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電影《龍蝦》(The Lobster)?

《龍蝦》是由歐格斯·蘭斯莫斯導演,蕾切爾·薇姿、蕾雅·賽杜、柯林法瑞爾主演一部喜劇愛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段特殊的愛情故事。2015年10月30日(土耳其)上映。
豆瓣鏈接:龍蝦 (豆瓣)
在反烏托邦的不久的未來,根據城鎮的規定,單身的人必須要被逮捕並移送到酒店內。在那裡,他們必須要在45天之內找到一個匹配的伴侶。如果失敗了,那麼他們將被轉化為他們選擇想要轉化成的動物,並被釋放到森林中。一個絕望的男人從酒店逃去了森林,來到了孤獨者居住的地方,在那裡,他戀愛了,但卻又違反了孤獨者的規則.....


不是在虐單身狗,而是在譴責愛情。看過老友記的人或許還記得,菲比在第二季第十四集中也提到過龍蝦

拋開男主自己表面上的解釋,就讓我們姑且認為男主是一個對於愛情有著深深渴望的人。

所以我想談談,在這部dystopian的電影中,愛情是什麼。

電影開頭的部分,男主的妻子告知他們的partnership結束時,男主沉默許久以後,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Does he wear glasses or contact lenses?」(他戴框架眼鏡還是隱形?)

這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直到後來才漸漸明晰。

在這個社會中,愛情是一種配對體制。愛情的標誌就是兩個人擁有所謂的「相同點」。只有具有相同特徵的人才可以成為partner,合法的在城市中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被貼上了固定的標籤,也就是電影里所說的defining characteristic。一定時間內沒能成功配對的單身將會被殘忍的變成動物。

總之,單身有罪。

剛剛進入賓館時,經理讓新來的單身們介紹自己時,我們知道了瘸腿男父母的故事。

瘸腿男的父親和母親之所以分手,是因為瘸腿男的父親遇見了數學比瘸腿男母親更好的人,而這一切在瘸腿男的敘述中顯得有些理所應當。

在這個世界中,愛情的邏輯在於匹配,在匹配這個大前提之外的一切都是判經離道的。

而那群判經離道的人,就是堅持單身的孤游者。在這個世界中,面對愛情,只存在絕對的選項。就像電影開頭男主登記性取向時一樣。

在這個體質下,出現了不同的態度。有人不願將就,寧願變成動物;有人為了更好的生存,偽造自己的特點;有人苦苦等待,代價就是必須不斷捕獵孤游者,消滅「罪人」;有人還有人乾脆逃離了體質,進入另一個極端,變成了孤游者。

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男主嘗試了全部,最終選擇投奔了孤游者。既然在禁錮的世界裡無法好好生存,那不如就徹徹底底的無法無天。但是這並不代表自由。

男主投奔孤游者後,narrator也就是女主和男主第一次見面時,女主的陳述里有這樣一句話:「The next day in the city, he found out that I were short sighted too.」

從此,我們恍然明白,男主的特點是近視。這成為了男女主角相愛大前提。

諷刺的是,男主在對「愛情」絕望後,在一個最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一個match的人。更諷刺的是,在觀眾看來,他們不僅僅是共同點match,而是真正相愛了。

在孤游者偷襲賓館的橋段里,我們看到了戀人關係中的謊言,自私和虛偽。看到了這種社會體制下脆弱的關係和醜惡的人性。

然而男女主之間就真的情比金堅么?

女主變瞎後,質問為什麼瞎的是我而不是他。
就像賓館經理的partner極力證明自己更有能力單獨生存。

他們的愛情從開始就同樣受錮於體質。

而男主真的會把刀捅進雙眼么?

我覺得不會。

因為這樣才是對現實世界最完美的嘲弄。


先說結局:
女主角被整瞎眼後跟隨男主角龍蝦先生逃到城裡一家餐廳,為了他們的「愛情」。龍蝦先生準備自毀雙眼。女主角則坐在餐廳座位上焦急的等待。
要麼龍蝦先生獻血淋淋回來,要麼女主角等來的只有警察把她帶去變成一隻動物。
在此我更願意相信龍蝦先生沒有回來。
他太愛自己。
龍蝦,藍色血液(貴族氣息),長壽(不想死),直到死都有生育能力(慾望)。當然,用在餐桌上,還很貴。從龍蝦先生選擇自己動物的時候就已經說明這並不是他荒誕的想法,而是一個有點神經兮兮的中產階級對自己烏托邦式的理想要求。
不過,最好還是不要成為動物。
於是他拆破頭腦想在四十四天內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犧牲了自己的哥哥,出賣了自己的朋友,兩次。各種謊言,各種背叛。
所以最後怎麼會為女主角而自瞎雙眼!

影片結構
可惜了這個創意的外衣。
本可以發酵為《發條橙》的後起之秀。但和龍蝦先生一樣,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太愛自己。不想向故事主線妥協,而是故事服務于思想,思想服務於形式。以至於影片在龍蝦先生逃離酒店後失控。應該要麼重點放在酒店,像《年輕氣盛》一樣。要麼你可以打亂所有場景,快些把故事背景全部交代出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龍蝦先生逃出酒店後,影片依然在解釋著故事的背景(直到影片最後,也沒完全讓人信服於這個反烏托邦的世界)。更嚴重的是,導演還不斷強化支線,而不是快些強化龍蝦先生的核心問題。而是把有限的電影時間放在單身首領的家庭,以及單身首領如何策劃夜襲酒店的細節上。從而花了很長時間支出酒店卧底和單身首領的故事線。對故事主線幫助甚微。
加上影片整體節奏極為緩慢(注意,很多好的劇情片節奏也很慢,但是主線緊湊,主角心理變化反差大,讓影片得到很好的平衡。)
這些通病加起來。讓一部本以為可以讓人捧為經典的作品,很可惜的被降為只是讓人近期眼前一亮的影片。


如今網上嘲笑單身狗已成為一種風氣,而這背後則是眾多單身的人內心的急躁不安與隱隱自卑。之所以會如此,根本原因還是在中國,大齡單身甚至成為了一種罪過(所謂大齡往往只是剛過25歲而已)。正因如此,這部由一個腦洞很大的希臘人導演,由非常高冷的英國團隊製作的真·虐狗大片,才會讓中國觀眾有如此之多的共鳴。


這是一部非常有《黑鏡》氣息的電影,單身有罪在這裡被推向了極致。所有單身的人被送到一個旅館。在這裡他們有45天和其他單身的人配對,時限一過未成功者必須被手術變成一種動物(動物種類可自選,這是也一個英國人的冷笑話點)。旅館為了促成配對也是煞費苦心,各種配對宴會,還有舞台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思想教育工作,來表達單身多麼糟糕,有另一半世界多麼美好。

這其中所有的人際交互,都是導演刻意為之的虛假和生硬。從主角登記入住旅館開始,他與旅館工作人員和其他旅客的所有交流,甚至是背景音樂,都帶著一股極端的笨拙、刻板和不自然。旅館所做的思想工作,舞台表演,觀眾反應,都如機器人一般。甚至兩人想要配對,依據的往往是生拉硬套的一個「共同點」,比如鼻子會流血,比如對人對事冷漠殘忍,為了配對成功就得裝作有這些共同點,否則無法通過驗收。當真愛也需要通過外力脅迫,就必然導致了根本無法有真愛。這樣的表現雖然誇張,但無疑是在諷刺現代社會人際社交的虛偽和無能,人與人之間愈發無法相處。

當45天大限將至,如果找不到對象又不想變成動物,通常有兩個出路。一是逃往到樹林,二是去追殺樹林里的逃亡者來賺取額外天數。樹林里的抵抗組織,乍一看單身有理,充滿了自由色彩。尤其是樹林里的秘密派對,每個人戴著耳機聽各自的音樂,在一片寂靜中各自起舞,而周圍是各種變成駱駝、豬、驢或更加詭異的動物的單身狗們踱來踱去,還真有點奇妙的意境。

孰料森林裡竟是另一個極端,必須單身,戀愛者死。當然,就如逼著配對出不了真愛一樣,禁慾也防不了真情。感情就是這麼奇妙,越是催生就越出不來,愈是禁錮就愈加激動人心。無怪乎有那麼多偷情的人,其實也不乏一點點刺激的享受吧。

