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科幻電影《拓星者》首支預告?

http://www.miaopai.com/show/channel/TGQF0ocxHZr03S6SiHXWRTZv8t4kkYIEbkBtWA__


利益相關「拓星者」號飛船模型的設計製作團隊「追雲者工作室」負責人

看到有這麼多網友關注《拓星者》,我很開心,也非常感謝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在這裡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些幕後的小故事,以便大家能夠更加了解《拓星者》幕後製作的細節,大家共同探討進步。
作為《拓》的主創人員,我想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一些朋友可能會誤以為預告片中出現的這艘飛船是CG製作的。但實際上,畫面中的飛船是一個實體微縮模型。為什麼要用微縮模型來拍攝?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涉及視效流程,所以我還是先從最早的設計思路來闡述。

從一開始,張小北導演對飛船的設計思路以及未來將要呈現的藝術效果有著明確的心像(心中預想的形象)。導演甚至開玩笑說:「我們的飛船造型效果能達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科幻電影水準就好。」
《拓星者》是一部有著科幻廢土視覺感的影片,基於影片整體的美學風格的定位,在飛船的設計上我們力求復古,模型的設計風格我們參考了《異形》《星球大戰》《銀翼殺手》等影片。這些電影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好萊塢科幻片,之所以定位在這種風格,一方面是電影整體風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製作預算和製作的可操作性。

「拓星者」號飛船是一艘由老舊的二手飛船部件拼湊起來的星際殖民運輸船。它的主要功能是運送冬眠的人類和殖民所需的資源裝備。飛船全程以亞光速飛行,總長度約在2520米。導演是個科幻迷同時也涉獵了很多工程類的知識,根據導演的要求,「拓星者」號飛船是中央龍骨結構,在尾部推進艙的前端設置了旋轉重力倉,然後是貨運艙以及艦橋。根據故事情節的需求,整艘飛船裝載的人數約為六萬人,共分六個大貨運艙段,每個大貨運艙段還能夠分離出四個小的登陸艙。在我們完成設計並開始製作後,發現我們的飛船設計和當時剛上映的電影《異形:契約》在思路上非常接近。但我認為它並不是簡單的雷同,而是科技發展至今,同理可循。我們的美術風格就是基於「二手宇宙」的風格進行設定的,在已知的技術水平下,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飛船設計,在大致方向上都應該是差不多的。這是技術水平所導致的趨同,就像我們的運20和美國的C17運輸機一樣,雖然很多細節不同,但整體的外觀是比較接近的。有不少人可能會覺得我們的設計很像遊戲,但我並不介意。我們的設計,重在視覺的合理性和舒適性,質感的體現,技術上可應用,操作上能執行。

有了具體的設計方案後,如何將這個設計變為實體模型,這個製作過程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主要難度在於之前國內沒有做過類似的飛船模型,幾乎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參考,所有的製作細節和流程都需要從頭摸索。從1到2是量變,從0到1是質變,這是最難的。導演一直給我們說的思路我是贊同的,先解決有沒有,再解決好不好。

一般銀幕上表現宇宙飛船等科幻類載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三維數字模型,另一種是實體微縮模型,也有兩種方式結合的。基於我們的預算和視覺效果,導演最終選用了以微縮模型為主,三維數字模型為輔的方式。微縮模型在國外電影工業生產中使用很廣泛,只是在國內才剛剛開始。微縮模型的優勢在於,質感與光線和環境相結合後產生的視覺上的真實感。

基於導演的設計要求,我們需要先用數字三維模型對整艘船進行詳細的設計與計算,以及確認具體的零件形狀。這艘飛船模型長度有四米半,其中有近兩千個精細零件,光安裝和調試就花了將近兩個月。在三維模型設計中,這麼複雜的設計最後導致了我們的數字模型有五千多萬個面。根據實際安裝的需要,以及三維列印的技術限制,最後實際執行結果是四千萬面左右。我們在這裡更正一下,之前有傳言說我們的三維模型設計文件完全打開需要一個多小時,但實際上我們的電腦打開圖只需要3-5分鐘。因為設計文件很大,我們在工作時都是打開局部圖進行細節調整的。如果全圖打開,用我們以前的電腦配置,根本就打不開,後來我們還為此專門升級了一次電腦。

