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港囧》?
坦誠地說,關於《港囧》這部電影真的蠻難講清楚的。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國慶檔有很多電影,每部電影都很出色、都很優秀,這證明華語電影創作和市場潛力是無窮的。從電影上映第一天起,我就開始看各種各樣的影評,我幾乎看了所有的影評,說好的說不好的,我也幾乎看了所有的評論,差評、負評,給好評點贊、給差評點贊的我幾乎都看了。
看了以後我思考過,《港囧》這部電影有一點點問題。我這幾天也跟朋友在探討,《港囧》這部電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大家看完《港囧》以後會是這樣的一個反映?朋友看到我以後都說票房不錯,恭喜恭喜,不像大家當初看《泰囧》的時候,都覺得《泰囧》太好玩了,太好看了,去看了好幾遍。為什麼這次會是這樣的一個反映呢?
首先,大家認為《泰囧》這部電影知名度太高了,我們所有人知道《泰囧》之後要有一部電影,都等著這部電影是什麼樣子的,期待值爆棚。《泰囧》說白了,它是一個公路片,是一個很純粹的喜劇,它好像天生就是那麼討人喜歡,大家都很喜歡《泰囧》。等到在《港囧》的時候,如果說作為創作者,作為導演來說,我就非常希望有一點點突破,但是同時我還兼顧了一個角色,就是這個戲的製片人,我又希望在商業上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能夠被每一個觀眾接受。所以,在我身上出現一個非常混雜的身份,就是說我既是製片人,又是導演編劇演員,作為製片人來講,我特別希望他能夠取得市場的一個成績,而作為導演來說,我又希望能夠迎來什麼。所以,當我的創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當我們設置一個主題是去跟初戀約會的時候,我就很希望把那個未完成的夢、那個情結、心裏面囧的問題可以植入到電影裡面去,然後加了很多香港經典歌曲,希望形成一種情懷。
這樣一來,就使我們的電影出現了分裂,我們看的時候也感覺到好像做成了兩部電影:我在香港和包貝爾追打的時候好像是一部公路、動作電影,我們在上海約會的時候好像成了青春懷舊片。所以當這部電影最終完成時,我覺得形成了一種分裂。這種分裂,第一,對於原來喜歡《泰囧》且就想看這種耍寶類型的觀眾,他想要的就是A,而另外一部份對B很期待,所以覺得你前面那部分是多餘的。因為我混合的身份,這麼一個混搭的創作心態,使得我們這部電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很難說它不好,因為我和整個團隊盡了最大的力量把這樣一部電影呈現在觀眾面前,包括我們後面在宣傳和發行的時候,雖然每一個發布會都開得很有意思,但是我發現這個電影真的好難宣傳,我們怎麼樣讓別人了解我們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很難說清楚。
細想一下,我們的觀眾還是很接受直接單純的東西,座到電影院願意笑一笑,放鬆一下就很好。在這一點上,有的觀眾覺得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使得我們電影的口碑出現爭議的狀況,但是由於之前我們積累的效應,又促使很多觀眾到電影院里來看我們的電影,所以我們也獲得了一個很好的票房成績。
當然,也有一些意外的插曲讓人哭笑不得。
電影上映第二天,我們就遭遇了鋪天蓋地的高清盜版。這一次,盜版不光是通過雲盤去傳播,還在通過無數微信群、朋友圈進行擴散。我們團隊的小夥伴半夜開始刪除盜版,她一邊刪一邊流眼淚了,她跟我說,我們辛辛苦苦付出了那麼多,可是電影剛上居然就遭遇盜版,好委屈。其實面對這個狀況,我也是很難受的。後來我就跟團隊小夥伴說,一部電影上映了以後會遭遇各種各樣的事情,正負評價也好,盜版也罷,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在這件事情,在這個工作裡面,或者說在這部電影裡面能夠收穫所有的際遇帶來的財富。一部電影放完了就放完了,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留在我們心裏面的,那才是我們自己的成長。
昨晚從《港囧》的團拜會回來,我就在想,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架到這塊了,好像所有關於我們電影的發布會都得辦得比較有特點,從一開始的第一個徐布斯發布會開始,所以在最後,我們決定選用這樣一個團拜會的形式來取代傳統做法的「票房慶功宴」,其實我們所要表達的還是一個感謝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投入了非常多的關注,關於《港囧》這樣一部電影,對此我心存感激。
作為一個創作人員,我常常跟身邊的人說,每部電影都有屬於它的命運。等到它上到電影院以後,觀眾到底喜歡它還是不喜歡它,它的票房最後到底是多少,都會有其自身的軌跡和命運。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溜完就會見分曉。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我和團隊盡了最大的努力讓電影變得更好,就像我跟包貝爾在全國幾十個城市跑路演一樣,其實我知道某一個地方、某一個城市,跑不跑結果都是一樣的,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沒有去就好象自己沒有做到。我覺得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我們能做的每一件事情,這才對得起這部電影,也對得起我們做的這份工作。當然,所有的這些努力,終會成為某一項指標,譬如「票房」。因為總得有一個指標來衡量和說清楚這個事情,但是它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它並不代表所有的。
我還要給包貝爾寫幾句,由於我們劇組內容創作上的分裂,使得很多觀眾也好,或者是有很多影評人也好,把很多負面和不滿砸向了他,我覺得這個對他來說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因為本身這部電影是一個伴侶電影,但是由於我們的主題變化了以後,就變成不是伴侶電影了。所以,我也老開玩笑,早知道這樣我就把伴侶換成趙薇了!但是現在換成包貝爾,他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大家以為這個電影的問題是由於他造成的,但其實並不是由於他造成的,作為演員,包貝爾盡了他最大的努力。
先前,小包還在媒體面前說「天上掉餡餅」,其實只有我知道他心裡的苦衷,他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演員。小包的新電影《我的青春期》在11月就要上映了,我相信後面大家會看到真正屬於他的表演,我們應該給新人更多的機會。
我很高興今天我們有一個「安全上位」的成績,也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分享過程中的點滴。最想說的還是謝謝!不管是《泰囧》還是《港囧》,都只是我們的一個起點,大家所有正面的能量、負面的能量,我們一併吸收,這都是「養分」。我很高興有這麼多人,可以跟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個成長的過程,所以非常感謝大家!
港囧說的是中年危機。且純男性視角。
沒法子,徐崢是男人。
其實四十上下的人,若說全無中年危機,一定有一種更穩定而強大的力量在支撐他。影片中的徐崢,中年不育,妻子非初戀,自己倒插門放棄專業,專心替妻子家裡打理家業。大老爺們設計內衣,看似高帥富,迎娶白富美,做上CEO,走上人生巔峰,這樣的人還有啥中年危機呢?
但他真有。初戀畢竟沒得到。有人以為得到指的是心,有人以為得到指的是身,有人以為得到指的是死心塌地念念不忘。對於徐崢,初戀的一切他都沒得到,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吻。儘管和妻子每天都要完成若干次。此處少兒不宜。但沒得到的那次他想要。為何,因為其他的,他都有了啊!!!
人,要的就是這點得不到。
好笑不?一場香港之行的囧途。穿插了無數堆砌的港片經典時期的對白和歌曲,甚至演員,但那又如何?你確定你聽到偏偏喜歡你,和你第一次聽是同一個感受?你確定哥哥的嗓音起,小馬哥的經典台詞翻版時,你會熱淚盈眶?不會啊,太刻意為之的事情,都激不起感動。
無他,無人喜歡目的如此明確。
整場觀影,就如有個人在耳邊私語,這兒你熟吧,該哭了。看這兒我在致敬,你還不一起致敬?整個就像一個封閉的情景劇,如我愛我家那種,哪兒會有笑聲,哪兒會有默契都安排好了。只等你懂導演的安排了。
可是這有趣么?如此油菜花的徐崢,真的以為觀眾是可以操控的木偶么?我們的哭,感動,感慨,嘆息,幡然悔悟,醍醐灌頂,都會在你的安排下順利入坑么?
