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性不生不滅,生滅的只是感知和概念,那麼第一念從哪來?

換言之,第一個意識從哪來?


竊以為,「第一」只是一個概念,以空性的觀點,時間亦無自性,而當你說「第一」的時候,則已經隱含承認了時間的絕對性了,但空性是超越時空的,所以,「第一」只是你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時間流逝的相而產生的成見。所謂時間流逝,以目前的觀察,無非是物質實體與心念的變化,但這兩者都無實質,所以時間其實亦無實質。既是如此,「第一」的提法也就不存在了。

補充回答評論問題(可以不論時間性,念從何來?):

這個問題隱含了這樣的假設:存在一個對立的「無念」的狀態,而且這個狀態比「有念」更根本,更自然。但,空性的意義並不意味著「無」比「有」更徹底,而是超越邏輯上的對立的。換言之,如果你覺得「有念」不圓滿、不本質、不具有簡單、本初的美,那麼「無念」同樣也是如此。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假如用計算機模擬一個人造的宇宙世界,裡邊的「生物」可能有一天會發現它們的世界規則可以歸一成「1」和「0」對應的「有」、「無」內部狀態變化,但這裡的0並不見得比1具有更根本的地位。以空性的觀點,甚至「有」與「無」的對立、「凡夫」與「佛」都是缺乏實質意義的基礎的。以更高的層面理解,1和0都只是對稱的符號,甚至可以互換地位。關於空性的探討,由於超越了邏輯討論時依賴的對立前提,所以其實是無法嚴格探討清楚的,所以才有這麼多類似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看似邏輯矛盾的句子,此即所謂的「不可說」,「不可思議」境界,但並非不存在,只是無法用邏輯的語言傳達,就像你永遠也無法從邏輯溝通來確證你看到的藍色的感覺與別人看到的藍色的感覺是一致(比如別人可能看到藍色的感覺和你看到黃色的感覺一樣,反之亦然,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關於空性的理解,必須通過證悟來體察,而非邏輯層面能解決,否則佛法修行只需要學好邏輯就可以了。所以,這個問題,勉力答之,只能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在佛家看來,人身就像其它物質世界一樣「即色即空」,都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成,永遠處在不斷地生滅變化之中。人身如此,以人身為載體的尊卑榮辱、成敗得失、貧窮財富等更是如此。它們也是因緣和合,相對而相互轉化的,所以虛幻不實,轉瞬即逝,都不具有恆久和終極的價值,而只有清凈的本心,覺悟了的且與本體合一的主體意識才是永恆。這種超越精神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平
常所指的清心寡欲,物我兩忘,勘破利害,勘破生死的曠達心態。

我們來看看道家的------「物我兩忘,勘破利害,勘破生死的曠達心態」

寧神內斂,物我兩忘,是道家的最高追求,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也把「道」看作宇宙的最高本體。「道」是感官不能把握的「非物」,是先於萬物而存在的精神本體,一切事物都由它產生。他認為天下一切差別都可以泯滅,萬物都可以通而為一。忘「物」忘「我」,「物」「我」不分,與「物」俱化,這就是莊子所謂的「道」的境界,,莊子所追求的絕對自由究竟是什麼?《莊子·逍遙遊》云:「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合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裡,莊子以列子為喻進行描述: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能「免乎行」,這說明列子是清凈無為的。「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這說明列子並不汲汲追求功利。但是列子還沒有達到絕對自由的境界,因為他還「有所待者」,他必須依賴於風才能行走。在莊子看來「有所待者」就不叫自由。他所追求的自由是「無所待」的,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合
之辯、以游無窮者」,才是莊子幻想之中的無所依待、無所憑藉的絕對自由。那麼,怎樣達到這種境界呢?就是要像「至人」、「神人」、「聖人」那種「無己」、「無功」、「無名」,即不僅不孜孜以求功名利祿,不計毀譽,而且要把一切「功名」視為虛幻。不僅功名是虛幻的,而且要把求把自己的形骸也視為虛幻,不執著有「我」,這樣就可以與「道」同體,達到絕對自由,即「逍遙遊」的最高境界了。
莊子的生死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莊子·知北游》)