看到這裡,我們也許會覺得導演要表達的是對自由推崇和壓迫的鄙夷。然而,這雙重禁錮之下催生的真情,當主角需要面對剜去雙目時,它卻也未必經受得起所謂的考驗。剜去雙目誠然又是一個誇張的挑戰,但無疑還是給所謂真愛無敵潑了一盆冷水。導演似乎完全不信任愛情,應該被很深的傷過吧。現實中也有很多人自作聰明地去做這種考驗,無論是你媽落水還是找人勾引你,結果都是自討沒趣。她(他)們不明白,感情不是用來考驗的,而是歷久彌堅的。


但這部腦洞很大電影,帶給我們很簡單的道理卻值得受用:感情不是非黑即白,唯有自由才是它的健康土壤;真情誠可貴,但也不要整天想著考驗它,你若對它抱以戒心和惡意,它也只會還以最醜惡的面目給你。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龍蝦》不是一部單身者應該看的電影,而是所有人,尤其是「戀愛關係中」的人更應該看的電影。
故事的背景設置很荒唐,很不真實;但是這只是其表現形式,真正要表達的問題都是無比的真實,與你我他和整個社會都息息相關。

整部片子使用陰鬱的色調,詭異的節奏,沒有明顯情感有點沙啞的女生旁白,將片子營造出一個很有代入感的氛圍。

這部片我會給9/10分,如果不是下半段節奏有點慢,但是結尾簡直滿分,所以給8.7/10吧!

-------以下內容會嚴重劇透-----------------------------------------------------------------------------
酒店部分
酒店是單身者(剛成年或伴侶離世後的人)要到這裡來完成他們的任務:在45天之內找到另一半,否則就要被變成動物,永遠不能當人。這個酒店會有它的規矩:
- 登記是要確認準確你的上一次戀愛期限(準確到日)
- 性取向要選其一:同性戀或異性戀;沒有雙性戀,因為這樣會出亂子
- 鞋號沒有半碼
- 個人物品只能保留內褲,一切都要用酒店提供,包括舞會大家都穿著統一的衣服
- 新人的手會被鎖住
- 每天鬧鐘會提醒你還有幾天到期
- 住客是被禁止自慰,否則會遭受體罰
- 工作人員會檢查你的性能力,但不能真的給你解決,這是一個煎熬的過程(因為你也不能自己解決)
- 給訪客演一些很誇張的單身警示表演
- 這個社會的戀愛觀念是兩個人必須有共同點
- 找到另一半後會有下一關:遊艇關,讓夫妻進行磨合(這一段總覺得像某節目的愛琴海之旅)
- 如果夫妻之間有問題,管理者會賜予他們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可以解決夫妻雙方的問題)
- 如果到期仍然沒有找到另一半,就會被拖到變形室,變成你之前定了的動物。當男主被問想變成什麼動物的時候,他說龍蝦,管理者說這很奇怪,因為大家都選擇變成狗(國外沒有單身汪說法吧,這應該是吐槽,人人都愛狗這種動物的普遍愛好)
- 住客要參與捕獵孤游者活動(孤游者會在下一部分詳說,簡單的說就是單身主義者)

這個酒店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有人規定了一些準則,大家都在遵循這些世俗認為正確的荒唐準則。

看看幾個有意思的住客:
1. 瘸腿男鼻血女:他是死活不肯變成動物,非常害怕世俗眼光的人。他留意過一個新住客,可是那個女生只是腿受傷,過幾天就好,並沒有瘸,他很失望。後來,他目光鎖定了兩個年輕女生其中一個,這女生的特色就是不自覺流鼻血。瘸腿男為了成功配偶,不斷弄傷自己鼻子,他找到了共同點。這個人物屬於那種會因為世俗的標準而改變自己來接受一段自欺欺人認為般配感情的人。鼻血女是一個純情的女生,她沒有察覺出瘸腿男的鼻血是假的,她很開心的找到了另一半,沒有任何思索,有多少人是因為另一半各種好,自己就完全沉浸在這段關係中?
2. 鼻血女的閨蜜:這女生在最後一天,當男主主動搭訕的時候,她也沒有更進一步的打算,她坦然接受變成動物的安排。在最後一天,酒店經理讓鼻血女給她講一段話,鼻血女說了很多你是唯一的朋友之類的話,但是是跟著紙上的文字一句句讀出來。她很生氣地給了一巴掌後,要求給她一個人安靜地享受一部電影的要求。因為鼻血女的對她的感情是需要白紙黑字來讀出來,鼻血女也盲目地愛著瘸腿男,所以她感到憤怒。她是那種堅信自己原則的女生,相信自己的選擇而不後悔,討厭虛偽不真實的人和感情。
3. 大舌頭男:他是一個普通的男人,耐不住就自慰,最終受到懲罰。他竟然希望『朋友』一起變成同一種動物後愉快地在一起生活也不錯。他是那種沒有主見,社會中算是比較平庸甚至盧瑟的代表。
4. 冷漠女:反社會型人格代表,她對任何感情都沒有任何表達,甚至因為男主也假裝冷漠然後覺得那是共同點所以結合。後來又發現男主是有感情的,她是那麼的遵循社會準則,要揭發男主。
5. 男主:男主也是一個平庸的中年男人,他有過一次同性經歷,也有一段十幾年的婚姻,他有點迷茫,猶豫了一陣終於選擇了異性戀選項。他跟大舌頭男不一樣之處在於他會更多地觀察別人和思考,他不太願隨波逐流,他知道假裝有感情比假裝沒感情更難。他也許就代表著你我?

森林部分
這裡是孤游者的主要活動領域,單身汪的世界,它是介於酒店和城市之間。

這個酒店-森林-城市的設定,酒店和城市是那些有明顯世俗價值觀的社會,酒店是當代社會(城市)用來宣揚傳播其普遍價值觀的機構或工具,森林是那個在地下或其他邊緣區域默默在反對這些價值觀的群體或另外一種社會形式。

他們要逃離酒店住客的獵殺活動。他們隱居於森林中,各忙各的事情,但又群居,卻始終保持獨立。

- 孤游者們就是那一群獨身主義者,他們不允許調情戀愛(也會體罰),但是可以自行解決,這個沒人管。
- 他們喜歡音樂和跳舞,但是只聽電子音樂,這樣可以一個人跳舞。這是多能自我享受的人群?
- 他們也會進城市採購,但是那時候就需要裝扮成雙成對,因為在市區里一個人行走會被人懷疑,單數群體也會被人懷疑,警察有權查可疑人物的結婚證。這就像一些單身主義者為了在親友面前能夠減少麻煩,就索性一起假裝起來。當回到森林的時候,又恢復單身狀態。
- 他們仇恨酒店的人,策划了一場襲擊。最有趣的是酒店經理夫婦被控制那一幕,當說出1-15的戀愛打分的結果的時候,當他們討論該保誰的時候,當他們要求男人開槍殺掉女人的時候,那一幕,充分體現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悲傷。

來看看一些有趣人物
1. 金髮領隊:這是一個獨身主義女性,她非常嚴格她的群眾也要遵守,對犯錯的追隨者會用盡所有殘忍的懲罰方法讓他們記住。她代表著社會的極端單身主義者。
2. 女主:她是一個保持單身來尋找一個跟自己有共鳴的獨立女性,當她發現男主跟她的共同點是近視的那一刻,她就開始主動接近,男主也對她產生興趣,兩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一起創建了一套手語交流。她代表著那些相信愛情並且有明確愛情觀的獨立女性,她們會冷靜保持單身來等待真正的愛情,另缺勿濫。

結尾感悟
本片結尾很棒,個人覺得森林部分有點拖沓,雖然佔據了很長的時長,但真正有意義的內容不是特別多。轉折點開始與女主因為戀情被發現後被弄瞎。男女主雖然有感情,但是原本的近視共同點現在沒有了,他們要從別的地方找到共同點來維持現在這段感情,所以男主決定把自己也弄瞎!可是,結尾呢?

可能他不想裝有感情了,願意變成龍蝦
可能他繼續上路,尋找另一個有共同點同時又能心動的伴侶
也有有可能是他真的把自己弄瞎了,需要更多時間回到女主正在坐的餐桌

願意相信哪一個?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吧,畢竟男主的世界觀不是二元的,所以有無限可能

這部片真的很深刻地諷刺了社會整體價值觀某些缺陷,以及社會中各類人的人性優缺點。雖然批判了有伴侶的整體價值觀,但是也沒有完全宣揚獨身主義。也許它更想傳達的信息是,希望觀眾都能成為一個會觀察會思考反思身邊的人和事的人吧,很多事情的對錯必須靠自己來判斷!


