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之死的真相是什麼?
陳壽《三國志》中記載是「以憂薨」,裴注里提到空食盒事件以及殺皇后事件。荀彧究竟是忠漢還是忠魏?他死亡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反對 @兮嘉 的答案。通篇幾乎都是過度無意義的腦補。。兮嘉認為曹操沒有殺人時間、動機、必要,並對【以憂薨】做出了相關解釋。並用現代醫學證明1800年前的荀彧患上抑鬱症,簡直是突破天際了。
那麼抑鬱症可怕嗎?可怕。可怕在哪裡?患者極其容易自殺。平時好好一個人,說自殺就自殺了。而且還都是那種你覺得他不該自殺的人。何況那時候的醫生根本就不知道抑鬱症這種病,抑鬱症的癥狀是:食慾減少,行動遲緩,負罪感,甚至嚴重的生活不能自理。
就算當時醫療水平不高,大夫水平有限,如果真是有病,史書為何不寫【以疾薨】,偏偏寫因憂慮而死這種內涵的原因,為何荀彧死的第二年曹操就稱公,荀彧死前反對曹操加九錫、進魏公,不結合前後歷史事實,而是用現代醫學來各種腦補猜測荀彧患上抑鬱症症會死可能性,這有點突破天際。再說有什麼證據證明荀彧有抑鬱症呢,沒有吧。
《後漢書輯注》:「詔書傳考竦,死漢陽獄,家屬徙九真,二貴人以憂薨。永元九年,竇太后崩。」
顯然這裡並非被迫自殺,否則直接同罪賜死便了,何必生那麼多事端。
在梁竦被殺,家人都被遷徙到交趾時,梁貴人的家族勢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再者失去了家族勢力的庇佑,梁貴人拿什麼和竇皇后斗?竇皇后權勢滔天,保留梁貴人的性命,施捨一點仁慈不困難吧,梁貴人自殺和苟延殘喘有啥區別,還是說梁貴人的死不需要竇皇后負責?
差不多【以憂薨】的人都攙和到政治鬥爭中去,明顯是史官隱晦暗示傳主的死因,而不是讓我們去猜測證明他們是不是抑鬱症患者。
曹操把荀彧調離中樞不是為了趁機幹掉他反而是為了保護他?當然這一切沒有任何切實證據,只能是從結果儘可能去推測有可能的原因。
是的,為了保護荀彧,把荀彧保護死了。
反正曹操實權在握,也不是圖虛名的人(人往往是在沒有實力的時候才看重虛名),何況這個時候虛名是禍水。但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將士需要這個虛名, 大家本來就希望曹操當皇帝,這樣能夠攀龍附鳳嘛。曹操這時候想退之會寒了將士們的心。但是從讓縣自明本志令看,曹操是很實在的人,我覺得曹操有一統的野 心,沒有稱帝的野心(或者說虛名對曹操沒有多少誘惑)。
不圖虛名會【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從讓縣自明本志令看,最早的曹操還想做郡守、征西將軍,後來不是也一步步做了司空丞相、魏公、魏王。當然都是大臣和劉協哭著逼迫曹操的,曹操不答應的話會被誅殺三族。PS:曹操的讓縣也很虛偽,他自己是沒接受那兩萬戶,但是分給三個兒子各5000戶,只虧了5000戶。
長文君自矮一輩娶了令君女兒的居心也就值得懷疑了,真的只是因為仰慕荀彧高德,還是……到頭來還好意思批評崔琰說是「智不存身」,我總覺得心裡慎得慌啊。
潁川三大家族相互聯誼是政治常態,為了家族和政治利益,往往並不會去過多考慮對方的年齡、輩分問題,士族聯姻往往不計行輩,一方面是士族內部聯姻可選擇的範圍狹小,加上古人早婚早育,子侄輩年齡相差較大是很正常的事,輩分相同,或許存在年紀不合適的問題,通常並不能在同輩中找出理想的聯姻人物。陳群是潁川士人,評價的冀州士人,陳群怎麼評價崔琰和荀彧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關鍵是這兩人根本就沒有分道揚鑣嘛……。你說荀彧這麼個聰明人跟曹操相好也相好了這麼多年了曹操怎麼想的他還不知道,把你自己套進角色裡頭想想去,你老大聽了周圍小人的意見打算做件壞事兒關鍵是他還完全不自知就覺得哈哈哈哈哈我現在做了這事兒我就牛逼了我就發達了,事實上你老大完全沒有發達
這一段腦補過多,無法吐槽。
所以當曹丕問司馬懿該怎麼表態稱魏公之事,司馬懿教曹丕等荀彧表態,荀彧支持,你就支持,荀彧反對,你就反對。結果是曹丕反對,曹植支持。司馬懿是多老奸巨猾的人,可想而知~後期荀彧對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沒辦法,曹操也是。荀彧死了以後,曹操只能稱魏公。
這一段不知道哪裡看的網文,曹丕向司馬懿請教表態稱公之事。如果有秘本三國志不妨請分享一下,如果沒有,拿沒有任何歷史記載的網文影視作品分析歷史更是不負責的態度。
--------------------------------------------------------------------------------以下
曹操想不想稱公
畢竟古人都是一 抷 黃土了,分析曹操的想法,不要光靠一廂情願的腦補。起碼曹操的政治舉措是不會騙人的。看看曹操稱公前後的動作:
- 十七年春正月,公還鄴。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馬超餘眾梁興等屯藍田,使夏侯淵擊平之。割河內之盪陰、朝歌、林慮,東郡之衛國、頓丘、東武陽、發乾,鉅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廣平之任城,趙之襄國、邯鄲、易陽以益魏郡。
- 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因表留彧曰:「臣聞古之遣將,上設監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嚴國命,謀而鮮過者也。臣今當濟江,奉辭伐罪,宜有大使肅將王命。文武並用,自古有之。使持節侍中守尚書令萬歲亭侯彧,國之重臣,德洽華夏,既停軍所次,便宜與臣俱進,宣示國命,威懷醜虜。軍禮尚速,不及先請,臣輒留彧,依以為重。」
- 是年九月庚戌,立皇子熙為濟陰王,懿為山陽王,邈為濟北王,敦為東海王。李賢注引《山陽公載記》曰:時許靖在巴郡,聞立諸王,曰:「將欲歙之,必姑張之,將欲奪之,必姑與之,其孟德之謂乎!」
- 建安十八年春正月庚寅,復《禹貢》九州。
- 魏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
首先是讓皇帝提高自己的禮儀待遇,然後調整行政區域,增加冀州魏郡所統的郡縣。九月份,獻帝三子封王,算是作為對獻帝的回報。十月征孫權,同時在得知荀彧不同意的情況後後,借著南征的名頭把荀彧調離尚書台,扣押在軍隊里。從哪裡都看不出曹操不想稱公。權臣加官進爵也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稱公加九錫可以提高自己的名望、權威。何況稱公還有實打實的好處。不稱魏公何以置百官,何以進魏王而承製封拜諸侯守相?承製封侯拜相連向皇帝上表的功夫都省去了。
楊英先生論述到:從中國古代禮儀縱向發展角度看,漢魏禪代「故事」在禮儀上的晉級過程堪稱是一個具有濃縮性質的標誌性禮儀事件——它體現了先秦、兩漢至曹魏時期,以天子——諸侯王——頂級權臣所擁有的名號(爵號)為中心的,以封土疆域或食邑數目為實際利益的,以衣服車馬等外在物化禮樂為表徵的古「禮」之下的統治方式經由漢末動亂,由權臣根據自己的用意將之改頭換面地登場,以將之改造成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典章制度的過程。它由三個步驟構成:第一,曹操被封為魏公,受十郡、九錫之賜;第二,曹操被封為魏王,所享衣服車馬級別同於天子;第三,曹丕接受「禪讓」,舉行告郊禮正式代漢。其中,第一步是這三步驟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荀彧死後各方的反應
獻帝: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燕樂。
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權以露布於蜀,劉備聞之,曰:「老賊不死,禍亂未已。」
壽春逃亡者誤傳了荀彧死因, 可見其並非曹方高層。 但非高層者關注荀彧、並將荀彧之死當作忠於漢室 (不肯殺獻帝皇后伏後 ), 可見荀彧在曹操統治區具有一種忠於漢室的形象。誤傳的消息無疑為孫權方所接受, 才會繼而 露佈於蜀 。 劉備之語亦表明他認可荀彧對漢室的忠心。壽春逃亡者、孫權、劉備分別代表了割據的三方。荀彧雖為曹操謀主, 其忠心漢室的形象卻得到三方的一致認同, 並被認為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我們還可從荀彧死後漢獻帝的表現來佐證這種看法。據後漢書 荀彧傳載: 帝哀惜之, 祖日為之廢讌樂, 謚曰敬侯。祖日為祭祖神之日, 應有讌樂 , 然而漢獻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聖性的祭祀儀式上廢讌樂, 足見其對荀彧哀惜之情。 而且無論是 三國志還是 後漢書, 均在荀彧死後表述明年, (曹 )操遂為魏公雲 , 意在凸現荀彧給曹操晉爵魏公所帶來的阻力。
荀氏家族在曹魏政權的處境
(正始四年)秋七月, 詔祀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群、太傅鍾繇、車騎將軍張合、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征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朱靈、文聘、執金吾臧霸、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龐德、武猛校尉典韋於太祖廟庭。《三國志三少帝紀》
(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詔祀故尚書令荀攸於太祖廟庭。
正始年間,曹魏讓有功之臣陪祀。唯獨缺少荀彧和荀攸,如果說荀彧反對曹操稱公,且未曾成為魏臣,不陪祀可以理解。但是荀攸就說不過去了。第一批進入太祖廟的沒有荀攸,荀攸在曹魏的地位和功勞有目共睹,荀攸帶頭勸進曹操加九錫、稱魏公。然而荀攸在建安十九年死去卻沒有謚號,在正始年間才被追贈謚號,有趣的是和荀彧一模一樣的謚號:敬。或許有人會說當戰亂頻繁,曹操無暇顧及。在建安年間去世的大臣不少,但是曹丕登基後都獲得了追贈。
何以曹丕記性不好到唯獨忘了二號功臣荀攸?
