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重創後性格大變,認知方式改變,似乎換了個人一樣,是什麼原因和內驅力?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刻遇到壓力,壓力改變我們的情緒和生活方式,促使我們調節以適應壓力源變化 的需要。對於慢性的、輕度的壓力源,確實可以在長時間範圍內改變我們的認知方式和價值觀。
但有些人,在人生遭遇重創,比如投資失敗、離婚、喪親等重大應激源的刺激下,表現很反常。
在應激源刺激下,會有情緒喚起,表現出各種失望傷心抑鬱等情緒障礙
經過短時間高強度的心理應激之後,這個人內在表現會發生180度的大轉彎,比如,過去的負面情緒會完全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各種淡然、理性和認知改變
我的問題是:
1 這種高強度刺激引起的性情轉變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會持久保留在一個人身上嗎?
2 為什麼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如此大的巨變,其心理動力學原因是什麼?
PS:前提,這個人沒有去看過心理學書籍,不懂心理學知識,沒有進行過認知方式改變的訓練。


心理受到重創引起的性情大變,真實存在。非病理性的性情轉變會比之前的性情更為成熟,有些青少年在經歷親人亡故後給人一夜之間長大的感覺,是一種積極的轉變。病理性的多見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和精神分裂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比精神分裂症出現概率高,可以不服用藥物照常生活,下面聊聊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常見於殘酷的戰爭、災難事故、暴力傷害等重大事件受害的倖存者;表現的癥狀為反覆出現創傷體驗,持續地警覺性增高或迴避,也可表現為普遍性的反應麻木。美國精神病學診斷標準(DSM-Ⅳ-TR)中,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

⒈患者曾暴露於某一創傷性事件,存在以下二種:
⑴患者親自體驗、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數件涉及到真正的或幾乎招致的死亡或嚴重的損傷,或者涉及到自己或他人軀體完整性遭到威脅的事件;
⑵患者有強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懼反應。註:如是兒童,則代之表現為紊亂或激越的行為。

⒉以下列1種(或多種)的方式持續地重新體驗到這種創傷事件:
⑴反覆闖入性地痛苦地回憶起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覺。註:如是幼兒,反覆地進行表達創傷主題或一些有關的遊戲。
⑵反覆而痛苦地夢及此事件。註:如是兒童,可能是令人可怕的夢而講不清內容。
⑶似乎創傷事件正在重現的動作或感受(包括這種體驗、錯覺、幻覺、及分離性閃回發作於再現之時的感覺,包括發生了意識清醒時或酒醉時)。註:如是幼兒,可出現特殊創傷的再現。
⑷暴露於作為此創傷事件的象徵或很相象的內心或外界跡象之時,出現強烈的心理痛苦煩惱。
⑸暴露於作為此創傷事件的象徵或很相象的內心或外界跡象之時,出現生理反應。

⒊對此創傷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迴避,對一般事物的反應顯得麻木(在創傷前不存在這種情況),如下列之3項以上:
⑴努力避免有關此創傷的思想、感受、或談話。
⑵努力避免會促使回憶起此創傷的活動、地點、或人物。
⑶不能回憶此創傷的重要方面。
⑷明顯地很少參加有意義活動或沒有興趣參加.
⑸有脫離他人或覺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⑹情感範圍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愛戀)。
⑺對未來沒有遠大設想(例如,不期望有一個好的職業、婚姻、兒女、或正常生活享受)。

⒋警覺性增高的癥狀(在創傷前不存在),表現為下列2項或以上:
⑴難以人睡,或睡得不深;
⑵激惹或易發怒;
⑶難以集中注意;
⑷警覺過高;
⑸過分的驚嚇反應。

⒌病期(B、C及D的癥狀)超過1月。 ⒍此障礙產生了臨床上明顯的痛苦煩惱,或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損。

⒎分類:
急性PTSD:病期在3月之內。
慢性PTSD:病期在3月以上。
延遲性PTSD:如癥狀在創傷事件後至少6月才發生。

從PTSD的定義可以得出PTSD的特點:

① 長時間不能從創傷中恢復。

②部分混亂的感官印象和凌亂片段的回憶,表現為反覆「閃回」。

③分離 /解離(dissociation)癥狀以及軀體化。

這些現象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對應激信息的記憶過程出現了障礙,使條件化的恐懼反應難於抑制或過分抑制所致。目前關於其產生機制包括以下方面:腦內的記憶系統紊亂、記憶的印痕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可塑性和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詳見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相關神經生物學機制。

根據美國精神病協會(American PsychiatryAssociation,APA)的統計,美國PTSD的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14%,平均為8%,個體終生患病危險性達3~58%,女性約是男性的2倍。大多數人會遇到一次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重大事件。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被確診後,會在幾周到三個月內恢復。少數是終身受癥狀影響,轉變為持久的人格改變,部分患有人格障礙或多重人格。