上圖就是我們設計完成的「拓星者」號飛船的三維效果圖,隨後我們進入了複雜的製作執行階段。作為全三維列印零件組合成的飛船,它的整體重量超過了100公斤,如何能夠在如此長的跨度上不會產生肉眼可見的變形,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工程問題。根據三維模型我們計算出了整條船的承重結構,經過測算後,我們使用了強度很高重量很輕的碳纖維管做中央龍骨,然後在龍骨上裝配三維列印好的模塊構建。這個過程非常有趣,像是自己設計了一套類似樂高的拼裝玩具。但它和樂高積木不同,我們還需要讓飛船的重力倉能夠旋轉,以及讓部分區域亮起來。在設計飛船外表的照明區域時,我們也要結合電影劇情及世界觀的設定。因為飛船在飛行途中,基本是處於休眠狀態的,而且因為它是貨運飛船,所以還要儘可能地少開舷窗,所以從外表看沒有什麼大面積的舷窗。
而飛船模型的整體外觀上色和塗裝,也是一個工程量非常浩大的事情,說起來都是淚,就不多說了。總之,算上設計和製作,大致花了半年時間,才將「拓星者」號飛船的製作工作全部完成。作為團隊負責人,我還是很自豪的。

製作過程
看了大家的評論,有一些人覺得飛船的細節不夠。確實沒錯,我們這次只來得及製作了一艘飛船模型,製作比例也較小,總長是四米五左右。所以單位範圍內涵蓋的細節,不足以滿足近距離微距攝影的拍攝。這種微縮模型拍攝,應該針對不同的拍攝範圍,製作不同比例的局部模型,這樣就能保證不同的距離上都能呈現出足夠豐富的細節。但因為預算和時間的問題,我們這一次沒能做到,只能說是一個遺憾了。

如圖所示最終完成的效果。

最後我想說,中國的科幻電影才剛剛起步,我們只能一步步地走過所有西方人曾經走過的路。就像有的朋友用殲20做比喻一樣,為了能夠讓殲20飛上天,我們就必須得從殲6、殲7、殲8、殲10這樣一路走過來,才能積累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才能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們的模型做的不夠好,但在有限條件內,我們已經儘力。在中國做科幻電影很難,因為一起步就面臨著和好萊塢的成熟技術同場競技的尷尬。觀眾也不會因為你是國產電影而網開一面。但就像導演之前經常給我們說的那樣:「沒有需求就沒有應用,沒有應用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要求,沒有要求就沒有標準。」一切的一切,都要從無到有,先有開始,才有後續的升級。
我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和《拓星者》這部電影一起開啟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雖然我們都是看好萊塢科幻電影長大的,西方的視覺影像審美根植於心,但如何能夠建立起具有東方審美韻律的科幻作品,這不是一兩部電影就能解決的。路雖艱辛,但我們的內心是充滿希望的。中國的科幻電影需要一個成長過程,我們就像正要開始學習走路的孩子一樣,步履蹣跚跌撞前行,摸索著別人曾經走過的路,我們可能會被嘲笑,被誤解,但是我們願意堅持去摸索其中的奧秘,直到未來羽翼豐滿,都需要一些時間和過程,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成長的機會,更需要一部分人先去探路,即使我們的作品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它都是很好的經驗,能夠幫助那些在未來願意與我們一同投入中國科幻電影產業的推動者。所以無論大家如何評價《拓星者》,它都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寶貴一步。


追雲者工作室
陳屹傑
2017.11.22


其實我不是很理解,既然經費不足,為什麼不先從軟科幻開始,而去做這種需要特效鏡頭的影片。

而且就國內科幻而言,科幻小說也以軟科幻居多。如《黑鏡》那類的構想,在國產科幻小說里並不難找,就算找不到合適的,請人來寫一個的成本也比做特效道具低吧。

畢竟科幻電影不只有太空飛船,第一次的話,先試著講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吧,減少特效也能讓大部分精力集中到劇情上面。


