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飲食法/先農人類飲食 (paleo diet )對身體的長期影響?

特別是不食五穀雜糧的話,將有哪些後果?

來自易楚的先農飲食總結:

不吃穀物、豆類、奶類、糖類。
少吃水果、蛋類和澱粉類蔬菜。
適量吃肉,包括魚和動物內臟。
大量吃脂肪(尤其是動物的飽和脂肪)和蔬菜。


題主說:不吃穀物豆類,水果極少,大量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注意這是題主說的,所謂先農飲食。針對題主說的這幾種情況,這種飲食方式到底健不健康,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我接下來談阿特金斯飲食的時候會非常詳細的聊聊這個話題。今天我簡單說一下,算是開個頭。

下面我泛泛地說一下市面上雜七雜八的各種「原始人飲食」,尤其是題主說的先農飲食,來說說我的看法。再次重申,不是針對所謂paleo飲食。

現在市面上這種飲食法很多,但首先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說要學習過去的飲食,具體學習人類歷史中的哪一段,其實自己也說不清。有的說是「原始人飲食」,原始人,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有的叫「石器飲食」,石器時代人類的飲食恰恰經歷了非常大的轉折,也不知道說的是哪一個階段。「舊石器飲食」,舊石器時代早期和晚期,人類飲食差異恐怕也很大。

這是從時間上說,從空間上講,同一時期的「古人」,飲食習慣恐怕也是大相徑庭,這跟地域分布關係很大。不說幾百萬年前,就我們現在所知的,因紐特人的飲食,跟派瑪印第安人的飲食,差別就大了去了。

所以,其實這類飲食倡議,往往還是一種「流行飲食法」,在學術的框架下不會提出這種含混不清的概念。題主的問題中,對於少吃蔬菜還是大量吃蔬菜,好像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籠統的說,我個人不建議盲目的模仿「祖先」的飲食,很多人覺得,我們是那個時代進化來的,祖先的飲食更適合我們,這麼說不完全錯,但也有點太輕率。


人類祖先真的是肉食者嗎?


最近好像人們都喜歡談不吃五穀雜糧,這跟低碳飲食有交叉。低碳飲食,我最近要詳細談。先說各類「古人飲食」。我們的祖先真的是肉食者嗎?實際上這很可能是個誤區。「古人類」如果並不是肉食動物,那這個問題也就不用回答了。

再往前不說,我們的老老祖先是素食為主。採集狩獵時代,其實人類也不是整天吃肉,我們都以為打獵很容易,其實狩獵作為食物來源並不穩定,人類學家從對現存的採集狩獵文明的研究和考古研究證據,基本支持這種觀點。採集的植物性食物,可能仍然是那個時代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當然也有反對的觀點)。

從身體生化環境上來看,人類有非常發達的消化澱粉的能力,對膳食纖維的消化能力也不低,膳食纖維也能被我們利用,平均提供約2千卡/克的熱量。這些本事都不是後來才進化出來的。

我們老說,你看,原始人生活的洞穴裡面,有很多動物骨頭嘛,說明我們那時候主要是吃肉的。這種粗略的研究方法早就過時了。我們大家想一想,把我們的生活垃圾擱上幾十年,再翻出來看,植物性食物的殘渣往往保存不下來,也凈剩下動物骨頭了。

比較好的研究方法,叫石製品殘留物分析(Residue Analysis),這種手段,相對來說也算是新生事物,畢竟1970年代才開始在西方出現。石製品殘留物分析什麼意思?看名字也知道,簡單的說,就是別光看肉眼能看得見的,東西,那除了動物骨頭之外也剩不下什麼。應該看史前人類用的工具上,殘留了什麼東西,這樣的出的結論更有說服力。

比如我們看下面的圖,就是考古分析中的澱粉粒殘留物(當然,查海遺址年代比較新,大家就是看個意思)。

殘留物研究提示,其實我們的祖先飲食非常多樣,可不光是吃肉。如果考慮食物性食物殘留物的保存良好性方面,那麼我們的祖先,至少從總體來說,可能還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比如南非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學者,對舊石器時代中期Rose Cottage Cave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研究,在50%的石製品表面都發現了植物性食物殘留(同位素C13、N15分析畢竟只能提供有限的證據,古人的骨骼和牙齒本來就有限,同時也很可能受到污染)。

古人跟現代人身體變化真的不大嗎?

