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太陽時報解僱了全部 28 名攝影記者?
@李鋒攝影: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品牌之一,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本周四解僱了全部28名攝影記者,其中包括82年普利策獎得主John H. White。所有攝影報道將外包給自由攝影師並訓練文字記者直接使用iPhone拍出適合出版的照片Chicago Tribune
只是從使用專用攝影人員變成了自由攝影人員啊,又不是不用單反了。手機拍照性能確實越來越好了但是只能應對普通情況,稍微有點要求的場景都不能指望手機。新聞界這種抓拍需求比較高的工作,都用的頂級相機的(因為最好的快門和對焦都只在旗艦系列上),手機要完全替代單反還早很多很多年……
在我看來是網路和硬體的發展使得媒體更容易得到需要的圖,出於成本節約而採取的行動而已。公司資金緊張了就解僱員工然後改freelancer是很常見的。直接買個別人拍的圖估計比派自己人去拍要來的省錢。再去看看這家媒體的網站,他們的新聞本身本身就沒多少配圖……主要是經濟壓力。西方的傳統報社,越來越傾向從圖片市場獲取圖片,攝影師本身也不拘泥於東家,只要遵守圖片市場的規矩賣圖就好。對於一般報道,文字記者通過手機就能拍攝到基本新聞事實,根本就沒必要配備專業相機和專業攝影記者。
從科技手段來說,手機攝影會越來越易用,越來越強大,新聞圖片的採集門檻會越來越低。這個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預計會逆轉,因為數字圖片造假的門檻同樣也降低,新聞事實的準確性將大打折扣,專業攝影師仍將堅守一方凈土。在某些專業領域,比如體育攝影,還沒有手機能夠挑戰專業相機。
最後西方報社和國內報社體制不同,人家沒有專業攝影師一樣能出報道,放到國內不可能有報社這麼干,媒體大環境不同,從業人員也沒有可比性。
用iPhone來拍攝報道圖片後芝加哥太陽時報重新招聘四名員工_cnBeta 硬體新聞_cnBeta.COM
該報所屬的太陽傳媒(Sun-Times Media)又重新聘用了之前被解僱的其中四名攝影記者。
也是時代的趨勢吧,我覺得挺正常的,因為對於媒體來說,不管你僱傭多少攝影記者,乃至多少的記者,面對那麼多該報道的事件,記者的數量都是不夠的,都是忙不過來的。
所謂的單反時代,所謂的手機牌照時代,使得媒體設置的記者受到了挑戰,其中攝影記者受到的挑戰程度可能更大一些,因為相比於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的准入條件更低,準確來說或許應該是普通人完成新聞照片的可能性更大,甚至基本上可以滿足報紙對於新聞的需要了。
而對於媒體來說,設置28個攝影記者,面對那麼多的新聞可能是不夠用的,而且有時候也是沒有必要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北京721大雨之後的報紙頭版,任悅老師在博客上專門說過那張最著名的照片,就是地鐵站的樓梯成為瀑布的,那是通過手機拍攝然後傳到微博,最後成為了第二天很多報紙的頭版。
當然,任悅的這篇博客,更多的是談論這種自由攝影之後的版權問題,但之所以引起那麼多的版權討論,恰恰說明了個人在新聞攝影中越來越大的作用,以及超越媒體僱傭記者的優勢。
偶爾,我也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新浪體育有自己的攝影師嗎?」
我們貌似還真的有一個,不過對於他的能力我就不做評價了,但我真心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有。因為我們涉及的所有項目,幾乎不太需要自己的攝影記者拍攝,而且自己的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完全達不到要求,不如直接購買圖片社,直接從網上買了之後下載發布,可以保證第一時間,而且質量好。
如果是當事人的話,版權問題的確是一個比較值得考慮的問題。
本人學新聞出身,昨天也正好在跟朋友探討這個問題。
下面描述只針對太陽報這類的紀實型新聞媒體。
首先要搞清楚,新聞攝影的基本要求:真實性與時效性。這和新聞文字內容的要求是一樣的。說白了只要在第一時間拍到第一手的真實照片即可(有時候為了追求時效性和真實性甚至照片的質量也可以做犧牲,詳見港台八卦雜誌和報紙的封面,常年那個噪點。。那個模糊度。。。啥也不說了)。
新聞攝影對藝術的要求可以說是0,不僅因為其本身對藝術無要求,更是因為新聞追求真實,不允許對照片進行二度的藝術創作。
雖然古今中外不乏許多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詳見瑪格南出的各種畫冊),但那些只是新聞和新聞攝影產生的附加值。換句話講,那些照片哪怕拍的沒那麼好,但只要能把事件給真實還原,實際上也是一篇合格的新聞報道和一張合格的新聞照片。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用iPhone拍攝新聞照片這回事。我個人是挺支持的,因為iPhone從4S開始,我個人覺得其硬體條件已足以支撐常規的新聞攝影(體育新聞和大版面的除外,前者對快門速度和鏡頭各種焦段要求較高,後者則對像素和攝影硬體的要求更高)。再者iPhone方便啊,這就不用多解釋了吧?時效性誰能比的過隨身攜帶的手機?再來說說用iPhone拍照的人,既然文字記者要經過訓練,那麼相信也差不到哪裡去,何況用iPhone本身就是件特簡單的事兒,至於自由新聞攝影師的能力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出片的質量。既然軟硬體都達標了,天時地利人和也都ok了,那何樂而不為呢?難道非得抗著單反才能出片嗎(器材黨們可以退散了)?
