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什麼以時間為主題的當代藝術嗎?
如果可以請簡要說明一下年份作者和主題思想
東京青山旋轉畫廊展出的nendo設計的時間切片裝置
這是一條長達16米的方形透明殼組成的鐘錶
展覽中,它可以被切成一片片的帶走,並且長度是根據每個觀眾的年齡長度的相應比例而定。所以,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塊鐘錶(即觀眾的年齡)從展品中切下來,細長的「空殼鐘錶」越來越短,預示著時間被一點點出售。
而觀眾則買回了各自的時間,當展品的最後一片被切下來,展覽就隨之結束了。觀眾的「年齡」一點點在吞噬著這塊16米的「時間」。
多媒體藝術家威廉姆·肯特里奇的多媒體裝置作品《拒絕時間》
是否有可能在舞台上實現時間?藝術家威廉姆·肯特里奇與哈佛大學物理教授彼得·蓋里森共同創造的作品《拒認時間(Refuse the Hour)正通過多媒體舞台劇講述一個關於時間演變的故事,用於解釋時間的度量正隨歷史發展向更小單位不斷地消失,試圖打破人們那些構造完整、看似客觀的知識體系。全劇手繪動畫的再現、音樂的融合、情景故事的貫穿、三屏投影與斑駁牆面的交相呼應,超越了線性劇情發展的理念,通過奇特的視覺旅行,創造出了一個非常威廉姆·肯特里奇(個人化)的視覺舞台概念。
樹的年輪
藝術家李剛將一棵來自雲南的死樹上的各個分支節點打磨成一組大大小小有397顆球體組成的裝置,它們的直徑從0.5-51cm不等。顯然,我們已經看看不到樹的形態了,但是這些打磨出來的圓球在保留了樹形態的分支節點的同時,又給了它豐富的自由——每次都無法預測其可能性的趣味。
樹木的年輪記錄著時間,切開每個橫切面,彷彿線性的時間被切開,當時間的線轉動起來,我們將看到不一樣的流轉形態。
隋建國《時間的形狀》
這是一件永遠不會完結的作品。用一根鐵絲每天蘸一下藍色油漆,隨著時間的流失,油漆球越來越大。 他還備了個小本子掛在門後面,每天蘸完了走過去簽個名。要是出差不在北京,他會委託其他人幫自己完成這個儀式 :進工作室,蘸漆,簽名。
《時間的形狀》通過日常記錄的恆常來呈現令人驚異的時間的純粹質感,它的序列感消失了,時間以一種黏性的包裹的形態而存在,生長也即流逝。「我好像把這個東西當作我生命的一個伴生體,我活著它就在生長。當然它也可以在我死後獨立生長,不過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它是一個現實時間。」隋建國說。
這個作品現在已經持續11年了。
倫敦設計工作室 Glithero 和設計師 Panerai 時間主題裝置Green Room
從時間的線性流逝中獲取靈感,用一連串彩色霓虹線製造出一個「抽象的時鐘」橫跨VA的六層樓,人們在每一層觀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其中的每一條線都與樓頂的電動旋轉臂相連接,所以當旋轉臂轉動起來,一條條的綵線便跟隨著緩慢上升或下降,便形成波浪般的旋動。
整個裝置模仿著鐘錶的指針進行規律運動,這扭轉了人們對鐘錶的概念,感受到了線性時間的流轉。
克里斯蒂安·馬克雷的《時鐘》
克里斯蒂安·馬克雷從上千部電影中取樣,把人類電影史上出現過「顯示出時間的鐘錶鏡頭」剪接在一起,影片的長度是整整24個小時,每個鐘錶特寫鏡頭顯示的時間都跟一天中的每一個實際時間完全吻合。這件影像作品在紐約、倫敦、舊金山的很多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進行了24小時的通宵展覽。觀眾在影像中看到的時間與觀眾正在經歷的現實的時間重疊。影像中的24小時既代表一個連續的時間,就像你手機上的時鐘一樣,也代表著一種非連續的時間,一種蒙太奇式的科幻世界,從一個片段到另一個片段。因為影像沿著時間發展,而非跟隨角色展開,所以觀眾看到非常奇怪的、非敘述性的時間會有異樣的感受,看到時間如何被打碎,然後又在非常連續的線性時間觀念下來追溯這些影像片段,所以這也是當代藝術中的一種時間形式,被人們慶祝,然後被人們打破。
安迪沃霍爾《帝國大廈》
好,重頭戲來了。這是一部電影。1965年,安迪沃霍爾的實驗電影《帝國大廈》首映時,到場的二百多名觀眾在影片開演半小時後紛紛走光。 安迪沃霍爾導的。因為全片485分鐘,只有一個鏡頭,就是紐約的帝國大廈。
現在你已看過這部電影。
事實上雖然以電影為載體,這部影片更像是藝術家本人的一次行為藝術。八個小時的拍攝畫面,隨著時間的流逝,畫面仍然是有一些微小的變化的,也是對時間的一種探討。
美國著名的影像藝術家比爾?維奧拉的作品大多都和時間有關,他認為「人是時間的生物」。
以他的錄像作品《逆生》為例。