當單身罪不可赦

文/楊時暘(豆瓣id:frozenmoon)

像所有反烏托邦作品一樣,這部《龍蝦》註定是一則寓言。某種程度上說,它特別適合中國觀眾,因為在這個國度里,單身幾乎已經被「定罪」,被歧視,被打入另冊。在這裡,單身似乎是一種殘缺。《狗牙》的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把這種「單身罪責」的景觀推向了極致。

所有單身的人都被集中在一座酒店內,限時找到配偶,如果失敗,他們將變成一種動物,在森林中被這些單身者獵捕,生死由命。單身者每獵捕一頭「動物」就能延續自己作為「人」的時限一天,如果屢不得手,他們也終將被送入森林。

像所有反烏托邦的典型設定一樣,在一群順從者之外,註定還有一群反叛者,他們拒絕在戴罪之身和成為動物之間做出抉擇,他們在森林裡訓練自己,抵抗外部,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態度。這樣一來,有趣的對比就產生了,理論上講,那群反叛者應該是「自由」的象徵,他們反抗一種強加的生活方式上的暴力,但其實,他們並不是自由的。這個群體中不允許有性和愛的關係存在。對於相愛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懲處措施。那懲罰後血淋淋的嘴唇,其實和酒店中把人變成動物驅趕進森林,沒有兩樣。這是另一種殘酷。他們看似與敵人鬥爭,但本質上已經成為了和敵人一樣的人。

科林·法瑞爾曾在神劇《真探》第二季中扮演了一個隨時都處在崩潰邊緣的警察。這一次,作為男主角,境遇更加悲慘,這個挺著啤酒肚,戴著近視鏡的中年男人,成為了單身罪人中的一員,但他最終逃離了那座酒店,去往反叛者的陣營,但又因為與一位反叛者相愛,而再次逃亡。相愛的本質是一種自由的選擇,當任何強力所附加,都是對於自由的破壞,強迫人們配對如此,強迫人們不能相愛同樣如此。

《龍蝦》向人們展示了兩種被禁錮的可能,「森林」和「酒店」兩個殘酷的意象告訴人們,只要有強迫,無論打著愛意還是自由的旗號,最終都會變成對人性的囚禁。在那座必須配對的監獄般的酒店裡,人們表演著各種乖張與謊言。而諷刺的是,在那個世界裡,說謊是違法的,人們不能假裝般配地結合以逃過劫難,還必須證明兩人真的登對,但問題在於,在外力脅迫下,怎麼可能有真正的情感?當反叛者沖入酒店經理的房間,強迫夫妻兩人抉擇誰生誰死的時候,經理的丈夫向她扣動了扳機,而他們每天都在宣講夫妻恩愛的真意。那把槍沒有子彈,但空槍的脆響卻洞穿了彼此之間的一個巨大的謊言。而在另外的,那個反對者的陣營里,謊言也仍然同樣流行。相愛的男女必須發明一套秘密手語,在眾人的耳目下,悄悄傳遞愛意,那種壓抑與酒店裡其實毫無差池。乃至於最終,那場秘密的愛情敗露之後,反叛者的頭目不惜弄瞎了女人的眼睛。

當彼此相愛與享受孤獨都不能名正言順地進行,自由的根基就已經被挖斷了。

近年來,反烏托邦題材確實很熱,但是大多都將這個黑暗的題材童稚化了,基本上演變成藉由反烏托邦的殼子講述青春愛情故事,無論《飢餓遊戲》還是《分歧者》都是如此。而這部電影與那些商業化的主流大片顯然有著不同的野心,它向標準的反烏托邦題材回溯。

希臘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對於權力對人的傷害這樣的題材,一直情有獨鍾,用寓言講述這一切是他迷戀的闡述方式。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或者,換個說法,導演就是想用這樣明確的方式,不折衷的方式講述這一切。《龍蝦》有著標識性的、頗具壓迫感的配樂,和機械的、講述歷史故事式的念白,這一切都讓它變得更接近一部純粹的寓言而非一部電影。也正因為如此,它顯得有些沉悶。

但影片的最後有一個漂亮的開放結局,男女主角逃離了酒店也逃離了森林,回到城市,他們坐在咖啡館裡,男人決定扎瞎自己,以便變得和女人再度「般配」。他們明明相愛,但卻仍然固執地認為需要尋找一個能說服自己的共同點,來印證這種相愛的合法性。他們看似逃離了奴役,但實則仍然禁錮著自己。但是,直到最後,我們也不知道,在洗手間里躊躇的男人,是否真的對自己下了手。女人無所適從地坐在咖啡館裡,窗外陽光燦爛。人們必須成雙成對地走過,但恩愛的面具之後一定都是一顆顆冷若冰霜的心臟。


男主最後不斷的說服自己那段我太熟悉了,一遍遍地強化,讓自己相信眼前即是最好,所有的選擇都是必然。但是,凡有壓抑,必會以十倍百倍更猛烈地反彈。


(以下可能含劇透)

1. 希臘導演

導演Yorgos Lanthimos來自希臘。曾拍過希臘語電影《狗牙》(Dogtooth, 2009)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狗牙》和《龍蝦》一樣黑色荒誕,也有一個虛構的反烏托邦背景設定。

本片的編劇仍是老搭檔Efthymis Filippou,與導演合作了前兩部《Dogtooth》《Alps》;導演的妻子Ariane Labed,也就是本片中的女傭,還出演了《Alps》。

Lanthimos和另一位來自希臘的女導演Athina Rachel Tsangari被歸類為「希臘新怪浪潮」(New Weird Greek Wave)一代。這兩位導演的電影都很另類。Tsangari表示整個希臘就是像一個大家庭那樣運作的,年青一代受不了這種機制,想要反抗,所以他們會在電影中闡述這樣的情緒、表達與家庭相關的主題。

不過Lanthimos覺得並沒有太多共同之處,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劇組窮,缺經費,所以都是低成本小製作,這也是受希臘崩潰的經濟環境影響。他表示在希臘根本沒有成熟的電影工業,沒有專業學校,他通過拍商業廣告學到相關技能;沒有真正的製片人,他和Tsangari只能互為製片,有時甚至互相客串。他之前的幾部電影都是這樣靠朋友幫忙拍出來的,《Dogtooth》就是Tsangari負責製作的,他也沒辦法給朋友支付報酬。在《Dogtooth》成功後,他搬到倫敦,終於有機會執導更大的製作。

本片是在愛爾蘭拍攝的,The Hotel取景Parknasilla Hotel和Eccles Hotel,The City取景首都都柏林,男主科林法瑞爾也是愛爾蘭人;在英國剪輯;在荷蘭做聲畫;在法國做視效;而且片中也請來了國際影星。除了之前拍過的一部短片Necktie,本片是導演的第一部英語長片。

不過,本片拍攝時盡量使用自然光(除了夜間),演員也都盡量不上妝。可能因為以前劇組窮,而且導演更專註於劇情和人物塑造,場景也不是太誇張。

2. 主題

導演表示本片並非直接抨擊現實中那些令人心煩的社會現象,比如單身者承擔的來自周遭的壓力(就像片中The Hotel)、成為couple承擔的來自FFF團的質疑(片中The Woods)、找伴侶時用「相同點」來確定對象等等。他希望製造一個極端環境,讓人們能夠透過荒誕,重新思考早已習慣的日常:荒謬的社會規則是如何慢慢形成的?我們應該直接推翻現有規則嗎?真愛存在嗎?如何找到真愛、確定真愛?我們究竟是怎樣對待「孤獨」這個重要的話題的?

電影旨在發問,而非提供解答或評價。所以導演的態度並不是明確的,就像本片開放式的結尾一樣......