一般說來,不同的人群或個體,不同應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險性亦不相同。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後,無論受傷與否,約25%的兒童會患PTSD,且缺乏父母關愛的青少年受傷更易罹患本病。幼年遭受軀體或性虐待,10~55%的患者成年後患PTSD,50~75%兒童PTSD患者癥狀會一直延續到成年。青少年罪犯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Brimes對8名空難倖存者研究發現,創傷後一周有4名患急性應激障礙,一個月後3名患PTSD,且2名共病抑鬱障礙。另一項對海灣戰爭的3000住院士兵研究發現,有13%的士兵患有PTSD。Goenjian等調查了1988年美國斯巴達克地區地震後的582名受災者,74%患PTSD,22%患抑鬱障礙。Conlon等研究40名交通事故後有輕微外傷的住院患者,一周後約75%患者主訴有強烈的精神痛苦,3個月後19%診斷為PTSD,時點患病率為9%,交通事故後患者的早期精神痛苦嚴重程度、老齡、外傷嚴重程度等是PTSD患病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地震、校園兇殺和自殺事件、大規模的車禍等重大傷亡事件發生後,經常看到有機構出面對人們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是為了減輕心理重創對人們造成的心理傷害,預防疾病的發生。

其他引起性情改變的病症:躁鬱症、驚恐發作、(女性和男性)更年期、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經前期綜合征(PMS)、譫語(delirium)、失憶症、顱腦損傷、阿爾茨海默氏病(AD)、中風、成人腦腫瘤、克雅氏病(CJD)、瘋牛病、原發性腦淋巴瘤和垂體腫瘤。

------------------------------------------------------------

參考資料: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相關神經生物學機制》作者:施琪嘉

《PTSD及其危機干預》作者:秦虹雲、季建林


說說我自己,11年,在經歷了家中一位至親長輩的去世和一些不可說的的挫折後,一夜之間性情大變,從一個很開朗的人變成一個很內向的人。
一年多的時間裡沒怎麼說過話,斷了所有的人際交往,不再微笑,會莫名地發怒、流淚,無比抑鬱到一度想死,自殘,拒絕治療。

所以說,「一夜之間性情大變」是絕對存在的。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件事情其實是幾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在個人悲傷與外界刺激共同作用下,我的心理防線被摧毀了,從而導致了之後在性格、行為上的一系列變化。
所幸,這一切在我身上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經過一年多的心理重建以及其後新生活的開始,我漸漸好轉,只是性情卻再也回不到從前。整個人明顯表現出一種畏縮、缺乏自信的狀態,且不再喜歡交流、不再喜歡笑,這是我雖明知卻也無力改變的。所以,現在成了一個表面高冷、內心逗比的人。


題主,很遺憾地告訴你,在遇到重創後,至少有一半人以上是不會出現長時間的性情大變的。在出現性情大變的人裡面又有一半以上是往不好的方向變化的。你所知道的勵志故事是很小的分子,下面還有龐大的分母。
剛剛看完《心花路放》裡面的耿浩也是短時間內性情大變,然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陰影才走了出來,回歸了正常。即使在短時間的性情大變階段,耿浩骨子裡的東西也沒發生變化。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在現實中,遇到重創後,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無力感,就算是想像耿浩一樣回歸正常水平都是很有難度的。


真實的。會。一夜之間這個形容,其實就是之前有些東西已經存在,閥門打開了表現出來了。淡然理性認知改變,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貪嗔痴戒定慧,人本能的會逃避痛苦。


書籍是什麼?前人的經驗而已。
性情的轉變是真實的,我覺得會留下來,因為這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刺激即原因已經有了,而且對這個原因有了記憶,那產生的反應即結果一定也會保留下來。除非這段刺激的記憶沒有保留下來吧。
一夜之間?其實認知得轉變就是瞬間的事,人們不總是在大量的積累下在一瞬間領悟一種規律或者是道理么。
其實這種高強度刺激其實打破的是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大部分的人開始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都生活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但卻在長大後以為自己認識了全世界(自己腦中的全世界),如果一直在同樣的外在因素下過著當然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變化,但是突然一天有高強度的刺激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知(即原因,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對比曾經的自己當然會表現(結果)出有不小的改變。


我們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對周圍環境刺激的認識,使我們在大腦中建構起一個有關周圍環境的圖式(其實就是外部的世界觀和內部的自我形象)。

我們新的生活經驗(大致)符合我們所建構起的這一圖式時,我們就將這一經驗納入已有的圖式之中,圖式原有的結構也不會有大的變化,甚至會有所加強(比如特定的技能變得更加熟練)。

當新的生活經驗與我現有的認知結構有著巨大的矛盾衝突,以至於我無法將其納入已有的認知圖式,給我帶來「驚異」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將這種特殊的經驗視為某種特例(偶然的突髮狀況),此時,新的經驗不會對我已有的認知結構造成衝擊,只會作為一個額外的補充;另一種情況就是我現有的認知結構的徹底崩塌、破碎,也就是圖式順應新的經驗,並建構起新的圖式。

而能對我造成創傷的,我所經驗的外部世界或自我形象的挫敗,也就只能是來自那些我不能同化的經驗。此時,我從一個能令我感到習慣、舒適的認知方式中走出,破碎,並重建。


一個同事好像就是受了什麼刺激性情大變,跳樓了。。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
「科學無法解釋」的終點在哪裡?
大學生應該破除哪些認知局限?
有哪些事情或者事物認知度越高越覺得恐懼嗎?
有關記憶力問題:真的存在照相機式記憶嗎?

TAG: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 心理健康 | 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