雖然我原則上無條件支持小北老師的《拓星者》上映,也最早一批從籌劃開始一路關注到如今的路人粉。

但有句話還是得說,"太空堡壘"的名聲響亮,預告片不該如此。

從《三體》拍攝變笑談,《球狀閃電》劇本不知後文,中國科幻元年基本上永遠都在明年,這次的《拓星者》應該是攢足了十二萬分的勁而露面的。


但是從預告片來說。

一看飛船卻基本上還是79年《異型》里飛船給我的感覺。嚇得我馬上調整了觀影姿勢,提醒自己這不是好萊塢電影。

不過,話說如果全片的劇情,節奏,演技和氛圍把控,以及種種種種,也都能達到79年《異型》的水準,那麼我將恭喜小北老師,您離自己的偶像雷德利斯科特又進了一步。

單說幾點,就國內科幻電影的背景來說,在這類受困於異星的太空科幻題材幾乎全為空白的情況下。我最喜歡的編劇,影評人老師拍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科幻題材電影,發自內心的,我一萬個喜歡。尤其是看到這些熟悉的中國面孔說著中文在外太空,在飛船離演著各種各樣的英雄和反抗者的時候,我幾乎要拍手叫好。畢竟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間,這都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才有的特權。

然而事實上是,對於科幻電影愛好者來說,在長期西方經典科幻電影的的影響下,這部電影的成片很有可能在圈外全面冷清,圈內持續低能。

喜歡科幻的人,看到那些旋轉的飛船,很難不想到《2001太空漫遊》,《異型》,《星球大戰》,《星際迷航》,《阿凡達》等等的一系列或是經典或是小眾的科幻電影。

看到異星荒漠,看到沙塵追車,同樣的又會想到《狂暴之路》,《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一系列太空科幻電影

更別提看到外骨骼,就肯定會想到經典的《星河戰隊》。

而遺憾的是,《拓星者》這部電影在技術上的成片質量,很有可能在各個方面都遠遠落後於上述電影中的任何一部。

如果果真如此,那麼唯一的贏法,就只剩下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以及演員們動人心弦的表演了。小北老師是一位資深的國內影評人與編劇,熟知中國人與中國觀眾的口味。

在此希望他能夠贏的漂亮些,正真打響中國科幻元年的第一炮吧


說實話,有點失望。

太空堡壘的預告片一向是業內精品,如果預告片本身都覺得一般了,電影就不好說了。

當然這只是推測,上映了,看完才能評價。


看衰。

中國科幻電影作者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毛病,就是過度注重畫面效果而輕視故事,然而不巧的是任何電影首先都要講好一個故事,故事沒講好的話特效根本立不住。

從這版預告片就可以看出,作者團體認為自己最大的賣點是炫酷極了的特效和動作戲,所謂的異星,沒看出什麼外星的感覺,只看到幾個異形。

算了還是不多說,等上映了看了再說吧。

不過現在期待值沒那麼高了


預告片的重點不對,一個全新的故事,最要緊的是讓觀眾了解基本劇情,所以,第一版正式預告片通常都是故事預告片,交代下故事背景,放出懸念,然而這版預告片卻只是拼湊了一堆特效和動作場面,觀眾對劇情依然一頭霧水,更像是個先導預告片,而特效也沒有特別驚艷的地方,宣傳效果基本為零,我懷疑發行方對影片其實不太抱有信心


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這個預告片給人的感覺就是 《異形》+《極樂空間》+《瘋狂麥克斯》的大雜燴。正片有可能會套著一個科幻的外殼拍成一個懸疑動作片。

開篇飛船掠過星球鏡頭大氣磅礴,好評!但是音樂感覺不搭。既然是星球拓荒的,出場飛船掠過星球,就應該展現出宇宙孤獨,星球荒涼的bgm,而不是弄個懸疑詭異的調子。

後面畫面一轉突然跳到激烈的動作戲,各種人物特寫+打鬥,完全不知道這個預告片要展現出什麼,展示打鬥和所謂的外骨骼裝置?後面大半部分基本上就是《瘋狂麥克斯》+《極樂空間》大雜燴了,除了怪獸的影子,沒有交代任何對於劇情有用信息。此外這個外星地貌的設置有點單一了,讓人一看就知道在地球上,容易齣戲。希望後期能夠在此地貌上精心的合成下,別偷懶了。

電影預告片老實說,國內沒幾個公司剪輯的好的。整個電影從先導預告,到終極預告,絕大部分都是亂剪,沒有一個合理策劃,當然也和絕大部分電影是在沒啥乾貨可秀有關係。在我看來電影的第一版正式預告片應該承擔定調的功能,展現出影片的節奏和風格,或磅礴大氣,或懸疑詭異,或詼諧搞笑,或激烈碰撞……,看看國外的大片預告就知道了,雜亂無章是最忌諱的。

此外多說一點中國科幻片吧,中國的科幻目前還是擺脫不了動作片的影子。從香港導演開始,什麼《機器俠》,《未來警察》,《全城戒備》之流都是套著一層科幻的外殼,本質上還是香港電影那一套動作片,警匪片的邏輯!

