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裡面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怎麼理解?

參透不了這是什麼意思。


我發一個故事給你看看,體會一下。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探討佛法,如聯珠貫玉。眾人聽了,無不如醉如迷。
有一位天女看見了這種情景,便現出身形,將天花紛紛拋向聽法者的身上。
美麗的花雨從天而降,構成了一幅絢麗的圖景。
奇怪的是,當花瓣飄到諸菩薩的身上,就紛紛滑落;而當花瓣飄到各位大弟子的身上時,便黏著在那裡。各位大弟子見狀,運起神力,想讓花瓣從身上落下。可不管他們怎麼用力,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怎麼也甩不脫。
天女問舍利佛:「為什麼要將花去掉呢?」
舍利佛說:「這花粘在身上,與佛教的戒律不符,所以想辦法把它抖落。」
天女說:「不要這樣說,花的本身並沒有符合不符合教義的區別,之所以認為它不符合教義,是因為你自己生起了想法。你看大菩薩們,他們並不把花看作是花,所以花雨不沾衣。而你們心中生起想法,產生畏懼之情,於是黏著了。有了黏著的念頭,怎麼能去掉黏著的花呢?」


住,是停滯、固守之意。應無所住:即心靈不要凝滯,不要被所思所慮所蒙蔽。人的所思所想,是建立在自身既有的概念、邏輯、觀念之上的,是建立在既有的身心結構之上的,它往往都是有傾向性的,只不過自己不自知,我們常把所思所想當成真相,把有限的理性當成無限的真理。這是我們的宿命。

也就是佛教所謂的破除我執。

有的禪修也比較像這種方法,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停下思考,放空心靈,以無遮之心、赤子之心去看世界。據說只要經常這樣,也就不斷接近活在當下的境界。

老子也說過這個意思:清潔心靈之鏡,能夠沒有瑕疵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明白清楚,能不動用智識嗎?(明白四達,能不用智乎)

而生其心:心靈清靜了,看世界看自己才能清楚。而更玄一點的意思,則是說守虛守靜到了一定程度,禪定到了一定程度,心靈就能進入更高境界,能夠體驗更高維度的存在,超越物我、超越二元的境界。道家似稱為靜極生動。

肯威爾伯介紹其修行經驗時說,靜定之後,其實也就是什麼也沒有了,彷彿是意識的空白幕布,而此時,可以觀察到種種意識從這空無中升起,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心靈。

老子、金剛經這些書,理論上相當類似,核心都是不要被語言、思想所蒙蔽,這些都是表象,心是本質的;任何方法、理論都是死的,心是活的;心要達到更高境界,可以藉助各派方法、古人的方法、現代的方法、自修的方法、科學的方法,但方法不是目的。金剛經也說,種種法都不過是載人渡河的船,目的是河的彼岸,彼岸是心靈的進化。


見什麼事兒,生什麼心,一切都不要太在意,太執著。
不是辦事不認真,而是事情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
來了認真辦,走了不惦記。
「讓顯意識任性無為,使潛意識開始工作。」
引自《直覺的困惑——遭遇生命》


機緣殊勝得遇此題,隨喜題主參悟金剛般若。若了此義,題主可參考前代高僧大德的講義、註解。我只拋些個人的淺知薄見,胡謅幾句。

金剛經是甚深般若,般若講「空」,即我空,法空,空空。不住有,亦不住空。空有兩邊不著。

原文如下: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即「皆是虛妄」,生心即常生清凈,常生歡喜。生活中,於以上六塵無所求。譬如衣著,不求光鮮,然光鮮亦無礙。再如音聲,不溺雅淫,而或雅或淫,悉皆聽取。蓋因所謂「不求」即是一種求。心念「不住」即是一種住。


所以說惠能的四句偈要比神秀的更深一層。理解了經文上句「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有助於了悟。金剛經可謂是字字珠璣,任何一偈,都有無上了義。而只要一句通,則句句都通。


經文中有「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之言,前半句教人不住有,後半句教人不住空。可謂盡矣。現在許多人學佛以為,佛法說空,就是不工作,不努力,不生活,不學無術,無所用心。簡直是背道而馳了呀。


末學私自揣度,斷作妄語。希望題主能遇人遇事時多想此偈。共同精進,自度度他。


無所住太難,剛開始沒必要。

為什麼難呢?
好比給你一個指令:「不要想任何事情。」
聽完後,你就不自覺的想亂七八糟。

怎麼辦呢?
自古有個好辦法,就是【以一念抵萬念】。

心裡只想「羊羊羊」,就想不了其他東西了。因為意念被佔據了。

這時候,你就到了【喜羊羊而生其心】的境界。
可是,有時候,情況緊急,喜羊羊還沒出來,心念就被佔據了,這怎麼辦?


