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桃花源》里是江濱柳負了雲之凡嗎?
第一幕里結尾
雲之凡:濱柳,等我回昆明以後,你要做什麼?
江濱柳:等你回來。
雲之凡:還有呢?
江濱柳:等你回來!
雲之凡:然後呢?
然後就是第十四幕里江與雲的一段對白,雲之凡一直表現的很淡然,沒有對往事的追憶純粹寒暄敘舊
江濱柳:我記得你留的兩條辮子……
雲之凡:結婚第二年就剪了。好久了。
【沉默】
你住在台北什麼地方?
在
江濱柳: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之後雲之凡才有了積蓄的情感的爆發
雲之凡:我寫了好多信到上海去……好多信……
在雲心中是不是認為江是負他的?是不是第一幕里江最後說的話江可能當作了那時那景下的情話,雲信以為真的當成了莊嚴的承諾,所以在江登啟事後才拖著避而不見呢?
第14幕里
江濱柳:什麼時候看到報紙的?
雲之凡:啊?
江濱柳:什麼時候看到報紙的?
雲之凡:今【停頓】……登的那天就看到了。
【沉默。】
感覺像是想要和江親近後又理智地劃清關係的狀態。
雲與江的劇情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2016.9.29更
江濱柳是一個有著家國情懷的男兒,對東北老家念念不忘,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對雲之凡愛得深沉。和雲之凡相識的那個夏天,是他最快樂最難忘的一個夏天,他和雲之凡之間,不是說忘就能忘得掉的,雲之凡送給他的圍巾這些年天涼了就拿出來把它帶上,他曾經寫好了一疊信,打算每天一封寄到雲之凡家裡。
奈何,在動蕩的大背景下,兩個人還是錯過了。
他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再相遇,在上海不行,在武漢可以,武漢不行,海外可以。總之,一定會遇到。
可是一個小小的台北,成了兩個人無法逾越的藩籬。
如此男子,會輕易辜負所愛之人么?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是很大的無奈啊。
2016.9.1更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金蕭版中雲之凡在醫院去看望江濱柳時與江濱柳一直保持著距離,只有在她第一次說要離開時,江濱柳挽留她與她握手,二人距離才拉近。而且這一次握手也是如同老朋友見面那樣寒暄式的握手,讓我們不禁想起在上海二人分別時兩個人「小手這麼一握,是最甜蜜也是最心酸的一握」。
---------------------------------分割線---------------------------------
以下原答案:
我認為沒有辜負。下午剛看過金蕭版,果然還是看一次哭一次怎麼能說江濱柳辜負了雲之凡呢,民國38年,江濱柳無奈去了台灣,雲之凡被重慶的大哥大嫂由滇緬公路帶到泰國,又經河內去香港住了兩年,最後去台灣住下。江雲二人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不存在誰負了誰的問題,後來台灣與大陸通信中斷,誰都不會想到對方就在台北。
題主在問題中提問中那段台詞:「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這一句潛台詞就是「之凡,這些年我很想你啊」
題主分析的對,陰差陽錯地雙方都以為是對方負了自己,誰想自己在對方心中終究是無法替代的。可是現實是,南陽街的酸辣粉是瘋女人的劉子驥,雲之凡是江濱柳的劉子驥,江濱柳是江太太的劉子驥,春花是老陶的劉子驥,綿延不絕的子孫、葡萄美酒和鳳梨是春花和老陶的劉子驥。這兩個看似不同的劇組,其實都有著相同的執念,都是至情至性之人啊。
謝邀。答案是沒有辜負。
困擾題主的問題是,到底真愛的標準是什麼。
這部戲大家都很熟悉了,教科書級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談戲的細節了。只要你們再看看金士傑的那幾段話,就能體會到是不是真心。
有的朋友總結說,這不是薄情,這是大時代的動蕩,不怪他們。
不完全對。
分開他們的是時代。
讓他們各自活下去的,是生活本身。
然而,不在一起的兩個人,未必就不是真愛。
人這輩子,也不是註定只能愛一個人。
有的愛是日久生情,相濡以沫。
有的愛是噴薄洶湧,卻成了深藏心中的一個夢。
兩個老人見面的那一刻,夢醒了。他們的身邊彷彿還站著年輕時候的自己。
老人有些勇敢,也有些躲閃。
畢竟這半輩子,都活在沒有對方的世界裡。想著盼著也忍著。心裡的幻想漸漸破滅了,所有的夢想只剩下了見一面。
見一面吧。
見一面吧。
有些話,現在再說,也沒有什麼意義了。何必徒增煩惱。
你還是你,我還是我。
放下吧。很多話心裡知道就夠了。
一把年紀了。那句話,我們就不要再說了。
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我還是深愛著你。
暗戀桃花源金士傑蕭艾的版本看了五遍,電影版一遍(鏡頭亂的夠可以可能我鑒賞力還是太差),看見相關的問題實在是歡喜。邀了好多大牛來回答,等的略心焦,先來拋磚引玉,就根據金蕭版,說說個人看法。
首先,第一個問題,江濱柳有沒有負了雲之凡?