另外,喜歡拿古人飲食跟現代人飲食相比的人,一般都喜歡說,人類的基因穩定性非常高,自然突變的概率很低,每百萬年才0.5%。現代人跟10000年前的人相比,基因的差別也只有0.005%。所以,人類的基因,跟過去沒多大差別,但飲食的變化卻非常大,這就造成了現代人慢性病高發。

基因的自然突變率很低,這是沒錯的。但如果拿現代人的基因,跟100萬年前的人相比,畢竟還差了0.5%。我們覺得0.5%好想差別不大,實際上這個差異已經很大了。要知道,所有人類在DNA水平上,99.9%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人類基因組0.1%的差別,就造成了你我他這麼大的形態、生理、生化的差異。

0.1%的基因差別,就是說有約300萬單核苷酸多態性。哪怕其它生活習慣都很類似,但有些人吃肥肉,就是怎麼吃也沒事。有些人多吃一點,就動脈硬化了,很大程度上就源於這0.1%的差異。

所以,從基因組的改變的角度來說,太早期的人類,跟我們差別還是不小的。現代人用採集狩獵時期人類的飲食,不一定合適。「農耕時代」的可能還勉強。

另外,基因這件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雙胞胎研究也經常能觀測到一些難以解釋的差異。比如雙胞胎得病,也不完全一樣,甚至差別會很大。基因是一方面,後天環境的干預對人體生化環境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人類的基因變異速度,或者說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可能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比如人類喝牛奶沒有幾千年的時間,這短短几千年,成年人也進化出了消化乳糖的能力,雖然還不很完善,但總是可以喝牛奶了。還有人類對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也能反應人類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


人體內的微生物,以及自然界動植物的巨大改變不能不考慮


有一點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那就是我們人體的運作,不光是我們自身在起作用。實際上我們的身體,相當於一個小的生態系統。我們身體里還住著數以億計的細菌,這些東西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人體的基因突變速度可能相對很慢,但這些與我們共生的細菌,基因突變的速度可不慢。拿腸道細菌來說,跟我們的健康關係很大。我們現代人的腸道菌群,跟10000年前的人,肯定不一樣。跟1000000年前的人,差別更大。他們吃的食物,可能有很多,我們乾脆消化不了。我們吃的東西,他們也未必能接受得了。

食物實際上也有變化。「古人」吃的蔬菜水果,跟我們現在的也不一樣,營養素的含量很可能有很大差別。現在我們吃的很多蔬菜,都是後來發展起來的。最早的玉米長得跟雜草差不多,西紅柿也沒有現在的大,只是一種小漿果。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古人」真的很健康嗎?


我們老覺得古人特別健康,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心臟病,一個個好像牲畜一樣結實。實際上,這也只是我們的一種假設。有一項針對採集狩獵時期人類保存較好的遺體的研究,發現137具遺體中,有47具有疑似或確定為動脈粥樣硬化病的證據(注意,動脈硬化斑塊,多形成於青壯年。這跟我們的直覺不一定吻合)。

現代慢性病,我們可以推測,「古人」患病率估計不高。但是,古人也不見得比我們更健康。比如一直保持接近原始生活方式的希維族人,實際上身體就不那麼健康。大多數希維族人有寄生蟲病,有數據稱只有50%的兒童能活過15歲。

不管怎麼說,古人都很健康,這也只能是一種假設。因為古人壽命短,古人也大多活不到很多退行性疾病的發病年齡。

另外,即便「古人」普遍相對現代人健康,這該歸功於飲食,還是比現代人多得多的體力活動,還是個問題。很多人可能認為古人吃的比我們少,實際上這很可能不對。很多學者都認為,古人每天的熱量攝入其實比我們多。多吃多動,可能是古人的特點,這可能是很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流行病學研究也認為多吃多動跟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有關。

現代人飲食有問題,這我們都知道,但矯枉過正,盲目效仿「古人類飲食」,一窩蜂都恨不得茹毛飲血,是不是就一定健康?其實還遠沒有結論。


總是有一些朋友專門來找茬,不看我文章的主要觀點,針對個別字眼狂轟濫炸,甚至直接就說我是用了網上的東西。好的,她說的什麼果殼的文章裡面的實驗,我是在這篇文章里看到的。2015年第2期的《大自然探索》。百度的東西,我不會拿來放到文章里。