最後,我就說兩點。第一,這年頭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不再是以前膠片麻煩數碼昂貴的年代了。說句實在話,拍照無非就是光圈和快門(或許再加個ISO)這些個組合和選項,特容易入門和學習,再加上相機和手機越來越便宜,沒啥好說的,但凡會拍點照片的都懂,可既然很多人懂為什麼還會有人拍的好有人拍的不好?其實攝影,說白了基本就屬於「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麼一回事兒,基礎知識很少,特別容易掌握,但以後你要想發展得多牛逼,就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了。
好了扯遠了,收回來,再說說二點,就是上面提過的,新聞照片和新聞文字的要求基本是一樣的,從藝術角度上來說你要想寫成千古名著藝術瑰寶基本不太現實,因為真實才是新聞的生命,過多的藝術創造是不允許的,而且在文上因為版面的限制以及為了讓讀者更容易找到新聞點,同時還要照顧到各個知識層面的讀者,一般不太會過多的進行藝術創作類的描述,而是盡量用通俗易懂、流暢精美的文字來把5W給描述完整、清晰;但你想寫的多爛也不至於,畢竟也不是人人都能當記者寫東西,干這活多少還是有個門檻的。
太陽報這麼干,從道理上來講,是沒錯的,但似乎太極端了點。
在2005年倫敦恐怖襲擊爆炸案中,英國媒體接受了一個新的概念叫"citizen reporter"。因為當時地鐵爆炸,外面的記者進不去,地鐵里受困的人群使用帶攝像頭的手機拍下了一組組照片供稿給媒體。於是媒體意識到,很多事件發生時是傳統的記者無法參與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reporter"。
這個概念以及出現8年多了,發展迅速,對攝影記者尤其是新聞攝影記者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即便是最強大的新聞機構在很多突發事件中也很難快速反應,例如今年波士頓恐怖襲擊事件中,絕大部分的現場視頻和照片素材都是非新聞記者(但有體育記者)提供的;另一方面,參與者與記者在新聞事件中不一樣的視角也使得參與者提供的照片雖然可能很業餘,但代入感很強,這點只有少數優秀的記者才能做到。
可以遇見的未來是突發新聞類的照片基本上由普通民眾的參與佔主導地位;但時效性不強的專業領域(比如調查記者)仍然是專業攝影記者的天下。
新聞報道的照片決定了現場最重要。當時,當地優先於一切:拍的再爛,好過沒有拍到。
但是,好雜誌,仍然是需要好攝影師的。
比如 Tarzan ,永遠都是有些 high-key 的,充滿正能量的照片。這種調子和風格實際上已經成為 Tarzan 的一種視覺形象。看到這種照片,就能聯想起這個品牌。
Tarzan 里沒有一張照片是業餘水準的愛好者可以拍的出來的。而 Tarzan 活的很好啊,他不可能解僱他的攝影師。類似的例子在時尚雜誌中其實舉不勝數。所以,關鍵還是讀者是否會為來源於圖片的視覺享受埋單。
新聞報道的突發性讓他們很難做到布置一流的攝影師去現場。但是實效不強的報道或者可以做長期選題的專門雜誌,還是要追求圖片質量的。除非,中國的讀者真的是一群對好照片無感的屌絲。
或許這是一個趨勢,當報社不再僱傭攝影記者,專職的攝影記者將轉為自由攝影人尋找攝影素材,媒體通過互聯網尋找中意的圖片素材給予報酬。對於媒體這將是一種更高效同時也更經濟的模式。攝影師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自由,利於創作。
社會化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又一次瓦解。
還有盡來美國經濟不好。
說明什麼?單反爛大街,iphone人人有,照片越來越容易獲得了。沒有專門人才,也可以輕鬆獲得還不錯的照片。而現當今, 「 還不錯 」 就足以滿足廣大受眾了。有穩定的優秀的供圖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花費大、代價高,報社還是會捨棄。
說起來《國家地理》好像也很多年沒有新簽的攝影師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在微博上聲討柴靜?
※媒體討論敏感話題的可容忍尺度擴大了嗎?
※西方攝影史上,有哪些好的攝影期刊與雜誌?
※安迪·沃霍爾的「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是什麼意思?
※國內主流攝影雜誌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