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經濟的理解好像都不一樣,你是怎麼理解經濟的?


雖然在上一篇發達國家人均比中國富裕的原因有哪些? - Lightwing 的回答提到過這些,這裡還是盡量再表達更清楚一些。還是用中文吧。


---


先舉個最簡單化的例子:


一個小村子會只有四個人A、B、C、D。


每周:

A給B付1000塊。

B給C付1800塊。

C給D付2400塊。

D給A付1600塊。

A給C付600塊。

D給B付800塊。


每周下來,誰的財富都沒怎麼變。


但是這些價格是他們互相認同妥協的。

D和C收入和消費都比較高-》2400

A和B收入和消費較低-》1600、1800

這小村的每周平均經濟力是所有交易的總和:1000+1800+2400+1600+600+800=8200塊。

也可以說是他們所有收入的總和:2400+2400+1600+1800=8200塊。(當然一樣)


這8200本來沒啥意義。但是假設村子上多了一個賣漢堡包的人。他每天路過村子做生意,讓這四位選擇是否買漢堡。偶爾這個漢堡大叔也會在ABCD他們那裡花一些錢吧。反正漢堡大叔在這個村子熟悉了以後,發現人家最能接受的價格是十塊錢一個。因此,這個周均8200就開始有意義了。


這村一個禮拜820個漢堡的經濟力,他們可以開始跟其它村子各種對比。


村子過了十年,居然升級到每周1000多個漢堡的交易量,那他們是不是更發達了?是!錢轉得更快了。雖然他們只有那麼一點點接觸村外人,但是他們自己內部的經濟體系確實更發達了。


真實世界經濟體系,比這個複雜多了。每加進去一個人就肯定更複雜了。

不過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吧。。。


---


那,我們進一步分析。不好意思有點抽象。


把一個經濟比作一個立體物

立體物表面上的每一點都代表某個人或某個公司的財富值。離立體物中心越遠的點,財富越大。

而且,立體物表面上的各種傾斜各種角度都代表財富流動方向。所以它的實際形狀在慢慢跟著時間改變。

(每一次交易都在改變這立體物的形狀,總把某一點的財富值移到其它點上)


然而,整個立體物的體積代表了總體財富量。


古代傳統經濟學:


1)立體物總體積越來越大即可。說明整體經濟在發展(變大)。

2)盡量避免表面上過多凸出(過於富裕)和凹進(過於貧窮)的地方。保持平衡。

3)變化不能太快,要保持穩定。宏觀形狀(財富分布)不變,微小變化(小交易)還是可以的。

然後,只要以上三個點都達到,就肯定讓所有人都越來越富有了吧。。。?


這麼說,不就是追求這個立體物變成一個完美的球體嗎?呵呵。

好吧,就算真完美了,那就什麼貧富差都沒有了,太完美了吧不太可能。球越來越大,然後所有交易只不過是球表面上的微觀波浪。。。很穩定很富裕,所有東西都很便宜。。。是嗎?

可是呢,交易只佔財富的小小比例,哪來的活躍?哪來的GDP?好像跟小球都沒啥區別(這個球體積多大多小都無所謂了)。


個人看法:


1)體積確實蠻重要的,但是遠不如該立體物的表面面積的重要性。


為什麼?因為只有表面面積才對應一個經濟每秒、每天、每年的實際浮動(交易量=力量)。

那麼,在所有立體物當中,面積最小化的形狀是什麼?球!所以球型經濟並不是最理想的。。。

反過來,我們要追求一個表面非常複雜(千奇百怪)的形狀的立體物。就算體積小小的,還是可以讓面積無限增大,而且複雜形狀的立體物表面積總會比一個相等體積的球體要更大。


2)那是不是必須接受各種不公平的凹凸之類的?肯定會有貧富差距?


不一定。長期凹凸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把某部分面積限制住(捏住)了。

要的就是各種凹凸暫時存在,天天滾動到不同的點上。這種大波動也能實現平等。

(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暫時貧窮和暫時富有的時間段,因為天天都在進行大交易;但是很多天下來,平均財富值還是很均衡很公平的。偶爾把那些凹凸的壓回平均值即可,如果有必要的話)


所以最好的財富分布就是:任何時刻都不平衡,結構複雜,看似不穩定。可是不斷地在改變、不斷地在旋轉、不斷地在產生新波浪。體積多大其實比較無所謂,只需要這種表面積的各種上下浮動夠快。越快越好。


---


當然,沒有任何經濟真能達到這麼誇張的理想。

但是西方國家確實比較接近這個模式。雖然他們的經濟財富體量並沒有比中國大(很可能比中國小),可是他們的這個經濟立體物的表面面積更大,表面上的各種凹凸更誇張更複雜,而且這財富分布改動得比較快。每個人每天參與的交易能占他們已有財富的很大比例,所以總體經濟活躍度很高,單個交易的難度也下降了。


這就是我在另外一篇文中提到的「交易速」(transaction rate)。個人感覺「經濟規模」應該是一種速度性的概念,而非固定累積性。如果熟悉微積分的話,可以說財富變化是交易(+/—)分布的integral,總財富又是歷來所有交易的integral的integral。。。但是實際經濟力(GDP)是 ||交易||(沒有負數)的integral。


希望這樣講能夠表達的更清楚一些?