另外,這這篇回答是針對各類「古人類飲食法」的回應,不是針對paleo飲食,仔細看我的回答,就知道我是泛泛而談,我沒有一句說paleo飲食怎麼怎麼樣。我說開頭少吃水果等等,是針對題主給的信息,題主問雖然是問了paleo飲食,但是他具體的說明,裡面給了幾條,我當然是針對人家的具體說明來回答。也就是所謂先弄飲食。

假如我的回答里,有一些研究內容在網上的其它文章里也看到了,那最多最多,你給出疑問,說這是怎麼回事?結果你上來就說:「不主動附上果殼鏈接這樣好嗎」,明確了我就是從果殼引用的,這算什麼?沒有證據就給我扣屎盆子。你這樣的做法對嗎?居然還有一個人點贊,現在沒腦袋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

關於殘留物分析,參考文獻為:Williamson BS. Preliminary stone tool residue analysis from Rose Cottage Cave. Southern African Field Archaeology. 1996, 5:36-44.


一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這個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說實話,我也不吃米飯。
純粹是因吃米飯,就要吃肉吃菜,胃口大開,控制不住就要長胖。

研究了一下,這大概就是生酮飲食法。
當心腎結石哦。


作為食品專業油脂方向的在讀小碩,知識儲備還不是很完全,算是拋磚引玉,期待大神們回答。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有六大類: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微生物和水。這些營養素一部分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即「必需營養素」;另一部分可以在體內由其他食物成分轉換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獲得,即「非必需營養素」。

除了營養素,食物中含有的其他成分如膳食纖維等,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或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人體的能量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糧穀類和薯類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較多,動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脂肪和蛋白質(除了大豆和堅果)。

根據題主的描述

不吃穀物、豆類、奶類、糖類。
少吃水果、蛋類和澱粉類蔬菜。
適量吃肉,包括魚和動物內臟。
大量吃脂肪(尤其是動物的飽和脂肪)和蔬菜。

簡言之,就是減少甚至不攝入碳水化合物增加攝入脂肪尤其是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動物脂肪

其實我對這種飲食方式是震驚的。下面將解釋一下我為啥震驚,內容比較無趣,可以直接拖到底看加粗部分

《貝雷:油脂化學與工藝學》裡面提到,

有大量文獻報道,高脂肪飲食使患心血管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升高;相反,低脂肪飲食,無論脂肪的來源,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謹慎選擇。

先簡要介紹一下血漿脂蛋白的概念:血漿脂蛋白是脂質和蛋白的複合體,其基本功能是作為血液中運輸脂質的載體。脂蛋白按照密度的不同分為四種: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富含膽固醇和膽固醇酯,主要功能是運送膽固醇到肝臟或肝外組織;高密度脂蛋白富含膽固醇和磷脂。

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正相關;
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則對清除肝臟以外組織中的膽固醇發揮重要作用。

飲食飽和脂肪酸會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和總膽固醇含量

不過,這並不代表不飽和脂肪酸就不會引起膽固醇升高,由於不飽和脂肪酸易氧化,提高動脈壁細胞氧化狀態,一些不飽和脂肪酸間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更強。

所以,脂肪對人體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脂肪尤其是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動物脂肪吃多了很不好,甚至會對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有引發作用。均衡飲食才是硬道理!

另外,這種飲食方式會在體內堆積很多酮體,對肝臟、腎臟有極大的損害。生酮模式差不多已經是中毒前兆了。珍愛生命,仔細想想吧。實在想減肥,或者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去找找正統的營養學書籍看看,或者找專業營養師幫忙配餐,都是很好的。


Ps:根據以上答主的回答,我查閱了有關麩質過敏的資料。無麩質飲食主要是針對乳糜瀉患者,因為對麩質中的麵筋蛋白過敏,所以不能食用麩質。麩質作為過敏原,和花生、海鮮等過敏原一樣正常。總不能因為有的人對此過敏,自己就不去吃它。

也就是說,正常人沒有必要去禁麩質,但是如果一個人堅持不吃麩質,也是可以的,畢竟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攝入蛋白。所以,無麩質飲食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


我這個答案不是說不吃主食有什麼壞處。我只是說,舊石器時代的人並不是純肉食。這是結論。所謂的舊石器飲食法根本是無稽之談。

你以為舊石器時候是這樣的?