在黑暗的空間中去,《逆生》的影像投在牆上,一個男人在黑暗中,全身浸滿黑色液體,漸漸地,這些液體向上升,水分子像星空,微弱地閃光。水的流速加劇,慢慢匯聚,最後變成一股洪流,顏色改變了,從黑色,到棕色,到紅色,到白色,最後變成清水。
「按照藝術家的釋義,影像中的五種物質:泥土、血液、牛奶、水和空氣,演繹了人在經歷巨大轉折之後恢復覺醒的五個階段,這具肉身從污濁到潔凈的儀式,既如重生,也是從黑暗到光明的嬗變。」
在作品中,時間是最純粹的存在,它就是一個點,但它包含所有的角度所有的方向。時間就像一個很大的球,人被包圍其中。
影像藝術媒介,可以讓比爾維奧拉隨意操控時間,讓時間慢下來,讓它快起來。他曾說過:「我的作品或者我的工作中時間也是一個點,而我可以穿過這個點,將它拉伸、放大,使它改變。」 而在《逆生》中,時間倒流了,並被賦予了永恆的意義。
【書記和小寒是兩個愛說藝術的女孩。不知道沒關係,讓我來告訴你】
公眾號搜索:buzhidaoart
合作/投稿請聯繫郵箱:buzhidaoart@hotmail.com
http://weixin.qq.com/r/ljg-J1LEFw9orRZE922E (二維碼自動識別)
行為藝術聖人謝德慶,他一生的作品都在和時間做鬥爭。
最為人知的是他的五件一年表演。
- 一年表演1978-1979 (籠子)
謝德慶在其位於Tribeca 工作室里,建造了一個11.6 × 9× 8 英尺的木籠子,並將自己孤獨監禁於其中一年。這期間,藝術家不交談,閱讀,寫作,聽收音機,也不看電視。
- 一年表演1980–1981 (打卡)
謝德慶在這件作品中每小時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持續一年。
- 一年表演1981–1982 (室外)
謝德慶居於室外一年,其間不進入任何建築物,地鐵,火車,汽車,飛機,輪船,洞穴,或帳篷。
- 藝術/生活一年表演1983–1984 (繩子)
謝德慶和藝術家琳達·莫塔諾在腰間用一條8英尺長的繩子綁在一起,卻相互不接觸一年。
- 一年表演1985–1986 (不做藝術)
謝德慶不談,不看,不讀藝術,也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只是生活一年。
- 謝德慶1986–1999 (十三年計劃)
在這十三年中,謝德慶做藝術而不發表。這件作品從他36歲生日-1986年12月31日- 開始,到1999年12月31日結束。在千禧年的第一天,謝德慶在紐約的約翰遜紀念教堂(Johnson Memorial Church)做公開發布,宣布「我存活了」。
謝邀。
在當代藝術中,有兩首直接用時間來命名的曲子:4分33秒,和0分00秒。兩首曲子的作者都是約翰凱奇(其實是三部曲,不過印象最深的是這兩首)。在現代藝術中,時間觀念可以通過繪畫材料來表現。不再像中世紀那樣,一味追求材料的耐久性,在Anselm Kiefer創作於1996年的Bohemia Lies by the Sea 畫作中,塗在畫布上的厚厚顏料會隨時間自然剝落,讓材料本身的演變,也變成繪畫想要表達的內涵之一。
Bohemia Lies by the Sea
Anselm Kiefer是一位由出生於1945年的德國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詩人,他的創作源自德國歷史和文學等,其顯著特點之一是,他堅定地直視德國文化中黑暗的過去,主題圍繞著二戰時的納粹罪行,對德國近代歷史中充滿爭議的事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二戰時期,那時歐洲乃至全世界籠罩在將被希特勒統治的陰雲密布之下。在這幅畫中,整個畫面布滿了粗糲狂放的筆觸,黑暗凌厲的色彩,中央是一條不知通往何處的田間小路,路兩側的荒涼田野在布滿烏雲的天空之下,顯得陰沉、暗潮湧動。
Bohemia Lies by the Sea (detail)
多層歷史和媒體的堆疊是Kiefer創作的標誌之一,他的巨幅畫作,多加上鉛、碎玻璃、乾花或干植物等。這些材料形成的硬殼和厚厚堆積的顏料,從物理層面上見證了時間和意義的歷史沉積。
Bohemia Lies by the Sea (detail)
在繪畫完成後至今,顏料不斷地剝落,一塊塊黑色灰色的碎片隨機的落到地上,畫布上多了一塊塊空白,修復工作人員也不知該如何處置掉落在地面的碎片,因為很難將碎片一片片還至原位。
這也是藝術家想表達的,世界終不會被邪惡佔領,黑暗不會持久。
推薦閱讀:
※毛澤東思想和新浪潮藝術有什麼內在聯繫?
※龔琳娜算不算是一個藝術家?
※國家博物館為什麼永久收藏 Windows XP?
※如何看待「當代的作曲學生學習傳統四大件,只是為了畢業時能夠避免這些規則?」?
※有哪些著名的現當代藝術作品是用食物做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