(曹純)建安十五年薨。文帝即位,追謚曰威侯。
(任峻)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子先嗣。文帝追錄功臣,謚峻曰成侯。
(李典)年三十六薨,子禎嗣。文帝踐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禎邑百戶,謚典曰愍侯。
(李通)通道得病薨,時年四十二。追增邑二百戶,並前四百戶。文帝踐阼,謚曰剛侯。
(龐德)太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悳墓賜謚,策曰……寡人愍焉,謚曰壯侯。
荀氏家族在荀攸死後就長期出於曹魏權力核心的邊緣。荀彧兒子荀顗直到四十多歲還是小小的中郎,一直沒有得到升遷。正始年間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或許是政治鬥爭司馬懿不得不籠絡潁川荀氏,而潁川荀氏長期被冷落,所以兩大家族共同聯姻。司馬懿把南陽公主嫁給荀彧之孫荀廙,同時大力提拔荀顗。被曹魏遺忘多年的功臣荀攸有了謚號且陪祀曹操。這時四十歲的荀顗才擔任其他士族弟子輕輕鬆鬆可以做的散騎侍郎。荀勖也是在正始年間方嶄露頭角。
看一下曹魏其他的功臣士族弟子的陞官遷轉。
(鍾)毓字稚叔。年十四為散騎侍郎 。
正始中,以(鍾會)為秘書郎,遷尚書中書侍郎。
(華)表字偉容,年二十餘為散騎侍郎。
(王)肅字子雍。年十八,從宋忠讀太玄,而更為之解。黃初中,為散騎黃門侍郎。
(陳)泰字玄伯。青龍中,除散騎侍郎。
(陳騫)起家尚書郎,遷中山、安平太守,並著稱績。
(衛瓘)襲父爵閿鄉侯。弱冠為魏尚書郎。
(夏侯玄)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累遷散騎常侍、中護軍。
(賈)充少孤,居喪以孝聞。襲父爵為侯。拜尚書郎。
潁川荀氏家族的輝煌在確實是在魏末晉初,荀氏家族在正始之後擔任重要官職的成員名單如下:
宣帝輔政,見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騎侍郎,累遷侍中。
帝即晉王位,以勖為侍中,封安陽子,邑千戶。武帝受禪,改封濟北郡公。勖以羊祜讓,乃固辭為侯。拜中書監,加侍中,領著作,與賈充共定律令。
(荀)霬官至中領軍,薨,謚曰貞侯,追贈驃騎將軍。【霬妻,司馬景王、文王之妹也】
(荀)愷,晉武帝時為侍中。
後來就這個問題又看了很多資料有了些新想法寫了一篇整理如下:
關於荀彧「以憂薨」的一些看法整理
問題一:荀彧是曹操害死的嗎?
貼吧里關於此問題tommorning的回應土等民對荀「以憂薨」的理解這個回答我非常贊同,有理有據:
《三國志》正文如此描述:「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不僅僅土等民對這個「以憂薨」感到困惑,他的死也一直在爭議中。許多人眼睛就如你一樣盯著後面的「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因為此處的因果聯繫是曹操殺了荀彧。
但是前面的環境也十分重要,那就是曹操那時候在幹什麼:他在打仗。戰爭期間他譴一快馬,暗示荀彧自殺?這似乎說不通吧。好,就算他在出發前暗示荀彧自殺,那以荀彧之聰明,以荀彧之剛烈,會拖拉到兩軍對壘時再死?這處為一不通。
我
們再觀察一下曹操調遣荀彧到壽春的動機。值得注意的是,荀彧並非一般謀士,又或者,荀彧並非隨軍謀士。他謀的是戰略而非戰術,謀的是國家而非地方,謀的是
整體而非局部。所以曹操早年的大本營多半交給荀彧來治理。而在小的戰役上荀彧的謀略恐怕不如郭嘉、賈詡,甚至不若其他的隨軍謀士。曹操把荀彧調到前線,恐
怕目的是讓他遠離朝廷而非殺他,玩這樣的把戲也不像曹操晚年的為人。
另外曹操無法稱魏公真的是因為荀彧反對導致無法進行?恐怕荀彧沒這麼
大的能量吧?應該說是荀彧在曹操心目中的份量太重!否則曹操何不如殺孔融般給荀彧個乾脆?嚴格說來孔融的政治張力也不比荀彧小多少呀。所以曹操不是不能
殺,更不是不敢殺,而是不願殺。如果曹操不重視荀彧,那麼大可不管他的反對,直接稱魏王便是。
這麼看來,曹操一無殺人的時間,二無殺人的心愿,三無殺人的必要。荀彧被迫自殺一說,何從談起?
而且後面曹操在荀彧死後一年稱魏王,則更像是彰顯荀彧對於曹操影響之深遠。
下面再看看其他史書上的「以憂薨」:
《後漢書輯注》:「詔書傳考竦,死漢陽獄,家屬徙九真,二貴人以憂薨。永元九年,竇太后崩。」
顯然這裡並非被迫自殺,否則直接同罪賜死便了,何必生那麼多事端。
《唐書》:「仇人告琰厭魅上,帝伺其朝,使人取履視之,信。帝怒責琰,琰頓首謝曰:「臣罪宜死,然臣與婦不相見二年,有二孺人爭長,臣恐此叄人為之。」及推,果驗。然帝猶疑琰,怒未置,太子以下皆為請,乃囚於鷹狗坊,以憂薨,妃, 之女,無子,還本宗。」
難道是皇帝非要殺,又受不住臣子的勸?然後只好玩個陰的?這又不是什麼重大問題,恐怕九龍之君犯不著為了這麼個臣子動這麼多腦筋吧。
《晉書》:「簡文皇后王氏。字蘭姬。後以冠族。太宗納焉。初為會稽王妃。生子道生為世子。並失太宗意。後及道生俱被幽廢。以憂薨。烈宗踐阼。追尊曰順皇后。」
幽廢就是幽禁的意思,既然已經幽禁了,自然沒必要再強迫她自殺。難道是皇帝幽禁了她後又覺得不解恨?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以憂薨就是以憂薨,沒別的意思。《後漢書》就沒用「以憂薨」,因為作者覺得荀彧就是給曹操殺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憂鬱是否會致死?速度快不快?
醫
學裡有種病,叫抑鬱症。這種病有意思,首先,引發抑鬱症的一大原因就是「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尤其是「幻想的破滅導致悲觀絕望」。而且這
種病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知識越淵博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越養尊處優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而那些下層勞動者則幾乎對這種病有一種免疫力。
土等民朋友可以詢問醫學有關朋友看我說的對不對。
那麼抑鬱症可怕嗎?可怕。可怕在哪裡?患者極其容易自殺。平時好好一個人,說自殺就自殺了。而且還都是那種你覺得他不該自殺的人。何況那時候的醫生根本就不知道抑鬱症這種病,抑鬱症的癥狀是:食慾減少,行動遲緩,負罪感,甚至嚴重的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荀彧很可能就是因為得了抑鬱症所以只能留在壽春,沒辦法跟著曹操去前線。而當時的醫療水平來說這個病是「絕症」,根本無法醫治,除非曹操跑回來說,小旬子,別鬧了,我聽你的行不?
所以我認為,以憂薨就是憂鬱而死,有充分的醫學根據,有充分的環境與條件,有充分的歷史記載
至於被迫自殺,證據不足,純粹是猜測吧。:)
-----------------over--------------
我比較同意本帖作者的觀點,曹操雖然殺人很多,但絕對不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主,所以我不認為荀彧是曹操害死的。事實上荀彧死後,他的兒子們都還
是很受重用的,如果自己爹真是被曹操害死的,我趕腳他們也不肯定不會幹了吧,曹操父子肯定也不敢用了吧。特別是荀顗後來都做了晉朝開國元勛了,如果怨恨曹
操更應該為父正名了吧,結果這事也沒說清楚→_→
另外以上回復中作者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以憂薨就是以憂薨,事實真是如此嗎?
問題二:荀彧真的是以憂薨嗎?
這個問題很不好說,荀彧憂不憂完全是個人的一種想法,史官不知道,我們也不可能知道,所以要問我要考據什麼的完全是強人所難啦,不過還是想儘可能論證一下我的看法,從曹操和荀彧兩方面來說。
1、荀彧是漢臣嗎?
我比較同意的觀點如下:荀非漢臣也(頁 1)
荀彧非漢臣也
初讀《三國演義》,不見得荀彧是漢臣,只覺得曹操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容不得別人有反對意見,從而逼死荀彧。自從聽了易中天講了一輪三國,再看了看
《後漢書》,好像覺得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是細細想來,又覺得不妥。荀彧做了哪些事,表現出他對一個行將就木的東漢皇朝愚忠呢?荀彧反對曹操進爵
魏公,不是因為他對漢室盡忠,而是對曹操盡忠,至於為什麼反對,我也搞不明,大概是怕曹操引火燒身,搞壞名聲,既然已經權傾朝野了,就「不宜如此」。也許
是等到曹操一統天下,再考慮那些封公稱王的事情。荀彧的發言有相當重的分量,曹操卻很想當魏公過把癮,因此心不能平。荀彧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曹操謀,而非為
漢室謀,荀彧要曹操奉戴天子,是要曹操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為了讓曹操名正言順,如果他是為了漢室,為了獻帝,幹嘛先投袁紹,再投曹操?即使看出獻帝不中
用,還有一些漢室宗親供他選擇,他都不挑,顯然他絕不是為了什麼興復漢室而奮鬥的。唐朝大詩人杜牧曾質疑:「荀彧之勸魏武取兗州比之高、光,官渡不令還許
比之楚、漢,及事就功畢,乃欲邀名於漢代,謦之教盜穴牆發匱而不與同挈,得不為盜乎?」不管是「以憂薨」也好,「服毒自殺」也罷,總之荀彧不是為漢室而
死。曹操晚年疑神疑鬼,那怕有半點不合自己意思的人,都被他謀害。婁圭、崔琰、楊修哪個是忠於漢室?當初毛玠和荀彧一樣,極力贊成「奉天子政策」,有人認
為他忠於漢室嗎?陳壽可從沒有說過荀彧是漢臣,只是暗中表明了荀彧是因反對曹操當魏公而死,范曄不知怎麼就認定荀彧是漢臣,把他和孔融列為一傳,寫進了
《後漢書》。荀彧乃曹操之第一元勛,非漢臣也!