不會啊。閱片無數了。
一張畫卷尚且需要留白,電影滿到撲出來真的好么?除了徐崢還談得上演技,其他人在表演時他們不尷尬么?顯然,他們連自己都沒能說服。
中年危機是個太好的主題。尤其在經濟下行時。多少人離夢想一步之遙,被股市和各種理財產品生生打回原形。多少人辛苦奮鬥幾十年,發現除了在原地打轉,別無變化。枕邊人還能如此愛自己為自己買莊園的有幾人?初戀沒變形,依然女神,並可以靜靜的等你親吻的有幾人?如果故事能真實並投入一點,該多好。
可惜了,還是徐崢。對票房絲毫不懷疑。但依然可惜。你本可以。
還是希望有人能真正拍出中年危機。
從人及人性而非純票房的角度。有一種尷尬感貫穿始終。
1.正片一開始就是性笑話,一點都不好笑而且硬生生的性笑話。尷尬。
2.一家子出場,沒一個像正常人,但是偏偏又都沒有啥特色,開的玩笑也尷尬的可怕。
3.包貝爾飾演的角色就不說了,他的笑聲,他的裝傻充愣,讓我的尷尬感爆棚,我始終覺得,喜劇演員是需要很高的天賦的。
4.這一條可能是我個人的問題,近幾年的電影王晶一客串我就覺得很尷尬。
5.各種囧的橋段,確實挺搞笑的,但是囧事硬生生拍成了動作大片。巧遇拍電影,頭套爆炸,被黑幫追殺,被吊高樓,被吊公交車,一系列劇情下來,太荒謬,遠遠失去了僅剩一丟丟的真實性。
6.被劫匪抓住,吊在高樓上的那段,尷尬的快死了。那一段的劇本本身就很尷尬了,趙薇那段毫無演技可言。各種高跟鞋玩雜技,配上無感情的聲音,尷尬。
7.徐崢去見初戀的那段,也有些尷尬感,但那種尷尬感恰到好處,是劇情需要,那段很經典。
8.徐崢每次提小蝌蚪我都很尷尬。
這部片子並沒有延續囧系列裡越來越少的真實感,囧事的程度直接上升到了成龍的動作篇。尤其是吊著,感覺徐崢特別喜歡。
被黑幫追殺時,徐崢破窗吊著各種高難度動作;稍後包貝爾也吊了一次;徐崢去會場抓遙控飛機吊了一次;被警察抓,包貝爾救相機又吊了一次;公交車上被車甩出去吊了一次;最後救人更誇張了,多次且各種吊著說話。
徐崢的演技很棒,整部片子就看他了,多種BGM配的也很好。但是每當他把我帶進劇情里的時候,以包貝爾為首的等等一系列尷尬因素讓我瞬間齣戲。
總體上來說,這部片子無聊可以去看下,但不值得吹捧。九把刀在他的那次北大演講中提到過一句話:我特別同情那些每次都考第一的同學,因為他們的人生除了失敗,沒有別的可能。
這句話里顯然有阿Q式的自解和戲謔,可至少邏輯上是沒什麼錯的。
姜文拍出《讓子彈飛》後,那個高深莫測的結局讓人回味無窮,出現了無數版本的猜測和解讀,所有人都以為他會就這些疑點和懸案拍一個續集出來,踏踏實實地把一切都講清楚,畢竟受應試教育浸淫多年的國人最喜歡的就是「標準答案」,甚至一時間連第二部在哪兒開機演員是誰都傳出來了。幾年後,《一步之遙》上映,所有人大概都明白了,這個當年連禁片都拍出來的了導演是不太可能會慣著觀眾的。反正他不缺錢,又總能拉來投資,電影永遠只拍他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至於觀眾想看什麼,電影能賣多少錢,對他而言並不重要,他也毫不在意。
因為《泰囧》的成功,徐崢被推到了類似的境地上。這部他導演的電影處女作叫好叫座,有著濃厚的個人色彩,在所有人都沒料到的情況下,一躍成為華語電影的票房冠軍,電影本身也給人連連驚喜。自然而然,大家都在期待他下一部作品,甚至將拯救中國喜劇的重任都推到了他的頭上。而徐崢作為學院派出身,對電影本身有著自己的尊重和追求,可他也清楚觀眾想看他的是什麼——這兩者並不是很一致。可他終究做不到姜文那種洒脫和不羈,給自己的定位終究也還是商業片導演。最後順應民意,果然把那個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拍囧,卻不知道是哪兒的囧的續集拍了出來——其實哪兒的囧一點都不重要,還能像上一部那樣讓人笑出來就好了。
所以《港囧》背負了廣大觀眾的殷殷期待,而偏偏人們對一部電影的評判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它的預期,於是這部在喜劇效果上明顯遜於前作的作品,最後在豆瓣上得到六點幾的評分,也是合情合理。
作為喜劇,它是合格的。這點在電影院里就能直接聽得出反饋。儘管在笑點的設置上幾乎完全靠過期的段子和下三路的葷勁兒,可顯然觀眾是很吃這一套的。作為商業片,做到這一點其實就足夠了。無需從別的角度去爭辯這些笑點的優劣與高低。即便它比照上一部依靠劇情和人設衝突來實現喜劇效果的《泰囧》確實有著天壤之別,可這大概是因為在喜劇之外電影融入了太多的東西想要表達,使得它根本無法成為一部純粹的喜劇,兩個小時的電影,將近四十分鐘在講美好初戀,家庭責任,懷孕生子,中年危機以及一場沒頭沒尾的殺人案。這些摻雜進去結果表明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的種種元素無一例外都證明了他的野心,在喜劇的骨架上他試圖安插一些與以往不同的靈肉,在最低層級保證喜劇效果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另外一些想法,最終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令人遺憾。
就像電影一開頭說的,他試圖展示一種文藝的情懷,可在有的人眼裡這就是酸。兩邊都沒能討好。
電影使用的配樂幾乎全是港樂,從陳百強到張國榮跨度三十餘年,這一系列能激活回憶和共鳴的BGM並沒有恰到好處地出現(就不提那個用了兩遍前後相隔不到五分鐘的《一生所愛》有多麼生硬和刻意了)。其存在彷彿是強行把觀眾拉近回憶中——那些陪伴了好幾代人成長的旋律也確實有此功效——多少都有種「我都這樣了你也該起雞皮疙瘩了吧?」的脅迫感,配套出現的那些熟面孔(王晶、苑瓊丹、包皮、林雪、田啟文等)也並沒有在其所分配到的角色上有多少的發揮,僅僅是來露個臉而已。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致敬,我總覺得這是在雞賊。
說回劇情。
單就劇情來講也讓人感覺矛盾,一方面覺得好多地方意猶未盡就戛然而止,似乎還應該有更多的東西要說卻沒有了,開了許多支線劇情都沒有好好收尾,好像有點短,可另一方面卻是事後回想,發現好像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好像也沒講什麼內容。按照這個電影系列的套路,應該是男主要到達某個具體地點身邊卻好死不死來了個掃把星,一路上製造了無窮的麻煩——可這部電影里的麻煩,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於那個摘不掉的進口頭盔……沒了這個道具,電影能至少少二十分鐘的戲。沒有場景的切換,沒有劇情上的延續和發展,就只有那麼一個頭盔而已……
而且這部電影與前兩部最大的不同是,前兩部中王寶強雖然給徐崢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卻並非出自本意,屬於是人設上的衝突,讓人無奈又氣不起來。可包貝爾卻是實實在在地刻意干擾百般阻攔。說他奇葩吧,還挺明白事兒的,一點也不傻不缺,說他正常吧,又有點侮辱正常人。他對徐崢的阻攔出於其所在的立場雖然也說得過去,可套頭盔的行為卻是充滿惡意,讓人咬牙切齒。
然而這個本應作為主線的矛盾居然也在一半處停掉了,改換成家庭倫理劇跟懸疑警匪片了,多少有些不倫不類。
在角色設置上,包貝爾演的是一看海報就知道是什麼人的主兒,徐崢繼續負責倒霉,他則從王寶強手裡接過大旗,負責傻缺和搗亂,結果在上文中提到了,有過之而無不及——卻還並不能把這點歸功於其演技。
杜鵑演的初戀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是電影存在的根本。結果卻可以模糊成一個符號來看待,形象單薄。她出身顯赫,家境優渥,年少出境念書,有幼功有天分,後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麼多年到處遊盪,人到中年皺紋都沒有一根,甚至連婚都沒結。全方位無死角地符合男人對舊情人的所有預期——尤其是最後一點。也不知是余情未了還是別有所圖,在香港辦畫展還要指明二十年未見的初戀男友前來參展,還說什麼「你不來我不開始」……
這種曖昧態度不引人遐想才怪。
