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全職媽媽或爸爸怎麼看?如果有小孩會考慮全職在家帶小孩嗎?


我來說說自己的成長經歷吧。

我是80後,我家有兩個小孩,在我10歲的時候,全家從農村搬到縣城。之所以交代這個背景,是因為很多事情都要放到大環境里去看。

那時為了幫我們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母親當了全職媽媽,從那時一直到現在,母親都沒有出去工作過。全家所有的經濟來源就靠父親一個人,因此父親很忙很忙很忙。而我母親也很忙,每天忙著為我們準備不一樣的食物,忙著讓我們長高變結實。學習上的事情,母親倒很少過問,總是說,你們自己心裡清楚就行。同時,也因為我母親是全職媽媽,我家陸續住過好幾個親戚的小孩和父母朋友的小孩。所以,在體力和精力上對我母親絕對是個考驗。我母親做飯是一等一的好吃。從小我們的穿著都很樸素,但是絕對的乾淨。我母親過日子的哲學是:穿得簡單,吃得華麗。這也直接導致我現在成為一個樸素的吃貨。

那時候,我最羨慕雙職工家庭的同學。他們的脖子上掛一把家門鑰匙,早上各自出門,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飯。而在我家,因為父親很忙,餐桌上經常見不到他,有時候我們睡了,他才回來;早上他走了我們才醒。但是有時候,看到有些同學因為父母下班晚了挨餓,而我早就吃得飽飽地可以開始玩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很幸運。

上大學後,我以為母親會變無聊。其實不然。運動,旅遊,照顧父親起居飲食,照顧家裡的老人,母親還是很忙。在這一點上,我絲毫不認為全職媽媽的價值要低於事業女性。我母親當年工作的時候,也是人人誇讚的。她轉而做全職媽媽後,要做到幾十年如一日,在家任勞任怨,絕對不簡單。工作不開心了,還可以辭職;當別人的娘和老婆,難道說撒手就能撒手嗎。我小時候也曾經懷疑過,以為賺錢養家的那個才是最厲害的。後來有一次和母親頂嘴,父親訓斥我:你要尊重媽媽。沒有她,我們吃什麼?家裡會成什麼樣子?你看看你媽媽的手,再看看自己的手,你就知道她有多辛苦!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這幾年才漸漸領悟到的,那就是正是因為母親給了我們那麼多的陪伴,而讓我對生活充滿了愛意(ms文藝了一點),每次在逆境的時候,我總是可以從樂觀的方面來考慮問題。

我有很多同學,父親外出工作,母親就跟了去,他只能寄宿在親戚家。雖然親戚們也都很好,但畢竟是不一樣的。在我們搬家後,我家也面臨過這種抉擇。父親當時有個項目,利潤可觀,但是得去外地數年。父親和母親商量了,甚至問了當時讀初一的我的意見。我當時不懂,鼓勵父親去,有母親照顧我們就可以。但最終父親沒有去。現在我才明白,母親作為家裡的一員,她不僅僅是我們的母親,更是父親的妻子。我們需要她,父親也需要。為了兩全,父親選擇放棄一部分自己的事業,而母親把照顧這個家當作了自己的事業。

我現在自己也做了別人的妻子,不久會是某人的媽媽。雖然目前經濟條件尚不允許我做全職媽媽,但是我母親所展示給我的一切:一個女人對丈夫的付出,對孩子的付出,對家的付出,對我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做任何抉擇的時候,我都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也正因為我母親花了大量的時間陪伴我們,我從小和父母溝通良好。每次當別人說我是個孝順孩子的時候,我心裡總是回答:那是因為父母為我做得更多。

也許我表達的有些傳統。我母親陪伴我們的這許多年,她的目的從來不是讓我們多優秀,而是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讓我們把這些溫暖帶給別人。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一件事,當別人想到我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溫暖的人,就像我想到我母親一樣。


我做全職媽媽這些年

兒子快要4歲了,9月份也即將上幼兒園。掐指一算,我離開朝九晚五的工作崗位都已經五六年了。

這些年做全職媽媽下來,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感受:就是現代社會都很現實,想法也都很簡單、表面,大家一聽到我做全職媽媽,就覺得不可思議:年紀輕輕地怎麼就不去上班了?孩子怎麼不交給老人帶?云云。

可怕的是這種想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偏見,而是全民思想。

因為我身邊也有很多選擇做全職媽媽的親友,但是她們也一樣會擔心:這麼久沒上班怎麼跟得上社會?將來孩子上學了要找什麼工作啊?等等。

嗯,我承認我自己也是,總覺得別人沒辦法理解,所以……。比如去年和一個杭州很要好的同事微信聊天時,她問我:「你現在在做什麼呀?」我就自嘲式地說:「什麼都沒做啊,在家帶孩子,做黃臉婆。」她反倒安慰地說:「做媽媽好呀,你多幸福啊!」緊接著說:「就是我覺得你工作能力挺強地,不上班挺可惜的。」

母職,是每個女人的天職。可是我們的社會卻將它看做一個副職,似乎每個人都需要通過高學歷、高職稱、高工資來證明他的能力、他的價值。

就算很多媽媽做了全職,也都是因為條件所迫,比如家裡沒老人帶、或者不捨得把孩子放老家、或者經濟不允許請阿姨等等。其實,這些也都是我的原因,但是就算這些原因都不存在,我仍然還是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只是多一個人幫忙,我或許會更輕鬆一些,但絕不可能由他們來代替我陪伴孩子長大。

現在,演員會有替身,工作也可以外包,但是媽媽……誰都無法替代。就像對媽媽來說,我們的孩子誰都無法替代一樣。

而且此刻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只不過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未來我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這,也不可能做一輩子的全職媽媽。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特別是生命最重要的前三年,我選擇全職陪伴,這是我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投資之一。兩三年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生命長河的幾十分之一而已,對孩子的成長卻是非常重要且不可逆轉的時期。

所以我這幾年的全職生涯並不是我在無奈中才做出的選擇,也不是我為孩子做出的自我犧牲或者忍耐。嗯,我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是:「我是在投資。」呵呵~~投資孩子,投資自己。

那我這些年做全職媽媽,都在做什麼呢?

一、養育兒女,成長自己。

再怎麼博學多才的媽媽,都要面對兒女成長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決定當媽媽了就開始研究備孕,懷上了就研究飲食均衡,研究怎麼順利生孩子、怎麼科學坐月子,還要糾結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孩子大一點了,又要開始研究教育……

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不同年齡時段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媽媽在煩惱的同時,還要學習、研究如何解決問題的對策。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會有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但是隨著這個逐漸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就這樣跟隨著孩子成長的腳步也一天天地在成長。

很多知識比如教育、心理、健康、食品、衛生等等,這些都是在養育兒女的過程當中積累起來的。學習渠道大都是書籍、網路、講座、社群等。

女人,可以是弱者;但是,母親,一定是強大地。

二、和孩子一起走進社會。

不用細想,我就可以確定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

在學校的時候,我是那個社交群體僅限於前後桌的同學;參加工作的時候,集體活動、會議,我是那個能不言就不言,需要發言一開口聲音都在顫的那個人;做路人甲乙的時候,我應該從來沒有跟人家主動交談過吧;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時候,更是三下五除二地該幹嗎就幹嗎,很少多言一句。

但是,有了孩子以後,我開始帶著他們努力地擴大自己的生活圈、交際圈。現在走出家門都是一個勁地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好,辦個事買個東西也可以跟對方拉起家常來,這讓我了解到很多自己周圍的生活風向和信息動態;還因此參加了各類沙龍講座、讀書會、學習會等,這些活動除了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同時,還能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積極向上的朋友。

其實,不管有沒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會,就必定會有收穫。

關鍵是:是否知道我們究竟想要什麼?