---------------------------over----------------------------
要注意文若投靠曹總的時間(191年)是在迎天子(196年)之前,文若又不是我嘉嘉那種神棍(順帶一提我覺得嘉嘉投靠曹公估計就是迎獻帝以後的事
了),怎麼可能算到曹操後來能把天子接來(好吧,我覺得我嘉嘉也做不到的說),曹總要是沒把漢獻帝接來那他也就是個普通諸侯,跟袁紹呂布之流沒什麼區
別, 那令君做的一切跟漢臣就更沒關係了,跟隔壁皇叔家狡猾的小亮亮做的也沒什麼區別呀,所以我一直覺得小裴裴引用的「協規魏氏,以傾漢祚,君臣易位,實
彧之由」罵的那是相當犀利啊。
2、曹操內心真的想稱公嗎?
關於稱公這點沒找到神馬史料,關於曹操對稱帝的看法有如下分析:
對此,學術界有不同意見。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曹操雖有此念,但他審時度勢,最終還是決定知難而退,適可而止,把代漢自立的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證據
則在《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據兩書,曹操成為沒有皇帝名號的皇帝後,代漢自立的呼聲就開始高漲起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年),以陳群、桓階、夏侯敦為代表的一些人拒絕勸進。陳群、桓階認為,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個子民都不屬於漢(尺土一民,皆非漢
有〉,只剩下一個虛名(唯有名號),取而代之有什麼不可以?夏侯敦則說,什麼是萬民之主?就是能夠為民除害眾望所歸的人。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殿下就是這
樣的人,應該儘快「應天順民」,有什麼猶豫的?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說過,施行的是政事,就是從政(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如果天命確實眷顧我,我就做周文
王好了(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眾所周知,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卻仍然服事殷商的。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兒子周武王。所以學術界一般都認為,曹操這
話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幾個月,曹丕就逼漢禪位了。
然而呂思勉先生不同意。呂先生的《三國話史》中有一節《替魏武帝辨誣》,全盤否定曹操代漢自立的說法,認為曹操根本就沒有這個念頭。他說,曹操自比周文王,「正見得他不肯篡漢」。至於學術界普遍認為這話的意思是暗示曹丕來做,呂先生的評論是「豈非夢囈」。
-----------------over--------------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荀彧的死在曹操是否想稱公這件事上由於曹公的不同態度會分化出兩種可能,下面一種一種說。
曹操想稱公
如果你認為根據上面的材料我們只能得出曹操不想稱帝的結論,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想稱公,畢竟這兩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那麼我認為荀彧的死用以憂薨來解釋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我比較同意的知乎上的回答,原帖出處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回答者顧景之的版本有點嬉笑怒罵的感覺吧,但我覺得勉強也是說得通吧,或者說我自己能夠接受,總覺得荀彧不是那麼傻的人,曹總也不是那麼絕情的人。
關鍵是這兩人根本就沒有分道揚鑣嘛……。你說荀彧這麼個聰明人跟曹操相好也相好了這麼多年了曹操怎麼想的他還不知道,把你自己套進角色裡頭想想去,
你老大聽了周圍小人的意見打算做件壞事兒關鍵是他還完全不自知就覺得哈哈哈哈哈我現在做了這事兒我就牛逼了我就發達了,事實上你老大完全沒有發達,他這事
兒一做出來周圍的其他人都得對他另眼相看一副你這篡漢逆賊的模樣,估計這事兒裡頭唯一能夠發達的也就你老大那些油嘴滑舌的幕僚,你老大一旦做了這件事兒他
就失了人心虧他還傻不拉幾的說什麼「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居然連這麼一簡單道理都不懂還跟一小孩兒要玩具似的就要做這事兒你身為老相好你能不為他著急么,肯
定不能對吧,所以你就著急了,你就提反對意見了,這時候你老大派他那些油嘴滑舌的幕僚的其中一個來問你的意見,你就跟他直說你不同意了,那幕僚也不傻啊,
他知道啊,知道老大會聽你的要是聽了你的不做這事兒他哪裡還有福可享啊,所以他一定要讓你老大做這事兒啊,他就跟你老大添油加醋地嘮叨嘛,每天從早到晚就
嘮叨這事兒,你老大每天這麼聽著聽都聽成條件反射了呀,被忽悠了這麼久再一想想誒呀這荀令君天下人都誇獎他呀誇獎他清廉啊誇獎他牛逼呀,可誰來誇獎孤呀,
這麼一想不就怨念了嘛,又加上那時候人不是老了嘛,一怨念就容易做出不好的事兒來呀,不就把荀令君調任了嘛,調到自己身邊來觀察嘛,荀彧哪兒知道他老大已
經怨念他了啊,三兩筆寫好調令收拾收拾就過去了呀,過去了之後一看誒老大這臉色不對啊,這麼一想不就驚恐了嘛一直深深地愛著老大當年還是甩了高富帥來倒追
他的居然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的就遭到了老大這樣的懷疑,然後整個人不就不好了嘛,風濕啊心腦血管疾病啊哮喘啊肺炎啊該發作的就發作了唄,再加上每天憂心
啊也不知道老大打孫權能不能打贏啊你說老大我們相好這麼些年你為啥要懷疑我不忠啊我是清我白的啊那句「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是在跟你表白啊你怎
么就聽不懂呢你要現在就進了魏公你哪兒還有清白的形象啊你這樣下去不行啊現在皇帝已經在咱手上了呀不能功虧一簣啊,每天這麼憂心忡忡再加上老毛病發作的人
不就這麼沒了嘛。
曹操不想稱公
事實上曹操即便不進爵魏公,也在實際上擁有了魏公的地位和號召力,接下來只要繼續舉著奉天討逆的大旗穩步推進,終有一天「王器自至」。而進爵魏公,
對外則成為眾矢之的,對內則忠漢之臣心懷不忿,於己又背負不忠之名為天下人所不齒。讓利而取害,在王佐看來絕對是不智的行為,自然要勸諫。但是這些我們精
明的曹公會不明白?要是不明白,當初也不會應了毛玠和荀彧奉天子了。如果曹公明白,那麼他是不會想稱公的。於是事情發展到一個非常詭異的局面,曹操自己不
想稱公,而荀彧也反對他稱公,荀彧為何還是以憂薨了?
問題三:荀彧以憂薨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先向各位看官承認,腦洞有開的過大的嫌疑,如有不適就單純接受荀彧以憂薨就好咧。我自己在這邊整理這些觀點也有些,腦漿流出來的既視感。這個問題我糾結了很久,也看了很多關於荀彧之死的討論,然後發現了一個神回復!
越深入的去理解荀 就越看不清 看不懂,回帖的shamrock1327卻提出了一個我從沒想過的觀點,或者說這是目前為止我看的最能夠接受的一條了。(補遺【亂8】關於空食盒的陰暗猜測這一篇也有類似的觀點)
基本贊同樓主的觀點。荀彧不是對漢室愚忠的人,實際上有些東西就是口號,沒誰真的會信,但我有一點想法可能會稍微不同。我認為荀彧和曹操一直都是一
路人、知心人(不然也不會相親相愛二十多年)。後期大家認為的荀彧和曹操的矛盾,實際是荀彧和曹操身後的曹魏利益集團的矛盾。而且我傾向於認為荀彧更能反
應曹操個人想法,而曹操這個時候的言行決策代表的是曹魏集團,有些話不能說,有些事只能那樣做。曹操想稱魏公,可能不是曹操本人想稱魏公。稱魏公對曹操沒
多少好處,反正曹操實權在握,也不是圖虛名的人(人往往是在沒有實力的時候才看重虛名),何況這個時候虛名是禍水。但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將士需要這個虛名,
大家本來就希望曹操當皇帝,這樣能夠攀龍附鳳嘛。曹操這時候想退之會寒了將士們的心。但是從讓縣自明本志令看,曹操是很實在的人,我覺得曹操有一統的野
心,沒有稱帝的野心(或者說虛名對曹操沒有多少誘惑)。因為曹操那個位置是退一步天誅地滅,退無可退,所以後期我們看曹操,看到的是曹魏集團。曹操稱魏公
也未必是曹操的本心,是出於集團利益考慮。荀彧和曹操的志向是一樣的,想一統。稱魏公對一統之路壞處多於好處。荀彧說的「秉忠貞之城,守退讓之實」更可能
是言曹操之不能言,保護曹操,不要因小失大。所以當曹丕問司馬懿該怎麼表態稱魏公之事,司馬懿教曹丕等荀彧表態,荀彧支持,你就支持,荀彧反對,你就反
對。結果是曹丕反對,曹植支持。司馬懿是多老奸巨猾的人,可想而知~後期荀彧對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沒辦法,曹操也是。荀彧死了以後,曹操只能稱魏公。
(關於荀彧的死,有很多謎團,之所以有謎團,我覺得荀彧有可能,當然只是有可能,是被曹操身後的利益集團所害。曹操是被潑的髒水。但是這個時候曹操能說什
么么?大局為重啊。)
-----------------over--------------
關於這個觀點我簡直是不能更同意,順便解釋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何最後一次讓荀彧去勞軍,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也許正和我們一貫認為的相反,
曹操把荀彧調離中樞不是為了趁機幹掉他反而是為了保護他?當然這一切沒有任何切實證據,只能是從結果儘可能去推測有可能的原因。
然後這個問題三提出來了以後,其實還可以提出很多更多的問題,不過再往後腦洞就越開越大了,就不深入說了,簡單想談談這個利益集團究竟有可能有哪些
核心人員。這是一個讓人不太開心的話題,我只好隨便扯扯,個人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董昭啊!這貨我一直沒啥好感(軍師祭酒除了我嘉嘉誰也當不得→_→),畢
竟這貨是三國志關於荀彧死的那一段唯二提到的一人(另一人當然是曹總了),而且這貨一直是溜須拍馬追名逐利屬性的,後面曹總推讓的時候他也是沖在前面勸進
的= =|||
再往後說就真的不開森了,鹵煮整個人都不好了,我趕腳荀攸和陳群也很可疑。因為三國志記載勸進那些人時荀攸是排第一個的,我當時著實驚訝了一把,而
且荀彧死後,接替荀彧做尚書令的就是荀攸。至於陳群么,雖然老參我嘉嘉,我倒沒對他有啥不好的感覺,我還得多謝他,讓我對嘉嘉有了不同的認識呢~而且我覺
得曹總表揚他「持重」,倒是讓我也挺敬佩他的。除了稱公這事他特別積極,後面渣權被打殘以後寫信來稱臣的時候,他也是沖在前面讓曹操稱帝的!這樣想來難道
長文君自矮一輩娶了令君女兒的居心也就值得懷疑了,真的只是因為仰慕荀彧高德,還是……到頭來還好意思批評崔琰說是「智不存身」,我總覺得心裡慎得慌啊。
問題四:為何歷史上沒有曹操對荀彧之死的態度?