可本該是風情萬種的她被徐崢推倒在床時一點表示也沒有,沒有任何反應,沒有反抗,沒有默許,就連任君處置的表情也沒有,兩隻眼睛就這麼盯著他看。然後徐崢拿套時撞到了頭詭異地幡然悔悟,她也沒有任何失落和沮喪……
這種角兒偏偏還不能不要,她的任務本來就是站在那兒去滿足中年男人對過往感情的種種幻想。人把一段感情中最美好的部分選擇性記憶下去是對當事兩人的尊重也是種自我保護,這並不意味著它值得挽回。
電影里徐崢的那段感情雖然沒結果可是很美好,可他自己卻缺乏一種類似儀式感的認定,他想要去把某件事辦了,好告訴自己「我的青春是真實存在的!」,可這件事是什麼,要怎麼做,做了之後自己會不會得到原以為的飽足感,他統統都不太清楚,這份執念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烈,所以在他到達廣場後發現自己頭盔實在摘不下來,就選擇用信去了結。在最後發生了「口嫌體正直」的事件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很多時候確實事情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身體要誠實很多。當一些特殊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首先會想到誰,往往比初戀是誰意義要大得多。
這就是電影最終所要表達的主題,它寓示著要珍惜眼前人這種主流價值觀,也確實合乎邏輯與情理。只是呈現在這樣一部喜劇——還是有前作模板的喜劇里多少還是讓人覺得彆扭。
大概徐崢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希望他的下一部作品能更純粹更直白,不要再是這個系列的某囧了。
1.我今年20歲,對粵語歌曲沒什麼愛好,幾首插曲能叫得出名字的僅有一首《一生所愛》。
2.沒去過香港。
3.港片看過不少,但基本都是武打片。客串的演員只認出來王晶,電影中所致敬的梗完全不懂。
4.和我處於相似情況的人,我想應該有不少。
以上,是想說明有些答主所推崇的「經典/情懷」,我十分理解,但我沒有。我試圖以一個單純的觀眾身份去說說我的看法。
說來慚愧,在去影院看《港囧》之前,我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沒去過電影院了。9.25上映,9.26去的影院。在這之前,我看過一次娛樂頻道探班《港囧》的報道,看過電影海報。「9.25,爆笑上映」,海報和它的片名都讓人覺得這是一部喜劇片。
影片開始,濃濃的港片字幕風格,這個我還是認得出來的。開頭的大學時代不去說,從正片起,我虎軀一震再震。所謂早起造小人作為開頭真的合適嗎?還有後來的為人詬病的「徐射」「徐嗖」,再到徐來和小舅子開鎖時到的那家情色店,滿眼的SM工具和裸女裝飾。和我同去的有部門剛進來的學妹,場里還有些小孩子,都是沖著「喜劇」來的,這種東西如此頻繁的出現,合適嗎?
再說表演,我之前對包貝爾的了解就是知道有這麼個人而已。他的表演很單薄很生硬,感覺劇中小舅子是專業犯賤的,行為缺乏邏輯和常識,重複來重複去的台詞更是讓人感到無趣至極。杜鵑很美。趙薇演技不說了。徐崢呢,全片他的情感爆發點在於公交車頂的那一番關於初戀和醫院那一番怒斥家人這兩處。公交車頂那些話,我懂我理解,雖然我20年來不單身的日子只有一個月。醫院那些話,是一個中年男人在忍了多年後破釜沉舟的一次爆發,不平則鳴。
三說劇情。劇情也很簡單,中年男人試圖尋找初戀發現深愛老妻打倒壞人最後光頭王子長發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但是劇情很奇怪,人物行為沒有邏輯不符常理。我不懂。徐來的岳父岳母那幾個人存在的意義就是給徐來一個爆發的契機,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用。在高空玻璃上還叨叨叨一堆更是讓人覺得扯淡。
要上課了先總結一下,之後再細寫。
1.這不是部喜劇片。笑點缺乏且生硬。我不知道「囧」在哪裡。
2.全片大概就是為了講個關於「人終究會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擾一生」的道理。
3.徐崢是有些想展現情懷的,但是他的情懷對年齡對個人愛好有要求。拋開情懷,對為數不少的不符合影片暗中設置的觀眾特徵的人來說,這片子可能很無聊。不值我33元的票價。
4.15歲以下不建議觀看。18歲以下請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由成年人陪同觀看。
近幾日被好些朋友問 作為香港人 你怎麼評價這部《港囧》呢
我沒有看完之前的《泰囧》 對電影評論也實屬瞎掰 碎碎唸幾句
徐崢導演在首映前說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 也是我去看的動力之一:
[香港元素是這部港囧的真諦]
看完電影 私認為 簡直是在fang pi
一段段航拍港島 一間鳳樓 兩個阿sir 一個不知所云的拍片現場 一個大酒店
突然莫名其妙出現的幾首粵語歌。。
香港街頭被電影植入廣告樹立起了一個個簡體文的廣告牌(好一個香港元素)
嗯 香港元素 還有呢 記不起
這個拍攝手法和蹩腳的故事 放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叫X囧 北囧 南囧 倫囧 紐囧
奇怪的是 我實在認不出在電影里這個城市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那個香港
這些層次上的東西代表不了香港
好似一個剛來香港的遊客指導拍攝了這部電影
嗯 放心 這不是香港
作為大陸喜劇電影 好成功 相信天天都在刷新一個個票房紀錄
作為香港題材電影 其實也僅僅是在香港取了景
以下原創劇透 速速撤離
中年夫婦 不孕不育
來港產子 人工受孕
妻子機靈 算準時期
丈夫晨舉 抓著時機
果斷出擊 短短幾秒
早洩出局 丈夫不甘
帶著小舅 初戀尋去
想約一炮 千苦萬辛
八十一難 總算如願
洲際酒店 烈火燒心
剛想脫衣 早洩來臨
尋個藉口 吻不下去
初戀見此 也很嫌棄
告訴男人 原配挺美
丈夫聽完 覺得也對
帶著小三 去救老妻
噼里啪啦 愛我愛她
丈夫果敢 勇救老妻
到了結局 歡天喜地
為了此片 要看首映
過了羅湖 到了內地
看完電影 後悔不已
我的三十八塊人民幣!!
完
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有朋友微信問我:港囧怎麼樣啊,到底搞不搞笑?
我想了一下,回她:這片子可能不算是個搞笑片,我不建議你在這方面期待過高。但對我來說還是挺值回票價的。
我心裡沒說出來的話是:以你和初戀談戀愛就結婚的情感經歷,積極上進的生活現狀,對電影邏輯性的高標準嚴要求,甚至是你的性別,我覺得這片子不太適合你,你估計也會認為這是一個在搞笑方面特別失敗的搞笑片。
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評為四星的悲劇電影。是的,我認為這個電影其實就是個從頭到尾的悲劇。
這也註定是一個在評價上兩極分化的電影。不是觀眾的原因,是導演的原因。
有的電影,會從頭到尾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那個世界是邏輯嚴謹的,人物的行為和台詞是渾然天成的,觀影的我們會沉浸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緊跟著人物的悲歡離合,彷彿度過了另一段人生。
但港囧不是。它並不想構造一個新的世界,因為它知道你的心裡早已有那麼一個地方。它用極端荒誕,極盡誇張的形式,讓你隨時都在入戲,又隨時都在齣戲。你看著銀幕上的徐來,想的卻全都是自己。
導演只是找了幾個點,卻每個點都準確地打在了中年男人們的心上。於是他們躲在黑暗的放映廳大笑,卻發現眼角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淚划過。
他們看著銀幕上的杜鵑,腦子出現的是當年那個同樣白衣白裙的姑娘。而趙薇,就是現在陪在自己身邊的那個傻傻的女人,趙薇傻傻地買來一個莊園,身邊的老婆又何嘗不是為家庭犧牲了好多?趙薇掏出莊園鑰匙的時候,男人的哭,究竟是因為愛,還是感動,還是愧疚?