三、自我管理,自主成長。

前兩三年生兒子的時候,由於是第一個孩子,第一次當父母,所以更多的是學習各種育兒知識、教育理念。這兩年生了小女兒,育兒方面早已顯得遊刃有餘,因此更多的用來學習自我管理及個人成長。

說到個人成長,大多人想的是指身心靈方面的成長。按理說也沒錯,但是現在走身心靈成長的都是關注「心、靈」方面,這個高度就太高了,你可以泛泛而談,也可以做高深的哲學研究,至於「身」方面似乎講到的都是關於身體健康(或許是我的偏見)。

我個人覺得如果一味地追求心靈上的成長,而沒有實際的載體以作支撐,就會顯得虛無縹緲而難以把握,說白了就是太虛。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關於心靈成長方面的課程這麼貴,一兩天下來通常都要1W塊以上。

其實,個人成長有很多方方面面的,比如你的人生夢想、目標計劃、事業成就、專業精進、技能愛好、財務自由、人脈交際、身體健康、道德修養、家庭親情、旅行娛樂、閱讀寫作等等,我自己是分成了六個大類事業、素養、夢想、愛好、家庭、身體。

再簡單說一下我正在做的一些事情:早睡早起、時間管理、隨手整理、每天閱讀、學習英語、知識管理等。

周一到周五,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我都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要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還要帶孩子出去玩,還得爭取時間學習英語、閱讀寫作,靠的就是合理地分配和規劃時間,以及碎片化時間的利用。

目前,我需要做的是在學習和生活中尋找平衡點。除了照顧好兒女外,還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的事情,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著手行動。全職媽媽最不應該的就是心裏面除了孩子什麼都沒有,現在是信息時代,你想要的什麼都可以上網找得到,所以至少要跟得上社會的節奏,隨時保持一顆愛學習、能進取的心,這樣才不致於得過且過、碌碌無為。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是女人一生中的一段路途、旅程。誰都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孩子會有長大的一天,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會隨之改變。因此,不要只是坐等時機、運氣,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要奮鬥。

還是那句話:全職媽媽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如果喜歡,就努力將它延長,如果感到不快樂,那麼就努力去改變它。

不上班也並不意味著就脫離了社會,現在我們有的是更多地時間和機會去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體驗更加豐富的生活。


因為當全職媽媽就給自己套上枷鎖的人,去工作一樣是思想狹隘的人。
看了排名第一的答案,突然就想說一下。全職媽媽能一概而論嗎?就比如怎麼看待醫生?怎麼看待老師,怎麼看待媒體從業者?能一概而論嗎?
題主的全職媽媽理解為不工作而照顧家庭的主婦可好?
我爸爸一個人工作可以負擔全家的開銷。我媽是全職媽媽,從小我不會被一個人扔在家裡,也沒有和祖父母生活過。
說實在的,全職媽媽,不可能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我身上。
她本身是個很理性的人,以前是老師,重視教育,但是從來不輔導我。但是她鼓勵我大量的閱讀,會按我要書單幫我買書。她指點我的舉止言談和心態,但尊重我的決定,不干涉我的自由。從小我就得到她的尊重,旁人會覺得她這麼有耐心傾聽小孩子講話。我初中的時候想學法語,她全力支持,而我同學的家長說中考不考的就不能學,沒用。我高中的時候愛打扮,她就請老師教我學化妝,每周都帶我買衣服。高三的時候每天讓我自然醒再去學校。我有喜歡的男生她也會幫忙出謀劃策。各種例子很多,以至於我經常被網上,生活中迂腐的家長驚呆。
對於我的將來,我想出國想工作想讀研讀博想旅行想幹嘛都行,就是用不著報什麼恩。
至於跟不跟的上時代啊,我媽其實是在一個漁村長大的,但學習新鮮事物很快,迅速接受城市生活,比同齡人年輕,氣質和品位出眾。就是有點太愛玩遊戲了…
對於她來說,全職媽媽不是禁錮,而是更多的閑暇。

全職媽媽這個要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情況。
我想起來初中的時候有個老師說,你們別一天嘰嘰喳喳像家庭婦女一樣。我當時特別想說,家庭婦女可不是你想當,想當就能當啊。
我也確實看到過那種有些眼界不是很開闊的媽媽,那是因為層次不夠見識不夠各種不夠,但是讓她們去工作能改變狹隘嗎?我認識的,有的說沒結婚的女兒不能化妝..有的強勢逼迫想讀大學的孩子去軍校..有的拆散女兒所有戀愛,讓她找個不能戴眼鏡不能同歲的本地公務員..她們的工作只不過是忙碌糊口罷了

至於在職媽媽能把孩子照顧的好,那是因為她們層次高有文化好不好!!

不能因為當全職媽媽,就放縱自己邋遢,不能因為不工作,就隔絕世界。

我上大學之後,我媽又繼續工作了,氣場依舊那麼強大,接受全家人的頂禮朝拜。

我同學說畢業要當家庭主婦,我說我要出國繼續深造,她問我然後呢?然後當全職媽媽,天天水知乎。


我們上一輩城市裡的媽媽(50,60年代)幾乎沒有不上班的,小孩掛著鑰匙早早回家,自己做作業甚至自己做飯都不少見,那時候學校里強調的都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因為職業婦女的存在,中國城市女性的地位可以說是世界前列的。更因為計劃生育政策,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到了我這一輩(80年代)女性上大學比例是相當高的。因為職業女性,中國女性對社會的影響力相較其他發展中國家要大得多,甚至比某些發達國家還要超前。

樓上開始有拿國外說事的。我只能說國情不同,美國歐洲日本的不少女孩從小就被當作家庭主婦來教育,她們在校大多就是混個文憑,熱衷於做個手工,上個家政課,上大學讀的都是些輕鬆的文科,畢業了混個文秘崗位,然後過幾年結婚生子回歸家庭。這些女孩之所以敢走這條道路,是因為這個家庭模式是得到法律的保障的,一旦離婚,男方需要付相當可觀的贍養費,加上財產分割,所以女方不用愁生計問題。你們覺得在中國是這樣的嗎?