這是對於上面這種推理唯一一個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如果荀彧真是士為知己者死,那曹操絕對應該是哭的肝疼的樣子,但史書上竟然沒有隻言片語(還是可
憐的鹵煮孤陋寡聞沒看到→_→)。畢竟我們家奉孝死的時候呀,公達死的時候呀,曹總都哭的可桑心了。不過這一點讓我覺得疑惑的地方倒也不是致命的,說我為
曹大開脫也好,我覺得歷史上沒有記載他對荀彧之死的態度有幾種可能:第一,史官漏記或者故意不記(如果要黑曹的話記了空食盒更加不會記他哭荀彧了);第
二,他可能知道荀彧之死和他背後的利益集團脫不了關係的話我覺得最好的處理方法也就是不處理,只能背個黑鍋了;第三,荀彧之死傷他太深,完全不忍提及。而
且
什麼都不說,對於這兩個人來講,再正常不過了。追思,說出來只會徒增苦澀。而且最深刻的哀痛,往往是最難以言表的,哪怕可以言表,上哪裡去找聽眾呢?隨便就能談起,才說明這段感情不會那麼純粹,不提,才是赤誠之心。
另外看到一段支持觀點一的言論:
荀彧死了,曹老大隻字不提不合常理啊,
不論是貶是揚、就是他親自下手的,
也得意思意思也得說上幾句才對吧?
要真倒於啥陰謀,甚至可以做做文章,壓壓啥潁川集團的氣焰。
啥都沒有說可能性實在不大。於是還有一種可能:人工遺失。
要是曹老大寫了黑了黑荀彧的話,估計就不會遺失了。
原因是司馬氏上台、荀家依舊勢力龐大。
要是曹老大寫了交情如何好,那就要人工遺失表表對新主子的忠心了。再想想,為毛曹植那篇悼文里留的是不痛不癢的一段?
關鍵內容呢?真是傳著傳著沒了有?
不會也是人工遺失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從漢魏之際的喪葬制度看荀葬禮的規格和葬地事實上間接說明了曹操對荀彧之死的態度,節選一段:
荀彧去世後曹操的反應,是史書記載的一個盲點。但綜合不同文獻的記載,可以發現一個隱藏情節:即荀彧葬禮的規格甚高,以至於逾制。
按
《三國會要》喪制:魏武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甘露二年,大將軍參軍太原王倫卒,偷兄俊作表德論以述遺美云:「只畏王典,不得為銘,乃撰錄
行事,就刊於墓之陰云爾。」同一章又記載:「建安十年禁厚葬。」可推測從建安十年一直到甘露二年,曹魏都是嚴格禁止立碑的。
荀彧死於建
安十七年,荀彧傳裴注、文選和藝文類聚都分別提到了潘勖為荀彧寫碑,可見死後是立了碑的,而此舉明顯違背了曹操的禁令。誰有權利同意荀彧逾制呢?顯然只有
曹操一人而已。有人說荀彧死後曹操毫無表示,這顯然不是事實。曹操至少在這件事上一定是有所表示的,為了服眾,也許還要再一次羅列荀彧生前的功績,當然這
一切並不一定由曹操親口說出,也許是以天子詔書的形式,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曹操的態度。因此曹植為荀彧作誄的事並無突兀,不管荀彧去世的真相如何,生榮
死哀,風光大葬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問題五:還有啥NC腦補想法一起說說吧?
最近忽然想到的一種可能,有木有可能當時文若就病重了,然後周圍一片稱公的呼聲,但是文若本人是知道這個稱公的事情可大可小,首先是政治上的優勢可
能會減弱,但這個在當時可能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原本看在天子旗號來投靠曹總的人很可能會產生強烈反對,導致曹氏集團內部出現嚴重矛盾,於是
曹總和文若自導自演搞了個空食盒的事情,雖然曹總平白背上了罵名,但是人誰不怕死,總算是穩住了當時一干士人,君不見文若死後,大家關於稱公的呼聲是一片
倒么?這個倒是解釋了曹總為何之後沒有對文若之死發表任何意見,要哭也只能偷偷躲在被窩裡哭啊,喵喵,曹總好可憐→_→文若和奉孝到地下卿卿我我去了,我
們曹總一個人還不能表現出好桑心的樣子,其實背地裡眼都哭瞎啦!!!
其實看了這麼多資料和各種分析,感覺並沒有一個百分百滿意可以使得各種情況都非常吻合沒有矛盾,反正說我們家文若是被曹總逼死的我是一萬個不相信。不過斯人已逝,一切的一切說法到底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猜想,令君若是在天有靈,也許會笑我們這些後人的妄加揣測吧……
首先,荀彧的死是非正常死亡。這點應該沒什麼爭議。關於荀彧的死的爭議這麼大,主要圍繞在死因、動機上。這恐怕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因為歷史只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甚至這個「發生了什麼」也只是當事人想讓我們知道的部分),不能告訴我們當事人的想法、立場、動機。荀彧是我最敬仰的人,我追究這個問題已經很久很久了。什麼樣的揣測都試過,哪一種更合理?我不知道。(好吧,加上自己的腦補:如何評價三國中荀彧對曹操的態度? - 荀臨的回答)只能面對這個事實:揣測動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只能說結果:
荀彧的死像一場精心的安排,在最好的時間(繼續活下去他勢必會身處比較尷尬的矛盾中,勢必要做出選擇),妥善處理了身後事(我這裡不是暗示他是自殺,因為即便是他殺,以荀彧的「機鑒先識」,提前有所預料做好準備也很正常)。不負如來不負卿,沒有對不起任何人,這樣的離世正是荀彧這樣的人會有的完美,無可挑剔。問真相?真相就是:他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包括死。荀彧是自殺的,但不是被迫的。
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曹操篡漢的步伐、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政治信仰。
他可以選擇苟且偷生告老還鄉,可以拚死一擊去謀劃反曹。但是他選擇了壯烈的死亡。
不負如來不負卿,忠義不能兩全。
好比是一個公主,她的丈夫要殺她的父親,她又能怎麼辦呢?
荀彧死因究其根本是:荀彧和曹操,他們兩個人都無法處理潁川士族集團要求分享皇權和曹操要求獨攬皇權的矛盾。
有漢一朝,政事並不是皇帝說了算的。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郡縣制只能保證國家維持一定程度上的統一,卻無法做到中央令出地方必行。所謂「天高皇帝遠」,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今天,中央也無法完全控制地方,例子敏感就不舉了)。
在這種背景之下,漢代皇權可以說是建立在士族的支持之上的。開國時還好些,戰亂之後大家都很窮,士族的能量也沒積累多少,所以武帝尚能強制豪強遷茂陵。而隨著時間流逝,士族積累的財富(大多是土地)越來越多,能量也越來越大,不少大家族富可敵國,有自己的武裝,有自己的稅收和法律,皇帝根本管不著,也不敢強管。最後,這些士族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地方官員,名為天子之臣,實為一方諸侯。
潁川的士族集團,就是其中一支。他們依附於曹操這個軍閥,本意是想在亂世中自保,並趁機取得更大利益。
荀彧是他們的代表。
當然,人看重利益,但人也是有情的。單單用利益說事,並不全面。這個士族集團中的不少人,毫無疑問有著匡扶漢室的理想,而且他們是真心地認為,他們的家族利益和天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或許在他們眼裡,士族參與的政治,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暴君的產生,最大限度的避免秦二世而亡的狀況出現。一個士族政治的社會,或許不是最好的社會,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無疑是最不壞的。
因此,他們既懷抱著一統天下的理想,又帶著家族利益的籌碼,走上了曹操的船。
曹操和荀彧的關係就像政治聯姻。
開始為了各自的利益(或許還有相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
相處時間長了,一起出生入死的人,難免產生感情。
但現實終歸是利益說了算的。
一方面要為自己的家族和整個潁川士族集團考慮,另一方面又無法做到把多年追隨的主公當作敵人。荀彧當時的狀況,真的是進退維谷。
「忠義」並不全是一個迂腐的詞,它是飽含感情的。你志同道合的夥伴,你出生入死的戰友,你匡濟天下的理想,你的青春,你的付出,你的年少輕狂,你的老成持重,全部都系在那一個人身上。
或許一切只是開始於利益的算計,但共同經歷了那麼多,你和他如此深深信任著彼此,你和他如此深深認同著對方,你能毫無心理負擔的背叛他嗎?
你能毫無心理負擔的背叛那個睡覺時枕頭下面都要放把刀、卻毫不猶豫的把他最後的城池託付給你、把最柔軟最薄弱的地方交給你保護的人嗎?
幾十年同甘共苦,說分手就分手,真心做不到。
可是,文姬終是要歸漢的。
荀彧終是要站在天下那邊,站在他家人那邊的。
面對一個一意孤行的最高統治者,士族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換掉他。
羅馬元老院就是這麼對付愷撒的。
但荀彧做不到。
一個原因是害怕剛剛統一的中原再出現「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亂象,另一個原因,大概就是捨不得。
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死諫。
通過自己的死,造成無法控制的輿論影響,震懾想要進九錫稱王、甚至進一步就要稱帝的曹操,同時提醒他,士族的背叛隨時可能會到來。
或許荀彧並不太在意天下姓什麼,但他知道,一個皇帝曹操,比起權臣曹操,更能名正言順的搞集權,而且更有可能成功。
不論是家族利益被傷害,還是出現第二個秦,這都是他所不願看到的。
死的很蹊蹺,應該和曹操還是有直接關係的。
也許荀彧志在平天下,認為稱王時機未到,容易引起內憂外患,就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意思。結果曹操這個人晚年實在多疑,看荀彧權勢之大若與漢獻帝聯手後果不堪設想,自己長年在外,不得不防。況且就算自己壓得住,兒子不一定壓得住啊。於是越想越生氣,越想越害怕,然後就下手了,到底曹操還是那個「寧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這種事他絕對幹得出來。
而令君這個人呢,倔強剛烈,看自己跟隨多年的主公居然就這樣懷疑自己還動了殺心,連見都不願意見自己一面,這不就難過死了么。
把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之死的原因一起說好了。
在看荀彧,荀攸傳記中,看到最後二人去世的時候,發現二人都是死於征討孫權的路上。
先是荀彧,在建安十七年,反對曹操稱魏公,
「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再看荀攸,記述更為簡單,建安十九年,
「攸從征孫權,道薨。」
荀彧,荀攸都是智計百出的人物,為曹操出謀畫策,荀攸更被曹操稱為謀主,可是,為什麼最後荀彧,荀攸都死在了征討孫權的路上呢?這個死於征途的路上到底是真是假?