這時候,可以想想這八個字:


【念起即覺,覺即不隨】

生活中,這就夠了。

至於【無所住】,六祖老人家生前也未必做到。

不然就不用被做成肉身雕塑了。

所以,咱們把【無所住】作為高山仰望就可以了,【喜羊羊】才是生活的正道。
------
這個時候,你發現喜洋洋已經融入生活了,可以像個局外人一樣旁觀自己了。

那麼我們就要把【無所住而生其心】和【照見五蘊皆空】來一起看。
什麼是【無所住】呢?
就是了無牽掛,就是【心無掛礙】。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境界呢?
不是關照自己的內心,而是【開照】自己的內心。

【開照】就是打開手電筒照照自己的心。
看有沒有掛了塵埃。

沒有,就【無所住】。
有,就繼續打掃。


不要被那些複雜的說法稀奇古怪的故事越搞越糊塗了,金剛經里的這句本來就不複雜,否則大字不識一個的慧能,怎麼能一聽就懂還立馬開悟?
若是把這句話補全,你自然就懂了:

煩惱應無所住,
智慧而生其心。

煩惱指因貪嗔痴等等而起的執著,智慧指般若智。明白了吧,離苦得樂也。
整個般若部都在用各種方式反覆講這個東西。
------
當然也可能慧能聽不懂,為了開宗立派的需要,弟子們在壇經里編故事的。
六祖之前,禪宗的印心經典是楞伽經,自六祖始,為金剛經。


愧於才疏學淺,貼一篇文上來供諸公參考.
慧律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耐心看,慢慢看!從尾到頭看


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今略說之。金剛經是實相般若,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以開學人的大智慧。然
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所以六祖聞此二句,立時悟道。然則六祖何以一聞便悟?當知六祖乃
肉身菩薩,早已見性。何以故?試看六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於此偈語,知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
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不二之理。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可見這兩句經,非常重要,望大家特別注
意。


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
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願無盡之菩薩心、菩提
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如是等心,皆是無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凈心,亦即是佛心。而眾生所生之心,乃貪心、我執心、貢高心、差別心,乃至
八萬四千煩惱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業識心,亦即是眾生心。所以者何?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凈,心不清凈,
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所謂
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同學!既知應無所住,即是實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卻不要去覓此實相,覓此法身佛,覓即不是。何以故?實相無相,不可覓故。放下便是,動念皆非。一起
覓心,便成妄想。當知此實相境界,非諸佛獨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與眾生,本來無二故。只要大家此刻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則如如不動,萬物同
體,即是實相之無住真心。如一念微動,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實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大家修持不能相應者,因有所住,
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縛,豈能自見本性?


家現在修的是心地法門,須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認清。要明白這兩句經的體用,必先立其體,然後才能起其用。體云何立?將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立。因
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則無住真心,自然現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總不能放下者,何故?蓋吾人業識太深,放下不易。因為放下不易,故又要從降
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無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頭上安頭。果能一切無住,即得實相本體。依實相本體,而住無所住,生無所生,即是依體起用。 
 
佛與眾生之分,只在覺與不覺,慈悲與不慈悲。覺則即相離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覺則見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眾生。慈悲則平等為懷,萬物一
體,即名曰佛;不慈悲則貪嗔痴慢,煩惱叢生,即名眾生。然覺與不覺,乃體上之分;慈悲與不慈悲,乃用上之別。體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轉噁心為善心,即是
佛心。故六祖云:「一念平直,眾生是佛」。


同學!佛有三身,當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謂法身、報身、化身。其不住時,空寂靈知之真心,遍滿虛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時,善心生得善報,噁心生得惡報,此時
之心,即是報身。一念思量,種種變化,思邪化地獄,思善化天堂,此時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時時在無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虛空,而不存虛空之
量;度盡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即是無所住,隨緣即是生其心。

看完之後深有感觸,寫下來雖然就幾個字。
別用自己的思考而思考,開始傾聽自己的心,平靜的走出楚門


別參了,就是餓來吃飯,困來睡覺的意思。


是指心不要有滯留,對於種種觀點感覺都不要有滯留,而不是否定種種觀點和感覺,沒有感覺的人叫做「植物人」。這句話其實牽涉了佛法的核心,「離相」,也叫做「不住於相」,住就是「滯留」的意思,不住就是「不要滯留」,也可以理解成「不要被(內心的種種觀點和感覺)牽絆」,梵文叫做「apratisthita laksana 」。佛陀說法49年,歸根結底都是說「離相」。離相,就是擺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互動所產生的種種觀點、感覺,從而「超越一切二元對立」的觀念,從而恢復自己本來的「無上智慧」,「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在開悟後令六根、六識轉依第八識的)無所住(體性)(第八識時時刻刻都在)生其(意識)