這種戲裡戲外的投射感一直貫穿著整個電影。所以在包貝爾阻止徐崢去見初戀的時候我們恨不能掐死包貝爾,讓徐崢趕緊代替我們去達成心愿。
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事,卻就是做不成。它總是會在各種各樣的地方出各種各樣奇怪的亂子。徐崢不是被戴上手銬就是被套上頭套,然後我們看著銀幕上的主角各種掙扎後無力地用頭撞電線杆。
我們看著銀幕上的徐崢拉扯著身上的一團總也扯不幹凈的棉花,大笑他的形象真像個傻逼,然後突然想起星爺的那句話:他好像條狗啊。
是啊,他的夢想早已賣了破爛,他的生活里充斥著一堆打著關心你的名號來八卦你的親戚,他想做點再簡單的事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奇怪的障礙,他身上早就纏上了一堆扯也扯不幹凈的棉花,卻還是想要偽裝得人模狗樣。
然後他終於歷盡千辛見到了她。
然而這麼多年來拉大的差距,讓他們早已無話可說。這二十年來他心裡一直只有她一個,卻無意發現她已經經歷了整整一面照片牆。他心裡一直放不下的那個吻,他的二十年執念,早已在對方不帶感情的回應中被擊潰得煙消雲散。甚至他的繪畫夢想,也被告知「其實畫得很爛」。
徐導這把匕首扎得真的是狠,中年男人的無力感不是發現當年的女神已成黃臉婆,而是在於女神還是女神,自己卻早已成了凸肚謝頂的大叔。
於是只能是電影里的大團圓結局,這是廣電總局的要求,也是徐來的必然選擇。回到老丈人的家族企業,畢竟還有一個愛自己的妻子,然後和這個城市裡的大多數男人一樣,賺票子,生孩子,過日子。
有人說這是一個中年男人最終與自己達成和解的故事。但我不確定。也有可能主角只是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好多人在影評里說,等你到三十五歲你就能看懂這個電影了。其實也不一定,覺得這是個爛片的人,可能是更加幸福的,誰知道呢?
最後轉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的一段話吧:
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飄著懶洋洋的雲彩。下半截沉在黑暗裡,上半截仍浮在陽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現實里包貝爾絕對活不到這麼大。
我們來數數包貝爾的角色蔡拉拉在現實里會被砍死多少回。
問謝頂的中年男子頭髮怎麼沒了,被掐斷喉嚨而死。
問多年不育的中年男子是不是早泄,被人踹襠踹到死。
你趕著去見初戀,他拿著個DV到處拍,你坐計程車跑了,他還追上來打開車門坐下。還一直叨叨叨,問你怎麼拿別人給你的避孕套,問你是不是去見女客戶,問你是不是去約炮,問你是不是有好多小秘密。被你把DV塞進嘴裡扔下計程車,車輪碾過胸膛而死。
偶遇拍戲的,撿個道具頭盔就往你頭上套。被你拿頭敲死。
結果頭盔拿不下來。繼續敲,敲到詐屍。
人家在家裡好好地祭拜去世的父親,他非跑進來一腳踩到電風扇,人家爹灰飛煙滅。這不死透都說不過去了吧?
好不容易找到人把你頭上的道具頭盔打開拿掉了,結果就在你馬上要見到初戀的時候,咵嚓他又給你套上了。死不死,你說死不死?
打電話給警察謊報身為姐夫的你是兇手,讓人來抓你,這已經上升到謊報警情的級別了吧,交給國家處死。
這不禁讓我覺得上一部的王寶強還是蠻可愛的。香港不適合拍公路片 港囧也不例外
1,逆反了公路片前途未知的核心。
香港太小,文明程度太高,再加上香港影視反覆的映射,觀眾對香港已經太熟悉,無法做到陌生化和不可預知
。如果把場景,換為甘比亞試試,效果會完全不同。
2,香港文化多樣性和模糊性,較難凝練,加上編劇們沒能深入去體會香港的兩廣與西方文明融合產生的獨特文韻。是以在電影中,香港文化做不到為電影加分。
而在泰囧中,我們能清晰看到人妖,佛教在全片中如燈塔一般亮耀而又不突兀,成為全片不可多得的亮點。人妖三場戲,餐廳,電梯,房間,場場精彩。
佛教包括一張圖的寺廟線索,找錯廟摻和進文物走勢,最後在寺廟中爭奪協議書等,佛教貫穿全篇。
3,致敬過量,經典影視歌曲原本是鮑魚宴上面點綴的一朵西蘭花,但是,時不時就想起的歌,喧賓奪主,使《港囧》鮑魚宴變成了,魚翅西蘭花,熊掌西蘭花,鮑魚西蘭花,西施舌西蘭花等,一盤西蘭花滿漢全席。
4,演員沒有走心,整部戲,所有演員都在戲表面,沒一個完整的情節能把人帶入電影里去。比如,最後那場高空吊車玻璃上的戲,演員的那些表情和情緒,NTMDWWN。
5,正邪度導演沒掌控好。泰囧里,王寶強邪性,讓人覺得神經有些問題,但黃渤的嚴肅,很好給中和了。但在港囧中,沒有黃渤這樣一個角色,包貝爾就由神經有問題,完全變成了神經病。建議,徐崢再去看看《你丫閉嘴》,會更好的體會,如何在兩個角色中,人物正邪性的平衡。
斷言,香港是註定了,任何華人導演,無法拍出公路片的背景環境,港囧選擇公路類型片,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
--------------------------------------------------------------------
我的同類回答:
如何評價陳升?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大魚海棠》是否被過貶了?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電視劇《闖關東》里傳武和鮮兒跟著老獨臂放水排子,這到底是個什麼職業?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怎麼評價抗戰電視劇《紅色》?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評價劉德華的《見龍卸甲》?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姜文新作《一步之遙》中有哪些隱喻和暗線?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海上鋼琴師》斗琴一段 1900 到底贏在了哪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評價電視劇《西遊記後傳》?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歡樂頌》十七集中安迪是怎樣知道樊勝美是一個辦公室油子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歡樂頌》41集奇點的什麼潛意識出賣了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梁家輝的演技如何?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各行業的精英穿越回封建社會能脫穎而出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共號:pinpaihulianwang
http://weixin.qq.com/r/f0OXj5TEhcn6rdDs9xZ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我看的那個場次中,大約有10個6到10歲小朋友,帶他們來的父母大概是認為這是一場可以讓一家人歡笑的電影,只是不知道在開頭的床戲中,在趙薇扔內褲和徐崢被騙做手術的戲份中,小孩看懂了多少,家長以為小孩看懂多少。
整個電影的感覺就是這歌熟悉,這台詞熟悉,這地方熟悉,這演員熟悉,但是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好像比較模糊。想起來的有差不多是性與性暗示。
整部電影讓我不能專註的是包貝爾,總覺得是個盜版的王寶強,在電梯里他總被要求閉嘴,默默退回徐崢背後的時候,你會思念王寶強。但是同時又覺得徐崢對他太容忍,容忍他問出早泄的問題,容忍他喊「徐滾」,也許從內心來說,菜拉拉是尊重二姐夫的,但是另一方面在所謂夢想的光環下,他名正言順地輕蔑徐來。輕蔑所有因為生活而放棄理想的人。所以最後得獎的戲份是整部戲裡最下乘的部分,比起性暗示,它在大張旗鼓地鼓吹毫無才華的追夢,試想,除了再遇到外星撞地球,否則蔡導演還是什麼運氣拿出說得過去的作品?
