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建築結構時是否會把防共振考慮進去?
12-20
謝邀
我個人觀點是,如果是嚴格的共振概念,我覺得建築設計中沒法考慮。
嚴格的共振概念是,外部激勵頻率與結構物的固有頻率吻合或接近,這時候會產生很大的結構響應。
也就是說要想防止共振,必須要改變外部激勵頻率或者結構固有頻率。
然而一般建築物的外部振動激勵來源主要是地震與風荷載。我們將地震波做一個頻譜分析就可以知道,地震波的能量分布是在不同的頻譜段都存在的,他沒有一個固定的頻率。
另外,結構物的固有頻率的調整也是很困難的,在設計中,只能有減輕地震或風振的一個大的剛度設計原則,如果要精細的調整剛度,是做不到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在結構抗風中,振動分為渦振,抖振,持振等等,不同的振動形式有對應著不同的頻段,有對一些構件進行剛度調整的方法,當然這也很困難,這也不是共振的範疇
至於隔振墊,TMD之類的減隔震技術,並不是防止共振
TMD是將TMD設備的頻率調整到結構頻率,這樣子當主結構受激振而振動時,子結構就會產生一個與主結構振動方向相反的慣性力作用在主結構上,使主結構的反應衰減並受到控制。首先要明確一點,共振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激勵的頻率與結構自振頻率相同或接近,然後需要持續不斷的激勵,如果只輸入少量的波形不會引起結構強烈反應的。
地震動在隨機振動理論中被看作過濾白雜訊,它有一定的帶寬而且不同頻率對應的能量不同,所以基本上地震動不會始終保持某一特定頻率,因此其實建築結構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的共振。(個人理解)
但是如果結構的自振頻率在地震動能量較高的頻段內,結構也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因此在進行結構時程分析時選擇什麼樣的地震波作為輸入就很有講究了,一般來說對於高頻結構,選擇近場高頻成份豐富的地震波,對於長周期結構選擇遠場低頻成份豐富的地震波。
隔震墊的作用,就是用來避免建築主體與場地周期接近形成共振。
會考慮,前面大家都說了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共振
實際上在鋼結構建築設計和步行橋設計的時候,也應當根據情況對跨度較大的樓板與梁做動力分析,並對照動荷載頻率的統計進行調整來避免共振的影響。
會分析結構的振型和自振周期,進而考察結構在動力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下的響應
抵抗地震,主要手段就是避免結構與場地周期接近而產生共振。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建築方案的彙報(講標)?
※美術館和博物館在建築的功能上有哪些不同的設計細節?
※為什麼劉家琨和王澍的建築風格這麼像?他們倆是什麼關係?
※在中國美術學院王澍做的瓦山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美院或者中央美院,學平面設計還是學建築設計還是學服裝設計,更適合一個文科學霸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