應:應該;
無所住:證悟第八識如來藏(明心/開悟/破初參)後,令六根六識轉依離見聞覺知,從不分別六塵萬法的如來藏的無住性;
而生其心:而如來藏於無所住中不斷地流注種子,隨緣生起種種功能差別。

茲恭錄善知識開示如下: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很多人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會想要把意識修到「應無所住」;但是事實上如同我前面講的,意識祂一定會分別,祂是沒辦法修成無分別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這裡講的其實不是在講意識心,而是在講如來藏。

  那要怎麼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當然第一個,你要先證如來藏。因為唯有如來藏才會無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你當然要證如來藏,因為只有如來藏能辦到,所以唯有說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轉依如來藏以後,要怎麼做?因為轉依如來藏以後,讓如來藏不斷的生起你的六識心來運作,你這時候才可以說,你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前面這個道理已經講了,因為六識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這樣你才可以說,「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所以我的覺知心雖然能夠分別六塵,但是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你就無所住了。

  雖然佛也知道須菩提,也能分別這個人叫須菩提,但是佛是絕對無所住的。但是佛為什麼能夠分別須菩提,因為這是以如來藏為根本而說;如來藏無所住,所以即使你六識心可以分別六塵,但是從如來藏的道理來看,仍然是無所住。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讓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然後讓如來藏這個心不斷的現起運作,而不要入無餘涅槃。如果像二乘人一樣,他就不可能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如來藏無所住,如果你入無餘涅槃,只是做到無所住而已,但不能生其心,因為如來藏在無餘涅槃中就不在三界中生起運作。所以,唯有菩薩證得如來藏以後,然後轉依如來藏,才能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其實也是根據如來藏而說。」

宗通與說通:第76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無上士
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法僧


至人用心若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如此,包括你自己


這是金剛經中的,是般若法門的經典,沒有很深厚的學佛基礎,基本看不懂。而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半句話,不是全句怎麼能懂?

全句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明白了,即是不要將心,執著五蘊之相法上。要離一切執,不住於相,離相則般若生,般若即智慧心,就是諸佛如來的清凈本性。


量子壇經:第008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究竟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清凈心?

原文: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講解:

惠能在聽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那麼現在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惠能會聽到這句話言下大悟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的究竟是什麼心?到底什麼是清凈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在1300多年中,一直是古代禪師們常常掛在嘴邊,不斷追問、時時參悟到底是什麼意思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下面,我就以最清楚、最透徹的方式,解釋一下這句話。

首先假設,我們就在現場,作為旁觀者與惠能一同聽五祖講解《金剛經》中的這一段,然後與惠能同步思考這句話。

下面,我先讀一下《金剛經的》中的這段話的原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解釋一下這一段:佛祖問須菩提:「你認為我曾經在我的老師燃燈佛那裡得到了一個實有的成佛的『法』了嗎?」

須菩提說:「沒有。因為一切法都是幻生假立,所以您當時在燃燈佛那裡沒有得到一個實有的法」。

佛祖又問:「你認為菩薩能夠莊嚴一個佛國嗎?」

須菩提說:「 不會。因為所謂的莊嚴即是相對的,又是生滅的,所以莊嚴這個事只是一個名相而已。」就是說,一切並非實有,都是心生。心莊嚴則佛國莊嚴,心莊嚴則世界莊嚴。因此不存在一個實有莊嚴佛國的事。佛祖說:「因此,須菩提,你應該知道,一切菩薩要想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求解脫大道,應該秉持這樣的信念:不應執著分別在一切物象、一切法相為實有上。一切菩薩應該認識到,這個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一切法相,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幻象。修證一切幻象都是終無所得的。所以,一切菩薩應該發一個不執著一切相為實有的求道之心。」

最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要秉持一個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為實有的求道信念。

下面再清楚地說一遍,求道者都應該秉持的信念是:「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真心不在一切虛妄之中。真心是生出一切虛妄的那個東西。」


用個比喻來說,這就像是,如果一個水晶球是純凈的,那麼它就應該是沒有任何雜染的。如果有一個污點,哪怕這個污點非常、非常的小,那麼你依舊是不能說這個水晶球是純凈的。

同樣道理,什麼是清凈心?清凈心就是,沒有一絲對我相和法相的執著。凡是有所執著,心都是不清凈的。凡在執著一法為實有,就被一法所捆綁。

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要想求徹底究竟的解脫大道,就應該秉持:不執著一相為實有的求道信念。凡有所執,心都不清凈!