把運氣描述成才華,把一種奇遇當作獲得成功的源泉,這才是這部片子里最令人不安的地方。
在前兩部作品中,徐崢被王寶強整,落得種種悲慘,在這部里,徐崢單是被吊的罪都超過前兩部總和。但是他是被誰整的?包貝爾嗎,似乎是,但不是。他表現出來的中年男人的苦悶與落魄好像是一種自討來的沒趣,畫板是他自己要賣掉的。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初心的道路上奔跑,而是即使他們在另一種生活中也堅持著初心,而內衣事業與油畫夢想真的是相互衝突到不可調和嗎,還是蔡家人的一致迫害使他放棄理想?是他自己選擇放棄,卻過不了內心的關,所以菠菜和她的家人們成為假想敵。
不提趙薇了,忘記她已經是對這部電影中的她最高的敬意了。
本文有劇透,沒看過的慎點。
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搞笑的台詞,不是致敬的橋段,不是懷舊的金曲,而是楊伊的那一句
「其實你畫的挺爛的。」
這簡直就是一場悲劇。
徐來是個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岳父企業家,老婆白富美,他年紀輕輕收入不菲,頂著象徵著成功男人的光頭,過著丁克族的瀟洒生活。
而實際上倒插門的他在家庭事業上處處感到掣肘,追求藝術從理想變成夢想,從夢想變成空想,卻深感無力,頭髮掉光,二十年來積怨漸深,並神奇的表現為不育,好吧徐崢你這腦洞開的確實有點大。
直到他得知初戀女友一直在從事自己夢寐以求的藝術事業,在油畫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有那始終沒有完成的吻,直接撕開了他柔弱內心最深處的傷疤。
所以他決定一定要見她。
不管陰差陽錯,不管二貨攪局。
進片場,套鐵頭,闖妓院,揍猛男,爬高樓,跳大巴。
奮不顧身救飛機,臨時客串喜羊羊。
跟小舅子談夢想致青春,和岳父一家講追求訴情懷。
他想要拋棄一切,去尋找他的初戀,他的夢想,他的青春,無怨無悔。
直到他終於見到了她,直到他發現只能仰視她,直到他發現已不再熟悉她,直到她的那句真心話
「其實你畫的挺爛的。」
他終於發現,其實阻礙他完成夢想的,不是岳父一家,而是他自己;阻礙他進入藝術殿堂的,不是因為沒有娶她,而是他自己;決定他走上他並不喜歡的經商之路的,不是他老婆,而是他自己。
是他沒能取得交換生的名額,沒能力和初戀雙宿雙飛;是他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不得已進入岳父的公司設計胸罩;是他始終沒有認清現實,和岳父一家看似和諧而鴻溝漸深。
岳父把他從一個懵懂的,看到胸模就羞澀的頭都抬不起來的文藝青年一步步培養成企業高管,設計師,支持著他「沒什麼才華卻可以胡作非為」而他毫無察覺;老婆默默付出,為他放棄交換生名額只為和他在一起,他卻對初戀念念不忘千里求吻所以「葯不能停」
「其實你畫的挺爛的」——其實你不是那塊料!
所以所謂的夢想,終究只能是空想,二十年前不能完成的一吻,也註定無法完成。
電影里的結局是很美好的,童話式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後現實是沒有氣墊能讓你從二十幾樓墜落而毫髮無損談笑風生的,就算你在墜落的過程中想明白了,放棄藝術了,不要求在氣墊上潑灑梵高油畫般的色彩,也無法改變唯一的結局——粉身碎骨。
悄悄的裝個逼,引用一下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一段著名的禱告文:
「My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我的上帝,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這部戲最大贏家其實王寶強,大家終於明白了寶寶是多麼有價值的存在
1、最亮的一個點。
徐崢見前女神時被她拍了照片,「你是我下一個作品」。等他去了房間,發現一個足有五十六張男人照片的素材庫,題目是「與我有交集的男人」。即使女神再解釋那只是有交集,並不是男朋友——說穿了,並不是都睡過,他仍控制不住地沮喪。
我想我看的時候笑早了,這還真不是一個低俗的葷段子。這份沮喪不是男性佔有慾帶來的嫉妒,只是他發現:原來我是"之一",絕非「唯一」,甚至是不是「special one」也大可懷疑。一種情感即使對你再珍貴,在地獄——啊不對,在他人那裡,也只是幾十個題材中的一個。
你在期待著一種情感到什麼程度?海枯石爛?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她(他)不是對你不好啊,只是錯位來了失落。要命的是,「你期待」了不起嗎?有什麼理由要求更多?你要的人家未必肯給,肯給又未必是你要的那種,即使人家犧牲自己成全你,也許你又會覺得太少或者太多,沒了那份感覺。何況普天之下你媽就一個,沒幾下人家就怒火中燒了。但你也冤得慌,霸佔,索取無度,不正是愛情的自帶屬性嗎?當你理智有序,那還能叫愛情嗎?
你能體會一個孩子不慎把冰淇凌摔到地上後的傷心欲絕嗎?
2、你這沒有香港情懷還逗我們的壞人!
如你所知,我們這一代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早在有獨立的觀念之前,香港娛樂文化就鋪天蓋地席捲了我們的少年時代。郭靖黃蓉TVB,成龍發哥周星馳,金庸黃霑徐老怪,四大天王十大勁歌,張國榮譚詠麟BEYONGD,林青霞張曼玉關之琳,黃飛鴻方世玉觀音姐姐,這些名字,如果你不是這一代,我真的很難解釋那種混雜著無數青春記憶和情感體驗的親切感。
那是一個沒有兄弟姐妹的孤獨小孩,卻在電視上、磁帶中發現,忽然有了一個永遠不會不耐煩的小夥伴,天天陪你,一個一個地教你:這樣叫美女,那樣叫帥哥,這樣叫義氣,那樣叫感動。一句話,早在我們意識到以前,香港的氣息就已經潤物細無聲地開始影響我們了。對那個時候的我來說,北京如同鄰居家教嚴格的知識分子家庭里,考上名牌大學的高瘦大哥哥,「真厲害啊」之外,總有那麼點不好接近;而香港好比成天一起胡鬧,在很多年以後可以想起無數感動瞬間的小哥們兒——還老被父母勒令「不許跟他玩」。那時,我們一沒有錢,二沒有話語權,所以也還不成氣候,主流媒體還在很高興地嘲笑追星族。
有這種經歷的人,絕不會把那些露面就全是回憶的臉拍成毫無性格的龍套,也不會把一鍋佐料當菜端上桌,不經過任何鋪墊,就趕緊放老港片片段——我煽情呢哈,你們這幫有情懷的人不抹眼淚還等啥呢?如果不明白這種手法生硬在哪裡,請看《金雞》裡面是怎麼用老粵語歌的。
可惡的是………為了這些料我也沒辦法打差評……(抄自 @VIVOLUO Luo )還是被打動了兩下。
《偏偏喜歡你》勾起了什麼回憶?大概是不需要理由的愛情,有勇氣付出沒勇氣爭搶的愛情,以及陳百強那張有點怨男的小受臉。大概因為是第一首,所以比後來突突突出現的那些帶感多了。
而去有槍的人手裡救老婆時,響起的《英雄本色》,實在是我們平庸生活中可以為愛人付出的最大勇氣——原來傳奇也可以是生活。
我不太喜歡包貝爾那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聽著我都尷尬…
港囧最大的問題就是包貝爾!
港囧最大的問題就是包貝爾!
港囧最大的問題就是包貝爾!