說這個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荀彧,荀攸的出身,評價和此時的地位。
先看出身。
荀彧,荀攸互為叔侄,出自潁川荀氏,這個潁川荀氏可不簡單,完全不次於汝南袁氏,也是頂級的世家大族。
袁氏是四世三公,而荀氏,幾乎是整個魏晉時期中原最頂級的世家大族,先看此時東漢末年的荀氏,荀氏號稱祖上是荀子,荀彧的祖父荀淑,辦事明於事理,得學兼備,雖然只做到朗陵令,但是在漢順帝,漢桓帝之間那可是知名當世,連後來黨錮之禍中出名的人物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時人稱其為神君,荀氏的基礎和聲望也是在此打下的。
他的八個兒子各有才華,被人稱為「荀氏八龍」,其中荀彧的父親荀緄,曾為濟南相,荀彧叔父荀爽曾任司空。因此經過荀氏兩代人的影響,荀氏在天下士人之間是具有很大聲望,所以也難怪後來荀彧能夠為曹操舉薦很多人才,並且大部分出自潁川,潁川系形成的智囊團在曹魏謀士中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曹魏五謀臣中就佔了三個。
而且袁紹陣營中很多謀士也是荀彧同郡的,比如出名的辛評,郭圖,原來是韓馥手下,而正是韓馥當初仰慕荀彧才華,派兵把荀彧從潁川接到冀州,辛評,郭圖,可能就是這個時候跟隨著來投靠的韓馥,後來又跟荀彧的弟弟荀諶一起輔佐袁紹,不然荀彧怎麼在官渡之戰中那麼了解他們。
換句話說荀氏能夠提供天下智囊,即諸侯征戰天下最重要的財富,人才。
但是為什麼潁川荀氏卻沒用能夠像汝南袁氏那樣能夠割據一方呢?
這個確實跟天下形勢變化有關,雖然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袁紹,袁術,荀攸在何進,董卓在朝的時候,就已經是漢室高官,朝中大臣,也沒有割據一方,後來董卓作亂,天下有變,袁氏兄弟得罪董卓,不想站隊,也自忖沒有力量,又沒有荀攸的膽略敢幹掉董卓,選擇了去地方避禍,誰想到天下有變,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竟然那麼好用,袁氏兄弟以避禍出洛陽,竟然能夠因此而割據一方。
荀攸則選擇了在前幾篇說過的中央路線,刺殺董卓,這個時候就已經能看出來袁氏和荀氏對於漢室態度的差別,一個選擇逃跑,一個選擇盡忠。雖然後來刺殺董卓失敗,荀攸也準備選擇蜀地,走割據一方的路線時候,可荀氏的靈魂人物荀彧,已經跟曹操合作了,荀攸於是放棄了割據的打算,否則,以荀攸的智謀,劉焉父子怎麼會是對手,如果再以荀氏的號召力,以及提供的智力支持,還有川蜀的地形,天下最終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扯遠了,總之一句話,潁川荀氏,世家大族,能夠為準備征戰天下的諸侯提供當時天下頂級的智囊支持。
再看荀彧,荀攸當時的評價。
荀彧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顒看到他後,深深為之震撼,稱其為「王佐才也」。曹操得到他後,興奮異常,高興的稱他「吾之子房也。」到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荀彧已經多次證明他的才華,不負當年何顒的稱讚,身懷王佐之才,是一點兒都不差。
荀攸,自被荀彧舉薦以後,就一直被曹操稱為謀主,而且荀攸深密有智防,多次臨陣運籌帷幄,是曹魏的戰術大師,曹操評價他,「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說明荀攸當時比較低調,雖然人家什麼都不說,但人家心裡特別有數, 有才華,並不傻。
最後看荀彧,荀攸此時的地位。
荀彧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顒看到他後,深深為之震撼,稱其為「王佐才也」。曹操得到他後,興奮異常,高興的稱他「吾之子房也。」到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荀彧已經多次證明他的才華,不負當年何顒的稱讚,身懷王佐之才,是一點兒都不差。
荀攸,自被荀彧舉薦以後,就一直被曹操稱為謀主,而且荀攸深密有智防,多次臨陣運籌帷幄,是曹魏的戰術大師,曹操評價他,
「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
說明荀攸當時比較低調,雖然人家什麼都不說,但人家心裡特別有數, 有才華,並不傻。
最後看荀彧,荀攸此時的地位。
「彧與攸並貴重」,是當時對荀彧叔侄的地位評價
荀彧勸曹操迎接漢獻帝後,曹操拜大將軍,荀彧為侍中,守尚書令,居中持重。東漢時政務均歸尚書台,其主官尚書令在制度上實際上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大致相當於此時東漢內閣的負責人,當然肯定是要獲得曹操支持,荀彧在漢室朝廷中如此與曹操一內一外配合了十九年,從行政級別上說也是同事關係,並不是那種直屬的上下級關係,直到最後荀彧去世之前,還是曹操表請朝廷,讓荀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勞軍,參贊丞相軍事為由把荀彧調開。
荀攸在軍中為謀主,多次運籌軍事,策劃戰術,在魏國初建的時候,荀攸也為魏國的尚書令。
這且不算,荀彧當時舉薦的很多潁川系人才,也都各在要職,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因此可見荀彧,荀攸當時在曹魏陣營里的地位。
有此三者,可以想像一下,荀攸當時放棄入蜀的念頭,聽從荀彧的舉薦,輔佐曹操,自然是有一定原因的,荀彧荀攸叔侄自然也是商議過的。
這個原因,個人揣測一下,應該是一下內容:
荀彧跟曹操應該是達成了一定的協議,協議內容是,荀氏跟曹氏合作,共同平定天下,荀氏代表的潁川世族負責提供頂級智囊支持,幫助曹操平定諸侯,曹老闆雖然足夠英明神武,但沒有優秀人才的話也不好使,而二者合作的前提條件是:效忠漢室,共治天下。
平定天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共同輔佐漢室。
為什麼荀氏會有這樣的想法呢?而且選擇了曹操合作呢,這還是要從荀氏的家族說起。
荀氏作為東漢末年出了名的世家大族,而且荀淑名氣那麼大,黨錮之禍中的李膺都是他學生,所以,忠於漢室,對於荀氏,自然無可厚非,不僅對於荀氏,對於袁氏,對於東漢很多世家大族都是無可厚非的,包括後來篡魏的河內司馬氏。
因為東漢政府本來就是在劉漢皇室與地方世家,豪強共制天下的基礎上建立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東漢建立伊始,就是跟很多地方大族一起合作打下天下的,所以包括歷史大師陳寅恪先生在評價東漢制度時也講過類似的話,以前的歷史課本中也提到過地方豪強的城堡,莊園,武力等等。
隨著東漢的發展,得以掌握權力的政府高官,大族也慢慢繁衍出了地方豪強的實力,再加上對教育資源,上升渠道的壟斷,慢慢形成世族,世家大族的圈子也逐漸形成。這也為魏晉門閥體制,世家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奠定基礎。
而這些世家大族是東漢朝廷統治天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極力維護東漢朝廷的統治,效忠漢室。
因此荀氏也好,袁氏也好,司馬氏也好,漢室統治天下跟他們本身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袁氏,荀氏在董卓之亂中如此激動的原因,擔心漢室傾頹啊!
可是為什麼又選擇跟曹操合作呢?
其實荀彧代表的荀氏首先不是想跟曹操合作,而是想跟汝南袁氏合作。
曹操一個宦官子孫,一個暴發戶,怎麼能夠同時世家大族的袁氏比呢,袁氏力量,號召力多強大,你看在河北混的多好,所以在荀彧知道潁川是四戰之地,打算搬家的時候,把荀氏宗族帶到了冀州,雖然是當時的冀州牧韓馥派人來迎接,但是韓馥不久就被袁紹幹掉,以荀彧的眼光,難道看不出來冀州馬上將要姓袁嗎?