我覺得,沒有。
江濱柳自上海一別後,心中是一直有之凡的。根據江妻的話,濱柳總是悶悶的,也不太愛說話,會自己泡茶,在那寫東西(給之凡的厚厚一疊信),他在家庭中盡了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但卻並沒有對江妻展露過愛意。時隔多年,在病榻上,他還圍著那條永安公司的圍巾。
他從來沒有忘記過之凡,心中對她的愛也從來未冷卻。
美國著名的心理分析醫生伊麗沙白.庫伯勒.羅斯通過對大量晚期患者的訪談及研究患者臨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動,將瀕臨死亡的過程分成五個心理階段:拒絕、憤怒、掙扎、沮喪、接受。後來也有很多人把它視作受到精神創傷後的五個階段。濱柳面對死亡,已經進入了第五階段,接受,但對之凡,他一直停留在三四階段,掙扎,與沮喪。
這樣一個男人,怎麼可能會負了雲之凡!
這樣一個男人,怎麼可能會負了雲之凡!
這樣一個男人,怎麼可能會負了雲之凡!
手機截圖,彈幕來自b站,質量渣見諒。(這裡是現實和江濱柳對雲之凡的回想交錯的那一段,真真是每次看眼淚都止不住)
江雲二人再相逢,得知之凡這些年生活得離他如此之近,江濱柳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_←什麼鬼)
第二個問題,在雲心中是不是認為江是負他的?是不是第一幕里江最後說的話江可能當作了那時那景下的情話,雲信以為真的當成了莊嚴的承諾,所以在江登啟事後才拖著避而不見呢?
我覺得,之凡不會。
畢竟不是日本晨間劇女主角,戀人不想做和不能做之間的區別她應該還是分得清的,可能會心酸,可能會怨,但怨,也只能怨那個時代。
而且之凡並不是避而不見,她看到報紙風塵僕僕而來,卻一再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 ,不想表現得過分親密。但當濱柳問: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的時候
之凡感情似乎已經決堤卻又不噴薄而出,彼此錯過的時光娓娓道來,無奈,心酸,難捨,不得不舍。終究歲月磨得兩人認了,錯過了,妥協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之凡不怨濱柳,不怪濱柳,留下的只有陰差陽錯的無奈。(真的太佩服蕭艾的演技)
(你們當年可是說,老了,也很美啊。)
第三個問題,雲與江的劇情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江濱柳,雲之凡,一對璧人。一場戰亂,一座城池,兩度空間。數年錯過,幾聲嘆息。誰料當年,數十年相逢于海外之戲言,一語成讖。再相聚,唯涕零。
咳,說人話,談戀愛就談戀愛,別總立flag。(要不答主怎麼會單身呢→_→)
好像跑題了,收。
以上。
考試月的醫學狗手機艱難答之,求點贊(≧▽≦)/(話說收藏的同志們不要羞澀請戳右上角輕輕點個贊⊙▽⊙)。話劇小白,歡迎指正,歡迎交流~這個不管觀眾會怎麼認為,從劇作者初衷來說肯定不是這樣的。
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從上海到內陸都會花去很多時間,敢問如何維繫這樣一種感情?