3. 原創

導演非常重視原創性,雖然他認為不可能完全原創,總會受到其他電影的影響。不少人反映本片設定有點像《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 1966),講的是一個禁止讀書的未來。但導演表示未參考,倒是在倫敦時看的英國Channel 4的紀錄片《The Hotel》和一些真人秀節目給了他啟發。

4. 科林法瑞爾

片中唯一一個有名字的角色——男主David扮演者科林法瑞爾(Colin Farrell),現在似乎喜歡上手有些扭曲的角色,無論是在《惡老闆》(Horrible Bosses)出演的「地中海」老闆,還是在《真探》(True Detective)第二季,都與他年輕時的熒幕形象大為不同。

5. 音樂

片中,「只聽電子樂」的Loners在晚上戴耳機默默起舞的樂曲是Nick Cave的《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

由Loner Leader(蕾雅·賽杜飾)的父母演奏、男女主聽了忍不住kiss的曲子是經典的《愛的羅曼史》,是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耶佩斯為《禁忌的遊戲》(Jeux interdits, 1952)製作的主題曲。

Source
IMDB: The Lobster
http://theGuardian.com Interview
http://Cineuropa.org Interview
http://ft.com Interview

The Lobster小事集(5件) (龍蝦 影評)


特別洗腦!!!搞得你彷彿也自然地被拖進那個荒誕的世界觀里,好像這些規則都是理所當然的。
倒沒太細想這片子用意到底是什麼,但覺得反正不是嘲諷單身狗。


前段時間,朋友圈特別流行這樣一種遊戲,類似於「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是否了解我」,「幾道題測試出誰是你的真愛」——通過選擇十道提前設計好的問題,自己填答案,然後發到朋友圈。根據朋友圈轉發和回應的人數來看,大家都是寂寞且急於希望找到soul mate的,並且某種程度上寄希望於這樣的方式:看,我們都喜歡甜豆花耶,你也覺得《小時代》是部爛片么?你也喜歡喝茶來提神么?

我們這個歲數(二十有一或二或三,大部分沒有結婚壓力)的人看來,單身並不可恥,甚至一些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家長會認為26歲結婚都尚早。如何評價這部電影,從我的角度來說,不會從單身有多可怕,單身有罪這個角度去看,而更像是一種檢討和對愛情的思考:是隨波逐流,迎合這個社會,盲目地結婚,還是逃避,成為不婚主義者,或者秉承自己的原則,不妥協,不畏懼,不屈從,哪怕變成動物。

或者,從更深的角度來說,我從電影中體會到了一絲迷茫和危機感,我是不是也陷入了某種奇怪的境地,就像電影中的人們,一定要找到兩人的相同點才能成為夫妻(電影將這種執念藝術誇大了,更加荒誕了),這種外在或內在的默契讓人有一種命中注定的錯覺,給人一種幻想和憧憬,而事實的確如此,小紅和小明都喜歡學習,兩人天天交流學習心得,日久生情,韓梅梅和李雷因為學英文,學著學著就愛上了對方,隔壁老王和他妻子在滑雪場認識,你和你的初戀可能就在下一個拐角的書店偶遇,你們恰巧就喜歡春上春樹的小說,或者喜歡同一類型的歌曲,或者同一類型的電影,或者相同的愛好,或者用同一款電腦或手機。

這種言情偶像劇般的情節似乎很是浪漫和美好,似乎這就是愛情了,似乎所有的愛情都是天註定,一見鍾情,似乎你遇上這麼個人然後就fall in love and happy forever了,然而看完電影之後我反而有些不確定:我們是不是把相同點當作了愛情的必要內容,我們尋找愛情的方式是不是過於簡單和流於表面了,當我們興奮地聊完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同點後,是不是有些尷尬和無所適從?是不是覺得好像這不是我要的愛情?你愛TA什麼?為什麼會愛上這麼個人?是因為你們都喜歡同一類音樂或電影?是因為你們都喜歡游泳,或者登山?是因為你們都喜歡吃麻辣小龍蝦?還是因為你們都愛好旅遊和攝影?

恐怕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是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的吧?我愛你,並不是因為我們有相同的愛好,而是因為你就是你,我愛的是你,不需要偽裝成另一個人的,不需要為了流鼻血以頭撞牆,不需要強裝自己很冷漠,我要的就是最本質最純粹的你,就算你喜歡聽搖滾,而我喜歡古典,就算你喜歡天天穿運動鞋,而我的鞋櫃里全是皮鞋和高跟,就算你喜歡在大排檔里大口吃肉,而我喜歡在小資情調的星級餐廳里喝咖啡,這些外在的不同在兩個真正相愛的人面前基本上不值一提吧,而那些所謂的默契和相同點在相愛的人面前是多麼的無力和滑稽啊。

最後一幕導演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倘若歷經千迴百轉,經歷了痛苦和傷心,你終於遇上了你的愛人,經過了甜蜜的戀愛初期,你們互相憧憬著未來,互相扶持一起走過一些時光,互相在寒冷的樹林中取暖,但是或許是現實原因,或許是你們之間有了間隙,有了爭吵,現在你必須做出選擇,做出犧牲,導演問我們,為了愛情,你願意戳瞎自己的雙眼么?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的選擇是:你願意為了和你的愛人在一起放棄另一個城市優渥的生活么?你願意為了嫁給一個窮小子和自己的家庭決裂么?你願意為了照顧家庭放棄自己的工作么?你願意么?

戳瞎雙眼的比喻或許太殘忍,以至於很多觀眾都希望男主放棄愛情,這樣導演的目的可能就達到了,以此也可以窺探到導演對愛情的真正的態度了。


單身久了,真的會變成狗


人類做過很多夢,出發點都是好的。

比如幻想一個「人人都有伴侶,家家幸福美滿」的和諧社會。

想來就十分誘人。

在電影《龍蝦》中,為了實現這個宏大的夢想,人類開啟了一個「拯救單身狗」的計劃。

為此,他們創辦了一家酒店,專門用於收容單身者。無論是分手、喪偶,還是剩男、剩女,一律登記在冊,並被遣送到酒店。

在這裡,他們將擁有45天的時間來尋找伴侶。配對成功者,可以和戀人一起重返人類社會;而配對失敗者就很悲慘了,他將被變成一隻動物,放逐叢林。

要麼成雙成對的為人,要麼永遠做一隻單身狗。」是這個世界的規則。

於是,我們看到城市的街道上、燈下的房間里,總是兩個人出雙入對,從來沒有人落單。

因為孤獨的人,都被當作這個世界的恥辱,囚禁在了酒店。

那麼囚禁他們的,是怎樣一座酒店呢?

其實叫酒店並不準確,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個「批量生產情侶」的工廠。

它在傳送帶的這頭,放入一個個單身者,再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工序,最終輸出一對對情侶,交還給社會。

而失敗者則被當做殘次品一樣丟棄。

這座工廠沒日沒夜地運轉著,表面溫情脈脈,實則機械冰冷。

為了實現高效的生產,酒店建立了標準化的流程,而標準化的本質就是「消滅個性」,使得所有人「外表一個樣,心懷一個夢」。

影片通過大量細節來為我們展現了這座酒店的運作方式,儼然就是一堂生動的洗腦課。

首先,簡化標準,將管理的複雜度降到最低。

比如:酒店只提供整碼的鞋子,不提供半碼;入住登記時,只有異性戀和同性戀的選項,沒有雙性戀;所有人統一著裝,男人是古板的黑色西服,女人是碎花的弔帶裙……

一切都是清清楚楚,不允許有任何灰色地帶的存在。

然後,制定紀律,規範所有人的生活。

酒店規定大家要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情。起床、吃飯、聊天、跳舞、睡覺……日復一日,一成不變。

如此簡單的重複,是最能消磨心性的。當你的身體和所有人一樣機械地做著相同的動作,你的心就已經做好了聽話的準備。

其次,統一思想,灌輸唯一正確的觀念。

說到對人思想的影響,娛樂往往是最有效的。於是,酒店每天會安排大家看一場舞台劇,來呈現「單身的不好以及兩個人的好」。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女人獨自走在街上,會被陌生的男子騷擾,而當她和男伴在一起時,猥瑣男也只得訕訕地離開;還有,一個男人在獨自用餐時,可能會被食物噎死,若有女伴相陪,則不會有這樣的危險……

如此荒誕滑稽的劇目,被一天天的重演。就如同「只生一個好」 的口號一樣,只要說上千遍,也就成了真理。

再次,樹立敵人,增強單身群體的凝聚力。

酒店定期會組織所有人帶著獵槍進入叢林,去獵殺「孤游者」。所謂孤游者,就是那些堅定的「單身主義者」。

而每獵殺一個孤游者,殺人者就可增加一天尋找配偶的時間。

這個邏輯很像「打土豪,分田地」,既打擊了敵人,實現了「正義」,又撈到了油水。

最後,教授方法,提供實現目標的捷徑。

單身者的目標是要在45天的時間內找到伴侶,過上幸福的二人生活。

那麼如何尋找伴侶呢?

