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評價松下gx8?
12-20
作為m4/3系統第一個2000萬像素的微單,gx8靠什麼支持松下賣出這個價格呢?
微單第一答獻給你。
始終被認為是電器廠的松下,在2015年夏天發布了自己的「旗艦級」旁軸單電——GX8,單機價格達到1200美元。價格一出當然嘩然一片。作為「小底黨」,GX8不可避免地被拿來與同級別的尼康D7000系列、佳能70D系列以及賓得K3系列相比較,再往上還有索尼的第一代全畫幅微單A7。
在這裡我們暫時不探討這些相機的具體參數。然而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把參數與價格掛鉤。這在我看來實在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發展成熟的、同世代同檔次的科技產品,實在很少會出現「碾壓」。每一台產品都一定有其優缺點,好不好取決於使用者對它的理解。
言歸正傳,GX8如此高的定價,一定不是因為像素從1600w升級到2000w。事實上,這是GX8相對於GX7最無感的改進之一。定價來自於公司對於該款產品的市場定位。GX系列最早的機型GX1,事實上是和G系列齊同並進的中檔產品,旗艦級是GH系列。從GX7到GX8,松下逐漸將該系列提升到與GH系列相似的旗艦級旁軸,而中檔產品僅僅剩下G系列。聯想GH4的上市價格1700美元,再參考直接對手EM5II的1100美元,再考慮到松下的跳水速度與國內孱弱的購買渠道,這個價格還是挺合理的。事實上,發布10個月後你已經可以在X寶上買到5000左右的單機了,而GX8依舊是5000-7000檔市最好的2-3部無反之一。一句話,市場定位決定了它的發售價格。
雖然不聊參數,但市場定位始終是由產品的性能決定的。相比前作GX7,GX8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提升。更大更舒適的取景器(與富士X-T1上那塊市面上最好的電子取景器不相上下);新加入的雙IS防抖系統,使鏡頭與機身防抖協同工作(在長焦上可以和人家最強五軸防抖EM5II一戰,廣角端相差1檔半左右。最重要的是那些該死的25,45定焦們有防抖了!);從GH4上下放的DFD空間對焦技術,大大提高機器追焦性能,配合松下一貫的超高速單次對焦速度和精度,在AF性能上絕對值得信賴;雖然相機拍視頻傷cmos,雖然4K視頻體積感人,但衍生出來的「先拍照後對焦」與視頻截取高像素照片的功能,對於日常抓拍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它提升比如防塵防濺、翻折式取景器、全關節的觸控顯示屏、最高1/8000S機械快門等等,就看你的痛點了。很多攝影師會為了一點點、但關鍵性的提升去更新器材。
恩,2000w像素。我藏到這麼後面,實在是為松下對市場妥協感到無奈。從松下相機的特點和優勢來看,比較適合家庭用戶和掃街抓拍愛好者。1600w無論對於顯示屏觀看還是日常輸出都綽綽有餘,更何況現在更多地還是放在朋友圈裡看(笑)。在實際使用中,高像素對於這塊底還是有一點點影響的。
為了放下新技術們和4K散熱,GX8史無前例的大,史無前例的重。這也給了價格論者一個很好的理由:拋棄m43系統的輕便還敢賣這麼貴?理由很簡單,鏡頭。輕便、齊全的m43鏡頭群是最大的基礎與優勢。事實上,配合m43系統輕巧的鏡頭,GX8依然能獲得舒適的拍攝體驗。這是目前APS-C乃至全畫幅無反、單反挺難達到的。輕便、輕便、輕便。
順便說一句,GX8的輕巧版本GX80要出啦。
GX8是一台非常出色而全面的無反相機,幾乎沒有任何短板,作為松下相機的拳頭產品高售價我想無可厚非。事實證明,GX8在國外具有相當高的使用評價。然而,強悍的硬體背後仍然需要松下對相機具有更好的理解。畢竟旗艦產品的使用人群對體驗要求也更加苛刻,更好的色彩表現、更人性化的操控、更大力度的固件升級和線下溝通渠道,這是我對松下的期望。
國外的GX8可以刷中文語言菜單,詳情:松下GH4 GH3 FZ1000 G7X G7 G6能刷中文,改語言菜單,GH4激活V-LOG功能嗎?
靠大家都懂的M43松下流跳水技巧支撐這個價格,跳水的話跳台不夠高怎麼可以……
利益相關 持幣觀望準備購買GX8中推薦閱讀:
※人像攝影鏡頭以及拍攝技巧有什麼推薦的?
※200塊錢的鏡頭能拍出什麼樣的照片?
※富士X100T適合我嗎?
※富士xt10,妹子配1650還是1855?
※一千塊以下適合微單轉接的鏡頭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