我在多個發達國家居住過,樓上有說什麼發達國家尊重女性在家的付出,都太片面。很大原因就是那些發達國家沒有經歷過像中國這樣徹底的女性解放。沒錯,發達國家的對女性的壓迫比種族壓迫還要厲害。你可以去查查美國給黑人投票權是哪年,給女性投票權優勢哪一年。對女性的壓迫,可以說是滲透到骨子裡,從精神上控制,從輿論上洗腦。迄今為止,美國保守媒體對希拉里的冷嘲熱諷,很多就是來自於對女強人,對職業女性的「仇恨」。其背後就是發達國家的男性害怕女性一旦有了工作,經濟獨立,開始獨立思考,有多種選擇後,就會破壞傳統的家庭結構。這個也是事實,歐美日結婚年齡的推遲,生育率的下降,高齡產婦的增多,都是女性走進職場的後果。另一方面,資本市場需要吸引大量勞動力,鼓勵更多女性走出家庭,推遲生育,來豐富勞動力市場,降低僱傭成本。這兩股思潮的發聲都不是源自於女性,而是來自於不擁有資本的廣大男性和少數擁有資本但掌握話語權的階層。可以說女性自己發聲非常微弱,沒有形成主導力量。(不要拿某些elite women鼓勵女性就業說事,她們首先是資本家)。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的debates在國外很常見。

哦,忘了告訴你們,這兩撥媽媽平日是基本是自己抱團成一個小圈子,互相不來往的。

在國外,我曾在一個都是女性高管的會議上,聽到她們對全職媽媽的嘲諷。那簡直是肆無忌憚政治不正確的各種嘲笑。我在另一些場合,被全職媽媽套話,她們試圖搞懂我能否屬於她們中的一員。這些全職媽媽很堅定的捍衛自己生活方式,她們的聚會時間通常設在weekdays,而周末是用來陪伴丈夫的時間。女權主義彷彿在內耗中就可以震蕩衰減。不幸的是,在歐美日,整個社會運作還是建立在一個人工作一個人在家的家庭模式的假設智上,無論是學校的作息還是各種活動的安排。理財,房子,度假安排,孩子教育,都需要佔用一個專門的勞動力。家電只是解放了女性時間的一部分,互聯網也許可以進一步解放一些時間--至少你可以去airbnb上訂度假屋而不是打電話一家家去問。但是生活質量要求也在水漲船高,手機app試圖讓我們每個人都DIY一些傳統行業的工作,例如高檔公寓的門童和銀行的teller。要想達到較高的生活質量,全職媽媽要求的技能和學習技能花費的時間只增不減。

上面說的是國外的事情。其實在中國徹底的女性解放的浪潮中,撫育幼兒這些困擾西方婦女的選擇一度根本不是任何問題。作為從三個月大就開始託兒所生活的一員,我可以告訴你們曾經的中國國企,在短暫的時期內,也有這樣的福利,是的,中國的國企以前還有給女員工的nursing time,還有廠辦幼兒園。我在這種幼兒園呆到上小學前,當時設施和老師配備都不比我孩子現在的差(在美國收費很高的私立幼兒園上學)。只是市場經濟後,國企不景氣,這些福利都相繼消失了。這是我記憶中的一頁,然後就翻轉到現在我在國內女性朋友們訴說入托難,又有了這些討論,很奇怪,有開歷史倒車的感覺。

撇開這個不說,我認為全職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全面細緻的照顧孩子,對孩子有好處,等孩子上幼兒園了之後最好還是自己找點事情做比較好。一方面給孩子點自己的空間,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另一方面,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對職業有很早的感性認識。一個女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一輩子圈在家庭里,舞台太小,視野太窄。等孩子長大後,全職媽媽如何給出他們人生選擇方面的指導?孩子們也許會對你有感激之情,但難以有欽佩和欣賞。家庭和事業最好分開來,照顧家裡是一份責任,但絕不是一份事業。


沒有贊成和不贊成,需要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決定。

我認識的好些全職媽媽的家庭中,全職媽媽帶的孩子都教得比較乖,成績好,性格好(當然,上班的父母教的孩子有非常多很棒的,從概率和人口基數上更大)。但是從教育的角度看,做出全職媽媽這個決定的出發點是為了照顧和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成為家庭第一優先順序,加之全職媽媽有時間精心培養,孩子們更容易養成好習慣。

從人性的角度看,人的天性都是趨於懶惰散漫不自律的,因此小孩子的習慣和性格培養比成績重要太多了。小孩子是根本沒有管理自己和控制自己的意識,有個上心的媽媽在習慣上加以引導非常重要,這需要時間和耐心。至於性格則是沒辦法的,因為父母的性格已形成,會對孩子帶來很大影響,這不是全職能做到好性格的,但好習慣是可以養成的,全職媽媽會有更多時間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會受用終生。聽說實驗二小開展了兩個月養成一個好習慣的活動,比如早晚刷牙,自己的東西分類整理物歸原處等,做到一兩次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大人們在培養新習慣時會有強烈的目標驅動力(健身、戒煙),小孩子在這方面比較弱,家長的角色很重要,就是碎碎念和重複,讓孩子記住形成習慣並獲得來自自我的正向肯定,時間和精力多並重視教育的家長會做得更好。試想一個上完一天班累得跟狗一樣還要在北京滾滾車流中堵車一個多小時接孩子放學的父或母,回家咬牙籤完孩子的作業本並輔導完功課,是否有精力在大人孩子都昏昏欲睡時有魄力大喊一聲:起來刷牙!

這些全職媽媽們都很偉大,她們的一天不比上班族輕鬆,大清早起來做全家的早飯,車流滾滾中送孩子上學,回家收拾屋子,下午早早做好飯,然後出門接孩子,輔導作業,等老公回家一起吃飯。和父母的親密接觸,會讓孩子有溫韾和安全感,這對童年來說多麼重要。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甚至陪孩子一起上奧數,課上認真記筆記,下課後給兒子講解,她兒子真的很乖,性格陽光,成績優秀,興趣廣泛,禮貌大方。

尚老師說全職媽媽容易過於對孩子緊張,我覺得沒錯。比如幫孩子上奧數的媽媽,比如我和一個蜜友及她小孩出去玩,一路上她總提醒孩子不要多吃,定時上廁所等,我聽著都累了,真的緊張到焦慮了,她為了孩子教育正在考慮全家移民。唉,其實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媽有媽的人生,責任義務當然是要全力盡,愛孩子是勿庸置疑的,但把自己的人生投入到孩子的人生中,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胸懷,因為不能指著孩子來報答,這是不對的想法,也會給孩子壓力,唯一出路是把全職媽媽當成一項狂熱愛好和事業,回報是孩子性格品德都好,能因為幼年的家庭教育養成遇挫不氣餒,凡事積極樂觀的性格,這就是最大的回報,不會因為他羽翼漸豐遠走高飛有自己的生活而極大失落。我猜這很難。

但總體上我還是覺得全職媽媽對孩子教育是好事,但對媽媽來說會有很多犧牲。需要家人和社會的理解尊重。日本和韓國有很多高學歷高素質的全職媽媽,社會是尊重和認可的。可是在中國,首先是丈夫這一關就會有些問題,比如我認識的年薪幾百萬的金融高管談到全職太太(我閨蜜)時,會說她很輕鬆,連我這個外人都知道她帶兩個孩子多辛苦!家裡雖然有保姆,但孩子的習慣,學習等事情上,她操碎了心,每天忙碌才有兒女乖巧,家庭溫馨。另外一個男同事也在感概,其實他太太很辛苦不容易,曾經工作很出色,但為了孩子教育潛心相夫教子,以前他沒意識到,人到中年後想法成熟了,和太太溝通多了,覺得該多體諒。

所以,當全職媽媽,旁人的贊成和不贊成都是無意義的,只有當事人無怨無悔的選擇,這裡面可能有很多風險,比如失去工作收入,社會圈變窄,孩子長大後叛逆,老公不尊重等,她不是不知道,可她為了愛選擇了這條路。不可否認,母親對小孩的影響是重要的。如果你身邊有全職媽媽,請鼓勵和尊重她,你不一定要選擇她的人生,但她是值得尊重的。