自然能看出來,而且不僅看出來了,還支持袁紹,為袁紹舉薦了自己的弟弟荀諶,同郡的辛評,郭圖為袁紹的謀士,開始為袁紹提供智囊支持,但是在後來與袁紹的相處中發現袁紹不是成大事的人物,恰好曹老闆也開始有塊地盤了,荀彧對比思量,放棄了袁紹,也放棄了與袁氏合作的念頭,轉而跟隨曹操,與曹氏合作。
跟曹操合作也是有原因的。
除了曹老闆以前表現出的英明神武外,曹操是宦官之後也有點關聯。
荀彧的祖父荀緄雖然有名氣,對宦官還是比較忌憚的,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別看曹操的爹厲害,別看靈帝時候的十常侍宦官厲害,唐衡可是在靈帝的前任,漢桓帝時候,就與宦官單超、左悺、具瑗、徐璜合謀誅滅外戚梁冀,封汝陽侯,時稱「五侯」,這是靈帝時候十常侍的前輩啊。
而且曹操的爹是曹嵩,曹嵩呢,是曹騰的養子,曹騰呢,是漢順帝的小黃門,中常侍,後面就更厲害了,漢順帝去世,他策劃迎立漢桓帝,有功,被封為費亭侯,升為大長秋,加位特進,用事宮中三十多年。兩邊一對比,這要說跟曹騰跟後面的唐衡沒有一點兒交集,這誰也不信。
當然了,荀緄讓荀彧娶唐衡女兒為妻舉,也是為了保護荀氏,以便左右逢源,曹操雖然出自宦官,可荀彧自己妻子是宦官之後,也不會那麼清高,那麼高傲,來嫌棄曹操出身如何,反而會因為以前對於宦官權勢的了解,來衡量和比較曹氏作為曾經的權宦之後,背後所蘊藏的的能量大小。
除此之外,再加上曹老闆本人的英明神武,雖然剛開始有了小塊的東郡之地,以荀彧的眼光,豈是以地盤大小來衡量人的。當此之時,除了袁氏和曹氏以外,從影響力,實力,所處位置等條件來講的話,天下也沒有其他更合適的選擇。
身有王佐之能的荀彧在兩下比較,衡量,思考後,以及對於自身才華和荀氏的自信,對於荀氏影響力的自信,決定離開袁氏,與曹氏合作,共創大業,合作條件和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效忠漢室,共治天下。
於是,「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
而且這段選擇的經歷,為曹操後來戰勝袁紹提供了不可計量的財富,荀彧對於袁紹陣營的智囊團太了解,了如指掌,所以在曹操每次打退堂鼓的時候,荀彧的勸諫和鼓勵都像興奮劑和雞血一樣注入曹操心田,使得曹老闆重拾信心,努力奮鬥,最終戰勝了袁紹,官渡之戰後,經過七年努力,曹操最終平定了河北,統一北方。
如果腦洞再大一點,看郭圖,辛評在袁氏陣營的所作所為,郭圖,辛評是不是荀彧多年派去袁紹那裡潛伏的卧底也不好說,或者原來荀彧在袁氏的時候,確實是真心輔佐,而荀彧在跟曹氏合作後,郭圖,辛評就負責潛伏下來,故意支持袁譚,來分裂袁氏陣營力量,製造矛盾,等待多年後的爆發。
這個也不是不可能,腦洞有點大了。
綜上所言,荀彧,荀攸代表的荀氏以及其背後的力量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力量若此,影響力若此,在回頭看開頭提到的二人之死,相互比較,可以發現原來荀氏的影響力正是二人之死的原因。
二人之死,自然是死於曹氏之手。
荀攸之死描寫太簡單,無法推測,而從荀彧之死可以窺見一斑。
「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曹操,是沛國譙人,譙就是現在的安徽亳州,距離我河南老家不遠,一個小時的車程,華佗也是沛國譙人,所以亳州現在是我國出名的葯都,中藥材加工基地。因此曹氏在譙地肯定是大本營,而荀彧剛好勞軍於譙,留在譙地,並且以參贊丞相軍事為名,而等到曹操大軍到達濡須口的時候,荀彧早已經因病停在壽春,沒用隨軍前往,並且死在了壽春,而且是「以憂薨」。
此時的荀氏家族既貴且重,荀彧,荀攸也功成名就,荀彧能憂什麼呢?
如果荀彧自己已經被開始曹氏下手殺害的話,那麼這就說明曹氏準備撕毀當初訂下的約定,那麼荀氏,那麼漢室,面臨的將是曹氏一族獨大的局面,此時曹氏天下三分佔其二,羽翼已然豐滿,曹操也不再是當初只有區區東郡一郡之地的曹阿滿,如果要滅荀氏,廢漢室,二者可能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唯一的希望就是還在人世的荀攸,看他以後如何能夠保全荀氏,幫扶漢室了。
此時的荀彧憂的是這些,讀到此處,不得不佩服陳壽的筆法。
在荀彧之死這個記載中,地方變化所表達的信息,不禁令人想入非非,忍不住腦海中主動還原當時荀彧之死的情形,電視劇里那些觥籌交錯,慢性毒酒,多天催命的情形,不自覺的浮現在腦中。
而在荀彧傳記里,在記載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後,在記載上面那段荀彧之死前,恰恰有這樣一句話「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這句話再加上前後文,更讓人想入非非了,稱作點睛之筆也可,荀彧之死,在這樣的記載中,大概已經明了了。
個人揣測應該如下(不喜勿噴):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使得曹操又一次意識到荀氏背後力量,想起來當初定下的約定,然而人心是會膨脹的,人的慾望是沒用止境的,隨著曹操大權在握,隨著曹操逐漸掃平群雄,隨著曹操多次欺凌獻帝,隨著曹操手下多次的歌功頌德,曹孟德也好,曹阿瞞也好,已經沒有想跟荀氏共治天下的念頭了,此時大權在手,天下我有,如果曹操真能統一天下,曹操稱帝是必然的。
可是荀彧的反對,提醒了他,不要忘了當初的約定,這讓曹操忽然想起,自家陣營里還有這樣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呢,他們根基深厚,他們才華卓越,他們能力非凡,他們要求曹氏,他們提醒曹氏,不要忘記當初效忠漢室,共治天下的約定。
當初曹氏自身弱小,需要這些人,現在的曹氏已經不是當初的曹氏了,現在的曹操是大漢丞相,現在的曹氏,已經可以改稱曹魏了,可以說是這個天下的第一實力派,曹氏已經有了強大的權勢和向心力,引來無數人的投靠和仰望,已經不想再效忠漢室了,即使是共治天下,不還是要匍匐在大漢的丹墀之下,俯首稱臣,而那個經常被曹氏欺凌的獻帝,畏畏縮縮,懦弱無比,又何德何能呢?
十九年滄桑已過,曹氏已經不像當初那麼需要荀氏,那麼需要荀氏背後的力量了,更何況,還是跟曹氏不是一條心的荀氏,一股力量呢!
曹操,曹氏,曹魏,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開創一個屬於曹姓的帝國王朝。
而曹操,將是這一切宏圖霸業的締造者。
而稱魏公,正是這偉業開始的第一步,也恰好就是這第一步,就遭到了荀氏的阻止,荀氏是在提醒還有他們的存在,既然已經不是一條心,自然要消除隱患,擒賊先擒王,荀彧必須第一個死,即使他為曹魏的功業,或者說為他漢室的功業立下了多大的功勞,都得死。
於是,建安十七年,荀彧去曹操的老家譙地勞軍,曹操以某種手段讓荀彧中了慢性毒藥,荀彧發現自己中毒以後,已經來日不多,最終滿心憂愁的死在壽春。
荀彧已死,接下來自然是荀攸,荀攸的才能曹操是知道的,荀彧荀攸二人,荀彧是戰略大家,荀攸是戰術大師,二人密切配合,輔助曹魏最終掃平天下大半,曹操深知荀攸能力和為人,所以荀攸也必須得死,只有除掉荀攸,荀氏就再也沒有了領軍人物,剩下的成不了大氣候。
荀攸也必須死,但晚死了兩年,這個變化就在於荀攸的為性格為人。
前面說過荀攸為人心思機密,智謀深遠,而且為人低調,大智若愚。曹操深知這一點要殺他,但這一點也讓他多活了兩年,荀彧之死,就提醒了荀攸,曹操已經撕毀了曹氏和荀氏的約定,如果荀攸像荀彧表現的一樣,出來提醒曹操不要忘記當初說的話,很明顯,下場會跟荀彧一樣,而且可能曹操正等著他自己往槍口上撞呢。
被荀彧之死提醒的荀攸,開始重新思量此時的形勢,曹氏勢力如此,大有代漢之勢,趨炎附勢者不計其數,這次勸進魏公者眾,已經表示現在在曹氏陣營中,那些當初的潁川系,經過這麼多年的習慣,向心力,再加上權勢的吸引,已經大部分倒向曹氏了,荀氏此時即使出頭,號召力也不會有十幾年前那樣厲害,更何況此時曹氏已經大權在握呢!