你數數。圖裡7個成人一個孩子。這一頭鹿,是不是有點不夠吃?

你說,那沒鹿有狍子吧。

圖裡11個成人,只有3隻小型哺乳動物屍體。夠吃么?

你說,那總得有肉吧。

圖中五個成人,就一個大腿。類似火雞腿的大小。你覺得夠吃?

可見。舊石器時代,真的沒有很多肉食。

舊石器時代有石斧,沒錯。但是還有石磨呢。你看這個玩意跟肉有關係么?

這麼多石器你告訴我全是吃肉的?不對吧。事實上分類非常複雜。給你們看圖。

好了。再給你們看另一個論文吧。以下內容都來自論文。

舊石器時代的人真的這麼吃?

舊石器時代。那時候人們還處於狩獵採集社會。群體流動性很大,以季節性的流動來獲取未馴化的食物資源。群體成員多以血緣和婚姻相聯,成員間無明顯經濟差別或地位差異,沒有正式的領袖;其遺址主要是季節性棲居的營地及其他小型的或專門性遺址。

早期研究認為,肉食在狩獵採集社會是很重要的食物來源。但是這根本就是個誤解。狩獵所獲取的肉食資源在食譜中的比重僅約 20%-40%,其餘為植物資源、水生食物等。這是綜合世界範圍內的狩獵採集群體調查數據得到的結果

不同的狩獵採集群體之間在組織方式、食譜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其維持生計的策略也具有極大的不同。。

Binford 指出,從生產生活資源、環境相對穩定的地區到食物資源有限、環境相對惡劣的地區,不同生態環境、條件下的狩獵採集者呈現出從採食者(forager)到集食者(collector)這兩者間的不同狀態,相應地,他們採取從遷居式流動(residential mobility)到後勤式流動(logistical mobility)適應性變化的流動策略。

採食者群體規模小,資源斑塊(patch)的質量在時間和空間上比較均一,覓食風險小,例如熱帶地區;而集食者多生活在氣候變化顯著區域,資源斑塊質量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大起伏,覓食過程會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

採食者所處的環境雖然能夠持續性地提供充沛的食物,但是以大型動物為代表的某些資源屬於機會狩獵,因而採食者傾向於使用可維護性的工具;而對集食者而言,定期大量出現的季節性資源具有可預測性,需要在某個固定時間段內提高狩獵的成功率,因而他們會傾向於使用可依賴性的工具。

不同群體間並非一分為二地分為兩類,而是相互混雜,在採食者和覓食者之間呈現不同的表現狀態。

平均主義、低人口密度、

無領地意識(lack of
territoriality)、食物儲備少、靈活的社會組織機構、強調植物資源多於動物資源,狩獵採集者通過刻意的自身調整來維持人口與資源間的平衡,才是狩獵採集社會,也就是舊石器時代的特點。

食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理論上,狩獵採集者以兩種方式獲取食物:一是效率最優化;二是產出最大化。動物追求食譜專一化,追求高檔食物資源,集中捕獵一種或幾種獵物,花最少的力氣或時間獲得最高的食物回報。

大型動物是史前人類狩獵的第一選擇,但是高檔次資源的稀少導致尋找時間長,狩獵採集者為了保證獲得足夠食物,需要相應擴展食譜寬度,實現產出最大化。

在美國大盆地的考古學研究中,出土了大量 Prenomic 人群使用的投擲尖狀器,同時期的岩畫中也出現大型動物捕獵的場景;與之相反的是晚期的 Nomic 人群,考古學發現的材料中,出現大量種子收穫、處理的工具。據此推測Prenomic 人群的食譜中高檔次資源占絕對比重,覓食過程中的耗費低。而到 Nomic 時期,隨著人口數量增長給自然資源帶來壓力,食譜寬度的增加勢在必然,低檔次的植物性資源增多,高檔次的大型動物資源相對減少,覓食耗費高。

Shag 河嘴遺址位於紐西蘭南島東岸,該遺址出土了大量動物骨骼化石,其中在遺址形成早期,生活在近海區域的魚、貝類等低檔資源低於動物骨骼組成的 5%,到晚期遺址中,近海斑塊資源比重逐漸達到 60%,甚至一度超過 70%。魚、貝類資源含高蛋白成分,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為什麼早期人類未開發近海資源斑塊呢?