----佛教是不是和莊子走到一塊了,-------「物我兩忘,勘破利害,勘破生死的曠達心態」
-

原來佛道都是為修鍊到一個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所謂的物我兩忘,原來是我們所謂的「No-Mind」「無心」,是你通過修鍊使思想止息的時候,你經驗到一個心智流的中斷——一個「無心」的間隙。 當這個間隙發生的時候,你便感覺到一種內在的寧靜和和平。這是你感覺與存在合一的自然狀態,你得道了!這時,你的意識不但沒有喪失,情況正好相反。在這種內在的聯繫狀態之下,你會比在頭腦認同狀態下更加機警和覺知。你是全然的臨在。它同時也提升了我們能量塲的波動頻率,它賦予生命給我們的肉體,體會到純意識的狀態了。你在那個狀態中感覺自己的臨在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強度。你所有的思考、情感、你的肉體和外在的世界,相較之下變得無足輕重了。不過這是一個無我的狀態,並非自私(有我)的狀態。它把你帶到一個超越過去你所認為的「你的自我」的境界。那個臨在實質上就是你,卻同時又無以名狀地大過於你-------當下的力量

我覺得這段我用英文說得好
Now I am digging a lot more into Taoism and Buddism. The real essence of these two religion are not have people worshipping idols。Taoism is seeking our true God too, and I just found their highese Aim is to forget every thing, including themself,the world even their minds---then, they belive they will be in intense bliss state---be in harmony with the creator! To be more exciting, The Budda was also seeking the emptiness where there is no mind, no time, no begaining, no nothing, ----

---then, they will be in intense bliss state----sound familier? look here--- the western thinker now realize

Zero is a concept that is mysterious in that it represents the point between nothingness and something. It is hard to comprehend of nothingness, no time, no light, no anything???? And where is the beginning? At zero or before that?

Buddha"s simple definition of enlightenment as "the end of suffering." As you go more deeply into this realm of no-mind, as you realize the state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that state, you feel your own presence with such intensity and such joy that all thinking, all emotions, your physical body, as well as the whole external world become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in comparison to it. And yet this is not a selfish but a selfless state. It takes you beyond what you previously thought of as "your self." That presence is essentially you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onceivably greater than you. ...... It is a state of connectedness with something immeasurable and indestructible, something that, almost paradoxically, is essentially you and yet is much greater than you. It is finding your true nature beyond name and form. The inability to feel this connectedness gives rise to the illusion of separation, from yourself and from the world around you. You then perceive yourself,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s an isolated fragment. Fear arises, and conflict within and without becomes the norm.

從量子力學看,宇宙似是緣起生滅,其性本空,---可以看看霍金的大設計還有我對這本書的評論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60724。從宇宙起源的證據看,有上帝創造萬物。從性空的方面在西方可以發展出虛無主義,但虛無主義不是文化出路,故此可能還要回到佛教所講的緣起,將當代人虛無的體驗變成空的體驗,空的體驗變成一種不執著的領悟,這就有正麵價值。佛學也許對西方的虛無主義有些正面影響。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人過去講空很多,民間更講輪迴,破壞性很大,認為現在的痛苦是前世造成的,不是現在的問題,就根本無法批判和改革現實社會。因為改革社會,必須強調社會的各種不正現象,不是自己前世造成的,而是因著種種外在的條件不完滿而形成,故須改革才能轉變。剛才提到的禪宗批判精神,對我來說還是有啟發性的,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發展出禪宗作為社會批判的一種理據。

佛學常夸人人可以成佛,這觀點有時用得太濫,沒有嚴格的標準去判定怎樣才算成佛,結果會產生很多邪教教主自稱成活佛,或甚至騙人謂功力超過佛億萬倍。這種「自我無限化」成為一文化困局,使中國有學識的人很易自大自足,以為天下無敵。在一現代化社會,最重要的是人自承有限,在法治下人人平等。人的自我無限化是有很大危險的,一無限化就會把自己作為神,無權力者會創造邪教,有權力者成為暴君,產生無窮災禍。基督教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即誰都不能以自己為神,人人有平等,尊嚴和自由,但也有一個限定,不自稱凌駕他人之上,一限定的話,就可以彼此尊重了。不要以為我比你高,或者我包容你,中國的判教就是這樣,總想包容別人,看來是和平的,但總是把別人看得低一點。而耶穌登山寶訓中提出,講什麼樣的人是有福的,第一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原文意指知道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是有福的,凡以為自己靈性或道德比人高的人,都心著充塞自大,不可能領悟宇宙神聖美善的國度,只有明白自己一無所是,心著面什麼也沒有,完全放開執著,謙卑自己,才可體悟上帝的福份。這個境界是很高的,不是單純講人不應該做什麼,而且虛心的人知天國,清心的人能見到上帝,承認自己貧乏的人,才能跟上帝溝通,這是一種很好的倫理精神。另外,當人用道德去論斷他人的時候,道德也可以變為道德主義,到處說別人不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罪惡。中國在這方面也是很厲害的,道德的審判也造成了很多災禍,這就是所謂以理殺人。如何不以理殺人,耶穌在這方面表達了很高的境界,當眾人要用石頭打死一個姦淫的女人時,耶穌就問那些人,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的,就可以用石頭打她,結果每一個人想想自己內心,同樣有罪過,不過沒被他人抓而已。人只要一自我反省,想到自己也有罪過,就不敢再隨意搬弄是非,論斷他人,且反而應該彼此寬恕彼此接納。這就顯明基督教的倫理精神不是一種道德條文,而是一種心靈的自我反省,這應該是一種自省的倫理精神。----摘自梁燕城文集

