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成長來自何處?
是不斷的閱讀,困難的磨礪,還是你生活所不能承受的?來說說!
最大的成長不敢亂說,就個人的經驗,人生的成長來自於:
1、經歷挫折,快要垮的時候,隔絕了外界的嘈雜,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用自己的腦子想了事情,最後沒有垮,過去了。
2、讀書。讀到了某一點,忽然覺得好像解開了自己之前的一個疑問。然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檢驗,確實如此。
3、大量的實踐之後的頓悟。大量實踐可能是大量的成功,也可能是大量的失敗。
關於這個問題,不久之前我們在內部做了一次很深入的討論:
原帖來源:
【九點話嘮黨】成長的秘密——為何有些人總能從同樣經歷里得到更多收穫?
市井中但凡兩人爭辯之時,一方為顯示自己更強,便會拿「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之類的話去壓低羞辱對方。似乎長久以來,在大家都在默認著「經歷總與年齡相關,經歷又與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關係」這種觀點的存在。
事實真就如此嗎?
細觀生活,我們就會發現,頂著一大把年紀犯糊塗的人不在少數,老道練達的少年人同樣也並不鮮見。年少時班上那些成熟穩重,甚得老師歡心的同學;那個因為有著超越同齡人的「老道練達」,而成為個中的佼佼者的同事,他們有著和經歷、甚至年齡都無關的「成熟感」。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一邊與我們一起緩緩長大,一邊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光速蛻變。那麼,在另一個世界中的他們,成長之下,到底蘊含著什麼秘密呢?
「經歷」到「經驗」 成長沒有那麼難
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發育和成熟,更是個人心智養成與提高。身體上的成長與年齡有著直接的對等關係;心智的成長,更像是一個累積個體「經歷」糅合「感受」作用結果的過程。
當我們在經歷一件事情後,至少會獲得兩個信息:
1、關於事情發展過程的回憶——即「事實」;
2、自己對此事的看法和感受——即「評論」。
而「事實」和「評論」則是決定一個人成長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對於成長,我們大可慢慢來。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生經歷就會豐富起來,在得到較多的「事實」和「評論」之後,不僅會眼界開闊,與世界交流的「能力」也變得更強,人也就慢慢「成熟」了起來,這種「成熟」則體現為個人心智水平的成長。
然而,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有所要求,但卻沒有經歷過太多的風浪的青年人,若要快速成長,這時候「將『經歷』轉化為『經驗』的效率」的高低就變得非常重要。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如果能夠做到深入地去思考總結,以己之力去不斷強化「事實」和「評論」,這種有效的「事後反思」就會速度地把「經歷」轉化為「經驗」,進而收穫成長。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積累很重要,但是提高「『經歷』到『經驗』的『轉化率』」則可以大大縮短成長的時間。少年人缺少老者的智慧,可能是由於經歷的原因,「晚熟」或者「長不大」等問題的出現,則多是「轉化率」出了問題。很多人把經歷經驗高轉化率歸結為悟性好,但大多數情況下天賦是分分鐘就可以跨越的障礙。知名營銷人一默先生曾說過: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來看,根本輪不到他們去拼天賦。
「結構化腦補」與「紙上談兵」
如果把人群簡單的根據其對事情的感知以及「事後總結」能力進行劃分,粗略的定性為【普通】【學渣】【學霸】三種群體的話,在經歷一件事情之後,他們的成長模式也會因為他們的屬性而有所不同。
如把事情發生後個體所獲得的「事實」和「評論」均以最高分為1的數值表示,兩者之和代指所獲得的成長。那麼將會有如下數值關係:
【普通:正常狀態】
對於生活的感知和總結能力都很一般。在一切假設都為1的基礎上,當他經歷一件事之後,他的水準是獲得「我眼中的全部事實」(0.5分)和「我自己當時的感受(0.5分)」,那麼他的收穫是1分。
【學渣模式】
對於一個生活的感知和總結能力低於平均值的人,通常表現為只能獲得「我眼中的部分事實」(0.3分)或者「他人轉述的部分事實」(0.2分),以及「我自己當時的感受」(0.5分)或者甚至「由他人的感受而引起的感受」(0.3分)。那麼他的收穫可能低至0.5分。
【學霸模式】
第一級別:
事實:「我眼中的全部事實」+「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部分事實」(0.5分+0.3分)
評論:「我自己當時的感受」+「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0.5分+0.3分)——總共1.6分
第二級別:
事實:「我眼中的全部事實」+「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全部事實」(0.5分+0.5分)
評論:「我自己當時的感受」+「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0.5分+0.3分)——總共1.8分
第三級別:
事實:「我眼中的全部事實」+「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全部事實」+「第三方眼中的全部事實」(0.5分+0.5分+0.5分)
評論:「我自己當時的感受」+「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第三方的評論」+「事後各方的感受與態度的變化」(0.5分+0.3分+0.3分)——總共2.6分
【特別補充】
超過「3分」的條件:從過去的每一次【經歷】(事實+觀點)中總結出【經驗】
超過「4分」的條件:將【經驗】總結為【規律】
超過「5分」的條件:將所有的【規律】提煉為一個完整一體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體系】
對於一個對生活充滿鈍感的人【學渣】來說,花同樣的時間去經歷同樣的事情,他可能只獲得一般人60%的經驗。但對於一個對生活的有著較高敏感度的人【學霸】來說,他總會致力於去獲取更「立體」更「全息」(多角度,多立場,跨時間,跨空間)的信息,同樣的經歷中,他得到的收穫常為他人的數倍。你有沒有被這種巨大「收益」所震撼呢?