研究發現,遺址範圍內的早期人類生存資源以恐鳥等大型高檔資源為主,而這些資源的生活區域集中在內陸及沿海地區;因為覓食距離遠,資源以魚、貝類等小型資源為主,遠距離的近海區域產出率低未被開發。隨著大批毛利人的到來,近距離資源斑塊的覓食加劇,內陸及沿海地區資源消耗圖 2 邊緣價值理論圖解嚴重,整體環境的能量產出率大幅度下降,魚、貝類、小型鳥類等中低檔資源逐漸被納入食譜,在開發內陸及沿海地區資源斑塊的基礎上,以近海區域為代表的中低檔資源斑塊被也逐漸開發。

美國大盆地史前狩獵採集者研究中,考古學家就晚更新世早段 Carson 沙漠覓食者的食物資源獲取是否以狩獵為主有很大爭議。Zeanah 用現代內華達州 Toedokado 的民族學統計數據進行生態模擬,運用中心地覓食理論的分析方法得出了獨到的結論。在模擬中,作者按照中心地覓食模型的假設前提,將通勤、野外處理、運輸等消耗考慮在內,根據高檔資源在食譜中所佔比重的變化計算對應的中心地的能量產出率。

按照模擬結果,若大中型動物在食譜中所佔比重達到 55%,則相應要求與羊同等檔次的動物資源數量達到 3000 頭,但是按照環境載能估計,晚更新世早段的該地區最多能提供的該檔次資源數量上限僅 900 頭,因此,狩獵為主的營生方式在
Carson 沙漠是不現實的。為了資源獲得最大化,中心地應該位於相對利於女性採集的地區,而男性則需要在更廣闊的周邊區域進行後勤式的狩獵活動,當時人類的食物來源方式並非以狩獵為主.

當覓食者發現高檔次資源時,理所當然地會儘力獲取此資源,但是資源的密集度在不同條件下是不同的,在食譜中出現的幾率也受環境等因素的很大影響。北美的駝鹿捕食者追蹤駝鹿的蹄印搜尋獵物,冬季的大雪天氣導致駝鹿降低自身流動性,同時蹄印易於被降雪覆蓋,增加了搜尋的難度,駝鹿在食譜中的比重會相應下降甚至消失.

總結。在舊石器早期。人類的確主要依靠狩獵作為食物。但是,其比例也僅僅維持在能量供應的50-60%。能量供應無法達到百分之百。雖然並非人類不能消化,而是因為獵物有限。

在新時期後期,人類散布到更廣闊的地區,尤其是溫帶寒帶和某些不利於生存的地區,食物里的肉食量就大大降低。

我們應該記住的是,萬事有利必有弊。完全肉食的所謂舊石器飲食,雖然有一些益處,但是也一定有壞處。否則肉食動物為何沒有成為如人類一般的智慧物種呢?無論是猴子還是大猩猩黑猩猩。肉食都不是主食。況且看歐美,肉食的攝入的確很多,但是結果也顯而易見。不須贅述。

當然,在此我不應該說純肉食有害。但是我希望大家記住一句話,有利必有弊。

參考文獻:

1、
儀明潔, 高星, Robert
BETTINGER. 狩獵採集覓食模式及其在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中的應用[J]. 人類學學報, 2013, 32(2).

2、賀存定, 冷靜. 石器分類和命名芻議[J]. 長江文明, 2012(1).