配對的原則很簡單,即:男女之間只需擁有一個共同的生理特點。比如:一條瘸腿,一頭秀髮,先天的疾病,歌唱的天賦……

不管什麼,只要共同擁有,便是「天生一對」的象徵。

如此種種,酒店「從外到內」地改造著每個單身者,使他們心無旁騖,只求找到伴侶。

可這裡面還有愛情的存在嗎?

不過是一群孤單的人,在努力地想盡各種辦法,好讓自己不被人類社會拋棄。

於是我們看到:瘸腿的男孩約翰為了和流鼻血的女孩完成配對,每天使勁用鼻子撞牆;我們看到胖女孩為了早日找到伴侶,每天低三下四地和不同的男人搭訕;我們看到男主大衛為了和冷血女在一起,即使對方殺了自己的哥哥,也要強忍住淚水……

這是何等殘酷的「愛情童話」,又是何等荒謬的「天生一對」。

影片最震撼的一幕,發生在孤游者首領與酒店夫妻管家之間的對峙。

只見孤游者首領綁架了女管家,並問男管家「你和她,誰更適合一個人生活?」

男管家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之後他舉起槍,射向自己的老婆。

空氣在扣動扳機發出的清脆響聲後,瞬間凝結,槍里並沒有子彈。

孤游者首領在一旁冷笑著,蔑視地看著眼前這對脆弱的情侶。

那空響的一槍,徹底拆穿了「愛情的虛偽」。

只留下苟活的男女官家,惶恐地注視著彼此。

影片的最後,男主大衛帶著自己的女伴逃回到外面的世界,女伴此時已遭人陷害,雙目失明,大衛面臨選擇,是否要刺穿自己的雙眼來滿足俗世對於「天生一對」的定義。

最終,影片在女孩的等待中結束了。大衛是否會回來,再無人知曉。

這確是個兩難的選擇,若刺傷雙眼,證明了愛情的堅定,卻也輸給了世俗的愛情標準,印證了洗腦的成功。

若不刺傷,安然歸來,勇敢地與女伴在一起。這似乎是種反抗,卻也讓人懷疑,這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

可我還是希望他做出了反抗,就像片名中的龍蝦,堅硬,頑強,喜新水活水,善逆流而上。

雖然我們夠嗆能改變潮水的方向,不過,還是要試一試。


——————————————————

原發表於公眾號:子戈說【ID:zigetalk】

歡迎關注交流!


看完《龍蝦》。總結就是,感情不足以把人長期綁定在一起,只有利益才可以。而關乎利益,合作夥伴,自然也是可以變化的。因此合伙人的價值觀和目標,當然要一致。婚姻,就是這樣的產物。

不造那些有伴侶的人一起看完龍蝦會怎樣。總之對於我這種悲觀主義來說,它就像是精確地用刀解剖感情尤其是婚姻關係的屍體。
對於大多數問題,我們並不試圖尋找答案。因為標準答案不一定是你的期待。而你的標準也不是別人的標準。
電影偽造了(或者說過度強化)兩套價值觀和規則。這兩套規則其實多少套用每個擇偶的人。孤獨癌和繁殖癌。
呃,就是屬於那種看完更絕望的電影。

其實每個告訴你「本故事純屬虛構」的事,內核才是真實的。真得殘忍,不可直視。就提前說,哎呀人家開玩笑的,千萬不要當真哪。

相比他們的規則,我要對這個現實的社會感激不盡。科科科。


對於這種反烏托邦的電影,我必須給101分!
曾經看過這部電影的介紹,一直都很想看,但是拖延症晚期一直拖到了現在,看完感覺真的是沒有辜負我心心念了這麼久,除了某些地方情節有點拖沓,但是瑕不掩瑜。
這部電影感覺如果深究還是可以挖掘很多東西的,看完後,第一感覺除了驚嘆,還有這是什麼鬼的疑問,分享一點覺得很有意思或者看不明白的地方吧~另外,這部電影的小口音聽起來很有意思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讓我覺得很困惑的地方,為什麼突然會莫名其妙衝出一個女的殺了一頭驢?為什麼那裡有兩頭驢她只殺一頭?這個片段到底有什麼用(主角顯然不是這個女的)?
無解

在男主搬進旅館以前,他必須要進行登記,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有意思的片段。
一個片段是男主在選擇性取向的時候猶豫了一陣子。因為他有過妻子,但是在大學時曾經有過一段同性經歷。單身比性取向更讓人難以接受。
另外一個片段是,當一個人單身的時候,他就只能使用高爾夫等單人設備,網球等雙人設備他是沒法使用的。我們需要有一個伴侶來證明我們是一個「人」。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困惑的地方是,金髮女在她的最後一天,她的好閨蜜鼻血女為她朗讀寫給她的詩,她卻給了她一巴掌。
後來在看到冷血女的那一部分我才有點明白,就像男主無法假裝冷血一樣,瘸腿男同樣無法假裝流鼻血,即使他可以採用各種方法,去撞牆,用番茄醬,但是還是沒辦法跟鼻血女一樣自然的流鼻血(= = 怎麼這麼彆扭)。影片是把人與人交往的一些看不見的東西物化了出來,告訴我們在一段關係中要保持真實,但是導演似乎又對這種共同點式的交往嗤之以鼻,套用一句名言,求同存異,互相包容么~
所以,鼻血女肯定是能夠看出瘸腿男的假裝的,但是為了活下去不變成動物,她選擇了忽視。而金髮女始終堅持自己,變成動物也不願將就,活脫脫的理想主義者,我喜歡。她對好友的這種做法十分不屑,更受不了她假惺惺的歌頌她們之間的友誼。
在後面Loner對酒店的進攻部分也可以看出,鼻血女和瘸腿男坐在餐桌前,一臉冷漠的說著你知道籃球有多少克么,你知道排球有多少克么?孩子作為他們感情的「維繫品"聽得饒有興趣。最後男主戳破一切的時候,鼻血女給了男主一巴掌,因為他戳破了她的幻想,而作為」維繫品「的孩子,叫嚷著,殺了他,殺了他。孩子的世界總是美好的,因為他們看不明白一些東西,也容易接受一些東西。

影片中出現過兩次慢鏡頭
第一次是男主首次捕獵的時候,每個人拿著槍,去獵殺森林裡的loner,配著復古的歌聲,屏幕上是一片屠殺的場景。黑色幽默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明明是一片壓抑的暴力,但是導演卻是通過慢鏡頭拍出一種唯美的感覺,讓我想到《告白》裡面,北原美月對著焰火跳舞的樣子。
第二次是男主首次進城的時候,幾個人suit up,看起來人模人樣的在超市購物。每次慢鏡頭都像是一個轉折點,男主這個時候又開始憧憬城市裡的夫妻生活。一片輝煌的交響樂下面,卻是幾顆蒼涼的心。Loner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一個單身有罪的社會保持單身,但是他們卻無法脫離社會而生存,還是要帶著自己討厭的面具從這個社會汲取營養。

這部影片裡面,男主是一個普通的建築師,看起來他又是一個先驅,一個打破規則的人。但是,我覺得,這個人著實討厭,其實他不過也就是這個烏托邦社會下的一個不一樣棋子而已。
在酒店裡面,單身是被否定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45天內儘快找到一個適合你的人。男主的變化很有趣,一開始自己隨心接觸,有種自由戀愛的感覺,但是難以找到自己的soulmate, 後來自己被餅乾女勾搭,餅乾女甚至都說過要自殺的話,但是他不為所動,到目前為止,他還是個可愛的人把,但是後來,他的時間不多了,他主動的去扮作冷血,利用餅乾女的死去去接近冷血女,被發現後自己的哥哥被冷血女殺了,為了活下去,他選擇了逃離。
在森林裡面,戀愛是被否定的。但是男主卻又愛上了一個跟他一樣同為近視的人。後來女主的眼睛被弄瞎了,他又在極力尋找著其他的共同點,甚至為他們創造共同點。
看起來,男主是在反抗,從酒店到叢林,從叢林到城市。但是,他早就已經屈服,在酒店,如果冷血女不殺了他的哥哥,或許它能夠個扮作冷血一輩子。在叢林里,當女主失去了近視,他又在極力尋找著其他的共同點。
他反抗的只是一種形式,一種單身或者戀愛的形式,但是他卻一直屈服於這個社會的本質,這個社會非黑即白的社會準則,不管是在酒店還是叢林,不管是推崇單身或者戀愛,他們的本質都是對人性的壓抑。
在故事的最後,男主打算戳瞎自己以達到跟女主的相同,反反覆復40多秒,男主卻始終無法下手。最後的鏡頭給了女主,一個人坐在咖啡館不知所措,等著男主回來。
導演這裡留白十分巧妙。男主最後真的戳瞎了自己么?我想,他是沒有的。