因此,惠能聽到五祖講到這一句話時,大悟。悟道了什麼呢?從實相角度說就是: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心都是「非心」。眾生都是將心捉心,以佛覓佛。因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的是不執著一切相為實有的「心」。

因此,當惠能聽五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惠能表達了自己見性的見解:「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解釋:

什麼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物象與法相,是生出一切物相與法相的那個東西,所以是無雜無染,是清凈的。

什麼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生滅現象,自性是生出一切生滅現象的那個東西。

什麼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

什麼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物象的搖動生滅,是顯現出一切搖動生滅者。

什麼是自性呢?自性是生出一切萬法的那個東西。

用最簡單的話總結說,自性就是「非相」。自性即是不可說,自性就在當下。

五祖聽惠能這樣說,就知道,已經將惠能心中的「雜染」篩除得乾乾淨淨的了,惠能已經沒有一絲執著相,沒有一絲疑惑,徹底清凈了。這時,我們再理解什麼是「清凈心」就變得非常清楚、非常簡單和非常透徹了。什麼是清凈心,如何生清凈心?答案是: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惠能的心已經是徹底清凈了。堪當弘法大任。所以五祖就說:學佛求道者,如果不認識本心自性,學佛就沒有什麼實際益處。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自性,就與佛相同了。


這句話是兩個部分:無所住和生其心。

無所住:了知空性,清楚知道世界其實是幻。清楚了知其實無我。這時自然是心無所住。其實已經清楚知道沒有自己所認為的那個「心」了,這樣是已證初果阿羅漢。接下來有兩條路:一 繼續求證無我得四果阿羅漢,二 照見眾生無明苦,生慈悲心而起菩薩行。菩薩應該走的是第二條路,即生其心。

生其心:在無所住中,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心。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法空,妄起慾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的慈悲心。

這是菩薩的法緣慈悲。能起這種慈悲心就是已入聖階了。


六祖參透這句就開悟了啊。如果你悟得此句,證量應該和當時的六祖差不多了吧……所以,說的容易,真參透,估計挺難。我的建議是看不懂的言句,姑且先放過去。講解的話,看看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和索達吉堪布的金剛經釋義(網上應該都找的到),可能會比在知乎上問要好一些。
六祖也有個金剛經注,應該能買到書的。


這句話分兩部分,應無所住是因,而生其心是果,無所住就是無掛無礙,打個比方,你坐著車走在山間,看見一道彩虹,你覺得很美,車繼續向前開,你還念念不忘剛才的彩虹,這就是掛礙,你的心就停在那裡了。掛礙了有個壞處,就是你對眼前的美景總有個比較,美景默認少了三分顏色,這顯然是損失吧?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活在當下就夠了。


佛陀在金剛經里以如今的語文來解釋是如下

從不結論。所有結論即是認定為有特定結果。所有認定或結論即是主觀、即是有所住。所以在金剛經有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

因為佛(或正覺者)從不結論。整本金剛經教我們不去結論。若去結論,即法有所限,法有相可住。

唯無所結論者(應無所住),即無無明,自然生大明(而生其心)。結論所見聞,即有所住。結論即是住,見聞即是相,是為住相。

所以善於結論的眾生難解佛法。結論即法有所限。佛不結論因本性無所限。


不敢妄加解釋。
人心就如真空,只有透過漂浮在裡面的物質才能表現出它是真空(但你看到的還是塵埃)。正如從窗縫投射過來的陽光才知道空氣中漂浮著塵埃。
「無所住」就是不為任何事情執著、挂念,這個時候,你就能感覺到那空靈的心了。


不要有分別心的意思


我們行布施時無法離開五蘊而行,但菩薩知道自己有個無所住的心也在行布施。摘自《真實如來藏》一書關於由金剛經證有如來藏


推薦閱讀:

睡覺的時候被東西壓著,不是鬼壓床,麻煩大神們看看,睡前吃了生魚,炸魚?
一直有個疑問,信佛的人為什麼會信算命,風水這些呢?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全力後怎麼讓這事更容易成功?需要注意什麼?怎麼做?
如何看待現在很多人宣傳佛教佛法,宣稱學佛念佛能治病和拯救身心?
如何入定?

TAG:佛學 | 金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