深處的愛,儀式感讓短暫的生命每時每刻都在散發著光輝,比以往更加熱愛自己,也更加熱愛生活,為每一個特殊的瞬間,選擇一個獨特的儀式去進行,它會變得更加重要,更加難忘,也更加值得紀念: 這才是儀式感的真正意義。


個人理解的儀式感偏文化多一點,而不是偏心理,或者心理也是文化的一種分支吧。所以我個人理解為儀式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一種禮儀的場景應用。

作為畫面感最強的儀式感,我覺得只要說出宗教兩個字,你就可以自行補腦很多畫面了。比如當年歷史書上拿破崙給他的皇后加冕儀式插圖,比如信教人員餐前做禱告,比如某些球員替補上場或者進球了也要阿門一下,比如XXX大教堂宏偉的管風琴氣勢恢宏的配合唱詩班各種洗盪人心,比如比唐僧還能扯淡卻社會地位很高的神父。一方面是上層階級,一直以來通過宗教來禁錮人們的行為、思想,一方面是下層階級,在各種窘境的時候覺得上帝是唯一能拯救他們的人,這種儀式感就更多的涉及到精神世界中的信仰。所以,儀式感有一種直譯就是ceremonial sense。

而咱們泱泱天朝其實也有接地氣的儀式感,比如過年了要有紅包壓歲錢壓壓驚、祭天祭地祭祖宗、天地君親師……說到底,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就是講究要「以禮服人」,一本《禮記》傳承千百年,說的已經很清楚了。開篇就是《曲禮》,古人一直講的禮其實就是一種儀式,當然那是封建王朝為了維護階級統治的一種手段方式,只有懂了禮儀,才會有了廉恥,才會充滿敬畏。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曲禮第一上篇》


你說的儀式感的現代演變,選文最後一句說的最接地氣了,「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用現在的網路話術來講就是,一種懂得生活儀式感的人,他的逼格就要比一般人高很多,自然朋友圈的裝逼幾率也會提升,被點贊的次數也會提高。現在的很多自拍控,在吃飯、遊玩、看書、睡覺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前都要拍照P圖,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追求美感的儀式感,起碼在這群人的心裡,自拍P圖就是一種儀式感,通過這番儀式之後,才能祭出逼格滿滿的拉仇恨狀態來。


另一種理解,就是儀式感其實是一種identity,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我們當年高中的哲學課第一顆就教了辯證法、唯物論,而第一個方法論就是「物質決定意識」。現在天朝的土豪有很多,有錢了以後就開始追求所謂的貴族標籤,過高逼格的生活方式,低等級的儀式感就是不斷的買奢侈品,中等級的儀式感就是讓子孫進修鍍金,高等級的儀式感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反正那種悠閑自得的生活方式我是不懂的。這段扯淡的話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儀式感是牽扯到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就像前幾天上海女孩去男票江西老家的故事一樣,雖然我也滿同情男同胞的,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該同胞終究是無法滿足女孩所需要的儀式感的。有人說,儀式感的一個特點是具有感染力,抱歉,整天面對著黑乎乎的鍋碗瓢盆,我只能被污染了。


抱歉,我是想到哪寫到哪,我回答你問題也是缺乏儀式感,沒列提綱就會導致邏輯不佳、主題不明確,你看吧,其實儀式感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一種能夠對你產生正能量的習慣。


最後,我覺得你作為課題研究方面,其實想要的只是一個定義一個definitinion,這種都是最基礎的部分,如果想要更多延伸出去,可以從互聯網、網路對儀式感的影響這種方向發展的,比如自拍也是一種儀式感,比如杜蕾斯也是一種儀式感,這種寫出來還是蠻好玩的。


最近似乎很流行儀式感這個詞,經常見到說每個人生活中都應該有點儀式感。

似乎儀式感能幫我們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心情。

那麼儀式感到底是什麼呢?

儀式是為了改變因果而插入連續生活事件中的小規則。這個改變過程給人的感受便是儀式感。

1、人們從無到有地創造規則,儀式便是用規則區分不同事物的狀態。

沒有學習過現代知識的原始人總是用直覺看待世間萬物。

邁爾斯在《直覺心理學》中指出,人類直覺地認為具有生命力的事物都有隱藏本質,這一本質使得它們有了外形和生命力,並驅動著它們的生長。

看到山的青翠,便認為有山神,看到穀物豐收,便認為是穀神幫助。

「人類具有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為什麼做這些事情編出虛假解釋的傾向。」

對於所見所聞的一切,人們都依據這種直覺去構建因果。

如果一個地方久旱,人們就會找來道士祈求老天爺下雨;如果糧食歉收,就會祈求穀神來年幫忙。

人們直覺地認為道士做法和老天下雨有因果聯繫,糧食豐收與否是看穀神的臉色。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把乾旱中斷,轉成下雨,把歉收中斷,轉成豐收。

在《金枝》中有大量的例子,比如:

「在瑞典的韋姆蘭省,農民的妻子用最後一捆谷穗拉烤出一個女孩形的麵包分開全家人吃。這塊麵包代表被當作閨女的谷精。」

人們認為谷精是具有人類或動物的身體,藏在最後一捆谷穗里——麵包做成這個形狀就和「扎小人」的概念差不多——吃掉它代表是豐收後的第一餐。

她們用吃麵包區分豐收前和豐收後這兩種狀態。

不管是祈雨、求豐收還是吃麵包,都是通過一條如果……那麼的規則來將事物性質改變。

用一句話描述便是:如果我在屋子裡打坐通靈,那麼外面就會下雨。

如果我祈求穀神幫忙,那麼來年就會豐收。

如果我吃掉這個麵包,那麼就代表我家已經豐收了。

最後,人們認為儀式中體驗到的感受能對環境與自己施加控制,提升自我效能。(個人感覺的確能提升自我效能,間接提高控制力。)

