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孫策性闊達聽受,但他也殺了高岱于吉等不該殺的人,那麼他究竟是粗暴好殺還是爽朗大度?該如何評價?

對孫策的記載一直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有記載說他對攻下的城池內百姓以禮相待,深受愛戴,也有說他燒殺搶掠屠城之事沒有少做;記載說他好笑語性闊達聽受百姓樂為致死,但他又不顧民眾臣子反對殺死高岱于吉等聲望頗高的人,那麼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老實講我個人很喜歡孫策,但對他的矛盾和複雜的部分也十分想要了解和聽聽各位的想法。


軍紀嚴明是治軍有道,說明的是軍隊紀律好,老大不讓劫掠就分毫不取,說的是軍隊如臂指使。
屠城是漢末軍閥們常用的威懾手段,是老大下的命令,下面去執行。
兩者並不矛盾。

闊達聽受的意思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潛在的朋友)說的話,他聽得進去。
殺名士戮士門,是他認為所殺的人是他的敵人,屁股都不同,沒什麼好談的。
魏徵說話再難聽,唐太宗都能忍。李建成見面話都沒出口,就被弟弟射殺了。


孫策闊達,所以結交了周瑜,他愛受聽,所以招攬了張紘、張昭、呂范。他軍紀好,所以多攻克。他屠城,殺名士,所以遭刺客反噬,這一切並不矛盾。

人非完人,總有傾向性。陸康也是因為輕視孫策,遭致孫策公私報復。孫權在孫策死後,才大肆啟用江東大族,足見孫策在統治方面是較為強硬的。但換個角度而言,若非孫策的手段,當初也拿不下豪強並立的江東。此一時,彼一時。

劉備為人有度,以英雄之資的人心,亦不免有張裕之事。諸葛亮以法治蜀,卻曾冤殺常房一家。總以完人待之,還想盡理由給捍衛其完美人格,反而失實。


孫策到死時也才26歲,就是一個半大小孩,侵攻江東也沒有法理,不殺點人就沒法立威。

但是,從他殺了合浦太守王晟一家來看,這人肯定是好殺之人。王晟是他爹基友,就算各為其主刀兵相見,平定之後也沒必要殺人全家,需要他媽來親自求情。

如果連這種人都要殺全家,很難想像孫策的氣量能有多大。

還有孫策殺嚴白虎之弟嚴輿那事,也很操蛋。人家是過來求和的,還非要在席上殺人家,這TM什麼人。事後嚴白虎逃奔許昭,孫策卻說許昭很有義氣,不再進攻了。於是嚴白虎潛伏下來,安心搞事。

總之,孫策這種人的結局,並不讓人覺得意外。


屠城之事沒有少做……這是啥?沒有矛盾。亂世,軍閥,你不要用君子仁慈善良這些去要求,一個軍閥想要一個和平的江東和天下也不是沒可能,首先還是立自己的業,建自己的權威。


人都是多面性的。

爽朗大度還是粗暴好殺,取決於利益相關。

孫策也不例外。


人有好惡 人無完人。對於自認為敵對的,怎麼搞都有可能。


推薦閱讀:

出生在三國時候的歷史人物是不是很幸運,因為可以流傳後世?
三國武將排名為什麼典韋可以排到第三位?
周瑜與諸葛亮誰的音樂才華更高?
如何評價三國殺武將廖化?
為何徐晃排在五子良將的最後一位?

TAG:三國人物 | 孫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