量子力學當前種種新發現,顯示宇宙應該是彼此相關的,而且互相可以相通。這種宇宙的感通性在華嚴宗著比較強調,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視整體全法界都是相通的,《易經》也是這個精神,六十四卦就代表了整個宇宙的事相,這些事相都是彼此互相轉化和相通的。而基督教講的太初有道,這個道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宇宙萬有不是亂來偶合可以產生,必須一開始(假如有大爆炸的話)就把一切安排好,這是一種信息的安排。如果根據這個信息的發展,萬有就變成一個有秩序有道的宇宙。信息本來就有語言的意思,當然不是人所理解的那種語言,而是萬物背後那種感通的信息。這麼看來,《聖經》的太初有道,華嚴宗的「事事無礙」,加上《易經》的生生不息,佛教的妙不可言的緣起,就是你要的第一念,而在第一念是萬物背後那種感通的信息,就是道,就是神自己,就是,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26170


請參考「十四無記」。


我看完了所有評論,竟然沒有一個答到點子上的,真是可悲可悲。樓主,羅漢富樓那也問過佛這個問題,佛給出了答案,你說的第一念,佛教叫做第一念初始無明,是妄念,妄念之所以是妄念,是因為它就是妄念,它不需要任何理由背景,如果非要糾結這個妄念的來龍去脈,那麼恭喜你,又一個新的宇宙產生了


第一念就從你有了色身開始存在,因為沒有色身就不會存在念頭。12因緣中有六入緣觸的說法,六入就是根身,觸就是第一念


「無始無明」這個詞足以解釋這個問題。


第一念便是那個分裂的無明之念。源自合一之體想要擺脫合一。

奇蹟課程說得好,關鍵不是那一念無明,而是我們把它當真了。


佛學有它的語言層面。
不依據語言層面,它沒法講清楚它想要講透的語言背後的那些。
有語言,就一定有邏輯,哪怕取消排中律,依舊可在語用學和語境學裡找到邏輯路徑。
套用那個我不想套用的比喻來說,就是語言僅僅是一架讓你到達沉默地點的梯子。

在我看來,佛學幾乎一切要討論的本體論上的原點,都在於「緣起性空」。

它對意識世界的架構是:

客體層面的一切都是存在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因緣這種複合因果關係,有傳遞性和閉合性,但是否有交換性,沒有提及,因此佛學雖說一切都是幻象,但從來進行過事件逆序排列是否可能的大討論,或者可能在印度和藏地或南亞有過這樣的討論,但我孤陋寡聞或者有關文本丟失。以上種種,都是緣;

以上這種存在的結點和關係,都是經過眾生主觀上的加工後投射成我們意識到的種種現象,如果我們把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末那識,以阿賴耶識第八識作為不動點向現象背後的本質去還原,我們就可以得到性;

因此,在還原主義架構下,佛學的本體論特徵很明顯,就是現象和本質。

然後,它要先破除認為現象是真的,再破除認為本質是真的,最後破除認為現象和本質是前景和背景這種關係是真的。

目的很明確,還原主義架構本身就是投射後的我們自己建構的,我們沒法保證這樣的建構是自明的。

也就是說,佛學很清楚這裡面存在本體論上的層次結構,但層次結構在神話中,諸如六道輪迴以及輪迴之外的寂滅等等,是可以的,但在邏輯上這是沒希望的。

破一切應成法就在這裡出現,它試圖打碎所有這些結構性的問題,重新建立一個語言霎那消滅後產生的空曠感,從而保證你直達通過邏輯指出的方向。

這就是可靠性保證等於0的中國禪宗。
或者忽然覺得自己沒有頭了,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總之,佛學向我們描述了一種現象上不斷緣起緣落,但依照緣去追求本質會得到空性的哲學思想,但它的追求依舊積極,想達到性實的境界,就是涅槃。

在上述框架下,回答第一念哪裡來就比較容易了:第一念來自本質境界的意識,不過在向現象境界投射後發生了形變,成為了我們邏輯上可以追尋和討論的意識。只是,如果投射的世界結構是閉合環形的,那麼,很有可能這個第一念就被構造為一個閉循環,以至於某些哲學學派可以聲稱,周而復始的念頭之中,第一念即最後一念。