我所看到的事實使我認為,女人只要有可能,就絕對不應當去當全職媽媽。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個人的社交圈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而你的心態決定了你怎麼對待生活和這個世界。全職媽媽的帶來的問題是這件事情對人性的摧毀。——而它最終可能影響到母子關係以及夫妻關係。

見過的全職媽媽個人婚姻出問題的太多太多了,因為長期的全職媽媽往往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一個改變的性格常常造成婚姻裂痕,最終導致更大的不幸。

除了少數性格特殊,真的適合做全職媽媽的人,這真的不是多數人做得來的。

全職媽媽不可取,但女人若選擇一個工作時間寬鬆,有很多時間可以顧家的工作,即便工資很低,也是非常好的。因為有了正常的社交有助於延續一個人的性格。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常聽到別人問我,甚至說:至於嗎?生個孩子就什麼也幹不了了?那些在職媽媽怎麼過來的?云云。我只想說,對於要不要做全職媽媽,有時候不是女人自主的選擇。自己多年的專業、事業、理想、交際甚至看問題的方式都會在一個生命隆重到來的時候通通成為陪襯,我相信幾乎所有的母親都願意全身心的陪伴在孩子身邊,注視他每一個瞬間,不願錯過每一步成長。然而,有時候生活的艱難不會因為童稚帶來的歡欣而有所退讓。所以,我萬分理解也萬分支持在職媽媽。至於哪類媽媽帶的孩子更優秀或者更開朗更怎麼怎麼樣,那是由母親的品質決定的,不是由育兒的形式所決定的。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我也深切的了解其中的艱辛和無能為力。孩子的養育和教育方面,你需要傾注諸多心力去查詢資料,參考書籍,多方徵詢的同時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揣摩他的心理,沒有任何範例可以讓你直接拿來就活生生的複製,這是一個人,獨一無二的人,他在經歷著他人生最初也最重要的幾年,怎麼就不至於讓你全心以待?我通常不願意參與這類的爭論,因為有著與那些認為全職媽媽不可思議的人不在一個時空層面的感覺,總覺得至少我這個時空離孩子更近,不那麼居高臨下。我的家庭負擔也很重,我跟老公就是一對北漂而已。來北京的時候是為了讀書深造,結果就一路漂過來了,讀研期間結婚,考慮到年紀也大了該要孩子了,就要吧,要了就生吧。屆時我研三畢業季,挺著大肚子去招聘會轉了一圈,一個簡歷也沒投,我知道我不會放下太小的孩子帶著牽掛去奔赴某個職位,這是我懷孕期間積累的哺育知識和母親的本能。所以,每天安心養胎安心完成畢業論文,偶爾帶球聽音樂會(我是音樂學專業,音樂學院這類資源比較多),交完論文電子版第二天去醫院生孩子,月子期間讓老公幫忙列印上交,孩子五十二天的時候去論文答辯。。。。。現在孩子兩歲多,雖然也有爺爺奶奶幫忙做飯打掃,但是我堅持自己帶孩子,朝九晚五的工作所換來的酬勞,我覺得與孩子的安心快樂相比不值當。當然,這是我個人能力的問題。還有一方面,老人帶孩子也有帶的很好的,我公婆在這方面就配合的很好,但是一個人一個標準,而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個一貫標準的,所以我也不會把孩子丟給老人。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我不希望在孩子生病、受到驚嚇、遇到困難或者任何他希望我 出現的時候我遠在北京的另一邊,或者深夜埋頭在案頭加班,只為爭取一個周末的空閑來陪孩子。我知道我不可能在孩子不短的成長過程中隨叫隨到,也沒必要,但我不想讓他錯過三歲以前的任何一個溫暖的擁抱,甚至六歲以前。所以,研究生階段開始確立的小小研究方向,先暫停吧,蠢蠢欲動的考博之心,先放下吧,就像許多人所說的,這只是一個階段,階段總有結束的時候,當孩子的世界不是只有媽媽一個人的時候。現在,每天和孩子做做遊戲講講故事搭搭積木聽聽音樂溜溜彎踏踏青,也挺好;孩子睡覺的時候琢磨琢磨食譜上上網寫寫東西聽聽外語,也挺好;利用老公周末在家時間教三五個鋼琴學生,帶孩子去上早教課去早教中心教親子音樂課,補貼家用,也挺好。
我說了,全職不全職,每個狀態都不一定是女人自主的選擇,甚至是迫於形勢權衡利弊。但是,給孩子多少愛,是我們能選擇的,接受現實並享受當下,也是我們能選擇的。讓自己內心豐滿起來,孩子也會得益。
不是說教,只是自勉。


全職爸爸媽媽容易在社會聯繫和經濟上處於弱勢,一方面兩個人可能會越來越沒話題,另一方面一旦遭到配偶背叛,非常被動。我是丁克,不考慮小孩的問題。


作為一個一歲娃的全職媽媽,天天和一群外婆奶奶or保姆溜娃,我想說,自己帶出來的娃就是不一樣,比較獨立,摔跤不怕,看起來比同齡人"成熟"。

老人家帶娃,總是"怕",怕ta摔跤,怕ta搞臟。

保姆帶娃,基本就是保證ta不摔的原則下,一群保姆在那裡38。


90後,大學畢業就結婚生子。目前全職媽媽一年半,計劃做到孩子上幼兒園。

和很多全職媽媽一樣,我也經歷過一個時期自我價值的探索,也曾苦苦追問自己考取名校,然後放下職業計劃投身家庭,究竟是不是資源的浪費,究竟有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全職媽媽絕非看上去輕鬆,雖然不用看老闆臉色,不用日日辛苦上班,但全職媽媽意味著24*7待機,很難有完整睡眠,要做很多高強度、低價值、重複性的工作,身心都會發生不小的變化。如果自我管理不佳,你也可能變醜變胖變老。


關於身材和容貌的變化,大多都是可以在產後挽救的。而精神和心態方面,一個人帶娃的辛勞、與社會脫節、社交圈急劇縮小,以及娛樂活動減少和平日里的孤獨,足以讓一個全職媽媽的心理被摧毀重建一番,這也是為什麼全職媽媽比較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的原因。


做個全職媽媽只會比上班更辛苦、更孤獨,你也會經常懷疑自己是否沒了價值,成了操勞家庭的老媽子,還要面對他人和社會的偏見,所以你還需要強大的心理狀態。

【全職媽媽的價值何在?】

對於「全職媽媽的價值何在」這個問題,中外都已經有了很多的討論,從不同的側重點出發,各方有各理,全看女性對自我認同感如何理解。


認為女人應該把照顧丈夫孩子作為第一要務的媽媽,做起全職媽媽來自得其樂,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得以從中實現。這很好,也並不比更喜歡通過事業來追求自身價值的媽媽低級,因為兩者同樣都從中獲得了成就感、滿足感和自信心。只是做全職媽媽的幾年中,兩者都一樣,摘去了事業、頭銜、成就等等的標籤,僅僅留下「媽媽」這一項,前者可能會自得其樂、安然滿足,後者也許會經歷一番自我價值的艱苦探索,比如我。


作為一個認同女性主義,並懷揣商界女強人夢想的臨時老媽子,我在全職媽媽這條路上,可謂是經歷過無數次思想的震蕩。


一會兒覺得就這樣在家帶孩子太不甘心了,我的價值都被浪費,教育的投資回報比簡直是零。可過一陣子又會想,這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啊,親自教育也會讓自己成為最了解他的人,對他的未來還是有好處的。人要工作大半生,家長對孩子的學前教育就這三年,索性就先把自己的不甘放下,安心過好這三年吧。