————————————————————————
實在不想多說啥了,包貝爾明顯就是模仿王寶強。
王寶強演出來,感覺是好心不巧辦了壞事,同時充滿了笑點;
包貝爾演出來,感覺就是這角色弱智傻逼存心跟人過不去讓人想一棍子打死,而且一點都不好笑。
《港囧》這部影片整體來說,
沒人說它是爛片,
只是辜負了那些過高的期待。
而對我來說,談不上什麼期待,因為去看這部電影純屬是意外。室友男朋友臨時有事去不了,為了不浪費那九塊九,她便拉我著強行觀影。多麼悲傷,幸好看的是喜劇。
現在網上對它的評價較多的集中在幾個點:
徐崢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堆砌感太強;包貝爾演得欠扁,王寶強甩他幾條大街;哦對了,還有趙薇不適合演喜劇。
褒獎也有,大抵就是有誠意,裡面出現的粵語插曲和香港演員是亮點。
我認為《港囧》裡面確實有很多片段讓人思考,但當你思維陷進去了,又立馬被搞笑帶出來了。
我笑了,而且有些地方笑得很開心。
所以別人提到過,這部影片糅雜了太多,青春執念、初戀、中年危機、夢想、家庭矛盾。這點我是無比贊同的。
確確實實這些事都是大部分人可能面臨的,合起來可能就是有的人的一生。但那麼多東西放在短短一部電影里,就造成了我上面的那種觀影體驗——太跳躍,不能一氣呵成。
看了兩個多小時,我最想談的就是理想和執念。
這社會上有很多像徐來這樣的人。
操蛋的生活讓你一直咬牙默默忍受著,它磨平了你的稜角折斷了你理想的翅膀。
你不開心不甘心,於是像個勵志人物一樣,心中始終燃著遠方的燈光,那是一種被你稱作情懷和理想的東西。終於有一天,你鼓起勇氣去尋回以前,放棄一切,披荊斬棘。
但等你真的衝破重重阻礙,到達彼岸的時候,你發現,這感覺不對呀,期待中的熱情和激動呢,你高貴的靈魂的顫慄呢?
為什麼都沒有??
抱著懷中聖潔的女神就是親不下去,心中想的竟是陪伴你這些年的黃臉婆。
於是你明白了,
原來你愛上了一直被你嫌棄的她。
是的,
隨著時間的沖刷,人變了,事變了,
那些稱作理想的東西也許只是心中的執念。
其實不用活得忍氣吞聲,不用過得悶悶不樂,
即使和以前理想中的大相徑庭,也不用覺得是你背叛了夢想。
你看,這社會就是用來磨平理想的,我也對生活妥協了,我感到很羞愧悲哀,但我和別人不一樣,我心中還有理想。於是,執著成了執念。
可惜徐來的勇敢遲到二十年。這二十年像是為夢想殉道,過得應該不那麼順心吧。
這讓我想起了《怦然心動》中布萊斯的爸爸,被生活磨成了禿頂,在看到別人為夢想飛揚著的時候,他只能用嘲諷來掩飾內心的悲哀。
所以,心中有夢想就勇敢地去追,即使頭破血流。
夢想不能實現並不可笑,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被現實限制。但至少你應該努力過,不留遺憾,再瀟洒地放下,開始新的生活。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正視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愛。
不要被過去和未來綁架,不然傷人傷己。
先給結論,無論我喜歡的影評人有多不喜歡這部片子我還是非常喜歡這部片子。
因為看它就像看高中買的那本讓我一個星期都沒吃上好飯的《看電影-香港電影六十年特刊》
裡面充滿了對港片的致敬,而那都是我吹著電風扇坐在白色瓷磚的地板上守著二十一寸的黑色電視一點點經歷過的東西。
裡面致敬了王家衛四次,三次台詞一次2046的房間號,
致敬了成龍四五次,或者說裡面的動作場景設計都是借鑒了成龍的哪怕最後的那場戲。
響了大話西遊的一生所愛 兩次。
而且戴著面具的徐崢多麼像當時的孤獨的至尊寶。
裡面有《香港製造》里的那個槍手,有《黑社會》里的那個老大,有《金雞》里的那個女人,有那些標誌的老香港廣告
有飛車。
還有曖昧的B級色情片場景。
還親自請來王晶黑自己一把。
王晶,杜琪峰,劉鎮偉,周星馳,成龍,王家衛。這是我不太充實的童年最充實的代表。
嗯 還有那些畫電影海報的場景,我都要在黑暗的沉默人群中驚呼出來,可又怕顯得孤獨可笑。
杜鵑的上次表演我是在合伙人看到,為什麼大家都會選一個超模來演那個讓你在大學時代魂牽夢繞日後難以忘記的女神呢?
她定是象徵徐崢的藝術夢,當然,就像他當時的長頭髮一樣尷尬。
而趙薇是他真正的生活,是他不敢內心溫暖的寄居之所。
他一路走來,最後才發現真正的自己。那不是包貝爾拍攝的,也不是他咆哮出的,是他那份遲疑下的自己。
他最終還是一個被商業包養的光頭老男人,他不是藝術家。真是現實。
大概也是這份自我傾訴,這份說教,讓這部電影不那麼受歡迎。
可是啊,我還是激動的和郭思嘉講 過期的鳳梨罐頭的故事
還是給他背金城武的台詞
和崔爺講2046是一個作家的房間,他愛上了一個女人
不厭其煩的不厭其煩。
那是聽到那句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 時老海里走過的幾段小小回憶。
是的,最後徐崢還是說出了那句話,所有文藝青年的心聲啊
「去他的藝術,我只要你」
倒倒回迴轉轉,最庸俗的人類擁有的就是最美的藝術。
啊,其實在快完的鐘頭,beyond的那首歌響起,我有莫名其妙的濕眼眶。
影評人說這片子大概會受些年長的人喜歡吧,有他們的歲月和共鳴。
才二十歲的我,真是個,矯情做足的非典型港片愛好者。
作為一個小透明,戰戰兢兢的來說說自己的看法,非常淺薄,希望不要被批太慘。我是一個很容易被其他人觀點影響的人,雖然看到挺多人對於港囧評價並不太好,但是我沖著徐崢還是去看了。看完之後不敢再去觀仰大牛們的評論,必須先寫下自己直觀淺薄的看法。
(一直覺得電影是非常主觀的,主觀的,主觀的!)