況且那個年代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所有人在不確定的未來面前都是脆弱無力的,來不及做出萬全的選擇,所以就如此了。
最後相見自然肯定是人生最後一面,兩個人四十多年沒見,早就有了各自的生活,家庭以及不再有交集的人生。這種見面自然多是情感的壓抑為主了
其實有人能銘記一生,也算圓滿了。沒有。
答應寫給她的信已經攢了厚厚一疊。
她送的圍巾依然小心翼翼地戴在身上。
那個和她一起度過的夏天,他記了一輩子。
戰亂年代的分別。
他怎麼也想不到,「一定會認識」的他們,竟為幾個街區所苦,斷送了半個世紀的光陰。
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我一直在想你。
我忘不掉你。
病入膏肓,他終究還是選擇了回憶。
但即使是最後,他依舊沒有說出口。他用一生完成了這場暗戀,如果有負,也應當是對陪他度過柴米油鹽的江媽媽吧。
——————————————
突然想到,《暗戀桃花源》這部劇,江雲陶花是主角,但白衣女子才是靈魂。
白衣女子念念不忘的南陽街和酸拉麵,是不是像極了江媽媽口中的冰果室和玫瑰酥糖。只不過白衣女子尋找的是劉子驥這個人,而江媽媽得不到的是江濱柳的心。
——————————————
有人說《暗戀桃花源》的主題是追尋,在我看來,是祭奠。
否則何以《暗戀》一定要安排在《桃花源》之後。兩個老人最後的一握,地上滿是之前留下的桃花和紙錢,桃花象徵朦朧的愛情,而紙錢象徵蹉跎的年華。
江濱柳之所以要見雲之凡最後一面,不是想和她重修舊好,而是為感情畫上一個句點。她很好,他就可以放下了。
江濱柳說,
有些事情不是說忘就能忘得掉的。
一定要學著去忘記啊,
一定要忘記才能重新開始。
美麗的山茶花,是濱柳生命里微弱的光芒。終其一生,念念不忘。
濱柳自一別之後,苦苦追尋之凡,無論是行動上還是內心裡。以至於,在妻子護士面前如此驕傲的他,彌留之際最深的惦念僅僅是「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暗戀是悲劇嗎?我認為不是。兩個人各自組建家庭,安穩和睦,這是現實的幸福。同時,在內心深處,始終留著一份至真的感情,這是精神的幸福。有生之年,能再次拉起小手,心事盡吐,讓你知道我依然深愛著你,這是不留遺憾的幸福。
喜劇就是公主王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想想桃花源吧,春花和袁老闆趕走老陶,有了綿延不絕的子孫,卻再度陷入感情破裂、夫妻失和的境地。你看,有沒有在一起一點不重要。
無意看到的這個問題,9個答案,居然沒人提最要緊的,江濱柳雲之凡是什麼年代的故事?第一幕是抗戰勝利之後,東北人江濱柳和昆明人云之凡在上海分別,大學畢業不久,訂好了後約。四十幾年以後的重逢是在台北,所以,當年他們分別之後是什麼背景?國共內戰呀,接著成了大陸和台灣,這個故事明明是離鄉背井的那一代台灣人寫的大時代之下的個人悲劇,一個等了又等,直到家人說,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另一個一樣也是找了又找,等了再等,直到以為沒有希望才成了家。這當然不是個人的辜負,是那一代人的悲劇。
談不上辜負。人生是偶然的偶然。人生不能全憑你計劃,只有去經歷,去感嘆,去敬畏。
我的第一部話劇啟蒙就是《暗戀桃花源》
看的不是何炅和黃老師那個版本的,是林青霞的版本。
從暗戀來說,是個很棒的題材。
對於我來說,生老病死,轉身錯過。無論從文學的素材,還是現實情景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轉折
寫的信件沒有收到,織的圍巾也只見過一次面,想見的人也還沒有看到。
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想見的人沒有見到,也沒有聯繫。
世界之大,叫「雲之凡和江濱柳」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都不是彼此要找的她和他。
最後在醫院的時候,真的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感受情景。
她很好,足矣。
從桃花源來說,心灰意冷冷暖自知,便是形容前面的片段最好的場景。
後面的散花,暗示了夢醒了,人走了。
2016年1月18日
【拖著避而不見】這種觀點是因為看的不細才出現的。我看的是台灣版,記憶十分深刻。江濱柳問雲之凡什麼時候看到的啟示,雲之凡先是脫口而出「今天……」,之後才改口說是「登的那天就看到了。」
最後一場是兩人對於現實的妥協,追尋不得的無可奈何。即使終於見到了,江濱柳已時日無多,兩人身邊還有自己的伴侶,他倆能做什麼呢?每句話都帶著情,也帶著將情壓在心中的努力。
回到題目,兩人是誰負了誰呢?都沒有。這是時代的悲哀,動亂之後的流離和失聯,那個時代沒有電話,沒有GPS。想找到一個人實在是難上加難,何況是找錯了方向。
更何況,這只是暗戀導演的臆想而已啊!感覺並沒有辜負,是那個時代沒有再給他們見面的機會。在命都可能都沒有的年代,愛情又怎麼看能被看的那麼可貴
推薦閱讀:
※學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看哪些書和電影?
※話劇表演的發聲有哪些訓練方法?
※為什麼羅永浩認為鄧超是一個可能毀掉《乘風破浪》這部電影的可怕演員?
※如何評價李連杰在《投名狀》中的表演?
※如何評價陳道明在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