以上想法,很多是受舍爾巴茨基《佛教邏輯》一書影響。所以引用佛學經典的地方太少,看上去更像是一篇分析哲學方面的討論。


輪迴的起始點不被了知,我們輪迴到現在,喝的母乳比海水還多。。。這比喻真是生動形象啊同學們。。。我們喝了這麼多母乳才能輪迴到今生,不能再喝了。

相應部15相應4經/母乳經(無始相應/因緣篇/如來記說)(庄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輪迴是無始的,無明所蓋、渴愛所系之眾生的流轉、輪迴,起始點是不被了知的。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你們經這長途流轉、輪迴,所喝的母乳與四大海中的水,哪個較多?」
  「大德!如我們了知世尊教導的法,大德!這裡,這比較多:我們經這長途流轉、輪迴,所喝的母乳,而非四大海中的水。」
  「比丘們!好!好!比丘們!你們這麼了知我教導的法,好!比丘們!這裡,這比較多:你們經這長途流轉、輪迴,所喝的母乳,而非四大海中的水,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輪迴是無始的,……(中略)足以要解脫!」


看到水的人會問;水從哪裡來?然後科學家說是--天上下雨來。
看到雨的人會問;雨從哪裡來?然後科學家又說--雲從水中來。


哪裡有第一念。哪有 第一個意識。

第一念就是分別心,有分別心就已不是佛法空性。


佛教不認為有一個起點,這一切就是這樣存在的。佛學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一種「假象」,所以當你說「第一」,就是引入了時間的概念,這個命題立刻就失去意義了。我自己的感覺是:意識就是宇宙本身,他們是共存的。


過去之心不可得
現在之心不可得
未來之心不可得


既然說到不生不滅,那哪來的第一念?從邏輯上來思考的話,問題已經是二元對立了,有了第一,那是否就會接著問,第一之前是什麼?再之前的之前是什麼?意義何在?佛家人說過去心不可得,大概是不想落入思辨困惑這個煩惱吧。
越想活得明白的人,只會更困惑,走到最後才明白難得糊塗,天道難違,所做的都是圖個開心罷了。


清晨睡醒之後,這新的一天中你第一個念頭從哪兒來?


只要能看清所有的東西,那麼就可以看見本來看不見的東西。在這裡,反過來說也是如此。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無極」是指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狀態,這個狀態中沒有物質,有的只是能量,這個無影無蹤、無形無狀的能量在無規則碰撞過程中形成了一個「能量團」——「太極」。
「太極」就是「上帝」,是有意識的能量團,是萬有之源。


依照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說,兩個識之間是有關係的,即上一個識引發了下一個識。如果體察一下我們自己胡思亂想時的情景,就會知道,實際上兩個識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胡思亂想的時候,海闊天空,思緒忽而在此,忽而在彼,這一識想著工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下一個識會起個別的什麼東西。所以不須追尋到第一識,幻化的我投身到幻化的自業所成的世界裡,睜眼一看,就是這樣了。不知是幻的,則輾轉相依,繼續輪迴下去,並且猜測有所謂第一念,希望追尋第一念。


空,並不是沒有,或者無之類的意思。
空是規則,沒有實體。而實體是色,是運行在規則之上的,我們能觀察到的東西。
相,是我們感受到的東西(色)在我們意識中的映射。
而妄,則是人定的(我們腦海中所理解的)規則、或者說關聯。

至於,第一個意識從哪兒來?如果按照提問者把第一解讀為最早的角度說下去,
在我看來,這是個進化論角度的問題。。
第一個意識,如果解釋為最早,以目前我所具有的知識來推演,想必是伴隨著神經系統的誕生而出現的。
但如果在另外一個體系中,或許是上古神靈設定好的,從靈魂存在的那一刻起,最早的意識就在那了。

很多時候,第一也可以解讀為最基礎,最底層,最根屬性等等的意思。那麼答案又不同。

而大圓鏡智這個玩意兒,並不是什麼難的不得了的東西,如果從這個角度講第一念,便是你腦中對事物的概念,以及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是與真實世界所匹配一致的。佛家講了很多金剛界,我看下來更多是講這個。


對於物質與精神的形成,我抱持著不可知的心態。這種東西不是人類憑經驗可以獲得的,時空神馬的要都超越,太難了。。。太難了。。。如果各位大神有成功超越的,麻煩顯個靈給點提示,雖朝聞道而夕死可矣~~


推薦閱讀:

「太初有道」中的「道」究竟指的是什麼?
能否簡要說明一下王陽明的理論體系?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生活在想像的世界裡?
如何才能過上平靜的生活?
如果上帝看到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句話,TA會如何想呢?

TAG:哲學 | 佛學 | | 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