欲揚先抑。
1.包貝爾真的讓人想一巴掌拍死,特別是前半段。不覺得他像王寶強那樣真心實意的傻,傻得讓人哭笑不得卻只是無奈,還自帶笑點,因為兩個人壓根兒就不在一個維度。包貝爾是讓人尷尬而反感的傻,就是一個故意和你作對的豬一樣的隊友,所以我當時對於徐崢無比同情,前半段真的好尷尬啊,尷尬得想把包貝爾抓出來讓徐崢歇歇,乾笑就是那種感覺了。
2.徐崢的確向著那個巔峰時代的港片致敬,太多人,太多歌,太多元素。如我般比較low的90後都覺得很多熟面孔,(誒你看那不是誰嗎,誒這個人好熟啊,誒這是啥歌兒來著)很多配樂耳熟能詳,但是我個人並不太反感,可能因為我覺得那不是我的時代,儘管有追憶也不至於懷念,所以我只是覺得熟悉而已。
But
我個人很喜歡這部片子,超過了泰囧。
前半段熬過了之後,後半段開始我覺得徐崢不斷給我驚喜,從他們千難萬險趕到了畫展開始,我似乎才進入狀態,而且,杜鵑真的美翻了。
我開始覺得前半段的鋪墊或者尷尬都有了存在的理由,因為前面的荒誕才有後面笑著笑著卻哭了的點。當徐崢戴著一個搞笑的頭盔趕到會場,千言萬語,心心念念的人就在眼前卻不能走上前去;當好不容易取下了頭盔,一步步可以接近自己的夢,以為這一次終於可以不一樣,最後一秒卻不得不選擇轉身,以一個如此喜劇原因倉皇逃離;當好不容易以真面目面對面的見到了她,語無倫次,卻才發現自己離她已經如此遠了,不過是她的下一個主題之一;當二十年後終於能夠湊近她,那麼慌亂又真誠,卻吻不下去,因為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並不是多愛,只是不甘心,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夢想,自己這麼多年的瑣屑和庸碌,年少的那些美好和情調,如此種種譬如昨日死,追憶又怎麼樣,都回不來了。
那是一個中年男人,不甘又無可奈何的承認現實。而今,就是這樣的平凡又瑣碎,好在,還敢承認,還敢面對,還願意向前看。
徐崢真的演得很好,讓我這樣沒有那種經歷的人,卻覺得自己似乎可以去理解他的無可奈何,這是讓我覺得最好的地方,這部片子,是有內涵的,只要你願意去思索,就可以給你很多想法。所以,這部片子我並沒有怎麼笑,反而眼眶濕了好幾次,作為一部喜劇片,我覺得它的下面虛掩了徐崢這個年紀對於人生、自己、家庭和愛的很多思考。或許我這種比較容易陷入感傷情緒自怨自艾的人,就是如此主觀,可以因為一個閃光點看到它好的一面,瑕不掩瑜,我個人還是挺有收穫的。
含笑的淚,就是我對這部片子最終的註解了吧。
(個人覺得電影是非常非常主觀的欣賞,例如和我同去的妹子就不喜歡這片子,以上僅僅是個人看法,個人看法…)
喜劇之外
一個中年男人,身材發福,腦袋謝頂,當著上門女婿,曾經的藝術理想與生活激情早在索然無味的日常中消磨殆盡。家中最大的政治是如何弄出一個孩子,以至於和老婆做的都不是「愛」,而變成了技術工程。婆家的親戚們嘲笑他的「緩慢無能」,曾經文藝無比的「清風徐來」,突然尷尬變成了「徐射」。
他不遠萬里,跑到香港,去赴一個約會。
只有那裡才有他失去的青春,才有他記憶中被夢幻化了的愛情、理想和女神。
是的,中年危機。
這就是《港囧》要說的故事。
電影可以貼很多標籤,爆笑喜劇,致敬港片,緬懷青春,你可以看出導演兼編劇的徐崢是如何小心翼翼,把各種元素全都填充在電影里。
三年前,默默無聞的《泰囧》以黑馬姿態,開創了中國商業電影的奇蹟。初執導筒的演員徐崢,就這樣從一個新丁,變成了商業電影的領軍人物。面對事前毫無徵兆的巨大成功,徐崢保持了難得的剋制與謙卑,他沒有馬上大幹快上投入另一部「囧字頭」電影,而是繼續當回演員,直到三年後,才拿出了這部《港囧》。
徐崢當年的擔心與惶恐,其實是理性的。客觀說,《泰囧》本身品質固然不壞,但與其12億元票房的量級相比,依然難以匹配,其中充滿了偶然與意外。徐崢也自嘲,自己可能是中國唯一一個一直走「下坡路」的導演。
何況,《泰囧》成功,除了徐崢本人的功勞,黃渤與王寶強的號召力也不容小覷。
而到了《港囧》中,僅以喜劇的層面看,電影的卡司是大幅地縮水了,趙薇戲份少得像是客串,杜鵑只需要維持名模的姿態,扮高冷當女神,所有的戲份都壓在徐崢和包貝爾身上。
《港囧》中的小舅子像極了「宿醉」系列裡的扎克·加利凡納基斯,介於「神經」和「弱智」之間。包貝爾要以一人之力扛起了原本需要黃渤和王寶強共同承擔的責任,在《港囧》的故事體系里,他既是對抗者,也是合作者,還是攪局者和破壞者,立場不斷轉換,故事到也算交待得合理。不過這並不是需要一個角色演出兩倍的癲狂來,包貝爾的表現,好壞先不論,實在是過於浮誇了。
依次而出的一眾黃金配角算是在某種程度彌補了這樣的缺失,葛民輝、 李璨森、王晶、苑瓊丹、林雪、
田啟文、吳耀漢、詹瑞文、馮勉恆、林曉峰、車保羅,喜歡港片與TVB的觀眾會像拾彩蛋一樣細數一個又一個熟臉,那是關於90年代的回憶。而從頭至尾就沒有停過的勁歌金曲,更進一步證明了,徐崢的這部電影,就是把市場對準了30到40歲的那群中年人。
這些生於70後半段與80前半段,從小便受港台流行文化影響熏陶的觀眾,聽到張國榮、陳百強、譚詠麟、林子祥、草蜢的歌,才會自帶感動模式地進入電影的節奏,或露出會意的笑容,那是「四大天王」叱吒風雲的年代,整個華人圈都會流傳的聲音。
也只有看到這些熟悉又老去的面孔,聽到那些熟悉又遙遠的歌聲的時候,大家才會恍然發覺,曾經年少便開始懷舊的一群人,如今是真的老了。
客觀地說,《港囧》並沒有那麼好笑,出品方一再提醒觀眾電影里有70個笑點,彷彿也透露著不自信。
對於《港囧》的評價,完全取決於觀眾們的預期。如果你單純只想要一部爆笑喜劇片,《港囧》只能算是「過得去」,徐崢在裡面添枝加葉地做了太多元素,反而失去了純粹。不過你不難從電影中找到致敬與情懷,甚至,偶有片刻,可能會因某段情節與某個畫面,想起一些人與事,進而有一絲小感動。
我喜歡徐崢與杜鵑在酒店將吻未吻的那段特寫,畫面直接推到兩個人不完整的臉上。相對無言,激情在沉默中漸漸消退,只是眼神的遊離。這本該是屬於王家衛的鏡頭語言,卻如此自然地出現在了《港囧》里。
我也喜歡最後一幕天台的戲份,搞笑與抒情同時開展,觀眾的情緒隨著情節推進快速切換,似乎一切都在徐崢的掌控之中。高懸的玻璃之上,危機四伏,徐崢站立中間,一邊是結髮妻子,一邊是夢中情人,左右為難,身下卻是萬丈深淵,這或許就是他人生最生動的寫照。
這些似乎都與喜劇無關,卻是《港囧》觸動我的部分。
30歲,40歲,我們走到了曾經以為無比遙遠的年紀,心緒複雜。這個時候還有很多事要做,卻也會想起少年時的心情,悵然若失。
終究沒有變成少年時所想要的樣子,與理想漸行漸遠,曾經的山盟海誓消散在人海茫茫,生活便只剩下了按部就班與瑣碎。
我們還年輕著,卻好像也不再年輕了,有些人與事,就這樣只是在記憶中飄蕩。
對於這樣的心情,徐崢用一個近乎童話般的結局收尾:失去的,便成為了過去的一部分,它們註定就是不可完成的,也正是因為遺憾,它們才在記憶中擁有了價值。
而我們的生活,卻依然還是要在現實中向前。
這個時候,王菲的《清風徐來》悠悠響起,它與懷舊無關,卻又如此映入情景。
我於是想起,有個人曾對我說: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謝邀。
剛剛刷完,說缺點。
對我而言,有兩個。
一,太長了。
二,包貝爾。
先說包貝爾。
1.
我是個幾乎從不關注國內綜藝節目的人,《中國好聲音》只看過三四期,什麼《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更是點都沒點開過,國內的娛樂圈沒怎麼關注除了柳岩。所以老實說走進電影院之前,包括看完整部電影,我都有一個疑問。
這人兒,是誰啊?