從電影《三體》的夭折或者命運多舛來看,中國的科幻電影還沒有上路,妥妥的打了那些嚷嚷「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來」的人的臉!


失望。
張小北老師是我特別喜歡的電影媒體人。
預告片的剪輯極不專業,整部預告片給我的感覺,是披著科幻電影外殼且不專業的動作電影。質感很差,動作戲更差。
怎麼說,估計豆瓣出來評分5分左右吧。
希望能被打臉。


我就提一點,第一個鏡頭,星際迷航和普羅米修斯的飛船出現,都是從一個很微小的飛船細節,旋轉拉到整個船身,以此體現飛船的尺度感。張老師號稱電腦打開一小時的模型,最後就簡單像工業產品展示一樣轉了一下,而且鏡頭速度也太快,看上去還是個小模型。


失望
第一個鏡頭裡那個360度轉的飛船讓我一瞬間想到遊戲里的3d建模,真的非常脫戲.....沒有飛船是會旋轉的,這一點都不酷。

就不吐槽這艘飛船造型遊戲化了,老老實實向前推進多好啊。

流星划過沙漠上空那個鏡頭很好,有點期待。
但是大漠沒有異星球的感覺,沒有異象。

但素,誰來告訴我,太空的、外星探險的故事,為什麼要出現辣么多次近身戰鬥?並且毫無目的,看簡介應該是為了生存而戰,但是完全看不出來,打得一臉從容啊,衣服一絲不苟,還擺poss。

我看科幻片不多,但是科幻的東西,我認為最忌諱「透露太多信息」,要藏,不然就變成魔幻片。

但做為預告片而言,要從劇情上讓觀眾有好奇心,懸疑感。最簡單的與人物本身相關那種懸疑...開篇要接地氣,越接地氣越生動,至少讓人知道拓星者是什麼來頭吧。

我腦補了下...
拓星者是個被冤枉的死刑犯,二選一,他選擇當九死一生的拓星者......

地球陷入寒冬,資源匱乏,本來屬於下等人的豬腳突然被發現有過人天賦,飽餐一頓後被賦予拓星者重任前往太空,拚命掙扎也無法逃脫...

要強烈凸顯出豬腳比普通人更加強烈的求生欲,才值得在荒無人煙的外太空為活下來掙扎。

導演等名單切出來時特別突兀,特別破壞畫面感。本來就不容易沉浸了,硬切高亮打光的海報,簡直就像切割機,把畫面切得七零八落。就算要出現導演名單,不是應該比正片色調更暗,過度過去嗎?

最後的文字能不能再。。。神秘點?

[我們都是拓星者
我們都會死於群星之間]

夠了
足夠了
什麼「不是今天啊,不是現在啊」
太直白的告訴觀眾
老子是不會死的中二病小強哦
快點來看我擼天擼地吧
逼格沒了

影片完全出來前
我不能斷定這部電影劇情很爛
畢竟關老師加持呢
但是預告片里呈現的劇情
很沒有吸引力


以前拍爛片的導演逼的急了,會脫口而出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國內可能是分量最重的影評人張小北先生想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我就要up,你看我能不能bb。然而現在張小北先生也要經歷被bb了,希望如果影片真的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張小北先生不要重蹈覆轍。
作為十放和張小北的粉,他評論電影的專業性和對電影事業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有時候說和做畢竟是兩回事。這部片子我一定會去看的,希望張小北先生多跑點路演爭取排片,讓我這三線小城市的邊緣地區影院能有個場次,然後真誠的希望片子能打我的臉,我還可以繼續開開心心的粉張小北先生。


我看了之後感覺不太有去影院看的慾望了。。。上映之後看看各位大佬的評測再去影院吧,畢竟窮學生一枚,還是希望小北老師能繼續加油,希望能看到中國自己好看的科幻。


海報式鏡頭,pose式打鬥。真是當電影來拍的?