感覺電影是特地營造了一種非常荒誕的觀感 然而這實際上正是對真實社會的表達 甚至可以說正是反映出了現階段社會。

主流是最可怕的存在,電影中沒有伴侶就會被拋棄被放逐被變成動物 並在電影中一再用劇場表演的手法洗腦主人公洗腦觀眾「一個人在社會上很難存活」 然而現實社會確實是一個人過是非主流 有伴侶才是社會主流 畢竟結婚是大多數人不需要思考就會做出的選擇 至少是大多數人最終會做出的選擇

然而事實上真的應該結婚嗎? 一個人真的不好過嗎? 答案在現階段社會是肯定的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結婚 所以社會是依據主流設計的(從m記雪糕第二支半價到三姑六婆社會非議)不順應主流而活 生活會增添很多障礙等等等等 正如村上在《地下鐵事件》中提到的(不是很記得了大概這麼個意思汗( ̄? ̄)) 「所謂社會/組織/主流就是你順應他會得到力量 不順應它就會受到各方障礙難以前行」 而龍蝦中描繪的場景正是於此 真實的社會也正是如此

那如果不結婚呢? 三人結婚呢?。。。(舉不出栗子了唔 )那麼社會又會被怎麼設計呢? 雙性戀會否變成某種「社會排擠產物」呢? 不知道 想不到 想不到結論 甚至無法假設場景 這裡讓我想到馬未都老師常說的「人永遠不可能超過自己時代的審美」 以及蔣方舟小姐姐說的「人永遠是自己生活經驗的囚徒「 還有就是小時候聽過一直很在意的問題「你能想像出一種世界上不存在的顏色嗎?」 由此看來「主流」/時代/現階段 的影響甚至更橫縱深廣 到了無法逾越的地步(///▽///)

因此 大多數人會選擇一條更安逸的路 如結婚 即選擇主流的路 也因此「惡性循環」 主流得以延續甚至發展下去

辣么 主流的形成是必然嗎? 畢竟馬哲告訴我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 暫時還想不明白囧先不考慮

在龍蝦中 那些要把人變成動物的「壞人」實際上正是「主流」。 片中大多數主人公選擇以各種奇葩的方式匹配找伴侶實際上也正是現實中大多數人的選擇(雖然本人堅信真實社會現實場景只會更荒誕)

(插播一句廣告 阿里研究院好像說過當數據足夠大的時候過去現在未來可以被模擬 你粗來 模擬一個「反對結婚」的社會給我看看嘛 或者模擬一個肉眼可見五次元空間? 好奇欸:D)

因此看完電影其實很受震驚 本來抱著看「超現代藝術片「 的角度去看的電影 居然發現這種荒誕實際上正是現代社會的思考 與抽象又並不抽象的表達 是對社會深挖提煉的表達 簡直比電視劇更真實啊

總之 洗腦我們的正是「主流」 從地區性的到全球性的到宇宙性的(能有個頭么) 若是能不斷看見自身邊界可謂是非常幸運

anyway 龍蝦中這種矛盾真的讓人很動心欸 時時想起欸

宇宙男神@馬家輝 @蔣方舟 @阿里雲大學


昨晚看完《龍蝦》,壓抑到不行,睡個覺冷靜了一下,反而有些看法。
酒店、城市、森林的設定,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需要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人,可是不像現實,這只是一個感性的判斷,多數情況下只是我們感情失敗的安慰,也可能是感情開始前自己嚇唬自己的說法,沒想到一切成為理性的規則,就會帶來這麼可怕的現實。
男主不願意將就,一個女人跳樓了;主動搭訕,卻沒有找到共同點;迫於壓力,選擇屈從,付出了哥哥的生命;終於遇到真愛,卻是在極端獨身主義的天堂,受盡折磨,沒有結果。
這樣的背景設定,悲劇也是正常,跛足男,鼻血女,經理夫婦,整個環境中,只有偽裝,偽裝成正義的極端獨身,偽裝成普世價值的體制,偽裝成真愛的逃離。
有個點倒是讓我特別在意,在這個世界裡,在一起的人必須要擁有相同的特徵,經常流鼻血,瘸,近視,殘忍,看起來荒唐,細想起來,難道我們不是這樣嗎??我們終其一生,也在找一個和自己有相同特徵的人吧,不像他們那麼物質,更高的追求三觀罷了,也有物質層面的吧,撩漢撩妹的時候,總是想著了解對方喜歡什麼,她愛偵探,你就刷完柯南、福爾摩斯;她愛文學,你就整天捧著借來的散文讀了又讀;她是事業型,你就開始努力學習工作,想著有一天,成為霸道總裁,就能一起白頭到老。
也許她拒絕了你,不是因為你不會演奏那些她愛的音樂,不會欣賞那些她愛的書籍,聊不來她愛的話題,就僅僅是因為她不想愛你,而已。


話說,配對失敗的人並不是真的被變成動物,而是被肢解了啊╮( ̄▽ ̄)╭
在電影28分鐘開始的時候,瘸腿男跟男主還有大舌男說了,先洗乾淨,再剝皮,摘除重要器官。
所以變成動物只是幌子,真相是被肢解開膛,器官被摘除賣掉,血也被賣掉。
還有就是女主旁白的內容,多次問男主把冷血女拖到轉換室後,將冷血女變成什麼動物了,男主不願意說。這也說明並不是真的是變成動物,轉換室其實是個手術室,男主知道了真相不願意說啊。
還有什麼誰誰變成什麼動物了,反正動物也不會說話不能得到證實,隨便找個這個種類的動物把別人糊弄過去也很容易的說 ′_&>`
這就跟《逃出克隆島》一樣吧,大家都堅信有天堂島,直到去了才知道是死路一條。


【我是專門來研究結局的】在這個單身等於犯罪,結婚證等於戶口本,出雙入對等於通行證的世界裡,請無辜的單身狗抱緊我!

【關於結局】

這部電影刷了兩遍後,從頭看到尾,字幕都看完,得出來的結局是這樣的:

1.單身領袖沒有弄瞎女主。
2.男主是愛著女主的。
3.男主最後還是變成了龍蝦。


1.單身領袖沒有弄瞎女主。

相反的,單身首領真的帶她去治好了近視,為的只是要證明「這世上並沒有真愛」一言論。看她帶隊去遊艇拆散情侶用空槍就知道,她享受的是讓情侶們心死而不是人死。顯然,情侶們經歷從15天酒店共住,再到15天游輪結束,就可以去大城市生活了。這游輪15天相當於現實生活中的結婚儀式,前15天只是戀愛的縮影,一般為求生存而組隊的大約在前15天不用單身領袖出手就已經散了(可參照男主與冷血女),那麼一定是雙方有一方發生了愛慕或者說產生了好感才走到第二個15天。

單身領袖是一個不相信真愛存在的人,她熱衷於讓相愛的人直面考驗,讓產生好感的一方看到另一方的自私而死心。在愛情當中,最讓人絕望的不過是你最愛的他愛自己多於愛你,這比殺掉你更難過不是嗎?

單身領袖就是製造了這麼一個謊言,讓女主相信她真瞎了。注意!剛開始女主是真看不見東西!做完手術還要過幾天呢!!連女主也以為自己已瞎!所以這和在遊艇上綁住那個婦人,置她於危難之中,讓那大叔考慮選自己活還是大媽活是一樣的。女主瞎了讓男主考慮還要不要一起逃出去,還要陪著瞎,就是還要不要愛下去這個問題。女主以為自己瞎的時候還說,為什麼弄瞎我,你本可以弄瞎他的。(這一句非常關鍵,這說明女主還是更愛她自己,也或者說她寧可對方收到傷害也不要自己被傷害)。其實單身領袖只是給她一次看清結果的機會好嗎……

於是女主開始還以為自己真瞎了,告訴男主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吧唧吧唧吧唧吧唧,還抱怨了你都越來越少找我玩了吧啦吧啦……男主一開始還安慰著別哭,眼睛更痛,然後發現自己還是愛她的,在一直想找共同點,心裡還想著初見她的情景,一直想辦法在一起。

其實女主摘下墨鏡(做完手術不能見光的!!!)的時候就能看到東西了,她繼續演下去也是為了看男主真心,也就是說肯付出到什麼程度。在小餐館她兩次看侍應眼神就可以看出,第一次是假裝的是瞎的,看的只是一個方向。第二次侍應倒水她是看著侍應眼睛說謝謝,準確地目送侍應離開的,然後還看了一下外面的風景。這告訴了觀眾,她是假瞎!!!