也許有很多全職媽媽甚至外人都會糾結,在經濟上依賴丈夫的女人,還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嗎?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了我很久,因為我焦慮的原因,除了對自身價值的考慮,還有一部分就是來自外界的偏見。


人們現在普遍的看法是,女性主義不是號召女性都獨立起來,擁有自己的事業,想要什麼自己去掙,不依賴男人,和男人平等共處嗎?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經歷了十幾年男女平等思想的熏陶,就應該去職場上實現自己的價值,更應該避免成為被丈夫養在家做全職媽媽啊,經濟不平等,談何地位平等呢?難道受了那麼久的教育,學了那麼多專業知識,就是為了在家帶孩子?再說,事業、家庭、美麗兼得才是女性應該達到的境界啊。


其實,不單是外人,我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她老人家一直對此耿耿於懷,就像自己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大白菜,被人連根刨了,還放在家裡不吃。還要擔心刨菜的人到頭來嫌菜蔫了,要把白菜扔出去。


說起來,她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一般說來,一個女人如果經濟不獨立,就意味著自由受限,雖不至於低到塵埃里,可和老公拌嘴吵架都要缺一口氣,哪怕未來分手都要重新自謀生路。這讓從小就被教育「女孩子一定要自立自強,想要什麼自己賺錢買,好好愛自己最重要」的我,時時刻刻不能擺脫「被人養,沒出息」的羞辱感,曾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感覺自信在迅速崩塌。


談戀愛的時候覺得沒錢都能甜蜜萬分,可是有了孩子,再認為愛情飲水飽,就過於幼稚和理想主義了。我從不過分強調錢的重要性,但也無法否認沒有錢,一家老小都要舉步維艱,何況孩子的教育需要儲蓄和投資。我也不排斥女性有物質追求,只要自己賺的錢,怎麼花都是自己的事,都不應該被別人安上「物質、虛榮」諸如此類的詞。


但目前需要倚靠老公提供生活資料,我也盡量把錢用在一家生活、娛樂所需之上。自己的物質需求,我一直有種倔強的自尊心,除了爸媽給買,如果自己還不能掙錢,寧願不要也不想和老公要這要那,雖然他從不曾有半點小氣。而且,以後自己工作賺了錢再買,我想滿足感要更高一點。

思想鬥爭做了一年半,我也漸漸明白,獨立女性和全職媽媽其實並不衝突。對我來說,做全職媽媽,也可以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即使暫時沒有事業、業績、收入,即使社會外界可能對我們還有所偏見,只要我們在全力操勞家庭的時候,還沒有忘記初心,沒有忘掉愛自己,沒有在瑣碎的家庭事務中磨滅曾經的理想,不頹廢、不松垮、不自棄,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長,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等到該返回職場的那一天,依然能夠以美麗、成熟、自信的姿態迅速進入狀態,甚至經過了幾年的自我認識和修鍊,加上慢慢勝任了這份無眠無休、壓力山大的工作,我們沒準還能比有孩子前做得更好。


何況目前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高知女性做起了全職媽媽,也說明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親自養育孩子的重要性。無論這只是暫時的選擇,還是長期的計劃,我相信她們都不會讓自己的學識和資源被徹底浪費,她們會一如既往地自律,努力用研究科學的精神,去研究育兒這件事,從而充分發揮自身價值。

她們同樣也會努力經營好自己和家庭,而不是變成我們世俗眼光里的「家屬」、「大媽」、「家庭婦女」。她們對自己的高要求,還會使優雅、美麗、自信依然屬於她們。她們並不會因為做了全職媽媽而失去獨立的人格和思想。


女性的價值,除了事業能夠展現,還有很多方面,其中也應該有一部分是屬於媽媽這個身份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依然認為,身處職場的媽媽更值得被尊重,她們承擔著家庭、事業的雙重壓力,面對社會對媽媽苛刻的要求,她們只是做出了最有利的選擇。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值得被社會理解和尊重。


想了許久,我也只能說,選擇做全職媽媽的基本前提,除了經濟方面能夠支持家中一個人暫時不工作,自身方面還是要有堅強的心態、堅定的自我認知,不要因為一時失去自我價值感而抑鬱,也不要因為社會的偏見而否定自己。


當然還需要有個懂得尊重女性的丈夫,在妻子做全職媽媽的時候,能夠照顧到她的憂慮和不安,讓她能夠多一點自信和成就感。

【全職媽媽的學歷、資源是否被浪費?】

看著家裡滿地的玩具,剛換了乾淨衣服又沾上酸奶果汁,還在精力無限四處奔走的娃,我曾無數次在內心咆哮,除了撿玩具、洗衣服、做飯,還有一遍遍講故事、唱兒歌、捏著嗓子角色扮演,我在大學學的金融知識難道只是用在買菜上了嗎?我學過的經濟學原理、效用函數、營銷學理論,都已成過眼雲煙,再也派不上用場了嗎?還有我曾經心心念念的未來,一步步奮鬥到女精英的夢想,就要被擱淺了嗎?

現在想想,其實我受過的教育、學過的知識、過去的經歷,都沒有白白被浪費。通過經濟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探究問題方式方法的訓練,我養成了理性思考的習慣,明白對事對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更應該講求證據,不應該人云亦云,相信任何網上的謠言。看到離奇的論斷,聳人聽聞的標題,我會去google,會去尋找科學證據,而不是盲目轉發點贊。畢竟對一個新手媽媽來說,學會判斷謠言這一技能太重要了,一不小心就會坑到娃。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也讓我能夠自己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學過的其他專業知識,也讓我更加明白,育兒也要像學習一門學科一樣,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再結合實踐,提煉出最行之有效且適合自己的一套。


就像寫一篇論文,有了設想,還要經過理論框架,數據支撐,綜合計算,最後得出結論,反映出問題。育兒沒有什麼不同的,只不過樣本個體就是孩子。為了研究樣本特徵獲取相關數據,並使樣本達到自己想要的結論,還要弄清自己需要儲備什麼知識,運用什麼樣的方法,從結論又能得到什麼樣的思考和討論。

而那些過去和現在讀過的書,做過的思考,寫過的文字,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滲入我們的大腦,充實我們的靈魂,豐富我們的思想,反思我們自身的不足,也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孩子。


因為,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首先要成為什麼樣子。自己如若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強求孩子達成。希望孩子成長,自己也要做出榜樣,有所成長。


不是有一句話說,「自己不能飛,生個蛋讓蛋飛,結果蛋也這麼想」。總不能自己得過且過,認為當了媽就完成了人生大事,停止學習和成長,不再關心自己的身材和內心,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他讀名校、掙大錢,為我們彌補自己的人生缺憾,給他增加許多無謂的壓力。我們自己沒辦到的,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辦到呢?想繼續讀書深造,就著手去學習去準備,日本就有個媽媽帶著五個孩子上了哈佛;想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就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羨慕明星媽媽生了孩子那麼瘦,就抽出時間學習健身知識,洒洒汗水、合理飲食,馬甲線不再是夢。


當媽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新起點,你會獲得許多前所未有的頓悟,也會想要成為更好的人,會有強烈的願望想要使孩子崇拜你、以你為榮。