吃過刺殺董卓的虧的荀攸開始思量,為今之計,無論效忠漢室也好,還是共治天下也好,只有先保存荀氏,再從長計議,不然荀氏一亡,這麼多年的心血謀劃,全都付之東流。
再退後一步講,即使不效忠漢室,幫助曹魏也可以,能幫曹魏代漢的話,他荀氏的功勞也不少,也不小,也一樣還是世家大族,只是是效忠曹氏的世家荀氏,而不是當初跟曹氏合作,效忠漢室的荀氏了。
於是大智若愚的荀攸在荀彧之死後,不反對曹操稱魏公,即使曹操為了試探他,讓他做了已經建立了宗廟社稷的魏國的尚書令,跟荀彧生前在漢朝一樣的官職,如此諷刺,如此試探,荀攸也做了,同時也釋放了一個荀氏可能會妥協的信號。
如果荀彧,荀攸叔侄真的是在曹操稱魏公短期內全部死翹翹,曹操真是滿身都是嘴也說不清,一方面考慮這個影響,一方面考慮如果荀氏低頭的話,順利收服荀氏的可能性,荀攸活了下來,但也只是多活了兩年。
接下來的這兩年中,荀攸過的有點艱難。
曹操對荀攸比較在意,曾經對曹丕說荀攸是人之師表,應該著重禮敬,在荀攸生病的時候,曹丕曾經在床邊拜見,如果真從功業上講,為人上講,荀攸當得起這樣的評價和待遇,如果腹黑一點講,其實這是曹操在提醒曹丕注意荀攸,雖然低調,不能小視,床前拜病,其實是對荀攸說,看到沒有,我曹氏大業,後繼有人。
此外,荀攸跟鍾繇的關係很好,而鍾繇也是荀彧當初和荀攸一起推薦給曹操的,也屬於潁川系的人物,後來心向曹氏,魏國建立,初任相國,曹魏開國後,位至太尉。但即使這樣,在後來整理荀攸前後畫奇策十二時,還沒有整理完就死了,但荀攸前後謀劃的這些東西,只有他知道,因此荀攸的那些謀略畫策,世人不能夠盡知。
以荀攸跟鍾繇如此親密的關係,前後畫奇策十二隻有他一人知道,最終他卻位至曹魏開國三公,而且還沒有整理完只有他知道的荀攸的十二策就去世了,造成荀攸事迹不傳於世,實在讓人覺得有點蹊蹺,包括鍾繇的死,更何況曹魏也有類似於後世的廠衛機構校事官,打探情報,刺探軍情,搞個暗殺什麼的,不分分鐘完事。
以荀攸的才智和低調隱忍,曹操是不可能讓他活到自己死了以後,為曹丕留下隱患的。
不管怎麼樣,建安十九年,荀攸還是死了,死在征討孫權的路上,個人私下揣測,大概過程也跟荀彧之死類似,所以不好細寫,不管怎麼死的,荀攸終究是死了,在曹操的傳記中,建安十九年這一年征討孫權的記錄是這樣的:「秋七月,公征孫權。」
而這七個字之前的記載,恰恰又是跟曹操魏公的事情相關,而整段文字就記載這兩個事兒,所以全文是:
「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秋七月,公征孫權。」
荀攸之死不難想像,而這年十一月就有董承謀刺曹操,不得不說,荀攸之死,表示荀氏面對曹氏已無反抗之力,而荀氏力主的效忠漢室,更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使得還效忠漢室的人在看到荀氏沒有希望之後,要不是就是直接投靠依附了,要不然就直接爆發了,比如選擇直接謀刺曹操,就想當年荀攸謀刺董卓一樣,荀氏背後效忠漢室的力量就這樣隨著荀攸的死慢慢瓦解了。
從荀氏後人的下場中也能看出曹氏對荀氏態度的變化。
荀彧長子荀惲,在荀曹蜜月期,娶曹操之女安陽公主為妻,後面因與曹植有交情,被曹丕憎恨,早卒。次子,荀俁,官至御史中丞,早卒。三子,荀詵,官至大將軍從事中郎,早卒。四子,荀頃則是因為年齡太小的關係,在曹奐的時候做過司空,此時司馬氏已經將要篡魏了。
所以荀彧的兒子中凡是年齡稍大的,有點名氣的都是早卒。
而荀攸呢,荀攸的長子荀緝,有荀攸的風範,早沒。次子荀適,也沒有兒子,更是絕後。
從這些荀氏後代的下場,也可以推測出荀彧,荀攸之死的原因。幸好曹操沒用趕盡殺絕,荀氏家族龐大,也不能大開殺戒,只是把對曹氏能造成威脅的兩代人中,用各種手段合適的殺掉即可,所以荀氏雖然實力受損,還是在世族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著。
荀爽的曾孫荀勖幫助司馬昭奪取曹魏政權,獲得名位,因此後世子孫中在兩晉交接之際,多有名士,荀氏得以繼續世家榮耀,直到晉室南渡後,荀氏才逐漸衰微。
叫他狗貨的太多了,氣的
因為老是被罵狗貨 所以氣死了(ノ=Д=)ノ┻━┻
我的思路:
一、三國志本傳記載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顯然是讚成曹操這個丞相的執政地位的。
【君子愛人以德】是個典故
《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荀彧的意思是說,要勸曹操不要偏私。為什麼是偏私呢?曹操做了魏公以後就建國了,嫡系進入這個渠道,快速晉升。這就是偏私
也就是說,荀彧希望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要使得曹操勢力的所有官員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比方說那些非曹操嫡系的地方官,比方說漢朝廷里的官員。
曹操受利益集團驅動,要建國。遭到反對後【由是心不能平】
荀彧受利益集團驅動,要反對。徹底失敗,【以憂薨】
【由是心不能平】【以憂薨】都是心裡壓力
二、三條裴注和流傳的段子
第一條,也就是空食盒。影響力最多,跟著傳播談論的人最多,然而,這一條是最沒有價值的,看看來源就知道,可以省省了,連細緻分析都沒有必要
魏氏春秋和他的作者是什麼德行。可信度幾何,屁股坐哪。
單是時間太久的流言這一點,客觀來說,可信度先給個一成以下
不過呢,明清文人紛紛表示:其他太長不看,就這條簡單粗暴符合三觀
這就是你所看到的文化史
第二條
彧別傳曰:彧自為尚書令,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毀之,故奇策密謀不得盡聞也。
第一句話就有點意思了,【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毀之】
書是陳給誰的?一定要毀掉,為什麼要毀掉?
其後內容
--------------
是時征役草創,制度多所興復,彧嘗言於太祖曰:「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績,教化征伐,並時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猶舉民能善教訓者,叔孫通習禮儀於戎旅之間,世祖有投戈講藝、息馬論道之事,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今公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國難方弭,六禮俱治,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誠仲尼述作之意;顯制度於當時,揚名於後世,豈不盛哉!若須武事畢而後製作,以稽治化,於事未敏。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論六經,刊定傳記,存古今之學,除其煩重,以一聖真,並隆禮學,漸敦教化,則王道兩濟。」彧從容與太祖論治道,如此之類甚眾,太祖常嘉納之。
--------------------
從記載來看,很有可能這一段話就是其中一篇【書】
這段話表達的意思是:
荀彧就是要做【禹、稷、契、皋陶】【叔孫通】,要【揆庶績】【習禮儀】
以德、禮、儒這些為名義,其實核心是要做制度
漢官僚體制、體系的重新建立,是荀彧一手促成的。
可以猜想,荀彧做了這十多年的事,不能再繼續做下去了。
當年的荀彧其實一度位重
二元權力體系。曹操為軍政府首腦,以絕對的軍權來保障;而荀彧則主管日常官僚體系行政庶務 。
第三條
獻帝春秋曰:董承之誅,伏後與父完書,言司空殺董承,帝方為報怨。完得書以示彧,彧惡之,久隱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陰為之備。彧後恐事覺,欲自發之,因求使至鄴,勸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後,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見錄,位為宰相,豈復賴女寵乎!」彧曰:「伏後無子,性又凶邪,往常與父書,言辭醜惡,可因此廢也。」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陽驚曰:「昔已嘗為公言也。」太祖曰:「此豈小事而吾忘之!」彧又驚曰:「誠未語公邪!昔公在官渡與袁紹相持,恐增內顧之念,故不言爾。」太祖曰:「官渡事後何以不言?」彧無對,謝闕而已。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議,彧意不同,欲言之於太祖。及齎璽書犒軍,飲饗禮畢,彧留請間。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權以露布於蜀,劉備聞之,曰:「老賊不死,禍亂未已。」
這個故事的細節當然並不可靠,但是其中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有點意思
1,伏完先跟荀彧交流。這是漢官就近和荀彧交流,而且連涉及皇室的事情都和荀彧交流。
2,荀彧【求使至鄴】跟曹操交流,二人已經分居兩地了啊。
3,曹操【恨彧,而外含容之】。這是有可能的,異地容易導致感情破裂。只需要一些小事上的不和,而權力二元的狀況足以滋生這種事情。根據黑暗森林法則,距離上的間隔會導致猜疑鏈不斷擴展加深,這幾乎是無解的。
4,【及齎璽書犒軍,飲饗禮畢,彧留請間。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二人的交流出了問題。
5,【彧卒於壽春】,這與本傳的【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是同樣的說法。
6,死後的流言。按這個故事,大概可以知道第一條空食盒的段子是怎麼來的了。
後事
建安十九年,伏完和伏後就被殺一族。 有趣的是,隨後曹操的女兒成了漢皇后 。
上面的段子可能就是由此而來。
荀彧可能一直想要保全漢皇室的一點顏面和伏完、伏後的性命 。
三、二元權力體系間的矛盾
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
建安十七年,荀彧死
從十三年開始,荀彧已經幾乎沒有記載,沒有值得誇耀的功績,沒有彰顯職權的事件
中樞權力逐漸從漢尚書檯轉移到漢丞相府,各路官員在丞相府屬官任上乾的有聲有色,多立功勛,到十七年時,就連五官中郎將曹丕的官署也已羽翼漸豐,足以打理各項政務
此時,丞相曹操對漢丞相府之外的官僚體系發動絕殺,直接抽調尚書令荀彧出來,任職侍中、光祿大夫、持節、丞相府參軍。漢尚書檯的權力中樞地位亡
荀彧的地位待遇提升,願意接受一切亦可在丞相府風生水起,成為府內一哥,重回曹操以下中樞至尊地位,但是想不開,死了
荀彧受到的是利益集團的壓力。作為漢官僚體系的核心,多年以來,他的背後有龐大的關係網 。正如曹操勢力的利益集團,一步步推動他建國。 如果荀彧接受現狀,等於對利益集團的背叛 。
漢尚書令荀彧的繼任者是華歆。
華歆在尚書台多年,任尚書,升尚書令。
事實上,曹操再次使出同樣的伎倆。臨時隨軍抽調漢尚書令出來,這一次連光祿大夫的高位也沒給,軍師而已。
這一次,華歆從了。
於是,後世政治生態輿論出現奇葩的變異之後。(明清文人)
荀彧被鼓吹為漢忠臣,而華歆則是奸佞。
各種段子蜂擁而現 。
華歆的經歷:
官渡之戰建安五年,受到徵辟入朝,先做議郎,之後就做了尚書、侍中,一直和荀彧在一起。
荀彧離職,尚書令的職務是馬上要有人補位的,華歆估計是荀彧推薦的 。
後來,曹丕拔擢賈詡,是不想讓華歆做太尉。而賈詡死後,太尉空缺,不是讓司徒華歆遞補。
曹操的動向:
在許都,錄尚書事。
建安十年,佔據鄴城之後,大本營遷到鄴城,此後軍事行動結束以後都是【還鄴】
早年的曹操很缺人。除去宗族和嫡系將領,僅有的那些人才多半是荀彧舉薦 。
注意曹操求才三令發佈時間。在他捨棄漢官體系建國的道路上,他一直是缺乏嫡系人才的。
曹操做魏公勸進名單:
中軍師陵樹亭侯荀攸、前軍師東武亭侯鍾繇、左軍師涼茂、右軍師毛玠、平虜將軍華鄉侯劉勛、建武將軍清苑亭侯劉若、伏波將軍高安侯夏侯惇、揚武將軍都亭侯王忠、奮威將軍樂鄉侯劉展、建忠將軍昌鄉亭侯鮮於輔、奮武將軍安國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鄉侯賈詡、軍師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鄉亭侯董蒙、關內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選、袁渙、王朗、張承、任藩、杜襲、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中領軍萬歲亭侯韓浩、行驍騎將軍安平亭侯曹仁、領護軍將軍王圖、長史萬潛、謝奐、袁霸。
除了賈詡,一排軍職。而賈詡亦只是掛個漢廷太中大夫的職位在丞相府做事。
四、曹操的忌憚
後來曹操對崔琰、毛玠那麼狠。
曹操對吏部尚書的忌憚和猜疑之心是很重的。
崔琰離任後仍舊門庭若市誘發曹操不滿,而荀彧的勢力何止那般呢?