2.男主是愛著女主的。

這裡先嚴肅批評說男主一直是自私的人,並沒有愛女主。整部戲是發展著的,人也是發展的人。說男主是因為求生才和女主在一起?這明明是求死好嗎?在單身聯盟他不用找配對,故事到了這裡就可以結束了根本不用拍下去,所以我強調男主是愛上了女主的。

接著有一幕,男主看到其他男人給女主打野兔那個激動啊,簡直就差問一句:你讓別人給你打野兔,是不是不愛我了??你要什麼你和我說啊,我弄給你!!然後激動地去檢查人家無辜男眼睛是不是近視,因為如果近視就可能是情敵了啊。看他那個激動,人家說不近視都不信,簡直就差把人家眼珠挖下來了!(吐槽一下設定,難道不能有其他相同之處嗎,比如大家有有頭髮啊有手腳啊不行嗎 )然後前面第一部分我也說了他是愛女主的。雖然開始他是為了活下去而急著找人配對,不過後面也真是愛上了女主,他也是個有感情的人。

還要提一下的是,女主也是有點心機的啊,明明和男主有點意思還要無辜男打難打的野兔給她(裡面說了野兔很難打)。還有一句:你為什麼弄瞎我,你本可以弄瞎他的。這麼一句話,怎麼也看出她並不是那種愛他勝過愛自己的人啊。可是男主好歹也願意為了她而自戳雙眼。

3.男主最後還是變成了龍蝦。

大家都以為是開放式結局,其實不是的,音樂完了有一段鼓掌。男主是愛著女主的,並且真的自戳了雙眼,這段鼓掌正是男主瞎了後,回到了酒店大家恭喜他們的祝福。而黑色的屏幕正是瞎了後視覺的變化,黑漆漆什麼也看不到。

那麼為什麼說男主最後還是變成了龍蝦,是因為掌聲過後,就是插播上無盡的海浪聲。顯然,女主假瞎被揭穿了,她的謊言被男主知道了。而且兩人的共同點沒有了。按照規則,他們會被變成動物。還記得要變成特徵相像的動物嗎?據說龍蝦的視力不好,再結合他會游泳等等特徵,所以他瞎了後變成了龍蝦。

這是關於結局的部分,只關心這部分的朋友萌可以下車了~

—————————————我是單身的分割線

【這部電影與愛情博弈】

接下來換一個假裝很了解愛情的司機來分析:


承前啟後的廢話:

整部片子,都是圍繞男主在必須愛的時候沒有愛著,不能愛的時候愛上了。(從前總結課文中心思想留下來的怪毛病)

有一些朋友認為男主一直是自私的,不相信會為女主而自瞎。我並不贊同,如果他僅僅是求生,那麼到了男主加入單身聯盟的時候,這部片子就可以結束了。然而,這部片子後半截就是想表現出男主的轉變,他找到愛情了(雖然我覺得這電影要講那麼多內容,那麼多條和對照實驗一樣的副線真的有點貪心,你知道的,內容一多就要想辦法圓)。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

簡單引述一下「囚徒困境」的公案:兩個嫌疑犯A和B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如果兩人都認罪,則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認另一人不承認,承認的放走,並且得到獎賞,不承認的被扣留10年,並且被罰款;如果兩人都不承認則因證據不足各被扣留1年。

可以得出,假定A選擇承認的話,B最好是選擇承認,否則就要被嚴重處罰;假定A選擇否認的話,B最好還是選擇承認,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被放走,而且還可以得到獎金。就是說,對於A和B來說,不管同夥怎麼選擇,自己最優的結果就是認罪。結果,兩個人都會選擇承認。

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所反映的問題是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理性告訴被實驗者,誰選擇抵賴,誰就可能會大倒其霉,而對方卻逍遙自在,受到獎勵。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悖論,有時對同夥的忠誠,往往會把自己送上絕境,除非雙方都能100%的忠誠,但這是不可能的,有悖人性。

代入電影分析,得

戀愛中的人,比如男女主也類似於走入了囚徒困境:

1.如果雙方都忠誠相愛,那是最好的結局,男女主雙雙逃出單身部落,共諧連理;(請某些看官不要和我糾結逃出單身部落就不能結對子到城市發展了,難道仔細看了還不覺得這個世界已經明確告訴你——只要你是人,且有配對的,就不會被捉去人道毀滅這個標準嗎?你們可以逃到城市愉快地生活啊。)

2.如果都變了心,不愛了,那也不壞,趁著還沒被單身領袖發現的時候分道揚鑣唄,繼續在單身部落各玩各的;

3.如果一方不忠誠,找到了更好的情侶,另一方卻還忠誠地守著,那麼,另覓新歡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兩人都不變心的結果還幸福,因為他找到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拋棄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兩人都變心的結果更不幸,因為他承擔雙重打擊——既來自於對方的太幸福,也來自於自己的太不幸。(第一次出現類似的選擇就是我上文指出的女主讓無辜男送野兔的情形,第二次是女主以為自己瞎了,因為一旦失去共同點就代表無法配對,成為在這場博弈中選擇否定的一方,佔下風的一方,面臨被對方拋棄的一方。同理可得,所以以下省略一千字分析……)

囚徒困境模型給戀人最重要的提醒,是在應對策略上,最好要嚴格防範對方,就像一個囚徒防範另一個囚徒一樣。但是現實中的戀人大都希望能夠天荒地老,共諧連理,但誰又能保證對你一直忠誠不改呢?想想單身領袖拆散的couple吧。

到了後期女主以為自己被瞎(補充一個,剛做完手術是看不到東西的,也不能見光,所以很多人以為女主真瞎,連女主也不知道自己是假瞎)整天想和男主泡在一起。泡在一起做什麼?希望男主發誓,表忠誠,說些不會離開她之類的話唄,原因是她以為已經失去了主動權,就等於囚徒困境中首先選擇了不認罪。

唉,人生髮誓最多的時期,大概就是戀愛期。目的就是讓對方相信自己能夠天荒地老而此情不渝。他們希望彼此忠誠,從而換來一個好的博弈結果唄。(說得我好像談過一樣……)

而且,為了防止對方變心,總要設法讓對方相信,你遇到我是你三生有幸,我是寧死也要和你在一起。可是,世間沒有什麼誓約是永恆的。愛情的悲劇,往往都從背棄誓約開始,而天下又似乎沒有沒有誓約的愛情。自行腦補愛情買賣吧,出賣我滴愛,逼著我離開,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留下來……

那按我這樣說,愛情豈不都沒有好結局?不是嗒,愛情當然也有經得起考驗的時候啦,後面有個羅伯特·愛克斯羅德的試驗,表明愛情是屬於那些善意的、寬容的、強硬的、簡單明了的戀人們嗒,他們是這場博弈的高端玩家。而那些惡意的、尖刻的、軟弱的、複雜的戀人們會成為loser。

【關於一些小感想】
1.男主把冷血女變成了什麼動物?
可能是一頭豬。我猜想,只是猜想而已,這個我沒有任何助證。男主那麼恨冷血女,不會想讓冷血女長命,所以不會是狗啊貓啊之類的,也不會讓她自由像是鳥啊馬啊之類的,會是擔驚受怕,隨時被宰被獵殺的,沒有反抗能力的動物。

2.片頭一開始殺掉的是一頭驢,只是我有點疑惑殺它的人怎麼能從兩頭驢中間一眼分辨出來呢……

3.片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角色

? 本喵出演的假裝鼻血男,好吧一開始我是沖著他顏來的

因為看電影時沒有截圖,拿別的劇照來湊。

? 如果最喜歡的角色是那個變成馬那個女孩,大概我也有一顆不羈的靈魂吧哈哈。

? 蕾雅?賽杜一副性冷淡的樣子好適合單身領袖這個角色啊!