你可以流汗健身擁有馬甲線,可以修鍊廚藝款待自己和家人的胃,可以涉獵任何感興趣的新知識,也可以去創業、去獲得因為做了幾年全職媽媽而延期的一切。

達成這些事情,需要自知,更需要自律,而非每天窩在沙發里啃著薯片看電視就能做成的。當你去努力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孩子也會被你的專註力、自制力和執行力所吸引,潛移默化中他也會吸納到這些優秀的精華。我就挺希望以後能在「擁有一個很牛的媽媽是什麼樣的體驗?」這一問題中,看到我兒子的回答。


我也知道,有很多媽媽,因為有了孩子,學習了更多相關知識,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職業路徑,開了公眾號寫育兒和婚姻家庭心得,或是從事了教育、心理等相關的職業。這也是因為孩子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曾經被忽略的東西,在歡笑和苦惱並存的育兒生活中,我們漸漸地更了解自己,也對這個時刻帶給我們驚喜的小人兒充滿求知慾。

【做全職媽媽感覺苦悶該怎麼辦?】

全職媽媽都很有可能經歷一段自我懷疑、失去自信的階段,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心智健全的全職媽媽,自我的心靈救贖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我而言,有些事情需要想開,有些執念需要放下。孩子需要我,那我就帶著積極心態努力投入。同時我也不想忘記自己,覺得很疲憊的時候,一點獨處的時間就能讓我滿血復活。這點時間可以用來讀書、聽音樂、運動來放鬆身心,學習烹飪、琢磨服裝搭配、練出緊實的肌肉線條,從這些事情中我也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做媽媽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看到成效的事情,也太容易令人心緒緊張。因為總有人做得比我完美,總有人更加能調劑好生活的各個方面,把孩子養得健康漂亮又博學,似乎她們都能做一個優雅、美麗的媽媽,而不是蓬頭垢面、贅肉橫生的勞作婦女。


家人不一定會因為你為孩子做英語啟蒙而感激你,但很有可能因為孩子生病感冒而指責你失職。每一個媽媽都那麼努力,以至於她們有時候可能對別人的看法過於在意。「你是個好媽媽」會讓她們緊繃的心放鬆舒展,而「你是個糟糕的媽媽」足以讓她們瞬間崩潰。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媽媽,請不要對自己那樣苛刻,並開始喜歡上現在的自己。你做的一切努力,都應該被記住、被讚賞,每個努力的媽媽都值得被家人和這個社會溫柔相待。


社會目前給媽媽創造的便利條件和輿論寬容度,我認為還是不夠的。所以,如果你是她們的家人,請儘可能多地創造讓她們自信的機會吧,毫不吝惜地稱讚她吧,她太需要被肯定、被認可了。


我從最初的悵然若失,到現在已能安然享受母子獨處的珍貴時光,習慣於通過閱讀、寫作、運動、看片來排解孤獨。而且我練出了馬甲線、讀了不少書,還學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這些都對我的自信恢復幫助不少。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會放一曲舒緩的音樂,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胖臉,提醒一下自己,我們還剩下不到一年半可以朝夕相處的日子。接下來的每一分每秒,都應該被珍惜。


等他上了幼兒園,就會漸漸開始離開媽媽的懷抱,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而我也需要繼續修鍊自己,開發出更多喜歡做的事情,為回歸職場做好準備。等到孩子跑向外面的世界時,我希望我能夠微笑著望著他的背影,提醒自己不必去追,然後轉身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其實道理說白了就一句話:只要爸爸一個人掙得錢能讓一家七(八?六?)口活的優雅,媽媽全不全職隨你們開心。我媽掙得比我爸還多,我媽要是全職了,你讓我們家喝西北風嗎。


還是贊成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的。我家是爸爸全職帶娃,帶的非常好。基本是爸爸和奶奶配合。因為小區都是媽媽或者姥姥奶奶帶孩子,所以寶爸很不好意思和人家湊一塊,這樣寶就少了玩伴,所以,在家或者遛彎時寶爸自己帶,去小夥伴家玩時寶奶奶帶。但只要我在家,肯定是我和寶爸,回家手機處於靜音,基本不會看的,唯一的事就是陪娃玩。
但寶爸近期也想著去上班,覺得自己和社會脫節了。我自己覺得還是與性格有關的。至於一個人上班的經濟壓力,會有,但還好,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
寶寶和爸爸關係非常好,現在1歲8個月,每天晚上睡覺前要轉爸爸被窩裡玩會,賣會萌、耍會寶。跟爺爺奶奶也很親,晚上爺爺下班回家,幫爺爺拿拖鞋,跟爺爺玩鬧,吃飯站爺爺身邊。也不怎麼怕陌生人,每天笑呵呵的。我相信這是爸爸帶他的功勞。
在小區玩,別的小朋友搶他的小吃啊,玩具啊,他一般是不會搶回來的,除非是他非常喜歡的玩具。這一點我挺欣賞的,但老公覺得這個性格長大了太吃虧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樣會讓他變的大度。
總之,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但寶貝的成長不容錯過。


我也差不多做了一年全職媽媽了,外人看來我似乎很重視小孩教育,也總是說的頭頭是道,其實辭職的決定並非完全因為小孩。只有我知道是出於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質疑。

聽過一種說法,人的一生實則是對外構建人際關係,對內構建價值體系,我同意。不管是工作也好,交友也好,一切和外界的互動都是在通過別人的態度認識自己。可以說,從畢業時的懵懂,到通過換工作換環境來重置自己的狀態,我發現都無法找到內心想停留的地方。說實話我的工作能力還是可以的,每次離職總是會被強烈挽留,但我一點都沒有留戀。剛開始,說不清為什麼不留下來,只是非常明白我不能呆下去。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慢慢明白,我是個會把真誠帶進工作去的人,不喜歡程序化地完成工作,喜歡感受事件的承起轉折,喜歡過程。標準化的工作只是對社會有益,對「人」而言,又得到了什麼呢?


工作期間,接觸了那麼多人、那麼多事,對我似乎都沒什麼啟發。可孩子出生後,她的一種無知、探尋的狀態卻深深觸動了我,讓我重新去思考作為「人」的意義。我從向外探尋轉變為向自己內心探尋。

離職的時候我在想,如果一個人依舊過得很豐富、很忙碌,雖然不賺錢,結果會怎麼樣呢。結果這一年我真的有點忙。因為我發現這麼多年來我除了會工作,啥都不會。

一開始,小孩子每天吵吵嚷嚷的瑣碎事搞得暈頭,一天天就毫無效率地過去了。後來慢慢適應和孩子的長時間相處的節奏。自己開始重拾做手工的愛好,親子時光便和孩子一起做創意。我保持學習,閱讀量比上班時不知高多少倍。圖書館也變成了我們娘倆經常去的地方。也開始自己寫些生活、教育感悟放在微信,朋友們說沒想到你居然還有文藝氣質。剛離職的時候,我老公說我撐不過四個月,後來也沒懂為什麼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會在家忙得連周末都沒有。他說我變化很大,也變漂亮了。