加油吧


恍惚以為是 盜墓筆記2048


看了預告片,很激動!不落俗套的硬科幻設定,並且大量向經典致敬!

沙漠狂飆

沙漠狂飆

瘋狂的麥克斯

外植裝甲

外植裝甲

極樂空間(現代戰爭里也有)

荒漠孤影

荒漠孤影

質量效應

「不是今天」

「不是今天」

權力遊戲

真的是好期待啊!


mad....max???


有意思的是張小北本身就是業內號稱最大的預告片公司的老闆,為什麼會剪成這樣,正片會是什麼樣?


剛開始很期待,看了介紹:該片講述在遙遠的未來,一群人如何在外星荒漠中掙扎求生的故事。

原本以為像《地心引力》或者《火星救援》那樣故事簡單卻完整的故事,但為什麼預告片里看到了MADMAX。。打擾了。。


不知道哎,我就覺得宋洋變帥了。。。
說實話預告片確實有點失望,我還是比較喜歡看無腦看畫面的大製作或者內涵好的科幻電影。

至於這部,會去看的,看完再評價。


占坑,剛剛從中國科幻大會回來,見到張小北老師了,一會答一下


摺疊裡面有個機靈抖的好:

這個預告片,預告你不用看正片了。
————————————————

個人認為這個預告片有幾個大的問題。

劇情方面。
1,雜亂無章,沒有故事感。
就是個亂剪的短片,沒有思路。頂多是想展示一下外骨骼。可能就是個武打片。
2,女演員很僵硬,演技不看好。

鏡頭方面。
3,你確定剛開始虛化的那幾個整齊劃一的持槍的人不是武警部隊出來走秀的?

化妝方面。
4,廢土的背景+女演員白花花的肌膚……
敢問違和不違和?
至少化個油亮亮黃澄澄的妝啊!

配樂方面
5,大眾臉百搭音樂,沒有特色,聽了就忘,腦子裡沒有任何映象的那種。
懷念《尋龍訣》,它的曲子至今都在耳邊回蕩。個人認為這五年以來沒有任何一部國產大片能超過《尋龍決》。

結論。
繼續讓他們「我們在進步」吧!
我反正看了這個預告之後就沒興緻花錢看正片了。目測豆瓣3~5分。

大家也別噴,能發這種預告片出來的電影方,成片的質量也基本就那樣沒跑了。這個沒得說的。

——————————————————
當然,我也非常樂於看見自己的這些預測被打臉,畢竟,誰不想看一部有意思的國產科幻電影呢?


首先我沒看過漫畫原作,我從自己有限的科幻電影經歷來說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預告片不好看。我和電影創作者持不同意見也只是選擇不同,表現手法不同,但是重點是這只是預告片,不是電影全部內容。

科幻電影是中國電影的弱項,在現有的全世界科幻電影里的元素可以輕易在預告片里看到,不是說不能有非要求去創新,而是沒用好,最起碼預告片得能看出來一些電影的內容。

開始4-19秒畫面:

太空中的飛船在電影院里看的話,就是一個巨大的黑箱子在旋轉,接著看到星球的邊緣,除去飛船本身的遊戲模型感覺之外(像極了選擇遊戲內武器時的旋轉),觀眾看到畫面無法集中,因為一直在旋轉,那麼鏡頭繞著飛船轉總要去停一個地方吧?比如駕駛室?然後鏡頭拉近去展現內部,這樣會不會感覺飛船很大?接著畫面要是從內部導向外部看到星球的輪廓會不會更好?預告片里用了水平的旋轉來展現並不能看清外觀的飛船,這幾秒鏡頭的意義是什麼?就是告訴了觀眾發現了一顆星球?那麼用點科幻感覺的文字特效會不會更好?比如閃爍的文字。

45-47秒畫面:

不明物體出現,角色脫離人類的正常反應,看起來是好奇疑惑而不是害怕,那麼根據角色的反應應該不是外星生物,很可能是同伴駕駛了某種大型設備,影子看起來很多觸角,可是後面的場景並沒有能產生這種猜想的東西,一些角色開著車,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所以這多餘的畫面用來幹什麼用的?吸引人們去思考?展現一下電影里的元素,但是不能給觀眾過多的畫面,影響後續預報片和電影?