好了,謝謝你看到這裡!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有沒有能和我湊對的(′;︵;`),單身真成狗了好可怕。


也許還有一種可能呢,酒店其實把所有到期還沒找到伴侶的人都殺了,器官和血液都賣掉,然後拉著一隻動物來安慰大家。


Host/洞主Piercing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只關注「愛」這一件事情,卻往往忽略「不愛」這類人的內心感受。

也許長期以來,孤獨是人類內心一直存在卻也渴望被消滅的感受,所以大多數影視作品歌頌愛情,製造幻象:世界之大,總有屬於你的那個人——你會愛TA,TA亦如是。

且不談「愛」這個詞存在於愛情中的合理性和持久性,看完《龍蝦》這部電影,我思考更多的是:不愛有罪嗎?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建立在一個遙遠世界的烏托邦,主流社會的每個人都不能是單身,否則就會被送進一個特定的單身酒店,45天內沒有找到伴侶,就會被變成一種動物。

我不喜歡電影中的世界,但我喜歡這個故事。

我沒有愛人,我知道愛人的甜,但我並不打算勉強自己去愛一個人。

而電影中的大多數人都在這樣做,為了不變成動物,把自己改造成容易找到伴侶的樣子。

而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也在這樣做,為了不變成異類,把自己改造成容易找到伴侶的樣子。

那太痛苦了,我這樣做過,無異於剝掉皮膚。

我假裝愛過一個我本不熟悉的耳洞小姐,暫且叫她C女士吧,每天我都要忍受她身上我並不喜歡的香水味,她並不關注人類影像和書籍這兩件事,更熱愛時裝和美容,於是我找了一些人類的時裝雜誌給她看,她卻被人類的臉嚇哭了。

她認為我很古怪,假裝的愛當然古怪。

前幾天她和Y先生訂婚了,他是一個珠寶商,他們總能聊到一起去,我從C小姐的眼神里看到愛情。

我知道愛情很好,或許單身太久,我確實失去了一部分愛人的能力,我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興趣方向,不時還有一些好友相約聚會,生活並不會乏味。

我並不是一個孤僻的人,我也愛過,只是那種感覺很久沒有出現了,我不打算製造它,因為我把「遇見愛情」和「排解寂寞」這兩者分得很清。

「不愛」是對「愛」的一種尊重。

大多數人認為單身者需要伴侶,除了他們主觀臆測的屬於單身者的孤獨之外,更多的來源於人類原始的繁殖向需求,無愛則無性,無性則無後,無後則失德。但在人類的21世紀,性已經不再完全建立在愛的基礎上了,因為有性無愛而產生的後代,往往是可悲的。

我沒有愛人,但我很好。

-THE END-

願你不愛時得體,愛人時自在

?|微博:耳洞Piercing

|微信:erdongers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後台回復「龍蝦」即可獲得電影資源


【微影評】個體對建制的反抗,好像是個永恆的電影主題。這類電影最終的魅力,已經不在What, 而在How。在金棕櫚得獎電影《龍蝦》里「建制」被設定為一個反孤獨者的社會---孤獨不僅是可恥的,更是有罪的。任何形單影隻的人,都會送到療養院限期找到伴侶,否則將會變為動物。

有趣的是,很多人寧願變成動物也不願假冒一段感情,湊合找個伴侶。

於是就有了要抗爭的男主。他逃了出去,參加了林子里的抵抗組織。

電影到這時才真正有趣起來---林子里同樣是有建制的,只是正好相反:任何與他人產生感情的人都會被誅殺。

最後男女主還是走上他們的亡命之途。

不能不說這部反烏托邦的電影構思極其個色,關於人的個體性和社會性的衝突,這部電影是發人深省的。同時電影製作精良,攝影極其出色,人物表演也很到位。但這部片還是不是我的菜,無他,太壓抑太虐心。

後來我就決定不看戛納那些藝術電影,轉去看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提名電影去了。God! 讓我回歸主流吧。

(三星推薦)


龍蝦 -- 烏托邦版的大齡青年逼婚記

這部電影在戛納拿到了評委會獎和金棕櫚獎的提名,一大波人把這部電影從後現代主義分析到烏托邦映射,為電影的隱晦手法和描述人性深層次的內涵感慨不已。

在這樣強大的文藝氣息之下,很多人可能連看都不敢看這部電影了,還有人看完之後明明不知道這部電影在講什麼,也不太好說什麼,只能訕訕一笑,好詭異的電影。

再看看那些把女權、人的動物性、暴力和信仰鋪滿了屏幕的影評,針對這部電影不說出點深層次的評論好像就是一個沒文化的屌絲。

其實完全沒有這麼複雜,電影是什麼?電影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讓我們先看看這高於生活的藝術是怎麼表現的。

一個神秘的烏托邦社會,在這個社會當中單身的人會被關進一家酒店,在規定時間內尋找到自己的伴侶,如果做不到,就要變成一個動物。

主人公大衛就這樣被關進了這個酒店裡面,他目睹有人因為在規定時間裡沒有找到伴侶而變成了一頭牛,也有女人向他示好,而他的拒絕,讓這個女人跳樓自殺。

在這個酒店裡,有專門的服務員給你提供性服務,但是你不能手淫,否則你的手會被放進麵包機里烘烤。

所以你只能老老實實地地去尋找一個伴侶,對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去獵殺逃亡在外的單身者。

當大衛受不了要和他在一起的伴侶的時候,他逃了出來,進入到了一個遊離於城市的遊記組織,這個組織是城市的反叛軍,他們信奉單身主義,任何一個想戀愛的人都會受到懲罰,輕則割去嘴唇,重者直接幹掉。

游擊隊一直在嘗試推翻城市的暴力婚姻統治,但是在這個遊記隊里,大衛卻意外地發現了真愛,他們最終殺死了遊記隊的頭目,兩個人最終走在一起。

夠奇幻、夠黑色吧?很多人說這個故事看不懂?如果換一種來源於生活的說法,這樣的事情天天發生在我們身邊。

一個大齡青年,天天被老媽逼婚:你今年再不找個對象你就等著你媽上吊吧。你看看你那不爭氣的哥哥,你們兩個是要死氣我啊!

這個周末哪都不能去,我給你定了兩場相親,去看看去,不去不行。你要不去看你別想出這個門,看我不把你腿打斷。(大衛被關在酒店了)

大齡青年不得以去了,別說一個女的還真看上了他,但是這個女的長的跟鳳姐差不多,青年肯定不同意了,還惹了媒人的不高興。(那個試圖在酒店要和大衛在一起的同樣的大齡女青年)

回頭一看下個相親的女的長的還不錯,兩個人一聊,也還行,那就湊合去呆兩天,沒想到在一起沒幾天,青年就發現根本無法忍受這個相親女的所作所為,不讓玩遊戲,不讓喝酒,還亂動我的模型!!不能忍啊!!分手!(電影中那個女的殺死了大衛的狗)

青年受夠了,媽你別嘮叨了,我搬出去住還不行嗎?我在外面領一個還不行嗎?青年開始出去過上單身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交了一大幫花天酒地的朋友。(大衛進入游擊隊)

光是在外面玩不行啊,還需要領家一個女朋友,怎麼辦?租一個吧。(大衛和游擊隊首領各領著人回家裝樣子)

電影在這個階段電影有了分歧,無論是大衛還是首領其實都是單身的代表,是一個人的兩種不同發展方向有些單身是真的想單身,比如說電影中的首領(亞雷塞杜飾演)可能是因為性取向,可能是因為確實不想那麼快找,他們代表了這個社會上的一小部分人。

而男青年呢,代表了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單身只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這一遇到合適的,不管什麼阻礙都要在一起。(大衛哪怕自己弄瞎自己的眼睛也要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

影片就此結束,愛戀的人愉快地在一起,什麼烏托邦什麼社會機器,放在一邊去吧!

用這麼通俗的語言一描述,這部電影是不是好懂多了,沒錯,所有的真正的文藝電影就是這樣,是從身邊的家長里短延伸而來的。


推薦閱讀:

有什麼娛樂適合一個人?
我真的會單身一輩子嗎?
有伴侶的女生可以儘可能的在她的伴侶面前展現柔軟的一面,可是單身女生柔軟的一面放在哪裡呢?
單身多年是種怎樣的體驗?
作為單身狗,你在什麼時候感覺到了加倍的傷害?

TAG:電影 | 愛情 | 單身 | 影視評論 | 反烏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