他無論是笑容,動作,甚至是造型都在告訴大家「你們看,我是王寶強喲親」,他做著各種「強行王寶強」的事情,但是卻比王寶強,欠揍多了。
是的,特別是前半段,我恨不得把我的居家拖鞋扔上去砸死他(別問我為什麼穿居家拖鞋去看電影),電影的前大半段沒有任何反派,但是包貝爾卻活生生得把自己從一個二貨小舅子,演成了一個欠扁欠揍討打讓人想給他喂臭襪子吃,給他聽刮黑板聲音大反派。
我這些評價,不包含任何個人情緒,可以說要不是這一部《港囧》,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包貝爾或者看到他出演的任何東西,所以這套說辭,完完全全只是對包貝爾在電影里出演的這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做的事情而感到憤慨。
看得時候,除了生氣,當然還有悲傷,因為我總覺得包貝爾他自己也不想出演這麼一個「仿王寶強」的註定會被人拉出來批判的角色,就在他徘徊思索的時候,徐導拿著王寶強戴過的假髮走到他面前語重心長的說。
「同志,你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當年的馮遠征拍完這部戲之後,被人扎車胎,吐口水,走在街上還被指著鼻子罵,老實說,這可能是演員這一生最大的榮譽。」然後徐導鄭重的把假髮戴到了包貝爾的頭上,「所以這一次的《港囧》,你的出演或許會是史詩級的,因為你在挑戰一個史無前例的,喜劇電影中最欠扁的喜劇角色。」
貝爾兄一感動,然後拒絕了他。
哦不,是答應了。
2.
我對王寶強其實一直沒什麼感覺,因為我總覺得他演什麼都是在演自己,那個標緻的憨厚,淳樸,沒有心機,腦子一根筋的農民。
這個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哪怕他在《一個人的武林》中令人刮目相看,他身上的那股子傻根氣兒還是影響了他演的那個驚世武林高手身上的超凡質兒。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找個人來演王寶強」這件事發生後,會變成一場災難。
嗯,《港囧》看完後,你可能會無比懷戀王寶強,你會痛恨為什麼王寶強的檔期不夠,你會無法抑制的幻想。
「如果把這個包貝爾換成了王寶強,那得多麼好看啊?」
這麼來說吧。
在《泰囧》里,王寶強把徐崢重要的電腦淋濕了,你會覺得他不是故意的,因為他傻嘛,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理解。
而在《港囧》中,包貝爾把鐵頭戴到徐崢身上然後和徐崢爭奪遙控器然後阻擋八兩金工作的時候,你會覺得,卧槽你特么是故意的吧?什麼仇什麼怨?
這就是天然傻瓜和做作煞筆的區別。
前者令人釋然一笑,後者讓人氣急敗壞。
3.
第二個缺點,太長了。
這個缺點,要配合優點來說。
整部電影唯一也是最大的優點是。
這部電影或許是近年來,最能滿足708090一代人中的香港電影迷,粵語愛好者,粵語歌曲愛好者們的,饕餮盛宴。
只要你是那種被張國榮,被粵語歌,被林子祥,被王家衛,被黃家駒,被周星馳,被王晶,被一眾香港老熟人熏陶大的傢伙。
當你在電影里看到王晶、包皮、苑瓊丹、林雪、李燦森、葛明輝、吳耀漢、林曉峰、八兩金等你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以你最熟悉,操著一口粵語的狀態輪番出現的時候,當你聽到偏偏喜歡你,真的漢子,為你鍾情,餓狼傳說,倩女幽魂,一生所愛,一生所愛,一生所愛,一生所愛的時候。
你的腿,根本抖動得停不下來。
你甚至可能會恨不得馬上生出一個十歲的孩子,然後告訴他。
「你看,那些都是你爹我從小看到大的香港明星,他們雖然都老了,但卻是最厲害最棒的演員,你看那個人,她叫苑瓊丹!知道《九品芝麻官》和《唐伯虎點秋香》嗎?她演的角色都棒呆了!你聽!這首歌叫做《偏偏喜歡你》,唱這首歌的人叫陳百強,是一位公子,香港當之無愧的公子!你看那個大鬍子!他叫葛明輝!哈哈哈哈,竟然這麼老了!你知道《買兇拍人》和《城市獵人》嗎?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小胖子!哈哈哈哈,你看!這個老頭叫吳耀漢!知道五福星嗎?有一段他演一個隱身的人其實並沒有隱身被人整了!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兒子你看你看,那個戴帽子的胖子叫林雪!他是天津人喲!內地的!他演得戲可多了,他比一些香港人還要像香港人,看不出來吧!這首歌叫什麼?兒子我告訴你,這首歌叫《倩女幽魂》,是香港最後的一位貴族唱的,他叫張國榮,記住他的名字吧以後我慢慢講給你聽。哈哈哈哈哈,還有你看你看,是王晶!什麼,王晶是誰?
兒子啊,王晶,就是我的青春。」
4.
從這部電影,簡直太能看出徐崢的閱片量和香港電影情懷,但除了這個情懷,其他的,考慮到徐崢導演要來知乎,所以我不好說。
總得來說,就跟我的28一樣,它實在太長了。
在120分鐘里,對於一部定位是喜劇片的電影來說,它裡面所討論的事情太過繁複,它裡面不必要出現的東西實在太多,懸疑,反轉,家庭道德討論,笑點堆砌密集,再反轉,中年人的愛情,初戀,甚至是近來被用得快要爛掉的青春等等等等等……這些東西通過徐崢的才華展現出來,確確實實比《小時代》《左耳》《梔子花開》什麼的,好了太多太多。
但也僅僅是,好了太多太多而已。
而最後的大結局更是……太啰嗦了,那一段劇情,簡直是將趙薇在《親愛的》裡面提取出來的演技給壓榨得乾乾凈兒。
這部電影,如果是圖個樂呵,如果是香港電影迷,如果是小情侶,如果是一隻喜歡穿著居家拖鞋沒事亂逛經常閑得屁股痛的單身狗,掏錢買票,絕不吃虧。
特別是對那種「香港電影迷+居家拖鞋單身狗」兩重屬性在身的來說,看完電影后你恨不得回家熬幾天夜把以前的所有記憶,都特么補個遍。
但如果是領著小孩或渴望從電影里找到人生目標凈化靈魂的文藝青年,那就別去了。
一些羞羞的東西,一些中年人的激情討論,有時候放在被窩裡談談就行。
因為那些事兒,對那些擁有赤子之心(我)的人來說。
真是有點,少兒不宜了呢。
-完-
PS:
觀影體驗這玩意兒仁者見仁,以上體驗全是自我意識產物,改不了。
PS2:
那些新進入知乎的我不管你是水軍也好還是憤青也好,你們肯定不知道我有一個很好玩的毛病就是刪評論(你們看看評論區,乾淨得很喲)。
所以你們別長篇大論的說我什麼偏見,什麼偏激,什麼有病,什麼指點江山指手畫腳,什麼你居然不認識包貝爾?還有什麼卧槽你沒看過你就不允許說,還有什麼卧槽你居然不認識包貝爾?卧槽你居然不是包貝爾你孤陋寡聞,卧槽你竟然沒看過致青春卧槽你竟然看小時代看左耳沒看過致青春。還有什麼文藝啊裝逼啊,這一類卧槽我在知乎每一個高贊答案下面都能看到的,來自三無用戶的評論。
我想說的是,我到底是為什麼要認識包貝爾啊?我到底為什麼要接受別人的批評?我不指點江山指手畫腳,我不想表達我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影體驗,那我來知乎幹嘛啊?我寫回答幹嘛啊?
看不慣我回答的我理解你們,因為我從來都不是寫給你們看的呀!
你們發表這麼這麼多長篇大論,我看到後一句話都不回立馬就刪了,是不是特生氣?
特生氣哪裡夠啊!我決定了,掛微博微信號hulannovel已經遠遠不夠了,我還要掛二維碼!我還要當廣告狗宣傳自己!宣傳自己這些評論,這些你看不慣的文字!
http://weixin.qq.com/r/IjlaQsnEopTdrY0h92w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怎麼樣?看到我微信二維碼的圖片,是不是氣都要氣死啦?
氣死了你就回復,沒事,反正我都會刪掉的。
哈哈。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強烈而朦朧的光線如何拍出?
※如何評價2012年電影《林肯》?
※為什麼大魚海棠讓你如此生氣?
※如何評價《吸血鬼日記》這部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