當我們接觸到一件事情,(小Y職場之職場陷阱http://site.douban.com/192580/widget/notes/11432395/note/300062851/)同樣信息之下,所獲得的收益往往來自於個體思維習慣上的差異。部分人只是處於一個「聽評書」的狀態,聽完後發表兩句感嘆就罷了。但有的人卻會對事情做進一步深思:如果我是其中的某個角色,要如何處理才能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年齡代表著經歷,但經歷並非只是年齡的單純的映射;經歷帶來成長,但成長的多少和經歷的多少絕非簡單的對等關係。【結構化腦補】,隔著故事去體驗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受,並根據自己在別人故事中的所感所得,對自己的長短之處加以有意識系統化的拓展和修補,短期內獲得別人數十年「經歷」並非不可能的。
在信息發達的今日,許多以往非常寶貴以及有價值的經驗結論都變得觸手可得。在這個世界在中,規律總比事實少;規律+材料的總容量,一定是遠遠小於「有規律的排布的原材料」總容量。通過學習具備「紙上談兵」運籌帷幄的能力,再在實踐中不斷去修繕自己的學習成果,也是一種較快、也是較為有效的成長方式。如果讓我們硬記14801321這一串數字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去記1--4---8-10---13-------21的話,就會容易得多。
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化,每一刻的變動都意味著上一刻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正在建立。越過這些「傷筋動骨」的劇變有沒有得到與之對等的「成長」,是我們每個人最該去思考的問題。但缺憾不一定不美好,誰說浪費就一定可恥,成熟和稚嫩本就各有各的美感。當然,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悟破了這層關係,那麼,恭喜你已揮別稚嫩,來到了這光怪陸離的成人世界!
推薦文章:《跳出思維之局限》 http://www.douban.com/note/300056544/
——————————精彩分割線——————————
相關文章鏈接
職場中的服務意識
不只是溝通而已
感謝船長分享,感謝夏安、須臾整理。
歡迎加入【默說職場】
這是一個由豆瓣網友自發建立的交流社區。
我們致力於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個人發展。
從豆瓣的小眾平台搬出來,與更多人分享我們的成果
思考和反省。
沒有這一點,任憑你閱讀再多經歷再多,也是白搭。來自困難。來自當時當地你認為跨越不過去的困難。
同意陳林 1.長時間專註思考自己喜歡的事情
2,讀書
3,與人深入的交流
來自你的第一個男人。
來自與邏輯上的自問自答,和創造條件的實踐總結。
1.邂逅貴人.....運氣,比較難,百年不遇,一生中就那麼幾次
2.得到高人指點迷津...機緣巧合,需要主動出擊...幾率比較高
3.漸悟,頓悟...需要時間...來自積累...比如,你的工資從四位數變成6位數
4.挫折,刺激感...迎來轉機,回憶起來時,這是最大的成長
5.成就感...(達成...第五項修鍊後,成為成功人士)
6.XXX......來自你打敗的那個自己
來自自身的醒悟。很多事情經歷了有個醒悟就是最大的成長。成長意義很多,個人認為真正的成長是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成長。例如抽煙。小孩子以為抽煙很帥,開始抽煙是種成長,這是對自己喜歡模糊的事物敢於去了解。抽煙之後發現傷害身體,發現有痰傷身體,是種成長,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有了個理性判斷。戒煙,對自己認為錯的事情改正是種成長。等到了一定年齡又開始抽煙,開始明白人生其實苦短,能隨著自己的事情不多,抽煙算是為數不多可以做主的事情。這只是個例子。從事情之中有個感悟,就是最大的成長。
從上學工作結婚育子,水到渠成中每個人走向不同的路,都是感悟以後做的選擇。儘力的去思索事情的本質,看清生活就能有成長
不斷的磨礪、不斷的修正、不斷的認清自我
夢醒時分
1.長時間專註思考自己喜歡的事情
2.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工作新的人 新的事
適當的坎坷。
大學
我認為是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我!
經歷。所有好的與不好的。
不服氣。不服氣別人看扁我。
第一個親人的離去。
推薦閱讀:
※做事都沒動力,什麼都不想干,對什麼事都沒興趣,人格有缺陷怎麼辦?
※在生活中的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溫文爾雅還是像在這個虛擬世界一樣大放厥詞?
※赤木如果沒有等到流川楓,櫻木的到來和三井,宮城的回歸那麼他那三年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如何理解《攻殼機動隊》片中的台詞「生活在別人的夢想里,和死了有什麼區別?如果說逃避現實叫做浪漫的話,那麼我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
※你有什麼特定的立場,明知是「偏見」,卻無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