如以前的人類創造出日曆,用以在時間上作出劃分。

過一個年就感覺能把晦氣全掃出去,好的就「年年有餘」繼續保持。

過年時大家都要求有個好心情,和和氣氣的,感受的確和平時不同。

又如一個星期有七天,按照上班作息分出了工作日和周末。

當你星期五下班的那一刻伸著懶腰說,「周末啦」然後約幾個朋友去酒吧嗨的時候,你就是在進行某種儀式。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果你意識到從工作日到周末日的轉換並體驗這轉換的狀態,你就在體驗儀式感。

2、儀式是用來處理「是這個」或「是那個」的問題,其中感受便是「我從這個變成那個啦」的過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被人或自己期望著狀態變換,比如該領身份證了,該結婚了,該學會開車了等等。

正如知友 @曹布斯 和 @阿力雄 所言:

曹布斯:儀式感是一件事情開始和結束之前的休止符。

阿力雄:為了轉化、為了幫我們準備好走入另一種空間、時間、角色。

這些本質上都是在解決含糊不清的問題。因為現實世界的許多事情是連續事件,我們要從中區分出「是這個」或「是那個」。

平克在《白板》中說道:「儘管生活中許多事情的分布具有連續性,但我們做出的選擇卻是二元性的。兒童並非一瞬間長大成人,約會的戀人也並非立即成為終身配偶。」

俗話說二十弱冠,行冠禮的時候會有非常複雜的流程,給一個人添加許多符號。我以前參加漢服活動時就見過現代簡化版的冠禮。

那天那位行冠禮的人非常嚴肅,他是打心底相信這個的。

人在冠禮後就被賦予很多責任,就跟我們現在拿到身份證一樣,都表明我們已經是大人了,可以履行作為大人的義務和責任。

從小孩到大人,儀式感就是其中的變化過程,我們相信我們的狀態已經變化了。

相信這一點非常重要。雞湯里諸如對著鏡子說:「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是沒有作用的,只有自己相信的才會產生效力。

儀式感便是信任轉變的過程。

3、現在流行的個人儀式感主要是解決生活的不如意。

根據我的觀察,個人追求儀式感是為了解決生活的不如意,中斷以前的連續狀態,轉變到自己期望的狀態上來。

生活不如意者十之七八,我們的許多行為會自動化,比如穿衣服、學車等。自動化後刺激會減弱,從而形成習慣。

它的本意是騰出人的認知資源能處理更多事務。

但習慣常常不是我們想要的,日復一日的上班成了習慣後,就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李叫獸說北上廣的人有可以月經營銷的東西,指的就是被北上廣日的高壓磨得失去知覺的人生和想要需求刺激的衝動。

改變卻比較艱難,大光頭柯維曾說:「改變習慣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有了更高的目標才能激發改變,面向未來犧牲當下的意願才能做出改變。」

儀式感便是調整當下生活,使生活如願以償的過程。

你覺得生活太粗糙,你便要儀式感使之精緻;你覺得生活太乏味,你便需要儀式感使之充滿意義;你覺得工作太痛苦,你就需要儀式感使之不痛苦。

作家傑里·克利弗寫作前喜歡先吃點什麼,經常吃得越久,越不想寫,心情越差,於是他琢磨出了如何用儀式讓自己順利寫下去的方法。

「先馬上寫出一句話來,在坐下來之後,我就把喝咖啡、吃油炸面圈、玩博餅拼字遊戲的事情放在了一遍,我對自己說:『好吧。先把這一點兒東西寫下來,然後你就可以享用你的美餐了。(我真是個孩子!)』」

他對自己說的話,以及在括弧里的話是口頭儀式,在寫作進程中插入的引導語,使自己扭轉到繼續寫作的狀態上來。

克利弗的這種行為用鏈條描述是:吃東西→心情差→不想寫→心情更差→更不想寫。

這被稱之為事件鏈,「許多行為都是一個相當長的事件鏈的結果。」

即一種前提導致特定後果的行為,這後果又成了另一種行為的前提。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過著過著就覺得不應該這樣,覺得日子太差了,覺得不繼續工作不行等。

隨後我們的視角發生改變,決定中止這樣的生活鏈條。

這時插入儀式——一個小規則——便能中止這個事件鏈,使自己的狀態改變。

有時是一句陳述句:「李小心,你一定可以的!」

有時是一個行為:「發工資啦,買個蛋糕犒勞自己。」

甚至洗澡和睡覺都能作為儀式來使用,它暗示久的已去,新的將來。

4、每個人都應該有儀式感

不管多麼新鮮的事物,我們相處久了都會刺激減弱、逐漸習慣,不再有激情,不再有動力。

此時恰到好處的儀式感便能為事物賦予新的含義,讓我們往自己想要的生活上逐步前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它讓我們堅信自己現在的不平凡是始於某個不平凡的一天。

----------------------------分割線--------------------------------

出處:http://dwz.cn/6RLr2a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意義是人為的(YIX2018)


研究這個課題不是應該來回答這個問題嗎


謝邀
某種使人類能夠在重複冗長的生活中延續下去的心理。
人類需要儀式。
就好像我們現存的各種節日,只是漫長生命中人為設定的幾個節點罷了


證明自己確確實實存在,有些東西確確實實需要敬畏


無盡的前戲,高潮前一秒戛然而止。(你說想到《老炮兒》?恭喜你答對了。)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弗洛伊德 | 儀式 | 儀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