然後呢,程昱和賈詡兩隻老烏龜都閉門謝客了。
五、荀彧的打算
九州
九年,太祖拔鄴,領冀州牧。或說太祖「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太祖將從之,彧言曰:「若是,則冀州當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所奪者眾。前日公破袁尚,禽審配,海內震駭,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眾也;今使分屬冀州,將皆動心。且人多說關右諸將以閉關之計;今聞此,以為必以次見奪。一旦生變,雖有【善守】守善者,轉相脅為非,則袁尚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間,天下未易圖也。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太祖遂寢九州議。
荀彧的思路,是避免不利因素,關右諸將、袁尚、袁譚、劉表。
天下大定,乃議古制 。
我認為,不同於後世那些荀彧漢朝忠犬論
荀彧的打算恐怕更為激進,時機成熟以後,一氣呵成稱帝,建立新朝,漢朝直接轉成魏朝,漢官直接轉成魏官
而不是那樣子拖,從建安十八年建國後遭遇各種不利態勢,一直拖了好多年,曹操都拖死了。
六、壓倒荀彧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荀彧傳有
太祖以彧為知人,諸所進達皆稱職,唯嚴象為揚州,韋康為涼州,後敗亡。
嚴象時間很早不談,韋康敗亡正是建安十七年,荀彧之死當年事。
(看到有十八年的說法,我對這個事情沒有深究,沒搞清楚,存疑)
馬超圍涼州刺史韋康於冀,淵救康,未到,康敗。(夏侯淵傳)韋康敗亡,看似是要歸責於救兵未到,其實不然,涼州整個陷落於馬超之手,時局糜爛,涼州刺史理應負責。
荀彧傳既然提到,那麼可以認為,荀彧舉薦人選敗亡,荀彧是要負責的。
韋康敗亡也許是壓倒荀彧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七,事實上 荀彧的後人很受重用
但是受重用也要遵守官場規律。
家室和個人能力強如鐘會,又趕上司馬昭的車,這才在四十歲前做到司隸校尉而已。
他自己本身年齡不大,死的時候兒子還年輕,是剛剛出仕的年紀。
奈何荀彧幾個年長的兒子都早死。有子最後居然做到司空高位。
八、荀彧之死的真相
50歲的人了,心理壓抑,得個重度抑鬱症。出各種病。狗帶不存在問題
話說五十多歲的諸葛亮被說成了累死。尚書令也非常非常累的。
以上,首發
荀彧之死_鄧艾吧_百度貼吧
荀彧其實是曹操賜死的。荀彧的功績自不必贅述,多次為曹操定大計。郭嘉就是荀彧介紹來的,滿朝文武又多是其門生。
自古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而且許多人祖輩就食漢祿,大多數人都是心向漢的,認為劉姓才是正宗。以荀彧的智謀一定早就看出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真實目的就是篡權,但他又很自負,認為曹是不敢公然篡漢,頂多是個權臣,死後江山還是姓劉。但他還是沒有料到後來曹操野心的膨脹,所以死前也是極其自責的,算是帶著憤恨而去吧!
荀彧死前,他與曹操都有些奇怪的動作。
先是曹操突然借犒軍將其調到軍中,接著又加封一堆榮譽官職。這種操作在後世一般用來對付權臣。奇怪的是,這是出征途中的臨時操作。這也就意味著,曹操在半道突然對其大生警惕,而且事情還挺急迫,必須立馬將其調出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
是什麼讓曹操如此呢,荀彧同志在曹操不在家的時候幹了些什麼事呢,史無記載,不得而知。
荀彧同志走之前的行為一樣奇怪,燒文件日記。這都是些什麼文件什麼日記,只有天知道。
很個人看法,大神勿噴。
至於倒底是怎麼死的,各位可以繼續猜。
來回答荀彧的,大部分都是魏國的鐵杆粉絲,提起劉備都是假仁義,提起孫權就是渣權,
包括我在內也這樣認為。
曹操也是人,你想想一個和你二十多年的生死之交,曹操會殺他?我想曹操肯定是愛著荀彧的,甚至不少於郭嘉。
曹操的權勢太大了,他就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荀彧代表的潁川士族也助推著他的選擇。
曹魏集團想的是曹操上位,跟著晉陞,得權裝逼。
潁川集團想的是如何生存,曹魏中央集權,勢必壓縮潁川集團的權利,潁川集團對自己和曹魏的競爭不抱任何信心,所以他們更願意維持現狀,一個不太大差距的現狀,防止權利縮水。
曹操愛荀彧,荀彧也愛曹操,可是他們不在能僅代表自己,講感情,講義氣。曹操為荀彧逾制厚葬,後面出兵也把荀彧帶著,是怕曹魏集團內部的人動手,迎獻帝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立馬落實,呂布偷襲時,荀彧為曹操固守三城,這份信任沒的說。
荀彧同意獻帝遷都許昌當傀儡,荀彧或許開始對漢朝還有忠心,但最後他考慮的只剩下曹操了,兩個人有共同的理想,想法還時常一致,君主對臣子的信任,其實是臣子內心最堅定的力量,荀彧我認為,他可能寧願自己死,也要保護曹操,曹操估計也這樣想。
荀彧最後的一封書信,也是替曹操在思考,死也是為了曹操,或許你們不信,但我認為荀彧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死,有幾層政治意思
1.荀彧是聰明人,難道208年赤壁之戰前,荀彧會看不出曹操的想法?當時荀彧在許昌,但他當時做了什麼,什麼也沒有,那說明是默認了,那些說什麼權利越大慾望越大,這個時候是頂峰吧,那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荀彧聽不出來?
2.荀彧212年到壽春去世,為什麼延遲了四年,那說明根本和曹操什麼想法無關,他估計不在意誰來領導天下。
3.他的死告訴潁川士族要收斂。後面荀攸的態度大家都知道。
4.他的死告訴那些還想著漢室的人,曹操連我都殺,你們小心點。這只是他和曹操演的一場戲。憑藉荀彧的戰略思維,改變不了,倒不如幫其一把。自己的觀點也說了,但局面不好控制,只能換個方法。
5.他的死也告訴曹操,此生緣盡,曹操對虛名是排斥的,曹操多聰明,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會冒險去稱魏王,但荀彧死後,曹操很快稱魏王,是因為荀彧已經把自己死換來的局面,曹操不可能不珍惜。
6.荀彧到死都再給曹操鋪路,曹操看不出來?荀彧或許就像鼬一樣,為了國家和曹操,連家族都不要了。
曹操不哭不可能,一個對自己這樣的人死了,曹操不可能沒有表示,或許只是 被故意遺失 了,目的是什麼,還需要分析具體的利益關係。
當時擁戴曹操為魏公的勸進官員有:
·中軍師陸樹亭侯荀攸
·前軍師東武亭侯鍾繇
·左軍師涼茂
·右軍師毛玠
·平虜將軍華鄉侯劉勛
·建武將軍清苑亭侯劉若
·伏波將軍高安侯夏侯惇
·揚武將軍都亭侯王忠
·奮威將軍樂鄉侯劉展
·建忠將軍昌鄉亭侯鮮於輔
·奮武將軍安國亭侯程昱
·太中大夫都鄉侯賈詡
·軍師祭酒千秋亭侯董昭
·都亭侯薛洪
·南鄉亭侯董蒙
·關內侯王粲、傅巽
·祭酒王選、袁渙、王朗、張承、任籓、杜襲
·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
·中領軍萬歲亭侯韓浩
·行驍騎將軍安平亭侯曹仁
·領護軍將軍王圖
·長史萬潛、謝奐、袁霸
反對曹操稱魏公的
荀彧
對曹操的失望,荀彧的理想是興漢,他指望曹操,可曹操一步一步的做法讓他失望了!對於謀士能人,夢想破滅,心灰意冷,失落了,抑鬱了
這個其實也有點迷的感覺。歷史上,我不知道荀彧對於世家大族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因為一些記載,荀彧好像真的太君子了。從來不會因為是世族或者不是世族而有什麼變化。但是他本身就是世族,為什麼要糾結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曹操之所以被化成白臉的主要原因。我個人傾向於易中天在品三國中的觀點。
也就是說,世族也有好的,也有壞的。而荀彧就是那個好的世族,但是在曹操眼裡,世族就是世族,他掌握的力量過於龐大,社會影響力已經可以威脅他的權利甚至有改朝換代的能力。他是要走一條新路的,而荀彧是要維護這個傳統的,我個人覺得荀彧這個時候和陸遜特別像,本身的品性無可挑剔,而且忠心耿耿,但是由於在階級上屬於世家大族,註定了他倆都不得善終的悲劇。觀點:個人認為,荀彧一直以來是忠於漢室的,他有「存本之心」。這也是他為什麼必須要死的根本原因。
荀彧的理想,本就是輔佐一位亂世英雄,平定天下,恢復漢室,他明白袁紹志大才疏,色厲內荏,表明上看雖是四世三公,貴族風範,但事實上卻毫無一點雄才大略,為人斤斤計較,於是「度紹終不能成大事」,在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就離開袁紹投奔曹操,並建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並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綱領:①「奉主上以從名望」,遵奉天子順從民意,此為「大順」②「秉至公以服雄傑」,大公無私降伏眾強,此為「大略」③「扶宏義以致英俊,弘揚正義招攬英雄,此為「大德」。 當時的荀彧認為曹操「乃心無不在漢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謀士和主公向來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如果當時的曹操沒有這樣的想法,想必荀彧也不會為曹操謀事,可惜人的慾望是會膨脹的,或許曹操當時確實相想個「中興之臣」,但計劃就是趕不上變化。到了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平定了韓遂馬超之後,為自己搞到了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這時候野心已經開始暴露出來了,後來建安十八年,他又「封魏公,加九錫,建社稷」,從侯爵到公爵是一次相當大的邁步,意味著能夠建社稷和宗廟,相當於建國了,這是荀彧萬萬不能忍的,雖然曹操一直沒有稱帝,「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但這已經形成了「兩個中國」,於是當曹操派謀士來詢問荀彧建國的意見時,荀彧只是冷冷地說此事恐怕不合適吧。所以「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真相是:荀彧不支持曹操,只擁護漢室,曹操想當魏王的時候,荀彧反對,所以曹操暗殺之。。
推薦閱讀:
※一幅畫的名貴是體現在手法上還是畫家的想法上?
※二戰中美軍將領作戰能力排行 尼米茲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馬歇爾?
※私認為曹操在軍事方面強於關羽,為何會因為關羽水淹七軍就想遷都?
※中國人說的「老天爺」是誰?
※關於成吉思汗的精神之旗?