(上篇文章有人說生產力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目的。我也不否認這一點。如果不生產實體產品,把少數產品換來換去多少次數,能算什麼經濟活躍?我比較熟悉電子產品和金融產品,不要欺負我啊。不過,在西方已經很少有什麼自己做的產品了,都是各種服務型的。服務又越來越電子化速度化。人家大部分錢花在服務上,實體產品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另外吧,如果太注重生產力也很危險。每一種工業都有時間限制,過了時代就淘汰了浪費了。譬如最近3D printer的趨勢開始取代許多傳統輕工業,而且這才剛剛開始。這種新型趨勢越來越多,沒有任何工業能熬得過幾十年。努力改變人民的花錢文化創業文化等等,比較有長期的作用)


資源是稀缺的,如何把稀缺的資源進行系統內最有效的配置,兼顧各個要素短期和中長期發展。


錢多貨少,或者貨多錢少……
如何用最少的錢換最多的貨,或者反之……

剩下的,就是各種巧立名目的幌子吧。


如圖


經濟的兩端一是供應、一是需求,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是建立在供應—需求的鏈條之上。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進行推理,我們可以發現貨幣的作用是在供應與需求之間提供交換手段,貨幣作為財富的符號,所體現的是交換價值。
我們再進一步,貨幣既然是提供交換用的手段,那麼是否存在取代貨幣的交換手段呢?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現在的信息技術發展下,社會系統的反饋與負反饋的過程在不斷加快,而生產與需求的兩端,可以直接溝通,在這一前提下,貨幣與商品的交換是可以省略的。最終生產與需求的無縫銜接達成時,將不會有生產過剩、貧窮、資源浪費。最終實現讓社會的每一位成員能夠物盡其用。


其實這個觀點有很多人那有不同的表達形式,比如卡爾 波普、索羅斯、希勒。我這裡取自己比較熟悉的哲學領域說下,相比這本書的舉例子,我們可以來透徹的琢磨琢磨為什麼人文學科始終是「詮釋性的」而不是「科學」。

西方哲學到近代有一次語言學的轉變,而在語言學中有有一次從「邏輯語言」到「日常語言」的轉變。

取其中一點,我們的語言中的各種概念,並不是和這個世界一一對應的,而且,最開始人們看到了自然語言的總總缺陷,那就是他們的日常語言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而且沒有辦法排除掉人的「感覺」來達到一種客觀性。相比於數學,數學語言是一種比較成功的可以去掉我們感覺的的「亞語言」,近代科學的大力發展,尤其是在科學領域的成功,對世界的「量化」處理是一個核心點,數學符號直接的強邏輯關係,保證了我們可以進行長程推理和預測。

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功,導致人文學科試圖紛紛仿效(科學主義),我們試圖把我們的世界客觀化,量化的典型的做法就是古典經濟學(把人的非理性排除掉,這事我們可以做量化處理的前提)。最近行為經濟學發展比較快,其實就是擯棄古典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假設是我們可以做預測的前提。

但是,人文學科,或者說任何引入了關於人的概念的東西,都沒有辦法達到自然科學的那種客觀性。因此,我們不要企圖在人文學科上達到物理世界的可預測性。 人文學科的解釋,多半是「詮釋性」的。

可參考 陳嘉映老師的 哲學 科學 常識


經濟,包括個人的經濟意識和社會的資源配置。
個人經濟意識就是做喜歡做的事情和最重要的事情,這句話解釋的是效用和理智,同時也說明人是社會人和經濟人的結合體。
社會有效的資源配置保證了宏觀經濟體的資源最有效利用,這也是經濟所追求的節約。


錢……


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一個追求以更小代價獲得更大收益的利益集團。經濟則是這個利益集團發展的特徵。人本身是好逸惡勞的,終極目的大概就是即使全部人類不勞動也能很好的生活並發展下去。資本論裡面的剝削我是贊同的,但我覺得有一點需要結合西方經濟學修正一下,即被大生產和工業化發展解放出來的那部分勞動力,不會變成多餘勞動力,結合美國曆年失業率來看失業率與資本發展並沒有很強相關性。資本逐利對社會有一定的正面意義。


人多錢少,如同魚多水少,想要所有魚都存活,就要讓水儘可能地流動起來,確保融合了新鮮空氣的水讓每一條魚都呼吸到。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睡前隨便一說,有更多想法會補充。


多方參與的基於流動與消耗的動態平衡

對這種動態平衡的研究


推薦閱讀:

女生如何變得理性成熟獨立?
理性的人是不是更冷漠,更自私?
感性的人可以變得理性嗎?
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TAG:理論 | 經濟 | 發展 | 理性 | 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