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單反相機在博物館攝影中如何高效使用,獲得清晰效果?

博物館不能用閃光燈,而降噪,手抖,常常造成照片效果差。在不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如何設定,或者,有什麼技巧,可以提高效果?


在下運用的某公眾號以前發布過一系列博物館攝影的教程,題目涉及的問題可以在這一篇中找打答案:文博教程 | 博物館攝影系列--挑戰黑暗和反光

如果懶得點擊,我直接把和問題最相關的部分列出如下:

1.把ISO調到你能容忍其噪點的最高值,詳情見《了解你的相機》最後幾個章節。
2.相機撥到光圈優先模式(A或Av檔),把光圈調到最大。進光量上去了,曝光時間就不那麼久了。
3.不要站得遠遠的,通過伸縮鏡頭把展品拉近放大,而是要讓整個相機儘可能靠近展品。這樣做的原因:一、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越大,進光量越大。二、視野越大,相機的抖動越不那麼明顯。
4.判斷「黑暗」主要是什麼引起的,如果並非展品本身,而是無用的展廳背景(就像故宮文華殿或首博佛像廳那樣),使用負曝光補償(見《細說曝光補償》下期內容敬請期待!)以縮短快門時間。
5.使用三腳架(哥,他們不讓用三腳架)
6.高效但有爭議:把鏡頭頂在展櫃玻璃上,這樣相機立刻就固定住了,而且能消除展櫃反光!這裡我要說一下,國博不喜歡觀眾觸碰展櫃,但如果是在不在乎展櫃的館裡,這一招十分靈驗可靠。
7.鍛煉一雙堅如磐石穩若泰山的鐵手,徹底解放自己。後面我會介紹鐵手的鍛煉方法。
8.如果上面的法子都嘗試過,仍然無法達到想要的短曝光時間,那麼就接受現實,把相機撥到快門優先模式(T、Tv或S檔),把快門設為你能端住的最慢值,如1/15秒,只管拍就是了,回去做後期調亮。

感謝作者,微博上的大神@曲炯


ISO開大點,光圈不要全開,開到畫質能接受的範圍,特別暗的東西適當調大光圈+ISO,畢竟總的來說糊是最沒救的,手抖的問題有時間每張拍完放大看下糊了沒,沒時間的話快門優先快門速度調到你確定不抖的水平

然後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只要不是特別大件的東西頂牢玻璃拍,博物館裡都是鋼化玻璃工作人員不會來管你的,兩個作用一個是貼玻璃能徹底消除反光比任何濾鏡都管用,還有一個是幫助手穩可以穩到幾分之一秒不抖

大件的還有畫沒什麼辦法,網上找資源吧

PS:你是尼康的機子吧,那可以拍的時候適當曝光不足然後後期拉亮,又不是渣能一拉全是噪點

我用的是渣能+原配狗頭24-105 F4那個,大概拍出來這個效果自己看吧,博物館大部分小東西其實是比較適合百微鏡頭拍攝的,大的可能需要廣角鏡頭然後後期正畸因為有些東西我發現拉到24端它還是放不進去……

這种放在中空玻璃櫃的最好拍,找到不反光的角度用長焦段就OK,後面人多這個沒辦法了有些博物館太熱門不可能後面沒人的

這种放在玻璃里也不是貼玻璃的也很簡單,貼玻璃拍

至於這種背景亂七八糟的,後面就是牆旁邊還有奇怪的東西也沒辦法啊= w =除非願意手動PS拉一個蒙版出來改,從拍攝角度講沒得拯救的

剩下如果離玻璃很近,那沒辦法人走遠點找個盡量少反光的角度拍,太近也不能對焦對吧

如果是很巨的畫然後裝在玻璃里又都是反光的燈,那沒辦法了只能說盡量拍著看吧,有錢買塊好點的CPL濾鏡轉一轉,沒錢如我拍個大概然後百度識圖→ →


在室內的酒吧或者演唱會怎麼拍照片? 另外有沒有可以推薦拍這種場景的相機?

暗光環境拍攝要訣,我在上面已經說得很細了。

還有就是要上個獨腳架,可以大大減少抖動和握機疲勞。(所以選個輕便結實的碳纖維獨腳架也很重要,還可以當手杖……拿著頂部有相機的獨腳架拄著地往前走,頗有點兒埃及法老的感覺有木有!)

老外一般挺教條的,規定說不讓用三腳架,獨腳架就不管(兩個單詞)。

如果規定說不讓用輔助設備,那就看個人理解了。

如果規定說不讓用專業設備,那你拿個比較牛逼的相機+鏡頭(尤其是鏡頭),也可能管你,不過也看個人是不是多事。

最後,既然是尼康黨,就充分利用尼康的寬容度,減兩檔甚至以上曝光+最亮部分曝光,可以最大程度推高快門速度。後期拉回來就行了。(自己先做做實驗)

So,必須RAW。


建議去博物館和gallery好好欣賞展品就是了,把每件展品單獨拍下來實在沒有什麼意義,除非你要用展品進行二次創作。如果只是留個紀念第一不需要圖片高質量第二網上高清圖片有的是


用p門,幾乎可以應付所以的博物館展廳~


推薦閱讀:

有想法,但是通過照片表達不出來,如何解救?
如何在拍攝前做一份詳細的攝影計劃?
陳漫在接受採訪時說:關於時尚攝影,我們拷貝了我們認為的西方世界。怎麼理解這句話?
對於賓得k-50的評價?
被好多人說照片是廢片該如何看待?

TAG:攝影 | 博物館 | 尼康 | 相機 | 降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