全職一年的總結:
1.本來以為自己是設計專業的,眼光也還可以,轉而去做做紙品手工類設計應該很容易的,現在明白了看起來再簡單的東西,如果要堅持原創,並要把它變成生意的話,所需沉澱和精力都是巨大的。
2.和孩子的關係,與其說我陪伴她,教導她,不如說我在觀察和學習她。一年的陪伴建立了無比親密的關係,有時候會被她對我的依賴深深打動。我的自己動手觀念也影響著她,她已經習慣了就地取材地做手工,也總是在幫我出主意。
3.我以前是有點購物煩躁症的人,就是過段時間就想買東西,不買心裡會不舒服。但不斷地買東西呢,心裡又會煩。很矛盾的狀態,現在自己做手工後就不會有這種狀態了,感覺眼光挑剔了,好多東西入不了眼。
4.家庭財務問題,這是想全職的人首先會擔心事。我有點相信財富今世註定論,所以辭職的時候沒太細算。當時自己手上有個小活,想著今年可以對付過去了,但兩個月後市場不好了,也就沒做下去。後來老公換了個跨界的工作,居然把我的那份收入賺回來了。也真是神奇。
5.全職最重要要克服的問題是對時間的安排。說實話工作量會比上班多很多,會覺得24小時完全不夠用。上班就一件事:上班。全職有:考慮配菜,接送小孩,陪玩,家教,收拾整理,我自己還想做點創作。有人說上班也有好多件事的,但要知道,上班的時候只有一種身份,職業身份,你可以把事情做的很高效。全職是讓你一天內身份不斷地切換,時而慢節奏、時而快節奏。這是種不怎麼高效利用時間的方式。一天所有的時間都被打碎了。我需要學習如何碎片化利用時間。

後面寫的有點亂了,因為對全職想說的東西太多。核心觀點,全職不能全為了小孩,必須對自己要有想法,保持進步和改變。如果你是只能通過別人來促進進步的,那千萬別辭職。

我覺得人保持變化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三四十年紀開始出現固步自封的時候。到了換工作、換環境都沒法改變的時候,試試跨界、試試停止工作。只要自己覺得還處在一個積極生活的狀態下,我能控制的就是堅持努力,至於財富,希望是水到渠成的事,這個就交給上帝吧。


人生有兩條路,一條路用來實踐,一條用來遺憾!沒有什麼絕對的答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誰說全職就一定脫離社會,誰說在職就一定不會被對方嫌棄。見招拆招,人生哪有那麼多的也許和萬一!


寫給那些打算把孩子交給保姆帶的人:

我家孩子爸親眼見到保姆在上海某高檔社區會所暴打孩子,只有他一個人上去阻止她,保姆見到有人阻止,非常愕然,因為沒人敢出聲過。惡人是不會改的。下次遇到這樣的惡保姆,直接視頻曝光。不過這個孩子的家長,估計是不會知道的!孩子被虐待,敢告訴你家長嗎?


幾年前,我自己親眼見到小區門口,一個保姆扇一個一歲多小女孩的耳光。小孩還不會說話,怎麼告訴家長???


不可以過分信任為了錢而來的人!很多保姆看似老實,內心充滿了憤怒。。。


不贊成全職媽媽,僅僅就我的觀察(沒有統計過),全職媽媽教育不好小孩,因為她們漸漸視野狹窄,過於緊張孩子,能交流的人,也大都是全職媽媽。缺乏深入社會的人際圈,讓全職媽媽們想的問題,格局小得很,以至於屢犯錯誤而不自知。
全職媽媽的孩子們報答心理很重,但是到了十三四歲(有思想的孩子甚至更早,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懷疑媽媽們的判斷和選擇。說句不太客氣的話,全職媽媽們,天天研究怎麼照管孩子,但是她們甚至連照管孩子的身體和生活,都沒有在職媽媽照管得好。(有的全職媽媽,由於經濟方面自慚,會更注意節儉)。
中國的大多數家庭,沒有大屋、草坪、游泳池,也不多子,如果家務忙不過來,家人可以幫一下忙,或者花錢買社會化服務。全職媽媽不上職場,容易變得懶惰和邋遢。
配偶一旦拋棄家庭,全職媽媽非常被動。


自從聽說約翰·列儂在孩子出生後就退出歌壇5年,做全職爸爸,我就很有這種衝動。
可是,跟女盆友說,她不答應。
我的打算是女盆友在臨產前5月就離職,做全職媽媽2年,然後我離職做全職爸爸3年。
其實我覺得可以的,雖然我們只是北漂,但覺得生活不能被工作所迫,家庭最重要。

然後她在這兩年可以養好身體,照顧好寶寶到斷奶,修身養性。
我那三年可以自己邊照顧孩子邊在家做一些有創意的移動終端軟體,做SOHO。


首先,女方掙的錢對家庭收入微不足道,丈夫強烈支持你在家做全職太太。
其次,女方的事業平平,社會競爭力不強,專業不突出,機會渺茫,體現自我價值還有相當漫長的路。
最後,沒有人能在精力和觀念上來代替你養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只能依靠你自己的時候。那就毅然決然的安安心心的做一名全職太太吧,因為家庭需要你,社會無所謂你的存在,但這個三人撐起的小家非常的需要你。
需要你無條件的支持老公的事業,不讓他操心家中的任何瑣事,給他提供一個溫馨的港灣,讓他辛苦一天回來後,看到乾淨整潔的房間,吃上可口的飯菜,乖巧的孩子,漂亮的太太,滿心歡喜的迎接他,
需要你全身心的愛自己的孩子,只要是安全的,給予充分的自由培養他獨立性,認知能力,創造各種利於他成長的環境,儘可能多的去接觸各種事物。自我需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及時糾正和改進。
需要你完善自己,有時間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機會做的事。有時間鍛煉身體,減掉贅肉,多逛街,提升穿衣品味,多看書,豐富思想,出去旅遊,開闊眼界。
我從懷孕到現在一直全職,娃娃現在兩歲,曾經幾度迷茫,躲不過世俗的想法,怎麼也想不通。幸運的是我有一個溫柔體貼的丈夫,時常開導我,讓我堅持不懈繼續走下去,正面理解了全職太太的職責。任重道遠啊,每天都很忙,比上班辛苦,這近三年里,我一人裝了房子,寫下48頁ppt的裝修總結,自學了古箏,自學了英語口語,和老外交流得心應手,家裡每天保持一塵不染,學會做菜,堅持鍛煉身體,減重30斤,會打扮了,會保養了,人反而比上班時漂亮自信了,精神面貌好了。還能幫丈夫做事(我們差不多一個專業的)
孩子半歲開始爬,開始自己吃飯,一歲會走,會很好的用勺子,一歲八個月上託管,吃飯比大孩子吃的都要好,我從來沒餵過她。三個月帶就她去爬雪山,獨自帶她坐飛機旅遊就有六回。
總之,我覺得能把家庭照顧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這涉及到人際關係,財務管理,資源分配的最大有效性。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比起對社會做的貢獻,家庭的意義應該大的多吧。


全職父母對孩子來說當然是很好的,尤其是國內三歲以前專業幼托缺乏的情況下
但對受過高等教育、對世界和人生充滿著好奇的父母來說,這未必是個好主意。
和孩子在一起,尤其是很年幼的孩子,一整天就幾乎是在吃飯、哄睡和做家務的無限循環中度過的,即使是和孩子玩或陪他/她散步,雖然有樂趣,但樂趣有限且也非常單一化。日復一日這樣的生活,是很容易悶的。更何況嚴重缺少社交。
最理想的狀態其實是孩子一歲後送幼托,做半職工作(國外有很多每周20小時的崗位專門給父母提供),半天帶孩子,又有事業調劑,又有親子時間。