註:本文內容基本複製自文獻。


我來佐證下 @易楚

之前進入生酮狀態後:
睡眠質量變得很好。每天早晨醒來腦袋就是非常清醒的,而之前會迷糊會發暈會一直想賴床。
記憶力增強還沒感覺,但閱讀理解力大幅提高。注意力也提升
臉上和背上之前會長脂肪粒,也消失了。
身體沒有不適感,運動照做。
脂肪、肉類狂吃,然而並沒有發胖。並且一天就算只吃一頓飯,一整天里也沒有飢餓感,不會像以前一樣餓得頭暈眼花。

然後因為家庭因素被迫中斷生酮狀態,睡眠質量馬上降低,早晨起床後又開始習慣性賴床。閱讀的時候會走神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整個大腦性能感覺就降低了一個層次。

打算過幾天去做一個全身體檢,然後恢復生酮飲食。半年後再做一個全身體檢看看長期影響。


好吧,大概總結一下:
最明顯的是:大便不臭,再不上火了,免疫力大幅增強,偶爾感冒一兩天就好。
睡眠質量變得很好;精神變好,記憶力增強,找回了十幾歲時的學習狀態。自學的德語,可以用來讀哲學原著了;自學的生物學,也快要學完了。
皮膚變好,全身包括臉部,越來越光滑……以前長痘子時,在太陽穴上留下的許多坑,也神奇般地幾乎看不見了。
因為這種飲食,很少外出吃東西。偶爾外出幾次,收到許多這樣的評價:
「仙風道骨」「超級精神」「光彩照人」「很仙」「自帶原始飲食光環」……
在這些評價下,幾乎每次聚會都會有幾個人來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附張近照(基本不運動,除了有時會在早起後做5分鐘的自重練習):

另外,關於精神方面的影響(這是我堅持的最大動力),詳細請移步:
精神飛翔——什麼是生命質量? - 原始飲食 - 知乎專欄


謝邀。
原始飲食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

這個開始讓你開始注重食物的質量。
你會有意識地去避免加工食品,你會開始考究食物中的添加成分。
你不再酗酒,不再抽煙,也不再把『有毒』的麩質往肚子里塞。

不過,保持原始飲食並不容易,堅持是需要意志力的。
而意志力是可以鍛煉的。
意志力鍛煉的最好方式就是 堅持→獎勵,而原始飲食做到了這一點。

在避免了容易造成腸道通透性增加、容易造成激素紊亂的食物後,你會發現:

  • 消化變好了
  • 皮膚改善了
  • 自身免疫病緩解甚至痊癒了
  • 睡眠更好了
  • 精神變好了
  • 血脂異常緩解甚至消失了

……

這種獎勵不像糖果那樣快速地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水平降落後,剩下的只是更多的吃糖的渴望。吃完糖後,看看鏡子里臃腫的自己,生出的愧疚定然讓人更加挫敗。

這種獎勵,是身體上質的改變,它會讓你覺得生活比你想像的還要美好。你會不願放棄你所得到的這一切。你的意志力會增強,並會讓你在這條向上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我覺得,人類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向上走,而這種飲食方式,能給你一個向上的推力。我想,這是原始飲食能給人帶來的最大影響。

至於原始飲食的主張,或許是存在缺陷的。一方面: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基因和腸道菌群,相同的食物在不同人體中的代謝可能千差萬別。在另一方面:營養學在進步,它的整個知識體系都在發生不斷的重組和變化,明日的研究很可能會推翻現有的理論。所以,原始飲食只是一份模板,而並非教條。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真正需求,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但不管怎樣,選擇這種飲食方式,就可以說明:你願意,並且你正在向上走——正在變成更好的自己。


請問具體的飲食內容啊?飽和性動物脂肪是指動物內臟?


樓主請惜命...人怎麼能戒斷碳水呢??這不是和大腦過不去嗎??碳水化物是最高效最直接的供能物質.不讓大腦吃碳水.讓大腦等.等蛋白質或是脂肪釋放能量.總有一天大腦會瘋.然後一天吃很多白面精糧瘋狂補充.

吃肉健康嗎?人類怎麼對待肉禽的.最終肉禽也會報復到人類身上.現代養殖工業生產的肉對人身體有的是膽固醇.甚至是癌變.

走gi低的fiber高的碳水攝入.

吃plant-based fat and protein.

祝題主活到120(我老公就是目標活動120.vegan)


推薦閱讀:

吃糖的危害比吸煙還大嗎?
哪些水果糖分最高,哪些水果含糖最少?
紅豆薏米水真去水腫么,怎麼煮營養損失比較小?
吃外賣的 蔬菜水果沙拉, 經常能吃出濃重的農藥味或殺毒水的味道, 什麼原因 ,有與我一樣的嗎?
健身應不應該多吃燕麥?

TAG:健康 | 食品 | 飲食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