47-48秒畫面:

天空中看著像棉絮一樣的東西是啥?是雲么?應該不是汽車揚起的塵土,看起來類似月亮,可以理解為剛開始畫面中出現在右邊的那個球吧。問題來了,它為啥移動的那麼快?畫面里的人確實因為開著車移動很快,它隨著鏡頭移動,難道我想多了,它表現的是鏡頭髒了?

後面的畫面從太空中帶著火焰的飛行物是飛船,如果不是閃爍那麼一下看著就跟隕石似的,真的很容易看成隕石,這部分畫面相信電影會有更多的細節,否則正片就會突然出現隕石變飛船了。

49-1:04秒畫面:

穿著外骨骼的裝備戰鬥畫面再誇張點感覺就是手撕鬼子了,就理解為武俠或者武術元素好了,而且是反派一個接一個的同主角對打。

最後畫面:

隨著片名三個大字出現過程里,背景的星球輪廓發生了變化,那種變化和片名文字的移動看起來特別不協調,本來看著都是逆時針那種旋轉,結果不同步了,星球停止旋轉開始拉遠,文字還在動,之後才拉遠。

組成文字的各種材料看起來和預告片里的元素不搭,目前能搭的估計就是汽車了,可是感覺上還是差很多。

其他:

既然說是國產科幻了,那個醫療倉英文改成中文多好。

作為觀眾對電影從業人員指手畫腳不太好,畢竟拍電影真的不是你行你上的事情,電影更多像一種愛看看不看滾的一種選擇,涉及的太多了,想想國內影視方面的審查,其實能有這麼一伙人創作科幻電影挺好的了,從預告片能找到好多科幻電影的元素,可以理解他們的嘗試吧,如果數據真實有2.9億人氣,那麼漫畫受眾很多了,拍成電影應該也會很不錯。

目前從預告片看,看到的故事少,畫面多,人物互動能看出衝突,期待正片的內容能有個好的故事。

如果可能的話,希望這部電影像《太空旅客》那樣,通過人物本身來講故事,科幻只是給故事提供了一個發生的背景。

國內其實很適合拍一些像《源代碼》《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前目的地》這種科幻片,去掉或者少用視覺上的科幻元素,用概念去講故事。

這部電影如果能讓觀眾感覺故事很符合其科幻背景設定的那種真實,他們就成功了,否則就是有個漫畫原作都拍不出來的水平。


看過了預告片來答一下 這個號稱是科幻電影 那就肯定要有一定的科幻特效在電影里 剛剛看過了官方的預告片,僅僅一個不太精細的太空飛船和太空船艙的內部還有點科幻感 其他鏡頭更多是一些荒漠 硬要說拍攝地新疆的荒漠能帶來一絲外星球的荒涼感 咱也可以接受 但是開個沙灘車愣裝高科技、拿把老式衝鋒 假裝成激光槍還冒藍光 一身破銅爛鐵當單兵機甲用……額 我想起了這個《瘋狂的麥克斯》但《瘋狂的麥克斯》太成功了。。總之看完預告片 濃濃的星際拾荒者之風鋪面而來 感覺下一秒演員張嘴就是:哎,大哥,你那個易拉罐喝完了沒,我能收走嘛?

另外 @張小北 老師也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導演了,在國內推科幻片真的是太有勇氣了,希望他的《拓星者》整部影片能有更多的科技跟故事性,而不單單像預告片中那樣,背著一身金屬架,擺弄幾個武打姿勢,來個太空船動畫就充當科幻片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星際迷航 3:超越星辰》 (Star Trek: Beyond)出品之阿里巴巴影業?
如何評價《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日版預告片?
電影史上戰力第一的怪物是哪個?哥斯拉?金剛?還是異形?如果它們組成聯盟,可勝復聯?
奧特曼人間體做完變身動作後奧特曼怎麼出現的?
有哪些電影並不是續作卻能找到一些聯繫?

TAG:科幻電影 | 中國電影 | 張小北 | 中國科幻 | 拓星者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