我家的糖包現在兩歲多,在她一周歲以前,我就是全職太太媽媽,一周歲以後變成在職媽媽。經歷全職太太-全職媽媽-在職媽媽,我本想現身說法,但想到每個家庭都有不同,實際生活總是多姿多彩狀況百出,就不拿自己的情況出來貽笑大方了,以下純屬個人分析。


我只說年輕媽媽,能做全職媽媽,基本就可以刨除經濟條件因素,至少老公的收入養家還可以。在我看來,是否全職在家,不是影響家庭生活的關鍵,因為並非所有全職媽媽都沒有社會生活沒有自己的社交和人際圈並且認知狹隘,也不是所有的在職媽媽都能把家庭和事業兼顧全面遊刃有餘,事實上,更多的在職媽媽不能很好地平衡家庭與工作。我的理解,關鍵還是在心態:
我始終相信每個年輕的媽媽在她生兒育女之前,都曾經是閃閃發光的漂亮姑娘。她都有積極生活,努力工作,呼朋喚友,甜蜜戀愛。她有經濟獨立能力並且三觀清晰,她有自己的很多同學朋友同事,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經歷,她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她是一個被周圍的人們最主要是男友/老公認可的好姑娘。在她歷盡辛苦孕育並生下寶寶後,她的人生角色發生重大轉變,她放棄了工作,變成了手忙腳亂全職媽媽。她的體型短時間內無法復原,這對愛美的她是個極大的打擊;她的朋友短時間內無暇顧及,這對怕寂寞的她是個遺憾的階段;她的生活變得瑣碎凌亂,這對她的耐性更是一個挑戰;她沒有過照顧小嬰兒的經驗,這對她是個精神與體力交織的雙重考驗,甚至她的老公抱怨受到冷落,這讓她的心理倍加委屈。眾多因素影響下,於是出現兩個方向:一個積極,一個消極。

心態調整的不好,她就消極了,找來各種理由去為自己的改變開脫:我也不想這樣!我也很忙很累很委屈!或者說,反正變成了身材走樣朋友缺失邋裡邋遢的黃臉婆,那我就這樣下去,反正老公再怎麼不滿也得養著我和孩子。於是乎,打著在家全心帶孩子的大旗,每天在換尿布餵奶粉洗衣服打掃衛生買菜做飯中漸漸消耗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她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每天的忙亂只讓她更加煩躁。她只和同樣是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們、全職媽媽們或者菜場超市售貨員們交流,她的生活除了孩子再沒有別的娛樂,她的身材持續走形的狀態,她的社交漸漸枯燥,她的人際圈子漸漸縮小;她的經濟不再獨立,她變成了男人的附屬,她的老公為了養家而奔波,他疲累之下仍想幫她,可兩個人有限的溝通也都被孩子的哭鬧和吃喝拉撒代替,她開始嘮叨和抱怨,孩子越來越不好帶,總是不夠乖;家裡越來越亂,總是打掃不完;老公越來越不體諒自己的辛苦,總是給自己增加麻煩;甚至鄰居家的孩子都開始和她作對,不喜歡她的接近。生活真是越來越糟糕,她變得不再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她開始神經兮兮。甚至因為這些變化產生不安全感並引發一系列夫妻關係危機,她的美好生活漸漸遠離。你看,全職媽媽的生活使她身心疲憊,精神狀態備受壓抑,她越發悲觀焦躁,她迷失了人生方向,變得不再像以前的自己,她的家庭經營走向了敗落的華容道。

心態調整的好,她比生育之前更加開朗豁達。她的生活目標更加明確,她更明白了責任的意義,她更懂得了保持自己狀態的重要性,她更珍惜原有的朋友和社交圈子,她更加愛自己得老公和家庭。儘管每天仍然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她仍然擠出時間健身美容;儘管很多朋友關係沒能得到及時維繫,她仍然能通過各種方式去維護,她甚至有了一個新的社交圈子:有很多共同話題的年輕的媽媽們;儘管她因為生理變化出現了一些迷糊和健忘,她仍然很愛學習,哪怕只是學習如何照顧孩子和製作美食;儘管她和老公因為瑣事和各自的忙碌減少了單獨相處的時間,她仍然抓住一切機會與老公互動和溝通,哪怕不是談心促進感情而只是一起討論晚餐吃什麼或者哪個牌子的紙尿褲更好;買菜做飯打掃衛生不是她生活的重點,如何讓家庭中的每個人體驗更加舒適才是她的追求。孩子很重要,老公很重要,自己同樣很重要。她愛孩子愛老公愛自己,同時也愛朋友。她打扮的容光煥髮帶孩子出去會朋友,可愛健康的孩子是她最美好的裝飾,她充滿了驕傲和母性的光輝;她關注時事,與朋友討論熱門話題和時尚信息、生活趣事,她朋友越發喜愛她;她的身材漸漸恢復,她的朋友仍然很多,她的涉獵更加廣泛,她依然自信並且更加成熟,她的老公更加愛她。她的經濟雖然相對不獨立了,但她的精神世界依然美好堅固。她不需要什麼深奧的專業技能,只需要合理安排家裡的財政預算,在職媽媽們兩頭兼顧手忙腳亂的煩惱她更是完全沒有。她工作的平台轉向了家庭,她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體現點,她變成了閃閃發光的漂亮媽媽,她的婚姻越發幸福和美滿。
其實這也是吸引力法則的體現,她期望但是懷疑,她空想卻不實施,於是她得到了對應的結果,她處處不順心,她的家庭經營慘淡。她嚮往並且相信,她肯定並且堅持,她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她變成了很棒的全職媽媽,充實而幸福的家庭主婦。


在職媽媽們同樣有兩面性,甚至在各種的客觀條件制約下,會出現更多的挑戰。她們一直在尋求一種平衡,想要既保持工作高效又保持家庭和諧,同時還要維護好自己的社交圈子,就要認真考慮如何合理的安排工作生活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每天有限的時間、如何維護自己的狀態始終積極正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對任何一個在職新媽媽都是很大的考驗,處理的好與不好,又是兩個方向。當然這種手忙腳亂可能只是持續一段時間,孩子慢慢長大,生活在隨時發生變化,大大小小的願望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會實現。在這一連貫的人生歷程中,保持心態的豁達和積極,你甚至不用看到很遠,就能做好現在以及以後的事。這就像夜晚開車,車燈照射的距離只有那麼幾米或者十幾米遠,可是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裡,沿著路走,這十幾米的燈光就足夠照亮你到達目的地。


我個人是相信只要自己願意,相信相信的力量,同時有效地去做和堅持,那麼你嘴上所說的,定然就是你的人生。我是年輕的媽媽,我正在奔著我的人生方向而努力,我相信更多的年輕媽媽也都是積極而努力的,不論是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在職媽媽,只要積極樂觀,她們的人生,定然也都在按照他們所預想的進程前進。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不太燒錢又相對拿得出手的愛好可以培養?
如何對待或者回擊別人用「狗」、「兒子」等辭彙侮辱你的話語?
為什麼有些人吃得很少就很胖,有些人吃得多卻很瘦?
高脂低碳水的飲食方式是科學共識還是一家之言?
身邊的不婚主義者過得怎麼樣?

TAG:調查類問題 | 生活方式 | 媽媽 | 全職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